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在和谐的氛围中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家长学校“案例教学”教案课型 小学家长指导课 授课时间 40分 班级《大纲》要求以及教学目标 《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中指出: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要重视儿童学习过程,促进儿童快乐学习,树立正确的学业观,尊重儿童的自主选择。指导家长为儿童树立积极的人格榜样,处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创造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引导儿童专心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正确对待儿童的学习成绩。根据《大纲》的要求,本次活动的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帮助家长分析——兴趣,是孩子乐学的源泉。在和谐的氛围中,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2、能力目标:让家长在案例分析中提高分析孩子心理、找出解决问题办法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引导家长使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用换位法走进孩子心里,体验和理解孩子面对的问题和压力。教材篇目 《父母课堂》2013年9月刊《寓教于乐,让孩子轻松学习》《父母课堂》2014年5月刊《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教材分析 《寓教于乐,让孩子轻松学习》一文是家长教子随笔,家长特别注重孩子的教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遵循了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一句话——“寓教于乐”即让孩子在“乐”中学习。《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一文是作者王金战通过真实案例的分析,找出孩子缺乏学习兴趣的具体原因,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帮助孩子提高学习兴趣。学员分析 本次学员是四年级(6)班学生的家长。家长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对孩子的教育比较重视,在家庭教育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很多家长为了让子女长大成材,不输在起跑线上,除却在学校紧张的学习外,不断地为孩子创设学习的环境,可是,效果甚微。有许多家长反映,孩子学习不踏实、坐不住,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反正总是有事,这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培养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兴趣,是孩子乐学的源泉,所以本次授课的教学重点是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让孩子轻松学习,使他们能成长为新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教学过程 一、导致孩子学习兴趣缺乏的原因:不少中小学生的家长都会为督促孩子用功读书而感到烦恼,总是认为他们学习不积极、欠主动。孩子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的情境,但为何孩子年纪愈大,愈会缺少内在的学习兴趣 学校文化、评核制度,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等都是重要因素,而家长的态度行为模式及管教方法更不容忽视。(一)导入案例:《父母课堂》2013年9月刊《寓教于乐,让孩子轻松学习》的案例,做成PPT课件。(二)情景再现:(以下将透过几个情景,分析家长们如何在不知不觉间令孩子的内在学习兴趣不断流失。)PPT课件出示。1.孩子向你提问时,是否即时把所知的告诉他 如果我们这样做,就会令他们无法体验自己寻找答案的乐趣,因而扼杀了他们的内在学习兴趣。同时更会让他们养成依赖及易放弃的习惯令他们失去自学能力。2.当孩子要求你帮忙做某些科目的练习,如搜集或整理资料等,你会帮忙吗 相信不少家长都会帮忙,甚至会视为“家长作业”般尽心尽力地完成。然而,孩子因此而失去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透过练习学习沟通及资料处理等技能及发挥多元智能。3.孩子告诉你他被同学欺负时,你会怎样做 大部分家长会教孩子告诉老师,亦有些家长会亲自到学校教训那个同学一顿。但是以上做法会否令孩子变得更依赖。孩子可能会相信只有依靠别人,甚至是权威才能解决问题。其实,我们从另一角度看,就会发现孩子被欺负的遭遇,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它可以培养孩子的解决问题,保护自己及与人相处等能力。家长不妨按孩子的心智成熟程度,与他们共同讨论应如何面对这种处境。我们要耐心地聆听他们的感受及想法,并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方案。假若,他们提了些不恰当的做法如报复或攻击性行动,家长需多花心思以提问的方式,启发他们思考,尽量引导孩子思考及想像各种方案带来的后果,并鼓励他们反思能否承担后果问题。最后,要让孩子实践他们认为最好的方案及进行事后检讨。4.是否当孩子专心做某项活动时(如读小说、玩游戏等),催促他做功课 这似乎是很自然的事,但却带来不少负面影响。首先,孩子会因此而失去一次专心投入的机会,从而令他们无论在学习、游戏或工作上都缺乏投入感与专注力。同时,由于他们认为因功课而令他们无法继续该项活动,他们会对功课产生一种厌恶感。另一方面,他们也会因此而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如烦躁、抵触情绪或压抑不满等。他们更会误解父母,认为他们不疼爱或不了解自己。若要避免发生这种两难处境,家长可以经常锻炼孩子的自律能力。透过不同的形式,让孩子充分明白他们的权责及反思能否承担种种后果。在进行该项活动前,鼓励他们先完成功课、自行制定完成该项活动的时间,及因未能达到制定的目标而承担的后果等。另一方面,我们更应重视“从游戏中学习”及孩子的成就感的意义。不要忘记让孩子体验关爱和成功。从以上的事例,是否反映我们因为过分疼爱与保护子女,因而令他们失去了不少学习机会。更令他们患上“学习依赖症”,使孩子的内在学习兴趣与潜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二、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本班孩子缺乏学习兴趣的不良表现。过渡:在现阶段里,我们一(12)班的孩子在缺乏学习兴趣方面的表现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看看上周所做的调查。(一)PPT课件出示:调查内容,公布统计数据,并进行小结。(一)播放视频,深入了解孩子缺乏学习兴趣的表现。1.逃避学习。不愿上课,上课无成就感,无抱负和期望,无求知上进的愿望。2.焦虑过度。缺乏自尊心、自信心,学习不好不觉得丢面子。3.注意分散。学习兴趣缺乏会使注意涣散、易受各种内外因素的干扰,因而对学习以外的事反而兴致勃勃,不惜花时间,常常喧宾夺主、主次颠倒。4.厌倦、冷漠的情绪。5.缺乏适宜的学习方法。6.学习无目标无计划。经过我们教育专家研究发现,缺乏学习兴趣的原因有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表现为:(1)学习动机不明确;(2)对所学专业缺少兴趣;(3)错误归因。外部原因具体地说:外因是指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等方面的原因。有的家庭急功近利,更多的考虑什么专业挣钱多、好找工作就让子女学什么专业,而不考虑他们对这些专业是否有兴趣,是否适合子女学习等,这些因素都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甚至成为学生中途退学的隐性原因。三、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兴趣的重要的时期1.“最佳时期”的启示。孩子在某一年龄段,特别容易建立和发展某一意识或行为,0—9岁是儿童敏感期,家长必须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耐心观察,细心引导。2.小学生兴趣的特点(1)敏感、好奇,有强烈的求知欲,新奇的事物可以立即引起他们的兴趣,具有直观性。(2)孩子的兴趣大多持续时间段,而且容易转移,有不稳定性。孩子的兴趣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他们往往从一种兴趣发展为多种兴趣,并逐步形成一个中心兴趣,或主导兴趣。3.不失时机地培养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兴趣要从生活中开始。根据他们有意注意和无意识记的特点,要不断地,不失时机地发现和培养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老师小结:当孩子对某一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家长给予肯定和支持。家长常常在孩子衣袋里发现几颗小石子,揉皱的纸片等,此时作为家长,不要简单指责他们,或干脆把东西统统扔进垃圾箱。应借机问他们为什么会对这些东西感兴趣?这其中有什么故事,分享孩子的快乐。时间长了,你可能会发现孩子兴趣的萌芽的倾向,进而加以引导和扶持,孩子们兴趣就可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四、家长培养孩子兴趣的十条建议(一)导入案例:出示PPT课件《父母课堂》2014年5月刊《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的案例。家长互相交流,指名发言,老师总结。PPT课件出示:培养孩子兴趣的十条建议。1、善于发现和了解孩子的兴趣。2、从小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我们都知道孩子天生就有求知欲,对感兴趣的事要刨根究底。为了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从孩子小时候喜欢听故事着手,开始给他讲好笑的故事,逐渐的讲些中外成功人士的故事。等他兴趣浓了就告诉他,这些故事都是从树上看来的,人那个孩子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通过读书还可以知道许多非常有趣的事。3、经常鼓励孩子,让孩子在学习中有成就感。成就感是激励孩子认真学习的动力。如果孩子在学习中经常获得成功,他就会有较强的自信心,对学习更有兴趣,从而不断进步。相反,如果孩子学习成绩总是不好,会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对自己失去信心,孩子会一步步地走下坡路。因此,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家长的鼓励和积极地评价显得尤其重要。建议家长对孩子进行纵向比较,及时看到孩子的进步、成功的乐趣,对学习、对自己充满信心,学习兴趣越来越浓。4、善待和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由于孩子年龄小,对有兴趣的事情,往往只凭一时的好奇和热情。作为家长,紧紧唤起孩子的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应当对孩子的兴趣进行恰到好处的引导,引导他们从兴趣中探索和思考,切忌对孩子的兴趣不闻不问,无动于衷,这样容易使孩子的兴趣来得快,消失得也快。小结:家长要通过引导,使孩子的兴趣与他本人的智力特征结合起来,通过培养兴趣,挖掘他的潜质;通过发展潜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兴趣,把孩子的兴趣和他的特征结合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在培养孩子兴趣的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适应,最终才能找到结合点。另外还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既要多样化,又不能泛滥。5、引导动手,在实践中诱发兴趣。俗语说:“手是脑的老师”,“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由于小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更需要有可感知的具体事务来支持,思维才能进行。(举例:日常生活和游戏给孩子带来的兴趣)6、在玩中发展兴趣。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在玩中常常表现出某种兴趣的萌芽与倾向,家长要善于观察和发现,使玩与学相结合,从中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举例:语文课本中《玩出来名堂》、留美博士周峰小孔成像。)培养孩子玩的习惯,启发孩子领悟玩的价值,可以带孩子去公园、去远足、去打球、去感受多种的生活情趣,在玩中让孩子接触新事物,从中发展孩子的兴趣和爱好。7、积极配合孩子的兴趣。我们培养兴趣方面,常常会遇到许多问题,如何看待和处理这些问题至关重要。例如:家长是以自己的兴趣为主,还是以孩子的兴趣为主?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小、不懂事,不知道什么重要,往往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学英语、学琴、画画早晚不闲结果,孩子反而对自己掌握的知识产生深深地厌恶。事实证明:只有孩子有兴趣的事,孩子才会潜心去做好。没有兴趣,就没有孩子的热爱执着和追求。家长自己有某方面的高雅兴趣,影响孩子,成为家长与孩子共同兴趣,像许多世家:相声世家、音乐世家就是潜移默化受到家族的影响。(举例著名翻译家傅雷对音乐有很深的造诣,儿子傅聪受其影响)家长对孩子的兴趣请注意常常说这样一句话:太难好了,除了不对的地方。8、发挥赏识教育在培养孩子兴趣中的作用。出示PPT课件出示:举例1:周弘把哑女培养成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的事实。举例2:刘艳敏曾写过的一篇文章:《一位母亲与家长会》举例3:小学语文课本的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老师小结:对孩子浓厚兴趣的事物,家长们不能简单地去看待、去评价,站在大人的角度,却是不值一提的东西,在孩子看来,却是很了不起的。这就是说,作为家长,要从关注孩子的未来成长着眼,赏识孩子的兴趣。9、创造自由广阔的学习空间。给孩子创造一个自由广阔的学习空间,更能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举例:幼儿涂鸦)只要你诚心去发现、创造,孩子就会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学习空间。我们除了给孩子创造学习的小天地,更应该重视减轻孩子过重的学习负担,不要把孩子的课外时间排得满满的,使孩子的兴趣才能的生长失去必要的土壤、阳光和水分。10、营造爱的家庭氛围。“凡是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教育不能没有爱,培养兴趣同时不能没有爱。爱的表现形态归结为四个方面:关心、尊重、理解、责任。关心:对孩子的饮食起居、学习身体等都加倍呵护。不但要关心孩子的物质需要,还要关心孩子的学习需要。尊重:尊重就是要平等地对待孩子,尊重孩子的兴趣、愿望,不压抑他们的个性。理解:要对孩子深入了了解,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责任:对孩子更高层次的爱,无论孩子智商是高还是低,身体是否健康,我们都要努力营造关爱风味,对孩子尽心尽责。五、家长畅谈学习感受,交流创造和谐家庭教育氛围的经验。六、解答家长提出的疑问。七、小结:总之,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家长借鉴别人成功经验,根据自己和儿子的特点摸索出来的,这些方法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智慧的结晶。我们期待自己家教成功,就要努力做热爱生活、乐观、宽容的人,做智慧型、知识型的家长。为了我们的孩子,大家共勉吧,相信我们都行的!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