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课件(39张PPT)+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3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课件(39张PPT)+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3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第三框“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包括两目。第一目“建设文化强国”,主要讲述建设文化强国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第二目,“坚定文化自信”,阐述文化自信对国家、民族,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阐明我们有文化自信的底气,帮助学生懂得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
这两目内容采用层次递进的讲述方式,以文化自信为落脚点,阐述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和我们有文化自信的原因,最后以坚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为本课乃至本册书的落脚点。
【教学目标】
1.能够结合近年来党中央关于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方针政策,全面理解建设文化强国的措施。
2.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以及文化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理解坚定文化自信。
3.明确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建设文化强国,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科学精神:把文化自信建立在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建立在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基础上。
公共参与:努力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积极投身文化强国建设。
【教学重点】
理解建设文化强国的要求。
【教学难点】
理解坚定文化自信的要求。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出示材料并观看视频《怒斥“键盘侠”》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习近平
思考:从习近平的论述中,你能体到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是什么关系吗?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习总书记告诉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定全民族的文化自信!那么视频中的“键盘侠”是文化自信吗?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导入新课:这个视频搞笑的同时引发深思,究竟什么是文化自信?
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九课第三框——《文化强 国与文化自信》,一起探讨什么是文化自信,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如何建设文化强国?
新课讲授:出示目录
1、建设文化强国
2、坚定文化自信
第一幕:建设文化强国
探究活动一:感受各种各样的文化
探究问题:面对各种各样的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文化?奏响什么样的主旋律?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探究结果
一、建设文化强国
1、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1)必要性:
①我们面对的文化有传统的和现代的、外来的和本土的、先进的和落后的、健康的和腐朽的、积极地和颓废的等。
②各种各样的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
(2)必然要求: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比较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探究活动二:阅读材料
材料一:没有核心价值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没有凝聚力、向心力和发展动力,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和空中的浮萍。这样的情形,在我国历史上,当今世界上,都屡见不鲜。党的十九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材料二:某市立足当地实际情况,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为着力点,促进核心价值观从“认同”向“践行”迈进,从“价值遵循”向“生活习惯”转变。该市大力推动核心价值观融入当地茶馆文化、家风文化,融入公共场所、窗口单位、学校、社区、乡村、网络空间,让核心价值观切实进入人们的学习工作、衣食住行、休闲娱乐、社会交往等方面,在群众生活中落地生根。
探究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意义?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 精神文明创建 、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探究活动三:观看视频《开学第一课》
探究问题:结合视频分析学校为何要开展“四史”教育?这体现了我国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3、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1)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关、文化观。
探究活动四:阅读材料
材料: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需要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探究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为何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这体现了我国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提高其思想道德修养
(2)公民道德建设: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探究活动五:观看视频《科普日活动》
探究问题:结合视频分析为何要开展全国科普日活动?这体现了我国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修养
(3)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弘扬时代新风。
正确区分科学文化修养与道德修养
探究活动六:阅读材料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事业繁荣兴盛,全国文化、文物系统博物馆、纪念馆开始向社会免费开放,为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撑。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2013-2018年文化产业对GDP增量的年平均贡献率提高到5.5%;数字内容、动漫游戏、视频直播、视听载体、手机出版等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新兴文化业态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增长点。
材料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中办国办印发的《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指出,让全世界都能听到听清听懂中国声音,不断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使当代中国形象在世界上不断树立和闪亮起来。
探究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在建设文化强国中怎样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从材料一中得出——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国内)
从赤二中得出——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国外民众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国外)
4、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1)国内: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
(2)国外: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国外民众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加深对中华文化
的认识和理解,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比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第二幕:坚定文化自信
探究活动七:阅读材料
“ 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探究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1、坚定文化自信的原因
(1)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
(3)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探究活动八:阅读材料
材料一: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中的三个领域。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习近平指出:“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时,工业基础几乎为零。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现在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中国共产党通过制度安排将人民利益至上的理念落到实处。
探究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来自于哪里?如何进一步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化自信的底气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从材料二中看出,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是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完善
2、坚定文化自信的要求
(1)夯实基础:
①措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要继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
②依据:文化自信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完善。
探究活动九:阅读材料
材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材料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脉相承、生生不息,贯通中华民族的过去、当下与未来,共同垒铸了中国人民精神上的万里长城,支撑起中国人文化自信的雄伟大厦。
探究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怎样才能一步增强我们文化自信?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探究结果
(2)文化底蕴:
①措施:要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②依据:文化自信不仅仅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某一阶段优秀文化的自信,也是对全部中华优秀文化的自信。
探究活动十:阅读材料
习近平说:“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这一思想贯穿着高度自觉自信。这种高度自觉自信体现在五个方面:对传承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的自觉自信,对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自觉自信,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自信,对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的自觉自信,对党和国家事业光明前景的自觉自信。
探究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要求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3)最根本要求:
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
本课小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9张PPT)
导入新课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思考:从习近平的的论述中,你能体到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是什么关系吗?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定全民族的文化自信!
导入新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定全民族的文化自信!那么视频中的“键盘侠”是文化自信吗?
导入新课
这个视频搞笑的同时引发深思,究竟什么是文化自信
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九课第三框——《文化强 国与文化自信》,一起探讨什么是文化自信,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如何建设文化强国?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三框
02
建设文化强国
01
坚定文化自信
目录
建设文化强国
01
探究与分享
感受各种各样的文化
传统的
现代的
探究与分享
感受各种各样的文化
本土的
外来的
探究与分享
感受各种各样的文化
先进的
落后的
探究与分享
感受各种各样的文化
健康的
腐朽的
探究与分享
感受各种各样的文化
积极的
颓废的
探究与分享
传统和现代
外来和本土
先进和落后
健康和腐朽
积极和颓废
探究问题:面对各种各样的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文化 奏响什么样的主旋律
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
相互交织、相互激荡
探究与分享
思想激荡中认清主旋律(主流)
先进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所在
落后文化
腐朽文化
(支流)
探究与分享
落后文化
传统习俗
看相、算命、看风水封建迷信
探究与分享
腐朽文化
宣传暴力色情的文化
带有殖民色彩的“洋店名”
“洋牌匾”“洋商标”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
全能神等邪教
游戏人生,今
朝有酒今朝醉的人生态度
一、建设文化强国
(1)必要性:
①我们面对的文化有传统的和现代的、外来的和本土的、先进的和落后的、健康的和腐朽的、积极的和颓废的等。
②各种各样的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
1、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一、建设文化强国
(2)必然要求: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1、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一、建设文化强国
比较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含义 形式 危害 对策
落后文化
腐朽文化
指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
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看相、算命、看风水等
属于认识问题(认识上不科学、不积极、低俗)
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
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
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 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
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
坚决抵制
依法取缔
探究与分享
材料一:没有核心价值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没有凝聚力、向心力和发展动力,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和空中的浮萍。这样的情形,在我国历史上,当今世界上,都屡见不鲜。党的十九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材料二:某市立足当地实际情况,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为着力点,促进核心价值观从“认同”向“践行”迈进,从“价值遵循”向“生活习惯”转变。该市大力推动核心价值观融入当地茶馆文化、家风文化,融入公共场所、窗口单位、学校、社区、乡村、网络空间,让核心价值观切实进入人们的学习工作、衣食住行、休闲娱乐、社会交往等方面,在群众生活中落地生根。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意义?
一、建设文化强国
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 精神文明创建 、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导入新课
探究问题:结合视频分析学校为何要开展“四史”教育?这体现了我国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探究与分享
 材料: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需要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为何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这体现了我国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
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提高其思想道德修养
导入新课
探究问题:结合视频分析为何要开展“全国科普日活动
这体现了我国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
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修养
一、建设文化强国
(1)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关、文化观。
(2)公民道德建设: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3)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弘扬时代新风。
3、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一、建设文化强国
正确区分科学文化修养与道德修养
科学文化修养 道德修养
区别 指人们在科学知识、文史知 识、艺术欣赏等方面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 指人们通过不断提高道德认识、道德判断水平,陶冶道德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的过程。
联系 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道德修养;加强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探究与分享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事业繁荣兴盛,全国文化、文物系统博物馆、纪念馆开始向社会免费开放,为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撑。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2013-2018年文化产业对GDP增量的年平均贡献率提高到5.5%;数字内容、动漫游戏、视频直播、视听载体、手机出版等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新兴文化业态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增长点。
  材料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中办国办印发的《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指出,让全世界都能听到听清听懂中国声音,不断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使当代中国形象在世界上不断树立和闪亮起来。
探究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在建设文化强国中怎样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
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国外民众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一、建设文化强国
(1)国内: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
(2)国外: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国外民众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加深对中华文化
的认识和理解,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4、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一、建设文化强国
比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
区 别 生产目的 文化事业部门是生产公共产品,以国家需要为转移 文化产业部门是为市场生产商品,以市场需要为转移
资金来源 文化事业的生产资本由国家或社会提供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文化商品的资本来源于不同经济成分
机构特征 文化事业机构是政府部门的附属单位,以行政方式管理。 文化产业机构是企业单位,以企业法人进行经营活动。
联系 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文化产业以文化事业为基础,文化事业以文化产业为支撑
坚定文化自信
02
探究与分享
“ 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探究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二、坚定文化自信
(1)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
(3)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坚定文化自信的原因
探究与分享
 材料一: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中的三个领域。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习近平指出:“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时,工业基础几乎为零。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现在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中国共产党通过制度安排将人民利益至上的理念落到实处。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来自于哪里?如何进一步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
文化自信的底气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
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是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完善
二、坚定文化自信
(1)夯实基础:
①措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要继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
②依据:文化自信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完善。
2、坚定文化自信的要求
探究与分享
材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材料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脉相承、生生不息,贯通中华民族的过去、当下与未来,共同垒铸了中国人民精神上的万里长城,支撑起中国人文化自信的雄伟大厦。
探究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怎样才能一步增强我们文化自信?
探究与分享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革命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坚定
自信
增强
文化底蕴
二、坚定文化自信
(2)文化底蕴:
①措施:要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②依据:文化自信不仅仅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某一阶段优秀文化的自信,也是对全部中华优秀文化的自信。
2、坚定文化自信的要求
探究与分享
习近平说:“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这一思想贯穿着高度自觉自信。这种高度自觉自信体现在五个方面:对传承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的自觉自信,对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自觉自信,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自信,对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的自觉自信,对党和国家事业光明前景的自觉自信。
探究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要求是什么。
二、坚定文化自信
(3)最根本要求:
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
2、坚定文化自信的要求
本框小结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
1、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1、坚定文化自信的原因
3、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坚定文化自信
2、如何坚定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