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心理健康八年级 学会合作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通用版心理健康八年级 学会合作 教案

资源简介

学会合作
设计理念:
“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题,合作是未来工作、社会适应乃至国力竞争的基础。在中学阶段,合作和协调精神是学生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所必须的心理品质,也是教师塑造良好班集体所必须加以培养和练习的;是学生团体发展性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而目前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庭、学校生活等多层面中表现出不合群,不善于与人合作的弱点。因此,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非常必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懂得什么是合作,并初步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让学生明白良好合作应有的准确态度和方法;通过小组探究,将合作意识贯穿到日常实际学习和生活中去。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合作意识,体验合作成功的成就感,就是否真正意义的合作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体会与人合作的重要性,形成初步的合作能力。
教学难点:
将合作精神贯穿于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去,科学判断真正意义的合作。
活动准备:
1、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
2、准备报纸4张。
教学过程设计:
一、热身游戏
游戏规则:
1.说“向左”时,同学们听到后以最快的速度向左转;听到“向右”时,同样以最快的速度向右转。
2.再进行做相反动作,即说“向左”时以最快速度向右转,听到“向右”时,以最快速度向左转。
思考:刚才的活动中存不存在合作?
学生畅谈感想,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是否有耳朵和四肢、大脑和四肢的合作。
揭示课题:学会合作
定义讲授:教师讲授合作的定义,让学生对合作有初步认知。
二、故事回顾与思考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三个和尚”的故事,思考:
1、为什么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可以抬水喝,三个和尚反而没有水和呢?
2、他们怎么进行合作?
学生自由发言:强调合作的力量,合作的重要性,就三个和尚怎么合作提出建议。
三、身体力行——同舟共济(此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参与合作活动和观察活动中,获得初步体验)
游戏规则:每组分发一张报纸,这张报纸代表一艘小船,先让3位“船员”上船,不能落水。(学生围在一起,比较轻松地就站在了这条“小船”上。)
每组调整队伍队形,想办法让本组更多“船员” 上船。
最终,“船员”最多,并且能保持5秒的一组获胜。(几个孩子互相搂着、拉着、拽着,还是不能把七只脚都站在“小船”上。他们商量了一下,每个人都抬起了一只脚,只用另一只脚站在“小船”上,相互搂在一起,终于成功地站在了“小船”上。)
各小组讨论后回答:
做完这个游戏,你有何感受?
成功合作的因素有哪些?合作中的不利因素有哪些?
教师让各小组分享游戏胜利和失败的感受,谈谈对合作的体验和认识,归纳成功合作的有利因素(信任、配合、主动、敢于承担责任、不去抱怨等)和不利因素(嫉妒心理、自负心理、自卑心理、自私任性的心理等)。
四、分组探究
学生分组探究学习、生活中的事例,讨论如何分配本组任务,分析原因;小组成员举手表决是否配合、合作。
1. 马上就要大扫除了,你们会如何安排本组的任务?分析原因。
2. 马上就要进行篮球比赛了,你们会如何安排本组的任务?分析原因。
3. 马上就要进行黑板报评比了,你们会如何安排本组的任务?分析原因。
4. 马上就要进行合唱了,你们会如何安排本组的任务?分析原因。
五、案例分析----这些是合作吗?
1. 有同学考试或者写作业时不会做,叫你给他抄袭或者替写,并答应付好处费,你能与他合作吗?
2. 有同学打碎教室玻璃,就因为他是你的好朋友,你就隐瞒不报告,你认为这种合作可取吗?
3. 你的一位朋友被别人欺负,想让你与其他几位同学一起去报复,你能答应合作吗?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上三种情况是否为合作,能否参与这样的合作?学生个别回答。部分学生认为这些也算合作,带着“合作的实质是什么”这样的问题,看以下视频“萌合作”。
六、看视频谈感受----萌合作
欣赏一段关于婴幼儿合作的表现,回答:我们从几岁开始学会合作?(2岁)合作的实质应该是带善意的还是恶意的?(善意)。结合上一环节的案例分析,纠正部分学生对合作实质的认识。
七、作业:
说说你亲身经历的印象最深的一次合作。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