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凝聚价值追求 教学案(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 凝聚价值追求 教学案(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3.5.2凝聚价值追求 学案
课前预览
关键词:爱国主义、精神支柱、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I.确定目标
1.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品格,懂得民族精神的重要价值,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学会理性爱国,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2.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及重要意义,学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勇于并善于同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良现象作斗争。
II.明确重点
学会理性爱国,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课前演练
1.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不竭力量之源。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A.爱国主义 B.艰苦奋斗 C.自强不息 D.爱好和平
2.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再到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华民族虽然历经沧桑却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
A.中华文化有其独特的魅力
B.民族文化不断发展
C.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3.“工匠精神”源远流长。《诗经》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佳句展示了工匠在制作过程中一丝不苟的精神。孙中山将它扩展到近代工业,概括提炼出“精益求精”的技术道德规范。在今天,“工匠精神”突出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________的要求。(  )
A.敬业 B.诚信 C.爱国 D.友善
4.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材料表明(  )
①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是统一的 
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根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合作探究
目标一:高扬民族精神
活动1:
1.观看视频《民族精神》,观看视频有何启示?
2.观看视频《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凝聚强大精神动力》,观看视频有何启示?
3.观看视频《抗洪一线年轻的中国脊梁》,观看视频有何启示?
4.观看视频《中国脊梁--致敬抗疫英雄》,观看视频有何启示?
5.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写道:“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在你看过的文艺作品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体现“中国脊梁”的人物或故事有哪些?
讲解1:
Ⅰ.民族精神
1.重要性: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不仅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而且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中国人民具有的特点: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活动2:
1.请将你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感受和理解填入下图。如成语、名言、人物典故等,也可以是电影、书籍等,可以是历史的,也可以是现代的。
2.民族精神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讲解2:
Ⅱ.中华民族精神的特点
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
活动3:
1.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 ,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你获取了什么信息?
2.近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中华民族精神得到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在社会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在改革开放时期形成的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都具有鲜明的先进性和时代性。
欣赏视频《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理想信念引领光辉路程》,“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都有什么共同点?
这些精神在当代是否已经过时?
讲解3:
Ⅲ.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华民族曾历经无数考验,面临种种灾难,但从来没有在艰难困苦面前退缩过、屈服过、沉沦过,总是百折不挠、知难而进。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活动4:
1.观看视频《中国代表团东京奥运会最美瞬间》,观看视频有何启示?
2.观看视频《东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斩获38枚金牌创造历史最佳战绩》,观看视频有何启示?
3.观看视频《中国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队在东京奥运会上破世界纪录》,观看视频有何启示?
讲解4:
Ⅳ.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表现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表现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表现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
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
例题:
2019年清明节即将来临之际,央视网推出重磅微视频《闪亮的名字》。视频中,有新中国成立前的抗战英雄左权,有为新中国建设作出贡献的钱学森、王进喜,有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英雄南仁东、王继才,还有在四川凉山森林火灾中壮烈牺牲的30位扑火英雄。追忆这些“闪亮的名字”旨在( )
①弘扬传统文化,努力创新进取
②激励牺牲自己,争做时代先锋
③传承英烈精神,立志振兴中华
④追思缅怀英烈,凝聚前行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伟大民族精神。题干中追忆这些“闪亮的名字”旨在追思缅怀英烈,传承英烈精神,立志振兴中华,凝聚前行力量,③④说法正确;①说法不符合题意;②“激励牺牲自己”说法错误。故选D。
目标二:构筑中国价值
活动1:
观看视频《人人践行对个人来说更有意义》,思考:观看视频有何启示?
讲解1:
Ⅰ.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
1.价值观的地位:生活中,人们常常依循各自尊崇的价值观判断是非曲直和决定行为取向。其中,许多价值具有人类的基本共性,如善良、正直、诚信,但不同领域、不同的人、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价值观念也存在显著差异。
2.生而为中国人,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个人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活动2:
1.从留下《可爱的中国》动人篇章的方志敏到狼牙山五壮士,从“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到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从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到“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从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到人民的好干部孔繁森……这一个个闪光的名字,出现在“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名单上。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祖国的骄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的先行者。
2.你了解以上这些人物的事迹吗?从他们身上,你感受到什么样的精神力量?
你还了解哪些“双百”人物的事迹?与同学们讨论:这些榜样人物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他们为什么能打动你?
讲解2:
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活动3:
阅读教材P72页的“探究与分享”,思考下列问题:
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你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有什么看法?说出来与同学讨论。
讲解3:
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
青少年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我们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志则国振兴。构筑中国价值,中国少年当争先。
例题: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我们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的讲话温暖了每一位思政教师,同时也引领广大思政教师( )
①更加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②更加注重职业素养的提升
③更加注重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
④更加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的讲话激励每一位思政教师提高自身道德素养、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注重职业素养的提升,①②说法正确;③④说法与题干中“立德树人”的主旨不符。故选A。
习题精练
选择题
1.习近平主席在人大闭幕式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由此可见(  )
①“四个伟大”改变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②国家保障广大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③“四个伟大”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坚持人民立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2017威海中考)关于“女排精神”,下列选项中认识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②为中华民族精神注人新的内涵
③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④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青岛中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下列说法与这一准则相一致的是( )。
①好逸恶劳,骄奢倦怠
②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③一诺千金,言而有信
④见利忘义,见危不扶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自由民族意识、法治意识、公平公正意识、求知精神、科学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大大增强。这些精神素质( )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集中体现
②使中华民族精神的蕴涵更加丰富
③只体现在少数伟人身上
④使民族精神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心中有数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第二框 凝聚价值追求
目标一:高扬民族精神
Ⅰ.民族精神
Ⅱ.中华民族精神的特点
Ⅲ.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Ⅳ.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目标二:构筑中国价值
Ⅰ.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
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答案
1.错误
【解析】此观点是错误的。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均属于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侧重提高的是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则侧重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法治、公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以及中华民族精神和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依据教材内容,第一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第二问,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法治、公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3.(1)树立远大理想,弘扬“红船精神”;弘扬“红船精神”,助力中国梦。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①学习“红船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②要努力成为民族精神和“红船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③坚持与时俱进,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为“红船精神”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④树立远大崇高理想,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⑤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
(4)举办演讲比赛、作文竞赛,召开主题班会等。
【解析】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