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 九年级上册 4.1.2 土地改革和三大战役课件+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历史与社会 九年级上册 4.1.2 土地改革和三大战役课件+导学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第一课第二目 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导学案》
【学教目标】
1. 了解内战爆发后国统区和解放区不同的社会面貌;掌握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重要意义。 掌握三大战役的名称、时间、地点,以及重要意义。
2. 通过史料对比,学生能描述国统区和解放区不同的社会面貌,能说出人心向背在战争中的作用 。
3. 通过对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原因的分析研究,认识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从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土地改革和三大战役。
难点: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由弱变强最终取得胜利的原因。
一、自主学习:初读教材、勾划要点、完成填空: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背景 纲领文件
内容
总路线
意义
战略反攻 背景 国民党的重进攻已经被粉碎 目的 把战争引向国统区(扭转战争局势)
时间 标志
意义
战略决战 背景 敌我力量发生重大变化,国民党重点防御主要城市
战役名称 时间 作战方针 意义
1948.9——11 关门打狗
1948.11——1949.1 中间突破
1948.1——1949.1[来源 瓮中捉鳖
意义
二、问题探究
探究一:阅读教材p93加以概括国统区的政权的危机表现在哪些方面?
探究二:为什么共产党能在短短三年时间由弱变强,最后取得战争的胜利?这其中,有哪些重要因素?
三、练习巩固
1. 下列有关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消灭了地主阶级,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B.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D.彻底摧毁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没有任何土地可以耕种
2. “1947年,……这种改革和其他改革将解放军攻势所及的数百万农民吸引进了人民解放军的阵营,国民党后方的成千万的农民也纷纷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军和国民党政权。”与材料所反映的现象相关的是( )
A.《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 B.《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实施
C.“平均地权”政策的提出 D.“减租减息”政策的实施
3. 下列表格中的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不断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 B.逐步壮大解放区军事实力
C.重视发挥农民的革命作用 D.巩固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
4. 这一战后,东北解放区成为巩固的战略后方。毛泽东信心十足地说:“这样,我们原来预计的战争进程,大为缩短。”“现在看来,只要从现在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这一战”指的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三大战役
5.利用历史地图,可以帮助我们在历史学习中形成正确的时空观。下图所示的战役是( )
A.百团大战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6.毛泽东1946年夏与美国记者斯特朗谈话时说:“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看样子可怕,实际上并不可怕。当然,原子弹是一种大规模屠杀的武器,但是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材料中毛泽东认为( )
A.战争胜利的关键取决于人心向背 B.决定战争胜败的是新式武器
C.美国的支持是战争胜负的关键 D.战术决定战争的胜败
7.“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在陕北、山东,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央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这是毛泽东对1947年战局的一个分析。针对这种情况,中共中央采取的战略行动是(   )
A.渡江战役 B.转战陕北,进行战略防御
C.挺进大别山,转入战略反攻 D.打运动战,进行战略转移
8.下列有关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消灭了地主阶级,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B.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D.彻底摧毁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没有任何土地可以耕种
9. 以下三幅图片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史实。请你根据三幅图片,确定一个研究主题(   )
A.全面内战爆发 B.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
C.战略大决战 D.百万雄师过大江
1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1948年冬,陈毅赋诗:“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争立功。……”
材料三 毛泽东曾说:“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失人存地,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正因如此,战争的形势逐步向着有利于人民解放军的方向发展。1947年,对党中央与毛泽东而言,是历经艰难的一年,又是走向胜利的关键一年。1947年,解放军由被动逐步转为主动的最直接原因,也是共产党人夺取政权的最根本原因。
(1)材料一是“三大战役示意图”,请将图中①②③所示的战役名称填入相应的横线上,并说明三大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场战役?根据材料分析三大战役胜利的根本原因。
(3)材料三中说“1947年,对党中央与毛泽东而言,是历经艰难的一年,又是走向胜利的关键一年”,请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军事、社会等方面举例说明。
一、自主学习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背景 抗战胜利 纲领文件 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内容 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总路线 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消灭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意义 土地改革巩固了解放区,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人力和物力保障
战略反攻 背景 国民党的重进攻已经被粉碎 目的 把战争引向国统区(扭转战争局势)
时间 1947年夏 标志 刘邓大军挺近大别山
意义 威胁国民党统治区南京和武汉;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进入战略反攻阶段(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战略决战 背景 敌我力量发生重大变化,国民党重点防御主要城市
战役名称 时间 作战方针 意义
辽沈战役 1948.9——11 关门打狗 解放了东北全境
淮海战役 1948.11——1949.1 中间突破 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平津战役 1948.1——1949.1[来源 瓮中捉鳖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意义 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二、探究一:经济方面:财政经济崩溃,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社会方面::巧取豪夺,剥削压迫,民不聊生;政治方面:坚持独裁和内战,不得人心。
探究二:政治:建立民主政权;军事:毛泽东等人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经济:土地改革;
社会:人民群众的支持
三、练习巩固
1. D 2.B 3. C 4. A 5. B 6.A 7.C 8. D 9.C
10. (1)辽沈战役 平津战役 淮海战役
意义: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三大战役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全国胜利的到来。
(2)淮海战役;民众的大力支持。
(3) 经济: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积极性得到解放。军事: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社会:人民群众的支持,得民心者得天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4张PPT)
新课导入
1948年的中国发生了什么变化?西方媒体为什么会密切注视中国,视频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历史信息?
新知讲解
黑暗——国统区人民困难的决择
财政经济崩溃,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
经济方面
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
巧取豪夺,剥削压迫,民不聊生.
社会方面
坚持独裁和内战,不得人心。
政治方面
国统区的政权的危机表现在哪些方面?阅读教材p93加以概括。
新知讲解
100元法币,1937年能买一头牛,1947年只能买1/3盒火柴。
面值一万元的纸币(1947年)
面值一百万元的纸币(1949年)
国民党:滥发纸币 通货膨胀 货币贬值 物价飞涨
黑暗——国统区人民困难的决择
新知讲解
黑暗——国统区人民困难的决择
想中央,盼中央,
中央来了更遭殃!
想老蒋,盼老蒋,
老蒋来了米面涨。
——国统区民谣
第二条战线
以1946年冬爆发的“抗议美军暴行”运动为标志,一个以反对美蒋为中心的、声势浩大的爱国民主运动在国统区迅速兴起。这一运动以学生为先锋,核心是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逐步发展成为配合人民解放军作战的第二条战线。
新知讲解
幸福——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探究:思考中国土地制度存在什么问题?农民的生活状况如何?
土地占有情况不均衡
农民生活条件恶劣
材料一: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就一般情况来说,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有约70%-80%的土地,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90%以上的雇农、贫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有20%-30%的土地,终年劳动,不得温饱。
材料二:全民族抗战时期(1937——1945)为了团结地主进行全民抗战,解放区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新知讲解
幸福——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史料链接
共产党领导的土地改革,圆了农民祖祖辈辈渴求土地的梦。为了保卫已经获得的土地,农民是不惜一切代价的。因此,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兵源上从来没有遇到任何困难,人民解放军的每一个战士都骄傲地声称他是自愿参军的。蒋辖区则是另一番景象,国民党军队全靠“抓壮丁”补充兵源,人们常可以看到一长串新兵被用绳子拴在一起,像奴隶一样,被押到兵营。
——摘编自谭奇伦《看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原因》
结合课本93页分析,中共如何切实满足这一利益?颁布了什么文件?起到了什么作用?
1947年 解放区土地改革 《中国土地法大纲》
新知讲解
结果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的工作和斗争,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1947年全国土地会议后,积极参加土地改革运动的解放区群众在登记、丈量土地。
1947年土地改革各地斗地主
农民分到牲畜
到1948年秋,在一亿人口的解放区消灭了封建的生产关系。
幸福——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新知讲解
幸福——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
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
最后老棉袄盖在担架上,
最后亲骨肉送他去战场。
——河北解放区歌谣
新知讲解
幸福——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政策:
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2.措施:
1947年,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①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最后一碗米用来作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军装……最后亲骨肉送到战场上。 ——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歌
中共做出了什么样的决策?这对战争胜利有何影响?
3.作用:
②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新知讲解
时空通览:人民解放战争 胜利记
重庆
谈判
蒋介石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
内战全面爆发
中共中央
转战陕北
战略
防御
新知讲解
时空通览:人民解放战争 胜利记
重庆
谈判
蒋介石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
内战全面爆发
中共中央
转战陕北
战略
防御
转入
进攻
刘邓大军
千里挺进
大别山
新知讲解
转折——千里跃进大别山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天险,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
——部编版《中国历史》八上
“蒋介石两个拳头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毛泽东
新知讲解
转折——千里跃进大别山
重庆
谈判
蒋介石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
内战全面爆发
中共中央
转战陕北
战略
防御
转入
进攻
刘邓大军
千里挺进
大别山
战略
决战
新知讲解
130
万人
430
万人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373
万人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195
万人
280
万人
365
万人
1948年秋
决战——三大战役
新知讲解
决战——三大战役
请根据提示及课本116页内容,描述三大战役所在位置,及战况过程。
提示:
……(序号)处发生了……战役,……(时间)……(领导者)指挥……解放军……(过程),最终……(地区)实现解放。



新知讲解
决战——三大战役
新知讲解
决战——三大战役
重庆
谈判
蒋介石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
内战全面爆发
中共中央
转战陕北
战略
防御
转入
进攻
刘邓大军
千里挺进
大别山
战略
决战
辽沈、淮海、平津
三大战役
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新知讲解
○ 有人说,解放战争是一场“人心向背的较量,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你同意 这种观点吗?请用相关史实证明。
○ 想一想,为什么共产党能在短短三年时间由弱 变强,最后取得战争的胜利?这其中,有哪些 重要因素?
政治: 军事: 经济: 社会:
建立民主政权
毛泽东等人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
土地改革
人民群众的支持
决战——三大战役
板书设计
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
战略反攻
三大战役
国统区:
解放区:
通货膨胀、物价飞涨
进行了土地改革
时间:
标志:
1947年6月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时间:
名称:
结果:
1948年9月——1949年1月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当堂训练
D
A
1. 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推动解放区土改运动的发展。1948年,中共中央起草了《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要点》,对新解放区的土改政策又作了许多明确的规定,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有了深入的发展,到1948年下半年,解放区大约有1亿农民分得了土地。材料强调了( )
A.广大农民群众分得了土地 B.土地改革为解放战争提供了重要的物力保障
C.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D.土地改革的发展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奠定了人民解放 战争在全国的胜利的基础。三大战役是指( )
①辽沈战役 ②渡江战役 ③淮海战役 ④平津战役 ⑤台儿庄战役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②④⑤
.
当堂训练
3.下列选项属于人民解放战争期间邓小平参与的重大事件有( )
①南昌起义 ②武汉会战 ③千里跃进大别山 ④淮海战役
A.②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C
C
4. 1948年底,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故宫、颐和园等北京古代建筑,避免战争对文物的损坏。这与当时正在进行的哪一战役有直接关系(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