资源简介 (共36张PPT)走进风华绝代的李清照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她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一如她的名字所昭示的,“明月松前照,清泉石上流”。—梁衡《乱世中的美神》大明湖畔,趵突泉边, 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 文采有后主遗风。如梦令 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声 声 慢李清照古代第一才女端庄其品清丽其词教学目标了解个人生活遭遇和作品创作的密切关系。熟读成诵,理解愁情。学习从日常生活中提炼生动的意象来表现心境的写作方法。教学重难点在朗读中感受愁情,在品读中赏析愁情。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她早期的作品多抒写闺情相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风格开朗明快,清丽婉转;后期的词作多抒写思夫、思乡、思国的浓愁、哀愁,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留有作品集《漱玉词》。作者别样的愁情:少女时期执笔属文展卷吟诗锦心绣口吐属风流婚居时期共醉金石夫吟妇唱携手出游盛名于世南渡后期夫死独居身只影单满地黄花有谁堪摘少历繁华晚景凄凉中经丧乱我们可以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南渡后:内容:怀旧悼亡词风:凄婉哀怨南渡前:内容:闺怨离愁词风:清丽柔媚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声声慢》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写作背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侯,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读准字音 语速缓慢 语调低沉①能不能用一个字概括全词的感情?②你认为这首词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读后思考词眼:愁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鉴赏探讨词人是怎样来表达自己的“愁”的?品味欣赏在这首词里,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被历代词家异口同声赞为千古绝调,请加以分析。寻寻觅觅孤苦无依若有所失冷冷清清环境肃杀冷清凄凄惨惨戚戚心境凄凉悲苦动作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1.富有韵律,增加音乐美2.增强情感,起强调作用叠词的妙用叠字的运用,创意出奇,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结论:酒是“愁”的象征为何说是“淡酒”?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淡酒急风怎敌他晚来风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秋风秋雨愁煞人——秋瑾结论:秋风渲染愁情雁为什么作者看到“雁”会伤心 因为“雁”是“旧时相识”,也是从北方来到南方。再者“雁”是传递信息的使者,作者正愁苦时看到曾为她和丈夫传递相思的大雁,如今大雁依旧而收信的丈夫却不人世,所以看到大雁睹物思人,不禁伤心。过雁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晏殊《浣溪沙》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结论:过雁象征离愁(词人也是从北方流落南方)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 薛道衡《人日思归》)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赵嘏《长安秋望》)鸿雁指代书信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黄花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结论:枯萎凋零的菊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梧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 煜《相见欢》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温庭筠《更漏子》结论: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细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结论: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酒雁黄花梧桐意境:冷清、凄惨、哀怨、愁苦意象 内涵、作用 例句淡酒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赏意象,品愁情渲染愁情风急天高猿啸哀秋风秋雨愁煞人象征离愁,怀乡之思,音信之盼“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孤独愁情的寄托孤寂的象征牵愁惹恨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寂寞梧桐,深院锁春秋。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哀伤,愁丝无边丝雨细如愁“愁” 的象征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愁在那浑浊的淡酒里,愁在那急骤的秋风中,愁在那孤飞的大雁上,愁在那满地的黄花里,愁在那雨中的梧桐上。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丧夫之痛亡国之恨流离之苦孀居之悲情愁 家愁 国愁主旨词人通过描写在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营造出冷清悲凉的意境,抒发其饱经国破家亡夫死后的内心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半世漂泊感生平一般愁字别样情一、直接写愁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借景抒情二、间接写愁鉴赏探讨掌握鉴赏词的基本方法:1、直接抒情(找词眼,明词情)2、间接抒情(找意象,悟词意)3、联系词人生平和写作背景4、多读、经常读、反复读感受本词凄美的意境鉴赏小结:《醉花阴》《声声慢》闺怨之愁寂寞 忧郁家国之愁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比较《声声慢》《醉花阴》的不同愁情:李清照是因为那首著名的《声声慢》被人们所记住的。那是一种凄冷的美,特别是那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简直成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彪炳于文学史,空前绝后,没有任何人敢于企及。于是,她便被当作了愁的化身。当我们穿过历史的尘烟咀嚼她的愁情时,才发现在中国三千年的古代文学史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女性也就只有她一人。而对她的解读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梁衡《乱世中的美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