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中国人 中国梦 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八课 中国人 中国梦 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导学案 第八课 中国人 中国梦 班级 姓名
第1课时 我们的梦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梦的内涵
难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自主学习: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2.新世纪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到建党一百年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梦的内涵和本质是什么?
4.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________,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交流合作:
5.为什么要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1)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__________,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__________,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__________。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__________,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______________的梦。
6.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是什么】
答: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两个阶段的奋斗目标是什么?【是什么】
(1)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课堂训练:
1.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历经艰苦探索,重新焕发活力,实现的历史性跨越是(  )
A.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 B.由民族独立到民族富强
C.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小康 D.由全面建成小康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 “第一个百年目标”是指我国(  )
A.在2050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B.在2050年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C.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在2020年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3.党的十九大开启的新征程,发出了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动员令。从2020年到2035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  )
A.基本实现现代化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实现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4.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  )
A.新时代 B.新世纪 C.新目标 D.新阶段
5.中国梦关乎着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它是整个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的梦想,是亿万人民世代相传的夙愿。下列对中国梦的评论中正确的是(  )
①实现中国梦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②中国梦就是指人人实现小康、过幸福生活 ③每个中国人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创造者 ④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6.2018年5月2日,在“五四青年节”和“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即将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考察,在与师生座谈时指出,当代青年一代是与新时代同行的一代,要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担在肩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之所以要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是因为中国梦(  )
①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
②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 ③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 ④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是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②是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③是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 ④是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让《资本论》重新畅销,让“历史终结论”悄然破产,甚至让学者感叹“西方必须向中国学习社会主义”。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  )
A.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B.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C.中国为促进世界各国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D.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9.2018·云南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战略安排。其中,第二个阶段是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  )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B.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D.全面小康社会
10.在新世纪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 )
①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②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③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④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第2课时 共圆中国梦
重难点:重点:实现中国梦的途径、中国人自信的原因;
难点:自信中国人的表现、 如何坚持自信,实现中国梦;
自主学习:
1.怎样实现中国梦?【怎样做】
答:(1)必须坚持______的领导,贯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____________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____________、全面从严治党。
(2)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____________。中国精神就是以____________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____________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____________。中国力量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力量。
交流合作:
2.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底气源自哪里?【为什么】
答:(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2)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__________、__________让中国人更加自信。
3.怎样做自信的中国人?【怎样做】
4.做自信的中国人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是什么】
(1)自信不是____________,也不是故步自封。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碰撞和价值观念的冲突,我们需要培育____________、不卑不亢、____________的心态。
(2)自信的中国人既是梦想家又是实干家,既要胸怀理想又要______________,既要满怀激情又要____________。
(3)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________自信、制度自信、________自信。
课堂练习: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关于这一梦想的实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②现在的我们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一目标 ③这一梦想在短期内很快就会实现 ④确立这一梦想要依据我国的国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里的“中国道路”是指(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城市包围农村
C.坚持改革开放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贯彻的发展理念是(  )
A.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B.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C.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 D.爱国、团结、奉献、诚信
4.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下列关于自信的中国人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
①自信的中国人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 ②自信的中国人能够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 ③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完全有能力独立解决一切问题 ④自信的中国人对发展有信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碰撞和价值观念的冲突,我们需要培育的心态是(  )
①故步自封 ②理性平和 ③不卑不亢 ④开放包容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中国梦这一精神火炬经习近平总书记“点燃”后,迅速照耀和温暖了全球中华儿女,激发和凝聚了磅礴的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  )
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发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③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④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参与国际事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7.对于中国精神和中国梦,下列评论正确的是(  )
A.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B.中国精神就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C.中国精神薪火相传,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D.弘扬中国精神就是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8.“中国力量”,归根结底还是人民的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十三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这说明(  )
①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梦想的实现者
③个人的力量对于实现中国梦是可有可无的 ④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的新年贺词中指出,2017年,广大人民群众坚持爱国奉献,无怨无悔,让我感到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同时让我感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关于奋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 ②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③只要实干,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④奋斗才能开创美好生活
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
10、年年岁岁有春晚,岁岁年年颇不同。2019年央视春晚可谓是为百姓奉上了一道除夕文化大餐,亮出了中国的文化自信。自信的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主要表现在(  )
①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排斥一切外来文化 ②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 ③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④展现中国风貌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1.40余年呕心沥血,“中国导弹驱逐舰之父”潘镜芙院士像一位满怀期盼的父亲,目睹了国产军舰首次远航出访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青岛舰”遨游三大洋,环绕地球一周;“武汉舰”和“海口舰”穿越印度洋,长驱亚丁湾劈波斩浪……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还不具备建造驱逐舰的能力。建造一艘中国人自己的驱逐舰,是建设强大海军的前提,更是中国舰船设计者共同的梦想。“驱逐舰,我们中国人自己也能造!”1966年,潘镜芙以设计领导小组主要成员身份,开始主持设计我国第一代导弹驱逐舰……
(1)“驱逐舰,我们中国人自己也能造!”这体现了潘镜芙院士一种怎样的情怀?
(2)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打算怎样做一名自信的中国人?
教师详解详析
【基础知识小练】
1.党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生态文明 依法治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精神
爱国主义 改革创新 中国力量
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
2.国情 智慧 心血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
4.国家 认同感 责任感 使命感 文化
中华文化 基因 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5.妄自尊大 理性平和 开放包容 求真务实 锲而不舍 理论 文化
【基础达标小练】
1.C [解析]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短期内很快实现的观点是错误的,因此排除③。故选C。
2.A [解析] 现阶段所说的“中国道路”就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故选A。
3.A
4.C [解析] 自信不是妄自尊大、故步自封,因此③是错误的。①②④都是关于自信的中国人的正确观点,故选C。
5.D
6.(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2)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自信的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自信的中国人对发展有信心。
(3)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故步自封。自信的中国人既是梦想家又是实干家,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实干才能梦想成真,辛勤劳动才能开创美好生活。
【综合能力提升】
1.A 2.C
3.C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梦想的实现者,故①②④符合题意;③观点错误,排除。故选C。
4.D [解析] 做自信的中国人要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的国家,不能妄自尊大,D说法不正确。故选D。
5.C 
6.B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自信。对文化有底气不能排斥一切外来文化,要学会借鉴,①不正确,排除。故选B。
7.(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当今时代是放飞梦想的时代,十三亿多中国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美好梦想,演绎自己的美丽人生。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8.(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标题示例:腾飞的中国梦;高飞的中国梦;飞向未来的中国梦;腾飞的中国龙;中华民族奔向复兴之路;中华民族向共同理想进发;中国力量助推中国梦;中国精神托起中国梦;等等。
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议、生态文明建设等。
9.(1)民族自信的情怀。
(2)①对国家有认同;②对文化有底气;③对发展有信心;④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⑤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