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材分析“弹词”又名“小书”,从明清流行至今约四百余年。苏州弹词是弹词中的一种,流行于江南,因唱腔中使用苏州方言而得名。唱腔秀丽委婉、抑扬有致,表演时以三弦、琵琶为主要乐器,演员自弹自唱,又相互伴奏、烘托。《蝶恋花·答李淑一》由毛泽东诗词谱写而成。作品旋律跌宕起伏,节奏时而自由舒展,时而顿挫有力,唱腔刚柔兼济、委婉抒情。教学目标一、通过对歌曲《蝶恋花·答李淑一》的欣赏学习,体验苏州弹词的词风曲韵,品味作品的精神内涵;初步认识苏州弹词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进而对中国悠久的曲艺音乐能够予以积极的关注。二、在聆听、学唱等过程中,了解苏州弹词这一曲艺曲种的音乐风格、表演形式,进一步认识地方曲艺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三、简单了解弹词发展历史、表现形式和艺术特色,体会唱腔和方言的相互融通。教学过程一、导人聆听京剧、苏州弹词两种曲艺形式演唱《蝶恋花答李淑一》,讨论其艺术表现形式有何不同。师:曲艺音乐又称说唱音乐,每一个地区的曲艺音乐都是在当地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它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浓郁的地方特色。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走南闯北话曲艺”。新授1、播放配乐诗朗诵《蝶恋花·答李淑一》师:这是一代伟人毛泽东所作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蝶恋花,古代词牌的名称,分上下两闽,一般用来填写多愁善感的诗词内容。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情感?表现了什么内容 李淑一又是谁?毛泽东为何要用这样的文学体裁作答李淑一?2、学生简介诗词背景。3、教师简介歌曲创作背景:李淑一,原是湖南长沙第十中学的语文老师,其丈夫柳直荀1932年在湖北洪湖战役中牺牲。1957年春节,李淑一写信向毛泽东贺年,信中附了一首她1933年写的怀念柳直荀烈士的词。同年5月11日,毛泽东回信,并以这首词作答。词首一句“我失骄杨君失柳”中的“骄阳”即指毛泽东的妻子杨开慧,而“柳”则是指李淑一的丈夫柳直荀。词中毛泽东以浪漫主义手法歌颂了为国赴死的先烈,与李淑一共同缅怀自己的革命伴侣。1958年弹词演员赵开生为这首词谱曲。4、说弹词:“弹词”又名“小书”,从明清流行至今约四百余年。苏州弹词是弹词中的一种,流行于江南,因唱腔中使用苏州方言而得名。2006年,苏州弹词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听弹词师:那么这首弹词到底具有怎样一种魅力呢 我们一起来感受速度、节奏、力度、情绪是怎样的?(速度节奏力度变化丰富,情绪跌宕起伏。)师:作品的音乐特点是为了表达怎样的情感?(抒发对杨开慧、柳直荀二位烈士的怀念之情,表达了革命者的高尚情操和精神境界。)师:作品的演唱运用了哪些装饰音 它们出现在歌词的哪些地方?这些装饰音对旋律的进行起到什么作用 (出示乐谱,播放音频)师归纳:前倚音 上波音以上这些装饰音对旋律进行了修饰,使得旋律更加柔美悲切、充分表达了伟人对逝去亲人的缅怀之情。唱弹词 :①、模仿苏州方言朗诵“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肠直上重霄九”②、模仿苏州方言演唱“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肠直上重霄九”。师:苏州弹词作为方言说唱形式,在“字”上有着独特的发音和归韵方式,尤其是第一句中“我失骄杨君失柳”的失字,在苏州评弹中属入声字,因此,在演唱时应尽量唱得简短、干脆。7、品弹词欣赏弹词名家余红仙、歌唱家宋祖英的演唱视频片段,对比两种表演形式有何不同。(播放视频)师:传统的苏州弹词表演时以三弦、琵琶为主要乐器,演员自弹自唱,又相互伴奏、烘托;现代作曲家将传统弹词配以大型交响乐队伴奏及合唱伴唱,使艺术作品更加富有感染力。师:依照歌曲的词风曲韵,说说苏州弹词有何审美特征与人文风格?师归纳:苏州弹词是一种发源于江苏苏州,流传于长三角地区,表现上以叙事为主(第三人称)、代言为辅(第一人称)的说唱艺术。作为地方曲艺,它具有“音韵细腻委婉、语言秀媚儒雅、词风轻歌慢捻”的美学特征,这一特征与苏浙的自然风景(农田沼泽)、园林建筑(亭台轩榭)的人文风格是极其吻合的,它代表的是苏浙地区细腻婉约的美学特征与文化品格,也凸显了该地区人与人之间和谐生存的价值观念,其词风曲韵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较深的人文含义。拓展探究了解各地曲艺的说唱形式师:曲艺是说唱艺术,说和唱自然是它的表现灵魂。说唱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有只说不唱的、以说为主的、以唱为主的、似说似唱的、有说有唱的,甚至还有说、唱、舞兼容的走说走唱。师归纳:只说不唱:南北评书以说为主:相声、独角(脚)戏等以唱为主:京韵大鼓、天津时调、福建南曲、四川清音、青海平弦、蒙古好来宝等。似说似唱:快板书、锣鼓书等有说有唱:苏州弹词、河南坠子、宁夏坐唱走说走唱:东北二人转、凤阳花鼓等四、总结师:民族音乐繁殖于民间土壤,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曲艺是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就存在着地域间的文化差异。苏州弹词,南方曲艺的代表,它所折射的正是该地区独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精神,聆听这些弹词雅乐,人们分明品味到了传统艺术的幽幽芳香、中华文化的迷人气韵……(共16张PPT)欢迎来到音乐课堂聆听歌曲片段,说一说艺术表现形式有何不同?京剧苏州弹词曲艺音乐:又称说唱音乐,每一个地区的曲艺音乐都是在当地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它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浓郁的地方特色。蝶恋花·答李淑一人音版9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3课时执教者:罗巧林诗朗诵《蝶恋花·答李淑一》李淑一,原是湖南长沙第十中学的语文老师,其丈夫柳直荀1932年在湖北洪湖战役中牺牲。1957年春节,李淑一写信向毛泽东贺年,信中附了一首她1933年写的怀念柳直荀烈士的词。同年5月11日,毛泽东回信,并以这首词作答。1958年弹词演员赵开生为这首词谱曲。歌曲创作背景说弹词“弹词”又名“小书”,从明清流行至今约四百余年。苏州弹词是弹词中的一种,流行于江南,因唱腔中使用苏州方言而得名。2006年,苏州弹词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听弹词感受速度、节奏、力度、情绪是怎样的?速度、节奏、力度、变化丰富,情绪跌宕起伏。思考作品的音乐特点是为了表达怎样的情感?抒发对杨开慧、柳直荀二位烈士的怀念之情,表达了革命者的高尚情操和精神境界。3、作品的演唱运用了哪些装饰音 它们出现在歌词的哪些地方?4、这些装饰音对旋律的进行起到什么作用 听弹词前倚音上波音对旋律进行了修饰,使得旋律更加柔美悲切、充分表达了伟人对逝去亲人的缅怀之情。2、演唱:“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唱弹词入声字唱得简短、干脆。1、模仿苏州方言朗诵“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失”:欣赏弹词名家余红仙、歌唱家宋祖英的演唱视频片段,对比两种表演形式有何不同?品弹词品弹词欣赏弹词名家余红仙、歌唱家宋祖英的演唱视频片段,对比两种表演形式有何不同?传统的苏州弹词表演时以三弦、琵琶为主要乐器,演员自弹自唱,又相互伴奏、烘托;现代作曲家将传统弹词配以大型交响乐队伴奏及合唱伴唱,使艺术作品更加富有感染力。品弹词依照歌曲的词风曲韵,说说苏州弹词有何审美特征与人文风格?作为地方曲艺,它具有“音韵细腻委婉、语言秀媚儒雅、词风轻歌慢捻”的美学特征,这一特征与苏浙的自然风景(农田沼泽)、园林建筑(亭台轩榭)的人文风格是极其吻合的,它代表的是苏浙地区细腻婉约的美学特征与文化品格,也凸显了该地区人与人之间和谐生存的价值观念......以说为主以唱为主走说走唱南北评书只说不唱各地曲艺的说唱形式似说似唱有说有唱相声、独角(脚)戏等京韵大鼓、四川清音苏州弹词、河南坠子快板书、锣鼓书等东北二人转、凤阳花鼓等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9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3课时《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docx 9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3课时《蝶恋花答李淑一》课件.pptx 京剧 - 蝶恋花-答李淑一@格式转换.mp3 余红仙演唱苏州评弹《蝶恋花·答李淑一》,搭配琵琶演奏,太好听.mp4 宋祖英经典歌曲《蝶恋花·答李淑一》.mp4 教材音频范唱.mp3 纯音乐 - 配乐诗朗诵背景音乐@格式转换.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