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图上获得信息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从地图上获得信息

资源简介

《从地图上获得信息》教学设计
  教与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树立与人合作学习的精神。
能力目标:学会从地图上获取所需信息,解决具体的问题,具备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认识目标:学会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选择不同比例尺的地图;学会依据情况选择不同种类的地图。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比例尺大小不同,表示的区域范围不同,表示的内容详略不一样。
  教学难点:等高线地形图的使用。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分组合作学习探究、设置情景法。

  教与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利用平面图是向别人介绍自己所在位置的一个好办法。其实,地图能够告诉我们的绝不只是位置,我们可以从地图中得到更多的信息。这一节课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习《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出示课题幻灯片1)

  一、选择合适的地图(板书)

  师:我们知道最近的新闻是《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大陆行》(出示幻灯片2),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进一步缓和,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到宝岛台湾旅游。那你知道哪些有关台湾的知识?你对台湾的了解有哪些?

  学生简要回答(略)。

  教师简要介绍台湾省的有关知识,并出示幻灯片3~6,让学生简单了解我国的宝岛台湾。

  如果有一天,我们要到台湾去观光旅游,我们将要准备哪些地图?

  学生简要回答(略)。

  师:老师这里准备了三张地图,大家看看怎样使用它们?

  出示幻灯片7~9,让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出示幻灯片10。

  【想一想】哪一幅地图表示的区域范围大?台湾省在三幅地图中的内容的详略程度是否相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从三幅地图中你分别能了解到什么?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回答(略),教师归纳,出示幻灯片11,对回答较好的学生给予鼓励。

  出示幻灯片12,引导学生发现:比例尺不同,地图所反映的内容的详略程度就不同。

  出示幻灯片13,引导学生观看并阅读。

  【选一选】出示幻灯片13,提问:在什么情况下你会选择A图?在什么情况下选择B图?在什么情况下你会选择C图?并说说理由。

  学生回答(略),教师进行归纳。

  【过渡】选择好合适的地图后,该如何使用地图呢?

  二、巧用地图(板书)

  师:请大家先看几张图片(出示幻灯片11)。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果然漂亮,想不想去游玩一下?

  教师简要介绍一下省会杭州,引起学生的兴趣。

  情境1:杭州旅游

  假如你是张京,暑假期间,准备同妈妈从北京到杭州旅游。妈妈让你来设计旅游路线,你应该准备什么地图?你应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分小组展开竞赛。

【比一比】
1.出示幻灯片15~17,引导学生读《中国铁路干线分布图》,设计出从北京至杭州的最短铁路线。

  2.让学生量算一下北京─杭州的距离。

  3.如果旅游时间为3天,最好采取哪一种交通方式?

  4.根据《杭州景区旅游图》,设计出在杭州的游览路线。

  情景2:爬山

【想一想】
1.如果张京第三天想去爬杭州天目山,应该了解这座山的哪些情况?

  学生回答(略)。

  2.从什么地图上可以获取这些信息?

  引出等高线地形图。

  3.你会画等高线地形图吗?

  【画一画】请学生上台画出自己印象中的等高线地形图,并讲讲为什么这样画。

  出示幻灯片18,播放视频文件,向学生介绍等高线地图的画法,以及各条曲线表示的不同含义。

  要求学生认真观看,对认为重要的内容做好记录,并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说。

  教师出示幻灯片19,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力图让学生认识这些曲线都表示什么内容。

  教师出示幻灯片20,师生共同发现:等高线越密的地方,地势越陡,等高线越稀疏的地方,地势越平缓。

  【请你设计】出示幻灯片21~22,联系课本图1-14,师生共同完成以下问题。

  1.如果你队长,你将如何设计登山的路线?从山麓到山顶怎样走才能使爬山的距离最短?

  2.如果从登山出发点出发,怎样走既近又安全?请你向你的队员介绍你的方案。

  情境4:社会调查

  出示幻灯片23,联系课本图1-16。

  出示幻灯片24,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理解“农用地”和“非农业用地”的含义(教师补充)。

  【探究一下】

  1.1949年前的非农业用地是怎样分布的?有什么特点?

  2.1985年前的非农业用地与1949年前的非农业用地相比,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1985年后非农业用地有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学生回答(略),教师进行简要归纳。

  (三)小结

  出示幻灯片25~26。

【想一想】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你还有什么问题?

  (四)课外拓展
  师:请展示你收集到的教材以外的地图,说说你会在怎样的情况下使用它们?

  (五)布置作业
  (1)完成《作业本》的作业。
  (2)出示幻灯片27-28,让学生感受张家界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联系课本图1-15《张家界旅游图》,要求学生分小组完成情境3的内容。

  【比一比】然后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安排各自的旅游线路,比比看哪个小组安排的路线最合适,走的重复路线最少。(教师如有时间可在步骤上作适当的指导)。

  1.你准备从哪儿进?哪儿出?(第一步:找到进入风景区的入口。)
  2.为了缩短行程,应选择哪个饭店?(第二步:由于要在风景区内玩两天,所以必须找一个晚上住宿的地方。)
  3.你打算第一天游哪些景点?第二天游哪些景点?(第三步:大致确定出第一天和第二天分别要游览的景区。)
  4.在图上画出你第一天和第二天的行程线路。(第四步:具体确定每天的旅游线路。)

  出示幻灯片29,课堂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