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考前必背核心考点金句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考前必背核心考点金句

资源简介

2021-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考前必背核心考点金句
01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
【理框架】
【背考点、观点、金句】
【观点、金句】
实现梦想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要从小学习立志,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
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努力需要立志,需要坚持。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习近平)
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学习没有终点,我们终生都在学习,终生都需要学习。
正确认识自己的两种途径: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我们要学会接纳自己。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需要乐观的心态,更需要勇气和智慧。(做法)
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扬长避短,主动改正缺点,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做法)
【核心考点】
少年有梦
1、如何认识中学时代
(1)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2)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为我们的人生长卷打上更加丰富而厚实的底色。
2、少年应树立怎样的梦想
(1)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2)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中国梦、我的梦)
3、我们青少年应怎样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1)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而在于行动。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2)努力,需要立志。志向是人生的航标。青少年要从小学习立志,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并且把自己最重要的人生志向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
(3)努力,需要坚持。要将努力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
(4)努力,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生活中要留心观察,学思并进。
4、我的中国梦
(1)含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来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
基本内涵: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要求: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2)个人梦和国家梦是紧密相连的。个人的奋斗离不开国家,离不开国家梦的实现。同时,国家梦的实现,又有赖于每一个人最大限度地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发挥出来。
学习新天地
1、怎样正确认识初中阶段的学习
(1)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还包括各种能力的培养。
(2)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我们所看,我们所听,我们所尝,我们所触,我们所做,都可以是学习。
(3)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4)学习没有终点。我们终生都在学习,终生都需要学习,只有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2、如何学会学习?
(1)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2)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3)学会学习,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达成目标,比如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认识自己
1、正确认识自己的途径、方法有哪些
(1)从生理、社会,心理等方面来认识自己。
(2)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
(3)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2、如何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
(1)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
(2)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
(3)面对他人的评价时,能够用心聆听,勇于面对,平静拒绝。
做更好的自己
1、我们怎样接纳自己
(1)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包括自己的优点、不完美、性格、身材、相貌以及自己的现在与过去。
(2)接纳自己,需要乐观的心态,更需要勇气和智慧。
2、我们如何做更好的自己?
(1)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扬长避短。
(2)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主动改正缺点。
(3)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4)更好的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更是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的。
3、如何发掘自己的潜能
(1)通过珍视自己的兴趣爱好,专注自己喜爱的领域。
(2)通过广泛参与多方面的活动,发现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需要。
(3)通过积极合作,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02第二单元 友谊的天空
【理框架】
【背考点、观点、金句】
【观点、金句】
1、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是平等的、双向的;是一种心灵的相遇。(友谊的特质)
2、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对待友谊不能没有原则。
3、建立友谊需要敞开心扉,主动表达;需要持续的行动;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做法)
4、网上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
5、网络交友要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做法)
【核心考点】
友谊与成长同行
1、如何看待生活中的友谊 (友谊需要澄清哪些误区 )
(1)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
(2)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在竞争中能坦然接受并欣赏朋友的成就,做到自我反省和激励。
(3)友谊不能没有原则。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但不等于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①当朋友误入歧途时,不予规劝甚至推波助澜,反而会伤害朋友,伤害友谊。②坚持原则是对友谊的负责。
让友谊之树长青
1、怎样呵护友谊?
(1)用心去关怀对方。(2)学会尊重对方。(3)学会正确处理冲突。⑷学会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
网上交友新时空
1、网络交往有什么特点?
(1)网络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的特点。
(2)网络开启了通往世界的又一个窗口,但是有时却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
2、怎样理性、慎重结交网友 (网上交友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网上交友,需要考虑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
(2)我们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不轻易接受陌生人的邀请,对个人信息要注意保密。
(3)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
(4)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虚拟世界中,要学会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增加真实而贴近的感受,为友谊奠定可靠的基础。
3、虚拟世界的交往,我们应从哪些方面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1)对陌生人的邀请,不轻易接受 。
(2)对个人的家庭住址、经济状况、联系方式等,要注意保密。
(3)遇到问题时,要学会求助。
03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理框架】
【背考点、观点、金句】
【观点、金句】
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作用)
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
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习近平
2.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3.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诚,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4.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这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5.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原因)
6.尽孝在当下。孝敬双亲长辈,关爱家人,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做法)
【核心考点】
走近老师
1、怎样正确了解教师这一职业 (教师职业的特点是什么 )
(1)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重要性)
(2)在现代社会,教师已发展成为一种专门职业,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3)时代的发展教师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都发生了很多变化,今天的教师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四有”老师是新时代对老师提出的要求)
师生交往
1、怎样建立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1)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
(2)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①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②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怎样正确对待老师表扬和批评?)
2、如何与老师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如何增进师生关系)
(1)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尊重老师,不仅体现我们内心的情感和态度,而且表现在与老师日常交往的言谈举止中。
(2)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我们也应该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家的意味
1、孝亲敬长的原因?(为什么要孝亲敬长?)
(1)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百善孝为先)
(2)尽孝在当下。孝敬双亲长辈,关爱家人,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2、如何孝亲敬长?
(1)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
(2)与双亲长辈保持亲近、融洽的关系,倾听他们的心声,多与父母交流和沟通。
(3)认真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长大后要在物质上赡养父母,在精神上给予慰藉。
(4)体谅父母的辛劳,平日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关爱父母的健康。
爱在家人间
1、如何化解亲子冲突?和父母沟通的方法有哪些?
(1)有效地化解冲突,既需要父母做出榜样,也需要我们自己努力。
(2)爱是需要呵护的。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爱在沟通中加深,亲子冲突需要双方通过良好的互动沟通来解决。
(3)我们要学习应对冲突的方法。如果和父母发生冲突,我们可以选择不伤害父母感情和不影响亲子关系的做法。
(4)我们可以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也可以尝试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
让家更美好
2、怎样构建和谐家庭
(1)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
(2)有效交流和沟通,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和冲突。
(3)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生的变化,才能让亲情更浓,让我们的家庭更和睦。
04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理框架】
【背考点、观点、金句】
【观点、金句】
1.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我们的生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2.敬畏生命需要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注、关怀和普待身边的每个人。
3.守护生命,不仅要爱护身体,还要养护精神。(做法)
4.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做法)
5.战胜挫折需要发现发掘自己生命的力量,逐渐培养自已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不断增强生命的韧性,还要学会借助外力。(做法)
6. 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生命虽然平凡,但也能时时创造伟大。
【核心考点】
敬畏生命
1、如何理解“生命至上”?
(1)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2)生命都是宝贵的,在金钱、权势等外在的东西面前,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3)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自觉珍爱他人的生命。
2、怎样做到敬畏生命
(1)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
(2)不漠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3)我们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的自愿选择,与我们周围的生命休戚共。
守护生命
1、如何守护生命
(1)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
(2)守护生命要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
(3)守护生命要掌握基的自救自护方法。
(4)守护生命需要养护我们的精神。
(5)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制约,我们要守住自己的心灵。
(6)守护精神家园,传承民族文化。
增强生命的韧性
1、如何正确认识挫折
(1)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产生这些负面的情绪感受是很正常的,但如果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看待挫折。
(2)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感受生命的意义
1、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 (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 )
(1)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对自己)
(2)在看到别人的需要帮助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对他人)
(3)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对社会)
活出生命的精彩
1.青少年应该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树立远大的理想。青少年要早立志,立志服务社会、服务他人。一个没有树立远大理想的人,很难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2)珍惜美好的时光。青春是美丽的,也是易逝的。要想不辜负美好的青春,创造有意义的人生,就必须珍惜时光。
(3)努力充实自己,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创造人生价值的需要。提升自身的价值,就必须不断地充实自己、发展自己。
(4)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作为青少年,在学校里、在家中、在社会上,努力做有益于他人、社会的事,让我们生命的每一天都充满靓丽的色彩。
10 / 1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