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5.1延续文化血脉 学案课前预览关键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化自信、传统美德I.确定目标1.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懂得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热爱中华文化,能够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知道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懂得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学会传承、践行中华传统美德。II.明确重点学会传承、践行中华传统美德。课前演练1.雨夜的安阳街头,姑娘为摔倒在地的老人撑起雨伞;杭州小伙为香港女孩捐献造血干细胞,完成一场生命的往来;大连“硬核大爷”自带“勿需让座”小牌坐地铁……他们的举动( )①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②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发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④传播了社会正能量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历经两年多建设,备受关注的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于2019年10月19日开馆。中国最早的“紫禁城”、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最早的青铜礼器群、最早的绿松石器作坊……3800年前的绚丽生活图景将在世人面前展现。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展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魅力中华文化B.发展文化产业,使当地获得更多经济利益C.增进文化自信,凝聚实现中国梦精神力量D.保护文化遗产,让珍贵文化遗产世代传承3.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强力支撑。这是因为( )A.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B.文化对经济和政治具有决定作用C.中华文化是最优秀的文化D.国际竞争的实质是民族文化的竞争4.“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李子柒在美丽如画的中国乡村采摘、烹饪、劳作,耐心地用中国传统手工艺展现美食,器物从无到有的制作过程。她拍摄的视频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却火遍全国,在国外也强势“圈粉”。这说明(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②她以独特的视角,传播了最优秀的中国文化③她讲好了中国故事,坚守了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了中华文化基因④拍摄视频,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最佳途径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合作探究目标一:中华文化根活动1:1.观看视频《诗词大会》,思考:近来不断掀起亲近经典、热爱诗词、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说明了什么?2.上图分别是哪些民族的节日?讲解1:Ⅰ.中华文化的形成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活动2:1.观看视频《川普访故宫》,思考:你读出了什么信息?2.观看视频《我在故宫修文物》,思考:我在故宫修文物的价值何在?3.观看视频《恭读祭文》,思考:为什么要恭读祭文?4.查找资料,分享交流你所了解的文化遗产价值。有人说,有些文化遗产在现代生活中没有实用价值,没有必要保护。你认同这种说法吗?讲解2:Ⅱ.中华文化包括的内容、特点1.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共同组成的中华文化。2.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活动3:1.欣赏视频《传承红色文化 坚持文化自信》,思考:什么是革命文化(红色文化)?2.文化渗透在生活中,是一个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文化,学校决定组织一次“文化之旅”研学活动,向全校同学征集活动方案。请你设计一条路线,使学生沿途能够学习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请你说明设计思路,并向同学介绍你设计的研学方案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想一想,这三种文化之间存在什么样的精神关系?讲解3: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活动4:2014年,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新时代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讲解4:Ⅳ.新时代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新时代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活动5:1.欣赏视频《老外开口飙出10级汉语》,思考: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2.欣赏视频《文化强国离不开文化自信》,思考:如何增强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信措施)?讲解5:Ⅴ.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增强文化自信,既要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又要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还要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例题:面对疫情,73 岁的李兰娟院士与其他医护人员坚持奋斗在抗疫最前线,不顾个人安危,夜以继日地研究病例,探索诊治方案.....李兰娟院土和其他医护人员身上体现的是( )A.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B.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C.尊老爱幼的家庭美德D.明礼遵规的个人品德【答案】B【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认识,题文中面对疫情73岁的李兰娟院士与其他医护人员坚持奋斗在抗疫最前线,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等,体现了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B。目标二:美德万年长活动1:1.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 梁惠王下》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也忧,退亦也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华传统美德代代相传,虽然孟子和范仲淹生活的年代相隔一千多年,但他们的忧乐思想一脉相承。阅读这两段名言,你得到什么启示?将你的忧乐观与同学们分享。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你的读出了什么信息?讲解1:Ⅰ.中华传统美德的丰富内涵中华民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中,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等。活动2:1.说说你知道的体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或成语,与同学们分享。2.阅读教材P64页的“阅读感悟”,思考下列问题:你的感悟是什么?勤俭节约从我做起,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么做的?讲解2:Ⅱ.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道德文化的遗传基因,也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活动3:1.观看视频《抗疫英雄慈善家韩红》,思考:你身边有这样的“中国好人”吗?分享他们的故事,共同感受中华美德的力量。2.观看视频《抗疫英雄回家版《少年》》,思考:有何启示?3.观看视频《舍己救人的抗疫英雄》,思考:有何启示?讲解3:Ⅲ.青少年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例题: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中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下列古语能体现这一规范的是( )①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②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③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④新竹高于旧竹枝 ,全凭老干为扶持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华传统美德中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认识。①说法体现了父母对儿女的挂念,不符合题意;②中古语的意思是不孝敬父母枉为人子,启示我们要孝敬父母,符合题意;③中古语的意思是国家要兴旺发达,需要尊师重教,符合题意;④意思是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老一辈的扶持,不符合题意。故选C。习题精练选择题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我国之所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①是中华民族的“根”②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③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④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2017年春节期间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举发了全民的千年“诗心”,2017年2月18日开播的《朗读考》则通过朗读精美的文章,用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①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②中华文化一枝独秀,大放异彩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④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民族的魂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③3.中华文化的特点是( )。A.绵延不绝、历久弥新B.历经沧桑、饱受磨难C.源远流长、博大精深D.异彩纷呈、充满智慧4.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开播的《星光大道》《我要上春晚》通过其强大的媒体优势及节目创新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成就了许多人的明星梦,也成为商家必争的优质电视广告宣传载体。这说明( )①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④中华文化具有创新的特质与潜力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心中有数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第一框 延续文化血脉目标一:中华文化根Ⅰ.中华文化的形成Ⅱ.中华文化包括的内容、特点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Ⅳ.新时代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Ⅴ.文化自信目标二:美德万年长Ⅰ.中华传统美德的丰富内涵Ⅱ.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Ⅲ.青少年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参考答案课前演练1.D【解析】他们的举动弘扬了助人为乐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①正确。他们的举动践行了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正确。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③错误。他们的举动传播了社会正能量,④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2.B【解析】本题考查增强文化自信。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开馆,展示了我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助于保护文化遗产,让珍贵文化遗产世代传承,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凝聚实现中国梦精神力量,ACD说法正确。B中的“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与题干不符,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3.A【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文化的力量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才使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中华文化不仅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所以A说法符合题意;B错误,文化对经济和政治发展有重要作用,而不是决定性作用;C说法错误,“最优秀”的说法夸大了中华文化的优秀性;D说法错误,国际竞争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实力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故选A。4.C【解析】“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李子柒在美丽如画的中国乡村采摘、烹饪、劳作,耐心地用中国传统手工艺展现美食,器物从无到有的制作过程。她拍摄的视频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却火遍全国,在国外也强势“圈粉”。这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①正确。她以独特的视角,传播了优秀的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不是最优秀的文化,②错误。她讲好了中国故事,坚守了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了中华文化基因,③正确。拍摄视频,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途径之一,但不是最佳的,④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习题精练1. D【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根据所学知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所以①②③④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所以正确答案是D。2. D【解析】各大电视台打造的文化类节目的播出,有利于领略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彰显出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有利于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有利于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①③正确;②的观点太绝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④错误。故答案选D。3. C【解析】中华文化的特点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选项C正确。故答案选C。4. A【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文化的作用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文中的关键信息“电视节目赢得广大观众的喜爱”,表明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电视节目成为商家必争的优质电视广告宣传载体”,表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①②符合题意;③④观点虽然正确,但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所以正确答案选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