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单人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颜体的单人旁的形态特点,体会短撇与竖画连接点的位置影响偏旁的稳定性。 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单人旁的基本运笔方法。 3.学生借助米字格能基本准确地临习范字“作”,提高其书写能力。 4.引导学生细致观察,专注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重难点: 通过教师的引导、示范,让学生逐步掌握单人旁的基本运笔方法,并能通过赏析临写范字,初步掌握单人旁的书写规律和汉字结构规律。 教学方法:讲授、示范演练、巡视指导、师生共评 教学过程: 一、谈话、经典碑帖欣赏导入: 中国书法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书法界群星熣灿,名家辈出,中国历史上先继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书法家。你们知道谁呢?(生:王羲之、欧阳询……)下面我们来欣赏几幅经典碑帖(课件出示拓片,教师讲解):这是欧阳询的晚年经意之作《九成宫醴泉铭》,此碑笔法刚劲婉润,兼有隶意,被后世喻为"天下第一楷书";这是颜真卿的晚年成熟作品《颜勤礼碑》,此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这是柳公权《玄秘塔碑》,此碑体势劲媚,骨力遒劲,结构严谨,字体清秀,有"柳骨"之称;这是赵孟頫的《胆巴碑》,此碑笔法遒劲秀雅,苍劲浑厚,独具风格,于规整端严处见潇洒,点画顾盼有致,用笔沉着峻拔,充分体现了赵氏书法的风韵和神采。(观看视频) 我们的这本《书法练习指导》主要是选颜体字,而这里面的范字,大多取自颜真卿的《颜勤礼碑》。 (课件出示《颜勤礼碑》中带有单人旁的字“作”、“ 傳(传)”)由图片引入课题。学生观察。生: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都有单人旁…… 二、观察了解,初步感知: 过渡:对,这几个字都有单人旁。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单人旁”。 课件出现单人旁的图片,揭示课题。(板书 ) 2.“你们觉得这个部首有什么特点?”学生观察。 单人旁由短撇和垂露竖两个笔画组成。撇粗短,竖多长于撇,直中带曲,微微向左下倾斜。 3. 过渡:同学们观察、分析的都很仔细。 三、感悟笔画,反复练习: 1.过渡:“通过刚才的观察分析,同学们都有了自己初步的感悟。单人旁要怎么写,才会更漂亮呢?让我们睁大眼睛仔细看。” 观看小视频,最后出现运笔的步骤图。 2.点击课件,回顾运笔步骤。 3.生边读边记单人旁的运笔要领。 4.师范写。“这次老师也来写一写好吗?” 5.生练写。“你们再来试试好吗?” “写之前,我们回顾一下六步写字法【写、看、比、想、改、记】(写完第一个单人旁之后,咱们不要急着往下写,看一看,对比屏幕上的单人旁,想一想哪里还不够好,写下一个单人旁时要注意,争取一个写得比一个好。写得好的经验要把它牢记在心中。)” 生再次练习单人旁。音乐起。(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6.师生共同点评。(选取四个人的练习,对照“向上逆锋入笔写撇,撇画粗短。在短撇中腰处逆锋起笔写竖。竖画向左下微微倾斜。末端顿笔垂露收锋。”的四个运笔步骤进行点评) 四、运用笔画,学写“作”字: 过渡:接下来,让我们学以致用,一起来学习带有单人旁的“作”字。 1.出示“作”。(“作”是什么结构的字呢?怎样才能把它写好,师分析:“作”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轻右重,左右长短相当 。两撇斜度不同,左长右短。横画长短不一,起笔、收笔不同,间距均匀。竖画直中见曲,微呈相向之状。 “除了这几点外,在书写“作”时我们还要注意什么呢?” 观察:第一笔“单人旁”撇的起笔位置;笔画的粗细;3)三个横画的起笔、收笔。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视频。 2.小结:单人旁的字在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左边的单人旁不超过竖中线,右边的乍字,撇要伸过竖中线。 3. 课件出示:“作”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轻右重,左右长短相当 。两撇斜度不同,左长右短。横画长短不一,起笔、收笔不同,间距均匀。竖画直中见曲,微呈相向之状。生读。 4. 播放书写视频,学生观察运笔要领。 5.教师示范,学生观察。“让老师先来写写看”(示范过程,强调笔画的动作要领)。 6.生练写。(播放音乐)“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课本对照字帖,至少写四个。别忘了运用上六步写字法,把字越写越好。”学生练习,老师巡视,个别指导。 7.共同点评个别学生写的“作”字。(关注笔画的位置和形态是否准确,肯定其进步,指出努力的方向。) 五、对比与欣赏: 过渡:我们今天练习的是颜真卿大师的单人旁,而单人旁还可以有不同的风格。你们看—— 1.出示课件:欧阳询、柳公权、赵孟頫的“单人旁”的字“作”。 师:大家观察一下单人旁在欧体、柳体、赵体中有什么不一样吗? 学生观察、交流。 2. 播放课件,教师引导学生对比、欣赏:欧阳询的单人旁刚劲婉润,整个“作”字规矩中见飘逸;柳公权的单人旁骨力遒劲,整个“作”字结构严谨,字体清秀;而赵孟頫的单人旁遒美峻拔、别具一格。细细品味每个字,我们会发现都有各自富有个性的美,这就是中国书法的魅力。 六、书法欣赏 李斯《峄山碑》,此碑运笔坚劲畅达,线条圆润,结构匀称,点画粗细均匀,既具图案之美,又有飞动之势,有“玉筋篆”之美誉。 《曹全碑》,此碑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品,它以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整著于世,为历代书家推崇备至。 褚遂良《大字阴符经》,此帖遒劲飘逸 丰姿绰约,堪称“楷中《兰亭》。 “书圣”王羲之《兰亭序》,此帖潇洒飘逸,骨格清秀,被书家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此帖气势磅礴,纵笔豪放,一泻千里,悲愤之情溢于言表。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七、课堂寄语: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在书法的道路上,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只有勤学苦练。希望同学们:惜时如金挥毫泼墨,持之以恒徜徉墨海;弘扬我中国之文化,传承我华夏之瑰宝。 八、布置作业: 1.将“单人旁、作”各练写两行。 2. 有能力的同学可再练写“傳(传)”字。 3.课外拓展:练写《颜勤礼碑》中的“仲”、“仕”、“依”、仁“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