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社九下6.1.1《巩固新生政权》 同步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历社九下6.1.1《巩固新生政权》 同步试卷

资源简介

历社九下6.1.1《巩固新生政权》 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2020九上·浙江月考)中央人民政府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②巩固了新生政权
③实现了孙中山提出的“平均地权” ④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指的是(  )
A.中国工农红军 B.中国人民解放军
C.中国人民志愿军 D.中国人民武装警察
3.新中国成立初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并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有利外部环境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一五计划的完成 D.“三反”“五反”运动的开展
4.解放初期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的共同作用是(  )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肃清了反革命
C.掌握了经济命脉 D.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5.1950﹣1952年进行的土地改革运动依据的法律文献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6.“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解放战争的胜利 D.镇压反革命运动
7.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 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抵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  )
A.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B.祖国获得了统一,实现民族大团结
C.西藏废除了农奴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西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8.2004年以来,中央已连续10年形成了一个传统,即每年发布的第一个文件都是关于“三农”问题的,这说明了农业的重要性。新中国成立时,广大农民最迫切的要求(  )
A.获得土地 B.反腐败
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D.实现工业化
9.“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这段话中的“敌人”是指(  )
A.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 B.日本侵略者
C.八国联军 D.英法联军
二、材料分析题
10.材料分析。
历史图片是历史场景的形象呈现,是历史过程的真实记录,每一幅图片都生动叙述着一段历史
请回答:
(1)图一反映了哪一历史场面?在这一天毛泽东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是什么?
(2)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巩固这来之不易的成果,在经济和军事领域又采取了哪些措施?
(3)图二反映了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的重要历史意义是什么?
(4)上面四幅图片反映了什么历史主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土地大多集中在地主手里。农民长年累月“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劳作,收获物大部分要交租纳税,自己所得无几。
材料二:
宣传土地政策 农民分得土地 土地房产证所有证
材料三: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这就是劳动人民翻身做主人的感受。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2)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反映的是哪一运动?
(3)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4)结合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分析土地改革的意义。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那是一个现在看来非常久远的年代。
有一天,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
年轻的人们拿起枪奔赴战场,
只为能有宁静的生活。
无情的战争让他们倒下了。
但没有入退却,哪怕是伟人的儿子。
平静的生活又回到了身边,
但14万年轻的生命消失在滔滔的鸭绿江水中。
今天,我们在互联网上再现那场战争,
只是为了纪念那一群可爱的年轻人。
(1)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推断,这首诗表现的是哪场战争?
(2)材料中“年轻的人们拿起枪奔赴战场”的目的是什么?
(3)请列举一两位“那一群可爱的年轻人”的代表人物。
(4)你认为这场战争的最终结果对新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实现了孙中山提出的“平均地权”。①②③说法正确。
④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是1947年7月解放战争时期,和题干中的“中央人民政府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不符。
A项①②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土地改革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土地改革的内容与影响。
2.【答案】C
【知识点】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由于这是课本基础知识,比较简单,准确记忆回答即可。
3.【答案】B
【知识点】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为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和平环境,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证明西方侵略者靠武力征服中国的时代过去了,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为保卫祖国而抵抗帝国主义者的决心和信心。B符合题意;
土地改革、一五计划、“三反”“五反”运动的开展都是在国内进行,与题干“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并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有利外部环境”不符。所以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抗美援朝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题干中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威望”、“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是解题的关键。抗美援朝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为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和平环境,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
4.【答案】D
【知识点】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A.消灭了地主阶级,不符合题意;
B.肃清了反革命,不符合题意;
C.掌握了经济命脉,不符合题意;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的实施,使农村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人民的生活大大改善,人民政权更加巩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新生的人民政权更加巩固,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的作用,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共同作用”,细心分析思考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备选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5.【答案】C
【知识点】土地改革;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全国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三亿无地或少地农民分得了土地。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土地改革的有关知识。1950-1952年底,我国进行了土地改革,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
6.【答案】B
【知识点】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A.抗日战争的胜利,不符合题意;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豪迈地说:“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故选项B符合题意;
C.解放战争的胜利,不符合题意;
D.镇压反革命运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识记。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理解识记回答,课本上的重要的人物的谈话要特别注意识记,最好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
7.【答案】A
【知识点】西藏和平解放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因此:
A符合题意,BCD与材料表述无关;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8.【答案】A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再加上新解放区的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BCD与题干无关。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土地改革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题干中的“新中国成立时”、“农民最迫切的要求”等关键词是重要的答题提示。同时,学生要理解和掌握土地改革的背景、时间、依据、措施、结果、性质、意义等基础知识。
9.【答案】A
【知识点】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分析的是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敌人是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故选项A符合题意;
B.日本侵略者,不符合题意;
C.八国联军,不符合题意;
D.英法联军,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现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事件是抗美援朝战争,之后依据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10.【答案】(1)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土地改革抗美援朝。
(3)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知识点】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新中国的诞生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结合相关所学知识,图一是毛泽东在开国大典时在天南门城楼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还特别指出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2)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巩固新生政权,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等。根据题意经济上和军事上的措施就包括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在农村完成了土地改革运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翻身的解放,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为新中国的建设赢得了和平的局面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新中国的威望属于军事方面的措施。
(3)根据图文结合相关知识可知,图二是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时,香港还被英国占领,澳门还被葡萄牙占领。从中国地域而言,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的统一,但还不能称为是全部统一,因为在东南沿海还有部分岛屿(如台湾),还未解放,只能称作是祖国大陆的统一。 大陆指的是指除港,澳,台以外的中国的领土,所以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西藏和平解放。
(4)本小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概括总结能力,从四幅图来看,都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因此可以概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故答案为:(1)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土地改革、抗美援朝。
(3)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土地改革、抗美援朝、西藏和平解放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1.【答案】(1)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②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2)土地改革运动。
(3)由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4)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土地大多集中在地主手里”“收获物大部分要交租纳税,自己所得无几”,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这种封建土地制度极度不合理,这种制度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随着新中国成立,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2)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反映的是土地改革运动。(3)依据所学知识,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制度由之前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即由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农民分到了土地。(4)结合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土地改革的意义有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故答案为:(1)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②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2)土地改革运动。(3)由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4)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土地改革相关知识的理解识记。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记忆。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掌握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
12.【答案】(1)抗美援朝战争。
(2)保家卫国,同时支援朝鲜人民。
(3)黄继光、邱少云。
(4)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了和平的国际环境,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知识点】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信息“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但没有入退却,哪怕是伟人的儿子”,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这是1950年爆发的抗美援朝战争,鸭绿江是中朝界河,美军把战火引入中国,战争中,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不幸牺牲。(2)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材料中年轻的人们拿起枪奔赴战场”的目的是保家卫国,同时支援朝鲜人民。(3)依据所学知识,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众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如黄继光和邱少云等。(4)依据所学知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了和平的国际环境,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故答案为:(1)抗美援朝战争。(2)保家卫国,同时支援朝鲜人民。(3)黄继光、邱少云。(4)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了和平的国际环境,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抗美援朝战争相关知识的理解识记。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记忆。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掌握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知识。
1 / 1历社九下6.1.1《巩固新生政权》 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2020九上·浙江月考)中央人民政府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②巩固了新生政权
③实现了孙中山提出的“平均地权” ④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实现了孙中山提出的“平均地权”。①②③说法正确。
④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是1947年7月解放战争时期,和题干中的“中央人民政府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不符。
A项①②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土地改革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土地改革的内容与影响。
2.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指的是(  )
A.中国工农红军 B.中国人民解放军
C.中国人民志愿军 D.中国人民武装警察
【答案】C
【知识点】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由于这是课本基础知识,比较简单,准确记忆回答即可。
3.新中国成立初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并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有利外部环境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一五计划的完成 D.“三反”“五反”运动的开展
【答案】B
【知识点】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为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和平环境,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证明西方侵略者靠武力征服中国的时代过去了,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为保卫祖国而抵抗帝国主义者的决心和信心。B符合题意;
土地改革、一五计划、“三反”“五反”运动的开展都是在国内进行,与题干“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并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有利外部环境”不符。所以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抗美援朝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题干中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威望”、“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是解题的关键。抗美援朝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为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和平环境,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
4.解放初期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的共同作用是(  )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肃清了反革命
C.掌握了经济命脉 D.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答案】D
【知识点】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A.消灭了地主阶级,不符合题意;
B.肃清了反革命,不符合题意;
C.掌握了经济命脉,不符合题意;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的实施,使农村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人民的生活大大改善,人民政权更加巩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新生的人民政权更加巩固,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的作用,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共同作用”,细心分析思考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备选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5.1950﹣1952年进行的土地改革运动依据的法律文献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C
【知识点】土地改革;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全国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三亿无地或少地农民分得了土地。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土地改革的有关知识。1950-1952年底,我国进行了土地改革,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
6.“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解放战争的胜利 D.镇压反革命运动
【答案】B
【知识点】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A.抗日战争的胜利,不符合题意;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豪迈地说:“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故选项B符合题意;
C.解放战争的胜利,不符合题意;
D.镇压反革命运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识记。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理解识记回答,课本上的重要的人物的谈话要特别注意识记,最好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
7.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 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抵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  )
A.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B.祖国获得了统一,实现民族大团结
C.西藏废除了农奴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西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答案】A
【知识点】西藏和平解放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因此:
A符合题意,BCD与材料表述无关;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8.2004年以来,中央已连续10年形成了一个传统,即每年发布的第一个文件都是关于“三农”问题的,这说明了农业的重要性。新中国成立时,广大农民最迫切的要求(  )
A.获得土地 B.反腐败
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D.实现工业化
【答案】A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再加上新解放区的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BCD与题干无关。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土地改革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题干中的“新中国成立时”、“农民最迫切的要求”等关键词是重要的答题提示。同时,学生要理解和掌握土地改革的背景、时间、依据、措施、结果、性质、意义等基础知识。
9.“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这段话中的“敌人”是指(  )
A.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 B.日本侵略者
C.八国联军 D.英法联军
【答案】A
【知识点】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分析的是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敌人是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故选项A符合题意;
B.日本侵略者,不符合题意;
C.八国联军,不符合题意;
D.英法联军,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现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事件是抗美援朝战争,之后依据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二、材料分析题
10.材料分析。
历史图片是历史场景的形象呈现,是历史过程的真实记录,每一幅图片都生动叙述着一段历史
请回答:
(1)图一反映了哪一历史场面?在这一天毛泽东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是什么?
(2)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巩固这来之不易的成果,在经济和军事领域又采取了哪些措施?
(3)图二反映了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的重要历史意义是什么?
(4)上面四幅图片反映了什么历史主题?
【答案】(1)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土地改革抗美援朝。
(3)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知识点】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新中国的诞生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结合相关所学知识,图一是毛泽东在开国大典时在天南门城楼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还特别指出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2)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巩固新生政权,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等。根据题意经济上和军事上的措施就包括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在农村完成了土地改革运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翻身的解放,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为新中国的建设赢得了和平的局面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新中国的威望属于军事方面的措施。
(3)根据图文结合相关知识可知,图二是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时,香港还被英国占领,澳门还被葡萄牙占领。从中国地域而言,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的统一,但还不能称为是全部统一,因为在东南沿海还有部分岛屿(如台湾),还未解放,只能称作是祖国大陆的统一。 大陆指的是指除港,澳,台以外的中国的领土,所以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西藏和平解放。
(4)本小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概括总结能力,从四幅图来看,都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因此可以概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故答案为:(1)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土地改革、抗美援朝。
(3)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土地改革、抗美援朝、西藏和平解放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土地大多集中在地主手里。农民长年累月“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劳作,收获物大部分要交租纳税,自己所得无几。
材料二:
宣传土地政策 农民分得土地 土地房产证所有证
材料三: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这就是劳动人民翻身做主人的感受。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2)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反映的是哪一运动?
(3)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4)结合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分析土地改革的意义。
【答案】(1)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②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2)土地改革运动。
(3)由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4)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土地大多集中在地主手里”“收获物大部分要交租纳税,自己所得无几”,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这种封建土地制度极度不合理,这种制度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随着新中国成立,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2)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反映的是土地改革运动。(3)依据所学知识,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制度由之前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即由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农民分到了土地。(4)结合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土地改革的意义有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故答案为:(1)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②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2)土地改革运动。(3)由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4)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土地改革相关知识的理解识记。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记忆。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掌握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那是一个现在看来非常久远的年代。
有一天,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
年轻的人们拿起枪奔赴战场,
只为能有宁静的生活。
无情的战争让他们倒下了。
但没有入退却,哪怕是伟人的儿子。
平静的生活又回到了身边,
但14万年轻的生命消失在滔滔的鸭绿江水中。
今天,我们在互联网上再现那场战争,
只是为了纪念那一群可爱的年轻人。
(1)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推断,这首诗表现的是哪场战争?
(2)材料中“年轻的人们拿起枪奔赴战场”的目的是什么?
(3)请列举一两位“那一群可爱的年轻人”的代表人物。
(4)你认为这场战争的最终结果对新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1)抗美援朝战争。
(2)保家卫国,同时支援朝鲜人民。
(3)黄继光、邱少云。
(4)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了和平的国际环境,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知识点】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信息“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但没有入退却,哪怕是伟人的儿子”,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这是1950年爆发的抗美援朝战争,鸭绿江是中朝界河,美军把战火引入中国,战争中,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不幸牺牲。(2)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材料中年轻的人们拿起枪奔赴战场”的目的是保家卫国,同时支援朝鲜人民。(3)依据所学知识,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众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如黄继光和邱少云等。(4)依据所学知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了和平的国际环境,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故答案为:(1)抗美援朝战争。(2)保家卫国,同时支援朝鲜人民。(3)黄继光、邱少云。(4)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了和平的国际环境,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抗美援朝战争相关知识的理解识记。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记忆。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掌握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知识。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