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年级 六年级 学科 心理健康课题 网络交往红绿灯 课型 活动 课时 3 时间教学目标 通过换位思考、辩论和研究,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为未成年人提供的保护和具体规定;深刻体会党和政府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切实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通过讨论,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热情,努力使自己成为将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之才。 教学重点 让学生明确上网的“利”与“弊” 教学方法 谈话交流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趋利避害,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教具准备 相关学习素材与课件教学过程 课前放松: (背景音乐声起)老师口述:“经过了一天的学习,你也许很疲劳,让我们随着这音乐一起来放松一下,轻轻地闭上你的眼睛,你什么都不用想,调整你的坐姿,让自己感到舒适为止。深深地吸一口气,慢慢地把它吐出来。再来一次,吸气---呼气……让自己的呼吸保持匀畅,让自己的思维随着这音乐去飞扬。你感到现在很轻松,你仿佛躺在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小草厚厚的,软软的,你感到自己的身体也很软,自己正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沐浴着阳光,你可以聆听到周围鸟儿清脆的鸣叫声、缓缓的流水声,你可以闻到泥土的气息、花的芬芳,你感到自己什么烦恼都没有了,你觉得自己浑身是劲!你觉得很有信心!很快乐!让我们带着这份快乐和自信回到课堂上来。” (一)新闻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谈话:同学们,昨天晚上老师在网上浏览新闻的时候,看到发生在我们同龄人身上的一则消息,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2.出示新闻:在福建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女孩,14岁,叫乐乐。父亲是知识分子,妈妈是一个大夫,她十四岁生日那天,她爸爸给她买了一台电脑作为生日礼物。这个孩子非常高兴,但是这个电脑就改变了她们的家庭生活。原来乐乐回家后都要唱唱歌,给爸爸妈妈讲一些学校里的事情。班上出了什么事等等。但是自从电脑进了他们家,她就不跟父母聊天了,因为她有一大堆网上可以聊天的朋友。再后来,这个孩子更少说话了,几乎不跟他人交流,只是在网上进行交流。终于有一天,父母在家里,看见电脑旁边有一张纸条,乐乐跟爸爸妈妈说,“我要走了,我要出去闯世界。我在外面有很多的朋友”。当时她的父母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因为知道她肯定是被网上的虚拟世界迷惑了,这对父母就找他们的女儿,找了很长时间,到现在仍没有找到。 3.交流:A.看完这则新闻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呢? B.在你的身边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吗? C.你觉得乐乐这样做对吗?如果你是乐乐的话,面对家里新来的“伙伴”,你会怎么做呢? 4.教师小结:作为信息时代的新宠儿------电脑越来越受到我们大家的欢迎,而上网成了大家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由于我们小学生的一些特殊原因,有些同学上网反而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文中的乐乐就是其中的一员,她得了“网络幽闭症”。 (二)电脑调查,当场讨论 同学们,我们都有过上网的经历,那你是怎么来对待上网的呢?请你做做下列测验题。 1.出示:“学生上网情况调查”表。学生在电脑上进行小测验,老师当场统计,显示统计结果 2.小组交流 3.小结:从同学们的调查中可以看出:上网的好处和坏处对于我们来说是因人而异的,和你的心理素质有关。对于一些自控能力好,把它运用到学习上的同学来说,好处很多;对于一些自控能力差的同学来说,则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关键在于你们如何正确对待它,如何做到“健康上网,文明上网”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来探讨的问题。(板书课题) (三)微型辩论,认清利弊 1.教师首先提出辩论要求:姿态大方、观点明确、表达清楚 2.微型辩论赛:上网的利与弊。 3.师生共同评价: 网络的利与弊 利: 利用网络交流信息,进行学习 有利于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有利于挖掘潜能,促进交流、丰富生活 弊: 沉溺于网络导致情绪烦躁、抑郁症对视力、神经造成损害,使大脑的灵活性下降、影响学习成绩。 收看不健康的信息,会诱发违法犯罪行为 (四)学生表演,出谋划策 1.教师提出本校乃至社会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正确上网。要求学生出谋划策,通过各种途径来起到教育作用。 2.学生表演创新小品:(情节设计)“心理医生办公室”“咚咚咚咚……”有人敲门, (一位愁眉苦脸的妈妈走进办公室 ,坐在椅子上)说:“医生你救救我的孩子吧!我有两个孩子。大儿子叫小虎,在读五年级,自从今年暑假迷上网络游戏后,从此就变了样。脑子里全是游戏,一开始偷偷地玩,后来竟跑到外面的网吧玩。学习成绩受到了影响。有时还偷偷地聊到半夜。第二天上课直打磕睡,脑子里全是打打杀杀,就连写作文都是怎样攻克游戏的难关。受到他的影响,我的小女儿也喜欢上了网上聊天,偷偷把吃早饭的钱节省下来,跑到外面泡网吧!这几天还竟要与网友见面。我们做家长的劝了好几回,限制他们上网,双休日禁止他们出家门,可是,唉!兄妹俩是越来越废寝忘食了!医生,你说我们该怎么办呢? 3.同学们,我们来帮这位心理医生给这位妈妈开个药方吧! 4.让学生自由交流,出点子。 5.集体评出“小小心理医生”。 6教师总结,提出要求:我们要从自我做起,以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来正确对待上网,遵守上网公约,做到健康上网,文明上网,不仅成为网络的享用者,也成为网络的建设者。希望全校、全镇、甚至全绍兴的小朋友一起来执行公约,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自觉地养成文明上网的好习惯,争做网络文明小使者,大家说,能做到吗? (七)谈谈收获,课外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有哪些收获? 2.学生畅所欲言,加深对健康上网与自我保护的意识。 3.教师谈话:相信同学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能不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使自己健康成长。 4.出示并谈话:老师这里设计了几条有关健康上网的广告语,同学们课后也来动脑设计,下次班会我们来评比,并将优秀评语张贴在学校橱窗栏内。 板书设计网络交往红绿灯 利:利用网络交流信息,进行学习 有利于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有利于挖掘潜能,促进交流、丰富生活 弊: 沉溺于网络导致情绪烦躁、抑郁症对视力、神经造成损害,使大脑的灵活性下降、影响学习成绩。收看不健康的信息,会诱发违法犯罪行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