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家长学校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家长学校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家长学校教案
课型 小学家长指导课 授课时间 40分 班级
《大纲》要求以及教学目标 《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中指出: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指导家长与儿童一起制定儿童的家庭生活作息制度;积极运用奖励与忽视并行的方式纠正并消除儿童不良的行为方式与癖好;定期带领儿童进行健康检查。根据《大纲》的要求,本次活动的目标如下:1.培养儿童良好的个人生活和卫生习惯,消除个人不讲卫生的行为。2.培养儿童在家的环保意识,保护生活的周边环境。
教材篇目 《父母课堂》2012年4月刊《为何孩子总闹病》《父母课堂》2013年9月刊《孩子,爸爸的口袋有垃圾也有黄金》
教材分析 《为何孩子总闹病》一文是讲述一孩子,由于家庭过分溺爱,导致孩子自理能力很弱,在学校自己的卫生清洁都无法完成,因此而常常闹病的事,倡导家长应在家给孩子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能在离开父母的时候,有足够的能力做好身体的自我保护。《孩子,爸爸的口袋有垃圾也有黄金》一文是讲述一个做孩子好榜样的好爸爸,在外出旅行的时候总把随身的垃圾用袋子装好,搁在袋子里,遇到垃圾桶再丢弃,赢得了别人的尊敬。爸爸的言传身教,让孩子懂得,不随便丢垃圾,做个环保小卫士,建立自己高大的人格。
学员分析 本次学员是一年级(10)班学生的家长,家庭环境均较为宽裕,家长受教育的文化程度普遍较高,有一定的生活质量。但是有的孩子由于某种原因,存在着不讲卫生的想想。另外,由于孩子年龄尚小,缺乏一定的环保意识,随手丢弃手上的垃圾和乱涂乱画的现象或多或少地存在与某些孩子当中。所以本次授课的教学重点是为纠正孩子“某些不讲卫生的”的不良行为,培养良好的环保意识,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成长,使我们居住学习的环境能保持干净整洁。
教学过程 一、导语现代教育家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这个词儿,往粗浅方面说,就是要’养成小朋友良好的习惯’。”习惯有多方面的,如上课钻心听讲的习惯,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预习习惯,动手习惯等,但有一个习惯往往被家长和老师忽视,那就是卫生习惯的培养。现在独生子女多,小孩的个人生活几乎被家长包办,家长重视的只是孩子的学习,学习好皆好。导致有的孩子不会自理,卫生习惯不如人意,环保意识更是淡泊,为了方便随手热丢手上的而垃圾,和随自己的喜好乱涂乱画现象突出。二、案例引入【案例呈现】 受《父母课堂》2012年4月刊《为何孩子总闹病》以及《父母课堂》2013年9月刊《孩子,爸爸的口袋有垃圾也有黄金》为文章的启发启发,结合本班部分孩子实际改编为《情景剧表演》形式呈现给家长们看观看情景(1): 许多接受硕士、博士教育的精英去一家外企应聘,这群仪表堂堂,温文尔雅,器宇轩昂精英们踏进一座豪华的办公大楼,走廊上的一张废纸被这些高素质人才的脚一一碾过,在无声地哭泣,走在最后的一名应聘者潜意识地弯下腰把这张废纸请到旁边的废纸篓里。结果只有这位有良好习惯的人成功入围。观看后组织家长展开讨论 1.你对这案例有什么看法? 2.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得到什么样的启发?教师总结分析案例一:为这张废纸就是考题。一张废纸微不足道,但往往一件大事就毁在不起眼的“废纸”上。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细节决定成败”。再且,从环保层面上来讲,如果大家都不能有主人翁的意识,乱扔垃圾,或者不主动去清理我们周边环境的卫生,那么可以想象,我们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会变成怎样,我们的孩子能安心在这样糟糕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吗?在这样糟糕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又会又怎样的后果呢?观看情景(2):一孩子在进餐的时候饭粒满桌满地撒,吃完饭也不及时吧自己的餐具洗干净,由于天气炎热,在下午的课堂上发出阵阵的臭味,使得课堂一度陷入骚动。对于上述案例教师引导各家长展开讨论1.为什么孩子会有以上这种情况?2.以后怎样去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洁的能力?教师总结归纳由于家里承认的过度溺爱,孩子的日常生活(包括孩子的吃喝拉撒)都为他包办,那么,孩子就缺乏了自身卫生的能力,如饭不会吃,到处撒,自己的物品误会清理,容易使自己的身体和物品滋生细菌,影响个人的身体健康五、引导践行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家长应该怎样培养好孩子的卫生习惯呢?1.引导家长展开讨论2.部分家长上台介绍他是如何培养孩子的卫生习惯的。3.ppt出示学校的做法,引导家长结合学校的卫生教育内容和方法,配合教育。一、认识整洁之美每学期我总会安排二到三节有关讲卫生的主题班会,如“学校是我家”、“讲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整洁是美”等。每星期的班会课总会强调讲卫生就是热爱生命,有利于健康,远离疾病,小学生从小就要养成讲卫生、爱整洁的好习惯。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讲卫生的意义和重要性,明白衣着要整洁,经常洗澡,勤剪指甲,勤洗头,早晚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垃圾食品,不随地吐痰,乱扔纸屑,不对着人打喷嚏等基本卫生常识。二、 建立制度制度是习惯养成过程中的约束力,习惯是制度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两者相辅相成。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必须有切实可行的卫生制度作保障。由于学生年龄小,我还不能通过民主,讨论的办法制定卫生制度,我只能根据以往的经验独断建立制度。首先我在班上认真挑选一位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强而又愿意积极工作的学生担任“卫生管理委员”;其次组建“监督组”,监督组的成员一般由民主选举的班委组成;再就是责任落实到每个人,每位学生自己位置周围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包干区,谁的位置四周不干净就找谁负责,如果别人在自己的位置上乱扔纸屑或干其他什么不卫生的行为要及时制止,不能推卸责任。建设文明班级是每一位学生的责任。具体工作中,卫生管理委员负责把当天卫生值日生的名单写在黑板一角,值日生负责当天的卫生打扫,监督组成员负责检查当天的卫生及桌椅摆放情况,出现情况同卫生委员和值日生一起解决。不过所有的这些工作开始一年我都会在场,毕竟学生年龄小,他们的管理能力需要老师在实践中身体力行的引导,光口头安排行不通,到二年级时我才慢慢放手。 三、知行合一,劳动创造美文字意思明白了不付之行动,只是文字游戏,只是装饰门面的霓虹灯,没有实际意义,一切美的,都是通过实践劳动创造出来的。学生的卫生习惯美都将要在实际生活中逐渐锤炼形成。(1)、教师率先垂范引导学生行动刚进校门的学生在家没有劳动过,因而当学生初次值日时老师要跟在身边,手把手指导,使学生明白打扫卫生要注意哪些事项,扫把应该怎么拿,垃圾应该倒在哪里,桌椅如何摆放整齐等。学生打扫完后夸夸,激发劳动的积极性。平时老师看到地上有纸屑,桌椅东倒西歪,不要光批评学生,要身体力行。地上的纸屑,不动声色地把它检起来放到垃圾桶里;地上脏了,主动拿扫帚扫干净;桌面脏了,自己擦一擦;桌椅歪了,排一排……等等,久而久之,学生就在无声的身教教育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记得一年级时班上流行感冒,经常有学生呕吐,第一、第二、第三次都是我把地上的呕吐物清扫干净,第四次时当我带感冒的学生出教室时几位学生抢着拿扫把,簸箕和拖把清扫同学吐得赃物。我当时在班上大力表扬了这种行为并发了练习本奖给劳动的学生。 (2)、任课教师合作强化学生行为班级工作要真正落到实处,做得彻底就要获得任课老师的配合,卫生工作也不例外。每天上午我上第一节课时教室里干干净净,桌椅整齐,等我再去上第四节课时,满地是纸屑。美术老师吩咐学生画画或剪纸,学生们随手把作业本一撕,然后随地扔,数学老师叫学生做几道演算题,学生做后那张纸也躺在地上。学生的卫生习惯还是刚建立,还没有养成稳定的习惯,如果老师们不时时提醒,那些不良的习惯就会在不经意中时时溜出,因而任课老师的配合不可少。(3)开展“我为学校做好事”激发学生行动小学生自制力相对比较差,今天能做好的事,明天就不一定能做好。学生在教室里由于老师和同学的监督,行为和认识能协调,但一出教室,很多学生就忘了脑子里储存的道德品德,不良的习惯随之出现,纸屑,口痰随地丢,随地吐,玩石头,戏脏水……早晨校工清扫了操场没多久,地面上的塑料袋,纸屑就随处可见。在教室里学生知道要讲卫生,如果出了教室学生又走到旧路上去了,你说学生的卫生习惯培养做成功了吗?教室内,教室外一个样;老师在,老师不在一个样,这才能说真正培养了学生的讲卫生的好习惯。针对这种现象我在班上开展“学校是我家,我为学校做好事”活动。每天大课间我组织学生在操场上拾纸屑,把躺在地上的纸屑,塑料袋等通通拾到垃圾桶里去。十分钟的时间不仅把卫生习惯的培养做彻底,还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合作思想。 四、科学强化,常抓不懈习惯是一种后天获得的条件反射,因此经过反复训练、示范、矫正才能得以巩固,这种行为训练或者行为矫正实际上是思想认识的一种内化和强化过程。一方面,对学生已养成或基本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要注意给予科学的正强化,对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老师要及时表扬、鼓励;另一方面,由于孩子的自制能力差,他们的认识和行为常常会不一致,老师要常抓不懈。对学生的表扬要实事求是,一视同仁,不能因某位学生成绩好,扫地时把扫把当枪使,而包庇他,不能因某位学生是后进生,他主动摆齐了桌椅,就忽略不计。中午我班总有一些学生主动清扫教室,我看见或听说都会及时表扬,并发一些物质奖励。对那些轮到自己扫地都跑或打扫不干净的学生我一定会提出严厉的批评,甚至要求他重扫,不过只要他比前次做的好我都会提出表扬。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日的事,要常抓不懈,每天我在课前都会用一分钟评价当日卫生情况,每星期的班会课小节一周的卫生情况,月末总结一次,对表现好的学生表扬,戴红花奖励。 总而言之,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培养,是繁琐而长期的工作,需要老师,家庭,社会共同的努力,才能事半功倍。卫生习惯的培养就是细节的培养,一位讲卫生的学生必定做事认真、踏实、严谨,是有责任心,受人欢迎的人。六、课外延伸其实,除了刚才说的方法之外,《父母课堂》里面所讲的有效方法还有很多,里面还有不少值得我们阅读的文章,例如:《培养孩子高贵的个人简历气质》、《环保在行动》等等。(PPT课件出示课外延伸活动)1.推荐阅读《父母课堂》2011年12月刊《孩子当上了卫生委员后自信倍增》, 2010年10月刊《我和孩子是环保大使》2.计划开展家委会环保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去收到卫生习惯的教育和启迪。六、课堂小结1.邀请家委会主任发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