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山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试题全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试题全科

资源简介

山西大学附中
2012高二上学期10月考试
英语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考查内容:以Module1--- Module 2为主)
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请听下面5段对话,选出最佳选项。
1.How long did it take the man to finish the writing
A. Three hours B. One hour and a half C. Half an hour
2.What will the weather be like in the following days
A. It was warming up B. It is going to rain C. It is getting colder
3.How will the two speakers go home
A. By subway B. By taxi C. By bus
4.Where is Tom now
A. In the police station B. On a bus C. At school
5.How many parents will come to the meeting
A. 40 B. 26 C. 13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请听下面3段对话或独白,选出最佳选项。
请听第6段材料,回答6,7 题。
6.Why is the man here?
A. To buy a car B. To attend a wedding C. To have a family get-together
7.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do next
A. Find a parking place B. Talk to the policeman C. Move his car
请听第7段材料,回答8,9 题。
8.What does the man probably do
A. A salesman B. A bus conductor C. A student
9.How much time is left for the man to catch the bus
A. 10 minutes B. 20 minutes C. 30 minutes
请听第8段材料,回答10 题。
10.When did the woman make the appointment
A. Last week B. Two days ago C. Yesterday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应用(共两节,满分60分)21世纪教育网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11.---Would you please tell us your private life and your date of the marriage?
---_______!
A. No way B. No doubt C. No comment D. No matter
12.No bread eaten by man is so sweet as _____ earned by his own labour.
A. one B. that C. such D. what
13.It isn't cold enough for there _____ a frost tonight, so I can leave Jim's car out quite safely.
A. would be B. being C. was D. to be
14.This book will show the readers _____ can be used in other contexts.
A. how that they have observed B. that how they have observed
C. how what they have observed D. that they have observed
15.The _____ runner can run 2 miles in fifteen minutes.
A. common B. usual C. average D. general
16.Cathy had no idea what difficulty she might meet with______ that knowledge to use.
A. put     B.putting C. to put   D. puts
17.George took for granted all______ his parents did for him.
A. which    B. what C. that   D. it
18.I had been working on math for the whole afternoon and the numbers before my eyes.
A. swum B. swam C.swim D. swimming
19.Henry said that he would come to see me the next day, but he_______ .
A. hasn’t B. wouldn’t C. hadn’t D. didn’t
20. We are grateful ______ you_____ the help you have given us.
A. for; to  B. to;for C. for;for    D.to;to
21.________ from the cold for three days, the man decided to see a doctor.
A. Suffering B. Having been suffered
C. Having suffered D. Being suffered
22.Don’t you think it essential that every resident of Guangzhou _____spare no effort to make contributions to the 16th Asia Games
A. should   B. will C.shall D. would
23.---What courses are you going to take next semester if you want to receive enough credits to get your degree
---I don’t know. But it’s about time_____ on something.
A. I’d decide B. I decided C. I decide D. I am deciding
24. ---Where_____ the recorder I can’t see it anywhere.
---I ______ it right here. But now it’s gone!
A. did you put;have put B. have you put;put
C. had you put;was putting D. were you putting; have put
25.---Have you finished reading Jane Eyre
---No, I _____ my homework all day yesterday.
A. was doing B. would do C. had done D. do
26.On a _____ morning the litle girl was found ______ at the corner of the street.
A. freezing;freezing B. freezing;frozen C. frozen;frozen D. frozen; freezing
27. It’s a fine Chinese tradition that the young are _____ to the elders.
A. respected B.respectable C. respective D. respectful
28. _____ for the terrible coal mine accident, as the public thought, the mayor of the city felt nervous and was at a loss what to do.
A. He was to blame B. Being to blame C. Having blamed D. Being to be blamed
29. _____ is known to all that good friends _____ happiness and value to one’s life.
A. It;add B. As;add C. It; add up to D. As; add to
30.Teaching a pronunciation class to a mixed learners can _____ a teacher with many challenging problems.
A. provide B. produce C. present D. offer
第二节:完型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A white-bearded ancient man was walking over the hills and valleys of the world. On his back he carried a bag which moved uneasily as if something was trying to escape from it, but he 31 it between his shoulders and walked on.He was Father Time, traveling forever, and the bag he 32 was filled with Tomorrows, all struggling to get out.
Each 33 at twelve o’clock, he opened the bag and 34 a Tomorrow, just one, with its wings of 35 , and its shining feathers rose with hope. All the rest were kept 36 by Father Time’s strong hands and pushed 37 in the bag.
Down flew the Tomorrow 38 its lovely feathers, but as it touched the 39 , off fell its blue wings and it changed to a(n) 40 white bird which could not fly. It had become a Today. Everyone knows that Today isn’t as 41 as Tomorrow, for Today can be held in one’s
42 ,accepted, unloved, but Tomorrow is full of mystery and beauty. It is 43 by all the world. Even those with 44 hope sigh ,“Tomorrow may bring a(n) 45.Tomorrow’s life will be different.”
Everybody tried to 46 the Tomorrow before it fell to the ground. They thought if they 47 before hand what the Tomorrow carries, they could 48 for it. So they put great nets on the trees, seeking to catch one 49 it changed his feather. Yet although they tried every means, the birds 50 and flew to the ground as Todays.
31. A. relaxed B. worried C. excited D. settled
32. A. bore B. placed C. laid D. lifted
33. A. dawn B. morning C. night D. afternoon
34. A. got B. fetched C. took D. flew
35. A. blue B. pink C. black D. white
36. A. out B. off C. away D. back
37. A. along B. deep C. far D. over
38. A. shaking B. moving C. beating D. striking
39. A. earth B. floor C. tree D. grass
40. A. lovely B. ordinary C. beautiful D. especial
41. A. bad B. wonderful C. common D. familiar
42. A. hands B. mind C. heart D. head
43. A. noticed B. seen C. forgotten D. desired
44. A. little B. some C. much D. few
45. A. shock B. suggestion C. change D. advice
46. A. keep B. catch C. hold D. protect
47. A. expected B. watched C. guessed D. knew
48. A. wait B. long C. prepare D. look
49. A. as B. when C. before D. after
50. A. refused B. escaped C. struggled D. fought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 满分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后所给的四个选项,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21世纪教育网
Silvia Garcia,a black woman.applied for a job at a small company.One question on the application form was“Who else lives at your home address ”Ms.Garcia did not answer this question.She left the space blank.
The boss,Jeff Erler, was a very religious man.He had started the company himself and felt that his employees were like his family.Mr Erler interviewed Ms.Garcia personally,He noticed that she had marked“single” on her application and he was surprised that she was not married at her age.When he mentioned this to her, she just laughed and did not answer.He decided that she was a very nice woman.He also needed to hire members of minorities,so he hired her.
Ms.Garcia did very well in the company.In a few months she got a rise and was happy with the additional money.However, seven months after Mr.Erler hired her, he overheard a conversation in the dining hall.Two other workers were talking about her and “the guy she’s living with.”
Mr Erler called Ms.Garcia into his office that afternoon.He questioned her about her living situation and she admitted that she was living with her boyfriend.Mr Erler told her that he was very sorry, but he did not want immoral people to work in his company.At first,she could not believe that Mr.Erler was serious.She told him that he had no right to call her immoral because she was living with her boyfriend.She said that as long as she was a good worker, her personal life was her own business and that he could not make judgments about it.However, Mr.Erler fired Ms. Garcia.
51.Ms.Garcia didn’t answer the question on the application form because________.
A.she didn’t have enough time to finish it
B.she didn’t want the boss to know her living situation
C.she was not allowed to answer it
D.she had no home address at all
52.Which of following shows Ms.Garcia was a member of minorities
A.She was female B. She was not married C.She was black D. She looked old
53.How did Erler treat Ms Garcia during the first seven months'
A.He treated her quite well. B.He didn’t trust her at all.
C.He was too hard on her. D.He made her work long hours
54.The main reason for Ms.Garcia’s being out of work is .
A.her nationality B.her race C.her poor working relations D.her way of life
55.From the passage we know that Jeff Erler .
A.wouldn’t employ people he considered to be immoral
B.liked to hire unmarried women employees
C.didn't care about the personal life of his employees
D.would fire any of his employees for no reason
B
VOIP stands for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It is also referred to as IP Telephony. It is another way of making phone calls, though the ‘phone’ part is not always present any more, as you can communicate without a telephone set. VOIP is especially popular with long distance calls. The main reason for which people are so massively turning to VOIP technology is the cost. VOIP is said to be cheap, but most people use it for free. Yes, if you have a computer with a microphone and speakers, and a good Internet connection, you can communicate using VOIP for free.
There are basically three ways of using VOIP. One is to have a PC on both communicating sides; another is to have a phone on one side and a PC on the other and the third is to have two phones.
VOIP is a relatively new technology and it has already achieved wide acceptance and use. There is still a lot to improve and it is expected to have major technological advances in VOIP in the future. It has so far proved to be a good candidate for replacing the POTS (Plain Old Telephone System). It, of course, has drawbacks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along with the numerous advantages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it brings; and its increasing use worldwide is creating new considerations surrounding its regulations and security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The growth of VOIP today can be compared to that of the Internet in the early 90’s. The public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conscious of the advantages they can get from VOIP at home or in their businesses. Advertising campaigns, which are present everywhere on the net, are contributing a lot towards the popularization of VOIP which not only gives facilities and allows people to save, but also generating huge income for those who dived early into the new phenomenon.
56.More and more people would like to use VOIP because of __________.
A. its speed B. its convenience C. its cost D. its advance
57.The author writes the passage mainly to ________.
A. ask readers to buy the new type of production.
B. tell us how fast the modern technology is developing.
C. introduce a new type of IP technology---VOIP.
D. teach the readers how to use VOIP.
58.We can infer from the text that ______.
A. VOIP will soon be more popular
B. the Internet will be replaced soon by VOIP
C. most users are not sure of the quality of the present VOIP
D. VOIP is a new technology comparatively
59. The underlined word “drawbacks” in the third paragraph most likely means_________.
A. disadvantages B. advantages C. side effects D. benefits
60. We can feel that the writer was ______because of the growth of technology while writing the passage.
A. tense B. worried C. calm D. admiring
C
About six years ago I was eating lunch in a restaurant in New York City when a woman and a young boy sat down at the next table, I couldn’t help overhearing parts of their conversation. At one point the woman asked: "So, how have you been " And the boy—who could not have been more than seven or eight years old —replied. "Frankly, I've been feeling a little depressed lately.''
This incident stuck in my mind because it confirmed my growing belief that children are changing. As far as I can remember, my friends and I didn’t find out we were “depressed” until we were in high school.
The evidence of a change in children has increased steadily in recent years. Children don’t seem childlike anymore. Children speak more like adults, dress more like adults and behave more like adults than they used to.
Whether this is good or bad is difficult to say, but it certainly is different. Childhood as it once was no longer exists, Why
Human development is based not only on innate (天生的) biological states, but also on patterns of access to social knowledge. Movement from one social route to another usually involves learning the secrets of the new status. Children have always been taught adult secrets, but slowly and in stages: traditionally, we tell the sixth graders things we keep hidden from the fifth graders.
In the last 30 years. however, a secret-revelation (揭示) machine has been installed in 98 percent of American homes. It is called television, Television passes information, and indiscriminately (不加区分地), to all viewers alike, who can be children or adults. Unable to resist the temptation, many children turn their attention from printed texts to the less challenging, more vivid moving pictures.
Communication through print, as a matter of fact, allows for a great deal of control over the social information to which children have access. Reading and writing involve a complex code of symbols that must be memorized and practised. Children must read simple books before they can read complex materials.
61.According to the author, feeling depressed is ________.
A. a sure sign of a psychological problem in a child
B. something hardly to be expected in a young child
C. an inevitable period of children's mental development
D. a mental scale present in all humans, including children
62.Traditionally, a child is supposed to learn about the adult world ________.
A. through contact with society??? C. naturally and by biological instinct
B. gradually and under guidance??? D.through exposure to social information
63.The phenomenon that today’s children seem adultlike is attributed by the author to ________.
A. the widespread influence of television
B. the poor arrangement of teaching contents
C. the fast pace of human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D. the constantly rising standard of living
64.Why is the author in favor of communication through print for children
A. It enables children to gain more social information.
B. It develops children's interest in reading and writing.
C. It helps children to memorize and practise more.
D. It can control what children are to learn.
65.What does the author think of the change in today’s children
A. He feels amused by chair premature behavior.
B. He thinks it is a phenomenon worthy of note.
C. He considers it a positive development.
D. He seems to be upset about it.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的两项为多余选项。
What is your favourite colour Do you like yellow, orange, red __66___ . Do you prefer greys and blues Then you are probably quiet, shy, and you would rather follow than lead. You tend to be pessimist. At least, this is what psychologists tell us, and they should know, because they have been seriously studying the meaning of colour preference, as well as the effect that colours have on human beings. ___67___ . If you happen to love brown, you did so, as soon as you opened your eyes, or at least as soon as you could see clearly.
___68___ . A yellow room makes most people feel more cheerful and more relaxed than a dark green one; and a red dress brings warmth and cheer to the saddest winter day.
___69___ . A black bridge over the Thames River, near London, used to be the scene of more suicides(自杀) than any other bridge in the area---until it was repainted green. The number of suicide attempts immediately fell sharply. Perhaps it would have fallen even more if the bridge had been done in pink or baby blue.
___70___ . It is an established fact that factory workers work better, harder, and have fewer accidents when their machines are painted orange rather than black or grey.
A. On the other hand, black is depressing.
B. They tell us, among other facts, that we do not choose our favourite colour as grow up ——we are born with our preference.
C. The rooms are painted in different colours as you like.
D. If you do, you must be an optimist, a leader, an active person who enjoys life, people and excitement.
E. Light and bright colours make people not only happier but more active.
F. Life is like a picture or a poem, full of different colours.
G. Colours do influence our moods---there is no doubt about it
第四部分:写作(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短文改错 (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下面短文中有10处错误,每句最多2处错误,请在有错误的地方增加、删除或修改某个单词。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其下面加上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上修改后的词。
注意: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11处起)不计分。
3.在答题纸上答题
With the popularity of the Internet, more and more people prefer to go shopping online
because its advantages. Online shopping can cost us a lot of valuable time. What’s more, there
is a wide variety of goods for us to choose from, which may be cheaper than that in shops.
Though it is convenience to go shopping online, the problems it caused can’t be ignored. Since
we can’t see the actual goods on the Internet, the quality cannot be ensured. Beside, lots of
advertisement on the Internet are untrustworthy, so sometimes the customers are easily cheated.
In my opinion, we should be carefully while we are enjoyed the convenience of online
shopping.
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20分)
假定你叫李华,最近, 你的美国笔友Cathy 发来电子邮件,询问你未来打算从事那种职业。请根据所给要点提示为Cathy 回一封邮件。
要点如下:21世纪教育网
1. 你的理想职业;
2. 你的性格对你理想职业的影响;
3. 选择这种职业的理由。
注意:词数100左右,可以适当增加细节, 以使行文连贯。
山西大学附中
2012高二上学期10月考试
月考答案
第一部分:听力:(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BCAAB BCABC
第二部分: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1---15CBDCC 16---20BCBDB 21---25CABBA 26---30BDBAC
第二节:完型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31---35DACDA 36---40 DBCAB 41---45BADAC 46---50 BDCCB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A.51---55 BCADA; B.56---60 CCAAD; C.61---65 BBADB
七选五:66---70 DBGAE
第四部分:写作(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短文改错 (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71. ... because its advantages. because后加of
72. ... cost us a lot ... cost → save
73. …are改成is
74. ... cheaper than that ... that → those21世纪教育网
75. ... it is convenience ... convenience → convenient
76. ... the problems it caused ... caused → causes
77. Beside, lots of ... Beside → Besides
78. ... lots of advertisement ... advertisement → advertisements
79. ... we should be carefully ... carefully → careful
80. ... we are enjoyed the ... enjoyed → enjoying
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20分) One possible version
【范文展示】
21世纪教育网 Cathy,
I am glad to receive your letter asking me about my future career. Well, I’d like to be a teacher in the future. You know, I am out-going and enthusiastic, which can help me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easily. Besides, by teaching I can help children learn more about the world and make their dreams come true. More importantly, I think teaching is one of the things that are well worth ding because it can make others mopre knowledge and also bring them hope.
What is your ideal job I am lookinf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21世纪教育网 Yours, Li Hua山西大学附中2012高二上学期10月考试
语文试题
(考查时间:110分钟 )(考查内容:以必修五一、二单元前三课为主)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什么是雅文化?什么是俗文化?在一些人的潜意识中,视古为雅,视今为俗;以寡为雅,以众为俗;以远为雅,以近为俗;以静为雅,以动为俗;以庄为雅,以谐为俗;以虚为雅,以实为俗。
我以为这种观念存在着一种简单化的倾向,即以少数人的口味为准,把自己所欣赏的文化风格当做了惟一的标准,它忽视了大众世俗生活的文化权利,在我看来,这是应该摒弃的陈腐偏见。因为说到底,大众文化才是民族文化最深厚的基础,是民族文化伟力的根源。没有了普通大众的世俗生活,人类文化就将失去生命力的源泉。
对于雅文化、俗文化和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我以为要有具体的分析判断,不能轻易在它们之间画等号。不要以为大众文化只能是粗野简陋的,而精英文化则必然是高雅精致的事实上,文化的“雅俗高低”是要在每一次的创造中具体地显现和接受评判的,并不是谁家'固定不变的专利。不要忘记,我国千古名篇《诗经》中的作品,原本是当时的民谣俚曲,却可以成为后世的风雅之师:而许多当年被视为风雅之极的宫廷御制、状元文章等,如今却大都和其他文化糟粕一道成了历史的垃圾此外,如《水浒传》、《西游记》等小说,京剧、越剧等戏剧,中国传统工艺等,都是来自民间的大众文化、“俗”文化产品,现在则成了传统文化的瑰宝,成了雅文化。应该说,不论大众的还是精英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俗”和“雅”,都有自己从低向高、从浅入深、从粗到精的发展提高问题。
历史证明,大众文化也可以有自己的精品,有自己的高贵和优美;而精英文化也难保不出粗俗之作,也有它们的俗气、无聊和空洞。只有凭借创造性的智慧和精心的劳动,而不是凭借某种身份,才能产生精品、“雅”或“俗”本身是对文化现象品位的一种描述和判断,它以文化产品和文化行为的貭量为中心,并不是对文化主体(精英或大众)的界定,不应该将二者轻易地等同或混淆。
当前,伴随着整个社会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在文化领域出现了“重心下移”的趋势,普通大众的文化需求日渐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而精英文化却在市场上受到某种程度的冷落。一些人称之为“文化世俗化”或“俗文化泛滥”,认为这将导致“文化沙漠化”。但我以为,对此应有冷静清晰的思考。
我们可以将雅文化与俗文化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理解成文化上的“生产”与 “消费”的基本关系。它的意义在于:对于我们这个社会和我们这个时代来说,“精英”与“大众”的主体分层并不意味着,也决不应该理解为是人与人之间在文化占有上的分裂和对立,而应该合理地理解为,是同一文化体系自身结构和运转中的分工与合作;同样,“雅”和“俗”的文化定位,也可以看成是文化结构的不同层次、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文化成果的不同水平,而不是彼此根本排斥的对立形态。
纠正雅文化和俗丈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简单对立的观念,确立文化生产与消费良性互动、和谐发展的新理念,是在日益走向市场化的条件下防止“文化沙漠化”的关键所在
1 .下列对于“雅文化”和“俗文化”关系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雅文化和俗文化没有严格的界限,以古今、寡众、远近、静动、庄谐、虚实为标准来区分,是一种主观化、简单化的表现。21世纪教育网
B. 文化的“俗”和“雅”并非固定不变,有时是可以转化的;“俗”有时会随时代的不同、文化主体的不同而改变为“雅”。
C. “俗”与“雅”在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中都是存在的,雅文化都是俗文化从低向高、从浅入深、从粗到精发展的结果。
D. “雅”和“俗”并非根本排斥的对立关系,只是体现了文化结构的层次、文化发展的阶段和文化成果的水平等各方面的不同。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大众文化是民族文化最深厚的基础,是民族文化伟力的根源,而普通大众的世俗生活又是大众文化生命力的源泉。
B. 事实证明,大众文化不都是粗野简陋的,凭借创造性的智慧和精心的劳动,就能产生出文化精品,表现出髙贵和优美。
C. 大众文化不是与精英文化相对立的概念,它与精英文化的关系可以理解成文化上的“消费”与“生产”的基本关系。
D. 普通大众的文化,随着社会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日渐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雅文化受到冷落,导致了“文化沙漠化”。
3.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忽视大众世俗生活的文化权利,以少数人的口味为准,把他们欣赏的文化风格,做高雅的标准,是一种陈腐的偏见。
B. 许多当年被视为风雅之极的宫廷御制、状元文章等,如今大都成了文化糟粕,说明精英文化也难免俗气、无聊和空洞。
C. 源自民间的歌谣、小说、戏剧等大众文化形式成为雅文化代表的事实,充分证明了“文化沙漠化”的担心纯属多余。
D.只有纠正了文化中雅与俗、精英与大众简单对立的观念,确立文化生产与消费方面的新理念,才能防止出现“文化沙漠化”。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每空3分,共9分)
任延字长孙,南阳宛人也。年十二学于长安,显名太学,更始元年,拜会稽都尉。时年十九,迎官惊其壮。时避乱江南者未还中土,会稽颇称多士。延到,皆聘请高行,敬待以师友之礼。掾吏贫者,辄分奉禄以赈给之。省诸卒,令耕公田,以周穷急。每时行县,辄使慰勉孝子,就餐饭之。吴有龙丘苌者,隐居太末,王莽时四辅三公,连辟不到。掾吏白请召之,延曰:“召之不可。” 遣功曹①奉谒,修书记②,致医药,吏使相望于道。积一岁,苌乃乘辇诣府门,愿得先死备录。是以郡中贤士大夫争往宦焉。
建武初,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趾④,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
视事四年,拜武威太守。帝亲见之,戒曰:“善事上官,无失名誉。”延对曰:“臣闻:忠臣不私,私臣不忠。履正奉公,臣子之节。上下雷同,非陛下之福。‘善事上官’,臣不敢奉诏。”帝叹息曰:“卿言是也!”既之武威,时将兵长史田绀,郡之大姓,其弟子宾客为人暴害。延收绀系之,父子宾客伏法者五六人。绀少子尚乃聚会轻薄数百人,自号将军,夜来攻郡。延即发兵破之。自是威行境内,吏民安息。郡北当匈奴,南接种羌,民畏寇抄,多废田业。延到,选集武略之士千人,明其赏罚,屯据要害,其有警急,迎击追讨,虏遂绝。河西旧少雨泽,乃为置水官吏,修理沟渠,皆蒙其利。又造立校官,自掾吏子孙,皆令诣学受业,郡遂有儒雅之士。后坐擅诛羌,不先上,左转召陵令。永平二年以为河内太守,视事九年,病卒。
(《后汉书·循吏列传》)
[注]①功曹:官名。②修书记:写好书信。③议曹祭酒:官名。④交趾:地名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苌寻病卒,延自临殡 寻:招致
B.民常告籴交趾 告:请求,要求
C.龙丘先生躬德履义 履:实行
D.后坐擅诛羌不先上 坐:由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说明任延尊重、任用、培养人才的一组是( )
①会稽颇称多士士
②聘请高行,敬待以师友之礼
③躬德履义,有原宪、伯夷之节
④延自临殡,不朝三日
⑤郡中贤大夫争往宦焉
⑥造立校官,自掾吏子孙,皆令诣学受业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②④⑥ D.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任延敢于除暴安民。他任武威太守后首先镇压了凶暴为害的田绀父子及宾客多人,又平定了田绀之子田尚策动的暴乱,使官吏民众非常敬畏。
B.任延济困敬老。对贫穷的属官,分出自己的俸禄周济他们;对孝子,经常予以慰问和勉励。
C.任延直言敢谏。他认为某些有着很好声望的上级长官其实一味利己,不是忠臣,因此拒绝了皇帝要求他遵从上级长官的劝告。
D.任延任地方官时注重发展生产。不善农耕的九真之民,在他的指导下制造农具,开垦荒地,逐渐由贫穷变为富足。
7.翻译文言句子。(15分)
(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3)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二)古诗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3分)
拟咏怀(其二十六) 庾信
萧条亭障远,凄惨风尘多.关门临白狄,城影入黄河.
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柯.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
注: 庾信,南朝梁文学家.公元554年奉命出使西魏,梁亡,庾信因文才出众被强留在长安做官,最终未能回到故土.
8.简要概括诗的前四句所描绘的画面。(6分)
9.作者在后四句用典抒情,请简要赏析。(7分)
10.名句默写(每空一分,共16分)
(1).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 。
(2). ,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3).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 。
(4).时运不齐,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5). ,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6).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 。
(7).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 ,斯已 矣。
(8). ,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9) ,烟光凝而暮山紫。
三、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4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1~14题。
一张百元旧钞
“小子,前边走,不要东张西望,不要胡说八道。”男人指着男孩的鼻子说,男孩一声不吭。男人姓王名辉,是益民市场的管理员。男孩与男人长得有点儿像:一样的浓眉,一样的大眼,一样的高鼻梁,一样的厚嘴唇。
在肉案前。
“唉哟,老王,您早。”卖肉的张师傅远远地向王辉打招呼,又看一眼男孩,满脸堆着笑,“老王,您真有福气,儿子都这么大了,一看就是一脸福相。您来得正巧,今天的猪肉好着呐,来二斤。”说着,张师傅已割下一块精红肉,装入塑料袋,塞入男孩子手中。
“不是病猪肉吧 ”王辉一脸正色。
“哪能呐,自打上一次受了您的教育,我早改正啦。”
王辉从裤兜里摸出一张100元的钞票,这钞票已无棱无角,污迹斑斑,破烂不堪。张师傅接过钞票,装模作样地在钱袋里摸了摸,又将那百元钞票还给王辉,为难地说:“老王,实在对不起,今天碰巧没有零钱,下次吧!
“好,下次吧。”王辉哼了哼。
在鱼摊前。
卖鱼的是一对小夫妻,丈夫称鱼,妻子收钱,忙得不可开交。
“新鲜的黄河大鲤鱼,快来买哟。”小伙子两手是水,满脸是汗。
“就那一条!”王辉指着水里最大的一条鱼说,小伙子称了鱼,头也顾不得抬,随口说:“不多不少3斤2两,每斤6元,19元2角,免掉零头,给下整数。”
王辉又从裤兜里摸出那百元钞票。年轻女人接过钞票,口里喃喃道:“这钱也太破了,还能花吗 ”边说边找零钱。21世纪教育网
听到女人的话,小伙子心里一怔,抬起头,急忙从女人手里夺过钞票,陪着笑脸说:“原来是老王大哥。兄弟有眼不识泰山,您来光顾小摊,是兄弟的荣幸,兄弟感谢不尽。今天碰巧没有零钱,下次吧。”小伙子边说边将钞票塞进王辉的裤兜里。
“侄子念书费神,鱼头补脑,以后常来。”说着又将一条鲤鱼塞进塑料袋。
鲤鱼的尾巴一甩,水滴溅了王辉一脸,王辉狠狠地拍了鲤鱼一巴掌,愤愤地说:“不受好气的东西,我让你不老实!”
小伙子惊慌的双眼望着王辉离去。
在瓜摊前。
“哟,王大兄弟,来啦!”卖瓜的中年妇女一脸和气。
“哪儿产的西瓜 ”王辉吐掉嘴里的半截香烟。
“河南瓜,刚上市。”中年妇女边说边捡起一个大西瓜往男孩怀里塞。“好小子,跟你爹一模一样,多喜人哟。”又亲昵地摸摸男孩的头。
王辉的手又伸进了裤兜,去掏那张百元钞票,中年妇女按住王辉的手说:“这是哪里的话,大热天的,王大兄弟忙了一上午,也不正是为我们服务吗 吃个西瓜,应该。”
王辉和孩子走远了,中年妇女的脸上还挂着笑容。
走出市场,王辉对男孩说:“小子,这下看清了吧。我这张钞票,给人,都没人敢要。你小子,小小年纪不学好,胆大包天,竟敢伸手来偷。今天,谅你是第一次,就放你一马,往后好好学着点,像我一样,做个好人。”
男孩用心地点点头。
11.第一段中画线句子写“男孩与男人长得有点儿像”,作用是什么?(6分)
12.本文的主人公是王辉,在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时,除了正面描写外,作者还用了什么手法?请简析。(7分)
13.文章最后说“男孩用心地点点头。” 请分析男孩当时的心理。(5分)
14.请探究“一张百元旧钞”在文中的作用。(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4分)
15.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10月13日,广东佛山年仅两岁的小悦悦被两辆车相继碾压,18名路人先后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最后一名拾荒阿姨发现后施以援手,但终因伤势过重而去世。
B.美国篮球巨星迈克尔 乔丹起诉中国运动服饰生产商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姓名权一案又有进展,此案日前已被中国法院正式受理。
C. 奥斯卡金像奖设立以来,不仅对世界许多国家的电影艺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且反映美国电影艺术的发展进程,一直享有盛誉。
D.在这个泛娱乐化的时代,“最美妈妈”吴菊萍受到超级明星般的社会关注,无疑证明了道德之真与人性之美天然具有动人心弦的力量。
16.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专家提出:许多国家在调整退休年龄时都要预先若干年向社会公告,对不同群体采取差别政策,并以“小步慢走”实施,以减少负面影响。
B、绿草如茵的平原、枝繁叶茂的大树、蜿蜒流淌的清泉、乡间小屋用花草精心装饰、时隐时现的丛林……阴霾的清晨,达西先生走出自己美丽的庄园,走向伊丽莎白的家。
C、台湾地区25日就钓鱼岛事件发表看法,认为相关各方应搁置争议,基于平等互惠原则,共同开发、享用资源,以维护该地区的和平稳定。
D、厦门大学艺术学院老师介绍说,厦门大学在新学期准备开设“爬树课”,是借鉴了美国、新加坡、台湾部分大学经验开设的生存训练课;爬树,意在锻炼学生的体能。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时间真如行云流水,申奥成功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转眼间,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距离我们已经不到一百天了。
B.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其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
C.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兼容百家,在诸多研究领域都卓有建树,被人们誉为学界泰斗,真可谓实至名归。
D.据专家测算,在首都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首当其冲,竟占了污染总量的45%。
1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大。
B.这次巴勒斯坦人士遭暗杀的事件,使得中东和平的前景再一次成为海市蜃楼。
C.美元近期在外汇市场的疲软走势,使长期处于低迷状态的欧洲经济雪上加霜。
D.欧洲一些国家从自身利益考虑,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
19.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专制是一种意识形态。在我们的文化遗产中, 。专制主义最可恶的一个特点就是愚民。要做到这一点唯有高压,高压必造成顺从,顺从必培养奴性。
①坚强是因为每当外部打击过去后,它总枯木逢春
②它总是像一次权力交接仪式
③这种由少数人百分之百控制多数人命运的残酷制度既脆弱又坚强
④把奄奄一息的专制交给精力充沛的专制。
⑤脆弱是因为其承受不起任何一次外力打击
A. ②④⑤①③ B. ③②④①⑤ C. ③①⑤②④ D.③⑤①②④
20.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意象论是存在——本体论和精神价值论的统一。
②艺术是一种典型的审美活动,它通过意象的创造,集中并且提升人的审美活动。
③这是我们坚持艺术不会终结的根本前提,这个前提是内含在“意象”论中的。
④人对审美活动的需要,是一种基本的人性需要。
⑤人借助意象世界,在自我超越和存在还原的统一中回到本原的生活世界,回到人类的精神家园。
⑥这是人性最内在的需要,形而上的需要。它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内涵当然会随着历史发展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中产生变化,但只要人存在,这种形而上的需要是不会消失的。
A.②③①④⑤⑥ B. ④②⑤⑥③①
C. ④⑥②⑤③① D.②⑤⑥④③①
21.下面是不同时期较为流行的寒暄语,请探究这一语言的变化在内容上具有怎样的特点和折射出怎样的心理,并将探究结果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4分)
(1)上世纪70年代:“你吃饭了吗?”
(2)上世纪80年代:“你下海了没?”
(3)上世纪90年代:“你找到工作没?”
(4)本世纪初期:“你买房了吗?”
(5)2012年初:“你船票准备好了没?’’
内容变化的特点:
折射出的心理:
五、作文。(4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又会抱怨小,而我拿到了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
请全面理解材料,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可以选择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主立意;②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山西大学附中2012高二上学期10月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1.C (理解错误,“雅俗并存”,而不是雅从俗中来) 2.D (未然当已然,原文是这将导致“文化沙漠化”)    3.C (表述绝对化)  4.A(寻:不久)
5.C(①介绍会稽士人多的情况;③是称赞成丘先生的话;⑤表现郡中贤士大夫愿意为他所用。)
6. C【解析】A、B、D项都符合原文的意思,C项的错误在于任延拒绝了皇帝要求他遵从上级长官的劝戒,不是他认为有着很好声望的上级长官其实一味利已,不是忠臣,而是“臣闻忠臣不私,私臣不忠。履正奉公,臣子之节。上下雷同,非陛下之福”。
7. (1)大鹏迁移到南海去的时候,翅膀在水面上拍击,激起的水浪达三千里远,然后乘着上升的巨大旋风飞上数万里的高空,要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北海。
(2) 所以,鹏鸟高飞九万里,狂风就在它的身下托着它,然后它才能凭借风力飞行,背负青天而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遏它了,然后才像准备飞到南方去。
(3) 我从地面急速起飞,碰着榆树和檀树的树枝,有时或者还飞不到而落在地上,哪用得着要到九万里的高空而向南飞呢?”
8.诗歌以萧条的堡垒、凄惨的风尘、高大的城关、滚滚的黄河(4分,答对1点得1分)描绘出一幅极壮阔而又荒凉寂寥(雄浑悲壮)的图画(2分)分)。
9.借苏武来表达被留仕北的悔恨和屈辱,(2分)借荆轲来表达一去不返的悲愤,(2分)借霸王别姬来表达壮志难酬的遗恨,(2分)表达委婉深沉。(1分)
10.略。
11.(1)推动情节发展,写两人外貌相似,为下文写别人误以为他俩是父子及最终真相的揭示做铺垫。(3分)(2)通过对比,强调他们表面上一脸正气,实质内心龌龊。(3分)
12.侧面描写(间接描写、衬托亦可,1分)。三个摊主对王辉的顺从、逢迎、巴结衬托出王辉以权谋私、欺压百姓(3分),小男孩(小偷)的形象衬托王辉巧取豪夺,其恶比之小偷有过之而无不及(3分)。
13.男孩认为王辉说得对,接受了王辉的观点(认同,赞同等亦可,2分),他明白了只有像王辉这样掌握了权力才能以“好人”的形象毫无风险、轻而易举、冠冕堂皇地谋取私利。(3分,掌握权力、做官等1分,谋取私利1分,毫无风险、轻而易举、冠冕堂皇地等1分)
14.(1)是全文的线索,故事情节是围绕这张百元旧钞展开的,“一张百元旧钞”贯穿全文始末。(2)是展现人物形象的手段,通过市场上没人敢收这张破烂不堪的旧钞,塑造王辉这个职权不大,却又经常借职务之便去贪小便宜、欺压百姓的小官员的形象。(3)揭示主旨,揭示出了中国部分掌权者以权谋私、欺压百姓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此的忧虑和批判,同时表现了百姓面对掌权者欺压的无力与无奈。(每点2分)
15.D(A项暗换主语,“但终因伤势过重而去世”前应该加上主语“小悦悦”。B项,成分残缺,应在“姓名权”前加上“侵犯其”;C项,“不仅对世界……而且反映美国……”,语序不当。)
16.C (A、“并以‘小步慢走’”后缺少中心语“的方式”。B、并列短语结构应一致。“乡间小屋用花草精心装饰”应改为“用花草精心装饰的乡间小屋”。D、主语缺失。“是借鉴了”前应加上“这门课程”。)  17.C 18.A
19.③⑤①②④(解答本题的难点在于“③⑤①”和“②④”孰先孰后。前部分的尾句是“它总枯木逢春”,引出“②④”的内容“权力交接”)
20. B
21.(4分)每点2分。参考示例:内容变化的特点:内容变化具有时代性。(或“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反映出所处时代的社会热点问题)
折射出的心理:生存问题是不同时期人们关注的话题。(或民生问题是不同时期人们关注的话题或“对民生问题忧虑的心理”)21世纪教育网
22.【思路点拨】“拿橘子比喻人生”这句话,明确了写作的主题,即围绕“人生”谈一谈自己的理解与体验。两种橘子点明了两种不同的人生际遇,“一些人”的做法点明了本文写作的方向,即如何对待人生中不同的境遇;“我”的做法暗含了写作的价值观。本文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正确看待人生中的得与失;心态决定状态;要乐观地面对人生中的各种境遇。
在构思时,如写成记叙文,可以叙述自己成长中所遇到的人生境遇,写出自己的体验及做法,重在写出自己的心路历程;如果写成议论文,选择事例要深刻、典型,能充分论证观点。
诗歌鉴赏:
诗歌的前四句写景,景中有情。诗人在“亭障”前加“肃条”,在“风尘”前加“凄惨”,使客观景物染上自己的悲愁感情。关门之外“临”着异族的疆域,只有孤城的影子“映”入黄河,无言地陪伴着诗人。面对此番情景,诗人心中自然会生起一种身世飘零之感,体会到国破家亡的哀痛和羁居异域的凄楚。于是,诗歌的后四句转为直抒羁留异域的感慨。这四句中连用三个典故。因为诗人出使西魏,梁亡后又出仕魏、周的身世,与李陵降匈奴、荆轲使秦不返的情况相似;而项羽困于垓下,其无可奈何的心境也与诗人相似。因此,诗人以李陵、荆轲、项羽自喻,用三个历史典故来抒发自己不得不羁留异乡的痛苦心情。这四句虽然用典,但没有艰涩的弊病,而且“秋风”、“寒水”等语,很自然地使诗句散发着一种悲愁气氛,虽然是虚拟之景,但同样加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这首诗格调苍劲悲壮,虽然萦绕着一股浓郁的感伤情绪,但却不显得笔力平弱。尤其是结尾二句,很有慷慨沉雄的气韵。诗歌的语言洗练,遣词造句颇具匠心,开头六句两两对仗,极其工稳,显示出圆熟的技巧。
参考译文:任延字长孙,是南阳郡宛县人。十二岁时求学于长安,闻名于最高学府。更始元年(公元23年),授任延会稽都尉。当时他才十九岁,迎接他的官员看到他年纪轻轻的,为之惊奇。
这时天下刚刚平定,道路交通阻塞,北方逃难到江南的都没有返回中原,会稽人才很多。任延聘请德行高的如董子仪、严子陵等,毕恭毕敬地以师友的礼仪对待他们。掾吏贫困的,常把自己的俸禄分给他们,裁减下来的人员,使他们耕种公田,解决他们的穷困问题。有时出外地巡视,常派人慰勉孝子,请他们吃饭。
吴郡有个龙丘苌,隐居,志不可降辱。王莽时,四辅(太师、太傅、国师、国将)三公(大司马、司徒、司空)连续征辟,不去。掾吏告诉(任延)该召他,任延说:“龙丘先生以身作则,守德践义,有原宪、伯夷的节操。我作都尉的洒扫门庭接他,尚怕有辱于他,随便叫他来是不行的。”派功曹拿了他的名片去拜谒他,又写信,以送医药,官吏使者络绎不绝。一年之久,龙丘苌才乘车到府门,请求在死前编名隶于郡职。自是以后,郡中德才兼备的人争去郡里做官。21世纪教育网
河西少雨,因而设置水官,修理沟渠,百姓受了好处。又设立学校,从椽吏子孙起,都规定入学校读书,郡里从此有了读书明理的人了。后来因为没有上报,擅自诛杀羌人,降级调召陵令。永平二年(59),征召会辟雍,因任河内太守,工作九年,病死。高考资源网( www.),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高考资源网( www.),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山西大学附中2012高二上学期10月考试
数学试题(文科)
考试时间:90分钟  考查内容:立体几何为主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6分,共7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在正方体中,分别为,,,的中点,则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等于                        (  )
A. B. C. D.
2.在空间,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平行直线的平行投影重合 B.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C.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D.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3.在正三棱锥P—ABC中,三条侧棱两两互相垂直,侧棱长为a,则点P到平面ABC的距离为                         (  )
A.a B.a C.a D.a 21世纪教育网
4.直角△ABC的斜边BC在平面内,顶点A在平面外,则△ABC的两条直角边在平面内的射影与斜边BC组成的图形只能是   (   )
A.一条线段 B.一个锐角三角形
C.一个钝角三角形 D.一条线段或一个钝角三角形
5.一个四面体的所有的棱长都为,四个顶点在同一球面上,则此球的表面积为( )
A. 3π B. 4π C. D. 6π
6.设、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 )
A.,,则 B.,则
C.,,则 D.,,则
7.三棱锥S—ABC中,SA⊥底面ABC,SA=4,AB=3,D为AB的中点∠ABC=90°,则点D到面SBC的距离等于 ( )
A. B. C. D.
8.正四棱柱中,,则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
值为                           (   )
A. B. C. D.
9.如右图所示,在正方体中,分别是
,的中点,则以下结论中不成立的是     ( )
A.与垂直 B.与垂直
C.与异面 D.与异面
10.如图,正方体的棱线长为1,线段上有两个动点E,F,且,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
A. B.
C.三棱锥的体积为定值
D.
11.如图,一个空间几何体的正视图、侧视图都是面积为,且一个内角为的菱形,俯视图为正方形,那么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
A. B.
C.4 D.. 8
12.已知三棱锥中,底面ABC为边长等于2的等边三角形,SA垂直于底面ABC,SA=3,那么直线AB与平面SBC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24分;把正确的答案写在题中的横线上。
13.在正四面体中,为中点,为△的中心,则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正切值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                    
14.如图,正方体的棱长为1,E为线段上的一点,则三棱锥的体积为_____.
15.如图,在正三棱柱中,D为棱的中点,若截面是面积为6的直角三角形,则此三棱柱的体积为 .
16.已知一个球的球心到过球面上A、B、C三点的截面的距离等于此
球半径的一半,若,则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4个小题,共5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是矩形,已知
(Ⅰ)证明:平面;21世纪教育网
(Ⅱ)求异面直线PC与AD所成的角正切值。
18.(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棱长为a,E为棱CC1上的的动点.
(1)求证:A1E⊥BD;
(2)当E恰为棱CC1的中点时,求证:平面A1BD⊥平面EBD;
(3)在(2)的条件下,求.
19.(本小题满分14分)
20.(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几何体是四棱锥,△为正三角形,.
(Ⅰ)求证:;
(Ⅱ)若∠,M为线段AE的中点,
求证:∥平面.
山西大学附中2012高二上学期10月考试
数学试题答题纸(文科)
考试时间:90分钟  考查内容:立体几何为主  命题教师:张艳芬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6分,共7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24分;把正确的答案写在横线上。
13.___________ 14. __________ 15. ___________ 16. 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4个小题,共5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21世纪教育网
18(本小题满分14分)
19.(本小题满分14分)
20.(本小题满分14分)
山西大学附中2012高二上学期10月考试
文科数学试题答案
考试时间90分钟  考查内容:立体几何为主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6分,共7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D C D A D C D C D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24分;把正确的答案写在题中的横线上。
13. __________ 14._____  15. 16. _______16π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4个小题,共5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解:(Ⅰ) 21世纪教育网
(Ⅱ)AD∥BC∠PCB(或其补角)为异面直线PC与AD所成角
AD∥BC
18. 证明:(1)连AC,A1C1.
正方体AC1中,AA1平面ABCD , AA1BD.
正方形ABCD, ACBD且ACAA1=A.
BD平面ACC1A1 且ECC1.A1E平面ACC1A1.
BDA1E .
(2)设ACBD=O,则O为BD的中点,连A1O,EO.
由(1)得BD平面A1ACC1 ,BDA1O,BDEO.
即为二面角A1-BD-E的平面角.
AB=a,E为CC1中点,A1O=,A1E=,EO=.
A1O2+OE2=A1E2.A1OOE..
平面A1BD平面BDE .
(3)由(2)得A1O平面BDE 且A1O=,又,V=
19.(本小题满分14分)
20. (14分)
(I)设中点为O,连接OC,OE,则由知,,
又已知,所以平面OCE.
所以,即OE是BD的垂直平分线,
所以.
(II)取AB中点N,连接,
∵M是AE的中点,∴∥,
∵△是等边三角形,∴.
由∠BCD=120°知,∠CBD=30°,所以∠ABC=60°+30°=90°,即,
所以ND∥BC,
所以平面MND∥平面BEC,故DM∥平面BE
21世纪教育网
正视图
侧视图
俯视图
C
B
A
D
P
E
A
F
C
B
图(1)
E
F
C
B
图(2)
C
B
A
D
P
E
A
F
C
B
图(1)
E
F
C
B
图(2)
E
A
F
C
B
图(1)
E
F
C
B
图(2)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www.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www.山西大学附中2012高二(10月)考试
地 理 试 题
(考查时间:65分钟)(考查内容:地球、地图、国家、居民)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90分)
下图 所示为以38°N、0°为极点的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另一半球为“水半球”)。读图回答1-2题。
1.“水半球”的极点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2.当夜半球与“陆半球”重叠最多时
A.非洲全部位于昼半球 B.北京市正值下班高峰
C . 南极昆仑站处于极昼期 D . 江苏各地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3、某人从赤道以北50 公里处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正西各走100 公里,最后他位于 21世纪教育网
A.出发点 B.出发点以西 C.出发点东北 D.出发点以东
4、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小于8500 公里。无论从甲地到乙地,还是从乙地到甲地,最近的走法都是先向南走,后向北走。据此判断,甲,乙两地可能同处在
A.赤道附近 B.南极附近 C.北极附近 D.不可能有此情况
下图为四个地区的地理位置示意,读图回答5-7 题。
5.在四幅图中出现的地跨两大洲的国家有
A.2 个 B.3 个 C.4 个 D.5 个
6.图中字母所示地点位于世界主要地震带上的有
A. a、b B. a、c、d C. b、c、d D. a、b、c、d
7.图示地点位于内流区域的是
A. a B. b C. c D. d
8.下列各组语言中,都属于联合国工作语言的是 ( )
A.英语、德语 B.俄语、日语 C.汉语、阿拉伯语 D.法语、蒙古语
9.目前人口超过一亿的亚洲国家共有
A.6 个 B.5 个 C.7 个 D.4 个
10.读四条世界著名运河图。下列选项中,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A.巴拿马运河、莱茵河—多瑙河运河、苏伊士运河、基尔运河
B.基尔运河、莱茵河—多瑙河运河、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
C.莱茵河—多瑙河运河、基尔运河、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
D.基尔运河、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莱茵河—多瑙河运河
11.读下面太平洋局部洋底地层年龄分布图,判断海岭的大致位置是在:
A.ab 曲线之间 B.bc 曲线之间 C.cd 曲线之间 D.de 曲线之间
12.位于两大洲之间的海峡有:
A.麦哲伦海峡 B.土耳其海峡 C.多佛尔海峡 D.马六甲海峡
13.下列等高线示意图中,能反映沙丘地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冀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4-15 题。21世纪教育网
14.为把铝土矿石运到火车站,计划修一条公路,合理的选线是a、b、c、d 中的
A.a B.b C.c D.d
15.图中有四座小水泥厂,原料主要来自采石场,产品主要外运,若在环境整治中只保留一座,应保留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为某平原地区土壤表层解冻起始日期的等值线图。完成16~17 题。
16.推测P 地属于
A.草原区 B.森林区 C.都市区 D.农耕区
17.图示区域可能位于
A.美国 B.法国 C.澳大利亚 D.巴西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单位:米)”,图中虚线表示山脊线或溪流。读图,回答18~19题。
18.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所描述景观相符的是
A.a B.b C.c D.d
19.d图中甲处最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
A.滑坡 B.地震 C.泥石流 D.火山
下图是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其中纵坐标的划分间隔为0.5cm,横坐标的划分间隔为1cm,读图 回答20-21 题
20.图中的垂直比例和水平比例分别是
A.1:1000 和1:50000 B. 1:2000 和1:50000
C. 1:5000 和1:20000 D. 1:20000 和1:5000
21.图中B 点的绝对高度和相对于A 点的相对高度分别是
A.350 米和200 米 B.300 米和250 米 C.300 米和350 米 D.200 米和300 米
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回答22~23题
22、右图所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①以丘陵、平原为主 ②中部高,西南、东北低
③以平原、盆地为主 ④中部低,西南、东北高
A. ③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④
23、图中甲、乙两条虚线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A. 山脊、山谷 B. 山脊、山脊 C. 山谷、山脊 D. 山谷、山谷
下图 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 米,瀑布的落差为72 米,据此完成24~25 题。21世纪教育网
24、Q 地的海拔可能为
A.90 米 B.230 米 C.340 米 D.420 米
25、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260 米 B.310 米 C.360 米 D.410 米
读图,完成26~28题
26、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50m B.55m C.60m D.65m
27、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8、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 m。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 坝
处的坝顶长度约
A.15m B.40m C.90m D.65m
图下 所示区域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回答29~31 题。
29、R、Q 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800 米 B.900 米 C.1000 米 D.1100 米
30、M、N、P、Q 四地中,海拔可能相等的两地是
A.M、N B.M、P C.M、Q D.P、Q
31、若在Q 地建一小型度假村,应特别注意防治的自然灾害是
A.风沙 B.洪涝 C.滑坡 D.寒冻
32.关于七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亚洲濒临三大洋,既跨东西半球,又跨南北半球
B.南极洲几乎全部位于南极圈以内,是跨纬度最广的
C.欧洲是全球七大洲中唯一没有热带和亚热带分布
D.大洋洲、南美洲和北美洲,均为濒临三大洋的大洲
33.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 (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印度洋
34.下列各大洲中既位于北半球、东半球,又无阳光直射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图,回答35-37题。
35.某两洲面积之和与某大洋面积十分接近,它们是 ( )
A.亚洲、北美洲与大西洋
B.亚洲、非洲与印度洋 C.欧洲、北美洲与大西洋 D.欧洲、非洲与印度洋
36.从B大洲最大港口至G大洲最大港口,沿最短海上航线所经过的海峡依次是下图中的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37.图中所示的海峡,位于大洲和大洋分界线上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8.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 )
A.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B.地势平坦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C.中、高纬度的平原地形区 D.南半球中高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
39.既是人口密集地区,又是人口增长缓慢地区的是 ( )
A.南亚 B.南美洲 C.西欧 D.非洲
读“世界某地区种族构成示意图”,回答40~41题。
40.此图反映的地区是 ( )
A.北美 B.拉丁美洲
C.欧洲西部 D.撒哈拉以南的非洲21世纪教育网
41.关于本区,叙述正确的是 ( )
A.白种人多是英国人的后裔 B.黑种人是本地区的土著居民
C.大部分国家通用西班牙语 D.人口自然增长率仅次于亚洲
42.下列地区与主要人种的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 )
A.西亚——白种人 B.东亚、东南亚——黄种人
C.非洲——黑种人 D.欧洲——白种人
43.下列国家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北半球,同时又是发达国家的是 ( )
A.美国、加拿大 B.美国、澳大利亚 C.日本、美国 D.德国、法国
读图,回答44~45题。
44.关于图中画斜线部分说法正确的是 ( )
①主要为白色人种 ②主要为黄种人种 ③丰富的石油资源
④丰富的煤炭资源 ⑤居民大多信仰伊斯兰教 ⑥居民大多数信仰基督教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③⑤
45.下列哪一组国家之间的经济商谈,称为“南南合作” ( )
A.①一② B.②一④C.④一⑤ D.②一③
山西大学附中2012新高二(10月4日)考试
地 理 答 题 卡
(考查时间:65分钟)(考查内容:地球、地图、国家、居民) 命题教师:刘军民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90分)
1-5 6-10 11-15
16-20 21-25 26-30
31-35 36-40 41-45
二、综合题
46、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有陡坡、缓坡、峡谷、山峰和盆地底部。试判明
甲处是 ;乙处是 ;丙处是 ;
丁处是 戊处是 。 (5分)
47、以地图一节为例,谈谈你是如何学习地理的(5分) 21世纪教育网
山西大学附中2012高二10月考试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DCABD BBCAB CBACD CACAD CCADD
CCDDC CCBCA CAACB DDACB
21世纪教育网
答案:甲处是山峰。乙处是陡坡。丙处是盆地底部。丁处是缓坡。戊处是峡谷。
21世纪教育网山西大学附中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10月)月考
数学试题(理科)
(考试时间:90分钟 考查内容:立体几何 )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点,则点关于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 B. C. D.
2.设棱锥的底面面积是8cm2,那么这个棱锥的中截面的面积是
A.4cm2 B. C.2cm2 D.
3.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如图所示,为原正方体的顶点,
则在原来的正方体中
A. B.与相交
C. D.与所成的角为
4.三棱柱的侧棱与底面垂直,且底面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其正视图
(如图所示)的面积为8,则侧视图的面积为
A.8 B. C.4 D.
5.建立坐标系用斜二测画法画正△ABC的直观图,其中直观图不是全等三角形的一组是
6.已知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则过空间任意一点可作与所成的角都是的直线有多少条21世纪教育网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7.设是三个互不重合的平面,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8.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图所示,其中,正(主)视图,侧(左)视图均是由三角形与半圆构成,俯视图由圆与内接三角形构成,根据图中的数据可得此几何体的体积为
A. B. C. D.
9.如果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平面平行,两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与平面所成角分别为和,那么和满足条件是
A. B.
C. D.
10.连接球面上两点的线段称为球的弦.半径为4的球的两条弦AB、CD的长度分别等于,M、N分别为AB、CD的中点,每条弦的两端都在球面上运动,有下列四个命题:
① 弦AB、CD可能相交于点M;② 弦AB、CD可能相交于点N;③ MN的最大值为5;
④ MN的最小值为1.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11.如图(1)所示,一只装了水的密封瓶子,其内部可以看成是由半径为1cm和半径为3cm的两个圆柱组成的简单几何体.当这个几何体如图(2)水平放置时,液面高度为20cm,当这个几何体如图(3)水平放置时,液面高度为28cm,则这个简单几何体的总高度为
A.29cm   B.30cm   C.32cm   D.48cm
12.如图甲所示,三棱锥的高分别在和上,且,图乙中的四个图像大致描绘了三棱锥的体积与的变化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6分)
13.已知,且,则的值是 .
14.已知平面,直线满足:,那么①;②;③;④.可由上述条件可推出的结论有 .
(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序号都填上).
15.如图,半径为4的球O中有一内接圆柱.当圆柱的侧面积最大时,
球的表面积与该圆柱的侧面积之差是________.
16.已知为单位正方体,黑白两只蚂蚁从点出发沿棱向前爬行,每走完一条棱称为“走完一段”,白蚂蚁爬行的路线是,黑蚂蚁爬行的路线是,它们都遵循如下规则:所爬行的第段与第段所在直线必须是异面直线(其中是自然数),设黑、白蚂蚁都走完2012段后各停止在正方体的某个顶点处,这时黑、白两只蚂蚁的距离是 .
三、解答题:(每小题14分,共70分)
17.(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且不共面.若∥,
求的值.
21世纪教育网
18.(本小题满分14分)
如图所示,矩形中,平面,为上的点,且平面.
(1)求证:平面;
(2)求三棱锥的体积
19.(本小题满分14分)
如图所示,已知多面体的直观图(图1)和它的三视图(图2),
(1)在棱上是否存在点,使得平面?若存在,求的值,并证明你的结论;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图1 图2
20.(本小题满分14分)
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平面,,,,,且是的中点.
(1)求证:平面;
(2)求二面角的大小;
(3)在线段上是否存在一点,使得与所成的角为?
若存在,求出的长度;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1.(本小题满分14分)
如图,四边形中(图1),是的中点,,将(图1)沿直线折起,使二面角为(如图2)
(1)求证:平面;
(2)求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
(3)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山西大学附中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10月)月考
数学试题答题纸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6分)
13. . 14. . 15. . 16. .
三、解答题:(每小题14分,共70分)
17.(本小题满分14分)
21世纪教育网
18.(本小题满分14分)
19.(本小题满分14分)
图1 图2
20.(本小题满分14分)
21.(本小题满分14分)
山西大学附中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10月)月考
数学(理科)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C D B C C D D B C A A
二、填空题:
13.2 14.②④ 15.32π 16.
三、解答题:
17.解:∥,,且即
又不共面,
18. [解析] (1)∵AD⊥平面ABE,AD∥BC,21世纪教育网
∴BC⊥平面ABE,∴AE⊥BC,又∵BF⊥平面ACE,∴AE⊥BF,
又∵BF∩BC=B,∴AE⊥平面BCE.
(2)由题意可得,G是AC的中点,连接FG,
∵BF⊥平面ACE,∴CE⊥BF,又∵BC=BE,∴F是EC的中点,
∴在△AEC中,FG∥AE,FG=AE=1,
∵AE⊥平面BCE,∴FG⊥平面BCF.在Rt△BEC中,BF=CE=CF=,
∴S△BCF=××=1,∴VC-BGF=VG-BCF=·S△BCF·FG=.
19.由三视图可知,多面体是四棱锥P-ABCD,底面ABCD是直角梯形,侧棱PA⊥平面ABCD. 且PA=2,AB=BC=1,AD=2. ………2分
(Ⅰ)在棱PA上存在点E,使得PC//平面EBD,且 PE:PA=1:3. …3分
(方法一)当PE:PA=1:3时.连接AC,交BD于点,21世纪教育网
∵BC∥AD,且BC=AD,
∴,,∴在中,,
∴EO//PC,由OE平面EBD,PC平面EBD,∴PC//平面EBD .
即在棱PA上存在点E,使得PC//平面EBD,且 PE:PA=1:3.……7分
(方法二)若PC//平面EBD.
连接AC,交BD于,连接E,平面EBD平面ACP= E,又PC//平面EBD,
所以PC// E,所以AE:EP=A:C.
又在直角梯形ABCD中,∽,所以A:C=AD:BC=2:1,
所以AE:EP=A:C=2:1,所以PE:PA=1:3.
即在棱PA上存在点E,使得PC//平面EBD,且 PE:PA=1:3. ……7分
(方法三)如图以A为原点,AB,AD,AP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坐标系A-xyz.
由三视图可知,B(1,0,0),C(1,1,0),D(0,2,0),P(0,0,2). …………4分
设E(0,0,),为平面EBD的法向量,
则,,
由,得.令y=1,则 . ……5分
又,且,,∴=. …….6分
∴在棱PA上存在点E,使得PC//平面EBD,此时PE:PA=1:3. ….7分
(Ⅱ)(方法一)设分别为平面BPC和平面DPC的法向量,
又,
则由,得,令z1=1,则.………………10分
同理.∴. ………………………………12分
由图可知二面角B-PC-D为钝二面角, 二面角B-PC-D的大小为.………14分
(方法二), …8分
在平面PBC内作于N,设,则,
又与共线,
………………12分
…………………13分
由图可知二面角B-PC-D为钝二面角, 二面角B-PC-D的大小为………14分
20. 证明:(Ⅰ)取的中点,连接.
在△中,是的中点,是的中点,所以,
又因为, 所以且.
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所以.
又因为平面,平面,故平面.……… 4分
解法二:因为平面,,故以为原点,如图建立坐标系.…1分
由已知可得
(Ⅰ), . …2分
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是.
由得令,则……3分
又因为,
所以,又平面,所以平面. ……………4分
(Ⅱ)由(Ⅰ)可知平面的一个法向量是.
因为平面,所以. 又因为,所以平面.
故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所以,
又二面角为锐角,故二面角的大小为. ……10分
(Ⅲ)假设在线段上存在一点,使得与所成的角为.
不妨设(),则.
所以, 由题意得,
化简得,解得.
所以在线段上不存在点,使得与所成的角为.…………14分
21.(1)如图取BD中点M,连接AM,ME。
因 ……1分
因 , 满足:,
所以是BC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因是的中点,所以ME为的中位线 ,
, …… 2分
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3分
,且AM、ME是平面AME内两相交于M的直线
平面AEM ……4分
因,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6分
…… 7分
(2)如图,以M为原点MB为x轴,ME为y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8分
则由(1)及已知条件可知B(1,0,0),, ,D,C
…… 9分
设异面直线与所成角为,则 ……11分
(3)由可知满足,
是平面ACD的一个法向量, …… 12分
记点到平面的距离d,则在法向量方向上的投影绝对值为d
则 ……13分 所以d …… 14分
(2),(3)解法二:
取AD中点N,连接MN,则MN是的中位线,MN//AB,又ME//CD
所以直线与所成角为等于MN与ME所成的角,
即或其补角中较小之一 …… 8分
,N为在斜边中点
所以有NE=,MN=,ME=,
= …10分
(3)记点到平面的距离d,则三棱锥B-ACD的体积, ……11分
又由(1)知AE是A-BCD的高、 …..12分
E为BC中点,AEBC 又, ,
EMBED Equation.3 21世纪教育网
……13分
到平面的距离 ……14分
A
B
C
D
E
P
A D
B C
C
A
F
E
B
M
D
E
P
C
A
F
E
B
M
D
P
A D
O
B C
x
y
z
C
A
F
E
B
M
D
z
C
A
F
E
B
M
D
x
y山西大学附中2012年高二年级(上学期)10月考试
历 史 试 题
(时间:60分钟;内容: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宗法分封制体现了早期国家形态的一些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形态的演进,宗法分封制逐渐衰落。其衰落的实质是
A.诸侯国力量增强,彼此进行争霸战争 B.政治关系中的地缘关系逐渐取代血缘关系
C.周王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D.受封的诸侯有相对的独立性,便利其势力增长
2.在谈到秦朝郡县制时,柳宗元说:“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从制”,“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柳宗元的观点是
A.郡县制推动了秦朝的统一 B.郡县制强化了君主专制
C.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D.郡县制有利于民族融合
3.2010年第一期《中华文摘》载文指出,20世纪90年代“省管县”改革就在浙江开始试点,到现在已经在全国近20个省进行试点。回顾历史,阅读下表:
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
秦朝 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两汉 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隋朝 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
唐末 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
上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21世纪教育网
A.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 B.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
C.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D.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4.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是第一次转型,下列选项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的是
A.由“公天下”至“家天下” B.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型
C.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 D.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5.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在
①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②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③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④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所有的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是
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 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
7.关于雅典民主政治,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这段话表明他
A.表明雅典人用抽签的方法雇用一些行业的人 B.实质上揭示了直接民主制度的弊端
C.认为抽签选举方式的危害小 D.管理国家事务比抽签雇人容易出错
8.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9.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 000多座。上述现象表明明朝时期
①商品经济渗入到农村 ②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③地域性的社会分工明显 ④松江等地区的自然经济解体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兴盛与危机——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金观涛、刘青峰著)在“历史的奇观:超稳定系统”栏目中认为中国史是从秦汉开始到晚清政权覆亡,王朝更迭不已,然而其轨迹几乎始终摆脱不了一个简单循环的怪圈,你认为其根源在于
A.专制体制和封建割据 B.小农经济和皇权专制
C.儒家传统和科举制度 D.大河流域和封闭环境
11、据道光《苏州府志》记载,晚明苏州府“聚居城郭者十之四五,聚居市镇者十之三四,散处乡村者十之一二”。该史料用来研究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①商品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 ②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增多
③市民阶层已经有相当数量 ④雇佣劳动的出现具备可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12.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兼相爱、交相利 D. 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13.学者对古代某思想家有如下的叙述:“(他)想把濂溪(周敦颐)、二程种种意見都包容和会通,再加上通诸孔孟先秦儒,兼及道释,而且组织一大系统……。”请问这位古人是
A.李贽 B.朱熹  C.王阳明  D.王夫之
14..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
15. 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A.法家思想的衰微 B.黄老之学被推崇 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程朱理学的盛行
16.宋代刻本书动辄数千卷,除汴京、浙江、福建、江西中心地区外,江苏、安徽、湖北、广东等地,也出现不少技术很高、印刷精美的刻本书。其中既有儒家经典,又有曲艺、话本等说唱文学作品。这说明宋代
①雕版印刷事业兴盛 ②城市经济的繁荣 ③活字印刷术的普及 ④理学思想影响大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7.唐诗以及以前的诸文体大多属于精英文学,深沉庄重,简洁精练;宋词以及以后的诸文体更倾向于平民文学,寄兴遣情,娓娓道来。出现这种变化的历史原因不包括
A社会生活去纲常化带来的大众情感愉悦 B商品经济趋向繁荣促使市民阶层装大
C印刷术等技术创新有利于彰显平民的审美诉求 D古代文明发展和文明交流等因素的综合结果
18. 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下列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B.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追求功利
C.强调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D.认同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19.《老子》中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孝经》中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左传》中记载:“夫民,神之主也。……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易 贲卦 象辞》中记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以上资料的共同点是
A.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 B.体现了中国古代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C.说明中国古代没有宗教和神学 D.说明了中国古代要求统治者重视民意
2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
A.法家学说中有利统治的部分被董仲舒吸收 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创立的新儒学的核心
C.“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 D.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16分) 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
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2分)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4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6分)
(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4分)
22.(14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采取过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历史证明,主动融入世界,才是中华民族振兴之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宝四年(971年),宋太祖赵匡胤“置市舶司(古代管理对外贸易机构)于广州,后又于杭、明州置司”。……根据考古,东起日本,南到印尼,西到东非,甚至在非洲内陆的津巴布韦都有宋代瓷器的迹象。……据记载,与宋代进行通商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十个,其中宋代海船直接到达的有二十多个。……北宋初年,广州的市舶收入只是占了国家财政收入的2%,到了南宋初年占据了全国财政收入的20%。
——梁俏《宋代海外贸易特点及其评价》
材料二 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皇明祖训》记朱元璋认为,日本 、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频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
材料三 1757年,清政府以“洋商错处,必致滋事”为由,下令关闭宁波、厦门和松江三港的海关,只留广州一口对外通商。……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又制定《防夷五事》;规定外商不准在广州过冬;外商必须在政府指定的商馆中经营;商、民不得向外商借贷,不准为外商打探商业行情或受雇于外商。
——张九渊《中国经济史概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对外贸易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4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实行该海外贸易政策的经济根源及影响。(6分)
23.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中央政府有逐步集权的倾向。这从某一方面讲是好的,一个国家该要有一个凝固的中央。政治进步,政权自然集中,任何国家都走这条路。开始是封建,四分五裂,慢慢地就统一集中。然而自汉迄唐,就已有过于集权之势。到宋、明、清三朝,尤其是逐步集权,结果使地方政治一天天地衰落。直到今天,成为中国政治上极大一问题。……当知中国政治上的中央集权,地方没落,已经有它显著的历史趋势,而且为期已不短。地方官一天天没有地位,地方政治也一天天没有起色,全部政治归属到中央,这不是一好现象。……国家统一是我们政治上应该绝对争取的。但如何使国家统一而不要太偏于中央集权,能多注意地方政治的改进,这是我们值得努力之事。
(1)概括钱穆先生的观点(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2)证明他的观点(要求:从正反两方面证明,有史实,有评价.)(8分)
历 史 试 题 答 题 纸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题
21.(1)
(2)
(3)
22.(1)
(2)
(3)
21世纪教育网
23.(1)
(2)
历史试题答案:山西大学附中2012年高二年级(上学期)10月考试
一.选择题
BCBDC BBBAB ABBBC CADAC
21.答案要点:
  (1)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2分)
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
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
(6分,答出三点即可)21世纪教育网
  (2)功能:加强中央集权;保证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正统);维护文明的稳
定性和连续性。(6分)21世纪教育网
  (3)借鉴价值: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6分)
22.答案要点:21世纪教育网
 (1)特点:政府重视(或政府设置专门机构进行管理);范围广;获利丰;贸
易税收(市舶收入)成为南宋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6分,任答2点给满分)
 (2)背景:明廷敌对势力残余利用大海继续对抗;倭寇侵扰,海盗和沿海不
法之徒勾结;自然经济;统治者(朱元璋)对海外诸国轻视。
(6分,答出三点即可)
 (3)政策:闭关政策。(2分)
    根源: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2分)
    影响: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
萌芽的滋长,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4分,若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
给分)
23.略山西大学附中2012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物理试题
考查时间:80分钟 考查内容:以静电场一章为主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错或不答得0分)。
1、如图所示,一簇电场线关于y轴对称分布,O是坐标原点,M、N、P、Q是以O为圆心的一个圆周上的四个点,其中M、N在y轴上,Q点在轴上,则( )
A.M点的电势比P点的电势高
B.将一负电荷从M点移到P点,电场力做正功
C.一正电荷在O点时的电势能小于在Q点时的电势能
D.OM间的电势差等于NO间的电势差
2、如图所示A、B是一对平行的金属板.在两板间加上一周期为T的交变电压U.A板的电势UA=0,B板的电势UB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在0到T/2的时间内,UB=U0(正的常数);在T/2到T的时间内,UB=-U0;在T到3T/2的时间内,UB=U0;在3T/2到2T的时间内.UB=-U0…周期性变化,现有一电子从A板上的小孔进入两板间的电场区内。设电子的初速度和重力的影响均可忽略,则( )
A.若电子是在t=0时刻进入的,它将一直向B板运动
B.若电子是在t=T/8时刻进入的,它可能时而向B板
运动,时而向A板运动,最后打在B板上
C.若电子是在t=3T/8时刻进入的,它可能时而向B板运动,时而向A板运动,最后打在B板上
D.若电子是在t=T/4时刻进入的,它可能一直向B板运动,最后打在B板上
3、图中所示是一个平行板电容器,其电容为C,带电量为Q,上极板带正电。现将一个试探电荷+q由两极板间的A点移动到B点,如图所示。A、B两点间的距离为s,连线AB与极板间的夹角为30°,则电场力对试探电荷q所做的功等于
A. B. C. D.
4、空间有一沿x轴对称分布的电场,其电场强度E随X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关于X轴上个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点的电势最高w w w.ks5 u .c om B. X2点的电势最高
C. X1和- X1两点的场强相同, 电势相等
D. X1和X3两点的电势相等
5、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电动势为E的直流电源(内阻不计)连接,下极板接地。一带电小球位于容器中的P点且恰好处于平衡状态。现将小球固定于P点,平行板电容器的下极板竖直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 ,则 ( )
A. 电容器的电容减小,板间场强增大 B. P点的电势将降低
C.带电小球的电势能将减少 D. 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将减小
6.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区域处在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电场方向与正方形一边平行。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由某一边的中点,以垂直于该边的水平初速v0进入该正方形区域。当小球再次运动到该正方形区域的边缘时,具有的动能可能为
A.0 B. C. D.
7、如图所示,用两根长度相同的绝缘细线系住两质量均为m的小球a、b.若a球带电量+3q, b球带电量-q,现加上水平向左的足够大匀强电场,则平衡后的状态为(  )
A. B. C. D.
8、如图,O是一固定的点电荷,另一点电荷P从很远处以初速度v0 射入点电荷O的电场,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是曲线MN。a、b、c是以O为中心,Ra、Rb、Rc为半径画出的三个圆,Rc-Rb= Rb-Ra。1、2、3、4为轨迹MN与三个圆的一些交点。以|W12|表示点电荷P由1到2的过程中电场力的功的大小,|W34|表示由3到4的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的大小则( )
A.|W12|=2|W34| B.|W12|>2|W34| C.P、O两电荷是异种电荷
D.P的初速度方向的延长线与O之间的距离可能为零
9.如图所示,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一个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拴在一根长为L的轻绳一端,在水平绝缘光滑桌面上绕O点做圆周运动,小球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方向恰与电场方向垂直,小球运动到与B点在同一直径上的A点时球与绳间刚好没有拉力作用,则( )
A.小球在B点时的速度 B.小球在B点时的速度
C.小球在B点时绳上的拉力大小为6qE D.小球所受向心力的最大值是最小值的5倍
10、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个平行的金属板A、B带等量的异种电 荷,A板带正电荷,B板接地。两板间有一正试探电荷固定在C点,以C表示电容器的电容,U表示两板间的电势差,表示C点的电势,W表示正电荷在C点的电势能.若将B板保持不动,将正极板A缓慢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L(仍然在C上方)的过程中,各物理量与正极板移动距离X的关系图像中,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
11.图中A、B、C、D是匀强电场中一边长为2m的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已知A、B、C三点的电势分别为=15V,=3V,=-3V。由此可得D点电势=______V,该匀强电场的场强E=______N/C。
12.图中a、b和c表示点电荷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它们的电势分别为U、和。一带电粒子从等势面a上某处由静止释放后,仅受电场力作用而运动,已知它经过等势面b时的速率为v,则它经过等势面c时的速率为______。
13、长为L的金属棒原来不带电,现将一带电荷量为q的正电荷放在距棒左端R处,将一带电荷量为q的负点电荷放在距棒右端R处,如图所示,当达到静电平衡时,棒上感应电荷在棒内中点O处产生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______,方向______(填向左或右)。
14、图(a)为示管的原理图。如果在电极YY’之间所加的电压图按图(b)所示的规律变化,在电极XX’ 之间所加的电压按图(c)所示的规律变化,若电极XX’ 之间所加的电压周期TX等于电极YY’之间所加的电压周期TY则在荧光屏上会看到的图形是图(d),请在下图画出当TX=2TY和TY=2TX时在荧光屏上会看到的图形
三、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计28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如图所示为真空示波管的示意图,电子从灯丝K发出(初速度不计),经灯丝与A板间的加速电压U1加速,从A板中心孔沿中心线KO射出,然后进入由两块平行金属板M、N形成的偏转电场中(偏转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电子进入偏转电场时的速度与电场方向垂直,电子经过偏转电场偏转打在荧光屏上的P点,已知M、N两板间的电压为U2,两板间的距离为d,板长为L1,板右端到荧光屏的距离为L2,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不计重力。求:
(1)电子穿过A板时的速度大小
(2)荧光屏上P点到中心位置O点的距离y 21世纪教育网
16.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用长为2L的绝缘轻杆连接两个质量均为m的带电小球A和B.A球的带电荷量为+2q,B球的带电荷量为-3q,组成一带电系统.如图所示,虚线M为AB两球连线的垂直平分线,虚线N与M平行且相距为3.5L.最初A球和B球分别静止于虚线M的两侧,距M的距离均为L,且A球距虚线N的距离为2.5L.若视小球为质点,不计轻杆的质量,在虚线M、N间加上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E后,求:
(1)B球刚进入电场时,A球与B球组成的带电系统的速度大小.
(2)带电系统从开始运动到速度第一次为零时所需的时间以及A球相对右板的位置.
四、选考题(考生必须在两题中任选一题做答,若多做按17A题计共12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7A、如图所示,在E = 103V/m的水平向左匀强电场中,有一光滑半圆形绝缘轨道竖直放置,轨道与一水平绝缘轨道MN连接,半圆轨道所在竖直平面与电场线平行,其半径R = 40cm,一带正电荷q = 10-4C的小滑块质量为m = 40g,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因数 = 0.2,取g = 10m/s2,求:
(1)要小滑块能运动到圆轨道的最高点L,滑块应在水平轨道上离N点多远处释放?
(2)这样释放的滑块通过P点时对轨道压力是多大?(P为半圆轨道中点)
17B、如图所示,在某竖直平面内有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场强E=1×104N/C。场内有一半径R=2m的光滑竖直绝缘环形轨道,轨道的内侧有一质量为m=0.4kg、带电量为q=+3×10- 4C的小球,它恰能沿圆环作圆周运动。取圆环的最低点为重力势能和电势能的零势能点。求:小球机械能的最小值。
山西大学附中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10月)月考
答题纸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填空题
11.
12. 13.
14.
三、计算题
15.(14分)
16.(14分)21世纪教育网
17.(12分)
山西大学附中2012高二10月考物理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BD C A C A C BC BCD CD
二、填空题
11. 9
12.1.5v 13. 向左 14.图略
三、计算题
15、 21世纪教育网
16、(1)  (2) 3/7   L/6
17A. 解析:(1)滑块刚能通过轨道最高点条件是
滑块由释放点到最高点过程由动能定理:
代入数据得:S=20m
(2)滑块过P点时,由动能定理:
在P点由牛顿第二定律:
代入数据得:N=1.5N
17B. 17J
21世纪教育网


亮斑



Y
Y
X
X
X
Y
Y
偏转电极
电子枪
X
t
t
Ux
Uy
O
O
图a
图(b)
图c
E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班级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装 订 线 山西大学附中2012高二上学期10月考试
政治试题
(考查时间:80分钟) (考查内容:文化生活4.5.6课为主)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8分)
1.(2012·镇江二模)不同时代的着装向我们表达了
A. 文化是对一定经济政治的正确反映
B.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C. 不同时代的经济政治活动孕育了不同的文化
D. 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2.现在大多数学校都会举办体育节、艺术节和科技节等活动,
通过积极参与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们提高了自身的文
化素养。这说明
A.文化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B.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C.教育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D.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3.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
A.描述宏伟蓝图实现的
B.欣赏高水平文化作品实现的
C.在一定条件下,把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实现的
D.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现的
4.“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21世纪教育网
①文化环境决定人的发展 ②人的成长受环境影响
③文化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④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5. 2012年丽水世博会将于5月12日至8月12日在韩国举办。各国都以各具特色的展馆建筑演绎着本届世博会的主题——“生机勃勃的海洋及海岸:资源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这反映了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传统建筑是一个国家传统文化的全部承载
③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④各国文化是截然不同的,无法相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6. 2012年中国·秦淮国际灯会点灯仪式分为三个篇章,以传统儒学文化精粹的“礼”贯穿始终,用现代科技和歌舞演绎“天下文枢,智慧之光”的主题,展现南京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蕴。这表明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传统文化总能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③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④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A. ③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7.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杀,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色被淡化。而扬州通过古城复兴改善人居,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这启示我们
A. 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前提 B. 传统文化能提升城市品位
C. 传统文化影响城市发展 D. 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
8. 《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该画在清代顺治年间遭火焚,断为两截,现分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该画曾在台北合璧展出,历史性的“山水合璧”,深深激荡起两岸同胞的共同民族情怀。这表明
①两岸同胞对同根文明和文化的认同
②民族精神体现了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
③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西汉末年《新论》卷11《离事》中说“太原郡隆冬不火食五日,虽病不敢触犯。为介之推,故也。”而今,依然是“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这说明
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②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的风土人情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 ③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0.“买船出海,扬帆中国梦”,某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收购了一家美国当地的传媒企业后,两年建起了16个频道,收视人群超7000万。中国传媒海外并购
①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出去” ②推动了科学技术与文化的有效结合
③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的相互交融 ④有利于中美文化的沟通、传递和共享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1.(2012·石家庄二模)当前,红色影视剧创作成为文化热点和文化时尚。“红色经典”的改编必须坚守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尊重原作的基本内涵、时代背景、主要情节,在此基础上,实现精神视野的拓展与艺术观念的更新。这要求创作者在改编“红色经典”时,必须处理好
A.借鉴与融合的关系 B.吸收与传播的关系
C.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D.改造与继承的关系
12.(2012·杭州二模)漫画《洗澡》启示我们
①文化交流应该做到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②抵制和排斥一切外来文化的侵蚀
③在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尊重文化多样性
④文化差异是制约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主要障碍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3.清代学者叶燮曾说:“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从文化角度来看,这强调了
A.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创新 B.优秀文化必然代替落后文化
C.文化发展需要博采众长 D.优秀文化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14.很多文字专家指出,欧洲各国媒体发出的报道不夹带他国文字,因为他们认为使用本国文字就能够把要说的话表达清楚。中国的媒体却出现很多的诸如悄然入校的TQC现象,还有“CCTV”这样的现象,这不好。这种观点是在呼吁国内媒体
A.需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B.需要做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
C.需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 D.需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15.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省人民到关东谋生被称为“闯关东”。他们对东北的文化变迁产生了极大影响。“闯关东”属于文化传播途径中的
A.商贸活动 B.人口迁徙 C.教育 D.口语传播
16.比尔·盖茨曾说过,“不久的将来,你可以不必离开你的书桌就可以办公、学习,探索这个世界和它的各种文化,进行各种娱乐。”这说明
①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化传播更为迅速、广阔
②互联网技术正在以人们无法预料的速度、深度和广度,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③网络技术等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网络技术等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显示出文化传播、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③④
17.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科协联合主办的“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上,丝绸、青铜、造纸印刷、瓷器首次集体亮相。专家表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不能代表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提出丝绸、青铜、造纸印刷、瓷器应为“新四大发明”。对中国的四大发明无论如何界定,它们都能反映出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对中国文化发展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就文化传承而言,材料说明
A.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B.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C.社会制度的更替是文化变革的决定力量
D.思想运动是文化变革的决定力量
18.晚清思想家龚自珍曾说过,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这启示我们
A.要推动各国文化共同繁荣 B.要尊重、培育、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C.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D.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19.三千年前的诗,成功地融入现在的歌词中。如《青花瓷》中的“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涛声依旧》中的“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荷塘月色》中的“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游过了四季,荷花依然香,等你宛在水中央。”这种风格的创作说明
A.古今整合能使古典艺术焕发现代价值 B.中外整合能使现代艺术具有古典韵味
C.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实现作品创新 D.传统文化是现代艺术发展的主要源头
20.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微博打假、微博寻人、微博求职、微博营销、微博论政……技术发展带来了新变化,这说明
A.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B.传媒的变化决定文化的性质
C.文化发展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D.文化创新要立足于实践的要求
21.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主题探讨会中,某同学以“深圳30年的奋斗历程创造出‘开拓创新、诚实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将激励深圳人再创辉 煌”的事例来说明主题。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①事例中体现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特有文化的部分,切合主题
②事例中反映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部分,切合主题
③事例中反映社会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资源和条件的部分,切合主题
④事例没有体现社会实践的变化推动文化创新,不切合主题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2. 下列选项能体现下图漫画寓意的有
①实现文化创新要避免出现与过去重复的东西 
②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失去了文化创新的动力 
③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前进的包袱
④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21世纪教育网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3.“如果全世界都吃汉堡包,那将是人类的悲哀;如果全世界都看美国电影,那将是世界文化的毁灭”,下列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 维护文化多样性,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B. 文化的多样性是各民族文化得以生存和延续的条件
C. 只有保持文化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
D. 对人类社会来说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那样必不可少
24.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等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这说明
①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 ④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25.(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的月亮又圆又亮,被人们看成是合家团圆的象征,因而又称“团圆节”,更是中华民族对家庭团聚、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世界和平的祈盼。中秋节是一个把团圆与和谐体现得淋漓尽致的节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下发。中秋节放假,不仅体现了我国政府的人性化管理。而且也是对我国传统节日的重视。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传统节日的原因。
26.(17分)材料一:近年来,中外文化活动频繁举行。继2005年法国文化年、2006年意大利文化年和2007年中西(西班牙)文化年之后,2009年中俄两国互办“语言年”活动,此前,中俄两国还举办了2006中国“俄罗斯年”和2007俄罗斯“中国年”。
材料二:世博会是当今世界人类创意的最大盛会,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它既是为世界各国搭建的交流合作的平台,也是进一步加强与世界交流、向世界学习的重要契机。它将成为全人类相互之间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大舞台。
因此,有人认为:“只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就能实现文化的创新”
请你根据所学《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全面阐述自己的认识。
27.(10分)(2012·温州模拟)材料一 “中国蓝、蓝动天下”这已不仅是一句口号,而是浙江卫视打响传媒品牌的雄心,蓝色代表着“蓝海”,象征着浙江卫视差异化的竞争策略;“春来江水绿如蓝”,蓝是江南文化品质的本色;地球上最大面积是蓝色的,海阔天空,蓝象征着生生不息、波澜壮阔和放眼天下。
材料二 自确立“中国蓝”品牌战略以来,浙江卫视传统的人文主义重装上阵,以一种崭新的概念诠释“中国蓝”中那一笔“春来江水绿如蓝”。如推出的《浙江文化地理》等节目融合了天文、历史、地理等元素,综合了新闻、纪录片、电视散文等电视语言于一体,全景式展现浙江悠久人文历史和多样自然面貌,呈现给观众非同一般的视觉观感和精神享受。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简要说明浙江卫视“中国蓝”文化的特点。
28.(16分)材料一 我国陶瓷业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从目前所知的考古材料来看,我国的陶瓷发展至少有一万多年的历史。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和隋代共三百多年的发展,到唐朝时期,我国制瓷业的发展迎来了高峰时期,邢窑白瓷“类银类雪”,越窑青瓷“类玉类冰”,两大窑系举世闻名。到了宋代,我国瓷器业出现了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局面。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的产品风格独特。各领风骚。元明清时期,我国陶瓷业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清朝康乾盛世时期,我国陶瓷业的发展臻于鼎盛,青花瓷、孔雀绿、紫金釉、珐琅彩瓷等都是这一时期的成功之作,闻名于世。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时整个工艺美术采取了“保护、发展、提高”的方针,广大陶瓷美术工作者不断深入生活,探索创新,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生活、时代气息浓郁的艺术瓷以及经济适用的日用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陶瓷艺术进入了一个全面繁荣发展的新时期,展现出包容性、多样性、科学性的特征,许多新工艺、新材料、新形式、新品种应运而生,蓬勃发展。
(1)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我国古代瓷器艺术的发展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征。(4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应如何促进我国陶瓷艺术的发展.(12分)
山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文科班10月考试政治答题卡 10.4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总分:
答案
二.非选择题 ( 共52分)
25. (9分)
26.(17分)
27.(10分)
21世纪教育网
28.(16分)
山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文科班10月考试政治答案:
一.选择题:1—5 CDCCB 6---10 AABCC 11—15 CCCCB
16—20 ABBCC 21—24 BDBB
25.(9分)(1)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3分) 21世纪教育网
(2)民族节日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重视民族传统节日,对于发展本民族文化,维系社会生活,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3分)
(3)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实现国家、民族的21世纪教育网
兴旺发达及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3分)
(或答出: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将传统节日设为法定假日,有利于弘扬我们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优秀文化传统之中。传统节日设为法定假日,有利于继承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
26:21世纪教育网
27.(10分)(1)坚持差异化的竞争策略,体现了“中国蓝”具有鲜明的文化个性。(2分)
(2)春来江水绿如蓝,蓝是江南文化品质的本色,体现了“中国蓝”具有区域性特点。(2分)
(3)浙江卫视传统的人文主义重装上阵,以一种崭新的概念诠释“中国蓝”,推出的《浙江文化地理》等节目,呈现给观众非同一般的视觉观感和精神享受,体现了中国蓝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的文化。(3分)
(4)“海阔天空、生生不息、波澜壮阔和放跟天下”说明了“中国蓝”是一种具有包容性、开放性的充满活力的文化。(3分)
28. (1)我国古代瓷器艺术的发展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征。我国陶瓷业的发展至少有一万多年的历史,这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国唐宋清时期,很多陶瓷产品风格独特,各领风骚,闻名于世,这说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4分)
(2)①国家要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鼓励和扶持包括陶瓷艺术在内的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②文艺工作者要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进行文化创新。③对传统文化既要批判地继承,又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④积极发展对外文化交流,充分吸收国外文化的有益成果,为我所用。(12分)
30年代
60年代
21世纪
姓名-------------- 准考证号----------------- -座位号--------- - 班级------------ 考场号---------山西大学附中
2012—2013学年高二第一学期(10月)月考
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65分钟 考试内容:选修四盐类水解以前
请将解答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下列有关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内因,即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B.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
C.升高温度可以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也可以增大分子碰撞的频率
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物中的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
2. 在一支注射器中,装有NO2和N2O4(无色)的混合气体,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为:
2NO2(g)N2O4(g) 在达到平衡状态后,如果慢慢压缩气体使体积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此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与原来相比
A.由红棕色变为无色 B.变浅
C.由无色变为红棕色  D.变深
3.某化学反应的△H= —122 kJ·mol-1, S=+231 J·mol-1·K-1,则此反应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自发进行
A.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B.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C.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 D.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
4.下列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HCOOH+H2OHCOO— + H3O+ 21世纪教育网
B.CO2+H2OHCO3— + H+
C.CO32— + H2OHCO3— + OH—
D.HS— + H2OS2— + H3O+
5. 0.1 mol/L NaHCO3溶液的pH最接近于
A.5.6 B.7.0 C.8.4 D.13.0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95 ℃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
B.pH = 3的醋酸溶液,稀释10倍后pH = 4
C.0.2 mol·L-1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pH = 1
D.25℃与60℃时,水的pH相等
7. 甲溶液的pH=6,乙溶液的pH=2,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溶液的c(H+)之比为400:1
B.甲、乙两溶液肯定均呈酸性
C.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于乙中水的电离程度
D.甲中水的电离程度与乙中水的电离程度无法比较
8. 在相同温度时,100mL0.01mol L-1的醋酸溶液与10mL 0.1mol L-1的醋酸溶液相比较,下列数值中,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A. H+的物质的量 B. 醋酸的电离常数
C. 中和时所需NaOH的量 D. CH3COOH的物质的量
9. 20℃时H2S饱和溶液1 L,其浓度为01 mol / L,若要使溶液的pH和c(S2-)减小,可采取的措施是
A 加入适量的CuSO4固体 B 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固体
C通入适量的H2S气体 D 加入适量水
0. 25 ℃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11.取pH均等于2的盐酸和醋酸各100mL分别稀释2倍后,再分别加入过量的锌粉,在相同条件下充分反应,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盐酸与锌反应放出氢气多
B.盐酸和醋酸分别与锌反应放出氢气一样多
C.醋酸与锌反应速率较大
D.盐酸和醋酸与锌反应的速率一样大
12.在给定的四种溶液中加入以下各种离子,各离子能在原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滴加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 Fe3+、NH4+、Cl-、SCN-
B、 pH值为1的溶液 Cu2+、Na+、Mg2+、NO3-
C、 水电离出来的c(H+)=10-13mol/L的溶液 K+、HCO3-、Br-、Ba2+
D、 所含溶质为Na2SO4的溶液 K+、CO32-、NO3-、Pb2+
13.下列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都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将NaOH固体放在右盘内的纸上,称得质量为10.2 g
B.用25mL碱式滴定管量取高锰酸钾溶液,体积为16.60 mL
C.用干燥的广泛pH试纸测稀盐酸的pH=3.2
D.用10mL量筒量取NaCl溶液,体积为9.2 mL
14.实验室现有三种酸碱指示剂,其pH变色范围如下 甲基橙:3.1~4.4 石蕊:5.0~8.0 酚酞:8.2~10.0 用0.1000 mol·L-1 NaOH 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 CH3COOH 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溶液呈碱性,只能选用酚酞做指示剂
B.溶液呈中性,只能选用石蕊做指示剂
C.溶液呈碱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做指示剂
D. 溶液呈中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做指示剂
15.室温下,下列各组溶液充分混合后,混合液的pH一定大于7的是
A、pH=3的醋酸与pH=11的NaOH等体积混合
B、pH=2的盐酸与pH=12的Ba(OH)2等体积混合
C.0.1mol·L-1的酸性溶液与0.2mol·L-1的碱性溶液等体积混合
D.pH = 9的溶液稀释1000倍
16. 有①Na2CO3溶液、②CH3COONa溶液、③NaOH溶液各25 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溶液pH的大小顺序是③>②>①
B.若将三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pH变化最大的是②
C.若分别加入25 mL 0.1mol/L盐酸后,pH最大的是①
D.若三种溶液的pH均为9,则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顺序是③>①>②
1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将稀氨水逐滴加入稀硫酸中,当溶液pH=7时,c(SO42-)>c(NH4+)
B. 两种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1和c2,pH分别为a和a+1,则c1=10c2
C. 某种物质溶于水形成酸性溶液,该物质可能是强酸与强碱反应形成的盐
D. 向0.1 mol/L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则溶液中增大
18.25℃时,浓度均为0.2 mol/L的NaHCO3和Na2CO3溶液中,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均存在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
B.存在的粒子种类相同
C.c(OH-)前者大于后者
D.分别加入NaOH固体,恢复到原温度,c(CO)均增大
19.某温度下,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Ⅱ为盐酸稀释时的pH变化曲线
B.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点溶液的导电性强?
C.a点K的数值比c点K的数值大
D. b点酸的总浓度大于a点酸的总浓度
0.如图曲线a和b是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B.?P点时反应恰好完全,溶液呈中性
C.曲线a是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定曲线
D.酚酞不能用作本实验的指示剂
21.如图曲线a和b是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B.?P点时反应恰好完全,溶液呈中性
C.曲线a是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定曲线
D.酚酞不能用作本实验的指示剂
22.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A.图①表示25℃时,用0.1 mol·L-1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1 NaOH溶液,溶液pH随加酸体积的变化
B.图②中曲线表示反应2SO2(g) + O2(g) 2SO3(g);ΔH < 0 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
C.图③表示10 mL 0.01 mol·L-1 KMnO4 酸性溶液与过量0.1 mol·L-1草酸溶液混合,n(Mn2+) 随时间的变化
D.图④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 H2(g) →CH3CH3(g);ΔH< 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二.填空题(共6小题,58分)
22.(8分)书写方程式
①NaHCO3的电离方程式 ②H2S的电离方程式
③Na2S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④KAl(SO4)2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23.(6分)(1)火箭推进器中有燃料肼(N2H4)和液态双氧水,它们反应产生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热。已知:0.4mol液态肼与足量的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2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磷单质同磷灰石在高温下制备黄磷(P4)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Ca5(PO4)3F(s)+21SiO2(s)+30C(s)=3P4(g)+20CaSiO3(s)+30CO(g)+SiF4(g) ;H
已知相同条件下:
4Ca3(PO4)2F(s)+3SiO2(s)=6Cas3(PO4)2(s)+2CaSiO3(s)+SiF4(g) ;△H1
2Ca3(PO4)2(s)+10C(s)=P4(g)+6CaO(s)+10CO(g);△H2
SiO2(s)+CaO(s)=CaSiO3(s) ;△H3
用△H1、△H2和△H3表示H,H= 。
24.(12分)H2A为二元弱酸,设有下列四种溶液:
A 0.01 mol·L-1的H2A溶液
B 0.01 mol·L-1的NaHA溶液
C 0.02 mol·L-1的HCl与0.04 mol·L-1的NaHA溶液等体积混合液
D 0.02 mol·L-1的NaOH与0.02 mol·L-1的NaHA溶液等体积混合液
据此,填写下列空白(填代号):
(1) cH+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2) cH2A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3) cA2-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25.(6分) 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
(1)若以A点表示25℃时水在电离平衡时的离子浓度, 当温度升到100℃时,水的电离平衡状态到B点,则此时水的离子积增加到 。
(2)25℃时,pH=10的Ba(OH)2溶液与常温下的pH=5的稀盐酸混合后,升温并保持100℃的恒温,欲使混合溶液pH=7,则Ba(OH)2与盐酸的体积比为 。
26.(8分)(1)25℃时,在pH=12的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OH可能为 。
(2)25℃时,若体积为Va、pH=a的某一元强酸与体积为Vb、pH=b的某一元强碱混合,恰好中和,且已知Va>Vb 和b=2a。则b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8分)信息时代产生的大量电子垃圾对环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某“变废为宝”学生探究小组将一批废弃的线路板简单处理后,得到含70%Cu、25%Al、4%Fe及少量Au、Pt等金属的混合物,并设计出如下制备硫酸铜和硫酸铝晶体的路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第①步Cu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第②步加H2O2的作用是把Fe2+氧化为Fe3+,使用H2O2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⑶ 用第③步所得CuSO4·5H2O制备无水CuSO4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和操作方法)。
⑷ 由滤渣2制取Al2(SO4)3·18H2O ,探究小组设计了三种方案:
上述三种方案中,______方案不可行,从原子利用率角度考虑,_______方案更合理。
⑸ 探究小组用滴定法测定CuSO4·5H2O (Mr=250)含量。取a g试样配成100 mL溶液,每次取20.00 mL,消除干扰离子后,用c mol· L-1 EDTA(H2Y2-)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平均消耗EDTA溶液6 mL。滴定反应如下:Cu2+ + H2Y2- = CuY2- + 2H+
在往滴定管中装入标准液之前,滴定管应该先经过 ,再用水清洗干净,
然后再 ,方可装入标准液。排除酸式滴定管尖嘴处气泡的方法是 。在滴定时, 手操作滴定管活塞。
(6)写出计算CuSO4·5H2O质量分数的表达式(要求带单位)ω= _____________ ;
(7)下列操作会导致CuSO4·5H2O含量的测定结果偏高的有_____________。
a.未干燥锥形瓶
b.滴定终点时滴定管尖嘴中产生气泡 21世纪教育网
c.未除净可与EDTA反应的干扰离子
d.读取滴定管中待测液的初始体积时仰视
山西大学附中
2012—2013学年高二第一学期(10月)月考
化学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DDACC CDAAB CBDAD CCCBBB
二.填空题(共6小题,共58分)
22.(8分)①NaHCO3的电离方程式 NaHCO3=Na++ HCO (HCO H++ CO2)
②H2S的电离方程式 H2SH++HS-(HS-H++S2-)
③Na2S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S2-+H2O HS- + OH- (HS-+H2O H2S + OH-)
④KAl(SO4)2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Al3++3H2OAl(OH)3+3H+
23.(6分)①N2H4(l)+2H2O2(l)=N2(g)+4H2O(g) △H=-641.63kJ·mol-1
(△H数值与方程式匹配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②△H1+ 3△H2+18△H3
24.(12分) (1) A;D (2) C;D (3) D;A 21世纪教育网
25.(6分) (1) 10-12 ; (2)2∶9;
26.(8分)10×102 mol·L1 或 10×1012 mol·L1 (<b<14)
27.(18分)或
不引入杂质,产物对环境物污染。在坩埚中加热脱水
甲方案不可行。乙更合理。
检验是否漏水
用标准液(或待装液,EDTA溶液)润洗
快速放出液体 左21世纪教育网
, c.d山西大学附中2012高二上学期十月考试
生物试题
(考察时间:60分钟 考察内容:以必修三2、3章为主)
一、选择题:(共30个小题,每题2分)
1、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恶苗病是赤霉素作用的结果 B.细胞分裂素可以用于植物组织培养
C.脱落酸可促使老叶凋落 D.果农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催熟水果
2、如果母亲的血清中不含凝集素抗A和抗B,而父亲的血清中含凝集素抗A,则后代红细胞膜上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 有凝集原A B. 有凝集原B
C. 有凝集原A和B D.无凝集原A和B
3、下列有关人体中酶和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酶和激素都是蛋白质 B.酶和激素都与物质和能量代谢有关
C.酶和激素都由内分泌细胞分泌 D.酶和激素都要释放到血液中才能发挥作用
4、右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导致ab段和bc段体温变化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A.发热和寒颤 B. 提高环境温度和寒颤
C.寒颤和出汗减少 D.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
5.养鸡场鸡舍中清晨和傍晚用稳定的灯光延长光照时间.以提高产蛋率。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延长光照刺激可直接通过体液调节提高产蛋率
B.鸡的产蛋率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
C.鸡的产蛋行为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
D.鸡的产蛋行为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
6、如下图所示,用燕麦胚芽鞘做实验,可使其发生向右弯曲生长的是 ( )
7、某学生开展了“NAA溶液对草莓发育影响”的研究,下图是实验结果示意图,图中箭头所示是草莓的果实,果实内包含着种子。根据有关信息可知,NAA溶液
A.导致了多倍体草莓的产生
B.在本实验中帮助草莓完成了授粉
C.抑制了草莓的生长 D.作用类似于草莓种子发育时产生的生长素
8.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家用某种植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测
A.浓度高于 mol/L的生长素会抑制该植物茎段的生长
B.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含量达到M值时,植物开始合成乙烯
C.该植物茎中乙烯含量的增加会促进生长素的合成
D.生长素对该植物茎的生长具有两重性
9、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可利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使植物增高
②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不同配比会影响组织分化
③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4-D浓度相同
④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
A.低浓度的2,4-D一定可以除去小麦田间的双子叶杂草
B.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可增加芦苇的纤维长度以提升芦苇品质
C.水果、蔬菜上残留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一定不会损害人体健康
D.若儿童食用乙烯利催熟的水果则会导致性早熟
11、实验证明,光照可以影响生长素的分布,而不会使生长素分解。现切取
甲、乙、丙三个相同大小且生长状况相似的胚芽鞘尖端,其中甲、乙纵向插入不透水的云母片,将三者分别置于a、b、c、d四个琼脂块上(如图所示,c、d两琼脂块不接触)。然后将甲装置放进不透光的暗盒中,乙、丙装置给予右侧单向光照射。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定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为
A.a>b>c>d B.b>a>c>d C.a=b>c>d D.b>a>d>c
12、右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
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
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13、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其中“一少”的主要原因是:…
A.血糖含量过低 B.糖氧化供能发生障碍,脂肪消耗
C.肾小管肾炎大量丢失糖 D.肾上腺素分泌过少
14、较大剂量注射一种激素后,小鼠尿中有糖,且体温升高,这种激素是:
A.胰高血糖素 B.肾上腺素 C.促甲状腺激素 D.胰岛素
15、右图所体现的生物学含义中,错误的是
A.从图中可以看出,根比茎对生长素更敏感
B.促进不同器官的生长所需要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不同
C.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一定不同
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也可以起到相同的作用
16、人的下丘脑受损,不可能影响( )
A.内分泌活动的协调 B.体温恒定的维持
C.躯体运动的精确性 D.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
17、与植物激素有关的一组是( )
①生产无籽番茄 ②叶子变黄 ③果实脱落 ④CO2的固定 ⑤棉花摘心⑥矿质元素吸收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①④⑤ D.①⑤⑥
18、图甲表示植物茎背地生长的情况,如果A点的生长素浓度在乙图的a点以下,下面对B点的生长素浓度叙述正确的是
A.B点的生长素浓度在乙图的o—a之间且小于a
B.B点的生长素浓度在乙图的a—c之间且小于c
C.B点的生长素浓度在乙图的b—d之间且小于d
D.B点的生长素浓度在乙图的o—d 之间且小于d
19、如下图,图一表示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照下的生长情况,图二表示胚芽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不同反应,则图三中表示a、b两点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应分别依次是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③ D.②和④
20、下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
C.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
D.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21、在农作物的栽培过程中,要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必须针对不同的植物采取不同的措施。如果温室栽培白菜过程中,发现花丝萎缩,花粉发育不良,则会影响传粉受精;大田种植的黄瓜,花期由于连续数日暴雨,影响了正常受粉。要想保证这两种作物的产量,防止减产,应采取的措施分别为 ( )
A.适当增施B肥和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
B.提高CO2浓度和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
C.都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
D.适当增施N肥和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
22、关于植物激素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可用于果实催熟 B.脱落酸能够促进种子萌发
C.赤霉素能够促进茎的伸长 D.乙烯可用于诱导产生无籽果实
23、右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当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顶芽和最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依次分别为
A.a和b B.b和a C.b和c D.c和b
24、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此图没有提供的 信息是( )
A. 生长素对3种器官的作用都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B.A、B、C点对应的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C.D点对应的浓度促进芽、茎的生长,抑制根的生长
D.幼嫩细胞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反应不敏感
25、如图所示,神经纤维MB段距离长于MC段,在M处给以电刺激,在B,C处用电流计测其电位变化,电流计指针
A.不动 B.向左摆
C.向右摆 D.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摆动
26、某人因患流感而出现持续高热,在一昼夜中持续维持在39.5℃,则该病人在一昼夜中产热总量与散热总量之间关系是
A.基本相等 B.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产热量小于散热量 D.不确定
27、若右图中甲、乙两图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则以下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2、细胞4依靠细胞表面的糖蛋白识别信息
B.信息从细胞3传递到细胞4的速度比从细胞1传递到细胞2快
C.若细胞1为下丘脑中的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作用于细胞2的是甲状腺细胞
D.人体对寒冷的反应与乙图所示调节有关,也与甲图所示的调节有关
28、在市场上可见到发育不均匀的西瓜(歪瓜),若切开后,可发现凹侧的种子大部分未发育。这种现象可解释为()
A.种子发育需要果实提供营养
B.发育着的种子可以合成大量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
C.凹侧见不到阳光,不能形成种子
D.由于果实产生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部分种子不发育
29、在农业生产上,移栽棉花的产量比非移栽棉花的产量高许多,通过比较发现移栽棉花的根系发达,其侧根比非移栽棉花的侧根多且密,这是因为在移栽过程中 ( )
A.促进侧根细胞的分裂 B.促进侧根产生生长素
C.抑制侧根生长素的产生 D.破坏了根的顶端优势,促进侧根的生长
30、个人的手掌触到裸露电线(110V)会立即反射性地握紧电线,被解救后他再次看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这两种反射的正确叙述是
A.两种反射中枢都在脊髓
B.两种反射中枢都在大脑
C.前一种反射中枢在脊髓,后一种反射中枢在大脑
D.前一种反射中枢在大脑,后一种反射中枢在脊髓
二、简答题:(共4个小题,共计40分)
31.(9分,每空1分)为证明光照和重力两种因素对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哪个影响更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索:
材料用具:品种、大小相同的萌发玉米种子若干,空易拉罐四个,沙土,不透光的牛皮纸,剪刀等。
方法步骤:
(1)取四个空易拉罐,分别剪去顶盖,装入湿润沙土并分别标号(甲、乙、丙、丁);在
每个易拉罐内植入三颗玉米种子,放在温度适宜的阴暗处培养,待幼苗长到2 cm左右时备用。
(2)将甲、乙、丙、丁均用不透光的牛皮纸包严(留出幼苗生长的足够空间)放在实验
台上,甲、乙直立放置,在乙装置的一侧开一个直径为1 cm左右的小口,在它们的侧面0.5 m 处用100 W的白炽灯连续照射;丙、丁水平放置,在丙装置的正对地面处开一个直径为1 cm左右的小口,在它们的下方0.5 m 处用100 W的白炽灯连续照射(装置如图所示);甲、乙、丙、丁的其他条件相同。
实验现象:两昼夜后,甲直立生长;乙向光弯曲生长;丁向上弯曲生长;丙也向上弯曲生长,但与丁相比,弯曲度要小一些。
请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原因并得出结论:
(1)由甲、乙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玉米苗具有 的特性,最可能的原因是 。
(2)由甲、丁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玉米苗具有 的特性,最可能的原因是 。
(3)对照乙、丙、丁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 。
继续探究:
(4)如果实验开始后使整个实验装置失去重力,甲、乙、丙、丁四个装置的幼苗生长方向将是:甲 ,乙 ,丙 ,丁 。
32、(16分)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常用于生产实践。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生根和侧芽生长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甲和乙对微型月
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分别是 、
(2)由图1的结果 (填“能”或
“不能”)判断0.5的激素类似物
乙对生根的影响。为探究30.5的
激素类似物甲和0.5的激素类似物
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的复合影响,除设计空白对照外,其他三种培养基应分别添加 、 、 。
(3)已知甲为生长素类似物,图2为其X、Y和
Z三中浓度下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则:①X浓度的甲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 作用。
②X浓度、Y浓度和Z浓度之间大小的关系是 。
33、(9分)根据下列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实验一:选取同品种、同日龄的健康大鼠若干只,实施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随机等分成四组,分别注射激素及生理盐水30天,结果如图1。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
(2)手术应切除 。每次注射各激素的量应按照 来计算。
(3)图1表明胰岛素具有 的作用,胰岛素与生长激素共同作用的效应 (小于/等于/大于)它们单独作用之和。
实验二:选取健康大鼠,持续电刺激支配其胰岛的副交感神经,测定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浓度,结果如图2。
(4)开始刺激后,血糖浓度将 ,原因是 。
34、(6分,每空1分)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研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对根和芽生长的影响,拟用小麦种子、温箱、培养皿、移液管、滤纸、尺、蒸馏水、10 mg/L 2,4-D(一种生长素类似物)以及0.1%升汞(表面消毒剂)等完成相关研究。
(1)该实验的原理是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有调节作用,其调节效应与
等有关;用不同浓度的2,4-D处理萌发的种子,对根、芽的生长有不同的影响。
(2)请补全下面的方法步骤:
①取小麦种子,用0?1%升汞消毒适宜时间,再用蒸馏水冲洗若干次,置于22℃温箱中催芽2 d。
②取培养器若干套,并编号。向1号皿中移入10 mg/L2,4-D 溶液10 mL,然后移出1 mL到2号皿中,加9 mL蒸馏水并混匀,如此稀释至6号皿(浓度为0.0001 mg/L)。最后 。
③在各皿中放置一滤纸圆片,选取萌动的种子10粒,合理排放于皿中,盖上皿盖,放在22℃温箱中黑暗培养3 d。
④测量并记录 。
(3)2,4-D的调节效应一般用一定时间内器官长度的增长百分率(%)来表示。计算增长百分率(%)需要获得的参数除了处理组长度以外,还应该包括 。请将本实验最可能的结果用曲线图表示其走势。(假设对根、茎的最适促进浓度分别是0.001 mg/L和1 mg/L)。
山西大学附中2012高二上学期十月考试
生物试题答题卡
姓名 准考证号 班级 座位号
------------------密-----------------封-------------------线-------------------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简答题:(共4个小题,共计40分)
31.(9分,每空1分)
(1)
(2)
(3)
(4)
32、(16分,每空2分)
(1)
(2)
(3)
33、(9分,每空1分)
(1)
(2)
(3)
(4)
(5)
34、(6分,每空1分) 21世纪教育网
(1)
(2)
(3)
2012高二10月月考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C B D A B D B A B C A B B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A B D B A C C D D A C B D C
二、简答题:(共4个小题,共计40分)21世纪教育网
31.(9分,每空1分)
(1)弯向光源生长的 单侧光照使生长素在背光一侧分布较多,使玉米苗的茎背光侧的组织生长较快
(2)向背地方向生长 在重力影响下,生长素在近地侧分布较多,使玉米苗的茎近地侧的组织生长较快
(3)重力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大于光照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21世纪教育网
(4)直立生长 弯向光源的程度加大 弯向下生长 水平向前生长
32、(16分,每空2分)21世纪教育网
(1)促进生根 抑制生根
(2)不能 30.5的激素类似物甲 0.5的激素类似物乙 30.5的激素类似物甲和0.5的激素类似物乙
(3)①抑制 ②X>Y,X>Z,Y与Z之间大小关系不确定
33、(9分,每空1分)
(1)胰岛素和生长素对大鼠生长的影响
(2)垂体和胰腺 单位体重注射量乘以体重
(3)促进大鼠生长(及加强生长激素的促生长作用) 大于
(4)降低
胰岛素浓度升高和胰岛血糖素浓度降低,促进了组织细胞加速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抑制了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胰岛素 胰岛血糖素
34、(6分,每空1分) 21世纪教育网
(1)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和植物器官种类
(2)②从6号皿中取出1 mL弃去,在7号皿中加入9 mL蒸馏水 ④幼芽的长度,幼根的长度和数目
(3)对照组长度和初始长度 曲线图(2分)
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