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简单结构的设计案例——纸板手机支架的制作与评价一、教材分析《简单结构的设计案例》是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第三节(苏教版)第二部分的内容,是《简单结构的设计》的设计实践阶段。本课时以“纸板手机支架的制作与评价”为例,既对前面知识(结构及其稳固性)的运用,也是对在进行结构设计时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的深入,同时贯穿了《技术与设计1》中设计的思想和方法。确定应用纸板制作手机支架,引导学生将有关结构的基本知识运用到方案的制定和权衡筛选中,进一步熟悉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并根据设计方案制作出原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评价说明设计意图,方案的优化,作品的优缺点及制作中遇到问题时的解决方法,以基本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化过程。课时安排:1课时二、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简单结构设计的一般流程,也了解到影响结构稳定性和强度的主要因素等理论知识,对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又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如果没有设计实践的载体,学生就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不会全面考虑各种因素,不太可能自觉地去经历设计过程。在结构设计项目的选择上,书本上以“简易相片架的设计”为例进行教学的。本着“源于生活,相对简单,又能体现教学目标的要求”的原则,选择了“纸板手机支架的制作与评价”为例。计划在一课时内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合作和制作原型,并对作品进行交流评价,使学生亲历优化→制作→评价的过程并有所收获。学生通过制作原型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运用结构的有关知识进行自评和互评,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熟悉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②能根据设计方案,做出原型。③能对作品进行简要的自评和互评。2.过程与方法①以“纸板手机支架的制作与评价”为载体,经过优化方案和动手实践等活动,亲历设计的一般过程,掌握简单结构设计的过程和方法。②在设计方案的小组讨论、构思和组间交流、评价过程中,加深对结构设计应考虑的各要素的理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理解技术设计源于生活,体验结构设计和制作的乐趣,培养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②通过这种小项目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③培养积极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①熟悉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并运用到自己的结构设计中。②简单结构设计的过程与方法。教学难点:①做出原型。②对作品的自评和互评。五、教学策略与手段采取小组合作、任务驱动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在有限的时间内展开讨论,优化构思方案,分工协作,做出原型。根据设计方案,小组分工、制作和评价等过程,让学生明确设计的目标和方向,自觉地去经历设计的一般过程,掌握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六、教学资源及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实验材料和工具:铅笔、铅笔擦、剪刀、小刀、废纸板一张(300×200mm)、三角板一副、5mm胶带一个、手机一部。七、教学流程图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分钟) 授课题目是:简单结构的设计案例—纸板手机支架的制作与评价1.设计是一项创造性活动,它离不开生活的本质。今天让我们一起动手,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身边简单的材料,设计和制作出实用,造型独特的纸板手机支架。如何设计纸板手机支架?2.学习目标制作原型,学会评价。 1.回答。2.听讲。3.思考:如何设计纸板手机支架? 给出情境,激发学生设计的动力,体会设计是满足人们需要的是源于生活的。发现问题明确要求(2分钟) 1.发现问题同学们思考以下两个问题:①纸板的厚薄程度如何影响到手机的固定效果?②胶带的连接方式如何影响到纸板间的固定效果 2.明确要求①材料:铅笔、铅笔擦、剪刀、小刀、废纸板一张(300×200mm)、三角板一副、5mm胶带一个。②尺寸:手机支架结构自定。③目标:A.能方便地取放手机。B.纸板能支撑起手机,不变形,承载手机的重量。C.外形美观,大小比例协调 1.听讲,明确设计项目。2.思考:①纸板的厚薄程度与支架的关系。②胶带的连接方式与纸板间固定效果的关系。 1.把问题抛给学生,为“任务驱动法”埋下伏笔。2.明确设计要求,为纸板手机支架的设计与制作评价做依据。设计分析 分组探究 (6分钟) 1.设计分析①实现取放方便。②支撑起手机重量。③实现结构多元化,美观。④承载手机的重量。谈谈你的理解?并构思下你在设计中是如何实现的。构思方案,设计优化①设计时既要考虑新颖性和创新性,也要考虑制作的可能性。②小组交流、讨论,获得最优方案,在制作中对方案进行优化。 1.思考。2.小组讨论,总结:①如何取料?②手机支架上部如何设计?改变形状和连接方式。③设计和制作工艺。④底部手机支架上部如何设计?考虑制作的可能性。4.学会在实践操作中理解优化的理念。 1.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思考和讨论。2.学会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设计构思,讨论制定出最佳方案。3.理解优化的理念。小组合作制作原型(12分钟) 1.制作模型的注意事项:①团结协作,注意安全。②分工明确,提高效率。③按设计草图制作,可以对设计方案加以改进。2.老师全场巡视,对学生进行指导。3.辅导学生在实际操作遇到问题时的解决方法。 1.分工、合作,制作原型。2.从造型、稳定性和强度等方面考虑,力求结构合乎要求。 1.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和动手能力。2.培养合作与交流中学会探究。3.培养学生在技术试验中体验挫折与成功。作品交流自评互评(18分钟) 各组代表根据《福安二中“简单结构的设计案例”设计方案》,带着作品到讲台上来展示作品,(说明设计意图,方案的优化,作品的优缺点及制作中遇到问题时的解决方法等)。1.每组代表展示完,把作品按次序摆放在讲台桌上,方便学生完成课后作业。2.代表上台展示作品的同时,每位学生对其作品进行互评。3.有疑问和建议的学生可以举手提问。教师作简单的点评,突出优点和创新点,指正缺点。 1.展示作品,说明设计意图,方案的优化,作品的优缺点及制作中遇到问题时的解决方法等。2.自评、互评,认真听取,认同或质疑。初步填写《通用技术自评与互评表》。 通过交流与评价,发现结构的创意所在,并实现方案的优化。加深对结构设计应考虑的各要素的理解。总结拓展加深理解(4分钟) 1.总结:在纸板手机支架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侧重注意了哪些因素?(稳定性,强度)还要考虑的因素有:功能,安全,美观,人的个性化需要。拓展:在纸板手机支架的方案构思和实用上,还需考虑哪些因素?(创新,材料)2.经历“制作和评价”的过程,你们从中学到了什么?(教师这部分可以根据时间进行调整) 1.听讲。2.回答,推出结论:①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②引导学生总结出本节课的设计理念。 1.师生互动。2.经过设计和交流的环节,强调设计应考虑的因素。课后任务布置作业(1分钟) 完成作业:《通用技术自评与互评表》 完成《通用技术自评与互评表》,写评分的理由,并提出优化的建议。 巩固旧知,提高技术素养。九、板书设计简单结构的设计案例——纸板手机支架的制作与评价纸板的厚薄程度思考胶带的连接方式实现取放方便2、讨论 支撑起手机重量结构多元化,美观承载手机的重量自评3、展示互评简单结构设计应考虑的因素4、总结拓展作业十、设计反思这节课我选择了以“纸板手机支架的制作和评价”为载体,学生在储备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经过构思方案和动手实践等活动,理解简单结构设计的过程和方法。同时在小组讨论、构思和组间交流、评价过程中,加深对结构设计应考虑的各要素的理解。因为教学时间和教学目标要求等缘故,重点在于“制作和评价”的环节,在教学中由于时间比较紧凑,学生制作比较粗糙,有的学生主动性,合作性差等不足之处。可喜的是通过这种小项目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开始幻灯、黑板思考、听讲导入新课发现问题 明确要求设计分析 分组探究分组探究黑板、幻灯解读知识分组讨论思考问题小组合作 制作原型分组探究分组探究黑板、幻灯提问,设疑小组交流、讨论、优化方案分组依次回答分组制作原型黑板、幻灯指导检查作品交流 自评互评分组探究分组探究小组展示,组间互评幻灯展示和互评的内容总结拓展 加深理解自评互评分组探究分组探究学生回顾、归纳、巩固黑板、幻灯总结及拓展课后任务 布置作业学生巩固知识布置作业黑板、幻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