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2 应对我国的资源问题 同步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2 应对我国的资源问题 同步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2节 应对我国的资源问题
1.我国的资源特点
资源国情 影响及举例
①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相当齐全。(资源大国)但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源小国) 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制约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②我国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是不均衡的 影响:这种不均衡对工农业生产的布局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都会产生重大影响。A.如我国矿产资源相对集中,有利于在资源集中地区大规模开采,形成全国性的重要矿产基地。B.但我国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很多资源富集地的资源消耗能力有限,而有些储量较少的地区对资源的需求量很大 举例:我国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如山西、陕西、内蒙古等省区;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的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北方地区和四川盆地
2.我国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措施)
(1)我国实施了自然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工程。资源的合理开发、调配,对平衡自然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缓解区域自然资源短缺起着重大作用。例:西气东输工程实施(见下表):
含义、做法 西气东输工程,就是把西部地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调往能源相对短缺的东部地区
意义 工程的实施,不仅带动了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还满足了东部地区的能源需求,同时促进了东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等
(2)立足自身的自然特点和优势,因地制宜地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寻求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方式是一条可行的出路。区域的发展要充分考虑本身的资源条件,按照资源状况统筹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促使各地积极建立开发利用资源的不同模式,形成各展所长、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特色。
(3)依靠科技,“开源”与“节流”是解决资源短缺的重要措施。
具体做法 意义
“开源” 我国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在安全的前提下稳步发展核能 在自然资源的“开源”与“节流”过程中,科学技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不仅可以扩大资源开发的范围和种类,增加自然资源的探明储量,还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节流” 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建立以节水、节能、节材为中心的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服务体系
(4)资源短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我国把节约资源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注:从依法治国角度:完善立法,把节约资源纳入法治化轨道;严格执法,严厉打击浪费;从道德角度: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的人均意识和节约意识;个人角度:自觉履行节约资源的义务,依法同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言行作斗争;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践行节约资源责任,选择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等。)
1.在资源问题上,青少年该怎么做?(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做到“开源”与“节流”?)
(1)树立资源节约意识和人均观念,宣传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2)遵守有关资源的法律法规,依法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善于与破坏资源的行为作斗争。
(3)自觉履行节约资源的义务,减少浪费。具体的做法如:
居家:①一水多用;②随手关灯;③垃圾分类投放;④使用节能灯具;⑤少用一次性筷子等。
学习:①双面使用草稿纸;②课本循环使用等。
消费:①购物使用布袋;②拒绝过度包装等。
出行:①多坐公交车;②多步行;③骑自行车等。
2.我国人口问题与资源问题的关系。
我国的人口问题 影响(与资源问题的关系)
人口数量大 人口数量过多直接导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
人口素质低 人口素质的高低影响着资源利用率,资源利用率低,破坏和浪费严重
一、判断并改错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资源短缺问题。
二、选择题
1.(温州中考)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已经试采成功。可燃冰具有燃烧值高、储藏量大和低污染等特点。未来可燃冰的开发和利用将…………………………(  )
①降低生产与生活对资源的需求 ②扩展我国自然资源的开发范围
③缓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短缺问题 ④改变我国资源分布不平衡的状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观察右边曲线图,据此回答2—3题。
2.(金华中考)下列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国有经济地位日益巩固
B.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消失
C.能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
D.科技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3.(金华中考)图中信息启示我们,“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进一步(  )
①改革经济体制,追求高速发展 ②统筹城乡经济,促进协调发展
③建设生态文明,倡导绿色发展 ④坚持科教兴国,推进创新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手机刷一刷,就能领到一卷垃圾袋,扫一扫袋上的专属二维码,就能实现垃圾投放源头追溯,让村民相互监督垃圾分类情况,助推农村环境变美,美丽经济崛起。”这是浙江省向全国推广的垃圾分类智能化管理经验。这启示我们生态文明建设要……………(  )
A.教育优先,科教兴国 B.勤俭自强,勇担责任
C.依靠科技,共治共享 D.道德自律,开放发展
5.(绍兴中考)陆域狭小、资源短缺的浙江,拥有的海岛风能、潮汐能、波浪能的蕴藏量却均居全国前列。因此,开发利用海洋能源有利于浙江………………………………(  )
①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②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③因地制宜,海陆互补 ④增加资源总量,扩大海域面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19·江苏镇江中考)稀土是一种广泛用于高科技领域的战略资源。由于粗放式的开发,中国的稀土储量已从约30年前接近全球总量的90%,急剧下降到目前的不及37%。这说明…………………………………………………………………………………………(  )
A.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大 B.我国资源种类单一
C.我国人均占有资源量低 D.要合理利用资源
7右边的漫画告诉我们…………………………………(  )
①耕地资源不可再生,要倍加珍惜 ②必须要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③我国存在耕地资源遭破坏的现象 ④资源的开发要兼顾代际间的公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三、非选择题
1.(14分)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目前,在我国655个城市中,有近400个城市缺水,约200个城市严重缺水,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用水消耗的大量增加,我国水资源形势将更加严峻。而一些工业排污,造成有水难喝。
材料二:观察漫画与图片:“熟视无睹”和“有水难喝”。
(1)两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4分)
【相关链接】某市发电厂积极探索海水淡化工程,开辟了工业用水新来源;某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区域污水回用系统工程,污水经过处理后可广泛用于建筑、农业、城市景观等领域;2019年7月7日,住建部公布将在全国46个重点城市推行垃圾分类。46个重点城市中的北京、上海、太原、长春、杭州、宁波、广州、宜春、银川九个城市已出台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明确将垃圾分类纳入法治框架,其中北京是首个立法城市。
(3)综合以上材料,根据【相关链接】及所学知识谈一谈为解决材料中反映的资源问题可以采取哪些举措?(6分)
2.(12分)某校志愿者开展“垃圾分类,你我同行”暑期实践活动,他们通过走访垃圾中转站、发放调查问卷、网络学习等形式,得到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35.77%的受访者会在家里做好垃圾分类,44.53%的受访者偶尔进行垃圾分类,19.7%的受访者不做垃圾分类。
材料二:回收1吨废塑料可提炼600公斤柴油;回收1 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1 200吨纸的林木。通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可以减少约35%的垃圾处理量,从而减少生活垃圾焚烧、填埋过程中产生的空气和水体污染。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实施垃圾分类的现状以及开展垃圾分类的意义。(6分)
材料三:2019年1月31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该条例于7月1日起施行。为确保条例落实,上海市加大了执法力度,7月以来,上海垃圾分类执法出动近7万人次,检查了10 474个小区,50 912家宾馆、商场、餐饮单位等经营场所,672家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单位;上海市政府开展广泛的教育引导工作,在全社会孕育垃圾分类新时尚,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实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更多人行动起来,自觉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2)上海市的做法对我国加快垃圾分类的落实落地有何借鉴意义?(6分)
参考答案
第2节 应对我国的资源问题
一、判断并改错
错。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缓解区域自然资源短缺起到重大作用。
二、选择题
1.C 2.C 3.D 4.C 5.A 6.D 7.B
三、非选择题
1.(1)材料一说明我国绝大部分城市严重缺水、水资源形势严峻。(2分) 材料二说明水资源浪费和受污染严重。(2分)
(2)原因: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用水量越来越多;公民和企业缺乏环保、节约意识;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监管不力,生活和工业废水排放没有规范,没有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和社会氛围。(任意两点即可)
(3)国家加大立法,把节约资源纳入法治化的轨道;企业在解决水资源问题中,因地制宜地利用水资源,积极运用科学技术实现“开源”与“节流”,扩展水资源的开发范围,加强水资源的二次利用;公民要提高节约意识,节能减排,养成低碳生活方式,积极同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国家、公民、企业各一点,每点2分)
2.(1)现状:大部分居民的垃圾分类处理意识不强,不利于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2分) 
意义: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生态环境系统为人类社会提供各种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基础。垃圾分类回收既保护了环境,又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4分)
(2)①“表决通过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 体现了要把垃圾分类纳入法治的轨道上来;
②垃圾分类要“开展广泛的教育引导工作,让更多人行动起来,自觉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体现了上海市政府做好垃圾分类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垃圾分类社会氛围,让上海市民把垃圾分类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结合材料,扣1分,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