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道德与法治中考一轮复习学案:建设美丽中国(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年道德与法治中考一轮复习学案:建设美丽中国(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道德与法治中考一轮复习:建设美丽中国
复习目标
1.了解人口问题的严峻形势及带来的影响。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知道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措施;明确绿色发展的意义,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知道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和新特点。联系实际,说明建设生态文明和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必要性;结合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3.掌握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意义和生育政策调整的目的。树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考点梳理
1、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答:①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是社会面临的重大挑之一;
②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③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
2、我国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国策?
①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
②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③意义: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3、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有哪些?
(1)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
(2)新的特点:①增速趋缓;②出生率低;③老龄化加剧;④男女性别比失衡;⑤城乡分布不均衡;⑥“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
4、我国全面实施“两孩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5、我国全面实施“两孩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①人口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人口结构失衡,造成劳动力不足,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②意义:有利于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有利于促进人口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等。
6、当前我国资源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7、我国资源的现状是什么?
(1)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2)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8、我国为什么必须探索一条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
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不能走西方工业化的老路,必须探索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
9、我们对资源的正确态度应该是什么样的?
合理开发,科学利用,不以消耗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利益;保护资源、爱护资源,不浪费资源,不破坏资源。利用现有科技开发新能源。利用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树立保护资源的意识。
10、我国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有哪些?
①一些地方、一些领域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②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使得我国环境问题愈加严重;③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
11、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环境?
危害:①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②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③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④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非常突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重要性: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12、如何应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答:①转变发展方式;②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③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④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13、如何保护资源、环境?
国家: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保和法律的教育,提高全民的环保和节约意识;政府有关部门要严格执法,依法监管,加大环保执法力度等。
青少年: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向周围群众宣传有关环保的知识和法律;积极参加环保公益活动;积极同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在日常生活中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行动,从身边小事做起,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等;节约纸张、水电等资源,尽量使用可再生资源,不使用一次性物品,注重垃圾分类等。
13、建设美丽中国必须树立和坚持哪些生态理念?
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
14、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岀的智慧选择;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③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④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
⑤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15、为什么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①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问题。②人口的大量增加、资源的过渡消耗,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③意义: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保护生产力。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利于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
16、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
①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7、如何走绿色发展道路?
①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②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③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④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只有实行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18、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国家:国策、理念、战略—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依法治国—坚持依法治国,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惩破坏环境的行为。道德建设—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积极宣传生态文明新理念,倡导绿色、环保新生活。
企业:①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依法规范自身行为。②加快科技创新,加大环保节能投入,节能减排。
个人:①学习和宣传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②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践行绿色生活,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③积极向有关部门献计献策,勇于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真题触摸
例1.(2021年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题)我国在快速发展、经济腾飞的同时,人口问题成为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 )
A.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
B.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
C.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
D.总人口增速趋缓,老龄化加剧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依据教材知识,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B符合题意;A、C、D说法是我国人口现状的新特点,与题干不符;故本题选B。
【答案】B
例2.(2021年浙江台州中考真题)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新鲜出炉。下列关于台州市人口状况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各县(市、区)人口分布不均衡 ②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调
③近十年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加剧 ④近十年人口受教育水平大幅提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分析图片内容,台州市人口占比最大的是21%,最小的是6%,由此可见各县(市、区)人口分布不均衡;图中台州市65岁及以上人口数占人口比重大幅上升,由此可见近十年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加剧 ;图中台州市大学文化占人口比重大幅上升,由此可见近十年人口受教育水平大幅提升,所以①③④正确;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例在图中没有体现出来,所以②错误;故本题选D。
【答案】D
例3.(2021年湖南郴州中考真题)从2021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10年禁渔全面启动。禁渔的原因是( )
①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
②有利于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
③依法打击非法捕鱼行为
④长江流域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我们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施长江流域禁渔措施,是因为长江流域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这样做有利于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故①②④说法正确;③不属于禁渔的原因,而是措施,故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
【答案】C
例4.(2021年江苏宿迁中考真题)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这表明我国( )
①将减缓经济发展步伐
②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现中国担当
③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④有效化解国际危机,显示中国智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习近平主席在联大宣布,中国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净零排放”),表明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现中国担当,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②③正确;①没有认识到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说法错误,排除;④说法和题意无关,排除;故本题选B。
【答案】B
四、模拟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大国点名,没你不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共 141178 万人。关于此次人口普查说法有误的是( )
A.有利于我国立足国情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
B.有助于彻底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C.有助于推进我国人口均衡发展
D.能为我国人口政策的完善提供数据依据
2.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高龄老年人将增加到2900万人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这说明我国(  )
A.实行计划生育已有悖国情 B.已无法解决养老难问题
C.年轻人“啃老”已成大势 D.人口老龄化加剧
3.“大国点名,没你不行!”2020年11月1日零时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査。对比前几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下表反映出我人口面临的挑战为( )
①增长速度过快 ②人口出生率低 ③老龄化加剧 ④人口基数过大
0-14岁占比 15-19岁占比 60岁以上占比
第二次人口普查 40.40% 54.10% 5.5%
第五次人口普查 22.89% 66.78% 10.33%
第六次人口普查 16.6% 70.14% 13.26%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漫画(如图)《地球的眼泪》可以让我们认识到( )
A.当前世界人口问题严峻
B.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C.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D.生育政策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不断完善
5.我国淡水资源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4位,但人均占有量2400立方米,居世界第88位,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是美国的1/5、加拿大的1/40……这说明( )
A.我国资源总量大、种类多,是资源大国 B.我国资源已经枯竭,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
C.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相对短缺 D.我国资源开发不尽合理,利用率低,浪费现象严重
6.“十四五”时期,要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
A.当前我国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B.我国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
C.我国的生态环境没有任何改善 D.当前我国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
7.对下列漫画认识正确的是( )
①我国的人口 资源 环境问题非常突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②保护地球家园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③必须正确处理人口 资源 环境之间的关系
④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虽总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8.《南昌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该意见稿规定,违反规定投放生活垃圾的,由城市管理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对个人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 )
A.是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最有效途径
B.必然实现南昌市市容市貌的彻底改观
C.能有效促进居民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
D.会增加生活垃圾处理成本,得不偿失
9.2021年9月14日,生态环境部组织整理了第四批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典型案件。各地生态环境部门与公安和检察机关相互协作,有力震慑了涉危险废物违法犯罪行为。这体现出我国( )
A.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建设美丽中国任重道远
B.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发展战略
C.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保护环境
D.转变发展方式,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10.70年来,在历届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右玉人民创造了荒漠变绿洲的人间奇迹,创造了“迎难而上、艰苦奋斗,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右玉精神,走由一条生态建设、人居环境、经济效益三者相得益彰、持续发展之路。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就能战胜自然,造福人类
②要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③弘扬右玉精神,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④中国共产党具有高尚的为民情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为应对气候变暖,中国向世界承诺:我国将在2030年前和2060年前分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提高资源利用率有利于实现上述承诺 ②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造福人类
③促进发展要把 建设生态文明放在首位 ④影响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环境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读如图,建设美丽中国的正确做法是( )
A.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
B.当前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解决
C.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D.只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13.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的通知中规定,所有公共建筑内的单位,除医院等对温度有特定要求的单位之外,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摄氏度,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高于20摄氏度。这一规定有利于( )
①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②保持最舒适的室内温度 ③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 ④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疫情之下,不少民众宅在家里,相比平时在垃圾产生上也发生了不少变化。人人树立垃圾分类的自觉意识和培养垃圾分类的行为习惯,就是在为战“疫”作贡献。要把垃圾分类意识变成自觉行动,要求公民( )
A.倡导简约生活,杜绝丢弃垃圾 B.提高环保意识,积极主动参与
C.完善基础设施,科学处理垃圾 D.坚持以德治国,提高居民素养
15.2021年11月6日,淮南海关验放共计1.6吨重的甘蔗渣制餐具装船运往海外。与传统材料餐具相比,甘蔗渣加竹浆制成的混合纤维餐具,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塑料低97%,属于可快速降解的环保餐具。变废为宝,环保餐具畅销海外,说明( )
①外国人的环保意识比我们中国人更强 ②绿色创造推进绿色富国、绿色惠民
③我国在环境保护问题上走在了世界前列 ④生态文明是人类共识,也是时代选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复习题
16.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的相关数据。数据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亿人,其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3775万人。
(1)这体现了我国人口现状的哪些特点?
2021年7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正式发布。“三孩十配套”政策的出台,使我国人口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2)你认为实施三孩生育政策有哪些意义?
(3)为使这项政策能够得到更好的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21年8月20日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_________的决定。这部法律的修订体现了依法治国中_________的要求。
(4)你认为我国实行三孩生育政策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相违背吗?请说明理由。
17.(长江禁渔,迫在眉睫)
长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滔滔江水哺育着424种鱼类,光特有鱼类就有183种。在过去几十年快速、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下,长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许多人竭泽而渔,采取“电毒炸”“绝户网”等非法作业方式,最终形成“资源越捕越少,生态越捕越糟,渔民越捕越穷”的恶性循环,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已经到了最差的“无鱼”等级。从2020年1月1日0时起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让长江休养生息,迫在眉睫。
(渔民生计,何去何从)
有一些人担心,长江禁渔后,周边渔民生活会受到严重影响。据统计,长江渔业资源年均捕捞产量不足10万吨,仅占我国水产品总产量的0.15%,现在我们食用的鱼类大多是人工养殖鱼塘提供的。更大的意义还在于,人工养殖鱼类在经过多代繁衍后,会不可避免地出现遗传多样性退化,需要补充优质的野生亲鱼改善种群,长江正是鱼类的天然种质资源库。如果我们再不保护好长江这个基因库,可能将来会连最普通的饲养鱼都吃不到。
(1)运用所学知识阐述,为何(长江禁渔,迫在眉睫)?
(2)请针对一些人的担心,为渔民们寻找出路。
18.根据漫画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是顺应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期待,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建设美丽中国就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1)漫画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2)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符合哪一新发展理念和哪一基本国策?
(3)建设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基础、准则、目标分别是什么?
(4)造成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为的因素,2016年我国对生育政策进行了调整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子女,请问这一政策的调整基于我国哪方面的国情
参考答案
1.B【解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了解我国人口国情的重要手段,为我国人口政策的完善提供数据依据,有利于我国立足国情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有助于推进我国人口均衡发展,ACD说法正确;B错误,“彻底”说法太绝对;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本题选B。
2.D【解析】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说明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D说法正确;A错误,我国要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B错误,我国可以解决养老难问题;C说法错误,年轻人“啃老”是个别现象;故本题选D。
3.C【解析】
仔细观察漫画内容,0-14岁占比下降,60岁以上占比上升,这有力说明了人口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故②③说法正确;①与题文的描述不符,故说法错误;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4.A【解析】A符合题意,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BCD观点都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A。
5.C【解析】我国的资源现状: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科学浪费、损失严重。“人均占有量2400立方米,居世界第88位,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是美国的1/5、加拿大的1/40。”这说明了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相对短缺。所以C正确;题干主要体现了我国资源相对短缺,AD与题意不符,所以AD错误;我国资源已经枯竭是错的,所以B错误;故本题选C。
6.D【解析】分析材料可知,“十四五”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体现了我国环境形势严峻,所以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故A说法错误;D说法正确;依据教材知识,我国环境问题总体上有所改善,故BC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7.B【解析】。②保护地球家园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正确,③必须正确处理人口 资源 环境之间的关系,正确;故②③正确;①④反映的是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不符合漫画所反映的整个地球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故①④错误;故本题选B。
8.C【解析】题目中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符合我国绿色发展的要求,能有效促进居民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C说法正确;“最有效”夸大了生活垃圾分类的作用,观点绝对化,A说法错误;B“必然、彻底”观点绝对化,是错误的;没有认识到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9.C【解析】题干表述了各地生态环境部门与公安和检察机关相互协作,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这体现出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保护环境,C说法正确,符合题意;题干没有体现出我国的环境形势,不符合题意;B错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排除;D材料没有体现转变发展方式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10.C【解析】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就能战胜自然,造福人类,说法过于绝对,故说法错误;
右玉精神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而非智力支持,故③说法错误;材料启示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具有高尚的为民情怀,要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故②④说法正确;故本题选C。
11.A【解析】中国向世界承诺将在2030年前和2060年前分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表明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造福人类,提高资源利用率有利于实现上述承诺,①②说法正确;
③错误,我国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④错误,“最突出”的说法夸大了环境问题的危害;故本题选A。
12.C【解析】为了建设美丽中国,我们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C说法正确;A选项表述的内容与题干的主是不符,排除;
当前我国依然存在着生态环境问题,B说法错误;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13.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题文中的规定有利于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所以①④说法正确;②③在题干中未涉及,②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14.B【解析】人人树立垃圾分类的自觉意识和培养垃圾分类的行为习惯,就是在为战“疫”作贡献。要把垃圾分类意识变成自觉行动,要求公民提高环保意识,积极主动参与,故B说法正确;A杜绝丢弃垃圾的说法过于绝对,故说法错误;CD不属于公民的行为范围,故CD说法错误;D故选B。
15.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走绿色发展道路,必须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共识,也是时代选择,故②④正确。外国人的环保意识比我们中国人更强,表述错误,故①错误;我国在环境保护问题上走在了世界前列,不符合中国的国情,故③错误;故本题选C。
16.(1)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
(2)有利于提高人口出生率,优化人口结构,使人口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利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科学立法
(4)我认为我国实行三孩生育政策不违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而是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具体体现。因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人口政策,是由本国的国情决定的。我国现阶段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老龄化加剧等问题日趋严重,只有不断调整和完善生育政策,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
【解析】(1)本小问考查调查活动的先后顺序,需要调动“发展中的人口问题”相关知识进行回答。(2)本小问考查实施三孩生育政策的意义,需要调动“发展中的人口问题”相关知识进行回答。(3)本小问考查相关法律和依法治国的要求,需要调动“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等相关知识进行回答。(4)本小问考查实行三孩生育政策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相违背得理由,需要调动“发展中的人口问题”相关知识进行回答。
17.(1)资源短缺、生态系统退化,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挑战;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人类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做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全面禁渔,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2)转变生产方式,变捕鱼为养鱼;走绿色发展道路,选择其他生产方式;学习新技能、新技术,谋求其他工作等。
【解析】(1)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调用我国资源现状的有关知识。
(2)本题考查解决问题的出路,依据教材知识作答即可。
18.(1)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2)绿色发展理念、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3)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4)人口。
【解析】(1)本题考查漫画共同说明的问题,需要运用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分析材料内容作答。(2)本题考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坚持的理念和基本国策,可以结合教材知识回答。
(3)本题考查走绿色发展道路,可以结合教材知识回答。(4)本题考查人口问题,需要运用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分析材料内容作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