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2013届高三10月阶段测试 9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2013届高三10月阶段测试 9份打包

资源简介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
2013届高三10月阶段测试
基本能力试题
第一部分 共59题,每题1.2分,共7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注:将所有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2分,共70分)
1.下列活动属于科学活动的是: ( )
  A.蒸汽机的发明 B.B超技术
C.摄像技术的发明 D.万有引力的发现
2.电池的发明解决了人类的很多动力问题,但是电池的废旧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说明了技术的: ( )
A.目的性 B.创新性 C.综合性 D.两面性
3.美国智力趣题专家米奇尔出了一道观察测试题:图中有辆公交车,A和B两个汽车站。请问,公交车现在是要驶向A车站呢,还是驶向B车站?有些聪明的少年读者轻而易举地解开了难题,因为他们发现生活中的公交车从左往右行驶的时候才能看到车门。请问公交车是要驶向哪个车站,这些少年读者是通过哪一种发现问题的方式得到启发的? ( )
A.驶向B站,收集和分析信息
B.驶向B站,观察日常生活
C.驶向A站,收集和分析信息
D.驶向A站,观察日常生活
4.“荷兰人向大海夺取土地的斗争”这一事例说明了人们在______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
A.利用自然 B.保护自然
C.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D.合理地改造自然
5.水利大坝从理论、设计到开工建设要进行许多次实验,一般采取下列的什么方法: ( )
  A.优选实验法 B.模拟实验法 C.虚拟实验法 D.强化实验法 
6.灯具的发展大约经历了火把→油灯→煤气灯→电灯的过程。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各式各样、各种不同性能的灯具可谓层出不穷,这主要归功于照明技术的不断更新,充分说明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是 ( )
A.设计促进了技术的发明与革新 B.技术的更新为设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C.技术促进了人们设计思维和手段的发展 D.设计促进技术成果的转化,服务于社会生活
7.从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来看,下列哪组设计所体现的人机关系目标是一致的 ( )
A.汤勺把手上的塑料 铅笔一端设计了橡皮擦
B.汽车的安全带 桥上的护栏
C.电脑键盘字母排列设计 课桌合适的高度设计
D.铁锹合适的把长设计 电线上的绝缘包皮
8.瓜子是人们喜食的休闲食品,一颗小小的瓜子放在嘴里,吃得香,吃得随意方便,为了使瓜子更“漂亮”、更“可口”,某些厂家在煮制瓜子时,先是放入明矾,以使瓜子不易受潮变软,保持好的口感,然后用价格便宜的工业盐代替食用盐加以炒制,十多分钟后,加入滑石粉或工业石腊给瓜子“抛光”,使炒出来的瓜子光滑好看。如此,“美容”的瓜子就出炉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设计“美容”瓜子的人具有创新意识,应该提倡。
B.这种瓜子食用后,对人身体有极大损害,设计者违背了设计的道德原则。
C.这种“美容”瓜子既好看,又好吃,赚钱利润高,设计者应得到奖励。
D.设计这种瓜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9.设计的一般过程:①发现与明确问题 ②制作模型或原型 ③制定设计方案 ④产品的使用和维护⑤测试、评估和优化。正确的顺序是: (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⑤④ C.③①②④⑤ D.⑤④①③②
10.人们发布在网上论文是受到国家法律保护的,这时_________制度起作用。
A.人权 B.知识产权 C.财产权 D.专利权
11.低碳是近年来的热点,在许多地方都演绎的美妙绝伦,比如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很多场馆使用的就是可回收利用的绿色材料。如果请你为校“低碳生活”会议采购纪念品,以符合会议精神为原则,下列哪项纪念品不合适 ( )
A.小盆栽 B.太阳能小手电 C.皮草手套 D.手帕
12.专利的申请和获得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1.初审2.授权3.提交申请4.实质审查5.公布6.受理 .正确的顺序是:
  A.1-2-3-4-5-6; B.3-6-1-4-2-5;  C.3-6-1-5-4-2; D.4-6-2-1-3-5
13.小凯买了一个可充电的手电筒。他每次使用完后都习惯性地接上电源长时间充电,不久发现电池供电时间明显变短。小凯要求商家更换却遭到拒绝,因为他没有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正确给手电筒充电。这个案例说明了,用户应 ( )
A. 面对面与厂家沟通才能正确使用产品
B.逐个接受厂家如何使用产品的培训
C.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才能确保正确使用产品
D.凭经验和习惯来使用产品
14.科学侧重认识自然,力求有所发现,技术则侧重于利用和合理的改造自然,力求有所发明。我国古代有许多关于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现和发明,以下属于科学发现的是 ( )
A.指南车 B.走马灯 C.祖冲之的圆周率 D.活字印刷
15.办公室空间处理要简洁明快,以达到严谨、高效的工作氛围,是为了满足 ( )
A.信息的交互 B.生理需求 C.心理需求 D.动态的人
16.苍蝇拍的手臂一般比较短,落在很高地方的苍蝇用普通的苍蝇拍是打不到的,小学2年级的小明于1994年发明了可伸缩臂的苍蝇拍,想打远处的苍蝇就把手臂拉长,打近距离的就把手臂缩短,这样就可以打到任何地方的苍蝇了。小明申请了专利,并获得专利权。请问,小明的这个专利应属于哪种类型? (   )
A.发明专利  B.外观设计专利  C.实用新型专利
17.小明的这项专利应该受法律保护 年? ( )
A.10  B. 20  C.30 D.15
18.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能源技术的发展,应以 为目标。 ( )
A.快速发展 B.可持续发展 C.稳步发展  D.高效发展
19.李小姐买了一瓶有美白效果的洗面奶,瓶身上除了产品名称是用中文标注的外,其它内容均为英文。使用一星期后,李小姐脸上长出了许多红色小斑点。后来请人对该洗面奶说明书翻译后才了解,原来说明书上指明过敏性肤质不能使用该产品,而李小姐刚好是过敏性肤质。产生问题的原因是 ( )
A.说明书的内容没有侧重点     B.说明书内容条理不清,说而不明
C.说明书没有充分考虑用户阅读的需要 D.说明书没有体现产品特点
20.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护了发明者的创造并赋予发明人一定的权益,使发明者能设计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新产品。下列不属于知识产权保护范围的是 ( )A.经营权 B.著作权 C.专利权 D.商标权
21.徐明设想要对自己使用的普通手机进行改造,既在现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手电照明功能,以方便夜间行路照明。这种改造属于 (  )
A.技术发明  B.技术革新  C.外观设计
22.中国人的飞天梦自古就有,明朝有一个人名叫万户,曾尝试用爆竹将自己送上高空,但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多次尝试和努力都没能成功。现在同样采用类例爆竹原理的火箭却把我们中国人送上了太空,实现中国人的飞天梦。这个案例说明了 ( )
A.技术的实现受经济条件的制约 
B.技术的实现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
  C.技术的实现受社会条件的制约
23.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开启了抗生素时代,挽救了无数生命;但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耐药菌株迅猛发展,抗生素束手无策,许多重症感染者因此死亡,这反映了技术的什么性质? ( )
A.技术的两面性 B.技术的创新性 C.技术的专利性 D.技术的目的性
24.制作一张小板凳需要运用到到物理学、几何学、化学、美学、材料学等多个学科知识,这说明了技术具有 ( ) A.目的性 B.创新性 C.综合性 D.两面性
25.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从小就是个求知欲特别强的孩子。为了弄懂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他纵身跳进水中,险些淹死;看到母鸡孵出小鸡,他也学着母鸡的样子趴在鸡蛋上……对技术的浓厚兴趣和热情推动着爱迪生不断地进行创造和发明。爱迪生在技术上的创造和发明使他得到了终身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个案例说明了技术的价值体现在以下的什么关系中( )
A.技术与人 B.技术与社会 C.技术与自然 D.技术与科学
26.“盲人防溢水杯”的发明者,是在看到他的一个盲人朋友水时倒水时,用手指插进杯里试探水的高度,他认为这样既不方便也不卫生,从而萌生了发明“盲人防溢水杯”的动机。这个事例说明 ( )
A.因为和盲人是朋友而产生发明动机 B.观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他萌生发明动机
C.受盲人之托而萌生发明动机 D.只要看到盲人倒水就能产生发明动机
27.徐明设想要对自己使用的普通手机进行改造,既在现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手电照明功能,以方便夜间行路照明。这种改造属于 (  )
A.原理创新 B、功能扩展 C、新技术应用 D、外观设计
28、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虚拟现实世界中的技术设计原型并进行试验,这种方法在技术试验中称为:
(   )
A.强化实验法 B.模拟实验法 C.优选实验法 D.虚拟实验法
29.李敏要使客厅的茶几更具有欣赏价值,那么她应该侧重改变茶几的 ( )
A.功能 B.造型 C.安全 D.强度
30.小明要设计一个中小学生随身携带的水壶,他对水壶进行了设计分析,你认为对产品进行设计分析应考虑的因素是 ( )
A.“物”“人”“环境” B.美观、实用、经济
C.结构、功能、安全性 D.高效、健康、舒适
31.家用落地风扇的底座一般做得比较重,这是为了 ( )
A.增加风扇的强度 B.增加电风扇的稳定性
C.安装电线的需要 D.更加美观
32.1884年英国的沃特曼设计了一种用毛细管供给墨水的钢笔。此笔的端部可以卸下用一个小的滴管即可将墨水注入毛细管,这样,钢笔就可以自由吸水了。钢笔的设计是对鹅毛吸水技术的改进,而小圆珠代替笔尖的设计则使圆珠笔技术得以诞生。这个案例说明了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是
( )
A.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    B.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C.设计的丰富内涵        D.设计制约技术的发展
33.在人类历史上,总是有人幻想设计“永动机”,以提供“没有本钱的能源”。“永动机”的想法一直持续了几百年,无论是从物理的方法,还是化学的方法,都没有成功,这样的设计为什么会失败 ( )
A.它们不符合技术的目的性 B.它们不符合技术的创新性
C.它们违反了基本的科学原理 D.它们没有技术专利
34.我们经常看到马路旁边的广告牌后面的支撑架是三角结构的,从这种现象中我们看出以下哪个因素 影响着结构强度? ( )
  A.材料 B.形状 C.构件 D.连接方式
35.以如下方式放置的并注入不同数量水的,稳定性最差的是: ( )
36.如图一张圆桌,不能使它更加稳固的方法是 ( )
A.使用较重的大理石做桌子与地面的接触部分,木材做桌面
B.使用较重的大理石做桌面
C.如使用木材制作桌子,各部分大量采用榫接的方式
D.增大桌子底部的支撑面面积
37.我们所用的板凳属于 结构。 ( )
A.实心结构 B.框架结构
C.空心结构 D.壳体结构
38.在举办运动会的时候,运动员在单杠上做大回环姿势时,会使杠体产生 变形。( )
A.拉伸 B.弯曲 C.压缩 D.断裂
39.下列属于拱结构特点的是 ( )① 矩形平面 ②美观 ③有利于承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40.分析下列物体的结构类型,判断哪个不属于壳体结构 ( )
A.头盔 B.圆形陶瓷饰品 C.贝类 D.金字塔
41.我们常用的A形梯不采用铅合金片,而是采用长方形截面的构件,这说明以下哪能个因素( )影响着结构的强度?
A.材料 B.形状 C. 构件 D.连接方式
42.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是 ( )
A.材料 B.资金 C.设备 D.内在属性和规律。
43.原先,人们到银行或储蓄所存取款需要人单,记财等工作,自从引入计算机管理系统后,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请问,这种流程优化属于:
A.工期优化 B.技术优化 C.成本优化 D. 质量优化
44、公共汽车门口写有“先下后上”的字样,体现了 ( )
A.提醒乘客注意安全 B.为了提高速度 C.减轻负荷 D.请乘客遵守流程
45.关于流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时序是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流程中的时序是不可以颠倒的。
B.流程就是做事的顺序,科学合理的流程就是高效率,就是高质量。
C.流程优化往往都是减少环节。
D.对学校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进行期末考试工作的安排,严格来说并不属于流程设计。
46.同样炒一种菜,若在出锅前放碘盐,碘的食用率可达62.3﹪,炒锅时放碘盐,碘的食用率仅为18.7﹪。这个事例说明科学合理的流程对生活有什么意义? ( )
A.提高工作效率 B.提高生活质量
C.减少生活中的盲从 D.使生活更为安全
47.任何一项生产或生活活动都有一定的时序。时序体现了具体活动内容的先后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有些步骤之间的时序是不可颠倒的。下面是邮寄包裹的工作流程,哪一个是正确的流程
( )
A.包袋密封好;收好回执;交寄;购买标准包装箱;取邮寄包裹单;填写邮寄包裹单
B.收好回执;交寄;填写邮寄包裹单;购买标准包装箱;包袋密封好;取邮寄包裹单
C.取邮寄包裹单;购买标准包装箱;包袋密封好;填写邮寄包裹单;交寄;收好回执
D.包袋密封好;购买标准包装箱;取邮寄包裹单;收好回执;填写邮寄包裹单;交寄
48.“虽有乎千金之玉卮,至贵而无当,漏不可盛水……”这句话出自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思想家韩非子之口。意思是说:一个酒杯价值千金,但若是它漏了不能盛酒,也就失去了基本的功能,就没有了使用价值。它说明了设计必须要符合什么原则? ( )
A.美观原则 B.经济原则 C.实用原则 D.技术规范原则
49.“丢卒保车”“一招不慎,全盘皆输”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言,它们说明了系统基本特性的 ( )
A.整体性 B.相关性 C.动态性 D.目的性
5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系统设计要从整体出发,以系统整体功能的最优化为目的
B.系统是一个整体,它是各个要素(部分)的简单相加
C.系统分析的显著特点是完整地而不是零星地处理问题,考虑各种主要变化因素及其相互的影响,全面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51.飞机在空中飞行时,时常看到大气对流的影响而产生颠簸,当飞机的检测装置接收到这一信号后,经过控制器的调节,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调整好飞行状态,克服大气对流对飞机飞行的影响,保持平衡飞行。这个现象说明了系统的什么基本特征? ( )
A.整体性 B.相关性
C.环境适应性 D.动态性
52.在下列关于系统相关性的理解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一个系统往往存在多个目标,这些目标还常常不一致,需要进行协调。
B.系统通常都是由若干部分组成的。
C.系统各组成元素之间,部分和整体之间不仅相互关联、相互作用,而且任何一个组成部分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其它部分和整体任务的完成。
D.系统包含子系统,它又是更大系统的子系统。
53.合金钢材料中,碳含量的高低影响着钢的强度、硬度和韧性,从而影响钢的耐磨性。碳含量高则硬度高,韧性差;碳的含量低则硬度低,耐磨性差。这反映了系统的什么基本特性( )
A.相关性 B.环境适应性 C.动态性 D.整体性
54.台式计算机的CPU上安装的小风扇有时转的快,有时转的慢,这个现象说明了系统的什么基本特性 ( )
A.整体性 B.相关性 C环境适应性 D.动态性
55.黑色系统是指 ( )
A.全部由黑色的材料组成的系统 B.信息完全明确的系统
C.在夜晚生产制造出的系统 D.信息不完全明确的系统
56.走钢丝的人手上拿着一根长棒的目的是 ( )
A.美观 B.重心低 C.保护 D.支撑
57、下列控制系统中属于自动控制系统的是 ( )
A.按钮开关控制 B.普通自来水龙头
C.花房恒温度控制 D.汽车驾驶
58、 人们首先发现了什么问题而发明了电冰箱 ( )
A.冰箱可以制作冰激凌 B.低温可以保鲜
C.冰箱可以制作冰水 D.冰箱可以冰镇啤酒
59.成语和俗语是千百年来人们生活智慧的结晶,其中不少蕴含着有关技术与设计的道理.下列与设计过程中的“结构”“流程”“系统”和“控制”依次对应的是 ( )
①见风使舵 ②铜墙铁壁 ③磨刀不误砍柴工 ④牵一发而动全身
A.②③①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①④ D.③②④①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 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护了发明者的创造并赋予发明人一定的权益,使发明者能设计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新产品。下列属于知识产权保护范围的是 ( )
A.经营权 B.著作权 C.专利权 D.商标权
2.下列活动不是技术活动的成果的是 (   )
A.克隆 B.牛顿第一定律 C.热能转化为动能 D.动量守恒
3.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有 ( )
A.物体的形状 B.材料
C.材料之间的联接方式 D.物体重心的位置
4.下列有可能属于流程优化目的的是 ( )
A.提高工作效率 B.提高产品质量 C.保护环境 D.节约成本。
5.一般流程的优化涉及到哪些指标 ( )
A.质量 B.工期 C.成本 D.个性化
6.下列属于开环控制系统的是 ( )
A.自动门 B.声控灯 C.自动饮水机 D.电饭锅温控系统
7. 在电冰箱的温度控制系统中,下列情况属于影响其温度控制的干扰因素的是 ( )
A.开电冰箱门
B.电冰箱所在房间的温度从20摄氏度变到32摄氏度
C.将热菜或热饭放入电冰箱中
D.在电冰箱外放一盆冷水
8.山西悬空寺始建于北魏时期,是一处木质框架结构古建筑,紧贴崖壁,半悬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北魏时期佛教已传入我国
B.该建筑架构简单,稳定性差
C.木柱和横梁之间的连接方式主要为钉连接
D.插进岩石内的横木飞梁和木柱起主要支撑作用
9.结构的形状会影响其强度和稳定性。下列水库坝体结构抵抗水作用最强的是( )
10.汽车由最初的“老爷”车发展到现代的多样化流线型汽车经历了许多发展阶段,这体现了 ( )
A.技术发展离不开设计
B.设计与技术的发展无关
C.技术总是跟不上设计的脚步
D.设计无需技术的支持
11.技术将各种生物系统所具有的功能原理和作用机理作为生物模型进行研究,提出新的技术设计并制造出更好的新型仪器、机械人等。下列有关选项正确的是 ( )
A.烟雾弹是仿章鱼发明的 B.防水衣服是仿荷叶造的
C.蝶泳是模仿蝴蝶的姿势 D.蹲踞式起跑姿势是仿袋鼠的起动
12.如图是一款超市购物车,采用万向轮,前轮间距较小,车筐内设有可折叠的小孩座椅。下面不属于对购物车进行强度试验的是 ( )
A.让小孩坐在座椅上,观察购物车是否会翻倒
B.转动购物车,体验购物车转向是否灵活
C.推动购物车,感觉推行是否省力
D.放一定量的重物在车筐内,观察购物车是否会损坏
13.警用弓弩(如图)因其发射时无光、声音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反恐。小明通过观察其结构,分析其使用过程,对弓弩进行了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
A.肩托可增大受力面积,使用时既舒适,又能增加瞄准的稳定性
B.利用弩的弹力进行发射,是将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C.采用滑轮组是为了发射时省力,减少人对弓弩做功和能量消耗
14.在世博会上,各个国家的展馆设计带着不同的民族风情、带着各民族对建筑的理解,为本届世博会增添了璀璨光环。对中国国家馆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外观体现了“东方巨人”的构思
B.层层出挑的造型设计借鉴了中国木质建筑斗拱的模式
C.整体色彩参照了故宫外墙的颜色,予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D.整体外观给人以曲线而富有变化的特点
15.小明对羊角锤进行了改进,设计了可以从把手上调控的活动部位,在拔不同的钉子时其活动部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伸缩(如图所示)。对于这一创新成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对于常用工具的改进不可以申请专利
B.伸出部分采用较粗的钢材,主要是从结构稳定性方面考虑的
C.伸出部分设计了稍微宽大的头,可以从压强的角度来解释
D.该作品主要体现了设计的实用性原则
第3题图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
2013届高三10月阶段测试
地 理 试 题
第Ⅰ卷
选择题(70分)
1.晴朗的夜晚,我们用肉眼观察下列各种夭体的感觉,叙述正确的是 ( )
A.星光闪烁的恒星 B.轮廓模糊的行星
C.一闪即逝的慧星 D.圆缺多变的月亮
2.太阳系在天体系统中的层次是 ( )
A.最高一级 B.最低一级
C.次于银河系 D.同于河外星系
3.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太阳放出的能量中到达地球的很多,成为地球表面自然环境变化的主要动力
B.太阳能是目前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
C.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大气、水、生物和火山活动的主要动力
D.煤、石油、核能等能源在形成过程中固定了大量的太阳辐射能
4.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太阳黑子是太阳光球表面一些地方温度稍低,显得较暗的部分
B.耀斑爆发持续时间长,释放能量大
C.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耀斑
D.太阳活动周期大约为11年
下图中阴影表示黑夜。读图,完成5~6题。
5.当地球出现乙图所示的现象时,地球公转至甲图中的 (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6.根据乙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此时南极长城站处于极夜期
B.从A到C按直线方向前进,是先向西北再向东南
C.此时全球气压带都向较高纬移动
D.一条河流自B流向D,其南岸将受到较强的冲刷
读右图中心点为极点的地球光照图,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请判断7—8题
7.费城(75度W)为 ( )
A.6月22日3时 B.6月22日21时
C.12月22日3时 D.12月22日21时
8.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 )
A.90度 B.66度34分
C.43度8分 D.46度52分
读如图所示日历,完成9~10题。
2001年9月小星期日辛巳年八月初七
今日7:25秋分
记事
9.秋分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 )
A.23°26′N,116°E B.0°,171°15′W
C.0°,68°45′E D.23°26′N,180°
10.这一天的月相为 ( )
A.新月 B.月相为半圆,且月面朝东
C.子夜时在西边地平线附近可看到 D.日、地、月近乎在一条直线上
11.右图是中心点为极点的示意图,E为极点,EC线和AB线中,其
中一条线的两侧绝大部分地区日期不同,另一条线的两侧昼夜
不同,D点经度为 ( )
A.45°E B.45°W
C.135°E D.135°W
某地有一幢楼,冬至日正午影长与楼房高度相同,据此回答12~13题。
12.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是 ( )
A.23°26′ B.66°34′
C.90° D.45°
13.该地的纬度是 ( )
①23°26′N ②21°34′N
③25°26′N ④68°26′S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4.当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达最大时 ( )
A.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 B.北京昼夜等长
C. 华北平原正是小麦播种的季节 D. 广州白昼或黑夜达最长
图1—2是我国西藏某地6月22日太阳高度的日变化示意图(未考虑海拔等因素)。参考图回答15~16题。
15.该地的地理坐标为 ( )
A.30°N,90°E
B.16°52′N,105°E
C.23°26′N,120°E
D.36°52′N,150°E
16.此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北京时间 ( )
A.12∶00 B.13∶00
C.14∶00 D.16∶00
17.当气温达最高值时 ( )
A.太阳辐射最强 D.地面辐射最强 C.大气辐射最强 D.太阳辐射强度最大
18.西藏最具地域特色的农作物是 ( )
A.长绒棉 B.青稞
C.花生 D.谷子
读图,判断19~22题。(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19.此时太阳直射的地理坐标是 ( )
A.0°,30°E B.0°,60°E
C.30°E,30°W D.0°,120°E
20.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 )
A.日界线 本初子午线 B.0°,180°
C.0°,150°W D.150°W,180°
21.此时北京时间和北极圈上日落的时间分别是 ( )
A.10时,12时 B.12时,16时
C.14时,16时 D.18时,18时
22.此时 ( )
A.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 B.悉尼和伦敦的昼长相等
C.塔里木河水位达最高 D.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读“南极地区图”,阴影部分为黑夜。读图完成 23-25题:
23.若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地为某月22日,
则北京时间为: ( )
A. 22日2时 B.23日2时
C.22日14时 D.21日22时
24.图中a、b为我国两科学考察站,关于相互方位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山站位于长城站的东北
B.中山站位于长城站的西南
C.从长城站到中山站,沿图中连线的方向是向东北
D.从长城站到中山站,沿图中连线的方向是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25.关于两科学考察站的叙述,正确的有: ( )
A.a考察站邻近南美大陆 B.b考察站濒临太平洋
C.二地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D.正午太阳高度b可能大于a
26.当黄赤交角: ( )
A.O°时世界各地四季分明 B.30°时温带将与中纬度的范围相一致
C.45°时温带和热带的面积相等 D.90°时地球上将不发生极昼现象。
27.天安门广场的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那春分日的升旗时刻是: ( )
A.北京时间6点 B.北京的地方时6点
C.此时伦敦时间为前一天的22点 D.此时东京时间为7点。
28.当北京时间为3月21日12点时,全世界还有 ( )
A.多一半地方是3月21日 B.恰好一半地方是3月20日
C.恰好一半地方是3月21日 D.少一半地方是3月21日
29.当太阳直射20°N纬线时,120°E经线上的甲(纬度为40°N)与乙(纬度为0°)两地( )
A.日出时刻相同 B.昼长相等
C.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D.甲地日落时刻早于乙地日落时刻
30.某地距北极点4440千米,地方时比北京地方时早2小时16分,该地应在 ( )
A.40°N,82°E B.40°N,150°E
C.50°N,150°E D.50°N,82°E
31.某地地转偏向力为0,一般情况下,格林尼治18时,该地气温达一日中最高值,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 )
A.23°26′N、60°E B.0°、60°W
C.23°26′、S、60°W D.0°、90°W
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时间 5小时30分 9小时09分 11小时25分 13小时56分
32.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33.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34.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①地球的公转 ②地球的自转 ③黄赤交角的存在 ④地方时的不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35.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壳是指地表至古登堡界面的部分
B.水循环是地球表面形成不同的自然带和自然景观类型的主要原因
C.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D.生物圈的核心部分是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下层和地壳的表面
第Ⅱ卷
二、综合题(30分)
31.(6分)图中AC为赤道,BC为晨昏线的一部分,B点的地方时比A点早,此时D点地方时为15点,读后回答:
(1)图中A点的经度为________,B点的纬度为_____________。
(2)画出晨昏线的另一部分,并用阴影表示图中的黑夜部分。
(3)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在_____________,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_______。
(4)这一天北京(39°54′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_____,与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纬度是_____________。
32.读图2—11完成下列各题:(8分)
(1)如果此刻“北京时间”为九点整,那么图中
A地经度为___________,太阳直射点的地理
坐标为________ ___。
(2)在此图所示时刻,赤道上属于东半球范围的
那一段中,属昼半球的部分所跨经度为___________。
A.小于90° B.大于90°
C.等于90° D.0°
(3)图中B地在这一天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
33.(8分)读6月22日地球光照图(图中虚线圆圈表示回归线和极圈),完成各题:
(1)在北半球图中画出晨线,在南半球图中画出昏线。(2分)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____ _ 。(2分)
(3)此时A点的太阳高度角比B点太阳高度____(大或小);C点的白昼比D点____(长或短)。(2分)
(4)若E点纬度为40,其位于_ __(国家) (地区)。(2分)
34.(8分)我国某中学地理课题研究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经纬度,设定了简易方案,并进行了实际测量。某方案及测量记录如下:测量工具:自制支架一个、教学用量角器一个、重锤一只(系有细绳)、手表一块(已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校准时间)。安装方式:如图。测量日期:2002年12月22日。测量地点:校园内P点。测量结果:在手表显示12∶58时角β最小,为52°56′;A为量角器中心O点的阴影,AB⊥PA。据此回答:
(1)当地的经度为 ,纬度为

(2)当地该日的日出方向是 ,太
阳直射地的日出方向应为 。
(3)该地可能位于或最接近于长沙、重庆、武汉、
西安四城市中的 。
(4)该地当日正午太阳高度 (大于、
小于)南京。
(5)该地位于 ( )
A.地势的第三阶梯
B.地势的第二阶梯
C.湿润区
D.暖温带2013届高三生物第一次月考试题
班级: 姓名: 考号:
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信息:“近期检测出三株NDM 1耐药基因阳性细菌。其中,疾控中心实验室检出两株来自宁夏的新生儿;一株来自福建某老年患者”。下列关于“NDM 1超级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DM 1超级细菌”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
B.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NDM 1超级细菌”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
C.“NDM 1超级细菌”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D.“NDM 1超级细菌”与人体细胞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染色体
2.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器官和系统
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态系统
C.H1N1流感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但其增殖离不开活细胞
3.成人身体约有1014个细胞。这些细胞大约有200多种不同的类型,根据分化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600多种。但是都有相同的基本结构,这说明(  )。
A.人体细胞既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
B.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基本相同
C.200多种不同的类型就是200多种不同的组织
D.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与草履虫相同
4.2010年11月12日华商报透露,某女子怀孕7个月发现感染艾滋病病毒,剖腹产下女婴。有关艾滋病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为了获得大量的HIV,可以在体外用培养基进行培养
B.艾滋病病毒(HIV)结构简单,仅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C.该病毒的遗传物质由8种核苷酸组成
D.该病毒的衣壳是利用宿主的氨基酸合成的
5.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
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6.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含有集光绿色体的喜氧罕见细菌,每个集光绿色体含有大量叶绿素,使得细菌能够同其他生物争夺阳光,维持生存。下列有关该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该菌是好氧细菌,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C.由该细菌可知,细菌不一定都是分解者,也可以是生产者
D.该菌是光能自养细菌,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7. “核糖”不可能是下列哪一种结构或物质的组成成分(  )。
A.HIV B.T2噬菌体
C.核糖体 D.ATP
8.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中起重要作用。下列关于几种元素与光合作用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C是组成糖类的基本元素,在光合作用中C元素从CO2先后经C3、C5形成(CH2O)
B.N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之一,没有N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O是构成有机物的基本元素之一,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氧来自水
D.P是构成ATP的必需元素,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均有ATP的合成
9.水在生物体内是一种良好的溶剂,是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在代谢中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成熟的植物细胞才可以通过渗透作用吸水,而动物细胞则不能
B.给黑暗中的植物浇灌含18O的水,最先出现放射性的物质是二氧化碳
C.人由30 ℃的环境走进10 ℃的环境后,排尿量会增加
D.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上升,利于越冬
10.下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
B.①、②均属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砖红色沉淀
C.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二者均贮存能量,可作为贮能物质
D.④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使用纤维素酶可将其破坏,④的合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11.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用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蒸馏水来鉴定葡萄糖和尿液中的蛋白质
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C.食用花生油最好选用苏丹Ⅳ染液来鉴定,而一般不选用苏丹Ⅲ染液来鉴定
D.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还原糖的鉴定
12.(原创题)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下面有关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一种蛋白质中都含有20种氨基酸
B.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成多肽时就可执行特定的生理功能
C.蛋白质中的肽键在碱性条件下与Cu2+结合生成紫色化合物
D.生物界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蛋白质具有多样性
13.生物体内的某多肽是由几种不同的氨基酸分子构成的,其中含有三个氨基和两个肽键,下列分子中能构成该多肽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⑤
14.下列关于人体内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具有多样性,是由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B.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基因中的碱基有C、G、A、T、U
C.人体内的酶都是蛋白质,激素也都是蛋白质
D.蛋白酶也是蛋白质,蛋白酶可以水解所有的肽键
15.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五种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以下分析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含有水、DNA、RNA、肝糖原、蛋白质等成分的样品是小白鼠组织
B.只含有蛋白质和DNA成分的样品是T2噬菌体
C.含有水、DNA、RNA、蛋白质、纤维素等成分的样品是玉米组织和乳酸菌
D.既有DNA,又有RNA的样品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乳酸菌和酵母菌
16.右图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m为胸腺嘧啶,则b一定是构成DNA的基本单位
B.若m为胞嘧啶,则a为核糖或脱氧核糖
C.若m为尿嘧啶,则D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
D.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17.下列有关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的遗传信息只存在于DNA分子中
B.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C.原核生物的DNA上不存在密码子,密码子只存在于mRNA上
D.正常生物细胞内,既能以DNA转录形成RNA,RNA也能逆转录形成DNA
18.下列生命活动中,与蛋白质功能无直接关系的是(  )。
A.引起肌肉收缩,红细胞运输O2
B.降低血糖浓度
C.维持植物细胞的形态
D.体现生物性状,调节新陈代谢
19.下图是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下列对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A中肯定含有S元素
B.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
C.多肽中B的数目等于C的数目
D.①过程发生所需模板和运输B的工具的基本组成单位都含有核糖
20.下列关于蛋白质合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噬菌体合成自身蛋白质的原料由细菌提供
B.绿色植物吸收的氮主要用于合成蛋白质等物质
C.tRNA、mRNA、rRNA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D.脱水缩合产生的水中的氢只来自于氨基
21.下图是脑啡肽(一种具镇痛作用的神经递质)的结构简式,有关脑啡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合成脑啡肽所需的能量直接来自于细胞呼吸
B.含有四个肽键,编码它的模板上至少需要4个密码子
C.只有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加工形成一定的空间构象后才具有镇痛作用
D.由五种氨基酸组成,脱水缩合生成的H2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22.分析一条多肽链E和一条多肽链F得到以下结果(单位:个):
元素或基团 C H O N 氨基 羧基
多肽链E 201 348 62 53 3 2
多肽链F 182 294 55 54 6 1
推测组成两条多肽链氨基酸的数目最可能是(  )。
选 项 A B C D
多肽链E 199 53 50 51
多肽链F 181 54 48 49
23.某50肽中有丙氨酸(R基为—CH3)4个,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如图)得到4条多肽链和5个氨基酸(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50肽水解得到的几种有机物比原50肽增加了4个氧原子
B.若将得到的5个氨基酸缩合成5肽,则有5种不同的氨基酸序列
C.若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总共有5个羧基,那么其中必有1个羧基在R基上
D.若将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重新连接成一条长链将脱去3个H2O
24.如右图所示,溶液X中含有绿色染料,溶液Y中含有红色染料,溶液Z中含有蓝色染料。实验开始时,两支漏斗中溶液液面的高度一样。10min后观察的结果是:溶液X液面上升,溶液Y液面下降;溶液X中只有绿色染料,溶液Y中含有了红色和蓝色染料,溶液Z中含有了绿色和蓝色染料。下列有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溶液Z的浓度最高
B.溶液Y的浓度最低
C.溶液Y中的溶质分子能够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X中
D.溶液X中的溶质分子不能够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Z中
25. 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 )
A.植物体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 B.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
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D.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
26.由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27.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部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28、20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赛尔和琳达·巴克,以表彰两人在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作出的贡献。右图为嗅觉受体细胞膜的模式图,下列对该图描述错误的是( )
A.②为蛋白质分子,可作为气味受体
B.①为多肽,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C.②的特异性最终是由遗传性决定的
D.③为磷脂双分子层,为受体细胞膜
29、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体可以通过代谢产生极少量的一氧化氮分子。一氧化氮是一种脂溶性小分子物质,它在血管壁的平滑肌细胞中能够激活某种酶,将三磷酸鸟苷(GTP)转化为环状一磷酸鸟苷(cGMP),使得平滑肌细胞舒张,有扩张血管作用。请分析一氧化氮进入平滑肌细胞的方式和GTP含有高能磷酸键的个数分别为 (   )
  A.自由扩散 2   B.自由扩散 3   C.主动运输 2   D.主动运输 3
30.如图不能够表达的生理过程是
A.突触小体释放神经递质
B.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C.转基因大肠杆菌分泌胰岛素
D.杂交瘤细胞分泌单克隆抗体
31、20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以表彰两人在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做出的贡献。右图为嗅觉受体细胞膜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对该图描述错误的是( )
A.A为蛋白质分子,可作为气味受体
B.C为多肽,其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C.A具有特异性最终是由遗传性决定的
D.B为磷脂双分子层,为受体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32.将水稻培养在含有各种营养元素的培养液中,发现水稻吸收硅多,吸收钙少。这是因为水稻根的细胞膜
A.吸附硅的能力强,吸附钙的能力弱 B.运载硅的载体多,运载钙的载体少
C.吸收硅是自由扩散,吸收钙是主动运输 D.吸收硅不需要能量,吸收钙需要能量
33.如图示植物根细胞在一定时间内吸收K+与某些条件之间的关系。纵坐标表示吸收的速率,横坐标表示某个条件,假定其他条件均为理想状态。则a、b、c、d四幅图的横坐标分别表示的条件正确的一组是 ( )
A.载体数量、温度变化、氧气浓度、光照条件
B.温度变化、光照条件、载体数量、氧气浓度
C.光照条件、载体数量、氧气浓度、温度变化
D.氧气浓度、温度变化、光照条件、载体数量
34、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PI注射到活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利用PI鉴别细胞的基本原理是:( )
A、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同 B、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同
C、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PI D、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的进入
35.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细胞膜、叶绿体的内膜与外膜、内质网膜与小肠黏膜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B.所有的酶都在生物膜上,没有生物膜生物就无法进行各种代谢活动
C.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不会互相干扰
D.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都是一样的,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
36、 在高等植物有丝分裂分裂期中,参与的细胞器有 ( )
① 线粒体 ② 核糖体 ③ 高尔基体 ④ 中心体 ⑤ 内质网
A. ①③ B. ①④ C. ①②③ D.①③⑤
37.简易制备细胞膜的材料及方法最可行的是 ( )
A.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把红细胞放进清水中
B.哺乳动物的成熟白细胞、把白细胞放进清水中
C.青蛙的成熟红细胞、用针扎破细胞
D.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用针扎破细胞
38.下列结构中,不含磷脂双分子层的细胞器是 ( )
A.线粒体和中心体 B.核糖体和中心体 C.高尔基体和内质网 D.核糖体和溶酶体
39.在唾液腺细胞中参与合成并分泌唾液淀粉酶的细胞器有 ( )
A.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B.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叶绿体
C.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D.中心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
40.某一多肽链由199个氨基酸组成,其分子式为CXHYNAOBS2(A>199,B>200),并且是由下列五种氨基酸组成的
那么该多肽链彻底水解后将会得到赖氨酸、天门冬氨酸各多少个
A.A—199、(B-200)/2 B.A-200、(B-199)/2
C.A-199、(B-199)/2 D.A-200、(B-200)/2
二.非选择题:(40分)
41.(14分)下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Ⅴ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体的有机物可以通过颜色反应加以区别鉴定,Ⅱ、Ⅲ使用________________染色,依次呈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而呈现________;使用________鉴定Ⅳ时,应先加________1 mL,再加入________4滴,摇匀后呈现________。
(2)大分子物质Ⅰ~Ⅴ中,具有物种特异性的是________,该细胞基因的表达过程遵循“中心法则”,简写出表达过程:________________。
(3)Ⅳ的结构具有多样性,其多样性根本上是由________决定的。
(4)由小分子物质X、Y、Z、P生成大分子物质Ⅰ、Ⅱ、Ⅲ、Ⅳ的过程中,有一共同的生成物是________。
(5)相同质量的Ⅴ氧化分解供能时释放的能量远远多于Ⅰ,原因是Ⅴ中________含量高。
42、(9分)右图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
(1)比较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高等植物细胞内不含有[ ] (细胞器)。
(2)吞噬细胞摄取抗原的过程体现了⑤的 特性。
(3)控制动植物性状的遗传物质主要位于[ ] 中。
(4)图中[8]的主要成分是 ,与其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 。
(5)若该细胞右边是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的一部分,则色素主要存在于[ ] 。如果是植物的根毛细胞,则图中不应有的结构是[ ] 。
(6)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运输的细胞器是[ ] 和[ ] 。
43.(8分)某同学按下表所示制成临时装片进行有关实验。
组别 材料 实验条件 观察内容
A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清水、苏丹Ⅲ染液、50%酒精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B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X染液 线粒体
C 菠菜叶 清水 叶绿体
D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0.3g/mL;蔗糖溶液 质壁分离
将上述各组实验材料按表中实验条件进行相关处理后,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分析回答:
(1)上述实验中需要的材料用具除显微镜外,还需刀片、镊子、滴管、吸水纸、 。
(2)A组实验的目的是 ,50%酒精的作用是 ,细胞中小颗粒呈 色。
(3)B组实验的X染液是 ,显微镜下看到的线粒体呈 色。
(4)在C组实验中,要选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原因是 。
(5)D组实验中,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原因是 。
44、(9分)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代表 分子;B代表 ;D代表 。
(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 ___________膜。
(3)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 ;碘进入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 。
(4)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膜厚度变小,这说明膜具有___________,主要取决于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
2013届高三10月阶段测试
化 学 试 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N:14 Na:23 Fe:56
一、选择题 (共16小题,每小题 3分)
1.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化学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
A.铜铸塑像上出现铜绿[Cu2(OH2)CO3] B.用石膏粉制作石膏雕像
C.用铝质或铁质容器盛放浓硝酸 D.酸雨的形成
2.下列各组离子在碱性条件下能大量共存,而在强酸性条件下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Mg2+、Na+、SO42-、Cl— B.K+、CO32-、Cl—、NO3—
C.Na+、K+、NO3—、SO32— D.NH4+、Na+、SO42-、NO3—
3.(2012山东 12)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
B.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
C.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D.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H2O的摩尔质量为18g
B.16克CH4含有的分子数为6.02×1023
C.常温、常压下1molNH3的体积约为22.4L
D.1L1mol·L—1Na2SO4溶液中含Na+为1mol
5.在甲乙两个坩埚中分别盛等质量的碳酸氢钠:将甲充分加热,之后冷却至室温;乙不加热。分别向甲、乙两坩埚中加入足量的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反应后甲、乙两坩埚中实际消耗的H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1:1 B.1:2 C.2:1 D.无法确定
6.下表中评价合理的是 ( )
选项 化学反应及其离子方程式 评价
A FeO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FeO+2H+=Fe2++H2O 正确
B 向硫酸铵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Ba2++=BaSO4↓ 正确
C 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的石灰水:2+Ca2++2=+CaCO3↓+2H2O 错误,、和H2O的系数应均为1,生成物中没有
D 用食醋除去水瓶中的水垢:CaCO3+2H+= Ca2++H2O+CO2↑ 错误,醋酸是弱酸,不应写成H+形式
7.对于反应KMn04+ HCl—KC1+ MnCl2+Cl2+ H20(未配平),若有0.1 mol KMn04 参加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转移0.5 mol电子 B.生成0.5 mol Cl2
C.参加反应的HC1为1.6 mol D.Cl2是还原产物
8.向H2S的水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下列图像所示的变化正确的是 ( )
9.一定量的Fe和Fe2O3的混合物投入250 ml 2 mol/L硝酸溶液中,反应完全后,生成1.12 L NO(标况),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mol/LNaOH溶液,要使铁元素完全沉淀下来,所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最少是 ( )
A、450 ml B、500 ml C、400 ml D.550 ml
10.(2011江苏宿州模拟)在一定条件下,向饱和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原来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液中浓度增大,有放出 B.溶液pH不变,有固体析出,有放出
C.溶液中数目增多,有放出 D.溶液中数目不变,有放出
11.下列反应最终一定有+3价铁生成的是 ( )
①过量的Fe与反应 ②Fe与过量稀硫酸反应后,再向其中加 ③溶液中加少量盐酸 ④把Fe和的混合物溶于盐酸中
A.只有① B.只有①② C.只有①②③ D.全部
12.某化学教师设计了“氯气与金属反应”的装置与操作来替代相关的课本试验。
实验操作:先给钠预热,到钠熔融或圆球时,撤去酒精灯,通入氯气,即可见钠着火燃烧,并产生大量白烟。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
A.钠着火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B.反应生成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晶体
C.管中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球是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以免其污染空气
D.根据管右端棉球颜色变化情况可判断氯气是否被碱液完全吸收。
3.(2012山东 8)下列与含氯化合物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HClO是弱酸,所以NaClO是弱电解质
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C.HCl溶液和NaCl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l和NaCl均是离子化合物
D.电解NaCl溶液得到22.4LH2(标准状况),理论上需要转移NA个电子(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1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1 mol N2所含有的原子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22.4 L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数为NA
C.标准状况下,22.4 L氯化氢所含的原子数为NA
D.24 g O2分子和24 g O3分子所含的氧原子数目相等
15.把V L含有MgS04和K2S0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a 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b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 ( )
A.mol·L-1 B. mol·L-1
C. mol·L-1 D. mol·L-1
16.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 ①、②、③、④、⑤、⑥离子中的若干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步骤 操作 现象
(1) 用pH试纸检验 溶液的pH大于7
(2) 向溶液中加氯水,再加入振荡,静置 层呈橙色
(3) 向所得水溶液中加入溶液和稀 有白色沉淀产生
(4) 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溶液和稀 有白色沉淀产生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④⑤ B.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⑥
C.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① D.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③⑤
二、非选择题(4个小题,共52分)
17.(12分)A是用途最广的金属,B、C是两种常见气体单质,E溶液为常见强酸,D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它们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
(1)写出F的名称: 。
(2)写出第③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第④步反应中溶液颜色的变化为 ;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4)写出SO2在水中与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F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可能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
18.(16分)印刷电路的废腐蚀液含有大量CuCl2、FeCl2和FeCl3,测得某废腐蚀液中含CuCl21.5 mol·L-1、FeCl2 3.0 mol·L-1、FeCl3 1.0 mol·L-1、HCl 3.0 mol·L-1。取废腐蚀液200 mL按如下流程在实验室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流程中,“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普通漏斗、玻璃棒、 ;用上述方法获得的铜粉中含有杂质,除杂所需试剂是__________;检验废腐蚀液中含有存在Fe2+的方法是 (注明试剂、现象)。
(2)实验室可用浓盐酸和固体MnO2反应制备Cl2。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 __
__________ _。此反应中体现了盐酸的____________________性质。利用图1制备Cl2并通入到FeCl2溶液中获得FeCl3溶液。
请从图2中挑选所需的仪器,完成上述装置简图(可添加必要的塞子、玻璃导管、胶皮管。不画固定装置),并标明容器中所装试剂名称。
(3)按上述流程操作,需称取Fe粉的质量应不少于_____________g,需通入Cl2的物质的量不少于_______________mol。
19、(12分)、D、E、F、G七种物质间存在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其中A、B、D、G含有同种元素。
已知
(Ⅰ)A为金属单质; B为红褐色固体;E为密度最小的气体;G为浅绿色溶液。
(Ⅱ)D为黄色溶液,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Ⅲ)D能将某种氧化物氧化为F,F是含有三种元素的化合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G生成B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现象 ;
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 。
(2)D的水溶液显酸性,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 。
(3) 对气体C进行如下实验,已知整个反应过程中,每消耗0.1mol KI,转移的电子数约为3.612×1023 个。请按照要求填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用化学用语解释
将少量气体通入淀粉KI溶液 溶液最初变成 色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继续通入气体 溶液逐渐变成无色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0.(12分)某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有:AsH3、H2SO4、KBrO3、K2SO4、H3AsO4、H2O和一种未知物质X。
(1)已知KBr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则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0.2 mol KBrO3在反应中得到1 mol电子生成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反应可推知氧化性:KBrO3________H3AsO4 还原性:AsH3________X(填“<”、“>”、“=”)
(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废腐蚀液
Cu、Fe2+
Cu
FeCl2溶液
FeCl3溶液
过量Fe粉
Cl2
搅拌
过滤
图1
MnO2
浓盐酸
图2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
2013届高三10月阶段测试
数 学 试 题
(时间:10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每题5分)
1.命题“ x∈R,x2-2x+4>0”的否定是 (  )
A. x∈R,x2-2x+4<0 B. x∈R,x2-2x+4>0
C. x∈R,x2-2x+4≥0 D. x∈R,x2-2x+4≤0
2.“x=3”是“”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计算的值为 ( )
A. B. C. D.
4.设函数 ( )
A. B.3 C. D.
5.三个数的大小关系为 ( )
A. B.
C. D.
6.函数的零点个数为 ( )
A.0 B.1 C.2 D.3
7.下列函数中,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的为 ( )
A. B. C. D.
8.若偶函数在上是增函数,则下列关系式中成立的是 ( )
A. B.
C. D.
9.已知函数在区间上是减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0.设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当时,,则 ( )
A. B. C.1      D.3
11.函数的图像关于 ( )
A.轴对称 B.直线对称
C.坐标原点对称 D.直线对称
12.设奇函数在上为增函数,且,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 )
A. B.
C. D.
二、填空题: (每题4分,共16分)
13.若全集,集合,则 .
14.计算 .
15.已知函数f(x)=若f(a)=,则a=____________.
16.已知A={}且A,则= .
三、解答题:(74分,解答要写出必要的解题过程)
17.(12分)已知幂函数为偶函数,且在区间上是减函数,求函数的解析式.
18.(12分)已知函数,a>0且a≠1.
(1)求f(x)的定义域;
(2)判断f(x)的奇偶性并予以证明.
19.(12分)已知函数f(x)=.
(1)在如图所示给定的直角坐标系内画出f(x)的图象;
(2)写出f(x)的单调递减区间;
(3)由图象指出当x取什么值时f(x)有最值.
20.(12分)已知关于的方程的两个不相等实根为.集合,,AC=A,AB=,求的值.
21.(12分)已知集合
若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2.(14分)若函数为奇函数.
(1)求函数的定义域;(2)求的值;(3)讨论函数的单调性.2010级高三第一次阶段测试政治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1.2012年6月18日,由光华公益书海工程向格尔木市图书馆赠送了价值25万元的6000余册图书。这6000余册图书
A.是商品,因为它既是劳动产品,又用于交换
B.不是商品,因为它尽管是劳动产品,但没有用于交换
C.是商品,因为它既有使用价值,又能满足不同人的需要
D.不是商品,因为它尽管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
2.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是,只需要 的货币
A.观念上 B.现实 C.差额 D.足额
3. 2012年9月,在伦敦一处拍卖行,一件乾隆珐琅彩“吉庆有余”转心瓶最终以5160万英镑成交 (折合人民币约5.5亿元)。这里的“5160万英镑”执行的职能有
①价值尺度②支付手段③流通手段④贮藏手段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4.现代生活中使用信用卡的优点有
①简化收款手续②节省交易费用③增强消费安全 ④方便购物消费
A.① B.②③ C.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5.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
A.支付手段 B.流通手段 C.兑换差额 D.兑换比率
6、全国劳模徐虎说:“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家;钱可以买到珠宝,但买不到美;钱可以买到小人之心,但买不到君子之志。”这说明
A、金钱不是万能的 B、金钱不是财富的象征
C、要反对拜金主义 D、对待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7、近年来,我国各空调厂家为了争夺市场大打价格战。目前我国国内有近400家空调厂家,年产量达3000万台,而市场容量只有1400万台左右,使生产厂家不得不采取低价策略。造成价格战的直接原因是 B
A、商品价值量降低 B、产品供过于求C、产品供不应求D、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8、商品的价值量是由 决定的。B
A、商品的市场供求状况 B、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D、生产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
9、在商品生产中,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统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单位商品价值量 ,而商品的价值总量 。
A、越大 越大 B、越小 越大 C、越小 不变 D、越大 不变
10、火车票价格上涨会引起飞机运输量的增加,因为对于消费者来说,火车和飞机
A、用途没有差别B、属于互补商品C、两种运输方式趋向联合D、互为替代商品
11、一架玩具飞机的价格上涨,不会涨到一架飞机的价格;一架飞机的价格下跌,也不会跌到一架玩具飞机的价格。这说明:
①价值决定价格 ②价格不会背离价值太远
③商品的影响决定价格 ④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价格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按产品类型划分,家政消费,如请家教、保姆、维修等属于:B
A、产品消费 B、劳务消费 C、贷款消费 D、租赁消费
12.右图是一幅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背景下出现的名为“心愿”的漫画。它表明
A.工资水平越高越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B.物价水平越低越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C.物价水平和收入水平是影响民生的重要因素
D.面对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群众要求提高工资水平
14、按交易方式不同,消费可以分为:
①钱货两清的消费 ②贷款消费
③劳务消费 ④租赁消费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假日旅游越来越火爆。这种消费属于:
A、生存资料消费 B、发展资料消费 C、享受资料消费 D、钱货两清的消费
16、恩格尔系数是指食物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的比重。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越高,说明:
A、该家庭的收入水平高 B、该家庭的收入水平低
C、该家庭的消费意识强 D、该家庭的消费意识滞后
17、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消费心理主要有:
①从众心理 ②求异心理 ③攀比心理 ④求实心理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8、消费不仅是个人行为,也与社会密切相关。作为消费者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正确的原则。这些原则是: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9.我国居民对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巨大需求带动电信行业的蓬勃发展说明
A.消费方式决定生产方式B.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C.消费结构决定生产结构D.生产水平决定消费水平
20.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的理解,错误的是D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C.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D.公有制企业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占优势
21.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这是因为 ①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③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④称霸世界的需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下列对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是
A.各种经济成分同等重要,应一律平等对待
B.国有经济在一切领域和地区都应占主导地位
C.各种经济成分都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
D.应鼓励各种经济成分在一切范围内发展
23.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
A.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B.党的基本路线决定
C.邓小平理论决定 D.价值规律决定
24、企业必须以效益最大化为目的。这表明(  )
A.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没有作用 B.企业是营利性机构
C.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的需要
D.提高社会效益是企业生产的惟一目的
25、下列对于公司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它是企业形式中的一种 B.它不是国家机关,也不是社会团体
C.它是从事生产、流通或其他服务性活动的经济组织
D.非公有制经济一般采用公司制
26、按照我国的有关法律规定,我国法定公司形式有(  )
①股份有限公司  ②个人筹集资本兴建的公司
③在社会上集资筹建的公司 ④有限责任公司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27、“非典”时期,一瓶熏醋卖到上百元;艾香薰由2元一包涨到18元。这家公司销售能“杀死SARS超级病毒”的消毒剂,另一家公司就销售能“抵抗非典型性肺炎”的药丸。上述材料警示我们(  )
 A 价格战是市场竞争的基本手段 B 广告宣传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C 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D 企业经营者必须注重诚信,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28、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方针的目的是(  )
①优化资源配置②增强企业竞争力③避免企业优胜劣④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9、民工的劳动应该得到尊重,也必须得到尊重。这是因为(  )
①在我国,每个劳动者都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②劳动者享有劳动等基本权利,是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体现③民工是特殊的群体,对城市建设贡献最大④侵害民工的事件时有发生,民工的合法权益还没有得到保护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④
30、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  )
①表明我国一切工作必须围绕扩大就业来展开②有利于维护和实现劳动者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③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④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1、目前,我国有些用人单位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行为侵犯了农民工的
A、取得劳动报酬权B、索取赔偿权C、获得劳动安全卫生权D、公平交易权
32、为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必须:( )
①尽快制定《劳动法》,使农民工的权利有法律保障 ②提高农民工的法律意识 ③一步完善劳动合同制度 ④劳动者要提高竞争意识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3、劳动者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是:( )
A、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 B、取得劳动报酬
C、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D、自觉地履行劳动义务
34、假如某银行一年内贷款6000万元人民币,平均年利率为5%,同年吸收储蓄存款5000万元人民币,平均年息为2厘。一年中该银行共支付职工工资、奖金等10万元,其他支出80万元。这一年该银行的利润应当是( )
A、200万元 B、110万元 C、210万元 D、300万元
35、今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再次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的利率,存款年利率平均下调动0、16%,货款年利率平均下调动0、6%。这一措施的作用在于( )①从宏观上调节社会经济活动②激发单位和个人储蓄的积极性③鼓励生活消费,促进商品销售 ④减轻国有企业的债务负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6、据统计,在银行吸收的居民储蓄存款中,活期存款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居民之所以选择活期存款是因为( )
A、活期储蓄不受存期和金额限制,非常灵活B、活期储蓄比定期储蓄安全、可靠
C、活期储蓄比定期储蓄收益高 D、银行对活期储蓄有特殊的优惠政策
37、我国商业保险的主要业务是( )
A、把分散的社会资金集中起来,用以补偿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损失
B、办理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 C、责任保险 D、保证保险
38、下列关于债券与股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它们都是有价证券,都有是能获得一定收益的金融资产 ②都有是承诺在一定时期内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③债券以定期收取利息为条件,其安全性比股票大 ④股票具有明确的付息期限,其收益比债券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9、小张在选择个人投资方向时,既要求安全性高,以要求其流通性强和收益率高。对他来说最好是( )
A、 购买股票 B、购买政府债券 C、购买保险 D、定期储蓄
40、某股票的上市盘流通2000万股,预期股息为0、4元,股票的价格为20元。如果银行利率提高2%,当预期股息为0、6元时,该股票的市场价格是( )
A、15元 B、20元 C、30元 D、40元
41、城市居民购买股票主要是为了( )
A、使企业筹集到更多的社会资金 B以所投资的股份公司和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决策
C、取得股息和从股票升值中获得收入D、进入股市买卖股票
42、我国现阶段只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决定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是
A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这一制度适应了我国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和特点
C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长远目标
D党中央、国务院一心一意要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43、下列所得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有:①出租房屋所得的房租 ②债券持有人获得的利息收入 ③购买商业保险获得的赔付款 ④股票分红 ⑤以专利技术入股获得的分红 ⑥外资企业里工人的工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⑤
44.对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B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这一分配方式的直接原因
C它是对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
D它不是我国现有分配方式的全部,也不是普通的一种方式,是在其中居主体地位
45.在我国现阶段,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其他多种分配方式。“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主要包括:①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②按管理要素分配 ③按技术要素分配 ④按企业效益分配 ⑤按生产要素分配
A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⑤
46.某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技术员王某购买了内部职工股,年终按股分红得3000元,他还将自己的专利技术投入公司入股,年终又获得17000元,全年他共得工资款36000元,岗位津贴960元,奖金12800元,一年之中他缴纳各种税款4500元,向困难职工捐款1000元。在王某一年的所得中,属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别是
A 29760元;17000元 B 49760元;20000元
C 48800元;20000元 D 44260元;3000元
47、为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在继续搞好已开工的10大建设项目的同时,中央计划再开工12个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的3000亿元。材料中的3000亿元是( )
A、财政收入 B、财政支出 C、税务收入 D、税务支出
48、我国的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度增长,有效地支持了国家重点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财政收入包括( )
A、税收收入、债务收入、国有企业上交的利润收入
B、税收收入、外汇收入、国有企业上交的利润收入
C、债务收入、外汇收入、国有企业上交的利润收入
D、税收收入、外汇收入、债务收入
49、财政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国家财政是通过预算实现的。要正确对待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下列选项对“财政”理解正确的是( )
A、财政是现代国家的经济行为,它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一致的
B、财政是就是指财政收入
C、财政是指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D、财政就是国有企业上缴国家的全部利润,是所有权收益的一种形式
50、2011年,滨州市本级财政安排城建资金168.3亿元。2012年,滨州市还将加大投入力度,安排城建资金216亿元,以城市交通和环保设施为重点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轨道网、道路网、绿网和水网,营造和谐滨州。这说明( )
A、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弥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缺陷
B、 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C、 政府通过财政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为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条件
D、政府通过财政支出,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51、2012年6月18日 ,中国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实现自动对接。6月24日,我国载人潜水器蛟龙成功突破7000米,下潜深度达7020米,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我国“神舟九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蛟龙成功突破7000米,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有( )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能够集中国家的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 ③我国财政的巨大支持作用 ④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2、2003年,中央财政共安排支持各地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资金108亿元,有1.67亿人次受灾群众得到了政府的及时救助。从具体用途看,这属于财政支出中的( )
A、经济建设支出 B、行政管理支出 C、债务支出 D、社会保障支出
53、财政收入中最稳定可靠的收入是( )
A、税收收入 B、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 C、债务收入 D、其他收入
54、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有( )
①经济发展水平 ②消费水平 ③ 国家分配政策 ④社会保障水平
A、①② B、 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④
55、某国2002年度财政收入为1万亿美元,财政支出为1.4万亿美元( )
A、这说明该国出现了财政节余 B、这不否认该国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C、该国只能靠借款来弥补财政赤字 D、这可能导致该国发生通货膨胀
56、下列对财政与税收关系理解正确的是:①二者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②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③税收的强制性决定了财政的强制性 ④组织财政收入是税收的基本作用之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③
57、国家税务部门加大了税收征管的力度,打击各种形式的偷税、骗税、抗税。这并不是要增加税赋,而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这表明
A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B税收具有固定性
C税收具有无偿性 D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58.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开展了“网送税法”宣传活动:凡规定公开的税收法规信息都将在中国税务信息网上发布,让纳税人全面了解税收法律规定。上述材料说明
A税收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确定的 B税收是对所有者的财产的无偿占有
C税收体现了商品交换中的等价交换原则 D国家取得的税收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
59.某县办工厂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和国家税收,县政府决定重奖厂长35万元,并宣布此奖免缴个人所得税。此举引起众多议论,你认为观点正确的是:
A税收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确定的,县政府不能说了算
B这是一种国家奖励、政府行为,可以免(个人所得)税;其他单位不能这样做
C税收是交给国家的,县政府就是国家机关,免税和加重奖励再缴税殊途同归
D县政府不能直接这样做,应委托税务机关宣布减免纳税
60.顾客经常问销售商:“能不能便宜点儿?”有的销售商便说:“如果不开发票,就可以便宜点儿。”对这一现象,正确的态度是:①可以答应店家的要求,因为发票是税务部门进行税务管理的基础和依据,于消费者来说意义不大 ②即使得不到优惠,也一定索要发票 ③发票可以不要,但一定要他开具证明,免得将来商品质量有了问题商家不认账 ④索要发票本身就已间接地为国家的税收做出了贡献 ⑤小小发票关系到国家税款能否足额入库
A ②④⑤ B①③ C④⑤ D②⑤
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40分)
61. 2012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5%。其中,城市上涨4.5%,农村上涨4.6%;食品价格上涨10.5%,非食品价格上涨1.8%;消费品价格上涨5.5%,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2%。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1.5%。其中,城市上涨1.5%,农村上涨1.5%;食品价格上涨4.2%,非食品价格上涨0.2%;消费品价格上涨1.8%,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8%。
运用所学,分析价格变动对人们经济生活的影响。(12分)
62.随着外资品牌开始推出“本地化”汽车产品,挺进低端路线,这让曾长期被本土车企把持的低端市场“危在旦夕”。2012年初,有汽车专家预计,未来中国汽车市场将呈现两极分化的倾向,即向低端和高端两个方向发展。而高端车市从来都是外资巨头把控的领域,随着中国市场的进一步放开,进口高端车将越来越多地涌入国内。资深汽车产业分析师贾新光称,“如果中国进口汽车关税下调,高端市场也会成为外资品牌独霸的天下,上下合围,中国本土汽车企业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中国企业的出路何在?业界专家的答案是必须强大起来。商务部指出,“中国汽车企业要发展,必须从传统汽车开始,自己研发核心技术,逐步向高端技术迈进,除此之外,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假如你是中国车企的一位总经理,你认为中国车企的出路何在?(企业该如何经营发展)(15分)
63.《关于2012年中央和地方决算草案的报告》指出,2012年中央财政重点支出安排和主要财税政策主要有: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 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发挥财税政策稳定物价的作用。巩固、完善和强化各项强农惠农财税政策,坚持把支持“三农”作为预算安排和财政工作的重点。大力支持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建设,保障优先发展教育。中央财政安排用于教育支出3781.32亿元,增长16.4%。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央财政安排用于医疗卫生实际支出2535.05亿元,增长16.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央财政安排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750.73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21.9%。加大对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 ,促进科技创新。增加对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的投入,实际安排2285.46亿元,增长12.4%。
(1)上述材料体现财政支出的哪几种形式 (4分)
(2)结合材料说明财政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9分)2010级高三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英语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第I卷为选择题,满分105分,第II卷为非选择题,满分45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共105分)
一、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1. The manager didn’t ask him to come. _______, he was fired.
A. In other words B. In a word C. In many ways D. In any way
2. They used scientific _______ to do a lot of researches on that subject.
A. way B. method C. means D. manner
3. — I’ve just been to my first language class.
— Oh really ________ . Which language are you studying
A. So do I B. So have I C. So I do D. So I have
4. No dictionaries can ________ all the English idioms.
A. tell B. show C. say D. cover
5. —Our team has won the football game.
—The news sounds ________ .
A. encouraging   B. encouraged C. encourage   D. to encourage
6. I _____ at what you have done with the cat.
A. was amazing B. amaze C. was amazed D. amazed
7. The Summer Palace is beautiful and I look forward _______ it.
A. to visit B. in visiting C. to visiting D. and visit
8. The car factory produced _______ cars this year as the year before.
A. as twice many B. as many as twice
C. as twice as many D. twice as many
9. _______ progress Karl Marx made!
A. What a good B. How rapid C. What great D. How big
10. He runs every day. ______, he has lost weight and become healthier.
A. However B. In fact C. As a result D. In other words
11. Tom ______ having broken the glass and made an apology to the teacher.
A. permitted B. avoided C. admitted D. noticed
12. Our teachers are very strict ______ us in class, but they are kind _____ everyone after class.
A. with; to B. to; with C. to; to D. with; with
13. My daddy is lovely and ________, but sometimes he is not ______ me.
A. energy; patient to B. energetic; patient to
C. energy; patience with D. energetic; patient with
14. — Whose advice do you think I should take
—______.
A. It’s up to you B. You speak C. That’s it D. You got it
15. -Shall we go skating or stay at home
-Which _____ do      
A. do you rather  B. would you rather 
C. will you rather  D. should you rather
二、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When Glen Kruger picked a small cat from an animal shelter, he did not expect much. Yet right from the start, eight years ago, there was an uncommon connection between him and the small black cat. He 16 her Inky.
“ I grew up on a hundred-acre farm and had only cats 17 playmates,” Kruger,
the seventy-year-old man says. “My hearing was damaged by the 18 of farm equipment , so I learned to connect with 19 . They react to what they see and what you do. ”
Inky was a gentle cat, 20 the house with five other cats. But on a January night in 2009, Inky did 21 that would set her apart from 22 cats forever.
Kruger had gone down to the basement(地下室) to 23 the wood stove for the night. When he was finished, he 24 to the top of the stairs and reached to turn off the lights. In doing so , he slipped and 25 his back against an old shelf. The heavy shelf came crashing down and sent Kruger down the stairs.
26 in a pool of blood on the basement floor, Kruger felt 27 going into shock(休克). He shouted for help, 28 his wife, Brenda, was asleep in their
bedroom at the opposite end of the house. 29 Kruger noticed Inky watching from the top of the stairs.
“Go get Brenda, ” Kruger said to Inky.
Inky 30 to the bedroom door and scratched 31 until Brenda opened it. Then Inky led her to the 32 Brenda found her husband 33 the stairs and called 911. Kruger was rushed to the hospital. “I spent six months 34 there,” says Kruger, “Although I became lame , I was blessed. ” Since the accident, Inky has 35 left Kruger’s side.
16. A. gave B. chose C. named D. remembered
17. A. like B. as C. except D. among
18. A. sound B. alarm C. noise D. voice
19. A. animals B. friends C. farmers D. neighbors
20. A. sharing B. visiting C. dividing D. discovering
21. A. anything B. nothing C. something D. everything
22. A. familiar B. lovely C. ordinary D. outstanding
23. A. shut out B. shut off C. shut down D. shut up
24. A. marched B. flew C. struggled D. climbed
25. A. bent B. hit C. shook D. pulled
26. A. Falling B. Lying C. Appearing D. Thinking
27. A. it B. itself C. him D. himself
28. A. and B. but C. or D. so
29. A. Thus B. Otherwise C. Then D. Rather
30. A. walked B. ran C. returned D. withdrew
31. A. rapidly B. suddenly C. madly D. urgently
32. A. bedroom B. basement C. yard D. house
33. A. at the bottom of B. in the middle of
C. at the top of D. in the front of
34. A. regretting B. resting C. relaxing D. recovering
35. A. never B. ever C. still D. already
三、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题3分,满分6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Tamara walked through the night to the little house where her old nurse lived. The old woman gave her a meal. Then Tamara went out to get a car. She had enough money with her to pay for the use of a car for a few days.
She wanted to go into town and see a friend, a teacher of science. She had to sit through the second part of a class before she was able to speak to him. But then he took her to his office and listened to her.
She told him that she wanted to build houses on some land her husband had owned. But first she must clear it of unwanted plants. She wanted something that would kill them.
Her friend wrote down a name on a piece of paper and told her to take it to a shop he knew.
“You will need lots of it.” he said. “Put it in water and spread it over the plants.”
36.Tamara went to see her nurse ______.
A.by car B.by train C.by bus D.on foot
37.Tamara got into town in order to see ______.
A.a friend and a teacher of science
B.a friend who was a teacher of science
C.her old nurse
D.a house that she had built
38.When Tamara arrived, her friend was ______.
A.waiting for her B.busy with his students
C.away from the school D.in his office
39.Tamara's friend ______.
A.advised her about what to buy
B.wrote down the name of some shops
C.gave her some poison
D.took her to a shop he knew
B
What could be simpler than shaking fruit from a tree Well, the job is a lot more difficult than you might think. There is a right way and a wrong way to shake a fruit tree. And a person who is a good apple tree shaker may not be a good cherry tree shaker. Different fruits take different shakes .
As a rule, a slow hard shake is best. This makes the fruit fall much faster than a light; quick jiggle. Most fruits have a set number of shakes per minute that will do the best job of getting them out of the tree and onto the ground. To shake down plums, try shaking the tree four hundred times per minute, moving the tree two inches at each shake. Experts say you'll get three times more fruit from the tree than you will if you shake eleven hundred times per minute at one inch per shake. Cherries, because they are smaller, need more shaking. A good rate of shaking seems to be about twelve hundred shakes per minute. Apples, like plums, need four hundred shakes.
Of course, some people may choose to take no notice of all these expert directions for shaking fruit. Keeping track of all the numbers can be enough to drive some people up a tree.
40.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is ______.
A.some tasks are more difficult than they look
B.shaking fruit trees can be a real art
C.different fruits require different amounts of shaking
D.shaking fruit trees is a hard job
41.This passage is about ______.
A.eating plums B.how to shake fruit from a tree
C.the value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D.ways in which people shake
42.A smaller fruit tree normally requires ______.
A.more people B.less shaking
C.two people per tree D.more shaking
43.The writer ends this story with ______.
A.a serious thought B.a suggestion for other ways to get fruit from trees
C.a joke D.a warning
C
A student is learning to speak British English. He wonders (想知道): Can I communicate with Americans Can they understand me Learners of English often ask: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British and American English How important are these differences
Certainly!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British and American English. ‘There are a few differences in grammar. For example, speakers of British English say “in hospital” and “Have you a pen ” Americans say “in the hospital!” and “Do you have a pen ”. Pronunciation is sometimes different. Americans usually sound theirs in words like “bird” and “hurt”. Speakers of British English do not sound theirs in these words.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British and American English in spelling and vocabulary. For example, “colour” and “honour” are British, “color” and honor” are American.
These differences in grammar, pronunciation, spelling and vocabulary are not important, however. For the most part, British and American English are the same language.
44. According to this passage, a student who is learning to speak American English might be afraid that_______.
A. British people cannot understand him
B. American people cannot understand him
C. the grammar is too hard for him
D. the spelling is too hard for him
45. American English and British English are different in ________.
A. spelling B. pronunciation C. grammar D. all of the above
46. Most ________ say “Do you have a watch ”
A. British people B. Americans C. children D. teachers
47. According to this passage, British people and Americans have _________ difficulty in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
A. little B. much C. some D. great
D
Many teenagers feel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people in their lives are their friends. They believe that their family members, especially their parents, don’t know them as well their friends do. In large families, it is often for brothers and sisters to fight with each other and then they can only go to their friends for advice.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teenagers to have one good friend or many friends. Even when they are not with their friends, they usually spend a lot of time talking among themselves on the phone. This communication is very important in children’s growing up, because friend can discuss something difficult to say to their family members.
However, parents often try to choose their children’s friends for them. Some parents may even stop their children from meeting their good friends. The question of “choice” is an interesting one. Have you ever thought of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o choose your friends
Do you choose your friends or your friends choose you
Have you got a good friend your parents don’t like
48. Many teenagers think their _______ know them better than their parents do.
A. friends B. teachers C. brothers and sisters D. classmates
49. When teenagers stay alone, the usual way of communication is to _________.
A. go to their friends B. talk with their parents
C. have a discussion with their family D. talk with their friends on the phone
5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s TRUE
A. Parents should like everything their chil dren enjoy.
B. In all families, children can choose everything they like.
C. Parents should try their best to understand their children better.
D. Teenagers can only go to their friends for help.
51.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is that ___________.
A. Teenagers need friends
B. Friends can give good advice
C. Parents often choose their children’s friends for them
D. Good friends can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E
We Americans are wasteful people, not used to saving. Early settlers, our forefathers set us an example of wasting everything, for they thought nature’s resources were so plentiful that none of them ever imagined that natural materials would be used up in time. Within a few years of the first Virginia settlement, for example, pioneers burned down their house when they were ready to move west. They burned down their house with only one aim to get the nails (钉子) for future use . No one ever gave a thought to the priceless hard woods that went up in smoke. As a people we destroy many valuable things that other people save. I noticed this when I was living in Britain. I received a letter from one England’s largest banks. It was enclosed in a used envelope that had been readdressed to me. Such a practice would be unthinkable in the United States. American banks, even the smallest, always use expensive stationery( 信笺) with the names of all twenty-eight vice-presidents lists on side of the page.
52. The writer thought their forefathers________.
A. set a good example
B. wasted many natural resources
C. knew natural resources would be used up in time
D. made the best use of natural materials
53. The used envelope suggests that______.
A. the English look down upon the Americans
B. the English banks are very poor
C. the English try their best to save
D. the English like using used envelopes
5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wrong
A. The writer lives in Britain now.
B. The American banks use expensive stationery,.
C. The Americans are not used to saving.
D. The writer’s forefathers burned down their housed in order to get the nails.
55. The purpose of the passage is to _______.
A. wish the Americans not to waste B. tell us the English are a good people
C. warn the Americans against saving D. encourage people to work hard
第II卷(共45分)
第四部分:写作(共四节,满分45分)
第一节 单词拼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1. Secondary school in the US usually ________(包含) seven years.
2. His lecture makes a strong _______(印象)on all the students.
3. He gave us _________(指示)to finish this as soon as possible.
4. He told us the ________(令人惊讶的)news.
5. They looked at the car until it _________(消失) in the darkness.
6. Thank you very much. I really__________(感激)your help.
7. He is a good teacher, but he doesn’t have much p________ with the slower pupils.
8. Mr. Smith teaches very well and his students have great r_________ for him.
9. You’d better a_________ arguing with others.
10. His ___________(行为) at the party was good.
第二节 英汉短语互译(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fall asleep ____________ 2. 取得进步____________________
3. nothing like ___________ 4. 期待,期望____________________
5. be impressed by/ with __________ 6. 被分成_______________
7. make sure ____________ 8.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
9. tell jokes _____________ 10. 参加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节:书面表达 (满分25分)
最近,某中学生英文报开设了After-class Activities 的栏目。请你根据以下提示,为该栏目写一篇英文稿件,并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课外活动。
你校开展课外活动的情况:
你参加过的课外活动及益处;
为同学选择课外活动提出建议;
为学校开展课外活动提出建议。
注意:
词数100左右;
文中不得提及人名、校名及地名;
稿件的开头已为你写好(不计入总词数)。
After-class Activities
Nowadays, after-class activitie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high school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级高三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英语试卷
答题纸
笔答题部分
第一节、单词拼写
1. 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___ 8. _______________
9. _______________ 10. ______________
第二节、英汉短语互译
1. 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___ 8. _______________
9. _______________ 10. _______________
第三节、书面表达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学校: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学校: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学校: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学校: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学校: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
2013届高三10月阶段测试
语 文 试 题
第I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星宿/乳臭 搭讪/赡养费 粗犷/旷日持久
B.着实/斟酌 砾石/沥青路 鞭挞/纷至沓来
C.呜咽/奖掖 瞋目/撑门面 诘难/殚精竭虑
D.畜养/体恤 锁钥/管弦乐 迸发/屏气凝神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镶嵌 精萃 休闲装 轻描淡写
B.瑕疵 鄙薄 邀请赛 赔理道歉
C.怃然 琵琶 和稀泥 玲珑剔透
D.推辞 观摩 元霄节 伶牙俐齿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春天的脚步近了,大草原上的冰雪渐渐 成了朵朵白色的“大蘑菇”煞是壮观。
②人与人之间要减少误会,化解矛盾,和谐相处,那么加强彼此 是非常重要的。
③每天天还没亮,位于城郊的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就 起来,人们又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A.溶化 沟通 喧哗 B.溶化 勾通 喧闹
C.融化 勾通 喧哗 D.融化 沟通 喧闹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B.陶渊明早年曾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C.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D.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而且那是怎样的一个可笑的死囚啊,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 他 们白跟一趟了。
B.我一定要跳起来,亲眼看看墙上的斑点到底是什么——是一枚钉子?一片玫瑰花瓣?还是木块上的裂纹?
C.富有闯荡精神的,整洁的霍塞·阿卡迪奥·布恩地亚,变成了一个外表怠惰,衣着马虎的人。
D.唐代刘知几的《史通》总结了史传文学的经验,其中说,“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是为实录。”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围棋与国家
林建超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想符。
围棋的产生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围棋不仅对个人修身养性,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彩的主观结论,而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是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中确立起来的。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围棋活动是在春秋时期。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气浮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介于赌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东汉中期后,社会风气转变,文明程度提高,思想更为自由,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的竞智斗巧,围棋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唐代时完全消亡了。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他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而围棋在与他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实践对比中确立起来的。人们在围棋活动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等功能。弈棋活动的负面作用不能归咎于围棋本身,而是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的。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普遍肯定了围棋的功能和价值,确立了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
不能神化,也不能矮化。正确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应当是“国艺价值观”。所谓“国艺”,就是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上升到国家层面,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儒家开始只承认“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没有围棋。到魏晋时人们对“艺”有了崭新的认识,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把围棋纳入“艺”的范围,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事实证明,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也只有“国艺”一词才能相配。
(节选自《围棋与国家》,有删改)
6.关于围棋的起源和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围棋发源于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B.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其中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
C.围棋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西汉时受社会环境影响而广泛流行,东汉时已深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
D.魏晋时人们对“艺”产生了新的看法,儒家对围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
7.对围棋价值和地位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 ( )
A.围棋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对个人修身养性,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里产生深刻影响。
B.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传统礼教观念的斗争中,在社会实践的对比中确立起来。
C.自人们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把它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后,围棋就成为儒士必备的艺伎。
D.围棋作为“国艺”,是一种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从国家层面上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
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
A.围棋的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彩的主观结论,而是随着人们对其功能和价值认识的深入逐步确定的。
B.围棋因为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在东汉中期就凭借着其本质上的优势而盛极一时。
C.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了围棋活动的负面作用,其实这些负面作用也与围棋的娱乐、交际等功能性弱点有直接关系。
D.对围棋进行神化和矮化都是不对的,只要把“过艺价值观”作为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就能正确认识围棋的“国艺”地位。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搞暴,不复挺者,操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歧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币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9.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利:对……有利
B.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游水,游泳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一:专一
10.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C.知明而行无过矣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11.下列各组语句,形成对比的一组是 ( )
A. “木受绳”与“金就砺” B.‘“登高而招”与“顺风而呼”
C. “终日而思”与“须臾之所学” D.“假舆马”与“假舟楫”
12.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选文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
B.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C.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
D.选文说理的突出特点是以喻代议,寓议于喻。
第II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3分)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3分)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4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 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 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 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 开头两句描写了怎么样的景色 ? 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
(2) 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荀子·劝学》)
(2)师者, 。(韩愈《师说》)
(3)臣生当陨首, 。(李密《陈情表》)
(4)云无心以出岫,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5)同是天涯沦落人, 。(白居易《琵琶行》)
(6)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 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
五、(12分)
16.根据语境,仿照下面的句子中本体的句式,补写出两个恰当的喻体。(4分)
作诗填词,本来是为了传情达意。如果写出的诗词不能传情达意,这就有如 , 又如 , 还有什么用呢?
17.以“京剧” 开头,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45字。(4分)
京剧是徽剧在吸收了京腔、昆剧等地方戏曲精华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熟起来的。京剧的角色,也叫“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类,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生活中有男女之别,京剧就有生行和旦行;男女都有文、武、老、幼之别,京剧的生行就有小生,老生和武生,旦行就有闺门旦、花旦、老旦、武旦等;有的人粗犷豪放,有的人机巧滑稽,京剧中的男性就又划分出了净行和丑行。在京剧舞台上,唱腔和动作都有一定的程式,一出完整的戏,其实就是表演者根据这些程式把剧情巧妙地连缀起来。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京剧那五光十色、形态生动的脸谱,那精致华美、色彩艳丽的服饰,令人目眩神迷。
18.以下是小张在收到郑先生著作后回信的正文,其中有使用不得体的词语,请找出四处并修改。(4分)
您寄奉的大作已收到。过目后,深感对我的论文写作有些许帮助,定当惠存。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他日光临贵府,当面致谢。
六、(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古怪的重水 叶永烈
①1942年,正当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大陆激烈进行的时候,英国的间谍部门却把注意力集中在挪威南部某荒凉小镇的一家看起来很普通的小工厂。这家小工厂里,并没有隆隆的机器声,也没有高高的烟囱。只有来自当地发电厂的电线和自来水管。它在静悄悄地生产着一种神秘的重要物资。德国军队重兵防守,但这家小工厂还是被英国间谍炸掉了。德国人马上调集专家抢修,花了9个月的时间,小工厂又开始了神秘的生产。,1944年,德国军队极为秘密地把小工厂的产品运走。 但那些产品最终还是被英国间谍的定时炸弹和美国的轰炸机炸毁了。
②这家小工厂生产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产品呢?这神秘的产品,就是重水!
③重水看上去跟普通的水差不多,也是那样无色透明的液体。然而,它似水不是水,跟普通水有着许多不同的“脾气”。重水确实是“重”水,它比普通水重。1立方米重水要比1立方米普通水重105.6公斤。重水这名字,便是打这儿来的。谁都知道,在标准条件下,普通的水在0℃结冰,在100℃沸腾。然而,重水却在3.8℃结冰,在101.42℃沸腾。普通水的密度在4℃时最大,重水的密度在11.6℃时最大。很多物质在重水中的溶解度,比在普通水中小。比如,食盐在重水中的溶解度,比在普通水中减少15%,氯化钡的溶解度则减少20%。许多化学反应在重水中进行,比在普通水中慢。严格地说,重水也是水!普通的水分子是有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组成的。重水的分子,也是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组成的——只不过这氢原子不是普通的氢原子而是重氢原子。
④在大自然中,普通的水很多,然而重水却很少,在50吨水里大约只含有7.5公斤重水。重水总是混杂在普通水中,均匀地混合在一起。怎样才能把重水分离出来呢?人们发现,当用电流电解水的时候,普通的水大量被电解成氧气和氢气,而在剩下的液体中,重水的含量越来越多。于是,人们便请电流帮忙,来提取重水:把水大批大批地电解,然后把剩下的液体进行蒸馏,利用重水和普通水沸点的不同把它们分开,制得很纯净的重水。从天然水中提取重水,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据统计,提炼一公斤重水比熔炼1吨铝所需要的电能还多3倍。
⑤重水,是制造原子弹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它能有效地减慢中子的速度,把快中子变为热中子,并且它本身不吸收中子,不会减少中子的数目。因此,重水是非常理想的中子减速剂,它能使链式反应进行下去,实现原子弹的爆炸。重水因之成为举足轻重的战略物资。当年德国人失去重水之后,整个制造原子弹的计划不得不推迟。
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原子能开始被应用在工农业生产上。人们建造了原子能反应堆。在原子能反应堆中,同样要用到中子减速剂,用到重水。
⑦在制成原子弹之后,人们又发明了氢弹。制造氢弹的主要原料是氘和氚。氘来自重水。这样一来,重水更加身价百倍。氢弹爆炸,实际上就是氘和氚进行激烈的热核反应,在一瞬间释放出巨大的聚变能。
⑧人们现在正努力探索控制热核反应,把它应用在工农业生产,建造热核反应发电站。这种新型发电站与原子反应堆相比具有许多优点,比如环境污染少,热核反应产生的能力大,发电量大,更重要的是,原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洪湖河海的水中,有数以万吨计的重水,可以大量提取氕。正因为这样,如今重水被人们誉为“未来的燃料”。
(选自《百年百篇经典科普》,有删改)
19.本文为什么从英国间谍对一家小工厂的破坏写起?(4分)
20.请从文中概括出重水的主要用途。(4分)
21.第③④段的语言有哪些特点?请做简要分析。(4分)
22.你认为本文的标题合适吗?请写出两条理由,并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参考答案
第I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答案:B解析:A、xiù;shan; guǎng/kuàng; B、zhuá; li; tà; C、yè; chēn/chēng; jié;D、xù; yuè; bèng/bǐng
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A(识记)
2.答案:C解析:A、精粹; B、赔礼道歉; D、元宵节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A(识记)
3.【答案】D【解析】融化:指固体(如冰、雪等)受热变软或化为流体的过程。溶化:指固体在液体中溶解的过程,具体地说,是指某固态物质,在另一液态物质中分散成单个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此过程不需加热,但必须有液体,所以三点水旁“溶”。题中应选“融化”。沟通:本指开沟以使两水相通。后用以泛指使两方相通连;也指疏通彼此的意见。勾通:暗中串通,贬义词。应用“沟通”。喧闹:1喧哗热闹:—的集市;2喧哗吵闹:大声—。喧哗:1形容词,声音大而杂乱;2动词:喧嚷。侧重“热闹、吵闹”,与“起来”搭配,应用“喧闹”。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能力层级D(表达应用)
4.答案:D 5.答案:A(B选择问句只能在句末分句用问号;C句中最前、最末两处逗号应为顿号;D句尾句号应在引号外面。)
二、6.B 7.C 8.A 【解析】B“盛极一时”指的是博累棋;C文中说“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等功能”;D、“只要……就……”改为“只有……才……”。
三、(12分,每小题3分)9、A 10.D 11.C 12.C
第II卷(共114分)
四、(24分)
13.(10分)
【答案】略
14.(8分)
答案:(1)(3分)思路:诗歌开关两句写了诗人秋日早上乘舟在雨中赶路的情形。天刚破晓,船又启航,头天傍晚下了一场大雨,这一天清晨依旧是秋雨霏霏,兼以风声萧萧,江南水乡便满天飘舞树叶。营造了冷清萧条的氛围,后文抒发羁旅思乡做了铺垫。
(2)(5分)思路:孤舟,即写舟,又代指人;即写景,又写情。照应题目上文,表达情感。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E(鉴赏评价);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E(鉴赏评价)
15.【答案】略
五、(12分)
16.(4分)答案:做出的饭菜不能色香俱全,买来的衣服不能称心如意
17.(4分)答案:京剧是源于徽剧,分生旦净丑四类角色,唱腔和动作有一定程式,以脸谱、服饰为主要艺术表现形式的剧种。
18.(4分)答案:“寄奉”改为“寄来”;“过目”改为“奉读”;“些许”改为“极大”;“惠存”改为“珍存”;“光临”改为“定到”
六、(18分)
19.本文为什么从英国间谍对一家小工厂的破坏写起?(4分)
答案提示:①内容上,用地方普通却被间谍重视的对比,写出重水的重要作用;②结构上,讲述故事,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引出对下文重水的介绍,与第三段“重水因之成为举足轻重的战略物资。当年德国人失去重水之后,整个制造原子弹的计划不得不推迟”照应。
20.请从文中概括出重水的主要用途。(4分)
答案提示:①重水是非常理想的中子减速剂,它能使链式反应进行下去,实现原子弹的爆炸,因之成为举足轻重的战略物资。②重水能生产出制造氢弹的主要原料氘
21.第③④段的语言有哪些特点?请做简要分析。(4分)
答案提示:①列数字,语言准确,①作比较。③拟人,设问
22.你认为本文的标题合适吗?请写出两条理由,并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答案提示:(1)合适。(2)理由:①“古怪”吸引读者阅读兴趣;①是文字讲述的重点
七、(60分)23.【解析】这一题目,切准了时代脉搏,在中国改革进入反思的今天,题目现实性强,其内涵更强调家国情怀、天下意识,更易引发学生的思索与联想。题目内容让考生可以选择的观点不少,担当责任、面对失败、困难,坚持均可,从整体看,成功应该有理想、勇于面对困境、精神专注,切题更准,更能成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生审题的门槛儿,真正做到面向全体考生,让每个考生都有话可讲,有利于更好地区分考生的能力水平,有利于实现分层级考核的目标。从文体选择的角度看,考生可记叙、可议论,也可以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这样,有利于展示考生的实际写作水平,更充分地体现高考(微博)的选拔功能。
审题难度的降低可能导致学生拼文采,多关注家国,言之有物,可能更容易得分。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
2013届高三10月阶段测试
历 史 试 题
第I卷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 )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排斥异姓诸候,团结同姓诸候 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2.据史记记载,奄国(今山东曲阜)曾随武庚叛周。平叛后,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称鲁,并辖“殷民六族”。“殷民”指 ( ) A.夏人后裔 B.商代遗民 C.周朝百姓 D.少数民族3.在学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后,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一位同学不可能被周武王封为诸侯王 ( ) A.甲同学为西周王族成员 B.乙同学帮助周武王打败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 C.丙同学回到了商朝,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 D.丁同学做了平民,但才能、人品俱佳4.《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为纽带 ( ) A.财产 B.地域 C.信仰 D.血缘5.秦朝推行郡县制的积极意义在于 ( )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进一步加强君权 C.防止地方官吏搜刮百姓 D.完善地方机构6.“皇帝”制度创立于秦朝,关于这项制度说法错误的是 ( ) A.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个人的意志 B.“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成为中国古代的政治定律 C.历代官僚体制虽有变化,但都以维护王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准则 D.“法令出一”意思是说,皇帝的决策往往要得到群臣的一致意见7.西汉的中外朝制度形成于 ( ) A.汉高祖时期 B.汉惠帝时期
C.汉景帝时期 D.汉武帝时期8.下列有关科举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是一种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选官制度 B.有利于世家大族垄断官场 C.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 D.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9.万历初年,首辅张居正当权时,“部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了。对此评述正确的是 ( ) A.说明明朝中期宰相制度“借尸还魂” B.张居正擅权专恣,加重明朝政治腐败 C.明朝中期,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D.内阁设立后,地位日益提高,权力日益增大10.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 )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11.下列有关军机处的说法,正确的有 ( ) ①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②军机处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外界干扰少 ③军机处的政治决策具有明显的开放性 ④军机处的建立,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12.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 ) A.皇宫建筑布局愈益合理 B.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13.清朝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包括 ( )
①尊重各民族自己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 ②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
③大事集权,小事放权 ④因地制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4.广州诗人张维屏在一首诗中描述:“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催。……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诗人描述的事件 ( ) A.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 B.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封建压迫的斗争精神 C.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精神 D.表达了中国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精神15.,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在聊天,张义说:“我参加过公车上书。”李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运动。”王平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赵洋说:“我在京师大学堂读书。”他们当中谁的话不符合当时的现实 ( ) A.张义 B.李辛 C.王平 D.赵洋16.“紫禁城内各宫殿,尽为寇兵分国占据。三海、万寿山、颐和园等处……各宫中历代珍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这是指哪一次侵华战争 (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17.《马关条约》中最能反映帝国主义侵略要求的条款是 ( ) A.割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 B.赔款白银二亿两 C.增开通商口岸及内河新航线 D.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18.台湾义士丘逢甲上奏朝廷:“万民誓不从日,割亦死,拒亦死,宁先死于乱民之手,不愿死于倭人之手……”与这段话反映的史实有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19.义和团运动最直接、最重要的作用是 ( ) A.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 B.暴露了清政府的卖国本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C.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 D.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20.日本投降后,重庆一家报纸以“日本无条件投降”为谜面,要求打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当时谜底有两个:屈原(原子弹),苏(苏联)武。对这两个谜底认识正确的是 ( )
A.以上两个谜底正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 B.以上两个谜底正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主要原因 C.以上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作用 D.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中国人民为抗战胜利所付出的代价和所起的作用21.央视6套电视节目《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中,描写了1933年中国军人与日军拼死肉搏,守卫长城,勇夺喜峰口的事迹,这支部队是 ( ) A.东北抗日义勇军 B.国民党第二十九军 C.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D.东北军22.西安事变完成了很多“转变”,下面关于这些“转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张学良将军从东北易帜到西安事变,经历了拥蒋到倒蒋的转变 B.国民党政策经历了由“攘外必先安内”到被迫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转变 C.中国共产党政策实现了由“逼蒋抗日”到“拥蒋抗日”的转变 D.中国共产党完成了从幼稚到走向成熟的转变23.关于抗日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 ( ) ①抗战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②全民族抗战是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③敌后抗日根据地始终是抗战的主战场 ④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4.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资政新篇》最突出的特点是 ( ) A.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B.真正触及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D.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25.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其中“煮豆燃萁”是指 ( ) A.北伐失利 B.定都天京 C.天京陷落 D.天京事变26.针对党内“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毛泽东撰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著述,作出肯定的回答。毛泽东所说的红色政权,最先建立的是 ( )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川陕革命根据地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D.陕甘宁革命根据地27.“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毛泽东这首词反映的著名历史事件是 (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红军长征
28.遵义会议后,红军攻克娄山关,毛泽东填写了《忆秦娥·娄山关》一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对这一词句的理解,最贴近其历史寓意的是 ( )
A.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从此一路坦途
B.遵义会议,中国革命经历了生死攸关的转折
C.遵义会议前的中国革命彻底失败,必须从头再来
D.革命道路漫长而艰巨,前途不容乐观
29.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吴玉章说:“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大家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看作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B.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
C.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30.20世纪初,一份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在作乱以反满”。下列人物应属于文中“维新党”的是( )
A.康有为 B.粱启超 C.林则徐 D.孙中山
31.(2011GD)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 ( )
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B.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自由民
C.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
D.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选出
32.(2012JX)央视大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解说词中这样说道:“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归属,这些正是自由交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也许正基于此,很多学者才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真正公司时代的到来,还要在人被进一步解放之后。”这说明 ( )
A.罗马法影响公司组织的诞生 B.罗马法未回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罗马法导致自由市场经济形成 D.罗马法具有进步性和时代的局限性
33.(2010SD)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该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 )
A.结束了王权专制 B.君权收归议会执掌
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
34.(2010JS)“法律条文中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就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说明罗马法 ( )
A.重视法律程序 B.保留习惯旧俗
C.强调法官至上 D.体现人人平等
35.(2011HN)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介绍某国的制度时说:“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成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本省之官,由本省之民选择公举。”这一国家应该是 ( )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俄国
36.(2011GD)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 ( )
A.1787年美国宪法 B.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C.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7.(2010AH)有的学者认为,“在树立法国的国际威望方面,《人权宣言》所起的作用胜过了法国军队所打的一切胜仗。”这主要是因为它 ( )
A.超越了英国1689年的《权利法案》 B.克服了美国《独立宣言》的局限性
C.成为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D.对民主思想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8.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建立了邦联制度,华盛顿曾戏称当时美国是“用沙子扭成的绳子”。华盛顿的戏称主要是针对 ( )
A.各联邦之间不团结,经常内讧 B.独立后的美国形成了南北两种经济类型
C.中央权力极小,对各州缺乏控制 D.美国人民享有高度的民主
39.“帝国元首是德意志帝国皇帝。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由皇帝任命。”上述材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明显的 ( )
A.军国主义色彩 B.专制主义色彩 C.民族主义色彩 D.民主主义色彩
40.(2010GD)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一封读者来信写到:“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用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 )
A、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B、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C、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 D、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第II卷
材料问答题:(共计40分)
41.(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106年,分全国为13部(州),每部(州)派刺史一人,于每年秋天巡行郡国,按“六条问事”的职权,监督郡国……
材料二 (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管财政兼监察地方官吏,……)提点刑狱(管司法兼监察……)、安抚使(管军事,有时也兼管民政,在边境地区设置),……、提举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
材料三 洪武初年的监察机关称御史台。一三八二年(洪武十五年)改称都察院,长官有左右都御史等,专职弹劾百司。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纠察内外官员。……号“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可立决。……明太祖。……置锦衣卫指挥使,下属南北两镇抚司,除负责侍卫、密缉盗贼奸宄外,北镇抚司还掌管诏狱,各地重罪逮至京师,往往由北司严刑审理,而后直接奏请皇帝。 ——以上材料均摘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
(1)概括指出汉、宋、明三朝的官制有何相同之处?(2分)材料二中的地方官制有何显著特点?(2分)
(2)简述三朝上述措施的共同作用。(6分)
42.(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09年是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4周年,全民族的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1942年初,中国以反法西斯主要国家的身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材料三 有人说,美国向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是决定日本投降的因素之一。
请回答:
(1)请列举出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抗击日军的主要战役各两个。(4分)
(2)试从中国的角度分析,我国国际地位在抗战时期有所提高原因。(6分)
(3)结合材料三,简要说明你的看法。(5分)
43.(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主义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材料二 法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解决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1875年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此后再没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材料三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现代化的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以上材料均选自钱承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史实,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利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并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6分)
(2)依据材料二,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法国能够采取这种方式确立民主制度的根源何在?(2分)
(3)材料三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的是什么?这种“错位”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5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现代化模式的看法。(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