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课 公民权利第2课时 依法行使权利知识点一 行使权利有界限1.为什么公民行使权利要有界限 【为什么】 任何权利都是有 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 ,不能 权利。 2.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怎样做】(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 、 、 利益和其他公民的 自由和权利。 (2)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 ,按照规定的 、 和 进行。 3.邻居家的宠物狗经常半夜吠叫,扰得四邻不安。小明与邻居交涉,邻居却理直气壮地说:“我有权养狗,狗叫不是很正常吗 你有什么权利来指责我!”下列可以用作小明劝说邻居的理由是( )A.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B.公民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C.公民有广泛而真实的权利D.公民享有批评权、建议权在内的监督权4.下列属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有 ( )①小丰搜查同桌的书包寻找自己丢失的零花钱②小强就校门口交通拥堵问题给有关部门打热线电话③小丽因出水痘向班主任请假去市第一人民医院看病④小刚遭人辱骂后也用同样的话语去辱骂对方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③④5.2021年3月1日,江苏省南京市检察机关依法以涉嫌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对仇某批准逮捕,同时决定开展公益诉讼调查工作,以法之名为英雄烈士正名。请结合所学知识和案情,对此案例作出评析。知识点二 维护权利守程序1.为什么维护权利要守程序 【为什么】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 ,有效 纠纷。 2.公民的合法权利受到损害时,应该怎么办 公民维护权利的主要方式有哪几种 (1)做法:①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 的意识,通过正确的 维护自身权益。②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 维护权利。 【怎样做】 (2)方式:包括 、 、 和 等。 【是什么】 3.什么是协商 协商主要适用于哪些纠纷 【是什么】(1)含义:当事人可以在 的基础上,依据 ,直接对话,分清责任,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2)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一些常见的 、劳动争议和 纠纷等。 4.什么是调解 调解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是什么】(1)含义:调解人以国家 和政策以及 为依据,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使他们相互谅解,进行协商, 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2)调解方式:主要有 、 和 。 5.什么是仲裁 仲裁适用于哪些纠纷 【是什么】(1)含义: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 ,自愿将其争议提交 ,并受仲裁裁判约束。 (2)适用范围:公民与其他个人或组织之间发生 和其他 争议时,可以申请仲裁。 6.诉讼主要有哪几种情况 【是什么】(1)公民遇到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的争议,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 。 (2)公民对于某些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 。 (3)公民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权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 。 7.在生活领域,协商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润滑剂。关于“协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协商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有效的手段B.协商是当事人之间自行解决纠纷的方式C.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权益争议是通过协商解决的D.一些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等,可以通过协商解决8.刘某与妹妹因遗产继承问题发生争议,相持不下,一度导致家庭关系紧张,后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双方达成遗产继承协议。对这一案例,同学们有以下不同看法,你赞同的有 ( )①纠纷的解决体现了调解的力量 ②人民调解委员会属于仲裁机构 ③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 ④调解是解决纠纷的有效方式A.①③④ B.①②④C.①②③ D.②③④9.小雷和小阳到蛋糕店购买生日蛋糕,回家后发现蛋糕已经变质了。下面是他们两人的对话。小雷:“扔掉算了。”小阳:“不,去找店主讨个说法。”小雷:“不必了,砸了他的店。”小阳:“不可以,我们要依法行使权利。”(1)你赞成谁的说法 为什么 (2)你认为他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至少写出三种途径)强化训练1.李某认为“我的微信朋友圈我作主”,他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布侮辱、诽谤张某的语言,并贴出对方的照片。张某起诉后法院依法判决李某以不屏蔽任何人的方式,在朋友圈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道歉内容至少保留10天。对此,我们应持有的看法是 ( )A.每个人并不是自己微信朋友圈真正的主人B.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必须经过别人的应允C.微信朋友圈不是法外之地,可以在家里诽谤他人D.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2.右面漫画《维权》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有 ( )①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增强法律意识 ②要通过合法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③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④禁止采用非法方式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A.①②③ B.①②③④C.①②④ D.③④3.随着权利意识的觉醒,公民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关于维权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协商是当事人之间自行解决纠纷的方式 ②调解人只能以国家法律为依据进行调解 ③仲裁是解决权益争议及纠纷的唯一方式 ④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是依法维权的最后屏障A.①④ B.②③C.②④ D.③④4.村民胡某曾与村委会签订承包本村鱼塘十年的合同,三年后因效益好,村委会强行终止合同,胡某不服,于是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属于 ( )A.刑事自诉 B.刑事诉讼C.行政诉讼 D.民事诉讼5.面对上海迪士尼禁止游客自带食物入园的霸王条款,华东政法大学的4名学生没有沉默,而是选择了“较真”,勇敢站出来说“不”,对上海迪士尼提起诉讼。上海迪士尼被迫做出更改,除个别种类外,允许游客自带食物入园。这一案例启示我们 ( )A.要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B.要善于给“霸王条款”制造舆论压力C.诉讼是依法维权的唯一途径D.要自觉遵守规则,自觉改进规则6.学习了《公民权利》这一课后,某校八年级(1)班道德与法治课外学习兴趣小组正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维护权利】家住某小区一单元603室的李先生近来遇到了麻烦事,因为703室厨房的下水道渗漏,导致自家厨房无法使用。李先生多次上楼与703室的张先生沟通,张先生却称:“漏水与自己无关,维修管道是物业部门的事。”问题一直没有解决。(1)张先生的说法是否正确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并给楼下李先生出个主意,解决他遇到的问题。【侵害权利】朱某在酒店就餐时,无意中发现6名顾客正在豪饮其所经销的啤酒,便用手机拍下一段视频,并制作成广告放在当地电视台播放,而6名顾客的食相却非常不雅。(2)朱某“随手拍”的行为侵犯了6名顾客的什么权利 你想对朱某说些什么 【滥用权利】有媒体报道:3名男子来到某银行业务大厅,霸占了银行的两个柜台要求存钱,每次只存10元,存完后又继续拿出10元。这样持续了3天,既不顾排队的民众怨声载道,也不理会工作人员的苦口相劝,甚至警察到场告知其违法后仍我行我素。最终,3名男子中有两名因涉嫌扰乱秩序,被当地警方依法行政拘留,1人接受警方的批评教育。(3)两名男子受到行政拘留,这对于我们依法行使公民权利有哪些警示 答案解析知识点一1.范围 界限 滥用2.(1)国家的 社会的 集体的 合法的(2)法定程序 活动方式 步骤 过程3.B [解析] 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社会和国家的利益,故B正确;A、C、D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故选B。4.A5.①仇某的行为是违法行为,侵害了英雄烈士的名誉权和荣誉权。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②仇某他将会因为自己的违法行为而受到法律的制裁。③行使权利有界限,我们要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等。知识点二1.享受权利 避免和化解2.(1)法定程序办事 途径和方式 法定程序(2)协商 调解 仲裁 诉讼3.(1)自愿、互谅 法律(2)消费 交通事故4.(1)法律法规 社会公德 自愿(2)人民调解 行政调解 司法调解5.(1)仲裁协议 仲裁(2)合同纠纷 财产权益6.(1)民事诉讼 (2)刑事自诉(3)行政诉讼7.A [解析] 诉讼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A。8.A 9.(1)我赞成小阳的说法。维护权利守程序。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公民权利如果受到损害,要懂得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2)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讨回公道。【综合提升练】1.D [解析] 微信朋友圈不是法外之地,我们可以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但诽谤他人的行为是违法的,故选D。2.B 3.A4.D [解析] 普通公民或公民与法人之间的人身财产纠纷属于民事诉讼。故选D。5.A 6.(1)张先生的说法不正确。因为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李先生应先与张先生协商,若协商不成,可以采取合法的方式,到法院去起诉张先生。(2)人格尊严权。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应当享有受他人和社会尊重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3)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或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或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②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或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