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如初见 课件(38ppt+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生若只如初见 课件(38ppt+教案)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印象卡活动
Impression Card
小游戏:回到初见
印象卡活动
在你的微信好友群里,问问你的好朋友他(她)第一次见到你时,对你的印象是什么?也可以发一条朋友圈,让你的好友们评论他们第一次见到你时对你的印象是什么呢?
思考与分享
对比别人对你的印象以及自己对自己的印象,总体来说是否一致?两者的区别在哪?
看到他人的反馈,你感到诧异吗?你觉得为什么会给他留下这样的印象?
生活中我们第一次见到某某人的时候,心中总会有一个对他(她)的印象。这个印象就是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的三大特点
同学们给老师写的印象卡
第一次见老师印象
现在对老师的印象
第一印象的三大特点
片面性——往往失之偏颇,以偏概全。
第一印象的特点 1:片面性
以下将分别呈现六个不同人物的单人照片,每张照片呈现时间为20秒。
请你根据自己的感觉,分别对六个人做出性格和品行(0-10分)的大概判断,并排出顺序。还可以揣测一下他的职业。
慧眼识人
独立判断!并对他人相貌保持尊重。
02
01
04
03
06
05
01 李登海
山东省莱州市人。现任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主任。
他研究的玉米品种7次刷新我国夏玉米高产纪录,被誉为“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02 明正彬
原云南省保山市公安局副局长。
曾数次出生入死,打入贩毒集团内部卧底侦察,是一位给毒品犯罪以沉重打击的缉毒英雄。
获选中央电视台“200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03 白爷爷
从1993年到1998年,老人资助了红光中学的200多名藏族学生,月月给他们补助,直到他们高中毕业。
白芳礼倾尽所能地把他的光和热洒向了众多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学生们从他那里获得的感动和成长,让他收获了无上的幸福。
04
泰德·邦迪(Theodore Robert "Ted" Bundy,1946年11月24日-1989年1月24日),是美国一个活跃于1973年至1978年的连环杀手。在其于1978年2月最后一次被捕之前,他曾两度从县监狱中越狱成功。被捕后,他完全否认自己的罪行,直到十多年后,才承认自己犯下了超过30起谋杀。
泰德·邦迪
05 药家鑫
药家鑫,西安音乐学院大三的学生。
2010年10月20日深夜,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此后驾车逃逸至郭杜十字路口时再次撞伤行人,逃逸时被附近群众抓获。
06 洪战辉
洪战辉,男,1982年6月出生,河南省西华县人,中共党员,中南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第十七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第一印象的三大特点
第一印象的特点 1:片面性
第一印象的特点 2:表面性
表面性——外貌、服装和仪表等信息。
第一印象的三大特点
第一印象的特点 1:片面性
第一印象的特点 2:表面性
第一印象的特点 3:类化性,带有主观的归因模式
先归类,贴标签,归因模式——总是把表面外部特征归因为内心情感和思想的流露。
在一个Canon 赞助的的实验中,6个摄影师被要求拍摄同一个人Michael,但是被告知了关于此人的6个不同版本的背景故事。然后 摄影师们就根据他们听到的故事,去给故事的主人公拍照。
 在这幅照片里,摄影师被告知Michael是一个灵媒。
  在这幅照片里,摄影师被告知Michael是一个白手起家的百万富翁。
  在这幅照片里,摄影师被告知Michael是一个有犯罪前科的人。
  在这幅照片里,摄影师被告知Michael是一个见义勇为者。
 在这幅照片里,摄影师被告知Michael是一个酒鬼。
 在这幅照片里,摄影师被告知Michael是一个渔夫。
第一印象的三大特点
第一印象的特点 1:片面性
第一印象的特点 2:表面性
第一印象的特点 3:类化性、主观性的归因模式
如何管理我们的“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会造成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首因效应”。心理学家的研究认为,先出现的信息对总印象的形成具有较大的决定力。初次见面时对方的仪表、风度所给我们的最初印象,往往形成日后交往时的依据。
生活中我们哪些场合需要特别注意第一印象的管理?
印象管理就是自己通过一些努力,让别人以自己期望的方式来看待自己。
1、外貌与着装(占50%):虽然美丽和魅力都很吸引人,但二者的内涵差异很大。
2、语气与声音(占40%):音调、语气、语速、节奏都将影响第一印象的形成。
3、言谈与举止(占10%):言谈举止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体现。
面试中的印象管理
·男士
·
面试着装指南
不宜太长。最好在几天前理发,尽量避免在面试前一天理发,以免看上去不够自然。
发型
纯真丝的领带,或者50%的羊毛和50%的真丝混合织成的领带应该是你面试时的选择。
领带
原则1:总是穿长袖衬衫;原则2:总是穿白色或淡蓝色衬衫。
衬衫
颜色:藏青色、黑色最佳。
质地:纯羊毛,在视觉效果上比任何其他衣料都要好。
西装
颜色:黑色或棕色最佳。
系鞋带的皮鞋是最保守的选择,无带的也较大方得体。
皮鞋
颜色:黑色最佳。
长度:应该以你跷腿时不露出太多的胫骨为宜。
袜子
·女士
·
面试着装指南
裁剪合体,气质凸显。
小西装
面试的最好选择之一,不论是外加小西装,还是搭配一件合身的大开口毛衣都很不错。
衬衫
带来干练的中性魅力。
直筒长裤
当地搭配一些饰品无疑会使你的形象锦上添花,但搭配饰品也应讲求少而精,一条丝巾,一枚胸花,一条项链,就能恰到好处地体现你的气质和神韵。
配饰
用薄而透明的粉底营造健康的肤色,用浅色口红增加自然美感,用棕色眉笔调整眉形,用睫毛膏让眼睛更加有神。越淡雅自然。
淡妆
仪态方面
保持“二号微笑”
所谓“二号微笑”,就是“笑不露齿”,不出声,让人感到脸上挂着笑意即可,保持“二号微笑”,让人感觉心情轻松,又比较愉快。
避免一些不自信的身体语言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是在感叹人与人之间初次见面的那种美好的感觉。
如果现在在自己面前放一面镜子,面对镜子中的自己,你会写下对自己什么样的评价呢?
最后送给同学们的一句话:
初见之所以怀念,是因为那一瞬间的美好。我们在自我寻找的过程中,也给自己留一份美好,也许,我们都比自己想象中的更美好。
谢谢大家《人生若只如初见》教学设计
《人生若只如初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帮助同学们认识第一印象及其特点,认识到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的影响;
2、学会印象管理,并在人际交往和生活实际中应用;
3、激发学生反思自己的人际交往。
二、教学重点
1、第一印象的特点
2、生活中的印象管理。
三、教学难点
把掌握的一些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
四、教学准备
1、学案和PPT
2、课前问卷调查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课堂小组合作、团体游戏分享
六、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通过这首古诗词,引出课堂主题:人生若只如初见。
(二)回到“初见”:印象卡活动
1、印象卡活动规则:每个小组每人领取一张印象卡。每个人将印象卡中个人信息的部分填写完整。填完后把印象卡交给小组其他的同学。每个人在别人的卡的相应格中任选一格,填上你对卡片主人的第一印象。填完后交给下一个人,以此类推,直到每个同学写完,再交回给卡片的主人。
2、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对比别人对你的印象以及自己对自己的印象,总体来说是否一致?两者的区别在哪?看到他人的反馈,你感到诧异吗?你觉得为什么会给他留下这样的印象?
3、通过活动引出“第一印象”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第一印象,并且反思这样的“第一印象”会有什么特点。
(三)第一印象的定义及其相关特点
1、 第一印象的特点:生活中我们第一次见到某某人的时候,心中总会有一个对他(她)的印象。这个印象就是第一印象。
2、第一印象的特点
①片面性:往往失之偏颇,以偏概全。
呈现课前调查,学生写下对老师的第一印象和现在对老师的印象。说明第一印象往往有失之偏颇的特点,具有片面性。
②表面性:第一印象容易受外貌、服装和仪表等信息影响。
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做慧眼识人活动:呈现六个不同人物的单人照片,每张照片呈现时间为20秒。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感觉,分别对六个人做出性格和人品(0-10分)的大概判断,并排出顺序。还可以揣测一下他的职业。
通过学生之前的“以貌取人”和最后真实身份的揭示,让学生理解第一印象表面性的特点,并且反思自己的人际交往。
③类化性、主观性的归因模式
利用一个Canon 赞助的心理学实验,说明第一印象的类化性和主观性的归因模式的特点。实验过程中6个摄影师被要求拍摄同一个人Michael,但是被告知了关于此人的6个不同版本的背景故事。然后摄影师们就根据他们听到的故事,去给故事的主人公拍照。结果如下:
Michael不同职业对应的照片
3、总结第一印象的三个特点。并且引出第一印象带来的心理效应:首因效应。
(四)印象管理
PPT显示印象管理的概念:印象管理就是自己通过一些努力,让别人以自己期望的方式来看待自己。
1、教师提问学生,在生活中的哪些时候要特别注意第一印象?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呢?
2、通过学生的分享,教师重点讲解面试中的印象管理。
面试当中的三个重要影响因素:①外貌与着装(占50%):虽然美丽和魅力都很吸引人,但二者的内涵差异很大。②语气与声音(占40%):音调、语气、语速、节奏都将影响第一印象的形成。③言谈与举止(占10%):言谈举止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体现。
教师通过三个重要影响因素给学生提一些面试中的建议。
(五)主题升华和课堂总结
1、回归课堂的主题: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句诗是在感叹人与人之间初次见面的那种美好的感觉。
2、联系印象卡活动:如果现在在自己面前放一面镜子,面对镜子中的自己,你会写下对自己什么样的评价呢?
教师发现中职学生在看自己的时候,有时候会比较片面,或者容易只是看到了自己的缺陷和不足。
播放视频:《自己和他人眼中的我》,通过视频升华主题,人际交往中其实很重要一部分是自我认知,引导学生更加积极的看待自己。
3、教师总结:初见之所以怀念,是因为那一瞬间的美好。我们在自我寻找的过程中,也给自己留一份美好,也许,我们都比自己想象中的更美好。
七、教学反思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发现课堂内容能很好的吸引学生参与活动,但是在有些班级的课堂中,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分享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学生对于活动可能更多流于表面,学生自我反思的内容偏少,如果课堂中能多一些学生的反思,课堂的效果也许会更好。
PAGE
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