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共21张PPT+1个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3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共21张PPT+1个视频)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6.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弘扬劳动精神 实现人生价值
探究一
冠军的荣光背后
马龙在国际乒联保加利亚公开赛男单首轮比赛中不敌英格兰选手皮切福特爆冷出局,让所有人无法预料的是,因为膝盖伤势一直无法痊愈,从那次比赛后,长达8个月的时间,马龙没有再出现在国际比赛的赛场上。年过30、“伤病击垮马龙”“六边形战士的时代已经结束”,那段日子,自媒体上充斥着这样看衰的标题。16年底,马龙告诉秦志戬“我想去东京,因为我还能打”。过年期间,国乒队给大家放假,一年到头,这是队员们难得不用训练、可以回家团聚的日子。但马龙一天也没有休息。每天清晨,他就要到北京南五环外的亦庄康复中心,然后再回到乒乓馆的健身房。“您给我上量吧,我不怕辛苦。”康复中心的理疗师清楚的记得马龙开始恢复训练时说过的这句话。每天训练结束后,他都要冰敷膝关节半小时。“只要马龙上场,他就一定想要胜利,一个永远觉得自己练得还不够多的人,怎么可能轻言就放弃?”教练这样说。世乒赛前的卡塔尔公开赛,马龙终于复出。而在复出首站比赛,他就在男单决赛中夺冠。
马龙的故事教会我们一件事:困境中,当你告诉自己,我不能这样结束,不能就这样离开,你的命运就会在那一刻改变。
这给我们实现人生价值有什么启示?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
坚定的理想信念
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锤炼品德修为”,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远”。“德者,本也。”沿着历史的轨迹回望,止于至善,是中华民族始终不变的人格追求;站在时代的转角远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是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精神上强,才是更持久、更深沉、更有力量的。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个人品德养成必然会受到影响,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重要时期,受年龄、阅历的限制,很容易感到困惑,甚至在人生价值取向上走偏,必须在修身立德这个关键问题上把好关口,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锤炼品德修为
这给我们实现人生价值有什么启示?
一、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主观条件)
1、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2、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3、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4、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
探究二
冠军是一种孤军作战吗?
有教练、有队友、有对手、有赛场
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客观条件)
1、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①人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条件、享受条件和工作条件都是社会提供的。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和实现自己价值的时候,必须充分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
②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③我们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个性的发展。
探究二
如何成为自己的冠军?
各行各业的“冠军”
三、弘扬劳动精神 实现人生价值
1、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1)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2)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意味着他为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所作的贡献就越大,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
(劳动是根本途径)
一、弘扬劳动精神 实现人生价值
2、劳动是重要手段
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当代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而美好生活必须通过全体人民共同奋斗才能得到。
(劳动是根本途径)
一、弘扬劳动精神 实现人生价值
3、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
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劳动是根本途径)
(1)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我们应该积极为社会作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4)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5)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6)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
知识整合: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
厘清几点认知
(1)强调只要个人奋斗就能实现人生价值的观点是片面的。因为人的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个人奋斗,但“个人奋斗”与“自我实现”必须以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为前提。
(2)机遇对实现人生价值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它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首要(或决定)条件。
(3)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人生价值
的实现需要具备相应的主客观条件。
(4)人生价值能否客观,取决于个人在劳动和实践中对社会的贡献。
价值 的 创造 与实现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客观条件)
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个人与社会的发展是统一的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主观条件)
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增长才干,提高个人素质
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价值观
本框知识小结
(根本途径)
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
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
1、习近平反复强调坚定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他把理想信念看作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精神支柱”“安身立命的根本”,比喻为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总开关”、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这些论述蕴含的价值观道理是(  )
①理想信念是价值观的核心和灵魂 
②理想信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动力 
③理想信念是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标准 
④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取决于文化水平的高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把理想信念看作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精神支柱”“安身立命的根本”,表明理想信念是价值观的核心和灵魂,①当选;将理想信念比喻为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总开关”、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说明理想信念对人生价值实现的重要性,②当选,答案为A;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标准在于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③错误;④夸大了文化水平的重要性。
A
习题演练:
2、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我们人生难得的际遇。每个青年都应该珍惜这个伟大时代,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这是因为( )
①奋斗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②奋斗能减少人生道路上的障碍与困难
③奋斗能让理想摆脱条件制约而变为现实
④奋斗有助于克服不利条件影响而获得成功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B
【解析】“每个青年都应该珍惜这个伟大时代,做新时代的奋斗者”有两层意思:一是要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二是要珍惜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①④正确指出了投身实践(奋斗)的重要意义,入选。人生道路上的障碍与困难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②说法错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让理想变为现实需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客观条件的制约不能摆脱,③说法错误。
3、油画作品《父亲》曾获得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在一个阴雨绵绵、非常寒冷的大年三十,作者看到一个农民在路边公共厕所掏粪。这份辛勤劳作的情景令他震撼、难以忘怀,他深深感到农民的辛劳和伟大,锁定了该画作的题材——农民。这表明在艺术创作中(  )
①深入社会生活是发现和创造价值的根本途径 
②价值观是衡量价值判断正确与否的尺度 
③正确的价值判断以正确的价值选择为基础 
④只有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作者深入社会生活创作出具有价值的作品,说明深入社会生活是发现和创造价值的根本途径,①正确;价值观不是衡量价值判断正确与否的尺度,是否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衡量价值判断是否正确的尺度,②不选;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③颠倒了二者关系,错误;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B。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