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1. 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人机关系在设计中应该实现的目标。(2)了解在设计中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2. 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举例分析和讨论过程中,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进行设计分析的方法。(2)在思考、讨论和实践过程中,体会实现合理人机关系的基本思想方法。(3)在案例分析、讨论和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形成“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增强对技术设计的兴趣与热情。(2)体会到在产品设计中人性化、人文关怀的设计思想,形成关爱他人的积极情感(3)养成科学、严谨地对待技术设计的态度。(4)进一步形成“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技术价值观。4.教学重难点(1)掌握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2)体会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5.教学过程教师先简要概括上节课知识,然后提出问题:想一想,如果要设计一双鞋子,你作为设计师应该追求怎样的设计目标,才能满足人的需要,体现良好的人机关系呢?(图片)小组讨论展开讨论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人机关系所要实现的目标:高效、健康、舒适、安全高效在设计中,应把人和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合理或最优地分配人和机的功能,以促进二者的协调,提高人的工作效率。师:请阅读书本P30案例分析 “铁锹的作业效率”。在以上案例中,改进了哪些具体的人机关系而使工人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学生:装载量,形状,材料,规格,动作等等。还应考虑人机所在的环境中的一些因素,如温度、湿度、噪声、照明、振动污染和失重等也影响人的效率和行为。教师:请你选用大小不同的桶给水池灌水,你会选择哪一种?为什么?学生:学生思考、回答:例如选择8升的。因为盛水量和自己的力气相当的水桶。健康人机关系所追求的健康,是指人在长期使用产品过程中不会对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教师:请分析学生桌的人机关系。学生思考、分析。舒适教师:是指人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人体处于自然的状态,操作或使用的姿势能够在人们自然、正常的肢体活动范围之内,从而使人不致过早地产生疲劳。心理上的舒适感受也是人机关系应当考虑的目标。学生活动教师:好,现在我们离开座位,走出来活动活动,但不能碰到桌、椅的边角,动作快。学生:开心地站起来,一起急忙离开座位,看上去有点乱,有人还会碰到桌、椅的边角。30秒时间后让学生回到座位。教师:有人碰到桌、椅的边角了吧?要是桌、椅的边角都有锋利的毛刺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这就涉及了桌、椅产品设计的安全目标。安全教师:在长期操作和使用产品的过程当中,对人体不会构成生理上的伤害。如,楼梯的护栏,汽车的安全带、安全气囊等配制都是体现设计的安全目标的。教师:注意安全目标的实现要考虑到人使用该物品时,不会使身体受到的伤害,安全性好。教师:课件上培土小工具的改进实现了人机关系的哪些目标?学生分析:分别体现了舒适(增加木柄、塑料包裹)、健康(减轻腰部劳损)、高效(减少培土量,增加尾部三角形结构便于施力和悬挂)、安全(除去尖锐的边角)的目标。学生活动请大家分别找出我们教室里能反映人机关系四个设计目标的物品(包括我们自己的物品),同桌可以轻轻讨论,然后一起分享我们的发现。教师:要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设计产品要考虑到不同人群(使用者)的不同需要,即考虑:(1) 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的设计体现了这种合理的做法?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补充。(2)静态的人和动态的人教师:我们课桌椅设计时动、静态尺寸怎么考虑?学生思考,回答(3) 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教师:人的心理需求包括:视觉:对产品色彩、形态,空间关系的感觉。听觉:对产品声音的感觉。味觉:对产品口味的感觉。嗅觉:对产品气味的感觉。触觉:手、足、皮肤对产品的感觉。设想:如果把你的房间全部布置成红色或者黑色,你会有怎样的感觉呢?房间很大或者很小呢?或者当你看到图书馆里矗立着两个篮球架时,你看书的心情是否会受影响?(4)信息的交互案例: 排插的使用教师:怎样和电脑进行交流?学生:思考并回答课本P35页,汽车的颜色。教师:开银灰色车最安全;其次是红色、黄色、蓝色的车;再次是绿色和灰色的车;最不安全的是棕色的车。这说明人处在不同的交通环境中,人机关系也不同。所以马路上银灰色车子较多,看不到棕色的车子,改善了人机关系。小结:人机关系所要实现的目标:高效、健康、舒适、安全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1、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2、静态的人和动态的人3、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4、信息的交互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