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认识朋友学情分析:对于初一的新生而言,中学阶段的第一件事即为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找到归属感,并且他们对于同陪朋友的需求感最为强烈。因此,在第一节课中指导学生进行了相互认识与交流,建立了友谊发展的第一步。然而,初中的学生由于知识经验与生活阅历的不足,往往导致他们在“朋友”的认识上存在缺陷,导致人际关系矛盾。因此,在人际交往技巧学习之前设置本节课内容,帮助学生更好的处理人际问题。教学目标:1、学习有关理论知识,对于“朋友”的定义及类型有所了解;2、引导学生分析人们为什么要结交朋友,认识解决人际关系中出现的问题;3、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交友观和价值观。教学重难点:1、 通过对“朋友”的认识,使学生对交友有更明确的理解和感受;2、 利用实际生活问题,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间矛盾;3、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交友观。教学准备:1、 材料:音乐《找朋友》;视频《无与伦比的友谊:怕怕不怕》,《阿里梦之岛:我的云》。2、 多媒体课件PPT制作。教学过程:活动 步骤 教学目标 时间引入 播放音乐《找朋友》,引 出今天的课程话题——认识 引入主题 3分钟“朋友”。 活动 步骤 教学目标 时间向学生提问:“你认为什 么是朋友?朋友有哪几类?” 讨论后,教师引出“朋友”的 含义:只在特定条件下由双方 都认可的认知模式联系在一起 一:朋友 的不分年龄、性别、地域、种 帮助学生重新 的含义 族、社会角色和宗教信仰的相 认识朋友,了解朋 10分钟及类型 互尊重、相互分享美好事物、 友的含义及类型。 可以在对方需要的时候自觉给 予所能及的帮助的人及其持久 的关系。 朋友的类型及其特点:1、 点头之交:知其姓名,但很少 互动;2、好朋友:温暖有感 情,值得信任,有自我表露, 期望友谊长久;3、知己:最 深层次的朋友关系。 请学生举例说明:“为什 么要交朋友?” 二、引发 全班分享后,教师总结: 帮助学生加深 讨论,加 交友体现的是我们从主观上发 交友对于自身发展 5分钟深理解。 出的一种需求。 的意义。 引申讲解:马斯洛需要层 次理论。(具体见PPT) 活动 步骤 教学目标 时间 给出问题情境,让学生结 合实际生活,对情景中所述的 人际问题进行处理,并给出有 效的方法和建议。 举例问题:1、某同学哭 诉:“我对班上的同学非常友 善,可却任然有同学总爱找自 己的茬。” 三、实践 2、我总是在朋友有困难 利用实际生活 训练,帮 时帮助他,可他却从不帮助我, 问题,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矛盾。 助学生认识解 我感到十分气愤! 15分钟决实际 3、我总觉得有的时候我 给予学生相关 问题。 是没有朋友的,因为他们都和 人际交往技巧,帮助学生建立良好人 我走的不近。 际关系。 …… 教师适时做出引导并总结。 交友常识: 1、多倾听朋友的诉说 2、朋友也要分亲疏 3、求人情要适可而止 4、在朋友最需要的时候到场 5、交际往来要有“度” 6、不要将朋友理想化 7、朋友之间也要说“不” 8、不要单纯的追求功利性交往 9、彼此留有自由的空间 活动 步骤 教学目标 时间 观看视频抛出话题,引发学生讨论。要求学生站在两个不同的立场 思考,交友究竟应该树立怎样 的价值观念。 1、有用论:交朋友即为积 四、探索 累资源、人脉、“一个好汉,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交友 思考。树 三个帮”、…… 观。 立正确价直观。 2、无用论:交朋友不是为 10分钟了能够利用,只是单纯的人际 交往。 教师总结:交友应该从 “无用论”出发,因为交朋友 并不是为了利用,是不带功利 性的。 五、课后 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友谊? 为下一节课做铺垫。 2分钟任务。 它有哪些特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