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课件(21张PPT)+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3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课件(21张PPT)+素材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9.3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目 录
第一部分 建设文化强国
第二部分 坚定文化自信
第一部分 建设文化强国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
全会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建成文化强国。这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来,党中央首次明确了建成文化强国的具体时间表。规划《建议》还专门用一个部分对文化建设进行了部署,提出今后5年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部署了三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二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三是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思考:结合材料和视频,谈谈建设文化强国的意义以及措施?
建设文化强国
建设文化强国
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输入标题
1.建设文化强国,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必要性
各种各样的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
要求
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传统的和现代的、外来的和本土的、先进的和落后的、健康的和腐朽的、积极的和颓废的等)
【知识拓展】
比较 落后文化 腐朽文化
区 别 含义 不同 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 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
表现 不同 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常见的看相、算命、测字、看风水等。 一是政治思想上的腐朽文化,如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殖民文化等;二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具有明显的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特征的邪教文化,如“法轮功”等;三是日常生活中的,对个人的身心健康和发展具有严重危害性的文化,如“黄赌毒”文化。
改造 办法 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 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输入标题
2.建设文化强国,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
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
输入标题
3.建设文化强国,要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01
03
02
04
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弘扬时代新风。
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4.建设文化强国,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国内
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
国际
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国外民众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第二部分 坚定文化自信
观看视频,谈谈为什么要坚持文化自信?我们的自信来自哪里?
1.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文化自信的来源
(1)文化自信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完善。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活力不断进发,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社会主义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雄姿临立在世界东方。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
3.如何坚定文化自信
要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文化底蕴)
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 (最根本的要求)
要继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 (夯实基础)
做法
知识框架
课堂巩固
2.2020年6月13日,“文化与自然遗产日”全国各地围绕“文物赋彩全面小康,非遗传承健康生活”为主题的各项活动。让千年文物重现风采,为残损器物恢复原貌,给古老遗址找回昔日光华……文物修复师们秉持专业与耐心,守护着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修复文化的过程,不仅在延长文物的生命,更是在与历史对话。保护与修复的过程也是研究文化中蕴含的科技与历史、记忆与技艺的过程,是提炼文化基因的过程,使我们更认同、热爱自己的文化。这体现了( )
①文物体现历史,文物是民族血脉和灵魂
②通过文物修复展现中华文化的包容之美
③在文物修复中增强了对中华文化的自信
④在文物修复中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D
课堂巩固
2.为打通公共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我国制定《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加快县级文化馆与图书馆的建设,启动“流动文化车”和“流动图书车”等工程,不断推动优质文化资源向基层乡村延伸。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能够(  )
①发展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②提升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
③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的对接
④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