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开环控制系统》教学设计一. 教学分析1. 教学内容与任务分析本节课选自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2》第四单元第二节第二课时的内容,《技术与设计2》是在《技术与设计1》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专题性设计。本节课是“控制的手段与应用”学习的进一步深入和细化,更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学习的前提,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与下节课内容“闭环控制系统”互为平行关系,开环与闭环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是本单元学习的重中之重。2.学情分析授课的对象高中二年级学生,总体来说社会实践经验比较欠缺,对于专业技术性的知识接受能力较弱,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深入思考,对技术现象的认知只是停留在表面。有了《技术与设计1》及《技术与设计2》前面三个单元的学习,具备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课堂通用一些开环系统的实例讲解及操作,学生完全可以突破本节课的难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开环控制系统的概念。2.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水塔、自动门等生活中常见的开环控制系统。(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操作模型,认识简单开环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2.初步利用控制的思想和方法尝试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控制的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分析态度。2.训练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为今后的进一步专业学习及走向社会工作岗位奠定基础。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 掌握简单的开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过程,会画系统方框图。(2)难点 使用简单的控制方法分析现实生活中相关的控制问题。四、教学准备1.教学环境本节课用到的教学设备及多媒体要求有220V电源,小组合作探究要有足够的空间,教学地点定在通用技术设计室,各小组集中就坐。2.教学资源PPT、微课《常见的控制器》、课前学习资源包、声控灯、水塔上水控制系统及自动控制门、《常见的控制系统》表格(附表一)。五、教学方法及手段1.任务驱动法 2.情景教学法 3.小组合作探究教学过程设计三大块: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练习课前预习1、要求学生上班级QQ群下载学习资源包进行学习。2、每个小组课外拍照收集常见控制的实例并且填写《常见控制系统》表格。课堂教学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如下:1.课题的引入欣赏柳州市柳江大型音乐喷泉,学生谈谈感受,说说这些感受来源于技术的哪个方面。控制系统(1)展示“声控灯”模型,演示其工作工程(2)学生观察“声控灯”电路的主要装置(声敏电阻、开关、发光二极管)。(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声控灯”系统的工作过程(声敏电阻接收外界光线的强弱信号,控制开关接通或断开,从而实现发光二极管的亮或熄)。(4)具体分析这一过程得出三个环节(接收—接通/断开—亮/熄)(4)以“声控灯”为例,推而广之学生总结:任何一种控制的实现,都要通过若干个环节共同实现,这些环节所涉及的装置就构成了一个系统,称为控制系统。“声控灯” 输入:声音的有或无; 输出:灯的亮或熄 。(5)练习:每组拿出课前布置的《常见控制系统》收集表,对照控制系统的概念,分析所收集的是否真正属于“控制系统”,小组进行修改,派代表上台说出其中一个控制系统的工作工程。3.开环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1)设置问题情景——早上出发前时忘了关窗户,中午突然下起了雨,结果身在单位的上班族只能眼睁睁等着雨水进入室内。此时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回家去关窗户。同学们,我们能不能从技术的角度帮上班族想想办法,解决这个难题?学生分小组讨论解决方案——接着各小组讲述各自的方案——播放视频《窗户防雨自动关闭器》——学生归纳“窗户防雨自动关闭器”工作过程——根据课外微课《开环控制系统方框图》的学习,画出这个工作过程的方框图。任务驱动——我们学校学生宿舍楼顶供同学们洗漱的水塔还是人工上水操作,费时费人工,领导下达任务,要求我们通用技术创新小组构思一款自动控制上水系统。遵循的设计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应的设计思路:为何无法自动控制——怎样控制——是否得以控制设计过程:分析所需控制器——制定设计方案——说明该方案的控制过程——画出控制过程方框图——全班予以可行性讨论——可行方案小组模拟演示画出水塔开环控制系统方框图(控制量)转动注水 水塔时间 水位(输入量) (控制器) (执行器) (被控对象)(输出量)当水压减小时,时间到了但水却没加到预定的水位,引出开环控制系统的特点,加深学生对开环控制系统特点的理解。实例训练以“自动感应门”开环控制系统为例。1、说说工作过程及绘制方框图2、注明输入量、输出量及控制量自动感应门控制方框图(控制量)转动人体 门开热辐射 或关(输入量) (输出量)课堂小结集体归纳总结,共述收获,反思学习过程。开环控制系统的组成。(2) 开环控制系统,如果增加反馈信息会怎样?(引出下节课内容)5.作业布置对于这节课水塔注水控制系统,当水压减小时,设置的时间到了,水却没加到预定水位,你该如何改进?说出你的改进方案。(为闭环控制系统学习埋下伏笔)要求:请将作业上传至老师的QQ邮箱(271165375@),优秀作业将在班级QQ群点评展示通过这样的课后作业,既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起了一定的复习作用,又为下节课“闭环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的学习埋下了伏笔。反思:通过生活中的控制实例,突出课程“基础性、通用性和先进性”特点。设置情景,创设任务,模拟现实,教会学生学习并处理简单问题。手机网络等信息平台得到充分利用。微课的运用还在探索阶段,今后还要深入学习。附件1常见的控制系统收集你所认为的控制系统,填写下表,并且拍照。(每个小组收集不少于10个。)第 组 组长_______________组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序号 名称 是否属于控制系统 输入 输出12345678910课题引入控制系统开环控制系课堂总结统基本组成工作过程课堂总结作业布置进水阀门水塔定时器电机自动门控制电路PAGE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