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 全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 全科

资源简介


长春市十一高中2012-2013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
化 学 试 题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Al:27 Cu:64 Ca:40 Zn:65Fe:56 Mg:24 Ag:108Ba:137Cl:35.5
Ⅰ卷选择题(总计60分)
请将第Ⅰ卷的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种冶炼方法中,可制得相应的金属的是( )
A.电解熔融氯化铝制铝 B.加热氧化银制银
C.电解氯化钠溶液制钠 D.氯化钠与铝粉高温共热制钠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钾的焰色反应可以透过蓝色的钴玻璃片看到 ?B.用玻璃尖嘴点燃氢气时,由于玻璃中有钠离子,所以火焰带有黄色 ?C.做焰色反应时铂丝应用稀盐酸洗净,并灼烧至无色 ?D.在钠和钠的化合物中,只有钠离子的焰色为黄色
3.所谓合金,就是不同种金属(也包括一些非金属)在熔化状态下形成的一种熔合物,根据下列四种金属的熔沸点:其中不能形成合金的是( )
Na
Cu
Al
Fe
熔点(0C)
97.5
1083
660
1535
沸点(0C)
883
2595
2200
3000
A.Cu和Al B.Fe和Cu C.Fe和Na D.Al和Na
4.下列化合物中,不能通过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的是( )
A.Li2O B.FeCl2 C.FeCl3 D.Cu2S
5.向某晶体的溶液中加入Fe2+的溶液无明显变化,当滴加几滴溴水后,混合液出现红色,由此得出下列的结论错误的是(  )
A.Fe3+的氧化性比溴的氧化性强 B.该晶体中一定含有SCN-
C.Fe2+与SCN-不能形成红色化合物 D.Fe2+被溴氧化成Fe3+
6.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土壤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有保肥作用
B.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
C.一束平行光线射入蛋白质溶液里,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稀硫酸,先看到红褐色沉淀生成而后沉淀溶解
7.将1.95g锌粉加入到200mL的0.100 mol·L-1MO2+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还原产物
可能是( )
A. M B. M2+ C.M3+ D. MO2+
8.有Cu、Fe、Mg、Al四种金属,若两两混合,取混合物26g与足量稀硫酸作用,产生11.2L氢气(标准状况下),则混合物可能的组合方式最多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9.将4 g铝铁合金粉末溶于足量盐酸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后向滤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再将沉淀滤出,经洗涤、干燥、灼烧后得到固体粉末的质量仍为4 g,原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最接近( )??
A.30%? ???? B.47% C.53%? ???? D.70%
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以石墨作电极电解氯化铝溶液:2Cl-+2H2O= 2OH-+H2↑+Cl2↑
B.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2Fe2++2Br-+2Cl2 = 2Fe3++Br2+4Cl-
C.Fe3O4与HCl:Fe3O4+8H+=2Fe3++Fe2++4H2O
D.Fe2O3与HI:Fe2O3+6H+=2Fe3++3H2O
11.某稀溶液中含有Fe(NO3)3、Cu(NO3)2、HNO3,若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Fe2+浓度和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稀溶液中Fe(NO3)3、Cu(NO3)2、HNO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1∶1∶1 B.1∶3∶1 C.3∶3∶8 D.1∶1∶4
12.无色酸性溶液因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u2+ Cl- S2- Na+ B.Na+ S2- K+ SO32-
C.Cl- Na+ NO3- Fe2+ D.Na+ K+ HSO3- Cl-
13.由相同条件下的三个反应:2A-+B2=2B-+A2 ;2C-+A2=2A-+C2 ;2B-+D2=2D-+B2可以判断正确的是( )
A.氧化性:A2>B2>C2>D2 B.还原性:A->B->C->D-
C.2A-+D2=2D-+A2反应可以进行 D.2C-+B2=2B-+C2反应不能进行
14.某氯化钙样品中可能混有氯化铁,氯化镁,氯化钠和碳酸钠中的某些物质,取样品11.1g溶于适量水中,得到澄清的无色溶液,然后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得到29.7g白色沉淀,则该样品组成中一定含有的是( )
A.碳酸钠 B.氯化镁 C.氯化钠 D.氯化铁
15.由H2、O2、CO2组成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CH4密度的2倍,三种气体组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可能是:
A 2 :3 :5 B 2 :5 :5 C 2 :1 :5 D 2 :2 :7
16.设n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 ,4gCH4 含有nA 个C-H共价键
B.1 mol Fe 与少量的稀HNO3 反应,转移3nA 个电子
C.常温下,78 g 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是2nA
D.将0.1 mol氯化铁溶于1 L水中,所得溶液含有阳离子总数小于0.1nA
17.向某稀硝酸溶液中加入5.6 g铁粉,充分反应后,铁粉全部溶解并放出NO气体,溶液质量增加3.4 g,则所得溶液中Fe2+、Fe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1/1 B.2/1 C.3/2 D.4/1
18.将50g钠和铝的混合物投入到足量的水里,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无固体剩余,则得到氢气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 )
A.0.8mol??? ?B.1.8mol??? C.2.2mol?? D.0mol
19. 在一定条件下,将CO和O2的混合气体26g充入一体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容器内有足量的Na2O2固体),此时容器的压强为p1,用电火花不间断的点燃,使其充分反应,恢复至原温,结果固体增重14g,此时容器的压强为p2,则p1/p2为( )
A.9:4??? ??B.7:3??? ? C.7:6????? D.6:7
20.1 L水中溶有Mg(HCO3)2和CaCl2的浓度分别为b mol/L和2b mol/L,请在下列试剂中选用最合适的一种试剂把溶液中的Mg2+、Ca2+去掉( )
A.NaHCO3 B.Na2CO3 C.NaOH D.Ca(OH) 2

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二、填空题(16分)
21.(2分) 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某物质在室温下的溶解度为S g,此时测得饱和溶液的密度为ρg·cm-3,则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22.(8分)在10mL含有AlO2-离子的溶液中逐滴加入
1mol/L的盐酸,所得Al(OH)3沉淀质量和所加盐
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问:
(1)此溶液中同时含有____ mol___ 离子;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MN段发生的反应是;
(3)C(或M)点的纵坐标为0.78,则c(AlO2-)
(4)点B的横坐标为30,则到点N处滴入的HCl溶液体积为 mL
23.(6分)今有一无色的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Al3+、Fe3+、Mg2+、Ba2+、NH、Cl-、CO、SO,现取两份100 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第一份加过量NaOH溶液加热后,只收集到气体0.02 mol,无沉淀生成,同时得到溶液甲。②在甲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生成白色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灼烧,质量为1.02 g。③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白色沉淀,沉淀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质量为11.65 g。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
(2)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
(3)试确定K+是否存在________(填“是”或“否”),判断的理由是
三、推断题(11分)
24. 化合物A为一种常见金属元素与一种常见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阳离子与阴离子的个数比为2:3。K为常见固态非金属单质,J为常见气态单质。其余为化合物,其中I、F在常温下为液态,C为臭鸡蛋气味气体,D为刺激性气体,H无色无味气体,B为白色胶状沉淀,L为氯碱工业中的常见产品。F的浓溶液与K加热可生成D和H。(部分生成物未标出)
(1)写出H的电子式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E J
(3)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A + I → B + C
F的浓溶液与K加热可生成D和H
(4)写出下列变化的离子方程式:
B中加入L的水溶液
G的水溶液中通入过量的H
四、实验题(13分)
25.根据环保要求,在处理有氰电镀废水时,剧毒的CN-离子在催化剂TiO2颗粒作用下,
先用NaClO在碱性条件下将CN-
离子氧化成CNO-(CN-和CNO-中
N元素均为-3价),再在酸性条
件下继续与NaClO反应生成N2、
CO2和Cl2。环保工作人员在密闭
系统中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测定CN-被处理的百分率。

现将浓缩后含CN-离子的污水与过量NaClO溶液的混合液共200mL(其中CN-的浓度为0.2mol/L)倒入甲中,塞上橡皮塞,一段时间后,打开橡皮塞和活塞,使溶液全部放入乙中,关闭活塞。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题意,写出有关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甲中的反应:
乙中的反应:
(2)上述实验是通过测定CO2的量来确定对CN-的处理效果。丙装置中的试剂是 ,丁装置的目的是 ;干燥管Ⅰ的作用是 ,干燥管Ⅱ的作用是
(3)假定上述每一个装置都充分吸收,则利用该装置测得的CN-被处理的百分率与实际
值相比 (填:“偏高”或“偏低”),简述可能的原因:
(4)若干燥管Ⅰ中碱石灰增重1.408g,则该实验中测得CN-被处理的百分率为 。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C
B
A
B
B
C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C
B
D
A
D
B
B
C
二、填空题(16分)
21. (2分)1000ρS/M(100+S)mol/L
22. (8分,1)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
(1)0.02mol;OH- (2)Al(OH)3+3H+=Al3++3H2O
(3)1mol (4)60ml
23 (6分,每小题2分)
(1)Fe3+ Mg2+ Ba2+ CO32- (2)Cl—
(3) 是 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NH、Al3+、 。经计算,NH、Al3+物质的量都是0.02 mol, 物质的量是0.05 mol..根据电荷守恒,K+一定存在
三、推断题(11分,(1)(2)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
24.
四、实验题(13分每空2分)
26.(1)(2分)CN-+ClO-=CNO-+Cl―
(2分)2CNO-+6ClO―+8H+=N2↑+2CO2↑+3Cl2↑+4H2O
(2)(都1分)浓硫酸, 除去Cl2 , 吸收CO2 ,
(2分) 防止空气中的CO2、水蒸气进入,干扰实验
(3)(1分)偏低,(1分)装置中残留有CO2未被完全吸收
(4)(2分)80%

长春市十一高中2012-2013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
历 史 试 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左传·桓公二年》记载:“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 ( )
A.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的政治目的 B.实行分封既可固本,也可能弱本
C.开创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宗法制 D.王权与神权相结合但未高度集中
2.朱元璋在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精心设置了一套四辅官制度,以春夏秋冬四季分名其官,春官在春季任事。夏官在夏季任事,同时每季官又设立两到三人分别在上旬、中旬和下旬视事,以此类推。四辅官制度出现的背景最有可能是 ( )
A.撤销中书省,永废丞相职任
B.胡惟庸“内外诸司封事人奏,惟庸先视之”
C.票拟制度化
D.司礼太监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3.“唐、宋之间仅相隔短短半个世纪的分裂,已成为中国以后历史的模式。国家再也没有像在汉朝崩溃以后那样.经历长达数世纪的混乱局面。其原因是,自唐朝起,中国文明规模巨大,根深蒂围,不可能形成长期分裂的状态。……中国人自己认为分裂和随之而来的混乱是反常的、不幸的。有句古话说道:‘犹如一个天空不能有两个太阳,中国不能有两个国家或两个皇帝。”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
A.隋唐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政治基础
B.经济的发展和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削弱了割据的经济基础
C.“大一统”民族心理及对稳定的孜孜追求使分裂局面不能长久
D.君权神授和专制主义的极端加强对维护国家统一作用巨大
4.《尚书·禹贡》记载的“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下”反映的是战国时期南方劳动人民为了克服低洼易涝的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危害,经过长期摸索,建立了治水与治田相结合韵塘坝圩田系统。这反映了战国时期南方 ( )
A.水利设施完善 B.农业非常落后
C.重视精耕细作 D.自然灾害严重
5.钱穆评论秦代政治说:“秦政不失为顺着时代的要求与趋势而为一种进步的政治。”但是,以下不能反映秦所处时代的“要求与趋势”的是 ( )
A.废封建、行郡县 B.建长城、筑驰道
C.重功利、恃酷法 D.拓边境、戍五岭
6.某教师在给学生讲述西周分封制时,板书如右,对其理解错误的是 ( )
A.诸侯们(A-2至A-4)从周天子处得到封地的统治权,并以服从、进贡财物和提供军事力量回报周王
B.卿大夫(A一5至A-13)也可以从诸侯(A-2至A-4)处得到相应的统治权,且以类似的方式回报诸侯
C.在这种分封制下,很容易形成以(A一2至A一4)为核心的权力中心,威胁A-1处周天子的地位
D.A一2至A一4之间地位平等,互不干涉,能够友好相处
7.元朝人称其政治制度为“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这一政治制度 ( )
①有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②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③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 集权④有利于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A.①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唐代成年男子从21岁到60岁为国家服兵役,丞相封德彝等人要求把当年征兵范围提前到十八岁,这一要求得到唐太宗的支持,并草成诏敕,但不得鱼,明年无鱼。”此项提议最终没有通过。这一事例从根本上说明了 ( )
A.唐太宗虚怀纳谏
B.中书省的权限低于门下省
C.三省六部制对君权有一定的限制
D.唐代政治呈现出民主的特征
9.顾炎武说:“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
A.我国很早进入农耕社会 B.中国古代科技勃兴很早
C.上古时代文字已经成熟 D.早期政权重视天文历法
10.明朝初期的一首“竹枝词”说:“平川多种木棉花,织布人家罢缉麻,昨日官租课(征税)
正急,街头多卖木棉纱。”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 ( )
A.政府压制棉纺织业的发展 B.出现棉纺织业的手工工场
C.农民直接以棉纱抵税 D.棉布正逐渐取代麻布
11.唐大历十四年(公元780年)六月一日敕:“诸坊市邸店,楼屋皆不得起,楼阁临视人家,勒百日内毁拆。至九月二十日,京兆尹严郢奏:坊市邸店旧楼请不毁。”这表明当时 ( )
A.城市的实际区域逐渐向城外扩展
B.城市空间出现向立体化方向发展
C.城市封闭式的坊市制度出现突破
D.政府拆除城市违章建筑进展顺利
12.据学者研究,1820年,中国的GDP占世界总量的33%,居世界第一。不过,这个光鲜的数字背后隐藏的危机很快就爆发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及其后一系列战争的失败,使中国经济迅速下滑。“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
A.封建制度 B.重农抑商
C.闭关锁国 D.腐败无能
13.19世纪的蚌埠仅是个隶属于凤阳的偏远小镇,虽每逢集市,偶尔也有出售树木或木制家
具的,但无人开设木行;1911年津浦铁路修成后,蚌埠一跃成为皖北水陆交通的枢纽,当地
的木竹商号鳞次栉比,成为著名的木竹集散地。这最能说明 ( )
A.便利的交通是推动近代化的重要因素
B.当地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C.交通的发展促进了蚌埠自然经济的迅速解体
D.木竹市场的形成推动了当地的近代化
14.林增平的《近代中国资产阶级论略》一文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过于微弱,鸦片战争后因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大多凋零,幸存者绝少,因之“在原始积累的过程中,就缺乏原来的手工工场作为发展的基础。中国新兴的近代企业,绝大部分是从无到有,把西方已有的企业成套地移植过来的”。作者的观点是 ( )
A.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
B.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C.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对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同样重要
D.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无关
15.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其中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14%的人从事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翻译……出版的中国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了38%到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只占3%到6%。这一现象的背景是 ( )
A.洋务运动的兴起
B.以俄为师,国共两党实现合作
C.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16.据国民政府经济部《报告》统计:1935年,重庆地区机器工厂仅13家,1940年为159家,纺织、化工等企业大为增多。对材料分析最准确的是 ( )
A.国民政府实施了优先发展西部战略
B.四大家族加强了对西部地区的掠夺
C.民族工业迫于国内形势大量内迁
D.民族企业改变了中国工业发展重心
17.19世纪晚期出版的《瀛儒杂志》记载:“近来风俗日趋华靡,衣服僭侈,上下无别,而沪为尤甚。洋泾浜负贩之子,猝有厚获,即御狐貉,炫耀过市,真所谓‘彼其之子,不称其服也。”这些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包括 ( )
①平等思想的传播②通商口岸的开设③民主政权的建立④商品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②④
18.2005年8月26日《人民日报》报道:2004年,深圳每平方千米土地产生了1.75亿元的GDP和6 000万元的税收,名列全国大中城市之首;2005年上半年,深圳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耗电量又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8%,每万元GDP的耗水量下降了13%,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该材料不能体现出 ( )
A.深圳的发展不仅有速度还有质量
B.深圳的经济发展已进入低能耗、高产出的良性循环
C.深圳用具体的实践有力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含义
D.深圳成为国内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
19.董辅蚋在其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说:“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缩小农副产品的统购范围和降低征购指标,开放城乡农副产品集贸市场。……1983年,国家正式取消实行了20多年的布票,肉票、油票也陆续取消。1985年1月,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规定,国家对粮食、棉花等农产品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农村粮食供给制随之取消。1993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推动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的自由市场购销体制,各地相继取消了城镇口粮定量供应制度。至此,长期以来实行的票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①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②农民购买能力增强③市场购销体制的建立④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面所示的折线统计图最有可能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 ( )

A.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情况
B.人口增长率的变化情况
C.与我国建交国家数量的变化情况
D.单位GDP能耗的变化情况
21.历史学家吴于廑说,世界历史的内容是“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认为:“现在世界上某个地区发生的事件不再可能像过去那样对其他地区不产生影响,20世纪的历史名副其实是全世界的历史。”上述两位历史学家对于世界历史的解释突出反映了 ( )

A.全球史观 B.文明史观
C.唯物史观 D.现代化史观
2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下列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B.是资本主义扩张性的具体表现
C.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拓展
D.是一种相对公平的世界经济体系
2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互动的整体化趋势出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下列对其形成原因的认识正确的有 ( )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孕育了世界市场的雏形②交通运输密切了世界各地经济的联系 ③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各地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④新殖民主义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4.工业革命之后形成的近代世界市场,具有与早期世界市场不同的特点。以下表述属于
工业革命之后近代世界市场的特点有 ( )
①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②原先在世界市场上占统治地位的工业资本让位于商业资本③大机器、交通运输、通信和工厂制度成了市场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 ④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分工体系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25.近代历史上被称为“手伸五大洲”“后发制人称霸世界”的国家分别是 ( )
A.西班牙、德国 B.英国、美国
C.荷兰、英国 D.日本、德国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0分;共50分)
26.(14分)在对“中国古代的皇帝制度”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某班同学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的。
方法一史料研习
材料一: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日“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
——欧阳修《新唐书》卷四六《职官志》
材料二: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皆以满臣充之。凡军国重务不由阁臣票发者,皆交议政大臣会议。每朝期,坐中左门外会议,如坐朝仪。雍正中设立军机处,议政之权遂微,然犹存其名以为满大臣兼衔。乾隆壬子,纯皇帝特旨裁之。
——昭裢《啸亭杂录》卷四《议政大臣》
(1)材料一反映了隋唐时期宰相制度具有怎样的特点?材料二反映了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
的权力如何?根据议政王大臣会议机构权力演变的过程说明其权力发生了怎样的转移。(7分)
方法二规律认识
(2)汉、唐、明、清是中国历史上四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期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过程为:内朝——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据此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及其作用。(3分)
方法三观点探讨
材料三:皇权至高无上而无所不统的属性,使得全体臣民都是皇权统治和奴役的对象,没有平等可言。在皇帝制度创立后的历史中,皇权意识不断地膨胀却缺乏对其应有的制约与
限制。正因为如此,在历史上才会出现不少皇帝滥用权力的现象,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赵斌《浅析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利与弊》
(3)结合材料三的观点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皇帝制度的认识。(4分)
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我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的官僚体系”。
材料二:在传统社会中,家庭是基本的经济单位,农村养老的路径就只能是倾向家庭供养。从农民自身的角度来看,要想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就必须要有“所依、所养”的基础,生儿养老,这就是传统社会“生男生女不一样”“多子多福”“子孙满堂”的思想根源。传统社会以“孔孟仁政”治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社会公德深入人心,家庭子女如不孝将受到舆论压力,而孝顺有加者可受到乡亲称赞和社会肯定,汉朝就可以通过“拳孝廉”得到官职。但是家庭作为基本经济单元,普遍存在生产规模小、生产力低下的情况,在自然灾害和社会风险面前没有足够的应付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家庭邻里的互助。
材料三: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者,悉如外
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小农经济与中央集权制度之间的关系。(4分)
(2)材料二体现了小农经济条件下我国家庭的哪些特点?(4分)
(3)材料三中《桃花源记》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据此说明文学艺术与社会存在的关系。(4分)
28.(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哥伦布交换”比早先的物种交流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与早先的物种交流不同,
哥伦布交换涉及了很多根本不同的动植物品种和疾病。……传入美洲和大洋洲的新疾病给土
著居民造成了大量的人口损失,并为欧洲的征服和殖民铺平了道路。这些疾病中,天花是由
欧洲人传入的。
材料二:航海乃是谋求本共和国福利与安全最重要手段,自公元1651年12月1日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亦应一并没收。
——《航海条例》(1651年10月)
材料三: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申。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四: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哥伦布交换”的重大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航海条例》的主要内容并指出这一条例的颁布对英国的直接影响。(5分)


(3)材料三、四关于“世界历史”的开创(开始)提出了怎样不同的看法?(3分)
29.(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6年,中国就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国有国营的企业制度。……国有企业作为党政机关的附属物,基本任务是贯彻执行上级的指示和命令。
——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
材料二:第二条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是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
算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经营单位。企业的财产属于全民所有,国家依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授予企业经营管理权。……第七条 企业买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厂长依法行使职权,受法律保护。……第二十五 各企业有权自行选择供货单位,购进生产需要的物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1988年)
材料三: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现代企业制度。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1)据材料一,国营企业在我国全面建立的标志是什么?其生产经营有何特点?(4分)
(2)依据材料二回答,改革开放初期国家是如何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的?(4分)
(3)据材料三,这次会议的有关决议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何意义?(2分)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AACCC 6——10:DDCAD 11——15:BAABD
16——20:CDDCA 21——25:ADCCC
非选择题
26、(1)宰相一职增多;集体共议国政;假借其他官名行宰相职责,分散宰相权力。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很大,他们对军国大政有直接处置权。雍正朝设立军机处以后,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便明显被削弱;乾隆时期,议政王大臣会议被取消,权力全部转移到皇帝手中。(7分)
(2)一种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组成决策核心机构;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使其相互牵制。(3分)
(3)皇帝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封建国家的统一、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在该制度下,皇权独尊,极易形成皇帝集权专制,并且滋生腐败,不利于社会的长远发展。(4分)
27、(1)一家一户、分散的小农经济无力治理大江大河,应对自然灾害,因此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统一组织。中央集权制度是小农经济的重要保障,小农经济是中央集权制度的物质基础。(4分)
(2)家庭是基本的经济单位;家庭是养老的主体;提倡多子多福,子女孝顺;应对自然灾害和社会风险能力差;提倡邻里互助。(4分,答出其中4点即可)
(3)理想: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关系:不公正的社会现实刺激了作者创作;文学艺术是社会存在的反映。(4分)
28、(1)美洲的作物传到欧洲及世界其他地区;欧洲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动植物、先进的生产方式传人美洲,极大地影响了美洲的经济生活;文明区域间分散、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地域性历史逐渐演变为世界历史;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欧洲的疾病传人美洲,造成土著居民大
量死亡的同时,便利了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6分)
(2)主要内容:凡进入英国或其殖民地港口的商船,必须是英国或该殖民地所有;如果违反条例,其船只和货物都将被没收。直接影响:有利于英国海外航运业和贸易发展,并引发了英荷战争。(5分)
(3)材料三认为世界历史开始于世界各地区、各种族集团由隔绝走向联系和交往。材料四认为大工业开创了世界历史。(3分)
29、(1)通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国营经济在我国全面建立起来。按照国家下达的指标和计划生产经营(或者贯彻上级的指示和命令),没有生产经营自主权。(4分)
(2)扩大国有企业的自主权,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4分)
(3)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2分)
长春市十一高中2012-2013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
地 理 试 题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0o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西、向东越来越大
B.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C.所有经线都是大小相等的半圆,所有纬线都是大小不等的圆圈
D.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大
2.某人从赤道以北40公里出发,依次向正东,正南,正西,正北行100公里,则最后回到:
A.原出发地以北 ???B.原出发地以东 C.原出发地以西 ???D.出发地
3.一架飞机从我国广州起飞,沿着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绕地球飞行一周,请问这架飞机沿途依次经过了哪些大洲和大洋:
A.亚洲、印度洋、非洲、大西洋、北美洲、太平洋
B.亚洲、太平洋、北美洲、大西洋、非洲、印度洋
C.亚洲、大西洋、北美洲、太平洋、非洲、印度洋
D.亚洲、印度洋、大西洋、北美洲、太平洋、非洲
4.某船上有一人面向北方,看见北极星出现在地平线上,此时他的右边是西半球,左边是东半球,这时该船的地理坐标是:
A.西经20°,纬度0°???????? ??B.经度180°北纬90°
C.经度0°,北纬90°???????????D.东经160°纬度0°
图1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已知该地多岩崩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读图回答5-7题。
5.图中最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是: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6.游客小明随队在该山区旅游时不慎迷失方向,大队人马在山顶H处等候,当小明位于A、B、C、D四点中的何点时,才可能被大队人马直接观测到:
A.A点??? ? B.B点??? C.C点 D.D点
7.若将该图比例尺放大一倍,则新图的:
A.比例尺为1:200000 B.图幅面积为原图的2倍
C.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为原图的二分之一 D.表示的范围扩大一倍
8.下面为四幅等高线分布图,等高距皆为50米,比例尺分别为1∶10 000、1∶20 000、1∶30 000、1∶40 000,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③>② ??D.④>①>②>③
我国1000多年前的古文字留下这样的记载:古人把财宝藏于“右岸,自飞瀑右行八百步”(注:这里的八百步相当于现在1108米。据《孙子算经》)。经现代考证该地岩石为比较容易被侵蚀的砂岩组成。图3为目前该瀑布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图示区域地势:
A.东南高、西北低??B.西北高、东南低? C.东北高、西南低 D.西南高、东北低
10.宝藏最可能埋藏的地点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北京时间2012年8月23日12时,一架飞机从某机场(东经120度,北纬22度)起飞,沿纬线圈向东作环球航行,12小时后返回原地。据此回答11-12题:
11.飞行过程中飞行员能观察到的日出日落次数是:
A.一次日出一次日落?? B.两次日出一次日落
C.一次日出两次日落? D.只有一次日落
12.该飞机上的昼夜交替时间为:?
A.6小时?? ?B.8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右图是全球昼夜分布图(AB是昏线),A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是46°,读图回答13-14题。
13.此时A处正北333千米的某处
A. 没有日影?B. 日影朝南?C. 日影朝北?D. 日影朝东
14.此时
A. 伦敦正值日出前后?
B. 澳大利亚正值麦收时节的夜晚
C. 布宜诺斯艾利斯正值正午前后?
D. 新疆的牧民赶着羊群到山下放牧
下图为某时刻我国局部地区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图中圆圈为等太阳高度线,水平直线表示纬线,竖直的直线表示经线。读图回答15-16题。
15.此时北京时间是:
A.12时??B.0时 C.12时16分? D.11时44分
16.M、N两地的经度差:
A.大于10° B.小于10°
C.等于10°? D.可能大于10°,也可能小于10°
汉字造字中蕴含某些地理知识,如“间”—“门里有日午间到”,午间及正午,据图回答17-19题。
17.图中门的朝向最可能是
? A.正东??? B.正西????C. 正北??? D. 正南
18.关于图中屋内正午地面光照面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年一样??? B.夏至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达到全年最小
C.正午比上午大? ? D.春秋分日各地一样
19.若夏至日北京时间17:00时,某地正好“门里有日到午间”,且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与门的面积相同,则该地可能是
A.分布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四季变化明显
C.出现极夜现象???????????????????? D.受暖流影响大
某旅行团前往泰山旅游。完成20~21题。
20.6月10日旅行团抵达山东泰安市。北京时间11:00,人们看到阳光恰好从旅行车左前方射入车内,判断此时旅行车行驶的方向大致为:
??? A.东南??? ???????? B.西南? ?????????? C.东北???????????? D.西北
21.“泰山观日出”与“泰山观日落”都是游览的重要项目。6月12日这天,若人们看到日落时太阳在正西方向,则大家最可能位于上图中①、②、③、④位置的哪一处(??? )
??? A.①?????????????? B.②???? ??????????C.③? ???????????? D.④
如下图所示为大陆东岸某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a、b、c为等温线,虚线为晨昏线(①②为晨线,③④为昏线),读图完成22-24题。
22.四副图中表述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 ③④
23.若正确图示为最冷月等温线分布图,关于P地与其所在大洋同纬度对岸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P地对岸的沿岸一片草原景观   B. P地气候较对岸湿润
C.P地大陆沿岸一片热带季雨林景观 D.P地上升流比对岸海域更显著
24.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图示内容的是
A.该日,大约在1月中旬
B.该日日落时,M、N两地的日影朝向东北
C.该季节,新西兰南岛比马达加斯加岛白昼短
D.该季节法国马赛的海滨浴场游客很少
读世界某地全年日出时刻示意图(右图),回答25~26题。
25.该地的经度是
A.152.5°W B.150°W C.92.5°E D.40°E
26.T日期过后
A.北京日落时刻推迟 B.全球极夜范围扩大
C.该地正午日影由朝南转为朝北 D.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增高
27.自然状态下,青藏高原与同纬度的四川盆地相比,花开得更鲜艳,病虫害更少。其主要原因是
A.海拔高,冬夏温差大?? ???B. 海拔高,降水多
C.水热条件好,地形平坦?? ?D.太阳紫外线强,总辐射量大
28.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 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
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 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
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随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读图完成29-30题。
29.甲图为模拟温室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的温度计的读数上升为12°C,这种温室效应与乙图中哪一环节的加强有关?
A.①?? B.②??? C.③? ?? D.④
30.乙图中与“地球变暗”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①?? B.②??? C.③?? ? D.④
第Ⅱ卷(综合题,共40分)
二、综合题(共40分)
31.(12分)读某岛屿等高线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2分)若甲城(海岸线上的黑点)温度为31℃,则该岛地势最高处气温不低于____℃;
(2)(4分)据图分析判断甲乙丙丁四个聚落中,哪个人口规模最小,并说明理由。
(3)(6分)若要在甲、乙两城市之间修建一条道路,请在答题卷图中画出你认为最合理的线路,并说明理由。
32.(10分)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B小于C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D大于F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
(3)A称为________,有霜的夜晚A________(较大,较小)。
(4)大气的热力作用使得地球表面气温日较差________(减小,增大)。
33. (18分)根据材料和图表,结合所学知识,问答下列问题。
长春十一高中地理实验小组对长春城市四个住宅小区的环境进行观察测算,得到了白天(晴天)6: 00至18: 00的温升数据并绘制了下面两图.(基准温度取某日平均温度)
材料一几种下垫面的吸收率
下垫面
沥青道路
混凝土


黑土土壤
沙漠


吸收率
0.9-0.95
0.65-0.9
0.6-0.8
0.65-0.8
0.6-0.95
0.55-0.85
0.74-0.84
0.9-0.97
材料二 小区1为下垫面吸收率较高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74;小区2为下垫面吸收率较低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64。
材料三 小区3为风速较大的小区,风速为3m/s;小区4为风速较小的小区,风速为2. 5m/s.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下垫面的吸收率对小区温升的影响及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三分析风速与热岛强度的关系与原因。(6分)
(3)分析该实验小组研究成果对小区建筑规划和设计有何启发?(6分)
参考答案









10
D
C
A
D
B
B
C
A
B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B

C
C
A
D
B
D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C
B
C
A
D
D
D
D
B
一、综合题
31.【答案】(1)22(2分) (2)丙(2分) 地处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因而人口较少。(2分)
(3)画图略(2分)(沿东海岸、经过居民点)。理由:沿等高线修建,地形平坦,工程量小,且工程难度小(2分);连接更多的居民点,带动沿线经济发展。(2分)
32、(1)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
(2)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
(3)大气逆辐射? 较小
(4)较小
33【答案】(1)下垫面吸收率小的小区的温升幅度(作用)要小于吸收率大的小区。(2分)
原因:大气增温的热源主要来源于地面辐射,不同下垫面,热容量不同。(2分) 吸收率小的下垫面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较少,因此它通过地面辐射和对流释放到空气中的热量较少,引起的温升幅度小。反之则较多(2分)
(2)风速与热岛强度(温升幅度)呈负相关(2分)。风速越大,温升幅度越小(2分);风速越大,空气流动性越强,由风带走的热量也越多(2分)。可见,风速大有助于减弱建筑群的“热岛效应”;风速小则相反。(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3)①尽量使用对太阳辐射吸收率较小的建筑材料,避免采用对太阳辐射吸收率较大的沥青、混凝土来铺装全部地面;(2分)②增加绿地和水面,以增加下垫面热容量(减少地面辐射量);(2分)③通过合理布置小区建筑物(建筑密度布局要适当),加强小区的自然通风,有利于城区的热量散失到郊区,从而有效改善小区“热岛效应”。(2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41.读世界某区域年等降水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P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根据O地区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点,推测其形成原因)
(3)说出M地区自然带类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4)根据图中信息说明图中棉花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答案】(1)沟通波斯湾与印度洋(阿拉伯海);是世界石油输出的重要海上通道。
(2)位于山地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充沛,山地相对高度大,导致降水量的垂直分异明显(2分)
(3)热带荒漠带(答热带沙漠带不给分)。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干燥,形成荒漠景观。
(4)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有灌溉水源,沿海地区地势低平,土质较好(沙质土壤)。
读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回答9-10题:
9.下列各种关于地形、地势特征的描述中,最符合图示地区的是:
A.山河相间,山高谷深
B.危崖耸立,地势险要
C.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D.地面起伏,沟壑纵横
10.图中所标出的三道堤坝,其主要作用是:
A.蓄水发电??????? B.拦泥蓄水?????? C.水产养殖?????? D.修桥筑路
下图中各点为相对于同一基点的实测高程,单位为米,其中A为该区域的最高点。回答11-12题。
11.图中a、b、c、d四坡地中,坡度最陡的是:
??A.a??? ? B.b?? ? ? C.c???? ? D.d
12.图中可能发育小溪的是:
??A.a? d????? B.a? c?? C.b? c?? ? D.b? d
如下图所示为大陆东岸某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a、b、c为等温线,虚线为晨昏线(①②为晨线,③④为昏线),读图完成22-25题。
22.四副图中表述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 ③④
23.若正确图示为最冷月等温线分布图,关于P地与其所在大洋同纬度对岸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P地对岸的沿岸一片草原景观   B. P地气候较对岸湿润
C.P地大陆沿岸一片热带季雨林景观 D.P地上升流比对岸海域更显著
24.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图示内容的是
A.该日,大约在1月中旬
B.该日日落时,M、N两地的日影朝向东北
C.该季节,新西兰南岛比马达加斯加岛白昼短
D.该季节法国马赛的海滨浴场游客很少
25.若TM、TN分别表示M、N两地的昼长,且TM与TN差值为20分钟,则该日
A.M地日出地方时比N地晚20分钟 B.M地日落地方时比N地晚10分钟
C.N地日出地方时比M地晚20分钟 D.N地日落地方时比M地晚10分钟
下图中a、b、c线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g、f、h线为等高线。读图回答29-30题。
29.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
A.a线气压值低于c?线 B.从②引水灌溉更便利
C.图中湖泊可能为咸水湖 D.d线气温值高于e线
30.若此时A地多云,即将迎来的天气变化可能为
A.晴朗、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B.晴朗、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C.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D.阴雨、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长春市十一高中2012-2013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
政 治 试 题
I卷 选择题 (每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共24个小题,总分48分)
1.日前,天津板栗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为受法律保护的原产地产品。以蓟县为主产区的天津板栗同静海独流老醋、汉沽茶淀玫瑰香葡萄、宁河七里海河蟹等土特产一起,有了品质和声誉的“身份证”。这使上述土特产
A.扩大了品牌效应  
B.增加了市场供应
C.提高了商品价值
D.提升了产品质量
2.为克服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国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发行量,向金融机构注资,引发了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担忧。是否发生了通货膨胀,必须看是否出现
①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超过纸币的发行量
②商品价格总额超过价值总额,货币持续贬值
③国家发行的货币数量超过上一年发行的数量
④物价总水平不断上涨使居民的购买力普遍下降
A.①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但人们还是喜欢金银。这表明金银作为货币
A.从起源看,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B.从作用看,是财富的唯一象征
C.从本质看,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D.从职能看,具有价值尺度、贮藏手段两种基本职能
4.下列四幅图描述了某商品的价格(P)、需求量(D)、价值量(V)以及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L)之间的关系。
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传导过程正确的是
A.①-③-④ B.②-①-③
C.①-②-④ D.②-④-③
5.按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议,成员国90%的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如果以前的一件10人民币元的M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员国N国的关税为5%,本外币间的汇率为1:8。2010年该商品实行零关税,中国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
A.80,84     B.84,80
C.84,64    D.84,100
6.2011年一季度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5.0%,居民的通货膨胀预期日益强烈。在此情况下,不考虑其他因素,消费者理性的应对措施是
A.增加现期消费 B.提前归还债务
C.持有债券 D.增加储蓄
7.2010年我省高校毕业生将达24.5万人,比上年增加近3万人,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突出和紧迫的客观原因是
①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 ②劳动力市场不完善
③大学生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不完全适应 ④大学生就业观念落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制造成本价”、“ 批发价”、“ 零售价”这些 “价”所对应经济活动中的环节分别是  A.分配、交换、消费  B.分配、消费、分配  C.生产、消费、消费  D.生产、交换、交换
9.在活期储蓄与国债这两种投资对象之间,某投资者如果选择活期储蓄,那么,他看中的是活期储蓄的
A.流动性强 B.风险小
C.收益率高 D.信用度高
10.2009年7月21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个体工商户条例(征求意见稿)》,听取社会各界的反馈意见。征求意见稿一共27条,其中有20条与鼓励、扶持和服务个体工商户相关,体现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在下列对个体经济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个体经济是劳动者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的非公有制经济 ②个体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③个体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个体经济在活跃市场、方便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A. 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11. “通常情况下‘企业管牛,政府管熊’。”也就是说,一般而言,市场环境好的时候,企业自己努力赚钱,市场环境不好时,政府要出手救市。下列属于“政府管熊”的措施有
①降低税率 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③实施紧缩的财政政策 ④降低贷款利率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12.某城乡结合部民营企业职工李某2011年年终获得老板给的1万元全勤年终奖和9万元土地入股的分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这10万元都是按生产要素获得的收入
②这10万元都是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③其中的9万元是凭借土地所有权获得的收入
④都属于非按劳分配收入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13.国家工商部门、质检部门、公安部门对市场进行了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专项行动,依法取缔了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不法商户。在这一行动中,国家采取的手段主要包括
①法律手段 ②行政手段 ③经济手段 ④道德手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某省新增“中国名牌产品”68个,全年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增长50.7%和20.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6.2%。提高了2.1个百分点。这表明该省
A.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
B.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C.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基础产业
D.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工业产值快速增加
15.丢一块石头到水里,水波是逐步递减的,越向外冲击力越小,这就是“涟漪效应”。在现代国际社会中,一般来说,市场开放程度小、处于全球化边缘的国家,受到危机的影响也小。“涟漪效应”表明
A.金融危机对不同开放程度的国家的影响不同
B.国家要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C.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生产和贸易的国际化
D.经济落后国家不宜走对外开放之路
16.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以“积极稳健、审慎灵活”为基本取向,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其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利于
①增加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②控制信贷规模,缓解通胀压力
③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④刺激消费需求,调节市场物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2011年3月20日,国务院瘦肉精专项整治督察组就郑州市“瘦肉精”监管、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督察,确保社会稳定。这说明
A.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 B.政府在规范市场秩序
C.经营者提高自身素质D.消费者维权意识增强
18. 20 11年12月21日至22日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2012年要继续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的政策,切实做到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这表明
①国家把促进农业发展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
②党和政府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③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
④财政对农业、农村发展起基础性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下列对世界贸易组织认识正确的是
A.世贸组织是全球最大的综合性国际组织
B.世贸组织的最重要原则是国民待遇原则
C.世贸组织为各国解决摩擦和冲突提供场所
D.世贸组织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
20.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以下有利于再分配中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有
①提高增值税率 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③个人工资薪金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④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1.中国国家首部国家形象宣传片2011年1月17日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首播。之所以要重视在世界范围内宣传中国的国家形象,这是因为
A.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核心 B.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C.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D.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22.清华大学的校训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它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A.能促进社会文化生产力的发展 B.能促进人们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C.会极大地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D.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
23.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而能集中展示和表达民族文化的是D
A.种类繁多的体育运动项目  B.民族的语言文字
C.民族文化遗产       D.庆祝民族节日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处处闪耀着哲理的光辉。回答下题
24.“入国问禁,入乡随俗”,也反映了我们对不同文化的态度
A.尊重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B.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C.要交流借鉴各民族文化   D.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
II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25.下图为现代社会中存在的两种不同的收入分配结构示意图,两幅图所代表的社会财富总量相等,图(一)被称为“金字塔型”收入分配结构,图(二)被称为“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
(1)中国强调,对不同收入群体采取不同的调节办法,努力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试分析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有什么意义?(6分)
(2)从经济制度看,你认为怎样才能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6分)
26.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十七大以来,中共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也是继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问题之后,中共中央决策层再一次集中探讨文化课题。
材料一: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中部分行业的产值表
电影票房
新闻出版业
动漫产业
网络游戏
其它
100亿元
突破1万亿元
480亿元
349亿元
 ……
  注:2010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达到1105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75%。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一般都超过10%以上,美国等国家甚至超过20%。这个比例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材料二: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主导,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扩大文化消费等,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1)根据材料一,分析图表中反映的经济信息。(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措施的理论依据。(10分)
27. 材料一: 2001年-2011年我国对外贸易状况(亿美元)
指 标
2001年
2005年
2008年
2011年
货物进出口总额
5096.50
14219.10
25632.60
36420.60
出口总额
2661.00
7619.50
14306.90
18986.00
进口总额
2435.50
6599.50
11325.60
17434.60
进出口差额
225.50
1020.00
2981.30
1551.40
注: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材料二:今年以来,受国际市场疲软影响,中国对外贸易增速下滑。一季度即有十余个省份的出口增速降至个位数,甚至同比出现大幅下降。7月沿海主要省市出口增速放缓更为明显,传统外贸大省浙江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再现负增长,下滑5.6%;中国整体外贸进出口情况亦远低于市场预期,7月出口同比仅增1%。
材料三: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2年8月24日-25日在广东考察时提出,当前要高度重视进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推动出口稳定增长,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良好条件。
结合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二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我国如何稳定外需、加快外贸转型升级。(12分)
28.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生产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挖掘就业潜力的产业。目前,安徽省作为国家产业转移示范区,正加快打造中部创意市场的战略,把创意产业作为今后发展重点,大批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被纳入安徽的行动计划中,全省在建和拟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达65个,发展的集群态势日益显现。
结合材料,说明文化创意产业是如何体现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10分)
参考答案
ABCDC AADAC DCAAA CBCDC BDDA
25.(1)①“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中,中等收入者多,两极人数少,让绝大多数人享受改革与发展的成果,有利于我国社会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
②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利于扩大内需、改善消费结构,促进我国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③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既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也有利于众更好地接受教育和培训,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
(2)①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发挥各种所有制经济在社会财富增长中的作用。
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兼顾公平与效率,发挥市场在社会财富分配中的作用。促进社会财富的快速增长。
③要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利用财政、税收等手段,实现社会公平。
26. (1)图表反映了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以新闻出版业为主,产值远高于其它行业,说明我国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2分)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有了较大发展,占GDP的比重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说明我国现代化的程度较低。(2分)
(2)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优化我国文化产业结构,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2分)
②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的宏观调控相结合,落实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2分)
③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多样化的文化产业格局;(2分)
④推进文化科技创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2分)
⑤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扩大文化消费,实现和拉动文化产业发展。(2分)
27.(12分)⑴材料一反映了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进出口迅速发展、贸易顺差、我国外贸经济总体快速增长。(2分)2012年以来,受国际市场疲软的影响,出口贸易大幅下滑,我国外贸经济面临着严峻的形势。(2分)
⑵①要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完善和落实鼓励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继续落实和完善稳定出口政策等。(3分)
②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基本战略。(3分)
③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创新外资利用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方面的作用。创新投资方式,支持企业研发、经营、销售国际化经营、培育跨国企业和国际品牌。(3分)
④运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维护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国家利益,积极应对反倾销和反对别国倾销。(3分)
28. ①文化创意产业所具有的经济、文化、技术等强融合性特征,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文化的经济功能日益增强(1分)
②文化创意产业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和提升,说明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3分)
③文化创意产业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具有高知识性特征,说明为推动经济建设,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3分)
④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创造财富和挖掘就业潜力的作用,安徽省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发展态

长春市十一高中2012-2013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
数学(文科)试题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则( )
A. B. C. D.
2.命题“存在实数,使”的否定是( )
A.对任意实数,使 B.不存在实数,使
C.对任意实数,都有 D.存在实数,使
3.若,则( )
A. B. C. D.
4.在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已知A=,,,则等于( )
A.1 B.2 C. D.
5.设函数,其中,则导数的取值范围是( )
A.[-2,2] B.[,] C.[,2] D.[,2]
6.方程在(,)内( )
A.没有根 B.有且仅有一个根
C.有且仅有两个根 D.有无穷多个根
7.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A.(,2) B.(0,3) C.(1,4) D.(2,)
8.中,A=,BC=3,则的周长为( )
A. B.
C. D.
9.函数在区间[-1,1]上的最大值是( )
A.-2 B.0 C.2 D.4
10.已知函数是(,)上的偶函数,且,在[0,5]上有且只有,则在[-2012,2012]上的零点个数为( )
A.804 B.805 C.806 D.808
11.已知函数满足对任意的实数都有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12.已知偶函数()在区间(0,+)上(严格)单调,则满足的所有的和为 ( )
A.1 B.2 C.3 D.4
第Ⅱ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13.已知的定义域为集合M,的值域为集合N,则M∩N= .
14.定义在R上的函数是增函数,则满足的的取值范围是 .
15.已知函数若,则实数 .
16.已知是奇函数,若且,则 .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
已知或;;是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及单调递增区间;
(2)若角A是锐角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求的取值范围.
19.(本小题满分12分)
设,且.
(1)求的值及的定义域;
(2)求在区间[0,]上的最大值.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在中,,,分别是三内角A,B,C所对的三边,已知.
(1)求角A的大小;
(2)若,试判断的形状.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1)若,求的单调递增区间;
(2)当时,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2.(本小题满分12分)
设函数.
(1)当时,在上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当时,若函数在上恰有两个不同零点,求实数取值范围.
一、选择题:1、B 2、C 3、B 4、B 5、D 6、C 7、D 8、D
9、C 10、C 11、B 12、D
二、填空:13、(1,+) 14、(3,+) 15、2 16、3
三、解答题:
17题:解:∵,或;,
∴。∵,∴解得
又∵推不出,∴。
∴的取值范围为(3,+)
18题:解:(1)
=,
∴最小正周期。
令,,
解得,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2)∵A是锐角三角形的一个内角,
∴,∴,
∴的取值范围为
19题:解:(1)∵,∴,∴,
由得,3)。
∴函数的定义域为(-1,3)。
(2)
∴当时,是增函数;
当(1,3)时,是减函数。
函数在[0,]上的最大值是.
20题:解:(1)在中,∵,
∴,
∵ ∴
(2)∵ ∵
∴,即,

即 ∴。
∵ ∴ ∴,
∴, ∴为等边三角形。
21题:解:(1)若时,,
由得,又,解得,
所以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1,+)。
(2)依题意得,即,

∵,∴
∴,∴,
设,,
令,解得,
当时,,在(0,)上单调递增;
当时,,在(,+)上单调递减;

∴,即
22题:解:

长春市十一高中2012-2013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
数学(理科)试题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4,5,7,9},={3,4,7,8,9},全集,则集合 中的元素共有(  )A.3个 B.4个 C.5个 D.6个2.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导函数的图象可能是( )
3.下列函数中,既不是奇函数又不是偶函数,且在上为减函数的是( )
A. B. C. D.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个数为( )
①命题“若,则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根”的逆否命题是真命题
②“x2-3x+2=0”是“x=2”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③命题“若xy=0,则x,y中至少有一个为零”的否定是:“若xy≠0,则x,y都不为零”
④命题p:?x∈R,使得x2+x+10;则p:?x∈R,均有x2+x+10
⑤若命题p为真,为假,则命题为真,为假
A.1 B.2 C.3 D.4
5.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 )
A.55    B.95    C.100 D.不能确定
6.若函数,则对其导函数最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最小值 B.只有最大值
C.既有最大值又有最小值 D.既无最大值又无最小值
7.设是函数f(x)=在定义域内的最小零点,若,则的值满足 (  )
A. B.
C. D.的符号不确定
8.函数的定义域为,对任意则的解集为( )
A. B. C. D.
9.设函数在区间上是减函数,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0.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
A. B.
C. D.
11.设,若,则a=( )
A.-1 B.0 C.2 D.3
12.设定义在R上的函数若关于的方程
有9个不同实数解,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0,1) B. C. D.
第Ⅱ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13.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是 . .
14.已知是定义在上的函数,且对任意实数,恒有,且的最大值为1,则满足的解集为 .
15.已知是上最小正周期为2的周期函数,且当时,,则函数的图象在区间上与轴的交点的个数为 .
16.函数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则= .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
已知集合,函数的定义域为集合.
(1)若,求集合;
(2)已知,且“”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在,角所对应的边为.
(1)若,求的值;
(2)若,求的值.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数列中,,数列满足.
(1)求证:数列是等差数列;
(2)求数列中的最大项和最小项,并说明理由.
20.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1)判断的奇偶性;
(2)求满足的的取值范围.
21.(本小题满分12分)
设函数.
(1)当时,在上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当时,若函数在上恰有两个不同零点,求实数取值范围.
(本小题满分12分)
定义函数.
(1)令函数的图象为曲线,若存在实数,使得曲线在处有斜率是的切线,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当,且时,证明:.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D
D
B
B
C
A
C
A
C
D
D
二、填空题
13. 14.
15. 16.
三、解答题
17.
(2)∵, ∴
此时,………………5分
又∵ ∴……7分
∵“”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且
∴ ∴…………10分
18.(1),……………5分
,………………8分
由正弦定理:,而………………12分
19.解:(1)证明:因为an=2-(n≥2,n∈N*),bn=.所以当n≥2时,bn-bn-1=-
=-=-=1. 又b1==-.
所以,数列{bn}是以- 为首项,以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7分
(2)由(1)知,bn=n-,则an=1+=1+.
设函数f(x)=1+,易知f(x)在区间(-∞,)和(,+∞)内为减函数.
所以,当n=3时,an取得最小值-1; 当n=4时,an取得最大值3...................12分
20.(1)由条件知,,所以,,为奇函数................5分
(2) 即解不等式,由于..........7分
即:,解得:或............12分
21.
22. (1)解:.
由,得.
由,得.
在上有解.
在上有解得在上有解,.
而,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2)证明:
. 令,则,
当时,∵,∴,单调递减, 当时,. 又当时,,
当.且时,,即.

长春市十一高中 2012—2013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
物 理 试 题
说明:请将选择题的答题卡涂好,将实验试题和计算题写在答题卡的规定答题框内,不要在装订线以内答题。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和答题卡。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1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4分,选得对但不全的给2分。
1.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A.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万有引力常量G
B.牛顿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
C.英国物理学家胡克认为在任何条件下,弹簧的弹力都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D.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密度超过1010kg/m3的强引力时就不适用了
2.下列所给的图像中能反映作直线运动的物体不会回到初始位置的是
3.一质点沿螺旋线自外向内运动,如图所示。已知其走过的弧长s与时间t的一次方成正比。则关于该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运动的线速度越来越大
B.小球运动的加速度越来越小
C.小球运动的角速度越来越小
D.小球所受的合外力越来越大
4.汽车甲和汽车乙质量相等,以相等的速率沿同一水平弯道做匀速圆周运动,甲车在乙车的外侧。两车沿半径方向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甲和f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f甲小于f乙        B.f甲等于f乙
C.f甲大于f乙        D.f甲和f乙大小均与汽车速率无关
5.将一物块分成相等的A、B两部分靠在一起,下端放置在地面上,上端用绳子拴在天花板,绳子处于竖直伸直状态,整个装置静止。则
A.绳子上拉力可能为零
B.地面受的压力可能为零
C.地面与物体间可能存在摩擦力
D.AB之间可能存在摩擦力
6.关于牛顿运动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通过实验直接证实了物体具有保持匀速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从而发现了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在非惯性系中是不成立的
C.牛顿第一定律是第二定律在合外力为零的条件下的特例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一性质,它们产生的效果一定相同
7.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物块A、B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两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另一端分别与A、B相连接。两弹簧的原长相同,与A相连的弹簧的劲度系数小于与B相连的弹簧的劲度系数。开始时A、B处于静止状态。现对物块B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使A、B一起向右移动到某一位置又处于静止状态(A、B无相对滑动,弹簧处于弹性限度内),撤去这个拉力后
A.A受到的合力总等于弹簧对B的弹力
B.A受到的合力总大于弹簧对B的弹力
C.A受到的摩擦力始终与弹簧对它的弹力方向相同
D.A受到的摩擦力与弹簧对它的弹力方向有时相同,有时相反
8.将一小球竖直上抛,如果小球到达最高点前的最后一秒和离开最高点后的第一秒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分别为x1和x2,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分别为Δv1和Δv2,假设小球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x1> x2,Δv1<Δv2 B.x1< x2,Δv1>Δv2 C.x1< x2,Δv1<Δv2 D.x1> x2,Δv1>Δv2
9.如图,一轻绳的一端系在固定粗糙斜面上的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给小球一足够大的初速度,使小球在斜面上做圆周运动.在此过程中
A.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B.重力对小球不做功
C.绳的张力对小球不做功
D.在任何一段时间内,小球克服摩擦力所
做的功总是等于小球动能的减少
10.一位同学抱紧一只钢制饭盒由下蹲静止状态起跳再落地过程中,听到盒内一小物块与盒壁先后两次撞击的声音。已知盒与人没有相对运动,且盒内只有这个小物块。人跳起过程中尽量保持上半身竖直。关于这两次撞击,正确的理解是
A.盒与人及物块都做相同的竖直上抛运动,小物块不可能撞击盒子的上下壁,一定是由于盒倾斜而引起的撞击
B.一定是小物块大于盒子的初速度而引起的撞击
C.一定是小物块比盒子对地的加速度大而引起的撞击
D.是由于盒子比小物块对地的加速度大而引起的撞击。由于盒子内部高度较小,应该是先撞上壁后撞下壁
11.如图所示,让物体分别同时从竖直圆上的P1 、P2处由静止开始下滑,沿光滑的弦轨道P1A、P2A滑到A处,P1A 、P2A与竖直直径的夹角分别为θ1 、θ2。则
A.物体沿P1A 、P2A下滑加速度之比为sinθ1:sinθ2
B.物体沿P1A 、P2A下滑到A处的速度之比为cosθ1:cosθ2
C.物体沿P1A 、P2A下滑的时间之比为1:1
D.两物体质量相同,则两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之比为cosθ1:cosθ2
12.竖直上抛一球,球又落回原处,已知空气阻力的大小正比于球的速度
A.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大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的功
B.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的功
C.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大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D.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等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二、实验题:本题共计14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3.(6分)某校学习兴趣小组在研究“探索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图是某次实验得出的纸带,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舍去前面比较密集的点,从0点开始,每5个打印的连续点取1个计数点,标以1、2、3……。各计数点与0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d1=3cm,d2=7.5cm,d3=13.5cm,则
(1)物体做 的运动,理由是 ;
(2)物体通过1计数点的速度v1= m/s;
(3)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 = m/s2.

14.(8分)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提供的器材有:带定滑轮的长木板、打点计时器、交流电源、木块、纸带、米尺、8个质量均为20g的钩码以及细线等。实验操作过程如下:
A.长木板置于水平桌面上,带定滑轮的一端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并与电源连接,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与木块相连,细线一端与木块相连,另一端跨过定滑轮挂上钩码,其余钩码都叠放在木块上;
B.使木块靠近打点计时器,接通电源,释放木块,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记下悬挂钩码的个数n ;
C.将木块上的钩码逐个移到悬挂钩码端,更换纸带,重复实验操作B;
D.测出每条纸带对应木块运动的加速度a,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1)实验开始时,必须调节滑轮高度,保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表乙数据,作出a-n图象如图丙;由图线得到μ=____________(g=9.8m/s2),还可求出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只需填写物理量名称)。
n
4
5
6
7
8
a/(m/s2)
0.50
1.30
2.20
3.00
3.90
三、计算题:共4小题.每题12分,共计48分。解答计算题部分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2分)已知下列数据:
(1)地面附近物体的重力加速度g;
(2)地球半径R;
(3)月球与地球的两球心间的距离r;
(4)卫星环绕地球运动的第一宇宙速度v1;
(5)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T1;
(6)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T2;
(7)万有引力常数G。
试选取适当的数据估算地球的质量。(要求给出两种方法)
16.(12分)一质量为M=4.0kg、长度为L=3.0m的木板B,在大小为8N、方向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下,以v0=2.0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某一时刻将质量为m=1.0kg的小铁块A(可视为质点)轻轻地放在木板上的最右端,如图所示。若铁块与木板之间没有摩擦,求:二者经过多长时间脱离。(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7.(12分)如图(a)所示,“ ”型木块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木块的水平表面AB粗糙,与水平面夹角θ=37°的表面BC光滑。木块右侧与竖直墙壁之间连接着一个力传感器,当力传感器受压时,其示数为正值;当力传感器被拉时,其示数为负值。一个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从C点由静止开始下滑,运动过程中,传感器记录到的力和时间的关系如图(b)所示。(已知sin37(=0.6,cos37(=0.8,取g=10m/s2。)求:
(1)斜面BC的长度L;
(2)滑块的质量m;
(3)运动过程中滑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18.(12分)一般教室门上都安装一种暗锁,这种暗锁由外壳A、骨架B、弹簧C(劲度系数为k)、锁舌D(倾斜角θ=45°)、锁槽E,以及连杆、锁头等部件组成,如图甲所示。设锁舌D的侧面与外壳A和锁槽E之间的摩擦因数均为μ,最大静摩擦力fm由fm=μN(N为正压力)求得。有一次放学后,当某同学准备关门时,无论用多大的力,也不能将门关上(这种现象称为自锁),此刻暗锁所处的状态的俯视图如图乙所示,P为锁舌D与锁槽E之间的接触点,弹簧由于被压缩而缩短了x。
(1)求此时(自锁时)锁舌D与锁槽E之间的正压力的大小?
(2)无论用多大的力拉门,暗锁仍然能够保持自锁状态,则μ至少要多大?
长春市十一高中 2012—2013学年度高三上学期初考试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1.AD 2.B 3.D 4.A 5.AD 6.B 7.C 8.D 9.C 10.D 11.B CD12.BC
二、实验题:
13.(1)匀加速直线运动;;或连续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之差为常数;(2分)(2)0.375m/s2;(2分)(3)1.5m/s2 (2分)
14.(1)细线与木板表面平行 (2分)
(2)0.29~0.31 (4分) 木块的质量 (2分)
三、计算题:
15.解:方法一: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在地球表面附近有:
; (3分) 得:(3分)
方法二:在地球表面附近,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3分) 得:(3分)
方法三: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
;(3分) 得:(3分)
任选两种解法。
16.解:由木版匀速运动时有, ;得 ,(3分)
加一个力物块后,木版做匀减速运动:
求出: ,;(3分)
物块放在木版上相对地面静止,木版匀减速运动的距离L后物块掉下来。
由: 得:
解得: (舍去)(3分)
故2秒后A与B脱离。

17.(12分) (1)分析滑块受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得:a1=gsin(=6m/s2
通过图像可知滑块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为:t1=1s
由运动学公式得:L=a1t12=3m (4分)
(2)滑块对斜面的压力为:N1′=mgcos(
木板对传感器的压力为:F1=N1′sin(
由图像可知:F1=12N
解得:m=2.5kg (4分)
(3)滑块滑到B点的速度为:v1=a1t1=6m/s
由图像可知:f1=5N,t2=2s
a2=f/m=2m/s2
s=v1 t2-a2t22=8m
W=fs=40J (4分)
18.解:(1)设锁舌D的下表面所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其方向向右。(如图所示)
设锁舌D受到锁槽E的最大静摩擦力为,正压力为N,下表面的正压力为F,弹力为kx,由平衡条件:
(2分)
(2分)
又 ;; (2分)
联解上述方程得: (2分)
(2)令N趋向于无穷大,则有:
(2分)
解得: (2分)

长春市十一高中2012-2013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
生 物 试 题

说明: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9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选择题答案请用2B铅笔准确地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否则不得分。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否则不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 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道小题,每题1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组成细胞有机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有一个氨基或一个羧基
B.纤维素和果胶是组成大肠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C.质量相同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是相同的
D.细胞核内的核酸可能含有尿嘧啶,细胞质中的核酸可能含有胸腺嘧啶
2.下列关于生物试剂的选择、使用或使用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需将NaOH溶液和CuSO4溶液混匀后使用
B.叶绿体色素提取时加入Si02是为了防止叶绿体色素被破坏
C.用苏丹Ⅲ鉴定含油多的植物组织时,显微镜下可见染成橘黄色的颗粒
D.判断酵母菌是否进行酒精发酵可选择斐林试剂,不能选择碘液
3.下列图中动植物糖类、脂质的分类与比较正确的是:( )
4.在下列结构中含有核苷酸种类最多的是 ( )
  A.线粒体   B.核糖体   C.中心体  D.内质网
5.仔细分析右图,三个圆圈①、②、③分别表示含细胞壁、核糖体、中心体的细胞,那
么阴影部分表示的细胞可能是 ( )
A.乳酸菌   B.衣藻 C.肝细胞 D.棉花叶肉细胞
6.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B.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不发达
C.分泌蛋白的修饰加工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完成
D.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
7.核孔是具有选择性的核质交换通道,亲核蛋白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功能。下图为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注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头部决定
B.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需要通过两层膜
C.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不需要通过膜
D.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的方式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相同
8.下列曲线所示的生物学意义,错误的是 ( )    
A.如图①纵坐标表示细胞内有氧呼吸强度,则横坐标可表示O2供应量
B.如图②纵坐标表示酶的活性,则横坐标可表示温度
C.如图③纵坐标表示K+出入红细胞的速率,则横坐标可表示膜外K+的浓度
D.如图④纵坐标表示植物根对K+的吸收速率,则横坐标可表示O2浓度
9.将有关生物材料直接制成临时装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 ( )
A.菠菜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中具有多个叶绿体
B.花生子叶细胞中存在多个橘黄色脂肪颗粒
C.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数目较多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细胞核大而清晰可见
10.在试管中依次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2mL,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2mL,放入60℃左右的热水中,保温5min,然后加入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1mL,摇匀,再加入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4滴,摇匀,试管中液体的颜色是
A.砖红色 B.无色 C.蓝色 D.紫色
假如你在研究中发现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并欲鉴定其 细胞的类别,则下列哪项与你
的鉴定有关 ( )  
①核膜的有无 ②核糖体的有无 ③细胞壁的有无 ④膜上磷脂的有无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右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
述正确的是 ( ) 
A.结构①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场所
B.结构①~④中都含有大量磷脂
C.此细胞不可能是植物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
D.该图一定是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13.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代谢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乳酸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 B.雌性激素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
C.血红蛋白合成的场所是高尔基体 D.胰岛素基因转录的场所是细胞核
14.下列有关实验课题与相应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观察线粒体利用甲基绿染液将线粒体染成绿色,再用显微镜观察
B.分离细胞器利用了差速离心法
C.细胞膜的制备利用蒸馏水使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吸水涨破
D.研究分泌蛋白质的合成与分泌,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15.下列与细胞内物质运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叶绿体合成的ATP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B.氢离子可以通过扩散作用进入液泡内
C.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D.人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消耗能量
16.下图表示真核生物细胞部分结构的
功能,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中物质A表示蛋白质,物
质B表示磷脂
B.E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选
择透过性
C.抗体的分泌体现了E的流动性
D.完成③、④、⑤功能的结构均具有单层膜结构
17.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子组成和基本结构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A.C、H、O、N、P是ATP,密码子,类囊体膜共有的化学元素
B.线粒体,核糖体,染色体等结构中都含有DNA
C.糖蛋白,载体蛋白,抗体,限制性内切酶都是具有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D.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
18. 组成生物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中起重要作用。下列关于几种元素与光合作用关系的
叙述中,正确的是( )
A.O是构成有机物的基本元素之一,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氧来自于水
B.P是构成ATP的必需元素,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均有ATP的合成
C.脱水缩合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水中的H来自于一NH2和—COOH
D.C是组成糖类的基本元素,在光合作用中C元素从CO2先后经C3、C5形成(CH2O)
19.“核糖”不可能是下列哪一种构造或物质的组成成分
A.叶绿体 B.细菌质粒 C.核糖体 D.tRNA
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大肠杆菌和蓝藻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都是核糖体
B.蓝藻、细菌、酵母菌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蓝藻的叶绿体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自养生物
D.细胞核是贮存和复制遗传物质DNA、RNA的主要场所
用完全培养液在两个相同的容器内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苗,假设两植物的吸水速率
相同,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与试验开始时各种离子浓度之比,如图
所示。该实验的结果不能说明(   )
A.植物根对水分子的吸收和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是
两种不同的跨膜运输方式
B.与番茄相比,水稻对Si4+需要量大,对Ca2+需
要量小
C.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
同的
D.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
度有关
22.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氨基酸
  B.低温、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永久失活
  C.水的跨膜运输、CO2的固定都需要酶的参与
D.酶催化效率高是因为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显著
23.下列有关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不是所有的酶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B.酶在化学反应前后自身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
C.酶都是活细胞产生的   D.细胞内部环境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必要条件
24. 动物肌细胞分解有机物所释放的能量与动物肌细胞运动所利用的能量相比,两者之
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前者多于后者 B.前者等于后者 C.前者少于后者 D.无法判断
25.某同学为验证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下表中的方法步骤。下列不合理的评
价有: ( )
序号
项 目
试管1
试管2
1
新鲜淀粉酶溶液
1mL
1mL
2
可溶性淀粉液
2mL
2mL
3
37℃水水浴
5min
5min
4
1mol/L盐酸
1mL

5
1mol/lNaOH

1mL
6
碘液
2滴
2滴
7
结果预期
均不变蓝
A.缺少正常pH的对照组 B.实验结果预期不正确
C.检验实验结果的试剂选择不恰当 D.实验操作步骤的安排不合理
26. 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三磷酸腺苷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其结构简式为ATP
B.ATP水解失去2个磷酸基团后,剩余部分是RNA的组成单位之一
C.植物细胞产生的ATP,均可用于一切生命活动
D.蓝藻内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以及叶绿体
27.取经过编号的5支试管分别加入2mL 0.5mol/L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根据实验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试管编号
1
2
3
4
5
加入物质
适量唾液
锈铁钉
生土豆块
熟土豆块
生土豆块+稀盐酸
实验结果
几乎无气泡
少量气泡
大量气泡
几乎无气泡
几乎无气泡
A.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是3号和4号实验
B.1号和3号对照不能说明酶有专一性
C.实验中不能体现酶的活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D.3号和5号对照可以说明酶的活性受PH的影响
28.把经过相同时间饥饿处理长势相近的同种植物放在透明玻璃钟罩内(密封),玻璃钟
罩内的烧杯中放有不同物质,如下图所示。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CO2,以及探究 
CO2浓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分别是 (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③④;①③
29.对提取光合色素、进行纸层析分离实验中各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未见色素带,说明材料可能为黄化叶片
B.色素始终在滤纸上没有扩散,是因为色素不溶于层析液
C.提取液呈绿色是由于含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
D.叶黄素排在滤纸最前方,是因为其在提取液中的溶解度最高
30.下列图解中,能够反映植物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CO2在绿色植物绿色细胞转移关系的是 ( ) 
31.右图表示叶绿体中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根据此图并结合 所学知识分析,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①在晚间用大约550 nm波长的绿光照射行道树,目的是通过植物光合作用以增加夜间空气中的氧气浓度
②据图可知,用白光中450 nm左右波长的光比白光更有
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③在经过纸层析法分离出来的色素带上,胡萝卜素的印
记在最上面
④土壤中缺乏镁时,420~470 nm波长的光的利用量显著减少
⑤由550 nm波长的光转为670 nm波长的光后,叶绿体中C3的量减少
A.②④⑤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⑤
32.右图为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类型的
装置图,下列现象中能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同时又进行无氧呼吸的是  
A.装置l中液滴左移,装置2中液
滴不移动
B.装置1中液滴左移,装置2中液
滴右移
C.装置l中液滴不动,装置2中液
滴右移
D.装置1中液滴右移,装置2中液滴左移
33. 用两株同样的绿色植物作实验,给其中的一株以连续光照,给另一株一定频率的间歇光照,经过相同一段时间后,测得光合作用产物的数量相同,分析原因是
①暗反应中酶的数量有限 ②间歇光照即能维持细胞内有足够的ATP和〔H〕
③间歇光照时,酶的活性高 ④光不是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因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34.下图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提供给绿色植物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多的过程是5
B.各种生物体(病毒除外)都能进行的过程是3
C.1、3和4过程产生的[H]都与氧结合产生水
D.2过程需多种酶参与,且需ATP供能
35.植物的光合作用受CO2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影响。右图为在一定CO2浓度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某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作用速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点所示条件下,该植物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
B.b点时该植物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为0
C.若将该植物置于c点条件下光照9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则每平方米叶片一昼夜中CO2的净吸收量为15mg
D.适当提高CO2浓度,则图中a点下移,b点左移,c点上移
36.有氧呼吸全过程的物质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①C6H12O6―→丙酮酸+[H];
②丙酮酸+H2O―→CO2+[H];③[H]+O2―→H2O,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第③阶段反应极易进行,无需酶的催化
B.第②阶段无ATP生成,第③阶段形成较多的ATP
C.第①②阶段能为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D.第①阶段与无氧呼吸的第①阶段不同
37. 右图表示的是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呼吸时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线段XY=YZ,则在氧浓度为a时
A.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多
B.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
C.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多
D.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相等
38.分析下列甲、乙、丙三图,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图甲曲线表示阴生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受光照强度的影响,则阳生植物的曲线与此比较,b点向左移,c点向右移
B.图乙中t2℃左右时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最大
C.若图丙代表两类色素的吸收光谱,则f代表胡萝卜素
D.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时,应选用蓝紫色或红色的塑料大棚
39.将一新鲜叶片放在特殊的装置内,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测得氧
气释放速率如下表所示:下列对该数据的分析,错误的是( )
光照强度(klx)
0
2
4
6
8
10
12
14
O2(mL/cm2·min)
-0.2
0
0.2
0.4
0.8
1.2
1.2
1.2
A.该叶片呼吸作用吸收O2的速率是0.2 μL/cm2·min
B.当光照强度为2 klx时,光合作用释放O2与呼吸作用吸收O2的速率基本相等
C.当光照强度为8 klx时,光合作用产生O2的速率为0.8 μL/cm2·min
D.当光照强度超过10 klx,光合作用速率不再提高
40.下图为高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图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是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中
B.②是氧气,可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C.③是三碳化合物,能被氧化为(CH2O)
D.④是ATP,在叶绿体基质中生成
生物科学是实验科学,下面是某同学对生物科学的几个经典科学实验分析,其中正
确的是 ( )
①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饥饿处理后进行半边遮光处理的实验,证明了绿色叶
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淀粉。②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用水绵进行光合作用实验,证明了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③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
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来自水。④美国科学家卡尔文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实验,
证明[H]参与光合作用暗反应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2.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是植物体最重要的生命活动。右下图为其简单过程示意图,相
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代表光合作用的是③②,代表细胞呼吸的是①④
B.图中X和Y可代表同一种物质
C.图中②③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内,①④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
D.植物细胞内都能发生①②③④过程
43.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不利于水果的保鲜
B.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6H12O6分解成CO2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C.光合作用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中化学能
D.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
44.某生物研究小组对栽培在密闭玻璃温室中的植物进行研究,用红外线测量仪对室内空气中的CO2含量进行24小时测定,并绘制了温室内的CO2浓度与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根据曲线所得到的结论是 ( )
A.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的是b和c
B.光合速率最大的是b点,最小的是c点
C.b点的光合速率为零,c点光合速率最大
D.光合速率最低的是c点,呼吸速率最高是b点
45. 如图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高等植物叶绿体结构模
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①②所示结构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B.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都分布在③上
C.把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的生化过程是在③上进行的
D.把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稳定的化学能的过程是在④中完成的
在严寒的冬天,利用温室进行蔬菜种植,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但需要调节好温室的光照、湿度、气体和温度,以提高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下列措
施及方法正确的是 ( )
①由于温室内外温差大,在温室薄膜上(或玻璃)结成一层水膜,要及时擦干,以防透光率降低 ②适当的增加光照,以补充冬季阳光不足 ③尽量增加空气湿度,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④温室内定期施放二氧化碳气体,以增加光合作用强度
⑤ 向温室内定期施放氧气,以降低呼吸作用强度 ⑥冬季温室内温度尽量维持恒定。
A.①②④ B.①②④⑥ C.②③⑤⑥ D.③④⑥
47.在两个相同密闭、透明玻璃室内各放置一盆相似的甲、乙两种植物幼苗,在充足的水分、光照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下,用红外线测量仪定时测量玻璃室内的CO2含量,结果如下表(假设实验期间光照、水分和温度等条件恒定不变)。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
记录时间(min)
0
5
10
20
25
30
35
35
40
45
甲种植物(mg/L)
150
113
83
50
48
48
48
48
48
48
乙种植物(mg/L)
150
110
75
30
18
8
8
8
8
8

A.在0~25min期间,甲和乙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都逐渐减少
B.在0~25min期间,CO2含量逐渐降低是有氧呼吸减弱的结果
C.在0~25min期间,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
D.上表数据说明,乙植物比甲植物固定CO2的能力强
48.下图曲线表示农田中Ⅰ昼夜温度变化;Ⅱ光照强度;Ⅲ植物吸收CO2的变化,请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Ⅲ曲线与时间轴交点c和e时,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相等
B.a点的形成是由夜间的低温造成的
C.在从时间轴上的c点开始合成有机物,到e点有机物的合成终止
D.增大曲线Ⅲ与时间轴所围成的正面积措施包括提高光照强度,CO2浓度和充足的水分
供应
49.将某种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其在10℃、20℃的温度条件下,分别置于5klx、10klx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叶片呼吸速率在20℃下是10℃下的2倍
B.该叶片在5klx光照下,10℃时积累的有机物比20℃多
C.该叶片在10℃、5klx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是3mg
D.该叶片在20℃、10klx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固定的CO2 量约是13.75mg
50.下图所示生物体部分代谢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过程②需要的酶均存在于线粒体内 B.能进行过程③的生物无核膜,属于生产者
C.过程②和④只能发生于不同的细胞中 D.过程①只能在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中进行

第Ⅱ卷(非选择题 )
二.非选择题 (共4小题 ,总计40分)
(10分) 分析ATP与ADP相互转化示意图,请
回答问题:
(1)图中Pi代表磷酸,则B为 _ _,
C为_ ____。在B→C的反应中,
产生的E2来源于_ ____的
断裂而释放出的能量。
E1不是物质,对于人、动物、真菌和大多数细菌体来说,E1来自____ _,
对于绿色植物来说,则来自_____ ___和____ _____。
C→B伴随着细胞中的____ __能反应,B→C伴随着细胞中的___ ___能反
应。因此,ATP是细胞内流通的能量“____ ___”。
52.(6分)光照强度、温度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重要因素。
(1)下图是“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中的三个初始装置,请据图
指出探究中控制无关变量的三点疏忽,并提出改进建议。
①疏忽: ;
改进建议: 。
②疏忽: ;
改进建议: 。
③疏忽: ;
改进建议: .
53.下图表示两个不同温度条件下,光照强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据图回答:
①曲线A表示

②M点的含义是

③如果曲线A在0点时CO2释放量ammol/m2s,P点
时的CO2吸收量为bmmol/m2s,则在P点时O2的产生量
为 mmol/m2s。
④曲线A、B有机物积累的差异是 ,
如果温室作物处于很弱的光照强度条件下,应采取 办法既经济又有利于增产。
(14分) 某研究小组从当地一湖泊的某一深度取得一桶水样,分装于六对黑白瓶中,
剩余的水样测得原初溶解氧的含量为12 mg/L,白瓶为透明玻璃瓶,黑瓶为黑布罩住
的玻璃瓶。将它们分别置于六种不同的光照条件下(由a→e逐渐加强),24小时后,
实测获得六对黑白瓶中溶解氧的含量,记录数据如下:
光照强度(klx)
0(黑暗)
a
b
c
d
e
白瓶溶氧量mg/L
4
12
18
26
32
32
黑瓶溶氧量mg/L
4
4
4
4
4
4
黑瓶中溶解氧的含量降低为4mg/L的原因是 ;该瓶中所

有生物细胞在24 h内呼吸消耗的O2量为 mg/L。
当水层光照强度为c时,在24h内白瓶中植物产生的氧气量为 mg/L。光照

强度至少为 (填字母)时,该水层产氧量才能维持生物正常生活耗氧
量所需。当光照强度为 (填字母)时,再增加光照强度,瓶中溶解氧
的含量也不会增加。
若将a光照下的白瓶移至d光照下,则瓶中植物细胞的光合作用速率 ,
其主要原因是 .
长春市十一高中2012-2013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答案
生 物 答 案
一、选择题(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A
A
B
B
C
C
A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A
D
A
C
B
B
C
B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D
D
A
C
B
D
A
C
D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B
B
A
C
C
C
B
B
C
B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A
A
B
A
B
A
B
C
A
B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51.(10分) ⑴ATP ADP 高能磷酸键的断裂
⑵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⑶放 吸 通货
52.(每空1分,共6分)
①烧杯中的小圆形叶片没有都沉于杯底; 将未沉入的叶片重新装入注射器,抽去叶片中的空气。
②三个烧杯中放入不相同数量的叶片; 把三个烧杯中的叶片调整为相同数量。
③三个烧杯中用了三种不同的水; 三个烧杯中要用同一种水,使CO2相同。
53.(每空2分,共10分)
①某个温度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超过一定范围光合作用强度不再随之增强。
②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③ a+b。
④N点前B曲线比A曲线有机物积累的多,N点后B曲线比A曲线有机物积累的少;
降低温度。
54.(每空2分,共14分)(1)黑瓶中的生物呼吸消耗氧气,没有光照,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8
(2)22 a d
(3)加快 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增多


长春市十一高中2012-2013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
英 语 试 题

本试卷分为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卷 (三部分,共105分)
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Who did the woman see? A. The doctor. B. A friend. C. Her parents.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In an office. B. In a restaurant. C. In a hospital.
What does the man want? A. A big piece of paper. B. A small piece of paper. C. A long piece of paper.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The value of the money.
B. A good way to spend money. C. Monthly allowance for children.
Why does Bobby Pitts leave the company? A. He’s old enough. B. He’s in poor health. C. He’s too tired to work.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六段材料,回答6至8题。
What does the man ask the woman to do? A. Help him in pronunciation. B. Give him some suggestions. C. Translate Chinese into English.
What is the man’s problem? A. He is always translating everything.
B. He needs to correct his pronunciation. C. He has a limited vocabulary.
What is the best way to speak English fluently? A. To read more and to write more.
B. To listen more and to speak more. C. To do more listening, reading, speaking and writing.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11题。
What is the most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Mother and son. B. Wife and husband. C. Doctor and patient.
How will the speakers go to the Fair? A. By taxi. B. By bus. C. By bike.
Why will the speakers take their raincoats to the Fair? A. They think everything is possible.
B. There’s some sign that means rain in the sky. C. The weatherman says it’s going to rain at noon.
听第八段材料,回答第12至14题。
What is the woman? A. A doctor. B. A dentist. C. A teacher.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the man? A. He feels tired. B. He has a toothache. C. He has no appetite.
What should the man do? A. Do more exercise. B. Stay indoors. C. Have a good sleep.
听第九段材料,回答第15至17题。
When will the children’s department’s sales begin? A. Tomorrow. B. This week. C. Next week.
Which department(s) will get the most space in tomorrow’s advertisement? A. The children’s department. B. The furniture department. C. The women’s departments.
What do we know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The speakers don’t have any space for advertisements. B. The speakers don’t get enough space for all the advertisements. C. The speakers can meet all the requests for advertisements.
听第十段材料,回答第18至20题。
Why was the temple rebuilt in a new location? A. To attract more tourists.
B. To protect local environment. C. To avoid being buried by rising water.
How was the temple moved? A. By plane. B. By ferry and truck. C. By boat.
Where can you get more information about Zhang Fei Temple? A. In the newspaper. B. From television. C. On the Internet.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 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21. —Tom, you didn’t come to the party last night?
— I _____ , but I suddenly remembered I had homework to do.
A. had to B. didn’t C. was going to D. wouldn’t
William will keep you _____ if you don’t want to be lonely.
A. company B. companion C. accompany D. companied
23. When the cheering _____ , the president continued his speech.
A. died off B. died down C. died out D. died of
I don’t know why you are so concerned — it’s not your problem _____ .
A. first of all B. after all C. above all D. in all
25. It wasn’t until he came back _____ he knew the police were looking for him.
A. when B. that C. since D. before
26. I promise _____ else can you find _____ better computer at such a low price.
A. anywhere; a B. nowhere; the C. nowhere; a D. somewhere; \
27. —We must _____ their permission whatever the cost is.
— But I’m afraid they will reject.
A. obtain B. cast C. forbid D. undertake
28. He would have been a doctor 20 years ago, but he _____ to be a teacher.
A. chooses B. chose C. had chosen D. has chosen
29. He is my favorite film star. I regard him _____ other stars.
A. more superior to B. more superior than
C. superior to D. superior than
30. —Do you know where David is?
— Well, he _____ have gone far — his coat is still here.
A. shouldn’t B. can’t C. mustn’t D. wouldn’t
31. We are not ready to go into production yet. The new machine isn’t fully _____.
A. worked out B. turned out C. left out D. tested out
32. I went to the Lincoln Memorial yesterday, _____, not surprisingly, was crowded with visitor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A. where B. which C. as D. what
33. _____ in the regulations that you should not tell other people the password.
A. What is required B. What requires
C. It is required D. It requires
34. We prefer to measure our football team’s success _____ the number of fans attending rather than the number of games won.
A. in addition to B. in terms of C. in honor of D. in response to
35. The sales _____ steadily, the factory needs an increasing supply of raw material.
A. have gone up B. are going up C. gone up D. going up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Yesterday was my stepmother’s birthday. I haven’t been home for a long time, so I wanted to stop by the house to 36 her on this special day. I have been 37
on a low income so I was afraid that I couldn’t afford the long 38 . Gas is so expensive nowadays! 39 , I filled my tank with gas and set off.
I 40 at a shopping mall and found a present. It was the 41 gift and I knew she would love it. 42 when I got to the cashier, my card was 43 !
I didn’t have enough money to 44 the gift!
So I thought about the 45 for a few minutes. I could put it back and get something 46 , but I knew there was 47 else in the store she would have liked as much. So, I transferred some money from my saving account and was able to buy the gift. It took a 48 part of my savings but I wanted her to have something special.
It turned out that she loved the gift and I 49 that even though I had spent almost all my money, my stepmother 50 the best. I was glad I gave her the best I could.
Before I 51 my parents’ house, my dad took me to one side and, with our secret handshake, he gave me some money. I hadn’t 52 anything to him about my financial 53 , but I guessed my dad just knew. When I got to the car, I saw the 54 he gave me was three times what I had spent on the gas and the gift! It shows that doing the right thing always comes with great 55 .
36.
A. invite
B. help
C. see
D. drive
37.
A. dreaming
B. struggling
C. escaping
D. improving
38.
A. jump
B. meeting
C. holiday
D. journey
39.
A. Therefore
B. Moreover
C. Anyway
D. Besides
40.
A. stopped
B. left
C. shouted
D. smoked
41.
A. perfect
B. ordinary
C. handmade
D. free
42.
A. Though
B. So
C. Since
D. But
43.
A. gone
B. checked
C. refused
D. opened
44.
A. hang on
B. hand out
C. make up
D. pay for
45.
A. ideal
B. problem
C. reason
D. tour
46.
A. better
B. greater
C. cheaper
D. smaller
47.
A. something
B. everything
C. nothing
D. anything
48.
A. whole
B. tiny
C. half
D. large
49.
A. felt
B. advised
C. decided
D. predicted
50.
A. accepted
B. deserved
C. offered
D. sent
51.
A. entered
B. left
C. called
D. visited
52.
A. written
B. promised
C. presented
D. mentioned
53.
A. memory
B. condition
C. means
D. future
54.
A. benefit
B. help
C. amount
D. knowledge
55.
A. rewards
B. awards
C. risks
D. thanks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Without any hesitation, he said, “I’d be better off dead.” Hearing those words come out of my best friend’s mouth tore my heart apart. He has repeated that phrase more than once, and my mind continually plays it over like a voice recording.
I met my best friend about three years ago. After knowing me for six months, he told me about his struggles with depression. Sadness was not the only emotion that came over me; I was shocked. He seemed so outgoing and happy all the time. I soon learnt that he was physically and emotionally abused as a young child, causing him to have suicidal (自杀的) thoughts.
He refuses to talk to others about his depression because he now distrusts adults, especially those in his family. In spite of this, he feels as if I understand him and that I know the right words to say. Thus, when it comes to helping him, convenience is not in my vocabulary. It doesn’t matter where I am or what I am doing, for he takes priority. Sometimes he just needs the assurance of my voice telling him that everything is going to be okay and that I will not let him down.
Many students at his school laugh at him when they notice the scars on his arms from cutting. It seems that other kids have every right to make fun of him and to look down on him. But no one holds such a right, so I encourage him to ignore the heartless kids who treat him badly. When he feels the weight of judging eyes or hateful voices, I always remind him that I care about him unconditionally. Just hearing me say I will always be his best friend seems to give him the security he needs to keep on going.
My best friend once told me that if he hadn’t had me, he wouldn’t be alive. He said that my encouraging words convinced him not to take his life. Our friendship has taught me that a single word can impact on someone’s life. With the fragility of life as it is, I believe in the necessity of encouragement.
56. The author’s friend got into depression mainly because _____ .
A. he lived without his parents B. he had poor health
C. he received little care at school D. he had a bitter childhood
57. We know from the passage that the author’s friend_____.
A. was better off three years ago B. thought little of others’ judging eyes
C. appreciates the author’s help D. wants to communicate with his parents
58. What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I believe in encouragement. B. I enjoy friendship.
C. My friend and I. D. The story of my friend.
B
Have you ever wanted to feel like you were in a western film? Or maybe you wanted to feel like you were a pioneer traveling the west? It is possible to experience such things during a Wild West vacation! Here are four of the best Wild West vacation locations available:
Walk the Lewis and Clark Trail
Walk some or all of the 3,700 miles trail that was traversed by Mariwether Lewis and William Clark, two of the world’s greatest explorers. Though not all the trails are marked, there are various stops that have been preserved by various historic societies. There is also a coach (长途客车) that makes a 16-day trek following the trail. This begins in St. Louis, Missouri, and ends in Astoria, Oregon.
Venture Route 66
Take a tour or go to see it yourself — ride on the famous Route 66. The road is nearly 2,500 miles long. Harley Davidson offers motorcycle tours that last two weeks. Route 66 will provide an experience that may only be found on the open road. The historic road is still well taken care of.
Visit the Grand Canyon
Visit the greatest canyon in the world, located in Northern Arizona. Raft down the Colorado River, or hike the various trails that run throughout the canyon. If walking is not your thing, there are donkey and horse riding adventures available. In addition, there are motorized boats that float down through the canyon in a week’s time.
Visit Deadwood
Located in South Dakota, Deadwood is a historic landmark. It is the kind of town that comes to mind when one thinks of an old western film. Actors who act as gunslingers (杀手) will often be seen in the streets playing their roles. Winter activities are popular in this old town, and there is always something to do.
59. The underlined word “trek” (Para 2) can be replaced by .
A. beautiful scenery B. traveling information
C. pleasant holiday D. long and hard journey
60. Which of following riding adventures can tourists take on Route 66?
A. A horse riding adventure. B. A coach riding adventure.
C. A motorcycle riding adventure. D. A donkey riding adventure.
61. If you want to hike various trails you are advised to .
A. visit the Grand Canyon B. visit Deadwood
C. venture Route 66 D. walk the Lewis and Clark Trail
62. What do we know from the passage?
A. A number of historic stops aren’t protected well.
B. William Clark was a pioneer who explored the west.
C. Western films are the most popular among Americans.
D. None of the trails in the west are marked.
C
When many people see birds cleaning their feathers, they attribute it to vanity on the part of the bird. But, in reality, what they are doing is maintaining their wings, the instruments that they depend on for safe flight. If a bird’s wings are not in perfect condition, the bird either won’t be able to fly or won’t be able to control its flight. That is why after a long flight and even throughout the day, you will see them cleaning their feathers.
Most birds, if they get a chance, will take a bath at least once a day. They do this to get rid of the dust that has accumulated in their feathers throughout their flight s during the day. In dry or desert areas, birds will not always be able to find water in which to bath, but they still need to clean their feathers. What many birds will do is to take dust baths. They will roll around in dust until it covers their feathers. They will stand up, shaking the dust out, and then clean their feathers with their beaks (鸟嘴) as usual.
Baths are important for another reason.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 day and night, many parasites (寄生虫) are attracted to birds. Bugs, mites, fleas and so on will try to reach birds and suck from their blood. Daily baths help to keep the parasites to a minimum.
Some birds, especially those that spend a lot of time in or around water, have skin glands (皮肤腺) that produce oil. After bathing, these birds will squeeze the glands to spread the oil over their wings to keep them free of water.
If you are a bird lover and have bird houses in your yard, it can be good to go to the extra step, providing a bird bath. Once the birds in your neighborhood discover it, you will be surprised at how popular it becomes as they periodically stop by to take their daily bath.
63. What’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
A. How birds clean themselves. B. What birds enjoy doing.
C. Why baths matter so much to birds. D. What bird lovers should do.
64.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part in Para 1 probably mean?
A. Most people think it good for birds to clean their feathers.
B. Most people show much interest in how birds clean themselves.
C. Most people believe that birds’ keeping themselves clean is necessary.
D. Most people think birds’ cleaning their feathers of no practical significance.
65. According to Para 3, birds’ feather cleaning _____.
A. helps keep them healthy B. keeps them free of any parasite
C. makes them more attractive D. helps them relax enough
66. In the last paragraph, the author further reminds us that _____ .
A. we should love birds as much as possible
B. birds enjoy cleaning themselves by bathing
C. we can be good bird lovers by bathing birds
D. birds like to come close to the people in a yard
D
While success is surely sweeter than failure, it seems failure is a far better teacher, and organizations that fail spectacularly often flourish more in the long run, according to a new study by Vinit Desai, assistant professor of management at the University of Colorado Denver Business School. Researchers have found that people missing their goals perform much better in the long run. That is because they gain more knowledge from their failures than their successes and the lessons are more likely to stay longer in their minds.
“We found that the knowledge gained from success was often fleeting while knowledge from failure stuck around for years,” said professor Desai, who led the study. “But companies often ignore failure. Managers may fire people or turn over the whole workforce while they should treat the failure as a learning opportunity.”
Prof Desai compared the flights of the space shuttle Atlantis and the Challenger. During the 2002 Atlantis flight, a piece of insulation (绝缘体) broke off and damaged the left solid rocket booster (助推火箭) but didn’t influence the program. There was little investigation. The Challenger was launched next and another piece of insulation broke off. This time the shuttle and its seven–person crew were destroyed. The disaster led to a major investigation resulting in 29 changes to prevent future disasters.
The difference in response in the two cases came down to this: Atlantis was considered a success and the Challenger a failure.
“Despite crowded skies, airlines are extremely reliable,” he said. “The number of failures is extremely small. And past researches have shown that older airlines, those with more experience in failure, have a lower number of accidents.”
Prof Desai doesn’t recommend finding out failure in order to learn. Instead, he advises organizations to analyze small failures to collect useful information rather than wait for major failures.
67. Why did experts pay little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of Atlantis?
A. Because it worked perfectly.
B. Because the right booster was still OK.
C. Because nothing serious happened then.
D. Because fewer people died in the flight.
68. Fewer accidents happen to older airlines in that _____.
A. their planes couldn’t fly high in the sky
B. they gained much from experience in failure
C. their planes were often checked by the experts
D. they were unpopular among passengers
69. The passage is written mainly to _____.
A. show failure is a better teacher than success
B. explain why Challenger failed
C. introduce something about Prof Desai
D. tell managers how to achieve success
70. Which writing strategy is NOT used in developing the passage?
A. Giving definitions. B. Making comparisons.
C. Analyzing causes. D. Providing different examples.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We are all faced with challenges constantly in every area of our lives. 71
The truth is that you will have to deal with difficult problems throughout your life, whether it is in your personal life or career. Most of us get really afraid and run away from problems because we don’t want to accept reality. Running away from your problems is the worst thing you can do to deal with the challenges you are faced with. Here are some tips for you on learning how to deal with everyday challenges.
Please bear in mind that you shouldn’t overact when coming across challenges. Overacting to a problem will cause you to make bad decisions. 72 Next time you are faced with a challenge, stay calm so you can make smarter decisions.
73 If you cannot accept reality, you will feel very frustrated with your life. Once you can accept reality, you will be able to be calmer and think more clearly about how to get a step closer towards your goals every day.
Many people make a habit of blaming others for all their problems. They fail to take full responsibility for the decisions they have made in life. The more you blame others for the challenges you are faced with, the more you will make people dislike you and not want to be around you. 74
Don’t compare your lifestyle with others. Of course, it is really difficult not to compare ourselves with other people. However, the more often we do that, the more frustrated we will feel. 75 The key thing to remember is that you create your own story and success in life.
A. Accept the reality of the present moment.
B. Try to look at change as a positive challenge, not as a threat.
C. There will always be a person that may have accomplished more than you.
D. Our focus may entirely be on how we can deal with the challenge that has come our way.
E. When we are not in control of our emotions, we will make decisions that we will regret later.
F. However, most people have a hard time accepting and dealing with these challenges that arise.
G. As a result, the first thing you should do when faced with a personal challenge is not point fingers at others.
第二卷(共45分)
第四部分 写作(共三节,满分45分)
单词拼写 (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阅读下列每个句子,根据空白处的汉语提示填入适当词汇。每空仅限一词。
76. She’s become the (嫉妒的对象) of the whole class.
77. What (百分比) of your income is taxable?
78. They asked him to be (仁慈) to the prisoners.
79. I _________(犹豫)about whether to accept the invitation when I was asked to
the party.
80. In order to kill time, the boy took a book from the shelf at (任意).
81. Sorry to (打断) you. Can you tell me the time?
82. You should (道歉) to the boss for delaying the work.
83. Many college students worked as (志愿者) in the 2008 Olympic Games.
84. The moon (反射) the sun’s rays.
85. Only a few people have (进入、有权接触) to the full facts of the case.
第二节 短文改错 (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假设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 请你修改你同桌写的以下作文。文
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 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Yesterday morning, I was surprising to hear that my best friend Allee has been

hit by a car and was in hospital. The other day when he was going to cross a street,
he was such careful that he didn’t go until he saw the traffic light to turn green. But

hardly had he got to the middle of the street while he saw a car suddenly appear on

his right-hand side and come directly towards them. It was too late for Allee to

escape. He was hit by the car or was thrown a few meters away. He was sent to the

nearest hospital immediately and had operation. When I went to see him, he was

out of dangers but still looked pale. I sincere hope he will recover and return to

normal as soon as possible.
第三节 书面表达 (满分25分)
假设你刚从加拿大留学回来,根据下列要点提示,用英语写一篇文章向你的同学们介绍加拿大的情况:
地 理
世界第二大国,湖泊最多
人 口
3500万,主要集中在中部
经 济
高度发达,东部以渔业、森林业为主
医 疗
有病一般去诊所,医院费用非常高,几乎人人购买医疗保险
留 学
现在多选择去东部留学,那里学费较低
注意:
① 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② 词数:100左右;
③ 参考词汇:森林业forestry,医疗保险health insurance,学费tuitio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春市十一高中2012-2013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
英 语 答 案
1. CBACA BACBB AACBC CBCBC
21. CABBB CABCB DBCBD
36. CBDCA ADCDB CCDAB BDBCA
56. DCA DCAB CDAC CBAA FEAGC
76. envy/ percentage/ merciful/ hesitated/ random/
81. interrupt/ apologize/ volunteers/ reflects/ access
改错
Yesterday morning, I was surprising to hear that my best friend Allee has been
surprised had
hit by a car and was in hospital. The other day when he was going to cross a street,
he was such careful that he didn’t go until he saw the traffic light to turn green. But
so
hardly had he got to the middle of the street while he saw a car suddenly appear on
when
his right-hand side and come directly towards them. It was too late for Allee to
him
escape. He was hit by the car or was thrown a few meters away. He was sent to the
and
nearest hospital immediately and had ∧ operation. When I went to see him, he was
an
out of dangers but still looked pale. I sincere hope he will recover and return to
danger sincerely
normal as soon as possible.
书面表达
Canada is the second largest country with the largest number of lakes in the world. It has a population of about 34 million and the majority of people live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country. Canada is highly developed in economy. Fishing and forestry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in the eastern part. In case of falling ill, people usually go to a clinic instead of a hospital, because it’s very expensive to see a doctor there. Therefore almost everyone buys health insurance. Right now most international students choose to study in the east, where the tuition is relatively low.


长春市十一高中2012-2013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注意事项:
1.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2.请按照题号在答题纸上各题的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4.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网络上那些五花八门的资料宣称,一份没有麸质(gluten)和酪蛋白(casein)的食谱,对自闭症有着神奇的疗效。自闭症的患者多是儿童,他们的特征是交流能力有所减退。一些患儿的父母热情地宣传这种饮食疗法,他们声称,一旦把麸质(一种存在于小麦、黑麦和大麦中的植物蛋白混合物)和酪蛋白(奶制品中的主要蛋白质)从三餐中剔除,患儿的病况就有了惊人的好转。调查显示,多达40%的自闭症患儿曾经接受过专门的饮食疗法。对食疗的热衷主要是因为心理上的期盼,并非源自科学,因为迄今为止,研究人员还无法给出有力的证据,证明干涉饮食可以减轻自闭症的症状。不过最近,已经有研究人员开始进行首次严格的饮食实验,可望在一年内得到明确的结果。
这种食疗方法基于以下假设:患有自闭症的人往往肠胃功能不正常,使得进入身体的消化副产物数量异常增加。一种假说声称,麸质和酪蛋白的副产物会破坏大脑功能,因为它们能改变阿片类物质(opioid)的活性,这种活性跟疼痛调节和社会交往有关;另一种学说则认为,那种肠胃功能紊乱能够诱发有害的免疫反应。这些假说都尚未得到证实。事实上,科学家甚至还没有确定,自闭症患者出现肠胃问题的几率是否高于普通人。但是,我们对自闭症的成因知之甚少,再加上这种病症极为多变,一些研究人员宁愿相信,麸质和酪蛋白可能会通过某种方式(也许正是引发肠胃不适)加剧一些儿童的病症。不过,最初对不食用麸质及酪蛋白的食疗所作的研究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尽管有6个研究小组报告称,自闭症儿童接受食疗数月后,在行为和认知方面有所好转,但几乎所有的研究小组都没有采用对照研究——即让另一组患者继续食用麸质和酪蛋白,观察两组患者的不同表现。由于研究人员没有将接受食疗的儿童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他们也就无法确定,这种行为和认知上的改善到底是食疗的效果,还是因为患儿的成长,抑或是同期进行的其他疗法所致。
相反,新近进行的研究包含了对照组,并采用了双盲设计:研究人员和家长都不知道自闭症儿童是否食用了麸质和酪蛋白,对儿童行为的评价就不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罗宾·汉森(Robin Hansen)领导的一项研究中,所有的受试者都将接受两个月的无麸质食谱治疗,而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一半的受试者将食用含有麸质的日常点心,另一半则食用外表一模一样的无麸质点心。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的苏珊·海曼(Susan Hyman)在进行一项类似的研究,检验麸质和酪蛋白对行为的影响。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的一项研究则将探讨无麸质、无酪蛋白的食谱与ω-3脂肪酸联合使用的效果——后者是另外一种流行的、却未经证实的自闭症治疗药物。
然而,研究人员在招募自闭症患者时遇到了一些困难。很多坚信无麸质、无酪蛋白食疗疗效的家长不愿意参加这些研究,因为他们的孩子可能被分到对照组,从而摄入这些“有害”的物质。汉森说她原本希望招到60个受试者,现在已经降到30个了。她的实验结果将在6个月内出炉。美国费城儿童医院地区自闭症中心的主任苏珊·E·利维(SusanE.Levy)说:“这项研究做起来很困难,不过极有价值。希望一年后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相关知识。”
——《环球科学》2007年第5期
1.下列选项中,对“自闭症”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自闭症的患者多是一些交流能力有所减退的儿童。
B.因为自闭症的病症极为多变,所以人们对自闭症的成因知之甚少。
C.患有自闭症的人往往肠胃功能不正常,但科学家并不能确定这二者这间的因果关系。
D.自闭症除了可以用饮食疗法进行治疗,还可以用药物进行治疗。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调查显示,有近一半的自闭症患儿接受过专门的饮食疗法,希望能够减轻自闭症的症状。
B.研究证明,麸质和酪蛋白可能会通过某种方式(也许正是引发肠胃不适)加剧一些儿童的病症。
C.最初对不食用麸质及酪蛋白的食疗所作的研究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是因为这些研究小组没有采用双盲设计。
D.自闭症患者往往交流能力有所减退,是因为麸质和酪蛋白的副产物会破坏大脑有关社会交往功能。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研究人员认为,自闭症患儿在行为和认知上的改善也可能是自身的成长导致的。
B.在新近进行的研究中采用了双盲设计,是为了避免研究人员和家长对儿童行为的评价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
C.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和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在进行类似的研究,只不过后者的研究加入了另外一种流行的却未经证实的自闭症治疗药物。
D.很多家长不愿意参加新近进行的研究,是害怕他们的孩子被分到对照组,从而摄入麸质和酪蛋白等他们认为有害的物质。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傅伯成,字景初。少从朱熹学。授明州教授。以年少,嫌以师自居,日与诸生论质往复,后多成才。改知连江县。为石堤三百尺,民蒙其利。
庆元初,召为将作监,进太府寺丞。言吕祖俭不当以上书贬。又言于御史,朱熹大儒,不可以伪学目之。又言朋党之敝,起于人主好恶之偏。坐是不合,出知漳州,以律己爱民为本。推熹遗意而遵行之,创惠民局,济民病,以革裰①鬼之俗。
迁工部侍郎。时权臣方开边。伯成言:“天下之势,譬如乘舟,中兴且八十年矣,外而望之,舟若坚致,岁月既久,罅漏浸多,苟安旦夕,犹惧覆败,乃欲侥幸图古人之所难,臣则未之知也。”进右司郎官,权幸有私谒者,皆峻拒之。出为湖、广总领。朝议欲纳金人之叛降者,伯成言不宜轻弃信誓,乞戒将帅毋生事。
嘉定元年,召对,面谕:“前日失于战,今日失之和。小使虽返,要求尚多。陛下不获己,悉从之。使和议成,犹可以纾一时之急;否则虚帑藏以资敌人,驱降附以绝来者,非计也。今之策虽以和为主,宜惜日为战守之备。”
知镇江府。全活饥民,瘗②藏野殍,不可胜数。制置司欲移焦山防江军于固山石牌,伯成谓:“虚此实彼,利害等耳。包港在焦、圈之中,不若两寨之兵迭戍焉。”固山寨兵,素与海盗为地,伯成廉知姓名,会郡都试捕而鞫之,无一逸去。狱具,请贷其死,黥隶诸军。
宝庆元年,加宝文阁学士。虽力以老病辞,而爱君忧国之念不少衰。闻大理评事胡梦昱坐论事贬,蹙然语所亲曰:“向吕祖俭之谪,吾为小臣,犹尝抗论。今蒙国恩,叨窃至此而不言,谁当言者。”遂抗疏。
伯成纯实无妄,表里洞达,每称人善,不啻如己出,语及奸人误国,邪人害正,词色俱厉,不少假借。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七十四》,有删节)
注:①裰,读j ì,信鬼神。 ②瘗,读y ì,掩埋。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嫌以师自居 嫌:厌恶
B.犹可以纾一时之急 纾:缓解
C.驱降附以绝来者 绝:断绝
D.会郡都试捕而鞫之 会:恰巧
5.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傅伯成“表里洞达”的一组是( )(3分)
①又言朋党之敝,起于人主好恶之偏 ②坐是不合,出知漳州
③乃欲侥幸图古人之所难,臣则未之知也 ④今之策虽以和为主,宜惜日为战守之备
⑤全活饥民,瘗藏野殍,不可胜数 ⑥今蒙国恩,叨窃至此而不言,谁当言者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③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傅伯成律己爱民,任连江知县时,兴修堤坝以利百姓;在漳州,创办惠民局,救治百姓的病苦,革除当地相信鬼神的风俗。
B.傅伯成敢于直言,任太府寺丞时曾因上书指责吕祖俭的不当被贬;宝庆元年,听闻大理评事胡梦昱因议论时事遭贬,不顾年老多病上疏抗言。
C.傅伯成爱君忧国,针对权臣开拓边疆的主张,他认为南宋朝中兴将近八十年,已像一只有缝隙和漏洞的大船,要担心它的倾覆颓败。
D.傅伯成正直无妄,称赞他人的长处,就像赞扬自己的孩子一样;谈到奸邪小人误国,残害忠良,声色俱厉,不加掩饰。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权幸有私谒者,皆峻拒之。出为湖、广总领。(5分)
(2)狱具,请贷其死,黥隶诸军。(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葛溪驿 
〔宋〕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注〕漏:漏壶,古时计时器。
8.诗的结尾写蝉声嘈杂,诗人心情烦乱。诗人为什么心“乱”?请结合诗句,具体说明。(5分)
9.从全诗看,诗人是运用哪些表达技巧来抒发自己情感的?请略加分析。(6分)
(三)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1分)
10.(1)既窈窕以寻壑, 。 ,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 ,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 。(王勃《滕王阁序》)
(3) , ,定乎内外之外,辩乎荣辱之境。(庄子《逍遥游》)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愿做沙漠科学事业上的铺路石
——记沙漠学家朱震达教授
冯锦川
今年56岁的朱震达,在沙漠科学研究事业上,已经辛勤耕耘了30多个春秋。
1952年,朱震达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工作,随后,他被派往前苏联科学院进修深造。在前苏联的两年多时间里,他潜心研讨,勤奋实践,几乎跑遍了前苏联中亚辽阔的沙漠地区,取得了大量的可贵的第一手资料;锻炼了实地考察的才干,为他日后从事沙漠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9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院属治沙队,主要对北方地区的沙漠和戈壁进行综合考察。朱震达被选入这支队伍并任塔克拉玛干沙漠考察队队长。塔克拉玛干沙漠沙丘类型相当复杂,环境十分艰苦,它历来被描绘成“死亡之海”。雄心满怀的朱震达,率领年轻的科考队伍第一次出征,踏进塔克拉玛干。他下决心要闯一闯,目的是要揭开“死亡之海”的内幕,研究它的特点与规律,以事实来澄清和纠正一些西方学者种种不科学的论断,还它的本来面目。
以朱震达为首的治沙队,在塔克拉玛干选择了风沙最严重的坡山地形作为半定位的观测站。通过连续3年的观测试验及考察,积累了风沙移动的资料,查明了裸露平坦沙质地表因子,风沙流结构和沙丘形态的变化规律。
沙漠化,是近年来各个国家沙漠研究的中心问题,它关系到占全球20%的人口、2/3的国家和地区,每年有500万到7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沦为沙漠化土地。因此,沙漠化成了当前干旱及半干旱区和沙漠研究中与人民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现实问题。
1977年8月,朱震达出席联合国在内罗毕召开的世界沙漠化会议。回国后他根据我国多年来对沙漠研究的情况认为,沙漠化在我国干旱及半干旱地区同样存在,并直接威胁着草场、农田。因此,为国民经济服务的沙漠研究就更应紧密围绕沙漠化来进行。但是,在当时,“沙漠化”这一概念并不被所有科学工作者所接受,在众说不一的情况下,朱震达果断地组织全所主要力量,开展了对沙漠化的调查研究,并与有关生产部门合作进行治理模式的试验。经过10年的研究试验,他认为合理地进行土地利用,是防止沙漠化的根本途径;同时,沙漠化最危险的地区是在半干旱农牧交错地区。这些研究成果,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沙漠化地区的农牧业发展战略、治理规划、不同类型的沙漠化土地整治模式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国策,给朱震达的学术研究开拓了广阔天地。一向注重国际学术交流的朱震达,主张“博采各国之长为我所用,以我之长为国争光”。1978年以来,他依靠自己的优势,利用各种机会,多渠道地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他先后与40多个国家进行了学术交流,并与日本、联邦德国开展合作研究,与联合国环境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组织举办了多次国际沙漠化培训班、沙漠化讨论会等活动。1985年,朱震达被第三世界科学院选为院士。他在国内外的学术成就,引起了国家与科学院的重视。
朱震达在再次出任沙漠研究所所长时说:“我们的沙漠研究要立足两个方面:一是要面向土地沙漠化问题,这是关系到人民生活环境的大问题;二是要看到我国沙漠类型复杂,在世界沙漠中有独特的特点,因此要以沙漠化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探索出不同类型的治理模式,这样才能面向世界。同时要根据中国大沙漠的特点,抓住若干基础问题,才能使我们的科学水平有所提高。我愿做沙漠科学道路上的铺路石,让后来者踏着它永远奋进,为人类造福。”
(选自《现代中国地理科学家的足迹》,有删改)
(1)对这篇传记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雄心满怀的朱震达,率领年轻的科考队伍第一次出征,踏进塔克拉玛干。可见“初生牛犊不畏虎”,年轻就是科学研究的资本。
B.占全球20%的人口、2/3的国家和地区,每年有500万到7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沦为沙漠化土地。因此,沙漠化是近年来这些国家和地区沙漠研究的中心问题。
C.在“沙漠化”这一概念已被所有科学工作者所接受时,朱震达组织全所主要力量,开展了对沙漠化的调查研究,并与有关生产部门合作进行治理模式的试验。
D.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国策为朱震达“博采各国之长为我所用,以我之长为国争光”主张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E.朱震达认为土地沙漠化问题是关系到人民生活环境的大问题,因此要以沙漠化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探索出不同类型的治理模式,这样才能面向世界。
(2)本文的标题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其妙处。(6分)
(3)文章主要介绍了朱震达在沙漠科学研究事业上作出的哪些贡献?请分条列举。(6分)
(4)朱震达在沙漠科学研究事业上,辛勤耕耘了30多个春秋。像沙漠科学研究道路上的铺路石,让后来者踏着它永远奋进,为人类造福。请你就“技术”、“勇气”、“奉献”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台湾作家九把刀所说的“希望30年后能够和金庸并驾齐驱”被一些媒体解读为“干掉金庸”,很多人批评他哗众取宠。
B.在NBA停摆期间,美国一些球星面对国外某些俱乐部开出的高额薪金铤而走险,到欧洲、亚洲的某些球队签约赚钱。
C.尽管国人没有寄予太大期望,然而中国女排却给了国人一个惊喜,每场战役中的表现都可圈可点,各方面都展现了强队本色。
D.中国的“日本研究”队伍大幅萎缩,无独有偶,美国也有类似现象,美国人的“我们对日本没有兴趣”使日本人十分伤感。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为了防止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不再发生,国家发改委对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处以200万元的经济处罚。
B.新华中学尖尖角文学社自从发出建设校园文化的呼吁以后,丰富多彩、充满趣味的各种文艺活动就在校园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了。
C.2011年12月13日,在悼念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同胞的集会上,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和遇难者家属的部分代表撞响了和平大钟。
D.河北籍作家苏叔阳获“2011中华文化人物”奖,他的《中国读本》在全世界发行了一千多万册,被西方社会视为了解中国的必读书。
14.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 (3分)
①有些便沾挂在平铺的碧草上
②天气是醉人的温暖,恰好是樱花落尽的时节
③几树梨花还点缀着嫩白的残瓣
④细沙的行人道上,满是狼藉的粉色花片
⑤这里正是一年好景的残春,到处有媚丽的光景,使人流连
⑥北面与西面小山上全罩着淡蓝色的衣帔,小燕子来回在林中穿、跳
A.②⑤③①④⑥ B.⑤②④①③⑥ C.②④①③⑥⑤ D.⑤③⑥④①②
15.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意思,不超过30字。(5分)
综合外国媒体l2月26日报道,美国国税局公布了《海外账户纳税法案》部分实施细则。根据规定,截至2011年12月31日,居住在美国境内、在海外拥有5万美元以上资产或者居住在美国境外、在海外拥有20万美元以上资产的美国公民都需要在2012年4月15日前向政府申报;藏匿海外资产拒不申报被视为有意逃税,一经查出会被处以高达5万美元的处罚,严重的还会被判刑。
16.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如果说生命是一杯咖啡,那么时间则是一块方糖,调味着人生;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只美丽的蝴蝶去找医生整容。医生对她说:“你已经很美丽了,简直无可挑剔,用不着来做美容。”蝴蝶说:“红颜易老,我想把自己整得再年轻一点。”医生说:“其实,你现在的美才是最有魅力的。”蝴蝶打断医生的话:“我说过了,我要再年轻一点。”医生只好同意为蝴蝶做了整容手术。几天后,当一层层的绷带被解开,蝴蝶怀着激动的心情接过镜子,镜子里面竟然是条毛毛虫。
请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定体裁,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 语 文 试 题 参 答 案
1、B 2、A 3、C 4.D 5.D 6.B
7.(1) 有私下去拜见他的权臣和受皇帝宠幸的官员,(他)都严厉地拒绝他们。离京担任湖、广总领。(4分:“权幸”、“峻”各1分,定后句式1分,“出”1分,句意基本正确1分)
(2)案件全部审理清楚,(傅伯成)请求(朝廷)宽免他们的死罪,施黥刑后发配到军队中。 (“隶诸军”译为“到军队中做奴隶或仆役”也可)(“狱”、“贷”、“黥”、“隶”各1分,句意基本正确1分)
8.(4分)答案要点: ①身在病中;②思念故乡;③感慨时世(或感时伤世、忧时、忧国忧民);④漂泊天涯(或独宿驿馆);⑤秋景凄凉。(每点1分)
9.(4分)答案要点:1.直接抒情,二、三两联直接抒发夜宿所感。2.借景抒情,首联描写葛溪驿的环境,营造氛围;尾联以黄叶鸣蝉衬托自己的心境(答出一点得2分,意思对即可)
10.略
11.(1)BDE(2)[答案] ①正标题和副标题相结合,以正标题概括主人公的奉献精神,以副标题交代主人公的身份。②直接引用主人公的言论,亲切自然,并且隐去主语,能引起多种人称的联想。③“铺路石”的比喻化抽象(精神)为具体(形象),生动可感。
(3)[答案] ①解开了“死亡之海”的奥秘,以事实澄清和纠正了一些西方学者种种不科学的论断,还它的本来面目。②攻克沙漠化问题,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沙漠化地区的农牧业发展战略、治理规划、不同类型的沙漠化土地整治模式等提供了理论依据。③依靠自己的优势,利用各种机会,多渠道地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答案] 观点一:科学研究离不开高超的技术水平。①他在苏联科学院深造时潜心研讨,勤奋实践,取得了大量的可贵的第一手资料,锻炼了实地考察的才干。②通过连续三年的观测试验及考察,查明了裸露平坦沙质地表因子、风沙流结构和沙丘形态的变化规律。③他具备国际间合作的才能和实力,他在国内外的学术成就,引起了国家与科学院的重视。
观点二:勇气往往能开创科学研究的新天地。①雄心满怀的朱震达勇闯塔克拉玛干沙漠,揭开“死亡之海”的内幕,研究它的特点和规律。②在塔克拉玛干选择了风沙最严重的坡山地形作为半定位的观测站,进行了连续3年的观测试验及考察。③他勇敢地走出国门,实现多国合作,使中国的沙漠科学研究打入国际、走向世界。
观点三:对人类的无私奉献成就科学和人格的双重高峰。①“我愿做沙漠科学道路上的铺路石,让后来者踏着它永远奋进,为人类造福。”朱震达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②他利用各种机会,多渠道地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先后与40多个国家进行了学术交流,并举办了多次国际沙漠化培训班、沙漠化讨论会等活动。③中国沙漠化治理是第三世界国家的榜样,它解决的是关系到人民生活环境的大问题。
(观点2分,结合文章的相关内容探究每点2分)
12.B 13.D 14.C
16.略
17.按2012年高考作文批改标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