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自我调适之--喜怒哀乐写于脸一、教学目标(一)让学生从感性层面了解人的各种情绪,体会不同情绪带给人的感受。(二)使学生学会观察、了解自己的情绪。(三)使学生学会初步控制自己的情绪,注意培养良好的情绪。(四)使学生学会恰当处理不良情绪,懂得正确宣泄。二、教学要点(一)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表现特点,学习别人良好的情绪控制方法,学会正确宣泄不良情绪。(二)教学难点:情绪表现和控制水平与一个人的性格特征有很大的关系。要让学生把在课程中学到的情绪表现和控制方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需要老师耐心的辅导。三、教学过程(一)通过制作情绪词典和情绪信号,使学生学会理解、观察体会自己与他人的情绪。提示:可以邀请几个同学现场作出各种情绪体验的面部表情或身体语言,让学生观察体会。并说出属于何种情绪。(二)小品表演讨论问题的解释。角色扮演讨论:(1)这两种态度哪一种是好的、积极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2)为什么它是积极的 (因为快乐的情绪对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有好处。①使人心情愉快、忘却烦恼——笑一笑,十年少。②使人少生气、少生病。③使家庭和睦幸福等等。)老师小结:生活中怀着快乐的心情去对待每一件事情,你就会获得更多的快乐。每天把快乐的心情带给亲人和同学,你将是一个最受欢迎的人,是一个快乐的小天使。(三)大家谈:把同学分成若干小组讨论。大家说说平时有没有用到一些宣泄方法。这些方法有什么作用,并选出几种不良的宣泄方法,如动不动就大哭大闹,或者一不如意就摔东西等,分析如果把不良的宣泄方法换成良好的方法,结果有何不同。(四)教师讲授:情绪及其对身心的影响,不良情绪的危害,正确宣泄的途径等。四、相关的心理学知识(一)情绪。情绪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一般来说,当客观事物符合并满足人的需要时,就会使人产生满意、愉快、喜爱、振奋等情绪体验;当客观事物不符合、不能满足人的需要时,就会产生悲哀、忧虑、厌恶、愤怒等消极的情绪体验。1.中学生的情绪效能。心理学家指出,情绪可以影响和调节人的认知过程,可以协调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中小学生的情绪效能包括:(1)影响自身行为的发生。从小学阶段起,情绪对学习生活和人际沟通的影响日见增大。学校教育实践表明:中学生在愉悦状态和兴趣状态交替出现和互相补充时,往往表现出最佳的行为效果,从而帮助学生在生活、学业上有充分的心理基础和力量去经受顺境和困境,迎接成功和失败。而强烈的消极情绪会使学生思维紊乱、举止失态,甚而恣意放纵,这是应当引起警觉的。中学生的消极情绪如果长期得不到消除,会使其丧失理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这是教育者应当高度重视的。(2)影响智能的发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中学生的情绪同其智力活动呈正相关。精神愉快、情绪乐观的人,智力发挥处于最佳状态;情绪低沉,心情忧郁,对思维加工过程会产生破坏作用,使知觉范围狭窄,思维活动呆板,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积极的学校教育,可以使青少年的情绪朝健康方向发展,对智能的充分发挥和个性的全面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3)影响人际关系的协调。中学生生活在群体之中,协调好人际关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之一。情绪健康,心胸开阔,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是维系正常人际关系的纽带。一个微笑,一次握手,一个诚挚的眼神,一个友好的动作,一句温暖的话语。会起到沟通心灵、增进友谊的效果,而冷漠、自卑、暴躁等不良情绪会影响人际交往,妨碍团结和友谊。(4)影响身心健康。情绪是一种心理活动,也是一种生理活动。情绪的变化会引起生理上的变化,大量事实表明,良好的情绪是维护青少年生理机能正常运行的前提。是防病治病的重要因素。情绪处于高度的唤起状态,特别是长期处于不良情绪之中,如愤怒、恐惧、悲伤、忧郁等,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十分有害,有时甚至会诱发各种疾病包括精神病。2.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健康情绪 (1)发挥教师自身的情感感染力。许多优秀教师之所以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全身心地热爱学生并用自己丰富而健康的情感去感染学生、熏陶学生。他们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接受课内或课外有意传授的东西,而且还会使学生在无意中接受自己的情感影响。教师如何发挥自己的情感感染力 ①正确控制自己的情绪。教师不能把生活中的消极情绪。如生气、不安、忧虑、失望、愤怒等,带到学生面前,更不能将学生当出气筒,把自己的不良情绪转嫁给学生。②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教师不仅要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更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因为教师的积极情绪对学生具有良好的感染力。例如,“差生”取得了点滴进步。老师的欣慰之情;班级取得了荣誉,老师的激动之情;学生犯了错误,老师的痛惜之情;某个大家熟悉的人突遭不幸,老师的同情和关注之情;面对某些不正之风和邪恶的东西,老师的愤慨之情等等都应善于在学生面前正确表达出来,使学生内心产生共鸣。(2)学生怎样才能保持愉快情绪呢 愉快是最有益于健康的情绪,愉快能使人在紧张中得到松弛,产生满意感和满足感,对外界产生亲切感;使人更易于与人处在和谐关系中,还能使人有一种超越的自由感,让人轻松、活跃、主动。那么,学生怎样才能保持愉快情绪呢 ①把心放宽:教师和家长应根据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确定奋斗目标,切忌期望过高;学生自己也应实事求是,不过于苛求自己,尤其是“优等生”或喜欢争强好胜的学生,不要为小事而过于自责。②自信:自信是保持愉快情绪的重要条件。中学生应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学会悦纳自己,欣赏自己,肯定自己,做到不自卑、不自怜、不自责。教师和家长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他(她)可爱和可造就的一面,从而经常肯定他们,鼓励他们。③不自寻烦恼:人们的烦恼,与其说是外界给的,不如说是自己惹出来的。有的学生为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既怕老师批评又怕同学笑话,还怕家长责怪,弄得忧心忡忡、恍恍惚惚。怎样才能不自寻烦恼呢 美国心理治疗专家比尔·利特尔这样告诫我们:不要滚雪球似的扩大事态,当问题第一次出现时就正视它:不要把别人的问题拽到自己身上而自怨自艾、引咎自责;不要总盯着事物的消极面;不要总预料会出什么坏事;不要把目标定得高不可攀;不要贬低自己的价值;不要小题大作,鸡蛋里挑骨头;不要总觉得自己在受苦受难。④多与人交流:许多中学生不善于与人交流。遇到什么事情往往表现得不知所措。培根说:“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二)宣泄。1.宣泄。宣泄是指将郁积已久的情绪、烦恼与行为发泄出来,是一种发泄痛苦的形式,可以给人以极大的精神解脱,使人感到由衷的舒畅。因此宣泄是人摆脱恶劣心境的必要手段,它可以增强人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2.宣泄方法。宣泄是疏导情绪的方法之一,但是宣泄的方法要正确。(1)不当的宣泄会造成一定的危害。比如,养成暴躁的脾气,缺乏自我控制的意识,过分地依靠外界的帮助调节等。(2)正确的宣泄方法有:①与老师、父母、好朋友或其他亲近的人谈谈心,向他们倾诉内心的烦恼,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②做自己喜欢的一些文艺体育活动,如跑步、打球、跳舞、唱歌、听音乐。③离开使你发怒的场所,到其他安静的地方散散步或坐一坐。④把注意力放在其他事情上,如写日记、读小说、做数学题、逛逛街、上上网、看看电视等。⑤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大哭一场。⑥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直接与发生冲突的当事人谈谈。五、教学建议(一)通过音乐、美术、文学作品、电影电视艺术等体会不同性格的情绪,从而能够深刻地体会情绪在一个人的行为中扮演的角色。(二)引导学生制定一个情绪管理计划,有步骤地实现改良自我情绪的目的。(三)课后作业:情绪“温度计”。(1)人体感到舒服的是空气温度,而心里感到舒服的是情绪温度“开心”。不过“开心”也有不同程度。请学生根据下表,连续一个星期记录自己的“情绪温度”。 上午 下午 晚上星期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2)分析7天中,你最开心的是哪一天 为什么最开心 (3)在7天中,你最不开心的是哪一天 为什么最不开心 (4)讨论:同学之间,互相交谈:“最开心的一天。”(四)补充阅读材料。北京市朝阳区某中学学生刘某骑自行车到了学校附近,碰上两位平时关系不太好的同学,其中的一位看了他一眼。刘某就觉得对方有意蔑视自己,便恼羞成怒,驱车叫来十余名伙伴聚在学校门口等。当那两位同学过来时。刘某就恶狠狠地上前抓住其中一位的衣领,指着他的鼻子责问:“刚才。你在看谁 ”随即就打了对方一耳光。对方张某也是一位争强好胜的学生,年仅15岁,怀里正好揣着匕首,被刘某抽了耳光,满腔怒火一下子发作起来: “欺负到老子头上来了!”他从怀中迅速地抽出匕首,猛地就向刘某腹部刺去。刘某的腹部当即被捅破。送到医院抢救了几天,才勉强脱离危险。张某因此赔了近万元。还被劳教。在审讯的时候问及行凶前的一瞬间张某是怎么想的,他后悔莫及地说:“我根本不想杀人,只怪我情绪过分激动,控制不住自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