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复习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复习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单元总结
一 自由
【回顾重点】
自由 意义 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含义 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与法治的关系 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
要求 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 利 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
【对点训练】                 
1.对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  )
①自由受到法律约束 ②公民没有言论自由 ③网络谣言危害社会 ④必须依法行使权利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二 平等
【回顾重点】
平等 含义 (法律 意义 上)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
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
重要性 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法律面 前人人 平等 重要性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表现(主要内容) 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平等地适用法律
践行 平等 反对特权
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对点训练】
2.我国法律规定,国家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对于所有公民的保护或者惩罚都是平等的,不得因人而异。从平等的角度看,这体现了(  )
①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②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平等待人的重要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三 公平
【回顾重点】
公平 含义 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
内涵 权利公平 要求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
规则公平 要求每个人都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
机会公平 要求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意义(重要性) 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要求 个人维护公平 ①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②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制度保障公平 ①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②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对点训练】
3.漫画启示我们坚守公平需要 (  )
①追求公平、捍卫公平 ②司法机关公平对待当事人 
③分配社会资源时公正合理 ④赢得他人的信赖与尊重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四 正义
【回顾重点】
正 义 内涵 一般而言,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
重要性 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
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守护正义 的原因 追求正义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主题。正义感是公民的基本德行。期盼正义、实现正义、维护正义,是我们的共同心声。我们要做有正义感的人,以实际行动建构正义的大厦
守护正义 的要求 个人守护正义 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
守护正义 的要求 司法维护正义 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
为了实现司法正义,国家积极推进以司法公正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对点训练】                 
4.青少年遇到非正义的事情,既要勇敢,又要机智。下列做法可取的有 (  )
①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争取成年人的帮助 ②挺身而出,坚决与不法分子拼到底 ③不动声色,装作没看见,悄悄溜走 ④虚张声势,与不法分子巧妙周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真题链接
1.(2021江西)2021年是残疾人保障法施行30周年。30年来,我国在日常生活、考试就业、医疗康复等方面制定措施,专门为残疾人打造无障碍环境。这 (  )
A.体现了人们法律地位不同
B.表明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
C.体现了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D.表明特定人群不受法律约束
2.(2021苏州)2021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强调,对于在城市的农民工子弟,只要拿到居住证,一定要让他们有受教育的机会。这样要求有利于 (  )
A.维护公共安全 B.彰显公平正义
C.创造社会财富 D.确保公正司法
3.(2021嘉兴节选) “小”“大”不期来相逢,人文关怀情意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小鸿沟“迎来”大政策】
微报道 为让老年人更好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针对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2020年11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其中规定:完善金融科技标准规则体系……平台企业要提供技术措施,保障老年人网上支付安全。
微评论 数字时代下的“尊”老有了国家的政策、制度保障。
材料二 【大飞机“等候”小朋友】
微报道 2021年4月30日,新疆和田机场最后一班飞往乌鲁木齐的航班准备起飞时,被拦了下来。原来,当地一名7岁男孩因手臂被拖粒机绞断,需紧急前往乌鲁木齐进行手术,错过时间将无法治疗。接到请求后,经多方协调,南航向该机组下达了“滑回席桥,二次开门”的指令。航行中,乘务组安排专人照看男孩,一名医生旅客主动协助,机组还捐款给男孩应急。这被称作一场“生命”速递。
微评论 在生命道义面前,航空规则的“让步”让出了人性之暖。
从平等角度阐释两则微评论所折射的道理。
答案解析
1.D 2.A 3.B 4.C
【中考题提前练】
1.C [解析] 残疾人属于社会上的特殊群体,我国采取措施为残疾人打造无障碍环境,属于不同情况差别对待,C正确。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所以法律地位不同的说法是错误的,A错误。所谓特权就是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针对残疾人的措施不属于特权,B错误。D说法错误,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任何公民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故选C。
2.B
3.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我们要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们的合法权益。但不同情况要差别对待,如老人、儿童等在特殊情况下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