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10月月考(全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10月月考(全科)

资源简介

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题
本卷中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He:4 C:12 O:16 Mg:24 S:32 Fe:56 Cu:6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组名词或现象中,三者间没有逐级因果关系的是
A.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光化学污染——咳嗽和气喘者增多
B.生活污水任意排放——空气中CO2浓度增大——温室效应
C.含磷洗衣粉的大量使用——水体富营养化——水栖生物大量死亡
D.氟氯烃的大量使用——臭氧空洞——皮肤癌患者增多
2、下列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①混合物:盐酸、漂白粉、福尔马林、水银 ②化合物:CaCl2、NaOH、HCl、HD
③强电解质:明矾、石膏、烧碱、硫酸 ④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图正确的是:
A.HClO的结构式:H-Cl-O B.Na2O2的电子式:
C.CO2的比例模型: D.14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4、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油分馏可获得乙烯、丙烯和丁二烯 B.水玻璃可用于生产黏合剂和防火剂
C.盐析可提纯蛋白质并保持其生理活性 D.二氧化硅是生产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
5、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L 0.1 mol/L Na2CO3溶液中CO32-和HCO3-总数为0.1 NA
B.22.4L氢气和4g氦气均含有NA个分子
C.含2 NA共价键的CnH2n+2分子的物质的量为2/(3n+1)mol
D.标准状况下,2.24LCl2与稀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2NA
6、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甲基橙呈黄色的溶液中:I-、Cl-、NO3-、Na+ B.pH=13的溶液中:AlO2-、CO32-、NO3-、Na+
C.含大量Al3+的溶液中:K+、NH4+、NO3-、F-
D.在由水电离出的c(OH-)=10-13 mol·L的溶液中:Ba2+、CO32-、ClO-、Na+
7、将质量为m g的铁粉与铜粉的混合物,溶于100mL 4mol·L-1 HNO3溶液(过量),充分反应后所得还原产物为0.05mol NO,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则沉淀质量为
A.5.52g B. (m+6.8)g C.(m+2.55)g D.(m+12.0)g
8、下列实验可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①.将 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制备CH3—CH═CH2
②.乙酰水杨酸 与适量NaOH溶液反应制备
③.向CH3CH2Br中滴入AgNO3溶液以检验溴元素
④.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吸收SO2气体
A.①④ B.②③ C.只有④ D.全都不能
9、A是一种常见的单质,B、C为中学常见的化合物,A、B、C均含有元素X。它们有如下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元素可能为Al B.X元素一定为非金属元素
C.反应①和②互为可逆反应 D. 反应①和②可能为氧化还原反应
10、A、B、C、D、E、F为短周期六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原子半径最小且与E同主族,B与F同主族,E与F同周期。D的核电荷数是B的最外层电子数2倍,单质F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则下列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A.由A、C、D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以是离子化合物
B.F与D形成的化合物熔点高,可以与某种酸反应
C.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E>F>C>D
D.五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D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0分)
11、水是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4℃时,纯水的pH=7 B.常温下水很稳定,主要由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的缘故
C.中,质量数之和是质子数之和的两倍
D.273K、101kPa,水分子间的平均距离d:d(气态)>d(液态)>d(固态)
12、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
A.1mol/L的NaAlO2溶液和2.5 mol/L的HCl等体积互相均匀混合:

B.用食醋除去水瓶中的水垢:
C.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Al(OH)3:2AlO2-+CO2+3H2O= 2Al(OH)3↓+CO32-
D.向硫酸铝铵[NH4Al(SO4)2]溶液中滴加少量Ba(OH)2溶液

13、下列现象或反应的原理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现象或反应
原理解释
A
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
铝箔对熔化的铝有较强的吸附作用
B
合成氨反应需在高温条件下进行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
镀层破损后,镀锡铁比镀锌铁易腐蚀
锡比锌活泼
D
2CO=2C+O2在任何条件下均不能自发进行
该反应 △H>0, △S<0
14、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测定乙醇结构式 滴定法测定硫酸 合成氨并检验氨的生成 碘的CCl4溶液中分离I2
的物质的量的浓度 并回收CCl4
A B C D
15、常温下,下列各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0.1mol/L的醋酸钠溶液20mL与0.1mol/L盐酸10mL混合后溶液显酸性
c (CH3COO-)>c (Cl-)>c (H+)>c (CH3COOH)
B.pH=7的NaHSO3与Na2SO3混合溶液中:
C.0.1mol/L的醋酸的pH=a, 0.01mol/L的醋酸的pH=b,则a+1>b
D.已知酸性HF>CH3COOH,pH相等的NaF与CH3COOK溶液中,??
?[c(Na+)-c(F一)] < [c(K+)-c(CH3COO一)]
16、最近,科学家研制出一种纸质电池,这种“软电池”采用薄层纸片作为载体和传导体,在一边附着锌,在另一边附着二氧化锰。电池总反应为:
Zn+2MnO2+H2O=ZnO+2MnO(OH) 关于此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Zn为负极,ZnO为正极,MnO2催化剂
B.该电池的正极反应为:MnO2+e- +H2O=MnO(OH)+ OH-
C.放电时外电路电子由Zn流向MnO2,内电路电子由MnO2流向Zn
D.电池工作时OH-能通过薄层纸片向附着二氧化锰的电极移动
17、在温度、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
(已知N2(g)+3H2 (g)2NH3(g)kJ·mol)
容 器



反应物投入量
1mol N2、3mol H2
2mol NH3
4mol NH3
NH3的浓度(mol·L)
c1
c2
c3
反应的能量变化
放出 a kJ
吸收 b kJ
吸收 c kJ
体系压强(Pa)
p1
p2
p3
反应物转化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 a + b < 92.4 C. D.
18、已知常温下反应, ①NH3+H+ NH4+ (平衡常数为K1)
②Ag++Cl— AgCl(平衡常数为K2)③Ag++2NH3 Ag(NH3)2+(平衡常数为K3)①、②、③的平衡常数关系为 K1> K3> K2 , 据此所做的以下推测合理的是:
A.氯化银不溶于氨水 B.银氨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钠有白色沉淀
C.银氨溶液中加入盐酸有白色沉淀 D.银氨溶液可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存在
19、有Fe2+、NO3-、Fe3+、NH4+、H+和H2O六种粒子,属于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 B.该过程说明Fe(NO3)2溶液不宜加酸酸化
C.每1 mol NO3-发生氧化反应,转移8 mol e-
D.若把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则负极反应为Fe2+-e-=Fe3+
20、阿魏酸在食品、医药等方面有着广泛用途。一种合成阿魏酸的反应可表示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酸性溶液检测上述反应是否有阿魏酸生成
B.香兰素、阿魏酸均可与NaHCO3、NaOH液反应
C.通常条件下,香兰素、阿魏酸都能发生取代、加成、消去反应
D.与香兰素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酚类化合物共有2种
21.下表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
元素代号
W
R
X
Y
Z
Q
M
原子半径/nm
0.037
0.186
0.074
0.075
0.077
0.110
0.160
主要化合价
+1
+1
-2
-3,+5
+2、+4
-3、+5
+2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七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是 。M在Z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X可与R按1:1的原子个数比形成化合物甲,甲中存在的化学键有 ;
X可与W组成含18电子的化合物乙,则乙的电子式为 。
(3)M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难溶于水,已知298K时,该物质的的Ksp=5.6×10—12,若此时测得溶液pH=13.00,则此温度下残留在溶液中的M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 ?(4)化学反应3W2(g)+Y2(g)2YW3(g);△H <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不断改变条件(不改变Y2、W2和YW3的量),下图表示反应速率与反应过程的关系,其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YW3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 。
22.食醋分为酿造醋和配制醋两种。国家标准规定酿造食醋总酸含量不得低于3.5g/100mL.
(1)某研究小组利用滴定分析法测定某品牌食醋中醋酸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NaOH溶液滴定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
b.食醋试样需稀释一定倍数后再进行滴定
c.用NaOH溶液滴定食醋,可使用酚酞或甲基橙作指示剂
d.若测得该品牌食醋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75mol/L,则该食醋的总酸量为4.5g/100mL
(2)研究小组的同学仔细观察了该品牌食醋的标签,发现其中还含有苯甲酸钠作为食品添加剂,他想用资料法验证醋酸与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C6H5COONa)不会发生离子互换反应,需查找在一定温度下的醋酸与苯甲酸的 (填写序号)。
a.pH b.电离度 c.电离常数 d.溶解度
(3)常温下,用0.1000 mol·L-1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 0.1000 mol·L-1 HCl溶液和20.00 mL 0.1000 mol·L-1 CH3COOH溶液,得到2条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
图1 图2
①滴定醋酸溶液的曲线是 (填“图1”或“图2”);滴定曲线中a = mL;
②E点pH>8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4)现欲粗略测定一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的电离度,应做的实验和所需的试剂(试纸)是 。
a.电解,NaOH溶液 b.蒸馏,Na2CO3溶液
c.酯化反应,石蕊试液 d.中和滴定,pH试纸
23.(1)膦(PH3)是一种无色有剧毒的气体,其还原能力比氨(NH3)强,是一种强还原剂。某反应体系中存在下列物质:Cu、H2SO4、CuSO4、PH3、H3PO4、H2O。回答下列问题:
①上述反应体系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膦(PH3)能和水发生微弱的化学反应,其水溶液呈弱碱性,该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污水中含大量细小的悬浮物,可加入某些物质使之聚集成较大的颗粒而沉淀。请你举一种常见的能使生活污水中悬浮物聚沉的物质,其化学式为   。
(3)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
CH4(g)+4NO2(g) 4NO(g)+CO2(g)+2H2O(g);ΔH1=-574 kJ·mol-1
CH4(g)+4NO(g) 2N2(g)+CO2(g)+2H2O(g); ΔH2
若1mol CH4还原NO2至N2,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867kJ,则ΔH2= 。
24.有一固体混合物X,可能含有氯化钠、碳酸钾、亚硝酸钠、硫酸铝、碱式碳酸镁、碳酸氢钠等物质。为探究X的成分,设计方案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将X粉末充分加热,有气体产生。
Ⅱ.取一定量X粉末,加入足量的蒸馏水,粉末全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
III.用铂丝蘸取少量Ⅱ中所得溶液,在火焰上灼烧,产生黄色火焰;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无紫色火焰。
Ⅳ.取Ⅱ中无色溶液,滴入KMnO4酸性溶液,紫红色不褪去。
Ⅴ.取Ⅱ中溶液,用惰性电极电解,开始时阳极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色。电解过程中测得溶液pH变化如右图所示。
(1)根据实验Ⅳ可判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 。
(2)X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
(3)实验Ⅴ中,0→t1时间内,两个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阳极 ; 阴极 。
(4)0→t1时间内,溶液pH升高比较缓慢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5.氯化苄(C6H5CH2Cl)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医药、染料、助香料等有机化工产品的制备。氯化苄为无色液体,具有强烈的催泪作用,沸点为179.4℃,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工业上采用甲苯与干燥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合成氯化苄。为探索不同光强条件对合成产率的影响,需要对不同光强条件下的粗产品进行纯度检测。每一组检测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①称取0.255g样品。
②将样品与25 mL 4 mol·L-1氢氧化钠水溶液在100 mL圆底烧瓶中混合,
水浴加热1小时后停止加热(在如图所示装置中进行反应,发生的
反应为:C6H5CH2Cl+NaOH→C6H5CH2OH+NaCl)。
③在烧瓶中加入50 mL 20% HNO3,混合均匀。
④将烧瓶中溶液全部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
⑤从容量瓶中取出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6.25 mL 0.100 mol·L-1
AgNO3溶液,振荡混合均匀。
⑥在锥形瓶中滴入几滴NH4Fe (SO4)2作为指示剂,用0.0250 mol·L-1 NH4SCN
溶液滴定剩余的AgNO3。
⑦ 重复⑤、⑥步骤三次,消耗0.0250 mol·L-1 NH4SCN溶液的平均值为6.75mL。
(已知:NH4SCN+AgNO3=AgSCN↓+NH4NO3)
根据以上实验信息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上图中烧瓶上的冷凝管所起的作用是 。
(2)步骤③所加硝酸的目的是 。
(3)在步骤⑤操作中,可用  (填仪器名称)取6.25mL 0.1000 mol·L-1的硝酸银溶液。
(4)在步骤⑥操作中,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26.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某天然油脂A可发生下列反应:
已知:A的分子式为C57H106O6。1mol 该天然油脂A经反应①可得到1molD、1mol不饱和脂肪酸B和2mol直链饱和脂肪酸C。经测定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0,原子个数比为C∶H∶O=9∶16∶1。
(1)写出B的分子式: ▲ 。
(2)写出反频①的反应类型: ▲ ;C的名称(或俗称)是 ▲ 。
(3)近日,电视媒体关于“氢化油危害堪比杀虫剂”的报道引发轩然大波,反应②为天然油脂的氢化过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氢化油又称人造奶油,通常又叫硬化油。
b.植物油经过氢化处理后会产生副产品反式脂肪酸甘油酯,摄入过多的氢化油,容易堵塞血管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c.氢化油的制备原理是在加热植物油时,加入金属催化剂,通入氢气,使液态油脂变为半固态或固态油脂。
d.油脂的氢化与油脂的皂化都属于加成反应。
(4)D和足量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7.乙基香草醛( )是食品添加剂的增香原料,其香味比香草醛更加浓郁。
(1)乙基香草醛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有乙氧基、 (写名称)、 (写名称)。核磁共振谱表明该分子中有 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
(2)乙基香草醛的同分异构体A是一种有机酸,A可发生以下变化:

提示:a. RCH2OH RCHO
b. 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时,该碳原子才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羧基。
①写出A的结构简式 。
②写出在加热条件下C与NaOH水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8.某结晶水合物含有两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称取两份质量均为45.3 g的该结晶水合物,分别制成溶液。向其中一份逐滴加入NaOH溶液,开始发现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并逐渐增多;一段时间后有气体逸出,该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加热后共计可收集到2.24 L该气体(标准状况);最后白色沉淀逐渐减少并最终消失。
另一份逐滴加入Ba(OH)2溶液,开始现象类似,但最终仍有白色沉淀;过滤,用稀硝酸处理沉淀物,经洗涤和干燥,得到白色固体46.6 g。
(1)该结晶水合物中含有的两种阳离子是:  和   。
(2)试通过计算确定该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为    。
(3)假设过程中向该溶液中加入的Ba(OH)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0 mol·L-1。
①加入Ba(OH)2溶液后,若所得沉淀的总物质的量最大,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若加入75 mL的Ba(OH)2溶液,则得到的沉淀质量为     g。
答案:
21.
(1)第三周期IA族; 2Mg+CO22MgO+C
(2)离子键、共价键; H∶ O∶O∶H
(3)5.6×10—10 mol/L
(4)t0~t1???
22.
(1)b、d (2)c
(3)①图2 ;20.00 ②CH3COO—+H2O CH3COOH+OH—
(4)d
25.
⑴ 冷凝、回流
⑵ 中和NaOH并使溶液呈酸性,排除OH-对下一步测定的干扰
⑶ 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  
⑷ 溶液从无色变红色,并在30s内不褪色
26.
(1)C18H32O2 (2)取代(或水解) 硬脂酸(或十八烷酸、十八酸) (3)D
(4)2C3H5(OH)3+ 6Na →2 C3H5(ONa)3+ 3H2↑
27.
(1)醛基 酚羟基(或羟基) 7
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它“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而是中国早期阶级社会中政权结构的一种表现形式,一种由部落联盟转变而来的‘联邦’或‘邦联’式的松散的国家结构形式。”材料中所提的这种表现形式是指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
2.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选官须注重才学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重品行
3.元朝时右丞相铁木迭儿掌管宣政院,他的儿子也为宣政院使。《元史·奸臣传》记载了时人的批评,称其“无功于国,尽居贵显。”宣政院的“贵显”在于( )
A.向各省宣达政令 B.负责中央官员选拔
C.管理佛教事务和吐蕃地区 D.掌管蒙古兵马征发
4.中华民族起初不过山东、河南等处的小小几个部落,几千年间不断成长,最后长成泱泱雄风的大国。以下地区属于自秦朝开始就归入中央王朝版图的是
①云贵地区 ②西藏地区 ③岭南地区 ④东北地区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5. 某国议员威廉·格拉斯顿说道:“他们(中国政府)警告你们放弃走私贸易,你自己不愿停止,他们便有权把你们从他们的海岸驱逐,因为你固执地坚持这种不道德的残暴的贸易……在我看来,正义在他们(中国人)那边。”该议员是就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哪一次战争发表的言论?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 右图所示为蒋介石的一封信件,来源于国民政府军委会战时新闻检查局档案。可见,当时
A.蒋介石反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蒋介石主张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C.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内战开始 D.国共两党既相互合作又舆论斗争
7. 中国近代史上资本主义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此表反映的共同问题不包括
A.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B.“弱国无外交”
C.各条约均涉及割地、赔款、开埠 D.列强均实行炮舰外交政策
8. “会战开始前,中国方面及时发现日军企图,正确判断日军进攻方向,采取了相应部署准备,在平汉路武胜关、广水段先发制敌,袭扰日军后方,威胁武汉,对日军进行战役侦察,破坏其企图。……会战结束后,日军认为确保对该城的占领,可给重庆蒋政权以更大的威胁,……战略价值极大。”这里的“会战”指的是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枣宜会战
9. “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 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儒家民本思想重新得到认同 B.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C.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0. 1919年4月,身在欧洲的梁启超给北京外交委员会发了一个电报:“对德国事,闻将以青岛直接交还,因日使力争,结果荚法为所动,吾若认此,不啻加绳自缚。……”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A.梁启超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 B.梁启超与后来青年学生的意见一致
C.梁启超看清了帝国主义的本质 D.梁启超已变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斗士
11. 民主革命时期,位于赣南山区的兴国县全县23万人口中,有8万多人参加了革命军队,其中5万多人为革命牺牲。兴国人民参军的高峰时期集中在
A.1924~1927年 B.1928~1934年 C.1937~1945年 D.1945~1949年
12. “乙未以后,北洋新军肇建,维新运动大起,革命运动亦萌芽于海外,而戊戌、庚子之变继起于中枢”。材料中的“乙未”应指( )
A.1894年 B.1895年 C.1898年 D.1901年
13. 近代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他还说:“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陈旭麓的论证旨在说明
A.袁世凯上台具有必然性 B.袁世凯上台符合法律程序
C.辛亥革命引发社会动荡 D.改良更有利于社会稳定
14.下列四幅历史图片是抗战时期留下的珍贵照片,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①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④①② D.①③④②
15. 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主席成思危说:“西方的政党政治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大合唱。”这里的“大合唱”主要指的是
A.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
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D.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了合法地位
16. 下图是国庆节的时候在天安门广场上悬挂的孙中山先生和毛泽东的巨幅画。国庆节这样悬挂伟人画像主要体现了
A.辛亥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完全一致
B.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规划了新中国的发展方向
C.孙中山和毛泽东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D.新中国的成立是对孙中山革命目标的继承和发展
17.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这说明新中国
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D.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18. 2010年8月13日,浙江省下达《浙江省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规程(试行)》通知,标志着该省在全国率先推广“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这个模式被学术界形容为“三权”分立,它在村支部的领导权、村委会的行政权之外,另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以监督村干部执行村务。对于上述事实,最恰当的表述
A.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的有效形式 B.拓宽民意反映渠道的最新尝试
C.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深刻实践 D.完善基层村民自治制度的积极探索
19. 1953年12月,中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印度方面的赞同,它作为处理中印关系的原则被写进双方签署的协定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表明
A.中国的外交政策在国际上赢得了广泛的支持B.中印由此结成了同盟关系
C.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实现了明显的转变D.“一边倒”战略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20. 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在他的访谈录中这样写道:“邓小平无疑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1979年我邀请邓小平访问美国,他立即回复下月就可成行。邓小平那次访美非常成功,一种好感和友谊很快在中国领导人和美国民众之间建立起来。”促成“那次成功访问”的最重大因素是
A.中美关系解冻 B.美国总统正式访华 C.中美正式建交 D.中国重返联合国
21. 20世纪60年代,中国一边反对美国帝国主义,一边反对苏联修正主义,外交形势严峻。导致该局面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两极格局的形成 B.社会制度的对立C.意识形态的分歧 D.综合国力的消长
22. 在《伯罗奔尼撤战争史》中,雅典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之口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对这句话理解有误的是
A.体现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 B.城邦是所有男子构成的联合体
C.主要是全体公民精神上的联合 D.强调了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责任
23. 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都创造了不同类型的辉煌灿烂的文明,这种不同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地理环境的不同:中华文明产生于大河流域,而希腊文明产生于蓝色的海洋
B.公民素质的不同:古代中国人的参与意识、社会公德意识远远落后于古代希腊
C.政治制度的不同:古代中国实行专制集权制度,而古代希腊实行民主制度
D.经济制度的不同: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发达,而古希腊的商品经济发达
24. 《十二铜表法》第六表规定:“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这一规定从本质上表明《十二铜表法》
A.保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B.保护物品所有者的私有财产权
C.限制贵族的特权,维护平民的利益 D.已经发展到罗马法的成熟阶段
25. 有学者评述某部法律“对于受压制的平民来说,它不仅在书面上给予他们以安全感,而且全面保障他们反对贵族法官在刑事判决方面滥用职权。”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位学者所评述的法律是
A.《十二铜表法》B.《查士丁尼民法大全》C.《美国1787年宪法》D.《拿破仑法典》
26. 美国前总统布什在一次演讲时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用民主的方式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最早用民主的方式把统治者关在笼子里的是
A.《民法大全》 B.《权利法案》 C.《人权宣言》 D.《1787年宪法》
27. 《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的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
A.国家权力的重心决定性地自国王转至议会
B.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
C.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
D.工业资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
28. 美国麦迪逊曾说:“共和国无论多小,为了防止少数人结党营私,代表必须达到一定数目;同时,共和国无论多大,为了防止人数过多的混乱,代表必须限于一定数目。”下列说法符合他的主张的是(  )
A.既要让公民行使权力又要限制行使权力的范围
B.应该采取中庸原则,处事不偏不倚
C.应该把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相结合D.代表机构既能体现广泛性又要精干有效
29.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一文中指出,“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产物,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下列最能说明巴黎公社“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的是
A.实行八小时工作日 B.规定公职人员薪金的最高限额
C.废除资产阶级的法庭 D,公社是经过人民自己选举建立的
30. 1848年《共产党宣言》引言中指出:“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这一观点的历史依据是
A.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力量
B.马克思主义已成为工人阶级的思想武器
C.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
D.英、法等国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完善
31、(10分)“里程碑”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一个词语。《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里程碑”的定义是:设于道路旁边用以记载里数的标志;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下面所列五件历史事件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
你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下面所列历史事件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
罗马法发展史上第一座伟大的里程碑 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第二个里程碑
十一届三中全会 《共产党宣言》封面(1848年出版)是国际工人运动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十月革命的胜利
32.(20分)民主进程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 ——James Madison
(1)结合所学,在1787年宪法中是如何体现“对政府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的。(6分)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建立民主政治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2)以下图片是历史的见证。参照示例,分别给图2和图3,配写解说词。(6分)
陕甘宁边区政府礼堂旧址 1945年8月毛泽东到达重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示例图1: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根据“三三制”原则,组建抗日民主政府,团结了社会各阶层,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3)在完成“独立”任务后,新中国建立了哪些新型的政治制度来保障人们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3分)
1953年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了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比例上,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
文革期间,全国人大停止会议8年之久……
1979年,修订后的“选举法”规定,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2010年春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修改为1:1。
(4)依据材料说出,人大代表选举办法的变化。(3分)纵观人大代表选举方式的演变,简述新中国民主进程呈现出了怎样的演变轨迹。(2分)
33、(10分)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图一:1895年4月,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材料二: 图二:1945年9月9日,日本向中国递交投降书.
材料三: 图三:1972年9月27日,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来访的日本内阁总理田中角荣.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日两国领导人的第一次会晤。
材料四: 2008年5月6日至10日,胡锦涛主席对日本进行了5天的国事访问.近年来的中日不和谐关系开始呈现出转机。
图一 图二 图三
(1)《马关条约》给中国造成的严重危害是什么?这体现了旧中国什么性质的外交?(2分)
(2)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在中国对外关系史上的地位怎样?(2分)
(3)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3分)
(4)近年来影响中日关系正常发展的问题很多,请你举出三项.认为日本方面应如何促进中日关系的发展?(3分)
(选做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注意到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考虑到鉴于威胁这类遗产的新危险的规模和严重性,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提供集体性援助来参与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这种援助尽管不能代替有关国家采取的行动,但将成为它的有效补充。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材料二 从7月1日起,九寨沟将实行游客限量入景区制;…… 九寨沟由此成为全国第一个对游客实行限量入内的景区。九寨沟管理局葛立局长告诉记者,作出这一“限客”决定后.九寨沟仅门票收入一项,高峰期每日将减少收入一百万元以上。但是,为了保护好九寨沟这个不可再生的世界自然遣产.菅理局下决心采取限量措施。
——《华西都市报》(2001年6月25日)
材料三 泰山的一些地方官员竟然提出“把风景的泰山,改造成经济的泰山”、把“岱顶建成热闹非凡的天上城市”等口号。于是,三条索道和一条公路真的把泰山变成了“经济山”,不仅有宾馆、饭店.还有娱乐城、电影院,非遗产商业建筑远远超过遗产建筑。如今,空中索道来来往往,大量游客纷至沓来,自然景观面目全非,泰山如同带上了沉重的镣铐。
——《泰山的镣铐》
材料四 我国云南省原来地处偏僻的丽江城.自从199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招来了来自全世界的旅游观光者,每年有200万以上,年经济收入增加10多亿元,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增长到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左右。
——余晋岳《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手册》
请回答:
(I)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要保护世界遗产?世界遗产的保护原则是什么?(4分)
(2)九寨沟与泰山都是世界遗产,依据材料二、三分析两地管理部门对待世界遗产不同态度的原因。(4分)
(3)依据材料三、四,分析旅游业与世界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你能从中得出什么启示?(2分)
答案:
BDCAA DCDDD BBABC DDDCC CBDBA BADDA
31、
32、
33、
选做题:
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下面图表表示我国某主要地形区中,某山自然带的垂直分布和该地形区中某城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该地形区最可能是? ?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 ? C.青藏高原? ? D.华北平原 2.山地东西两坡自然带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差异? ?B.水分差异? ?C.地势高低差异 D.纬度差异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结合下图,完成3-4题。
3.判断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土壤水增多 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③蒸腾加强 ④植被覆盖率增大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4.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对尼罗河河口地带产生的负面影响有
①土壤肥力下降 ②产生土壤盐碱化 ③洪涝灾害加剧
④渔业产量下降 ⑤三角洲面积扩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④
下面图1示意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2该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5-7题。
5.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气压低于②地 B.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
C.③地气压高于④地 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更高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风向为东南风 B.b为上升气流 C.c的风向为西南风 D.d为上升气流
7.若该图表示白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陆地,乙是海洋 B.甲乙都是陆地 C.甲是海洋,乙是陆地 D.甲乙都是海洋
读“某民居区在不同季节的景观图”(图1、图2)和“四地月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资料统计图”(图3),完成8-10题。
8.该民居区位于图3中的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1景观出现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B.图2景观出现时地中海沿岸地区炎热干燥
C.该类民居主要是用于防御地震
D.该景观所在地区粮食作物商品率高
10.关于①②③④四地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降水类型主要为对流雨 B.②终年受信风控制
C.③最大分布地区在南美洲 D.④影响地区多洪涝灾害
索马里海盗成为2008年底全球关注的热点之一,12月26日13时45分,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从三亚起航,经南海,过马六甲海峡,穿越印度洋,预计用10天左右时间抵达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读图,完成11-12题。
11.关于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航行过程中的叙述,比较合理的是
A.起航时逆风逆水 B.途经南海应注意防御台风袭击
C.经过马六甲海峡风急浪高 D.在北印度洋航行顺风顺水
12.结合A河流域等降水量线(- - -表示)分布和水系状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A河正值汛期 B.从上游向下游,A河径流量缓慢增加
C.B、C两条支流中,C河的流量较大 D.D处的降水主要受季风影响
下图为某地地层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3-15题
13.图中岩层,最晚形成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⑤ D.④⑥
14.如果④是石灰岩,则⑤为
A.花岗岩 B.砂岩
C.大理岩 D.板岩
15.①处岩石在地表的部分常具有的特征是
A.含有生物化石
B.有较多的气孔
C.由方解石组成
D.有明显的层理
下表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读表回答16-18题。
16.表中四地位置,可能的是 A. ①—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 B. ②—亚欧大陆桥西端附近 C. ③—大兴安岭西侧???????? D. ④—西经130度附近 17. ④地降水特别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A.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B.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 C.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显著??? D.受暖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 18.下列关于②、③两地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冬、夏风向都有明显转换?????? B.两地自然带均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 ③地较②地更容易发生旱灾???????D. ②地较③地更适宜多汁牧草生长
下图为“①、②、③、④四种等压面与等温面垂直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9题。
19.若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四种气压带垂直分布状况,则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①——副热带高气压带???????? B.②——极地高气压带
C.③——副极地低气压带???????? D.④——赤道低气压带
鱼鳞坑是为减少水土流失,在山坡上挖掘的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读下图,回答20-21题。
20.图中最宜植树的地点为
A.① B.②
C.③ D.④
21.鱼鳞坑有利于物质的
A.风化 B.侵蚀
C.搬运 D.沉积
读某大陆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均温等值线图,完成22-23题。
22.图中25℃等温线向西折向纬度低的地区,主要是由于
A.山脉的延伸 B.植被的稀疏
C.沿岸的寒流 D.河流的流向
23.图中①、②两地分布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热带雨林
C.热带草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右图中的线段为某条经线,S、N为南北极点,P为晨线和此经线的交点,假设某日观察到P点沿该经线由南向北运动。据此回答第24题。
24.某日,P点沿经线向北移动到最北位置时
A.P点出现极昼现象 B.P点就是北极点
C.P点的纬度可能是60°N D.该经线为12时
右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2012年1月5日14时(左)和6日8时(右)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读图完成25-26题。
25.5日14时~6日8时,①地
A.阴转多云,气温、气压都升高 B.阴转多云,气压升高、气温降低
C.天气晴朗,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D.天气晴朗,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26.5日14时~6日8时,下列地点中风向变化最明显的是
A.② B.③ C.④ D.⑤
27.在风速大致相同,气温垂直分布为A、B、C、D四种情况下,最有利于某工厂68米高的烟囱灰尘扩散的是
20m
40m
60m
80m
100m
A
16.3℃
16.6℃
16.8℃
17.0℃
17.1℃
B
21.0℃
21.0℃
20.9℃
20.9℃
21.0℃
C
20.9℃
20.8℃
20.6℃
20.2℃
20.0℃
D
15.2℃
14.8℃
14.7℃
14.9℃
15.2℃
右下图为纬度20°~35°大陆东部某岛屿的地质剖面图,完成28-29题。
28.该岛屿上变质岩主要分布在东部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板块生长边界附近,受岩浆活动和岩层拉张影响大
B.位于板块消亡边界附近,受岩浆活动和岩层挤压影响大
C.断层发育比西部多,岩层受地壳的水平运动影响大
D.断层发育比西部少,岩层受地壳的垂直运动影响大
29.城市T 的年均降水量约为1720mm,冬雨比例为22%,其冬季降水较多的原因是
A.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作用 B.西北季风受海洋增温增湿后遇地形阻挡
C.位于中央山脉的背风坡 D.来自海洋盛行西风受地形阻挡多地形雨
30.下图中虚线圈为同心圆,圆心位于某大陆上,将一根1.76m 长的细木棍直插入圆心上,实线为某日该细木棍的日影端点轨迹。内圆的半径为3 米,最外面圆半径为10 米,则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图中最接近地方时9 时的日影位置分别是
(已知tan10°≈0.176 tan 45°=1 tan 30°≈0.58)
A.20°S ①
B.20°N ④
C.10°S ②
D.10°N ③
二、综合题(40分)
1.阅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若P点常年受西风的影响,则P点的正确位置是(  )
A.欧洲西部
B.美国西部沿海
C.非洲西南沿海
D.南美洲西南沿海
(2)若P地受西风季节性影响,则P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分析说明该气候类型特点及其原因。
(3)若P点位于美国,试归纳P处旗杆从国际儿童节至我国教师节期间正午影长的变化规律。
32.(13分)阅读下列材料分析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及某地局部放大后等高线图。图中A、B、C、D为该地拟建窑洞处。
材料二:为治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有位水土保持学家在某山坡地设立六个位置相邻的小试验场,以模拟降水的方式,观测土壤流失量与地表覆盖状况的关联性。此六个试验场的坡度、坡长相近,底岩均为透水性甚差的岩层。下表是这六个试验场的土壤质地与某次降水后土壤流失量的资料。
(1)在A、B、C、D四处中最适合建窑洞的是_______。试分析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三判断六个试验场中植被覆盖率最好的是哪个?说明判断理由。(5分)
33.(10分)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A城镇风向是  。A与D相比,晴天概率大的是  ,原因是____。
(2)四个城镇中,最容易遭受突发地质灾害的是    ,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四个城镇中,规模最大的应是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下图中甲图是世界某区域的年降水量和年平均等温线图,乙图是该区域简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读甲图,描述回归线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4分)
(2)分析图乙中M城市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3分)
(3)乙图中大陆西侧海域渔业资源丰富,试分析其成因。(3分)
选做题(考1B的考生必做)【城乡规划】
读下图 “珠江三角洲某城镇平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的农田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最可能的是( )(2分)
A.水稻 B.甘蔗 C.蔬菜 D.小麦
(2)该城镇准备建设一海滨浴场,图中A、B两处中, 比较合适,请说明理由。(5分)
(3)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有钢铁厂、化工厂和电子厂有意向投资,你觉得该地应该引进
厂比较合适,请说明理由。(3分)
高三地理答案
31..答案:(1)D(1分)
(2)地中海气候 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5分)
(3)先变短后变长(1分)(国际儿童节至6月22日(夏至日)期间,旗杆正午影长逐渐缩短;6月22日(夏至日)至我国教师节(9月10日)期间,旗杆正午影长逐渐延长。)
32.(1)D(2分)  D位于阳坡,光照条件好(2分);且位于山脊分水岭,较干燥,不易渗水(2分);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2分)。(共8分)。(如果窑洞位置选错一律不给分)
(2)④地(2分)。从土壤质地看,④地砂粒比重最高,黏粒比重最小(1分),水土保持功能最差(1分),但它的土壤流失量却较少(1分)。(共5分)
33.答案(10分):(1)西南风(1分) A(1分)  A地位于冷锋锋前(1分)
(2)D(1分) 坡陡(1分);水充足(1分)
(3)A(1分) 河流交汇,水源丰富(1分);地形平坦开阔(1分);交通便捷(1分)
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10月月考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下列属于商品的是( ) ①捐献的眼角膜 ②医疗中医院提供的血液
③旅客接受的服务 ④农民卖给国家的粮食 ⑤居民使用中的自来水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 D、②③④
2、 2012年8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2012年贺岁普通纪念币”。该纪念币(  )
①相当于一般等价物,其本质是商品 ②具有收藏价值,也可以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③其购买力是由国家规定的,因为它是由国家发行的 ④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3、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8月29日中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8月29日为6.3391元,上日收报6.3530元。。这意味着 ( ) ①人民币升值 ②外汇汇率跌落,人民币汇率升高
③人民币贬值 ④外汇汇率升高,人民币汇率跌落 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③④
4、假如去年某国生产鞋子产量为100万件,一年的价值总量为8000万元,甲企业生产这种鞋子一年的产量为10万件,今年生产鞋子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其他条件不变,今年该国生产鞋子的价值总量和甲企业今年生产鞋子的价值总量分别为( )
A.4000万 400万 B.4000万 800万 C.8000万 400万 D.8000万 800万
5、价格变化影响人们的生活,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与需求、价格与供给可以用下面两图表示。()
由上图可以看出
①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对这种商品需求越少
②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对这种商品需求越多
③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可以减少这种商品的供给
④一种商品的休息 涨可以增加这种商品的供给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6、下表为某市居民家庭2011年总收入和总支出情况(单位:元)。( )
该居民家庭这一年的恩格尔系数应该为
A.32.52% B.51.95% C.48.19% D.49.2%
7、国务院决定,2012年将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这也是我国政府连续八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各地政府已经或正在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水平,同时加强对城乡困难居民的临时援助,这样做的经济生活依据是( )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②居民消费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③物价上涨会直接影响人民生活
④社会总体消费水平高低与收入差距有密切联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经济学家吉芬发现在危机或通货膨胀时,对面包(基本生活资料)的需求随着面包价格的上涨而增加。这一现象又被经济学概括为“穷人产品”,即在经济发展、收入看好的情况下,人们可以对相对意义上的奢侈品有更多的需求;当预期收入减少时,对奢侈品的需求就会减少,以保证基本需求。“穷人产品”体现的经济生活知识有( )
①价值规律不适用“穷人产品” ②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
③通货膨胀影响人们的消费水平 ④“穷人产品”的替代品是奢侈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9、A商品与B商品互为替代品,C商品是A商品的互补商品。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下列变化会导致A商品价格降低的是( )
A.B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B.C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C.C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 D.B商品的供给量减少
10.房价是近年来居民热议的一个重要话题。以下对房价变化的预测中,属于从价格的决定因素角度描述的是( )
A.房屋生产减少,房价将趋于稳定 B.房屋供不应求,房价会继续上涨
C.投机购房增多,房价将大起大落 D.建筑成本增加,房价的降幅有限
11、目前,越来越多的超市开始销售有机蔬菜,这些蔬菜的价格要比普通蔬菜贵好几倍。这意味( )
①有机蔬菜的使用价值决定其价格 ②有机蔬菜市场是买方市场
③有机蔬菜的价值量比普通蔬菜大 ④生产者可能会扩大有机蔬菜的生产规模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12、海信集团十多年来投入技术研发资金15亿元,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自主研发出我国第一款高清晰、高画质数字视频媒体芯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率先打破国外垄断。这表明,商品生产者如果率先改进技术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
A、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加,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B、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商品价值总量不变,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C、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D、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1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冰箱、彩电等家电行业迅猛发展,美容、健体、娱乐、旅游业也逐渐兴旺发达。目前,人们对商品房和家用汽车需求旺盛,拉动了房地产业、汽车制造业及相关产业迅速发展。这说明( )
A.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什么就消费什么 B.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决定环节
C.消费带动生产,消费为生产提供动力 D.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14、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下列选项的序号从图中的上排M开始,按所示方向,正确的是( )
①工资收入提高  ②生产供给增加   ③消费需求增加   ④劳动需求增加
A.④①②③    B.④①③②    C.①③④②    D.①③②④
15、企业是社会发展的支柱,面对全球金融危机,陕西省平利县政府坚持把保持企业健康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巧用“加减乘除”法助企业破解困境。下列做法与政府所做的“加减乘除”要求一致的是( )
①“加法”:增加税收,促进经济增长 ②“减法”,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
③“乘法”:依靠科技,提高企业效率 ④“除法”:宏观调控,排除企业隐忧
A. ?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2006年全球最具品牌价值排行榜上,微软公司以620多亿美元的品牌价值高居榜首。其后是通用电气、可口可乐、中国移动。据此回答16—19题。
16.可口可乐前董事长伍德鲁夫有一句名言:“假如我的工厂被大火毁灭,假如遭遇到世界金融风暴,但只要有可口可乐的品牌,第二天我又将重新站起。”这说明( )
A.品牌的周期长,没有市场风险 B.品牌是无形资产,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C.企业的成功经营离不开正确的经营战略
D.企业经营过程中必须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首位
17、市场上受消费者青睐的品牌商品,往往以品质和款式取胜。品质和款式是指商品的(  )
A.价值 B.价格 C.交换价值 D.使用价值
18、一般来说,品牌商品的价格高于其它同类商品。商品价格由市场说了算,表明(  )
A.价格受价值影响 B.价格由买方决定
C.价格在市场竞争中形成 D.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
19、某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作出一项承诺:“同样的质量,价格更低;同样的价格,质量更高。”这种承诺 (  )
①属于不正当竞争 ②表明商品价格是由质量决定的
③可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④有利于企业加强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20、2011年11月1日,国务院发布的《个体工商户条例》正式施行。新条例规定个体户雇工数不再受限制、个体户可申请贷款等,为个体工商户经营发展提供了更加宽松的制度环境。从制度上鼓励和支持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有利于( )
①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②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③政府直接配置经济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④政府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1、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这一规定 ( )
①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②重在保护个人的私有财产 ③重在提高股份制经济在公有制经济中的比重 ④有利于促进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2、我国各商业银行在开拓市场领域、推进业务品种创新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如“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各种形式的工资卡、个人无担保贷款、助学贷款等。这些探索 ( )
①改变了商业银行的性质  ②使银行主动亲和市场,提高竞争力 
③加强了对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和管理
④能更好地发挥商业银行发展生产、方便生活的功能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3、目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跃升到19万亿元以上,且储蓄倾向和增长幅度均十分强劲。专家认为,过高的储蓄不一定是好事,这是因为,过多的储蓄 ( )
①弱化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②会使流通领域中的货币量增加
③不利于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的发展 ④不利于企业获得充足的信贷资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4、吴某是一家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是36000元,奖金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000元;家里购买债券,年收入6000元。去年吴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
A.44000元??? 26000元?? B.36000元??? 19000元
C. 36000元 11000元 ?? D.44000元??? 11000元
25、亚当·斯密说过:“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并且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这句话强调的是:( )
①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助于协调人们的利益关系 ②分配不合理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 ③分配方式有时对生产起决定作用 ④收入分配要注重公平原则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6、按照“十二五”划,2010至2015年地铁建设投资额将达11568 亿元,2020年地铁建成总里程将达6100公里。这表明财政( )
A.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B.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C.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D.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27、中央财政于2011年1月底拨付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补贴资金合计1277.8亿元,主要拨付河北、山东等6个受旱较重省份。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属于财政支出中的 支出( )
A.社会保障 B.经济建设 C.社会救济 D.行政管理
28、2011年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9.6%,但全国税收增长却高达29.6%。对此,民众要求减税的呼声一度高涨。民众要求减税的合理性在于( )
A.税收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B.税收过多不利于居民消费增长和经济发展
C.政府税收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D.税收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29、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是“积极稳健、审慎灵活”,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相配套的措施是( )
①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 ②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
③增加经济建设的支出 ④减免部分税收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0、房价问题关乎民生,近来国家采取有力措施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下列措施中,能有效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有 (?? )
①减少用地供应,抑制商品房供应 ②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
③调整分配政策,大幅提高居民购买力
④提高购买多套住房贷款利率,抑制投机性购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问答题:(30题24分,31题16分,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年份
2006年
2008年
2010年
年均增长
GDP(亿元)
216314
314045
397983
11.2%
财政收入(亿元)
38760
61330
83080
21.3%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
11759
15781
19109
9.7%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3587
4761
5919
8.9%
材料二 “十二五”规划建议,第一次明确追求“民富国强”,而不是以往的“国富民强”。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解决民生问题有了物质基础,此时将“民富”放在重要位置,由“国富优先”向“民富优先”的转变,使发展成果惠及所有社会成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请根据材料一,描述我国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态势。(6分)
(2)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注重“富民”的经济意义?(8分)
(3)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指出“富民”的途径与措施。(10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CPl即消费者物价指数,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PPl即生产者物价指数。
材料二 今年以来,农副产品价格不断攀高。统计局今日公布的11月经济数据显示,11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1%,创28个月新高。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1.7%,非食品价格上涨1.9%,食品价格上涨成为本次CPI上涨的主要推动力。
(1)请描述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2分)
材料三 今年上半年我国部分农副产品价格一路上扬,出现了“蒜你狠”、“豆你玩”、“唐高宗”、“姜你军”等网络语言。今年部分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一方面是今年以来气候条件不利,西南地区大旱、中东部地区持续低温,蔬菜、大蒜、绿豆的生产、供应受到较大影响。另一方面,也有社会资金利用大蒜、绿豆等农产品产地集中、季节性强、产量下降、市场信息不对称等特点,恶意囤积,哄抬价格,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因素。
伴随着大蒜价格一路飙升,不少菜农盲目跟风大量抢种。近期随着大量大蒜集中入市和国家有关部门近期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大蒜收购价格一泻千里,从“蒜你狠”变成了“跌得狠”。近日姜等其他农产品的价格也出现回落。
(2)从《经济生活》角度对大蒜等农产品价格涨落的现象进行分析。(6分)
(3)结台材料二、材料三,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8分)
三、《经济常识》题:(考一本的同学做)
201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入世以来,我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并凭借自己强大进口能力带动贸易伙伴的经济增长。
加入世贸组织,我们曾经有着漫长的等待,16年从“复关”到“入世”的谈判,与37个世贸成员国的双边拉锯式磋商,经历了一轮又一轮山重水复与波波折折。入世十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一些方面的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仍有一些领域的改革存在诸多问题,如统一开放的全国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无序竞争和独家垄断同时存在; 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严重滞后,初次分配公平性较差,地区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财政、金融等公共政策不均等的状况还比较严重,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等。
运用经济学常识的知识,针对入世以来我国一些领域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10分)
杭西高2012年10月考高三政治答卷
二、问答题:(30题24分,31题16分,共40分)
31、(1)请根据材料一,描述我国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态势。(6分)
(2)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注重“富民”的经济意义?(8分)
(3)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指出“富民”的途径与措施。(10分)
32、(1)请描述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2分)
(2)从《经济生活》角度对大蒜等农产品价格涨落的现象进行分析。(6分)
(3)结台材料二、材料三,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8分)
三、《经济常识》题:(考一本的同学做)
运用经济学常识的知识,针对入世以来我国一些领域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10分)
参考答案:
(3)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有快发展,为“富民”提供物质基础。(2分)
②充分发挥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中的物质保障作用。(2分)
③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合理比重,同时加大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逐步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4分)
④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福利保障体系,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2分)
三、①加快形成统一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行基础。(3分)
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社会和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3分)
③实施符合我国国情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分)
④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增强政府调控经济的有效性。(2分)
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10月月考数学(文)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2.已知函数,则的值为( )
(A)4   (B)    (C)     (D)2
3.在中,“”是“为钝角三角形”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要又不必要条件
4.已知,则的值为( )
(A)   (B)   (C)   (D)
5.设,则的最大值是 ( )
(A) (B) (C) (D)2
6.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满足:对任意有,则( )
(A) (B)
(C) (D)
7.将函数的图像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函数的图像,则( )
(A)   (B)  (C) (D)
8.已知函数,在其定义域内既有极大值又有极小值,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或
9.如图,函数的大致图象是( )
(A)   (B) (C) (D)
10.已知函数满足,当,,若在区间内有两个不同的零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已知,则
12.若是偶函数,则的递增区间为_____________
13.已知点在所给不等式组 表示的平面区域内,则的最大值

14.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与坐标轴所围三角形的面积为
15.函数的部分图像如图所示,则= ,

16.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
17.已知实数满足,下列五个关系式:①②③④⑤,其中不可能成立的关系式为 。(填序号)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若集合,(1)若,全集,试求;
(2)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3)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9.已知函数是奇函数。(1)求的值;
(2)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并用定义证明。
20.已知函数为偶函数,其图象上相邻的两个最高点之间的距离为
,(1)求的解析式;(2)若,求的值。
21.在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已知。
(1)求的值;(2)若,的周长为5,求的长。
22.设,函数,(1)若是函数的极值点,求实数的值;
(2)若函数在[0,2]上是单调减区间,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杭西高2012年10月考高三文科数学答卷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
A=,B=,U=


(1)因为是奇函数,所以,
所以
(2)函数为增函数
,
因为
所以
所以
21.
所以
所以
所以
22.设,函数,(1)若是函数的极值点,求实数的值;
(2)若函数在[0,2]上是单调减区间,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

得或
又因为是函数的极值点,则,所以
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10月月考数学(理)试题
一.选择题
1.设全集是实数集,,则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 c )
A. B.
C. D.
2.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 则等于 (▲A)
A. 4 B.2 C.1 D. -2
3.tan+ =4,则sin2=(▲D )
A. B. C. D.
4.设、都是非零向量,下列四个条件中,使成立的充分条件是( ▲ c )
A. B. C. D.且
5.在中,若,则的形状是(▲c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
6. 函数y=cos2x+1的图像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然后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图像是( ▲A)
7.设S n是公差为d(d≠0)的无穷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则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c )
A.若d<0,则数列{S n}有最大项
B.若数列{S n}有最大项,则d<0
C.若数列{S n}是递增数列,则对任意的nN*,均有S n>0
D.若对任意的nN*,均有S n>0,则数列{S n}是递增数列
8.已知是内的一点,且,,的面积分别为的最小值为( ▲B )
A.20 B.18  C.16 D.14
9.已知是三次函数的两个极值点,且,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
A. B . C . D .
10. 若不等式对于一切正数、恒成立,则实数的最小值为 ( ▲ D )
A 2 B C D
二、填空题
11. 已知是虚数单位,则=
12. 已知的三边长成公比为的等比数列,则其最大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_
13.已知函数的值域为,若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为,则实数C的值为 9 .
14. 设则的值等于__
15.数列的通项公式,前项和为,则 ____3018____。
16. 已知函数在区间上恒有,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17. 向量若b与b—a的夹角等于,则的最大值为4
三.解答题
(Ⅱ)
……………9分
(Ⅲ)因为(Ⅰ)有

由x0
所以,………………………11分


………………………………………………………14分
19(本小题满分14分),是方程的两根, 数列是公差为正的等差数列,数列的前项和为,且.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记=,求数列的前项和.
(2), ……………… 9分
,,
…………… 10分
=2
=, ………………13分
…………… 14分
20.如图1,在Rt△ABC中,∠C=90°,BC=3,AC=6,D,E分别是AC,AB上的点,且DE∥BC,DE=2,将△ADE沿DE折起到△A1DE的位置,使A1C⊥CD,如图2.
(Ⅰ)求证:A1C⊥平面BCDE;
(Ⅱ)若M是A1D的中点,求CM与平面A1BE所成角的大小;
(Ⅲ)线段BC上是否存在点P,使平面A1DP与平面A1BE垂直?说明理由
解:(1),
平面,
又平面,
又,
平面。………………4分
(2)如图建系,则,,,
∴,
设平面法向量为
则 ∴ ∴

又∵

∴,
∴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9分
(3)设线段上存在点,设点坐标为,则
则,
设平面法向量为,
则 ∴
∴。
假设平面与平面垂直,
则,∴,,,
∵,……………13分
∴不存在线段上存在点,使平面与平面垂直。……………14分
21. (本小题满分15分)
解:(1)由解得所以b2=3.
所以椭圆方程为+=1. …………………4分
21.(本小题满分15分)
已知二次函数,其导函数的图象如图,
(1)求函数处的切线斜率;
(2)若函数上是单调函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若的图像总在函数图象的上方,求的取值范围.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0, 1)和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1,3) …………6分
要使函数在区间上是单调函数,则,
解得……………………………………………8分
(3)由题意,恒成立,
得恒成立,
即恒成立,
设…………10分
因为

的最小值为的较小者.…………12分
…………14分
又已知,
. …………15分
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10月月考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5+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t变化关系为v=6t 2(m/s).该质点在t=0到t=2 s间的平均速度和t=3 s的瞬时速度大小分别为 ( )
A.12 m/s,39 m/s B.8 m/s,54 m/s
C.12 m/s,19.5 m/s D.8 m/s,12 m/s
2.将质量为m=lkg的物体静止放在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现对 物体施加一个方向不变的水平力F,其大小变化如下图所示,在3秒之内物体位移最大的力的图是( )
3.物体B放在物体A上,A、B的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如图).当两者以相同的初速度靠惯性沿光滑固定斜面C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时 (  )
A.A受到B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上
B.A受到B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下
C.A、B之间的摩擦力为零
D.A、B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取决于A、B表面的性质
4.如图所示,已知mA=2mB=3mc,它们距轴的关系是,三物体与转盘表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当转盘的速度逐渐增大时( )
A.物体A先滑动 B.B、C同时开始滑动
C.物体C先滑动 D.物体B先滑动
5. 如右图,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m的木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M的木块2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木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有 ( )
A.., B.,
C , D.,
6.用牛顿第三定律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轮船的螺旋桨旋转时,向后推水,水同时给螺旋桨一个反作用力,推动轮船前进
B.发射火箭时,燃料点燃后喷出的气体给空气一个作用力,推动火箭前进
C.马拉车前进,只有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时,车才能前进
D.一个作用力和它的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
7.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θ,以速度v0逆时针匀速转动.在传送带的上端轻轻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小木块,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 tanθ,则图中能客观地反映小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
8.火星探测项目是我国继神舟载人航天工程、嫦娥探月工程之后又一个重大太空探索项目。假设火星探测器在火星表面附近圆形轨道运行的周期,神舟飞船在地球表面附近的圆形轨道运行周期为,火星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为p,火星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q,则与之比为( )
A. B. C. D.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如图所示,一名消防队员在模拟演习训练中,沿着长为12 m的竖立在地面上的钢管往下滑.已知这名消防队员的质量为60 kg,他从钢管顶端由静止开始先匀加速再匀减速下滑,滑到地面时速度恰好为零.如果他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减速时的2倍,下滑的总时间为3 s,g取10 m/s2,那么该消防队员(   )
A.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 m/s B.加速与减速过程的时间之比为1∶2
C.加速与减速过程中所受摩擦力大小之比为1∶7
D.加速与减速过程的位移之比为1∶4
10一质量为m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现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如图所示.则物块( )                  
A.仍处于静止状态
B.沿斜面加速下滑
C.受到的摩擦力变大
D.受到的合外力不变
11.2012年4月30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地球圆轨道卫星,其轨道半径为2.8×107m。它与另一颗同质量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相比(已知地球的半径6.4×106m ) (   )
A.向心力较大 B.线速度较大
C.发射速度都是第一宇宙速度 D.角速度较小
12.如图所示,物体A B C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用细线a b连接,力F作用在A上,使三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若在B上放一小物体D,D随B一起运动,且原来的拉力F保持不变,那么加上物体D后两绳中拉力的变化是( )
A.Ta增大 B.Tb增大
C.Ta变小 D.Tb不变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
13. 图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2.5厘米,如果取重力加速度g=10米/秒2,那么:
(1)照片的闪光频率为________Hz. .
(2)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m/s
14. (6分)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
(1)上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a=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 。(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
A.木板的长度l B.木板的质量m1 C.滑块的质量m2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 E.滑块运动的时间t
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
15.(6分)如图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小车的总质量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___________,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①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单选题)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四、计算题(16 、17、18题每题8分;19、20每题10分)
16.一质量m=0.5kg的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一倾角为30o足够长的斜面,某同学利用DIS实验系统测出了滑块冲上斜面过程中多个时刻的瞬时速度,如图所示为通过计算机绘制出的滑块上滑过程的v-t图。求:(g取10m/s2)
(1)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判断滑块最后能否返回斜面底端?若能返回,求出返回斜面底端时的动能;若不能返回,求出滑块停在什么位置。
17.据中国月球探测计划的有关负责人披露,未来几年如果顺利实现把宇航员送入太空的目标,中国可望在2010年以前完成首次月球探测.一位勤于思考的同学为探月宇航员设计了如下实验:在距月球表面高h处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一个物体,然后测量该平抛物体的水平位移为x,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月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若物体只受月球引力的作用,请你求出:
(1)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月球的质量;
(3)环绕月球表面运动的宇宙飞船的速率是多少?
18.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个倾角为θ=30°的斜劈,质量为m。一个光滑小球,质量也为m,用绳子悬挂起来,绳子与斜面的夹角为(=30°,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1)求出绳子的拉力T;
(2)若地面对斜劈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地面对斜劈的支持力的k倍,为了使整个系统始终保持静止,k值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19.如图所示,质量为m=0.1 kg可视为质
点的小球从静止开始沿半径为R1=35 cm的圆弧轨道AB由A点滑到B点后,进入与AB圆滑连接的1/4圆弧管道BC.管道出口处为C,圆弧管道半径为R2=15 cm,在紧靠出口C处,有一水平放置且绕其水平轴线匀速旋转的圆筒(不计筒皮厚度),筒上开有小孔D,筒旋转时,小孔D恰好能经过出口C处,若小球射出C出口时,恰好能接着穿过D孔,并且还能再从D孔向上穿出圆筒,小球到最高点后返回又先后两次向下穿过D孔而未发生碰撞,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g取10 m/s2,问:
(1)小球到达B点的瞬间前后对轨道的压力分别为多大?
(2)小球到达C点的速度多大?
(3)圆筒转动的最大周期T为多少?
20.如图所示,物体A的质量为M=1 kg,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平板车B的质量为m=0.5 kg、长为L=1 m.某时刻物体A以v0=4 m/s向右的初速度滑上平板车B的上表面,在A滑上B的同时,给B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忽略物体A的大小,已知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试求:如果要使A不至于从B上滑落,拉力F应满足的条件.
2012年10月杭西高高三物理月考答卷
命题人:范勇 审核人:李学长
一、单选题(每题3分)
三、填空题
13、13.答案:(1)10 (2)0.75
14、14. 答案: (1)0.495~0.497m/s2      CD   
 
15、15.答案:(1)小车所受外力,
(2)①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②C,
四、计算题
(3)滑块速度减小到零时,重力的分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不能再下滑。 (1分)
滑块停在距底端1.5m处。 (2分)
18. (10分)
解:
(2)对小球:
水平方向: ①--------(1分)
竖直方向: ②-------------(1分)
解得: ③- ------------(1分)
④--------(1分)
(3)对斜劈:
水平方向: ⑤ -------------------(1分)
竖直方向:, ⑥ ------------(1分)
而由题意:
应该满足: ⑨-------(1分)
解得: ≈0.192 ---------------------(1分)
或:对整体:
水平方向: ----------------(1分)
竖直方向: -----------------(1分)
而由题意: ---------(1分)
应该满足: ---------
解得: ≈0.192 ---------------------(1分)
(2)小球向上穿过圆筒D孔又从D孔向上穿出所用的时间t1=T(k=1、2、3……);
小球向上穿出D孔后竖直上抛又返回到D孔进入圆筒所用时间为2t2=nT(n=1、2、3……)又由竖直上抛规律有:0=vC-g(t1+t2) 1分
所以T= 2 分
当k=n=1时T有最大值,所以T=0.2 s. 1分
20【解析】物体A滑上平板车B以后做匀减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A,解得aA=μg=2 m/s2. 1 分
物体A不滑落的临界条件是A到达B的右端时A、B具有共同的速度v1,
则:-=L,又= 2
联立解得v1=3 m/s,aB=6 m/s2. 1 分
拉力F=maB-μMg=1 N. 1 分
若F<1 N,则A滑到B的右端时,速度仍大于B的速度,于是将从B上滑落,所以F必须大于等于1 N. 1 分
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1—20题,每小题1分,21——40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现代生物技术的操作中,会发生肽键数改变的是
A.纤维素酶处理愈伤组织 B.胰岛素基因的克隆
C.胰蛋白酶分割早期胚胎 D.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质粒
2.关于染色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体的组成元素只有C、H、O、N、P B.染色体只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
C.性染色体上基因只在性细胞中表达 D.体细胞含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都是二倍体
3.巴斯德发现,利用酵母菌酿酒的时候,如果发酵容器中存在O2,会导致酒精产生停止,这就是所谓的巴斯德效应。直接决定“巴斯德效应”发生的反应及其场所是 A.酒精+O2―→丙酮酸;细胞溶胶 B.丙酮酸+O2―→CO2;线粒体基质
C.[H]+O2―→H2O;线粒体内膜 D.H2O―→O2+[H];类囊体薄膜
4.下列生物中,除细胞膜外几乎不含磷脂分子的有
①乳酸菌 ②变形虫 ③肺炎双球菌 ④蓝藻 ⑤酵母菌
A.②③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⑤
5.下面细胞器中,参与有机物合成作用的是
①核糖体 ②线粒体 ③内质网 ④高尔基体 ⑤叶绿体
A.只有①②⑤ B.只有①②③⑤ C.只有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6.下列对ADP+Pi+能量→ATP反应式中“能量”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向右反应需要的能量可来自细胞内蛋白质水解
B.向右反应需要的能量可来自葡萄糖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C.向左反应产生的能量可用于叶绿体中水的分解
D.向左反应产生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对水的吸收
7.将牛奶和姜汁混合,待牛奶凝固便成为一种富有广东特色的甜品—姜撞奶。为了掌握牛奶凝固所需的条件,某同学将不同温度的等量牛奶中混入一些新鲜姜汁,观察混合物15 min,看其是否会凝固,结果如下表:
温度(℃)
20
40
60
80
100
结果
15 min后仍
未有凝固迹象
14 min内
完全凝固
1 min内完
全凝固
1 min内
完全凝固
15 min后仍
未有凝固迹象
注:用曾煮沸的姜汁重复这项实验,牛奶在任何温度下均不能凝固。
根据以上姜汁使牛奶凝固的结果,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可证明新鲜姜汁含有一种酶,该酶能将可溶状态的牛奶蛋白质转化成不溶状态
B.20℃和100℃时酶的活性低,是因为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
C.将等量姜汁在不同温度下保温后再与对应温度的牛奶混合,能够提高实验的准确度
D.60℃和80℃不一定是酶的最适温度,缩小温度范围,增加温度梯度才可得到最适温度
8. 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是用带有不同荧光染料的抗体标记两种细胞的膜蛋白,一段时间后两种膜蛋白能在杂种细胞膜上均匀分布形成嵌合体。右图是相关实验记录,据此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温度增加到15℃以上,膜质的流动性发生变化
B.该实验证明膜蛋白能够运动
C.温度对膜蛋白的扩散有影响
D.图中数据说明融合时间越长形成的嵌合体越多
9.根据下图分析神经细胞,叙述错误的是
A.此图不可表示突触小泡膜
B.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②、⑤等载体有关
C.若此图为突触后膜,则突触间隙位于图示膜的A面
D.若将神经细胞膜的磷脂层平展在空气—水界面上,则④与水面接触
10.如图为某激素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示意图(其中物质X代表氨基酸;a、b、c、d、e表示细胞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a、b、c和d依次表示内质网、高尔基体、具膜小泡和细胞膜
B.物质X的加工和分泌过程仅说明生物膜在功能上具有密切联系
C.在图中e结构内,丙酮酸可氧化分解产生CO2
D.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有a、b、c、d结构,抑制e的功能会影响主动运输
11.下列关于酶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既能产生酶又能产生ATP
B.酶的形成需要消耗ATP,ATP的形成需要酶的催化
C.酶与ATP均具有高效性与专一性 D.ATP含有核糖,而所有的酶均不含核糖
12.下列有关细胞成分和基本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中的RNA可作为遗传物质直接为合成蛋白质提供模板
B.氨基酸、葡萄糖和核苷酸分子均可自由通过核孔
C.变形虫对食物的摄取与体内线粒体有关
D.水浴加热煮沸时,DNA中的氢键和蛋白质中的肽键都会断裂,导致分子的空间结构改变
13.某同学为探究膜的通透性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开始时烧杯内的液面和长颈漏斗内的液面相平。在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的过程中 A.液面上升的速率先加快后减慢最终维持稳定
B.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蔗糖溶液向清水扩散的速率逐渐减慢
C.当半透膜两侧液体浓度相等时,水分子不再通过半透膜扩散
D.当半透膜两侧水分子进出速率相等时,长颈漏斗内液面最高
14.将雌雄成鼠各若干头,放在大小一定的笼内饲养,让它们交配繁殖,且供给足够的饵料和水,则笼内鼠数变化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应为右图中的曲线是( C )
15.在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条件是不需要的 A.消毒灭菌   B.适宜的温度 C.充足的光照  D.适宜的养料和激素
16.某线性DNA分子含有5000个碱基对(bp),先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a完全切割,再把得到的产物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完全切割,得到的DNA片段大小如下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a和b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酶与b酶切断的化学键相同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a和b切出的DNA片段不能相互连接
C.该DNA分子中a酶能识别的碱基序列有3个
D.仅用b酶切割该DNA分子至少可得到三种DNA片段
17.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酶初步水解的产物是麦芽糖 B.ADP在叶绿体中从类囊体膜移向叶绿体基质
C.NADPH在光合作用的碳反应中只是提供还原剂
D.在分泌蛋白合成分泌的过程中,内质网的膜面积减小
18.下列对甲---丁生命活动或生物现象变化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图 Ⅱ 和 I 相比较,酶促反应速率慢,是因为温度低,酶活性降低
B.乙图中,影响曲线 B 点以后的主要因素可能是温度和CO2的浓度
C.丙图可表示酵母菌在恒定容积的培养液中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D.丁图中,曲线 BC 段的生理效应是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抑制植物的生长
19.动、植物体内都能够产生激素,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二者都属于小分子有机物,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B.一般都是由动、植物特定的器官产生,然后运输到作用部位起作用
C.在动植物体内,只能在作用部位检测到激素的存在,其他部位检测不到
D.一般情况下,二者与相应的靶细胞结合并起作用后即被灭活若
20.下列育种或生理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B
2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组成酶的基本单位都是氨基酸 ②低温、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永久失活
③物质的跨膜运输、CO2的固定都需要酶的参与 ④酶催化效率高是因为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显著 ⑤酶可以是活细胞产生的,也可以来源于食物 ⑥细胞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⑦细胞质中没有作用于DNA的解旋酶 ⑧酶具有催化和调节作用
⑨呼吸酶与甲状腺激素可以在同一个细胞中合成
A.①②⑤⑥⑨ B.④⑥⑨ C.④⑥⑦⑧⑨ D.①②③⑤⑦⑧
22.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ATP是生物体内主要的贮存能量的物质  ②ATP的能量主要储存在腺苷和磷酸之间的化学键中 ③在有光条件下,叶绿体中才能合成ATP ④ATP在细胞内的含量很少,但转化速度很快 ⑤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⑥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TP A.①②④    B.③④⑥      C.③⑤⑥    D.③④⑤
23. 下图表示改造哺乳动物遗传特性的三种途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获得动物1的受体细胞通常是受精卵 B.动物2体内各体细胞的基因种类相同 C.获得动物3的重组细胞具有全能性 D.上述动物的获得均需运用胚胎移植
24.如图甲是将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乙是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ab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免疫R型细菌的抗体
B.甲图中的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来的
C.乙图中噬菌体被标记的成分是蛋白质,所以沉淀物中完全没有放射性
D.乙图中如果噬菌体和细菌混合后不经过搅拌,在上清液中放射性要减弱
25.图甲所示为基因表达过程,图乙为中心法则.①→⑤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所示为染色体DNA上的基因表达过程,需要多种酶参与
B.红霉素影响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故影响翻译过程
C.图乙中的②③可表示图甲所示过程
D.图乙中涉及碱基A与U配对的过程为②③④⑤
26.在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中能正常完成的生理活动有
①核DNA→核DNA  ②合成RNA聚合酶  ③mRNA→蛋白质  ④RNA→DNA 
⑤染色质→染色体  ⑥[H]+O2→H2O  ⑦H2O→[H]+O2  ⑧基因突变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 C.③⑤⑥⑧ D.②③⑥
27.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成右图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 ②CO2浓度下降从DE段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 ③FG段CO2浓度下降不明显,是因为气孔关闭,叶片对CO2的吸收减少
④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的吸收最多,光合作用最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8.右图表示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在其他条件不变且比较适宜时,分别在光照强度为①②③④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量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光照强度为①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光照强度为②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C.光照强度为③时,呼吸作用速率不变
D.光照强度为④时,细胞要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二氧化碳
29.用右图曲线表示下列选项中相关量的关系时,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大于a温度该酶的空间结构可能受到破坏
B.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与时间的关系:b时刻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生长素对芽的促进作用与浓度的关系:b浓度生长素对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D.人感染天花病毒后,血液中抗体含量与时间的关系:b时刻后机体仍具有相应的免疫力
30.下列关于生物体稳态调节的描述,符合图1曲线走势的是
A.若横轴代表甲状腺激素浓度,则纵轴代表促甲状腺激素浓度
B.若横轴代表血糖浓度,则纵轴代表胰岛素浓度
C.若横轴代表注射疫苗后的时间,则纵轴代表短时间内相应抗体的浓度
D.若横轴代表环境温度,则纵轴代表恒温动物体内细胞中酶活性的变化
31.下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机制的模式图,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图若表示反射弧,兴奋都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
B.该图若表示突触的结构,则图中的b代表突触间隙
C.若图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则d代表促甲状腺激素 D.若图示细胞免疫的过程,则b为效应B细胞,c代表抗体
32.将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再作进一步处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由③到④过程一定发生了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B.由⑤和⑥杂交得到⑧的育种过程中,遵循的主要原理是染色体畸变
C.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则⑩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
D.由③到⑦过程可能发生的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33.下列①~⑤是对甲~丁各对应曲线图的描述,这些描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在a、b点温度时酶的活性都很低,但它们对酶恬性的影响,本质是不一样的
B.乙图中如果外界提供的CO2浓度由低慢慢升高,b、c点都应向右移动
C.丙图如果表示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则DE表示有丝分裂末期
D.丁图中C点表示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K
34.下列关于细胞知识的叙述中,正确的选项是
①浆细胞比效应T细胞含有较多的高尔基体和内质网
②与硝化细菌最主要的区别是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③大肠杆菌细胞分裂前期时,每个细胞中含有四个中心粒
④神经干细胞分化成各种神经细胞的过程表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⑤人的成熟红细胞不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经体外培养能形成细胞株
⑥将融合的异种植物花粉育成幼苗并用秋水仙素处理可育出目的植株
⑦高等动物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因供氧不足进行无氧呼吸不产生CO2
A.有三种说法错误 B.有两种说法正确
C.有三种说法正确 D.有两种说法错误
35.如下图为一个细胞分裂图的局部,关于此图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时期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B.若此图为减数分裂图,则该生物是四倍体
  C.若这是一个植物细胞,则这一时期高尔基体活动旺盛
D.若①号染色体上有显性基因A,则②号染色体的对应位点上
可能出现a
36.人体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下列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①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共同构成了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②神经调节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兴奋一般是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至另一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 ③激素是通过体液的传输,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的信息分子 ④血糖的平衡调节是通过体液调节完成的 ⑤恒温动物维持体温的恒定,是通过神经调节完成了体内产热量和散热量平衡的过程 ⑥体液免疫过程中,有吞噬细胞参与的阶段有两次
A.5项 B.4项 C.3项 D.2项
37.在两个相同密闭、透明玻璃室内各放置一盆相似的甲、乙两种植物幼苗,在充足的水分、光照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下,用红外线测量仪定时测量玻璃内的CO2含量,结果如下表(假设实验期间光照、水分和温度等条件恒定不变)。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在0~25min期间,甲和乙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都逐渐减少
B.在0~25min期间,CO2含量逐渐降低是有氧呼吸减弱的结果 C.在0~25min期间,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 D.上表数据说明,甲植物比乙植物先死亡
38.下列各曲线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及描述不正确的是:
①甲图表示人的成熟红细胞中ATP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
②乙图表示冬季蔬菜大棚中一天内C02的浓度变化
③丙图表示酵母菌呼吸时氧气浓度与C02产生量的关系,a点时ATP产生量最大
④丁图可以表示小鼠的离体细胞内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9.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下右表。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酒精和乳酸
B. 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
C. c条件下,无氧呼吸最弱
D. d条件下,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40.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胚胎工程技术为优良种畜的快速繁殖带来了无限生机,下图为经体外受精和胚胎分割、移植培育优质奶牛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可直接来自于母体,②要在体外进行获能处理 B.如胚胎③为卵裂球可用酶进行“分割” C.④⑤子宫内的胚胎核遗传物质有所不同 D.⑥对移植的胚胎不发生排斥反应是因为它们的遗传物质相同
二.非选择题(40分)
41、(21分)I、对农作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研究,可以指导我们的农业生产。下面是某研究小组以大豆为材料所做的相关实验及其结果,请回答相关问题。
(1)由图甲可推知,与P点相比,Q点限制单株光合强度的外界因素是 (写出两种),图甲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 。
(2)种植大豆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空气中的CO2含量变化如图乙所示。C→F段,叶绿体内ADP含量最高的场所是 ,一昼夜内植株是否显示生长现象?并说明理由 。
(3)将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如图丙),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12小时后,从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a和b(单位:g)。则b-a所代表的是 。
(4)装置丁(如图)可用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根据该图的材料及设置,可以确定该实验的因变量是 ,自变量是 。
II、已知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均能产生CO2。如图所示为测定萌发的大豆种子呼吸作用类型所用的装置(假设呼吸底物只有葡萄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
(2)为了更准确地检测萌发的大豆种子的呼吸类型,在图示装置基础上设置了另一套装置,请问图示装置应如何改进? 。
(3)假设图示装置为A装置,(2)中设计的装置为B装置。
如果A装置液滴 ,B装置液滴 ,则说明萌发的大豆种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进行。以V(CO2)代表CO2释放量,V(O2)代表O2消耗量,则V(CO2)/V(O2)为 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相等。
42、(19分)I、某家畜的耳朵的形状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这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但与性别无关。据表回答问题。
项 目
基因组合
A、B同时存在(A_B_型)
A存在、B不存在(A_bb型)
B存在、A不存在(aaB_型)
A和B都不存在(aabb)型
耳朵形状
尖状
圆状
椭圆状
倒扇状




甲:尖状×倒扇状→F1尖状、圆状、椭圆状、倒扇状
乙:圆状×圆状→F1圆状、倒扇状
丙:椭圆状×圆状→F1全是尖状
(1)甲组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 ;甲组杂交F1中四种表现型比例是 。
(2)除了上述的3种组合,如果进行尖状×倒扇状,得到的后代表现型只有圆状和尖状,则该圆状的基因型是 。
(3)让乙组后代F1中圆状的家畜与另一纯合椭圆状的家畜杂交,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在理论上是 。
(4)让丙组F1中的雌雄个体交配,后代表现为圆状的有150只,那么表现为椭圆状的杂合子理论上有 只。
(5)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个体杂交,它们的后代基因型的种类有 种,后代中纯合子比例占 。
II、苯丙酮尿症(简称PKU)患者的血液中苯丙酮酸含量超标。为了检测某新生儿的血液中苯丙酮酸是否超标,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相关的实验步骤并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原理:枯草杆菌在含有其生长抑制剂的培养基上不能正常生长。若用滤纸吸取PKU患儿血液,干燥成血斑,再将带有血斑的滤纸覆盖于含有枯草杆菌生长抑制剂的培养基上,因苯丙酮酸含量超标,枯草杆菌生长抑制剂分解,枯草杆菌可生长。
材料用具:带有待测新生儿血液血斑的滤纸、带有健康新生儿血液血斑的滤纸、枯草杆菌菌种、枯草杆菌生长抑制剂、培养基、接种环、培养箱等
实验步骤:①取两个相同的已经灭菌培养基标号,A、B(其中B为对照组),分别加入 ;②在无菌条件下,分别在A、B培养基上
③将带有 覆盖于A培养基上;
将带有 覆盖于B培养基上;
④将A、B培养基在37℃的培养箱培养24h,观察枯草杆菌的生长情况
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II、
(1)有氧呼吸总反应式:C6H12O6+6H2O+6O2—酶—>6CO2+12H2O+能量(2分)
(2)将图中20%的NaOH溶液换成蒸馏水,其他保持相同(2分)
(3)左移(1分)、 右移(1分) 、 4/3(1分)
42、(19分)I、(每空1分)
(1)测交、 1∶1∶1∶1 (2)Aabb
(3)尖状∶椭圆形=2∶1 (4)100只 (5)6种,1/4
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10月月考英语试题
第I卷 选择题部分 (共110分) (注意:此部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第一节: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请听下面5段对话, 选出最佳选项。
1. What does the woman’s son want to be?
A. A lawyer. B. A musician. C. A scientist.
2.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probably talking about?
 A. A football field. B. An office building. C. A concert hall.
3. What does the man advise the woman to do?
  A. Put ice on her hand. B. See a doctor.
  C. Not to use her hand for a few days.
4. What time is Jack supposed to arrive?
 A. At 7:30. B. At 8:00. C. At 8:15.
5.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 She fell asleep before the program ended.
 B. She missed the beginning of the program.
 C. She wished she had gone to sleep earlier.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请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选出最佳选项。
请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题。
6. What language is the woman learning?
  A. Chinese. B. Japanese. C. French.
7. What will the two speakers do at the end of the conversation?
  A. Practise some dialogues together.
B. Attend a lecture.   C. Go and buy some books.
8. What can we know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The man wants to give up.
 B. The two speakers are probably good friends.
 C. The woman hasn’t made any progress.
请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11题。
9. What is the woman?
A. A famous athlete. B. A famous teacher. C. A pop star.
10. Why doesn’t the woman want to go back to her mother school?
A. She hates all the teachers there.
B. She was not a good student at that time.
C. She is busy working.
11. What does the woman decide to do finally?
A. Go back to her mother school.
B. Write a letter to her friends.
C. Call her mother school.
请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2至14题。
12. How long does the film Saving the Planet last?
A. Three hours. B. Two and a half hours. C. Two hours.
13. Which film do the two speakers decide to see at last?
A. Saving the Planet. B. Shakespeare in Love. C. Twister.
14. What will the two speakers do after seeing the film?
A. Have supper. B. Go home. C. Go swimming and bowling.
请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5至17题。
15. How often does the man talk to his great-grandmother?
A. Once a day. B. At least once a week. C. At most once a month.
16. How does the man’s great-grandmother know a storm is coming?
A. She can feel it in her bones. B. She listens to the weather forecast.
C. Someone else tells her.
17.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the man’s great-grandmother?
A. She’s a little silly. B. She’s over 90. C. She often gives the man some advice.
请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至20题。
18. Who will set the table?
A. Suzy. B. Peggy. C. Billy.
19. What time will the children have the dinner?
A. At 9:15. B. At about 6:30. C. At 5:30.
20. How many children does the speaker have?
A. Four. B. Five. C. Six.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满分10分)
21.According to _____ UN report, 70 percent of the world population have____ access to huge amounts of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Internet from their homes.
A.an;不填?? B.a;an ????? C.an;an???? D.a;不填
22. Though Typhoon Muifa didn’t strike Wenzhou in the end, it still caused great _______ to the local economies.
A. injury B. destroy C. ruin D. damage
23. ---- Is it good to look up every new word when I come across it in reading?
---- No. You _____, because you are likely to guess the meaning from the context.
A. can’t B. mustn’t C. don’t have to D. shouldn’t
24. Certain trains _________ called off due to the terrible accident on July 23rd, they had to go there by plane.
A. were B. having been C. being D. had been
25. ---- I had thought I would miss the flight.
---- ______ you wouldn't have arrived on time.
A. Otherwise B. So C. but D. that
26. The teacher has gone out, and there was a moment of ___ silence.
A. enough ? B. adequate ? C. abundant? D. complete
27. Advertisements ___ people to buy products.
A. urge ? B. promote ? C. attack ? D. talk
28. Joe, as well as Ann _____ bound to find nobody there, for the staff ____ gone for their lunch.
A. is; have B. is; has C. are; have D. are; has
29. The year 1849 ______ a great war in Hungary, when the great poet Pet?fi Sándor lost his life.
A. witnessed B. happened C. took place D. came about
30. Such sewing machines are supposed to _______ only skilled operators.
A. operate B. be operated on C. operate on D. be operated by
31. --- What are you reading, Tom?
--- I’m not really reading, just ___ the pages.
A. turning off B. turning around C. turning over D. turning up
32. Jasper ___ well not want to go on the trip --- she hates traveling.
A. will B. can C. must D. may
33. I’d like to buy a house --- modern, firm, comfortable, and ________ in a quiet neighborhood.
A. in all B. above all C. after all D. at all
34. Tonghua’s novel “Bu Bu Jing Xin” has been ______ for both television and computer games.
A. adopted B. adapted C. accompanied D. annoyed
35. That was the fear around the comics blogosphere last week when word spread of a policy change from Diamond Comics Distributors, the world’s main distributor of English-language comic book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rds can be the substitute of the word underlined?
A. seller B. conductor C. owner D. participator
36. The rich only?_________ themselves with making money and had no eye for the needs and??welfare of their workers.
A. occupied? B. concerned? ? C. enjoyed? ?? ? D. devoted
37. As for our seniors in West Lake high school, we have reached a point in our life ______ we are supposed to make decisions of our own.
A. which??????????????????????? B. where?????????????? C. what ??????????????? D. that
38. There is much chance?____ Bill will recover from his injury in time for the race.
A. that?????????????????? B. which???????????????? C. until???????????????? D. if
39. The captain stood on board, ________ her face and arms _______ in the sun.
A. to leave; burnt B. to leave; burning
C. leaving; burnt D. leaving; burning
40. —Oh ! I’ve just broken your videophone.
—?____________. It can’t be helped.
A. Never mind???? B. All right?? ??C. That’s fine?? D. Not at all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41-60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卷纸上将该选项标号涂黑。
Mr. Glen is a millionaire. Five years ago, after returning from abroad to his motherland, he 41 his small company. Speaking of success, Glen often tells us a story about his extra expensive “school” fee. He always _42__ his success to it.
At that time, Glen, who already got a Ph.D. degree, 43 to return to the homeland, starting a company. Before?leaving, he bought a Rolex watch with the?? 44? made through years of work after school and the scholarships. At the airport he had to accept the 45 customs check. The watch on his wrist was also demanded to be?taken down for 46 . Glen knew that carrying the?specific goods out had to pay the tax, and he worried about paying??47 for his watch. So when he was checked, he told a lie that his watch was a 48??fake(假货). When he was? 49??of his “smarts”, immediately, in the presence of Glen, the officers hit the watch, 50 ?cost?nearly 100,000, into pieces 51 hearing Glen’s words. Glen was? 52?. Before he understood why, he was taken to the office to be?examined?53 ?. For many times of entry-exit ?54 he knew that only those people in the “blacklist” would “enjoy” this special treatment. The officers looked over everything carefully in the box, and 55 him no matter what time of entry and exit he must accept the check and if? 56 ?reusing and carrying fake and shoddy goods, he would be ?57? according to law! Suddenly, his face turned red, and he had nothing in mind after boarding?the plane for long. After returning to the homeland, he often told the story to his family, and his employees, too. He said that this made a deep? 58 on him, because the additional high “school” fee that he had ever paid made him realize the value of 59 ?, which he would?remember as the 60? of his success forever. 41. A. set up ? B. took up ? C. went up ? D. picked up
42. A. honors ? B. mentions ? C.?brings D. owes
43. A. decided ? B. refused ? C. objected ? D. asked
44. A. books ? B. things ? C. savings ? D. pounds
45. A. ordinary B. routine ? C. regular ? D. common
46. A. look? B. inspection C. test ? D. experiment
47. A. one ? B. it ? C. them ? D. these
48. A priceless ? B. useful ? C. worthless ? D. valuable
49. A. afraid ? B. proud? C. ashamed ? D. hard
50. A. that ? B. what? C. as ? D. which
51. A. on B. at ? C. who D. in
52. A disappointed ? B. delighted C. amazed ? D. satisfied
53. A. strictly ? B. quietly ? C. quickly ? D. curiously
54. A. conditions ? B. experiences ? C. experiments ?D. chances
55. A. stopped B. hoped ? C. warned ? D. urged
56. A. came out ? B. found out C. sent out ? D. set out
57. A. hit ? B. blamed C. praised ? D. charged
58. A. expression B. idea ?C. thought? D. impression
59. A. honesty B. lies ? C. goods ? D. bravery
60. A. secret B. lesson ?C. choice ? D. belief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A
The dyed bun scandal (染色馒头丑闻) deals another blow to shoppers' confidence in buying food products, as well as the reputation of local sellers. Li Zhen reports on shoppers’ reactions in Shanghai.
An investigation by the municipal government revealed that Shanghai Shenglu Food Company produced more than 3,000 steamed buns daily. These were then sold across the city, including large supermarkets such as Hualian, Lianhua and Dia.
Fewer steamed buns were for sale at this Lianhua Supermarket. More than 32,000 buns were taken off store shelves when the scandal emerged.
Mr. Wang, Sales Manager of Lianhua Supermarket, said, “We removed the dyed steamed buns produced by Shenglu as soon as we learned of the incident. We gave customers who had bought the steamed buns from our outlets refunds with their receipts. Despite the scandal, our sales volume has been fine so far.”
However, most customers we met remained concerned about food safety. Steamed buns are a regular breakfast food for Ms. Gao. She used to buy them mostly from supermarkets because she felt it was in a clean and safe environment.
But now, she has second thoughts about buying the popular snack.
Ms. Gao, Shanghai shopper, said, “I can’t believe that even steamed buns from the supermarkets are no longer safe. The only places I trusted to shop at were major supermarkets and specialist shops. But now even there, product quality cannot be guaranteed. I really don't know where to buy my goods from in the future.
Shoppers at supermarkets who still bought steamed buns said they had few options. “I feel like giving up supermarkets. But I really don’t know where to do my food shopping. I can't make these things myself.” said Ms. Tang, Shanghai shopper.
61. The colored buns were sold in some large supermarkets EXCEPT ______.
A. Hualian B. Lianhua C. Shenglu D. Dia
62. What Ms. Gao and Ms. Tang said suggests that ______.
A. they still trust major supermarkets when shopping
B. they will make food by themselves
C. they will never go to supermarkets
D. they feel confused about where to buy safe food
63. The underlined word in the last paragraph can be replaced by ______.
A. choices B. ideas C. hints D. marks
64.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A. Major supermarkets removed the dyed steamed buns.
B. Dyed steamed buns brought great loss to major supermarkets.
C. Famous supermarkets are involved in the bun scandal.
D. Dyed bun scandal hurts consumers’ confidence.
65. Where can you most probably read the passage?
A. In a fashion magazine. B. In a newspaper.
C. In a guideline book. D. In an official document.
B
You wake up in the morning,the day is beautiful and the plans for the day are what you have been looking forward to for a long time. Then the telephone rings,you say hello, and the drama starts.The person on the other end has a depressing tone in his voice as he starts to tell you how terrible his morning is and that there is nothing to look forward to.You are still in a wonderful mood? Impossible!
Communicating with negative people can wash out your happiness.It may not change what you think,but communicating long enough with them will make you feel depressed for a moment or a long time.
Life brings ups and downs,but some people are stuck in the wrong idea that life has no happiness to offer.They only feel glad when they make others feel bad.No wonder they can hardly win others’ pity or respect.
When you communicate with positive people,your spirit stays happy and therefore more positive things are attracted.When the dagger(匕首) of a negative person is put in you,you feel the heavy feeling that all in all,brings you down.
Sometimes we have no choice but to communicate with negative people.This could be a co-worker,or a relative.In this case,say what needs to be said as little as possible. Sometimes it feels good to let out your anger back to the negative person,but all this does is to lower you to that same negative level and they won’t feel ashamed of themselves about that.
Negativity often affects happiness without even being realized.The negative words of another at the start of the day can cling to(附着) you throughout the rest of your day,which makes you feel bad and steals your happiness.Life is too short to feel negative.Stay positive and avoid negativity as much as possible.
66. The purpose of the first paragraph is to ______.
A. make a comparison B. offer an evidence
C. introduce a topic D. describe a daily scene
67. How can negative people have effect on us?
A. By influencing our emotion. B. By telling us the nature of life.
C. By changing our ways of thinking. D. By comparing their attitudes to life with ours.
68. Some negative people base their happiness on _______.
A. other people’s pity for them B. making other people unhappy
C. building up a positive attitude D. other people’s respect for them
69.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to reduce negative people’s influence on us,we are advised to ____.
A. change negative people’s attitudes to life
B. show our dissatisfaction to negative people
C. make negative people feel ashamed of themselves
D. communicate with negative people as little as possible
70. What is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negative people?
A. Favorable. B. Critical. C. Indifferent. D. Supportive.
C
London has become a cycle friendly zone after the launch of a new bike hire scheme. It has been designed to encourage more people to cycle in and around central London.
So how does it work?First you have to sign up to the scheme to be sent a key. The key will unlock one of the bikes,which are kept at docking stations in and around central London. You have to pay an access fee for the key and then you pay as you go,for the length of time you use the bike.
Transport for London,which runs the scheme,are hoping to have 6,000 bikes and 400 docking stations in place by the end of the year. The new hire system is hoping to ease congestion (拥挤) in London and is expected to create up to 40,000 extra cycle trips a day into the city centre. London Mayor Boris Johnston launched the scheme and said London had been “filled with thousands of gleaming machines that will transform the look and feel of our streets and become as commonplace on our roads as black cabs and red buses”.
However,there have been a few problems since the scheme was launched last Friday. On the first day some people found they couldn’t dock their bike properly and their usage of the bike had not registered. Transport for London did admit they had been expecting a few “teething problems” and have said they wouldn’t charge for the first day as a “gesture of goodwill”. Some other people have criticized the lack of docking stations and locks for the bikes as well as the price it costs to hire the bicycles.
Despite the comments,the green-thinking London Mayor still seems very positive about things,saying,“My campaign for the capital to become the greatest big cycling city in the world has taken a big pedal-powered push forwards.”
71. London Mayor boris Johnston launched the new bike scheme in order to _________.
A. reduce the air pollution of the city
B. encourage the citizens to take exercises
C. deal with the city’s traffic problems
D. increase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72.If you want to hire a bike, in which order will you do?
a. pay for the bike according to the time you use it
b. pay for the key to a bike
c. cycle in and around central London
d. sign up as a member to get a key
A. b-d-c-a B. b-c-a-d C. d-c-b-a D. d-b-c-a
73.All the following are the problems of the scheme EXCEPT .
A. the high cost to hire a bike B. not registering their usage of the bikes
C. not charging for the first day of the scheme D. docking the bikes properly
74.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infer that .
A. the London Mayor is confident in the scheme
B. the scheme will be cancelled because of the problems
C. all the citizens in London support the scheme
D. the cycling revolution is not successful
D
Bobby Moresco grew up in New York's Hell's Kitchen, a tough working-class neighborhood on Manhattan's West Side. But Hell's Kitchen lies right next door to Broadway, and the bright lights attracted Bobby from the time he was a teen. Being stage-struck was hardly what a street kid could admit to his partners. Fearing their ridicule, he told no one, not even his girlfriend, when he started taking acting lessons at age 17. If you were a kid from the neighborhood, you became a cop, construction worker, longshoreman or criminal. Not an actor.
Moresco struggled to make that long walk a few blocks east. He studied acting, turned out for all the cattle calls -- and during the decade of the 1970s made a total of $2,000. "I wasn't a good actor, but I had a driving need to do something different with my life," he says.
He moved to Hollywood, where he drove a cab and worked as a bartender. "My father said, 'Stop this craziness and get a job; you have a wife and daughter.' “But Moresco kept working at his chosen craft.
Then in 1983 his younger brother Thomas was murdered in a mob-linked killing. Moresco moved back to his old neighborhood and started writing as a way to explore the pain and the patrimony of Hell's Kitchen. Half-Deserted Streets, based on his brother's killing, opened at a small Off-Broadway theater in 1988. A Hollywood producer saw it and asked him to work on a screenplay.
His reputation grew, and he got enough assignments to move back to Hollywood. By 2003, he was again out of work and out of cash when he got a call from Paul Haggis, a director who had befriended him. Haggis wanted help writing a film about the country after September 11. The two worked on the writing, but every studio in town turned it down. They kept pitching it. Studio executives, however, thought no one wanted to see a severe, honest vision of race and fear and lives in collision in modern America.
Moresco believed so strongly in the script that he borrowed money, sold his house. He and Haggis kept pushing. At last the writers found an independent film producer who would take a chance, but the upfront money was too little, Moresco delayed his salary.
Crash slipped into the theaters in May 2005, and quietly became both a hit and a critical success. It was nominated for six Academy Awards and won three -- Best Picture, Best Film Editing and Best Writing (Original Screenplay) by Paul Haggis and the kid from Hell's Kitchen.
At age 54, Bobby Moresco became an overnight success. "If you have something you want to do in life, don't think about the problems," he says, "think about other ways to get it done."
75. Rearrange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n terms of time order:
a. His work Half-Deserted Streets drew attention as it opened at a small Off-Broadway theater
b. Unexpectedly Crash became both a hit and a huge success.
c. He moved to Hollywood to be a taxi driver and a waiter.
d. He started learn acting in spite of hardness with the belief of doing something different.
e. His younger brother Thomas was killed in conflict among bullies.
A. d; c; e; a; b B. d; e; c; b; a C. c; d; e; a; b D. c; e; d; b; a
76. Why Bobby Moresco did not tell anyone that he started taking lessons at age 17?
A. He wanted to give his girlfriend a surprise.
B. His girlfriend did not allow him to do this.
C. He was afraid of being laughed at.
D. He had no talent for acting.
7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s NOT true?
A. His father did not support his work as a bartender.
B. Before he became an overnight success, his life experienced ups and downs.
C. His brother’s death inspired his writing Half-Deserted Streets.
D. Moresco grew up in New York's Hell's Kitchen which is a few blocks east of Broadway.
78. The Studio executives turned the script Crash down because ______________.
A. they thought the script would not be popular.
B. the script was not well written.
C. they had no money to make the film based on the script.
D. they thought Moresco was not famous.
79. What’s the best title of the article?
A. The Road to Success B. Try It a Different Way
C. A Talented man—Moresco D. Moresco’s Perseverance
8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st describe Bobby Moresco?
A. initiative (主动) and persistent B. shy but hardworking
C. caring and brave D. aggressive and modest
第II卷 非选择题部分 (共40分) (注意:此部分答案写在答卷II上有效)
第四部分:写作(共三节,满分50分)
第一节:单词拼写(10分)
1.Anyone with common sense knows fresh air is________(有益的)to our health.
2.Your________(鼓励) has made me more confident in my future.
3.Finally, after years of unhappy marriage, Lucy got________(离婚).
4.Much to his________(满意),we finished the work ahead of time.
5.The river is so________(窄) that many of the children can easily swim across.
6.Does this letter________(反映) what you really think of the issue?
7.She does a lot of________(志愿的) work for the Red Cross.
8.The money has been________(捐赠) to Ann Dyche, who has been diagnosed as having cancer.
9.Not having made full________(准备), they put off the meeting.
10.He said he would________(推荐) me to Professor Wang as his student.
第二节:短文改错 (10分)
下面短文中有10处语言错误。请在有错误的地方增加、删除或修改某个单词。
增加:在缺词处加上一个漏字符号(∧),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上修改后的词。
注意:1. 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 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11处起)不计分。
When we learn English, we always find we have difficulties in remembering the names of the months. Therefore, if we know something about the history of the months, possibly it won’t be very harder for us to remember them. The following is one of example. January named after God Janus. He was a strange god because he has two faces. He could look in two directions. He could look forward or backward at the same time. He was the god of endings and beginnings. January is the month on which one looks forward to the New Year and it’s also a period of time how people think about the past year.
Now can you share with us the stories about rest of the months?
第二节:书面表达 (30分)
某英文报正在就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行讨论。你作为一名中学生,请参与讨论。请你围绕 “A good relationship benefits us all” 这个话题,根据以下要点,用英语写一篇120个词左右的短文。
你的文章必须包括下列要点:
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必要性;
2. 你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怎样的;
3. 如何才能建立这种关系。
注意: 开头已为你写好,不计入总词数。
A good relationship benefits us all
As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I think it necessary to build a good relationship with our teacher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杭西高2012年10月考高三英语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听力答案:
第二节:短文改错
When we learn English, we always find we have difficulties in remembering the names of the
difficulty
months. Therefore, if we know something about the history of the months, possibly it won’t be
However
very harder for us to remember them. The following is one of example. January ∧named after
hard was
God Janus. He was a strange god because he has two faces. He could look in two directions. He
had
could look forward or backward at the same time. He was the god of endings and beginnings.
and
January is the month on which one looks forward to the New Year and it’s also a period of time
in
how people think about the past year.
when
Now can you share with us the stories about∧ rest of the months?
the
第三节:One possible version: A good relationship benefits us all ???? As a middle school student,I think it necessary to build a good relationship with our teachers,for it is the teachers who show love and concern for us students in study and life.We students can always seek support and advice from them,from which we benefit and learn a great deal.
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蚌(bàng)壳 拗(ào)口 吮(shǔn)吸 按捺(nài)不住
B.逮(dài)捕 铜臭(xiù) 稽(jī)查 龇(zī)牙咧嘴
C.呜咽(yè) 冗(rǒng)长 殄(tiǎn)灭 如椽(yuán)之笔
D.巨擘(bò) 忖(cǔn)度 晕(yūn)车 刚愎(bì)自用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现在透过柳丛,已可看到那座磨坊兀立在犹如无家可归的孤儿似的旷野之中,雨常常被雪珠所替代,风再温柔也无计于事。
B.为促使救市方案极早通过表决,美国各地商会已致电所有国会议员,宣称“美国人民不会容忍那些漠不关心灾难发生的人”。
C.面对自己一句“不为国家打球”而掀起的滔天巨浪,远在美国比赛的李娜倒是很淡定,直截了当地说:“没有事实不必解释”。
D.近来,绿豆、大蒜等少数农产品价格不正常上涨,引起社会的关注,但它们在居民消费中所占的比例毕竟有限,只需保证供应、稳定预期,对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查处,防止引起联锁反应即可。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每次和好友小聚,海阔天空地畅谈之后,他总觉得自己又有了新的力量,不再畏于独自在异乡闯荡。
B.有的时候在杭州一天跑好几个地方,显得特别忙,但都是办些鸡零狗碎的事,夜里躺在床上我会问自己:今天干什么了?
C.午后她就忙开了,做了一桌子的菜,但孩子们一个个打电话回来说没空,到了晚间,她一个人在餐桌边吃独食。
D.美国《国防新闻》有关中国新战略导弹报道的大量内容主要源于台湾军方的说法,他们炒作此新闻不外乎是军中反华势力一贯的做法,也是在为进一步推动对台军售敲边鼓。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根据这项历时近半年的全国大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在两百七十项候选中国文化符号中,最具代表性的前六项分别是:汉语、孔子、书法、长城、五星红旗、中医。
B.为了避免地方电视台相亲节目、娱乐节目的不再泛滥,国家广电总局多次发文干预,但收效甚微,毕竟,这些节目迎合了部分观众的媚俗需求。
C.曾经的冠军球队居然屡遭败绩,直到科比连续四场砍下40的疯狂得分,开赛以来一直受伤病困扰的湖人队才逐渐找到了往日总冠军的感觉。
D. 蔬果是人体所需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主要来源,因此,一定量的蔬菜水果对于抵抗疾病、体液酸碱平衡和消化机能的正常运转,保证和增进机体健康,是必不可少的。
5.请根据下面李清照这首小令中的划线句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60字。(3分)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
6.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作答。(4分)


(1)简要描述漫画的内容。(2分)
(2)根据漫画设计一条公益广告,不超过15个字。(2分)
7.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完成后面题目。(5分)
材料一 教育部近日指出,包括央视在内的全国多家电视台的台标不合规范,如央视台标CCTV是英文缩写,不符合国家语言文字法规要求,需改为汉字。央视则表示该台标非常珍贵,不能更改。
材料二 面对教育部的批评,央视”不可能轻易更改”的回复,有人认为“太过霸气”,“央视敢于叫板的底气,无非还是来自其特殊的地位”。这部分人力挺教育部,认为教育部是为了传统文化而做努力,应该支持。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所说的现象。(不超过10字)(2分)
(2)针对上面的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简要分析。(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近日,在公安部的统一指挥下,我国首次全环节破获了一起特大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的系列案件,摧毁了涉及14个省的“地沟油”犯罪网络,并抓获32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此案的侦破揭开了食用地沟油黑色产业链的六大环节——掏捞、粗炼、倒卖、深加工、批发、零售。每年有数以万吨的地沟油流向国人餐桌,地沟油中的主要危害物之一黄曲霉素的毒性是砒霜的100倍……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地沟油问题屡禁不止?除了需要反思地沟油背后的行政管理缺失问题,还应看到围剿地沟油黑色产业链各个环节折射出的立法空白和司法盲区。   据统计,我国每年消耗油脂约2200万吨,其中15%约330万吨成为废弃油脂。地沟油本身并非完全有害、无用的物质,经过合理的加工程序,地沟油甚至可以变废为宝,如加工成生物燃料。记者注意到,我国对餐饮业废弃油脂——即地沟油原料的处理回收还缺乏系统完善的管理机制,立法方面亦存在空白,导致本应发挥“余热”的地沟油流向餐桌。 ??2010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的意见》,对餐厨废弃物的排放、回收、运输等内容提出了要求。这表明,我国有关部门已经开始重视地沟油供应链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但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上述意见并非法律、行政法规,也非部门规章,其内容的具体落实还需各地方政府细化为当地的规章制度。根据发达国家已有的经验,地沟油的回收需要政府在适当运用经济杠杆的同时,制定“泔水回收”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控制“泔水”的流向,并配以行政、司法部门的严格执法,多管齐下,才能将地沟油重新扳回正轨,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万—300万吨,而中国人一年的动植物油消费总量大约是2250万吨。也就是说,按照比例,人们吃的每10顿饭中,可能就有一顿用的是地沟油。 ??在地沟油流通过程中的关键“黑手”是粮油供应商。他们从地沟油生产企业处甚至许多“黑作坊”收购加工过的地沟油,然后再销往食用油批发部,甚至假冒成名牌产品后直接销售给各个餐馆、饭店。在此过程中,由于粮油供应商与各个买家之间都是买卖合同关系,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无从直接介入进行监管。同时,各大食用油批发部和餐馆、饭店的经营者又非地沟油的最终食用者,因此,在巨大的利润空间面前,他们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此外,由于我国在对地沟油的检验方面存在漏洞,让地沟油很容易蒙混过关。以现行的国家强制性标准2716-2005《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为例,按照国标,食用油检验通常都是检验酸价、苯并芘、农药残留等9项指标。如果仅检验这9项,地沟油也可能合格。比如,警方日前在浙江宁海查获了大量地沟油并向有关部门送检,按照现行的国标检验,送检的10个样品中,只有两个样品不合格。据专家透露,地沟油生产者会根据《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在加工过程中添加火碱之类的东西,把地沟油中不合格的指标掩盖住。 ??然而,面对“人人喊打”的地沟油,消费者的维权之路并非易事,民事诉讼的证据规则成了“拦路虎”。首先,地沟油的使用范围太广,消费者难以确定侵权主体。根据公安机关破案的情况,购买地沟油用于烹饪的餐馆、饭店无法统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外就餐的次数大大多于从前,消费者极有可能在多家餐馆就餐时都遭遇到地沟油,因此侵权主体的确定成为一大难题。其次,地沟油对人体的伤害并非显而易见,消费者举证证明损害后果十分困难。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侵权责任的构成需要有损害后果作为要件,而地沟油对人们健康的伤害并非一蹴而就,甚至多年之内无法显现。
8. 根据文中信息,对地沟油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地沟油事件涉及面极广,全国已有14个省发现地沟油流回餐桌的现象。
B.地沟油危害极大,其中包含的危害物资之一黄曲霉素是砒霜的100倍。
C.食用人数极多,人们吃的每10顿饭中,就有一顿用的是地沟油。?
D.地沟油并非无用的物质,可以变废为宝,加工成生物燃料。
9.对地沟油问题屡禁不止的原因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沟油生产企业——粮油供应商——食用油批发部和餐馆、饭店的经营者形成了一条紧密的利益产业链,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无从直接介入进行监管。?????????????? ????????????
B.由于对地沟油的检验方面存在漏洞和地沟油生产者会在加工过程中添加检验需要的相应化学物资,导致地沟油在检验中常常检不出不合格的指标。
C.地沟油对人们健康的伤害并非一蹴而就,甚至多年之内无法显现,导致民事诉讼证据不足,从而使消费者无法维权。?????????????? ???????????????????
D.除了行政管理缺失,还有在打击地沟油黑色产业链时存在立法空白和司法盲区。
10.从本文看,怎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地沟油问题?(3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1-15题(20分)
当玫瑰花开的时候
[智利]佩?普拉多
老园丁培育出许多品种优良的玫瑰花。他像蜜蜂似地把花粉从这朵花送到那朵花,在各个不同种类的玫瑰花中进行人工授粉。就这样,他培育出了很多的新品种。这些新品种成了他心爱的宝贝,也引起了那些不肯像蜜蜂那样辛勤劳动的人的妒忌。
他从来没有摘过一朵花送人。因为这一点,他落得了一个自私、讨人厌的名声。
有一位美貌的夫人曾来拜访过他。这位夫人离开的时候同样也是两手空空,没有带走一朵花,只是嘴里重复嘟哝着园丁对她说的话。从那时起,人们除了说他自私、讨人厌之外,又把他看成了疯子,谁也不再去理睬他了。
“夫人,您真美呀!”园丁对那位美貌的夫人说,“我真乐意把我花园里的花全部奉献给您呀!但是,尽管我年岁已这么大了,我依旧不知道怎样采摘下来的玫瑰花,才能算是一朵完整而有生命的玫瑰花。您在笑我吧?哦!您不要笑话我,我请您不要笑话我。”
老园丁把这位漂亮的夫人带到了玫瑰花园里,那里盛开着一种奇妙的玫瑰花,艳红的花朵好像是一颗鲜红的心被抛弃在蒺藜之中。
“夫人,您看,”园丁一边用他那熟练的布满老茧的手抚摩着花朵,一边说,
“我一直观察着玫瑰开花的全部过程。那些红色的花瓣从花萼里长出来,仿佛是一堆小小的篝火喷吐出的红通通的火苗。难道把火苗从篝火中取出来,还能继续保持它那熊熊燃烧的火焰吗?
“花萼细嫩,慢慢地从长长的花茎上长了出来,而花朵则出落在花枝上。谁也无法确切地把它们截然分开——长到何时为止算是花萼,又从何时开始算作花朵?我还观察到当玫瑰树根往下伸展开来的时候,枝干就慢慢地变成白色,而它的根因地下渗出的水的作用,又同泥土紧紧地结合起来了。
“结果我连一朵玫瑰花该从哪儿开始算起都不知道,那我怎么能把它摘下来送给他人?要是硬把它摘下来赠送给别人,那么,夫人,您知道吗,一种断残的东西其生命是十分短暂的!
“每年到了10月,那含苞待放的玫瑰花蕾绽开了。我竭力想知道玫瑰是在什么地方开始开花的。我从来也不敢说:‘我的玫瑰树开花了。’而我总是这样欢呼着:‘大地开花了,妙极啦!’
“在年轻的时候,我很有钱,身体壮实,人长得漂亮,而且心地善良,为人忠厚。那时曾有四个女人爱我。
“第一个女人爱我的钱财。在那个女人手里,我的财产很快地被挥霍完了。
“第二个女人爱我健壮的体格,她要我同她的敌人去搏斗,去战胜他们。可是不久,我的精力就随着她的爱情一起枯竭了。
“第三个女人爱我英俊的容貌。她对我倾吐了许许多多情意缠绵的奉承话。我英俊的容貌随着我的青春一起消逝了,那个女人对我的爱情也就完结了。
“第四个女人爱我忠厚善良。她利用我这一点来为她自己谋取利益,最后我终于看出了她的虚伪,就把她抛弃了。
“在那个时候,夫人,我就像是一株玫瑰树上的四朵玫瑰花,四个女人,每人摘去了一朵。但是,如果说一株玫瑰树可以迎送100个春天的话,那么一朵玫瑰花只能有一个春天。我那几朵可怜的玫瑰花,就是因此而永远地凋零了。
“自此以后,从来没有人在我的花园里拿走过一朵花。我对所有到我这花园来的人说:‘你什么时候才能不热衷于那些被分割开来的、残缺不全的东西呢?假如你真能把每件事物的底细明确地分清楚,假如你真能弄清玫瑰长到何时算作花萼,又从何时开始算作花朵的话,那么,你就到那玫瑰开花的地方去采摘吧!’”
11.作者在开头三节叙述人们对老园丁的妒忌与讨厌,其用意是什么?(3分)
12.我们常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老园丁却从来没有摘过一朵花送人。请阅读全文,概述其原因。(4分)
13.请从修辞方法及其作用两方面对画线语句作出赏析。(4分)
14.老园丁的爱情经历与玫瑰花有着怎样的联系?老园丁的感情生活为什么没有圆满的结局?(4分)
15.这篇哲理小说刻意探讨了一种人生命题,也即“如何去爱”的态度和方法问题。请简要谈谈你对此的理解。(50字左右,分点表述)(5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陈敬宗,字光世,慈溪人。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进学文渊阁,与修《永乐大典》。书成,授刑部主事。又与修《五经四书大全》,再修《太祖实录》,授翰林侍讲。内艰归。
宣德元年起修两朝实录。明年转南京国子监司业。帝谕之曰:“侍讲,清华之选;司业,师儒之席。位虽不崇,任则重矣。”九年,秩满,迁祭酒,正统三年上书言:“旧制,诸生以在监久近,送诸司历事。比来,有因事予告者,迁延累岁,至拨送之期始赴,实长奸惰。请以肄业多寡为次第。又近有愿就杂职之例,士风卑陋,诚非细故,请加禁止。”从之。
敬宗美须髯,容仪端整,步履有定则,力以师道自任。立教条,革陋习。六馆士千余人每升堂听讲设馔会食整肃如朝廷稍失容即令待罪堂下。僚属惮其严,诬以他事,讼之法司。周忱与敬宗善,曰:“盍具疏自理。”为属草,辞稍迁就。敬宗惊曰:“得无诳君耶?”不果上,事亦竟白。
满考,入京师,王振欲见之,令忱道意。敬宗曰:“吾为诸生师表,而私谒中贵,何以对诸生?”振知不可屈,乃贻之文锦羊酒,求书程子《四箴》,冀其来谢。敬宗书讫,署名而已。返其币,终不往见。王直为吏部尚书,从容谓曰:“先生官司成久,将荐公为司寇。”敬宗曰:“公知我者,今与天下英才终日论议,顾不乐耶?”性善饮酒,至数斗不乱。襄城伯李隆守备南京,每留饮,声伎满左右。竟日举杯,未尝一盼,其严重如此。
十二年冬乞休,不允。景泰元年九月与尚书魏骥同引年致仕。家居不轻出。有被其容接者,莫不兴起。天顺三年五月卒,年八十三。后赠礼部侍郎,谥文定。
初,敬宗与李时勉同在翰林,袁忠彻尝相之。曳二人并列曰:“二公他日功名相埒。”敬宗仪观魁梧,时勉貌稍寝,后二人同时为两京祭酒。时勉平恕得士,敬宗方严。终明世称贤祭酒者,曰南陈北李。
(选自《明史·列传第五十一》)
16.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修《永乐大典》 与:参与
B.盍具疏自理 理:分别
C.袁忠彻尝相之 相:观察
D.时勉貌稍寝 寝:丑陋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诬以他事,讼之法司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B.返其币,终不往见 民到于今受其赐
C.位虽不崇,任则重矣 欲速则不达
D.为属草,辞稍迁就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18.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敬宗任国子监司业时,锐意革除内部弊端陋习,他上书给皇上,请求按生员在监学习时间的长短安排外放历事的顺序,得到了准许。
B.陈敬宗对监生和僚属要求严格,所掌监馆纪律严明、秩序井然,且注重以身立范,因而遭到下属的诬陷,所幸并未因此丧失皇帝的信任。
C.大权在握的宦官王振想与陈敬宗增进私交,示意他去拜谒自己,敬宗不予理会;后又送来厚礼,求其抄书,敬宗却将礼物返还,可见其端肃耿直。
D.陈敬宗曾与李时勉分任南北两京的祭酒职务,两人仪容、个性和治校方式虽有不同,但贤德、才能都被人们称颂,并称“南陈北李”。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六 馆 士 千 余 人 每 升 堂 听 讲 设 馔 会 食 整 肃 如 朝 廷 稍 失 容 即 令 待 罪 堂 下。
20.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吾为诸生师表,而私谒中贵,何以对诸生?(4分)

(2) 竟日举杯,未尝一盼,其严重如此。(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21—22题。(共6分).
病后登快哉亭①
贺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剎,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②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①快哉亭,位于今徐州东南。本诗是诗人被贬职徐州病后所作。②黄华,菊花。
21.同是多病之身,杜甫《登高》中是“潦倒新停浊酒杯”,而贺铸却“把酒不知厌”,结合所学知识,试简要分析二者的异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从景与情的角度简析颈联“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23-24题。(6分)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23.孔子对冉有的做法表示什么意见?结合这段文字及孔子的相关思想说明原因。(3分)


时下同学中存在着这样一些择友观:或就近(如同桌),或有权有钱(于己有利),或倾向于选择与他们具有相似行为方式的人做朋友,或谁对我好我就跟谁好。他们认为这样的择友标准很好,有利于自己的发展。
24.你对这样的择友观有何看法?结合孔子的择友标准进行评判。(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 ,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 。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万里悲秋常作客, 。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3) ,举匏尊以相属。 ,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4)银瓶乍破水浆迸, , ,四弦一声如裂帛。(白居易《琵琶行》)
(5)昨夜西风凋碧树。 , 。(晏殊《蝶恋花》)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易中天说:“我确实没什么境界,但我绝对有底线。”他认为,底线比境界重要。一个人可以没有境界,但不能没有底线。没有境界,顶多差劲一点;没有底线,就会出大问题。
底线,字典里解释为最低的的条件、最低的限度。
  请以“我的底线”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7.(1)央视台标引起争议(或“央视台标要不要改”)(2分)
(2)(3分)示例一 “CCTV”早已深入人心。(1分)首先,CCTV多年来作为央视的标识,早已为国人乃至世界所认同,本身就具有非凡的文化意义,其品牌价值对央视、甚至是对国家而言,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其次,央视还肩负着对国外宣传的重任,如果改成中文,肯定会给关心中国的外国朋友造成不便。(2分)
示例二“CCTV”没有中国味。(1分)首先,作为汉语载体的方块形的汉字,沿用五千多年,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是最具有中国味的。其次,汉字已经作为一种国家标准,它是国家形象的标志,央视是中国影响最大的媒体,肩负着张扬我们文化自信的社会责任。(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8.D??? ??????9.C
10.(3分)适当运用经济杠杆的同时,制定“泔水回收”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控制“泔水”的流向,并配以行政、司法部门的严格执法,多管齐下,才能将地沟油重新扳回正轨,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11.答案:表现人们对老园丁的不理解(1分);为下文表现老园丁独特深刻的人生感悟与境界作铺垫(2分)。
12.答案:因为:(1)老园丁的人生经历告诉他,“一种断残的东西其生命是十分短暂的”(2分);(2)在他没有弄清玫瑰“长到何时才能算是一朵完整而有生命的玫瑰花”的之前,他不会去采折玫瑰花(2分)。
13.答案:(1)此句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采折玫瑰就如同将火苗从篝火中取出来,会断送玫瑰的生命与美丽这一道理(2分);(2)运用反问,加强比喻说理的语气与力度(2分)。
14.答案:(1)由物及人(以物喻理,借物喻人),揭示生活哲理(2分)。老园丁的感情生活没有圆满的结局是因为那些女人都只是看中了他的局部,却没有爱上他的全部,她们的爱是不完整的(2分)。
15.答案:观点明确给1分,言之成理给3分,表达流畅给2分。(参考观点:(1)生命是一个整体,爱一个人或物,要爱他(它)的全部,而不能只看到他(它)的局部;
(2)人人都爱玫瑰花,但人人只爱玫瑰花的美丽,而不是爱玫瑰花的本身!照应到现实生活,人人都爱美好事物的,但人人只爱美好事物的美丽,而不是爱美好事物的本身;
(3)人们爱玫瑰花,就摘下它;人们爱的东西,都会想尽办法去将其“私有化”,看来自私是人类的本性之一,连人类的爱,也会表现出这一本性。
(4)美好的事物总是难以长久的,这看似人生的缺憾,实际上却是生命的常态。)
(一)(19分)
(二)(6分)
21 不同:《登高》中,久客他乡、艰难穷困、愁苦衰老,使诗人心灰意冷,本想借酒浇愁,却偏偏因病不能喝酒,这反而更增添了愁烦。(1分)本诗中,诗人因为贬谪之意太浓,乡愁太深、太重,挥之不去,即使病后初愈,仍不得不借助酒力排遣。(1分)
相同:都表达了诗人内心抑郁又无处倾诉的矛盾和痛苦之情。(1分)(既要答不同之处,又要答相同之处)
22.诗人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暮霭之中,夕照飞鸦,鸦归古刹,草入荒城渲染了一片萧瑟、凄冷的意境,寄托了作者落拓不遇的身世之感,抒发了怀乡思归之情(“手法”1分,“意境分析”1分,“抒发的情感1”分)
(三)6分
23. 反对/鸣鼓而攻之。季氏富于周公,这已经是越礼的表现了,冉有不但没有劝谏,还帮他加重赋税,搜刮民财。孔子认为冉有的做法不仅没有尽到人臣谏正的责任,更违反了为政以德,以民为本的思想。(3分,写出观点1分,结合内容分析1分,深层原因分析1分。)
24.这样的择友观很不健康/不赞成这样的标准。孔子的择友标准是:“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以道德和学问为择友标准。材料中的择友观则没有原则,是非不分,好坏不分,不可能交到真正的朋友。(3分,观点准确1分,写出孔子的择友标准1分,具体评判材料1分。)
(四)6分
25.(1)今两虎共斗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3)驾一叶之扁舟 寄蜉蝣于天地
(4)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
(5))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6分,任选三小题,每格1分。)
【参考译文】
陈敬宗,字光世,浙江慈溪人。永乐二年中进士。被选拔为庶吉士,到文渊阁进学,参与编修《永乐大典》。该书编撰完成后,被授刑部主事。又参与编修《五经四书大全》,又修纂《太祖实录》,被授予翰林院侍讲一职。因为母丧而离职回家。
宣德元年起用他编修两朝史实记录。第二年转任南京国子监司业。黄帝对他说:“侍讲这职务,是清高显贵的位置;司业这职务,是学官的席位。职位虽然不高,但责任重大呀。”宣德九年,满了一秩(十年),被提升为祭酒。正统三年上奏章说:“按照旧例,各位监生按入国子监的时间长短,拨送给各个部门历事实习。近来,有些监生因事请假,耽误了好几年的时间,到了快拨送历事时才赴监,(根本没有坐监学习)这实际上助长了奸猾懒惰的风气,请求按他们在国子监学习时间的长短来安排(外放历事的)次序。近来又有些监生贪图眼前小利,愿意改就杂职,造成了读书人的学风卑陋,这真不是小事,请求加以禁止。”皇帝同意了。
陈敬宗须髯美丽,容貌端正,步态稳健,力求用老师的规范约束自己。立了教规,革除陋习。六个监馆有读书人一千多,每当开堂听讲,或是设宴会餐时,都整齐有序,威严肃穆像朝堂上一样。士人稍有仪容上的失误,敬宗就让他们在堂下等待受责罚。下属害怕他的严厉,就用其他的事诬陷他,把他讼告到法司。周忱和陈敬宗关系友好,说:“为什么不写奏疏来为自己辨白?”他替陈敬宗写了初稿,言辞显得曲意将就。敬宗吃惊地说:“这不是欺骗君主吗?”终究也没有上奏疏,他被诬告的事后来也终于真相大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