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考点训练考点32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一、选择题1.(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1951—1973年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其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超过10%。日本经济快速发展,除自身因素外,还得益于( )A.美国的大力扶持 B.中国经济发展的带动C.欧盟提供的广阔市场 D.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推动2.(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1999年,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2002年,欧元在欧盟大多数成员国投入使用。这表明欧盟( )A.各国政治联系日益密切 B.各国的经济差异不复存在C.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加深 D.力求在外交方面步调一致3.(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原因是由于( )A.欧盟成立提高了西欧地位 B.欧元启用,西欧经济实力增强C.欧共体成立提高了西欧地位 D.两德统一,西欧军事实力增强4.(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1947年,英国议会通过《印度独立方案》,承认印度独立,但又宣布将“印度分为印度教徒的印度斯坦国家和伊斯兰教徒的巴基斯坦国家”。这一材料反映了英国制造“印巴分治”的主要依据是( )A.宗教信仰 B.地区差异 C.人口多少 D.制度优劣5.(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既能在经济上稳定资本主义,防止西欧各国发生革命,又能达到控制对方的一箭双雕之计是( )A.冷战政策 B.杜鲁门主义 C.北约组织 D.马歇尔计划6.(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四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美苏争霸 B.“一超多强” C.多极化趋势 D.冷战政策7.(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新全球史》中写道:“1962年,整个世界战栗了,等待着超级大国的对抗可能会带来的世界末日。”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A.苏联出兵阿富汗 B.古巴导弹危机 C.科索沃战争 D.美国部署导弹防御系统8.(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席卷亚、非、拉。下列符合史实的一项认识是( )A.法国殖民政策造成独立的印度就是一个严重分裂的印度B.拉美地区许多国家坚决捍卫国家主权,纷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C.中东地区动荡不安和域外大国在该地区的争夺密不可分D.1990年,非洲大批国家宣布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9.(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发达国家先后实现了建立福利国家的目标是在20世纪A.40~50年代 B.50~60年代C.50~70年代 D.70~80年代10.(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有①建立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②为了保证公民基本经济生活③通过立法等手段建立的各种保障④国家要负责弥补损失并提供医疗等服务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1.(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纵观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得到的最主要的启示是发展经济必须A.重视科技和教育 B.借助国际援助C.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D.加强国际市场的开拓12.(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最主要是通过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干预经济 B.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C.美国的经济援助 D.对殖民地的掠夺13.(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由下列哪几部分组成①社会保险 ②社会补贴 ③社会救济 ④社会援助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4.(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通过让出部分国家主权,进行国家间的联合,达成区域和平,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是一项重大尝试。二战后,这一“尝试”的典型事例是A.北约 B.华约 C.独立国家联合体 D.欧洲联盟15.(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福利国家”的实质是一种国民收入再分配形式,即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能够形象诠释这一政策的成语是A.量入计出 B.劫富济贫 C.开源节流 D.寅吃卯粮16.(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有关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发生的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苏联进行政治改革 ②苏联进行经济改革 ③八一九事件 ④苏联解体A.①④③② B.①④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17.(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二战以后,美苏两国由战时同盟走向冷战对峙。对“冷战”政策的描述,最准确的是( )A.组建北约组织,并积极东扩 B.用“马歇尔计划”扶助西欧经济C.用局部“热战”打击亲苏势力 D.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手段来遏制共产主义18.(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以上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十月革命 B.匈牙利事件 C.东欧剧变 D.苏联解体二、非选择题19.(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50~70年代,日本大量引进世界先进技术,主要手段是购买技术专利和图纸,在短期内集中了其他国家长期以来开发的成就,然后结合本国特点进行改造提高。……日本政府长期坚持“教育先行”战略,重视人才培养。教育经费1950年为1599亿日元,1972年增至40244亿日元,占当年政府预算的20%。材料二:“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材料三:“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想到过的那种挑战。”——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1)根据材料一,归纳这一时期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2)什么组织的成立使维克多·雨果的理想开始变成现实?欧洲国家为什么要联合起来?(3)材料三中尼克松所讲的“竞争”主要反映在哪一方面?尼克松所说的“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想到过的那种挑战”是指什么?20.(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读图激趣 历史回顾)上面两图分别属于________战争期间的形势图。1916年法德两国展开了一场后来被称为“绞肉机”的激战,此战役发生于左图中________处。(2)(史海拾贝 历史探究)当法国外交部长罗贝尔·舒曼1950年5月9日呼吁就欧洲煤钢联营的建议进行讨论时,(德意志)联邦政府是不踯躅地和完全同意准备与之合作对于法德两国来说,其最深远的意义在于:建立煤钢的共同生产后,德法之间进行任何战争不仅是不可想象的,而且物质上也不可能。——摘自《阿登纳回忆录》根据上述文字材料,你认为法国与联邦德国在当时有何共同愿望?20世纪60年代以后,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对欧洲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3)(以史为鉴 历史感悟)从法德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的启示有哪些?参考答案1.A【解析】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但从外部因素看,主要得益于美国的大力扶持,1948年后,随着“冷战”的加剧,美国改削弱日本为扶持日本,开始帮助日本恢复经济,美国不但免除了日本对美国的战争赔偿,而且还向日本提供恢复生产急需的资金和物资,A项正确;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关系才实现邦交正常化,此前两国关系处于对抗状态,排除B项;1993年欧盟成立,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东亚经济一体化还没有形成,排除D项。故选A项。2.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99年,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2002年,欧元在欧盟大多数成员国投入使用,说明了欧盟成员国逐渐使用统一的货币,这表明欧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加深,C项正确;欧元作为货币属于经济范畴,不能表明欧盟各国政治联系日益密切,排除A项;欧元的使用表明欧洲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但是不能表示各国的经济差异已经完全消除,排除B项;欧元属于货币范畴,表明欧盟在经济方面的步调趋于一致,但不能体现出外交方面步调一致,排除D项。故选C项。3.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西欧国家为了摆脱美国的控制,提高国际地位,采取国家联合的方式,于1967年成立了欧洲共同体,欧共体的成立,促进了欧洲各国的经济发展,并提高了国际地位,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也促使美国不得不重新审视西欧的伙伴地位,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C项正确;欧盟成立于1993年,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1999年欧元启用,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1990年两德统一,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4.A【解析】二战后,印度民族独立运动高涨。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决定把原来的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实行印巴分治。从题文“印度分为印度教徒的印度斯坦国家和伊斯兰教徒的巴基斯坦国家”材料来看,英国制造“印巴分治”的主要依据是宗教信仰,A项正确; 地区差异、人口多少都不是材料中“印巴分治”的主要依据,排除B和C项;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制度一样,没有优劣之分,排除D项。故选A项。5.D【解析】冷战时期,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又称“马歇尔计划”,帮助欧洲国家恢复经济。这一计划的实施,既能在经济上稳定资本主义,遏制苏联对西欧的渗透,又能达到控制对方的一箭双雕之计。D项正确;冷战政策包含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和北约等,排除A项;杜鲁门主义单纯是冷战在政治上表现,排除B项;北约组织属于冷战在军事上表现,排除C项。故选D项。6.D【解析】依据图片信息“杜鲁门在国会上发表演说、美国援助西欧各国、北约成立”结合所学可知,四副图片反映的是冷战政策。冷战政策是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了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为,以遏制共产主义。1947年3 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美苏冷战的开始。冷战在经济上的表现是实施了马歇尔计划。冷战在军事上的表现是成立北大西洋组织。D项正确;美苏争霸是20世纪50年代到苏联解体的过程,排除A项;“一超多强”是苏联解体之后的世界格局,排除B项;多极化趋势是20世纪60-70年代出现的世界格局,排除C项。故选D项。7.B【解析】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是冷战期间美苏两大国之间最激烈的一次对抗。这次危机虽然仅仅持续了13天,美苏双方在核弹按钮旁徘徊,使人类空前地接近毁灭的边缘,世界处于千钧一发之际。最后以双方的妥协而告终。B项正确;苏联出兵阿富汗是1979年,排除A项;科索沃战争开始于1999年,排除C项;美国部署导弹防御系统是20世纪80年代,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8.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东地区动荡不安的外部因素是大国的干涉,和域外大国在该地区的争夺密不可分,C项正确;造成印度独立的是英国而不是法国,排除A项;拉美地区许多国家并不是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排除B项;1960年,非洲大批国家宣布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不是1990年,排除D项。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中东问题。1948年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国建立,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矛盾尖锐起来。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中东问题的相关史实。9.C【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调整政策,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1948年,英国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不久,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国也宣布成为“福利国家”,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日渐完善,C项正确,ABD项排除。故选C项。10.D【解析】本题考查福利国家的相关知识。①②③④: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这是国家为了保证公民的基本经济生活,通过立法等手段设立的各种保障。也就是说,当公民因退休、失业、疾病、伤残等原因造成的收入损失的时候,国家负责弥补这些损失并提供医疗等服务。故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1.A【解析】二战后,日本政府利用当时有利的外部环境,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重视科技和教育,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因此最主要的启示是发展经济必须重视科技和教育,A项正确;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因此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重视科技和教育,借助国际援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加强国际市场的开拓,虽然都是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BCD项排除。故选A项。12.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最主要是通过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成就代表了生产力的水平显著提高,B项正确;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干预经济,反映了战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但不是最主要原因,排除A项;美国的经济援助是战后西欧经济得以恢复发展的外部原因,但不是最主要原因,排除C项;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殖民体系逐渐走向瓦解。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排除D项。故选B项。13.A【解析】社会保障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生活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西方国家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社会补贴和社会救济三部分组成,如养老保险、事业保险、家庭补贴等,①②③正确,④排除。A项正确,BCD项排除。故选A项。14.D【解析】根据题文“国家间的联合,达成区域和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为了欧洲的安全与发展,欧洲一体化启动,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1993年欧洲国家联合成立了欧盟,欧盟虽然要求成员国让出部分国家主权,但是有利于欧洲的联合自强,有利于欧洲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D项正确;北约是冷战时期美国主导下的政治军事集团,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排除A项;华约是冷战时期苏联为了与美国对抗而成立的政治军事集团,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排除B项;独立国家联合体与苏联解体相对应,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15.B【解析】本题考查福利国家。B:西方福利制度实际上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方式,是通过调节过高的收入以补贴低收入者的生活,这和成语劫富济贫类似。B项劫富济贫能够形象诠释这一政策,符合题意;ACD与题干不符;故本题选B。16.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但没有取得成果。80年代后期,戈尔巴乔夫又把改革的重点转到政治方面。此后,苏联的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其主要表现为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1991年8月19日,由8名苏联高级官员组成的“国家紧急转台委员会”发动政变,试图使“国家和社会尽快摆脱危机”,但遭到失败,这就是“八一九事件”。这次事件以后,戈尔巴乔夫实际上失去了领导国家的威望和能力,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控制了全局,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1991年底,苏联解体。由此分析可知,先后顺序是②①③④。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17.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为了“遏制”共产主义,美国提出了“冷战”政策。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冷战政策是指用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来遏制共产主义。D项正确;冷战不采取武装进攻,排除AC项;B项是冷战政策的表现,不是对冷战政策的描述,排除B项。故选D项。18.D【解析】根据材料“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解体发生在1991年12月25日,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的事件为标志,次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为立国69年的苏联划上句号。D项正确;十月革命的胜利红色帝国刚建立, 题目考查的是红色帝国倒塌,排除A项;题目考查的是苏联,不是匈牙利和东欧剧变,排除BC项。故选D项。19.(1)引进先进技术;与本国国情相结合;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答出其中两点即可)(2)欧洲共同体。为提高国际地位,促进各成员国经济的发展,摆脱美国的控制。(3)经济领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和日本的崛起,严重动摇了美国经济霸主的地位。【解析】(1)材料一是日本经济发展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日本经济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飞速发展,甚至超过了美国,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包括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美国扶持日本以及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等。(2)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是欧共体的成立,欧洲人走向联合的目的是恢复和发展西欧经济,摆脱美国的控制,欧共体的成立对欧洲影响很大,有利于欧洲经济的发展,后来成立了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促进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3)根据所学知识,尼克松说的“竞争”主要指经济方面的竞争,挑战是指日本和欧盟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提出了挑战。20.(1) 左图:第一次世界大战;右图:第二次世界大战; B(2)建立欧洲煤钢联营(或寻求两国关系的和解;防止两国再次发生战争;开展经济合作)。加速了欧洲一体化进程(或促进了欧共体的成立;促进了欧盟的成立)(3)合作共赢;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流;反对战争,珍爱和平。【解析】(1)图1属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形势图,因为,图1中的时间是一战的时间范围。我们知道一战的起止时间是:1914——1918年,且索姆河战役是一战的重要战役。图2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形势图,因为图2中出现法西斯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1916年法德两国展开了一场后来被称为“绞肉机”的激战,这场战役是凡尔登战役,发生在法国,故在B处。(2)从材料的“当法国外交部长罗贝尔 舒曼1950年5月9日呼吁就欧洲煤钢联营的建议进行讨论时”这句话来看,法国与联邦德国在当时的共同愿望是建立欧洲煤钢联营(或寻求两国关系的和解;防止两国再次发生战争;开展经济合作)。20世纪60年代以后,法国与联邦德国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加速了欧洲一体化进程,促进了欧共体的成立(促进了欧盟的成立)。(3)法德两国在一战和二战中都是敌对关系。二战后,法德两国逐渐走向联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从法德关系的变化中,得到的启示有:加强合作能获得共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流;我们要反对战争,珍爱和平。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