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子的作用(教案)-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轮子的作用(教案)-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九年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天津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
五年级上册,学科《发现与探索》,第一课《 轮子的作用》
课题 1 轮子的作用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与实验活动,知道“轮子”的三个作用的一些科学道理,并学习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相关的现象。
能力目标:学习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本课 “轮子的作用”的课题实验与探索活动,引起学生对身边事物“轮子”的学习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求实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习研究问题的实验方法。使学生了解轮子的三种主要作用。
教学难点:实验二和实验三,轮子组合后的变速作用和改变方向的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实验,获得解决。

教 学 设 计

一激趣导入
1)引言
由插图和导言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轮子的发明:
在远古时代,人们采集和狩猎所得的收获物必须搬运,陆上最早的运输工具是木棒,或者由两人抬,或一人扛。在考古发掘出来的约5000年前苏美尔人的石雕上,就刻有两人用一根木棒抬死鹿的图像。后来人们又改用橇,这种橇其实也就是一种在地面上滑动拖曳的木板。这种橇的摩擦阻力很大,并且由于路面不平整往往造成很多不方便。于是人们便又在木板底下安放圆木,让橇在上面滚动,便大大减少了阻力。可是这种方法也很费力,常常要边拉橇边放圆木,人们又想出一个方法,将圆木固定在橇底下,省却了许多麻烦。这种固定在橇底下的圆木便是以后轮的雏形。
不要小看这个发明,夸张地讲,轮改造了整个人类的历史,因为轮不仅仅用在运输上,而且用在科技的许多领域,例如,机械中缺少了圆形的齿轮,肯定成不了机器。轮的出现,将人类的交通事业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轮子的作用”,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探索活动

实验一
通过“拉书实验”,研究轮子作用之一---省力的道理。
1明确实验目的
2组内进行实验
3思考并回答问题。
实验二
通过实验研究轮子作用之二---轮子组合后,可以使从动轮的转速加快或减慢的原因。
1要组织实验器材的制作,然后要指导实验的方法。
2注意使学生明白严格按实验操作程序,几个同学要互相配合进行,才能达到满意的实验效果。

实验三
通过实验研究轮子作用之三---轮子组合后,可以使从动轮改变转动方向。
1细心做好各实验小组的组织工作,使更多同学进行实验操作。
2强调几个同学要互相配合进行,要多做几次,体会从动轮轮子方向的改变。才能达到满意的实验效果。

这一部分给出四段内容,用小组讨论办法实施教学活动。
关于学生的体会,要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收获。


三探索发现
轮子的作用:
用小组讨论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提示同学:要采用本课实验中的结论进行研究。
第一个例题关键是连续两次转动方向的改变,学生在理解上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可以通过课件演示,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达到理解这一事例的目的。
第二个例题关键是加了链条使从动轮不改变转动方向,而提高了速度,对于链条的传动不做过多的解释。
四探索延伸
甲乙丙三个齿轮,若甲轮顺时针转动,乙轮也要顺时针转动,怎么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