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3 政治与法治 8.1 法治国家 课件(16张PPT)+教案+素材(5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3 政治与法治 8.1 法治国家 课件(16张PPT)+教案+素材(5份打包)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扬法律之重器 构法治之中国
议题:一辆电动车如何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8.1 法治国家
扣留外地牌照电动车

【法治之惑】
法治之惑
查扣电动车
有异议
交警
潘洪斌
《杭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48条 依法扣留电动车
交警对轻微交通违法行为采取扣车处理,超出《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限度。
孰是孰非?

【法治之探】
如果你是拱墅区法院法官,你如何处理本案? 结合学案说明理由。
诉讼
查扣电动车
有异议
要求
正反双方各派1名组长、4名辩手、1名记录员。
(组长组织活动,辩手梳理观点, 记录员记录收集其他成员观点。)
2. 讨论时间5分钟。
议学活动一
正方:交警部门处罚合理
反方:交警部门处罚过重
VS
法治之探
辩论赛
正方:交警部门处罚合理
反方:交警部门处罚过重
VS
法治之探
《杭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48条规定————有法可依
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发布《实施外地电动自行车限行措施的通告》
————有据可查
《道路交通安全法》
《行政强制法》
《宪法》
违宪
违法
你认为谁会胜诉

良法?

法治之探
良法:
内容合理,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理念
体系完备、规范系统、类别齐全、协调统一
思考:如何来评价《条例》第48条规定?
辩证的历史的眼光看问题
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
坚持良法之治
这一诉讼结果是否出乎意料 说明什么?
法治之探
拱墅区法院
交警部门行政行为,事实清楚、依据合法。驳回潘洪斌的诉讼请求。
议学活动二
司法机关应该怎么做?
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
增强法治意识
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
完善法律实施机制
诉讼
查扣电动车
有异议
败诉
书信全国人大
【合宪性审查】就是依据宪法,对宪法以下的法律文件是否符合宪法进行审查。
【备案审查制度】是我国针对地方规范性文件是否违宪违法进行的一种宪法性制度。
名词点击
法治之探
“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
推进宪法实施
坚持宪法法律至上
诉讼
查扣电动车
有异议
败诉
法治国家含义
法治国家建设措施
法治之探
推进宪法实施
坚持宪法法律至上
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
坚持良法之治
完善法律实施机制
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
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

【法治之光】
“认为《条例》的规定与行政强制法等相关规定的立法意愿不尽一致。已请杭州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处理。”
2017年6月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对条例规定进行修改。删除原条例中“托运回原籍”的规定,并规定“拒绝接受罚款的才予以扣留”
法治之光
修改条例
书信全国人大
诉讼
查扣电动车
有异议
败诉
为法治杭州点赞!
为法治中国点赞!
法治之光
请用一句话来描述你如何为建设法治杭州做贡献。
议学活动三
追寻“法治之光”,勇做法治中国追梦人。
“我为法治杭州做件事”
课后思考:
请结合你的职业生涯规划,谈谈如何将个人全面发展与我国法治国家建设相结合,实现同频共振?
假如我是……
8.1 法治国家
感谢聆听扬法律之重器 构法治之中国
法治国家(议学单)
议题:一辆电动车如何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一、【法治之惑】
议学情景 通过视频带我们走入潘洪斌的故事
议学问题 交警部门与潘洪斌孰是孰非?
议学反思
二、【法治之探】
议学情景 潘洪斌:向拱墅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撤销交警大队的决定。 潘洪斌起诉理由:交警执法时未按规定出示证件;本人并未驾驶营运人力三轮车,交警没有明确告知“其他非机动车”的种类、范围、禁止通行的道路范围;交警部门依据《杭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48条,对轻微的交通违法行为采取扣车处理,超出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限度。 交警部门:坚持原处罚决定。 交警部门执法依据:《杭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48条规定设定扣留车辆的行政强制措施并未违反上位法的规定;杭州交通管理局发布的《关于实施外地电动自行车限行措施的通告》明确禁止2009年4月起外地电动自行车驶入限制区域。 相关法律参考: 《杭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48条:驾驶燃油助力车、正三轮摩托车、营运人力三轮车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规定其他车辆在禁止通行的其他道路上行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扣留车辆,对驾驶人处二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 由市、区、县(市)人民政府收购、置换、或者托运回原籍。托运的相关费用由车辆所有人承担。 杭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关于实施外地电动自行车限行措施的通告》:对驶入限行区域的外地电动自行车,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车辆将被托运回原籍。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89条: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辆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5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非机动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可以扣留其非机动车。 《行政强制法》第10条:法律对行政强制措施的对象、条件、种类作了规定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不得作出扩大规定。 《宪法》第13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
议学活动一 1. 辩论赛:如果你是拱墅区法院法官,你如何处理本案? 正方:交警部门处罚合理 反方:交警部门处罚过重 要求:①正反双方各派1名组长、4名辩手、1名记录员。(组长组织活动,辩手梳理观点,记录员记录收集其他成员观点。) ②讨论时间5分钟。 2.如何来评价《条例》第48条规定?
议学活动二 这一诉讼结果是否出乎意料 说明什么?司法机关应该怎么做? 要求:①以4人小组的形式,推选出本组组长代表发言。 ②讨论时间2分钟。
议学反思
三、【法治之光】
议学情景 一封北京来信:全国人大法工委关于潘洪斌对《杭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提出的审查建议的复函。
议学活动三 请以“我为法治杭州做件事”为话题,用一句话来描述你如何为建设法治杭州做贡献。 要求:①以4人小组的形式,推选出本组组长代表发言。 ②讨论时间1分钟。
议学反思
课后思考:请结合你的职业生涯规划,谈谈如何将个人全面发展与我国法治国家建设相结合,实现同频共振?
“假如我是……”
28.1《法治国家》教学设计
扬法律之重器 构法治之中国
议题:一辆电动车如何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一、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学生在分析如何建设法治国家的过程中感受何为法治国家,通过潘洪斌案的分析感受中国的法治之光,从而让学生意识到需要行动起来,一起追寻“法治之光”,勇做法治中国追梦人。
2、科学精神:通过分析如何建设法治国家,从而对法治国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作出科学的、正确的判断和认识 。
3、法制意识:通过具体法律条文的分析,让学生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优越性,增强对我国法律的认同。通过案例的剖析,让学生树立法治意识,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4、公共参与:通过潘洪斌案让学生感悟事关公民权益绝非小事,法治中国的建设需要我们每一位公民作出努力,增强公共参与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本框《法治国家》涉及到的是法治国家的含义及具体表现,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和措施。
重点是在分析如何建设法治国家的过程中感受何为法治国家。难点是如何从立法、实施两个角度理解法治建设。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问题引发思考 用漫画代入故事
1、让学生描绘自己眼中的法治国家是怎样的?引发学生对本课核心问题的思考。
2、通过日常生活中电动车违法违规现象的漫画引入,引导学生思考若自己被交警处罚,会作何反应?从而引入本节课所采用的潘洪斌案例。为后续对比潘洪斌的做法,做好铺垫。
(二)法治之惑
故事线索:查扣电动车、有异议
1、播放潘洪斌故事视频,引入法治之惑。
2、思考:交警大队与潘洪斌究竟孰是孰非?为后续辩论赛的开展做好铺垫。
(三)法治之探
【议学活动一】辩论赛
问题:如果你是拱墅区法院法官,你如何处理本案?结合学案说明理由。
正方:认为交警部门处罚合理,反方:认为交警部门处罚过重。
活动要求:① 正反双方各派1名组长、4名辩手、1名记录员。组长负责组织调动,辩手汇聚智慧梳理观点, 1名记录员帮助辩手收集汇总本组其他成员观点。②讨论时间5分钟。
教师对辩论赛进行点评总结。
故事线索:查扣电动车、有异议 诉讼
思考1:条例第48条是否符合良法要求呢?什么是良法? 你如何来评价《条例》第48条?
引导学生了解良法之义,并且学会用辩证的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
知识点落实:坚持良法之治。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
知识逻辑:我们要用辩证的历史的眼光看待法律法规,对于不符合公平正义理念的法条要及时修改,同时要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这都就是坚持良法之治应有之义。
思考2:请同学们抛开设定的正反方的身份,你认为谁会胜诉?
通过答案的揭晓,形成冲突感。引发学生进一步深思,引出后续探究内容。
【议学活动二】合作探究
故事线索:查扣电动车、有异议 诉讼 败诉
问题:这一诉讼结果是否出乎意料 说明什么?司法机关应该怎么做?
知识点落实:完善法律实施机制。规范国家权力运行,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
知识逻辑:政府依法履职、社会公众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从而使已经制定的法律得到有效实施,这既规范国家权力运行,又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
故事线索:查扣电动车、有异议 诉讼 败诉 书信全国人大
引出合宪性审查工作,备案审查制度。
知识点落实:推进宪法实施。坚持宪法法律至上。
知识逻辑: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我们要推进宪法的实施,始终坚持宪法法律至上。
(四)法治之光
故事线索:查扣电动车、有异议 诉讼 败诉 书信全国人大 修改条例
播放视频:潘洪斌收到信件后的感想。
【议学活动三】“我为法治杭州做件事”
问题:请用一句话来描述你如何为建设法治杭州做贡献。
通过议学活动三,将法治之光落脚到学生行为上,引导学生为建设法治杭州、法治国家做贡献。
情感升华:我们要行动起来,一起追寻“法治之光”,勇做法治中国追梦人。让我们为法治杭州点赞!为法治中国点赞!
课后思考:请结合你的职业生涯规划,谈谈如何将个人全面发展与我国法治国家建设相结合,实现同频共振?
(假如我是……)
板书
法治国家
备注:
相关法律法规参考:
1、《杭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48条:驾驶燃油助力车、正三轮摩托车、营运人力三轮车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规定其他车辆在禁止通行的其他道路上行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扣留车辆,对驾驶人处二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 由市、区、县(市)人民政府收购、置换、或者托运回原籍。托运的相关费用由车辆所有人承担。
2、杭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关于实施外地电动自行车限行措施的通告》:对驶入限行区域的外地电动自行车,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车辆将被托运回原籍。
3、《道路交通安全法》第89条: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辆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5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非机动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可以扣留其非机动车。
4、《行政强制法》第10条:法律对行政强制措施的对象、条件、种类作了规定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不得作出扩大规定。
5、《宪法》第13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
立法
实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