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对我说谎(教案)- 心理健康四年级上册 全国通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别对我说谎(教案)- 心理健康四年级上册 全国通用

资源简介

《别对我说谎》教学设计
课题:《别对我说谎》
教材分析:
1.四年级学生的说谎是有意识的行为,带有一定的欺骗性,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欺骗行为进行导课,可以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有话想说的冲动。
2.“空椅子训练”是根据格式塔理论而设计的,解决当事人心理问题的一种心理教育技术。本设计采用自我对话式的“空椅子训练”方式,就是让当事者自己和自己对话,通过扮演两个不同的自己,解决学生应该做的、却没有做某件事,引起了不好或者严重的后果时,产生的内疚感、负罪感和自责心理。利用“空椅子训练”,可以降低当事人的内疚感,改正说谎行为。
3.学生说谎的动机多种多样,比如,为了逃避批评与惩罚,获取表扬与奖励,模仿成人,满足愿望等。
通过空椅子训练,《又考砸了这可怎么办?》等环节,把教学目标,说谎的原因,层层剖析开来,让学生自我冲突中不断的认识,懂得用撒谎来解决问题逃避惩罚的想法是行不通的。撒谎并不能解决问题的道理,缓解学生说谎带来的焦虑,感和紧张感。
4.四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为20至30分钟,在40分钟的班会中,只有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才能始终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因此经过了三个教学环节之后,把“狡辩、抵赖会使人成为不求上进,爱发牢骚的人”这一教学目标通过交流讨论的方式进行。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说谎,危害性的认识。
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学生开始出现,说的和做的不一致的现象,他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有意识的寻找有利于自己的理由,为自己欺骗行为辩解,这种现象与三年级以前的学生说谎话有本质的区别,小时候偶尔说谎话,没有及时纠正的结果。欺骗会导致人际关系紧张,不利于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长此以往,还会形成不良的品德。因此引导学生改正欺骗行为,培养诚实的人格品质是班主任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小学四年级学生开始出现,说的和做的不一致的现象,他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有意识的寻找有利于自己的理由,为自己欺骗行为辩解,这种现象与三年级以前的学生说谎话有本质的区别,小时候偶尔说谎话,没有及时纠正的结果。欺骗会导致人际关系紧张,不利于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长此以往,还会形成不良的品德。因此引导学生改正欺骗行为,培养诚实的人格品质是班主任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知道欺骗的不良后果,懂得诚实对人成长的作用,改正自己的欺骗行为。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自控不良行为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诚实带来的愉悦感,感受改正错误带来的轻松感。
课时:1课时
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控制不良行为的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两把椅子、音乐、作业练习纸
学生准备:表演课本剧《狼来了》
教学方法:空椅子训练、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活动一:空椅子训练(播放课件)
师:亲爱的同学们,昨天我们测试的成绩出来啦,大家都很高兴,可是只有静静不开心。晚上他回到家里,望着窗外的星星,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生:哎,这次的数学测验,我只考了78分。给妈妈说吧,妈妈肯定会批评我,甚至要打我。可是不告诉妈妈吧,老师又说卷子上要有家长的签字。哎,我到底该怎么办呀?(静静坐在其中的一张凳子上。)说,我应该如实的告诉妈妈。就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啦。(然后起身说)不行不行,这样做妈妈一定会指着我的鼻子骂你,这次怎么考的这么差?(静静坐在绿色的椅子上说),要不如我不吭声当做什么事都没发生,这样不就行了吗?(然后再起身坐在红色椅子上说)那可不行。卷子上要有家长签字,如果第二天老师一检查,发现我的卷子上没有签字,那可怎么办呀?(再起身坐在绿色椅子上)咦,这还不简单,我把卷子上的78分改成98分不就行啦,说不定妈妈一看我得了98,还会奖励我呢。(再起身坐在红色椅子上说)不行不行,妈妈会看到卷子上那么多的错误,绝对考不到98分,我考的不好已经不对了,要是再骗妈妈就是错上加错了呀。(静静起身)一边走一边说,哎,我到底该怎么办呐?
其他学生一边听一边观察一边思考。
师:静静到底该怎么办呐?让我们带着问题,带着思考走进下一个故事,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活动二:课本剧表演《狼来了》
(1)学生表演课本剧《狼来了》
老师小结:是啊,同学们,谎言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一时的开心快乐,可是谎言是谎言始终是谎言。她给我们带来的将是内心的不安,紧张,害怕,甚至是恐慌。
(2)故事演完啦,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预设一:牧童他是自作自受,为了一时贪心丢了性命。这是得不偿失,所以讲诚信很重要。
预设二:牧童因为撒谎丢了自己的性命,失去了别人的信任。从而导致了很严重的后果。城市是一个人的财富。如果人要是撒谎,就等于说损失了一切财富。我们不能说谎。
活动三:倾听内心的声音
1.接下来请同学们轻轻地闭上你的眼睛,想一想,你有过说谎的经历吗?(音乐起)同学们开始沉思。
2.分享自己的说谎的经历。
预设一:有一次数学测验考的特别低。我骗了妈妈,结果被发现,挨了一顿打。
预设二:因为家里没笔,我买了一只回去以后我骗妈妈说这支笔是别人送我了。
老师小结:同学们,我们刚才听了几个同学的故事,我们感受到了说谎的刺滋味不好受,说谎的后果很严重,有的同学都到了惩罚,有的同学内心很紧张,我们要从现在开始,从当下开始,对着我们自己,也告诉我们身边的人,请别对我说谎。请别对我说谎。
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空椅子训练、课本剧表演等三个环节,把学生说谎的原因,说谎时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让学生自我冲突中不断的认识,懂得用撒谎来解决问题逃避惩罚的想法是行不通的。】
二、小组合作,分析原因,拒绝说谎 活动四:心理短剧 “我该怎么办?”
老师过度:这句话说起来很轻松,但做起来很不那么容易。大家看,我们班的小文同学一不小心就犯了错,他会主动承认错误吗?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1.学生表演:(主人公小文上场) “终于上完美术课啦,好累呀。”小文端着水盆说:“让我赶快把这盆洗完笔的脏水倒了吧”。说着,他就端起盆子朝水池走去:“我把水倒到这儿吧。怎么到到白墙上去了呀?这可怎么办呀?”
小文A上场:“教室里没人,应该不会被老师发现吧?”“你就别担心啦!”“你是谁呀?”“我就是你呀,我给你出个好主意,你看教室里现在一个人都没有,就当什么事儿都没发生,一走了之不就完了吗?”“这样可以吗?”“一定可以的。”
小文B上场:“嗨,亲爱的。”“你是谁呀?”“我是另外一个你呀。别听他的。来,你看把脏水泼到白墙上,用抹布擦一擦,明天老师来了,向老师主动承认错误,这样才对呀。”小文听了点点头。
小文C上场:“不对不对,他们说的都不对,明天,明天同学们讨论的时候他们说什么你也说什么,这样他们就不会认为这件事是你做的啦,这不就完了吗?”“这真的可以吗?”“当然可以啦!”
小文D上场:“听我说,我才是对的。”“你又是谁?”“我是另一个你呀,明天老师问起来,你就说是你同桌倒的,这不就把问题解决了吗?”
小文不知所措:“这么多办法,我到底该选哪一个呢?同学们快来帮帮我吧。”
2.巧用思维工具,小组合作分析原因和结果。
老师过度:小文同学到底会选哪一个呢?如果小文选了A,选A的做法是什么样的原因?又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呢?假如他选了B呢?现在他有了困难,让我们一起帮帮他好吗?
(1)出示合作要求
请同学们分成小组一起讨论分析分析在每一个选项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原因?又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呢?现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读本次话题的合作讨论要求。
指名读讨论要求。一、观点交流,组内同学积极发表看法。二、观点讨论,小组合作运用复流程图分析各种选项的原因和结果。三、观点总结,各小组派代表面向全班汇报分析结果。
(2)小组讨论分析开始。注意运用我们平时讨论用的方法,学生开始小组讨论。(运用复流程图,老师巡视指导。)
(3)小组派代表展示、汇报学习结果。
3.老师小结并完成板书(复流程图)。
老师小结:我想说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美丽的花,不论出于什么目的,说谎是不诚实的表现,就会丧失别人对你的信任,影响你与他人的关系,甚至会付出更惨痛的代价。我们一定要做一个敢于面对错误,知错就改,实事求是是实话的人,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完成板书)
4. 解决开课问题:
师:董雨涵,你现在的决定是什么,大声告诉大家。(生答)
5.学生质疑:老师,我认为生活中有时候必须说谎,比如:面对坏人我们不能说实话,面对病重的人,我们还会用谎言安慰他们。
师:对,生活中那些善意的谎言往往让我们感动,让事情更加完美。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生活中实事求是,说真话。因此,我们要做一名诚实的好少年!
【设计意图:通过心理情景剧的表演,把学生在说谎的内心世界再次展现出来,运用思维工具“复流程图”对选项进行分析,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得出结果:不能说谎。】
三、齐诵儿歌《做个诚实好少年》
同学相处不隐瞒,朋友之间物欺骗; 面对师长讲真话,为人处事莫失言; 和谐友善助人乐,诚实守信喜开颜。
(播放音乐《我是诚实的小孩》)
【设计意图:通过齐诵儿歌这种喜闻乐见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进一步强化诚实做人的意识。】
四、总结提升
今天这节课,我们体验了谎言给我们带来的不愉快,我们认识到了谎言的危害,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与谎言说再见,做个诚实守信的好少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