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学会尊重》 课件+教案+学案(共2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学会尊重》 课件+教案+学案(共26张PPT)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第一课 学会尊重
在生活中,你会尊重谁呢?为什么?
为国争光的科学家和运动员最让我尊重。
我最尊重的人是我的爸爸
在学校里成绩好、表现好的同学令我尊重
周阿姨默默无闻,没有取得什么成就,但是她勤劳工作,为他人服务,值得我们尊重。
我最尊重的是周阿姨。
我尊重的人可以是我自己吗?
当然可以!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小小调查员
请你介绍一个生活中你尊重的人,说说你尊重他(她)的理由。
小小调查员
能关心社会,了解疫情。
能发现普通劳动者们的可贵之处
能用自己的行动表达尊重
能发表对社会事件的个人观点
人人都应得到尊重
尊重
有成就的人
默默无闻的人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有觉得自己不够好,比不上别人的想法吗?
我的名字叫刘菲,是一个在班级里普普通通的学生。我身上没什么优点,无论是外表、学习,还是能力,我都觉得比不上别人。班级里也没有同学喜欢我,所以我从不主动参与班级活动。看到表姐考上了大学,我其实羡慕极了,可是表面上却说:我脑子笨,这种好事可轮不到我头上,还是不做白日梦了吧。
小朋友们,你觉得刘菲哪些想法是自卑的表现?
说自己脑子笨
没什么优点
尊重自己我能行
自我接纳,相信自己的价值,不自我贬低,不自卑是尊重自己的重要表现。
如何克服自卑呢?
每 每个人都有可爱之处,关键在于发现。
每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喜欢自己的人不多,也要坚信自己的独特性,不需要自卑。
每 只要努力把缺点改正了,自己就会越来越有进步了!相信你一定也能行!
尊重自己我能行
尊重自己包括自尊、自重、自爱和自我接纳等方面。在同学们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刘菲学会了自我接纳,成了一个自重的女孩。
怎样才能自尊自爱呢?
辨析小能手
以下行为是自尊自爱的表现吗?说说你的理由。
维护自己的形象
爱惜自己的名誉
辨析小能手
这是自尊自爱的表现吗?说说你的理由。
相信自己的价值
我知道我有许多不足,但是我努力改正。每天进步一点点我依然喜欢我自己。
辨析小能手
这是自尊自爱的表现吗?说说你的理由。
信守自己的承诺
辨析小能手
这是自尊自爱的表现吗?说说你的理由。
能正确认识自己,不自我贬低,不自卑
能规范自己言行,爱惜自己的名誉,维护自己的形象
能说到做到,信守自己的承诺。
尊重自己小达人
尊重自己我能行
尊重自己
相信自己的价值
维护自己的形象
爱惜自己的名誉
信守自己的承诺
课后阅读:
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
——徐特立学会尊重第二课时
【知识与能力目标】
在学习和生活中,知道怎样尊重他人。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尊重他人的品德,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尊重他人,以赢得他人的尊重。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尊重他人,自觉遵守道德规范。
【教学重点】
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认识到尊重是对他人的人格而言的。
教师准备:准备好相关材料及课件。
学生准备:课下搜集尊重人及不尊重人的小故事,课上分析探讨。
一、导入(思想驿站)
1、看一看教材62页的情景图,然后思考问题:
想一想:
(1)对于那些在学习和生活上处境不利的人,你能体会到他们的酸甜苦辣吗?
(2)我们应该怎样尊重这些人?
2、我们要尊重他人。
社会生活就像一面镜子,我们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我们。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就要学会尊重别人。我们要时时尊重他人的尊严和权利,在一言一行中都体现出对他人的尊重。
二、尊重他人,首先要注意不能妨碍他人。
1、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每一个人的言谈举止,都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与他人的生活、感受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要注意到他人的存在,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感受而不顾及别人。
2、每个人都应把私人空间和公共生活做适当的区分。在私人空间中,我们可以更加注重自我的感受,而在公共生活中,则应更多地考虑他人。诸如衣衫不整、大声喧哗、损坏公物、污染环境等行为,都是无视他人的存在,漠视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你不尊重别人,别人也可以漠视你的存在和权利。这种行为恶性循环,最终会使每个人的利益受到损害。
3、案例分析:
电影院里,晓辉和壮壮边看电影边议论,吃零食时还发出很大的音,一会儿,晓辉的手机响了,又大声接电话。
假如你坐在他俩旁边,你会喜欢他们吗?为什么?
不喜欢。因为他们只顾自己不顾别人,妨碍了我看电影,是不尊重他人的行为。
三、尊重他人,要礼貌待人。
1、礼貌待人体现了一个人对别人的尊重和友善。每一个人都希望别人对自己有礼貌,同样道理,我们也应该对别人有礼貌。
2、在学校里,认真听好每一节课,是对老师的尊重;不叫同学的绰号、关心同学,是对同学的尊重。在家里,孝顺父母、尊敬长辈,是对家人的尊重。在公共场合,使用礼貌用语、遵守秩序是对社会的尊重……礼貌待人就是尊重他人。
3、案例分析:
一批大学生到国家某部委实验室参观,部长秘书给大家倒水,同学们表情木然地看着他忙活。其中一个问:“有绿茶吗?开水太热了。”给林晖倒水时,林晖轻声地说:“谢谢,大热天的,辛苦您了。”部长来了,和大家打招呼,只有林晖鼓了几下掌。部长讲了一番话后发纪念手册,同学们都很随意地用一只手接过部长双手递过来的手册,也只有林晖双手接过,并恭敬地说了声“谢谢您”。两月后,部委实验室录用了林晖。
思考:
部委实验室为什么会录用了林晖?
四、尊重他人,应该懂得尊老爱幼、尊重女性。
1、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几千年来,人们一直把尊老爱幼作为一种社会责任和行为规范。我们应该尊敬长辈,爱护晚辈。尊重女性,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文明社会应有的法律规范和道德风尚。我们需要尊重和保障女性的权利,在生活上给予女性更多的爱护和关心。
2、尊老爱幼,尊重女性,需要我们从身边事做起,从小事做起。比自己年纪小的人,你要爱护;比自己年纪大的人,你要尊敬;跟自己是同辈的人,包括同学、伙伴等,你同样需要尊重。在家里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对父母的劳累要有感恩之意,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唠叨要予以尊重和理解,在公共汽车上为长者或孕妇让座,等等,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往往能折射出一个人的品德。尊老爱幼、尊重女性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
3、社会观察:
1991年,联合国通过了一项决议,将每年的10月1日定为“国际老人节”。除了国际老人节之外,许多国家还分别设有自己的老人节,这些老人节有的设在金秋季节,因为秋高气爽,气候宜人,适合老人参与各类活动,有益于修身养性。有的和本国的传统节日相结合,为之赋予新的意义。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为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我国政府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敬老节”。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每到这一天,各地都会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交流感情,锻炼身体,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
五、尊重他人,还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习俗。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习惯。整个世界是一个多文化的人类共同体,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每一种民族习惯、文化传统都是其成员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都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我们应当予以理解、欣赏和尊重。
2、活动平台:民族风俗习惯小调查
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风俗。
(1)说出你印象深刻的几个民族。
(2)查一查这些民族有哪些独特的风俗习惯。
六、尊重他人,需要自尊自爱。
1、自尊是尊重的前提。尊重别人首先要尊重白己,不能放弃自尊,卑躬屈膝。懂得白尊自爱,才会本着平等的态度与人交往。一个真正懂得尊重他人的人,会以平等的心态、平常的心情去面对所有人。
2、社会观察:
英国著名戏剧家萧伯纳在苏联访问期间,遇到了一个聪明活泼的小姑娘,和她玩了很长时间。分手的时候,他对小姑娘说:“回家告诉你妈妈,说今天和你在一起玩的是闻名世界的萧伯纳。”小姑娘看了他一眼,学着大人的口气说:“回家告诉你妈妈,说今天和你在一起玩的是美丽的苏联姑娘喀秋莎。”这一番话令萧伯纳大吃一惊。后来,他把这件事作为教训,铭记在心,并发誓要尊重他人。即便是对于一个小孩子,也要予以尊重,因为大家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3、我们应如何尊重他人?
(1)尊重他人,首先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不能妨碍他人。
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的言谈举止,都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与他人的生活、感受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要注意他人的存在,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感受而不顾及别人。
(2)尊重他人,需要有礼貌地与人交往。
常用的礼貌用语,社会上通用的礼仪,是人们在长期的交往中形成的,是大家公认的表达尊重的方式。我们在自己的言行中也要注意礼貌。
(3)尊重他人,还应该懂得敬重老人、照顾女性、关爱儿童。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第一个‘老’字是动词‘赡养’、‘孝敬’的意思,第二及第三个‘老’字是名词‘老人’、‘长辈’的意思;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一个‘幼’字是动词‘抚养’、‘教育’的意思,第二及第三个‘幼’字是名词‘子女’、‘小辈’的意思;两句中的‘及’都有‘推己及人’的意思。
整句话的意思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孟子在描述他所理想的社会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与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4)尊重他人,还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宗教和习俗。
(5)尊重要发自内心,出自真诚。
◆ 教学目标
◆ 教学重难点

◆ 课前准备

◆ 教学过程学会尊重
【学习目标】
1.树立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意识,在生活实践中能学会尊重。
2.明白每个人都拥有生而为人的尊严。
3.知道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
【学习重点】
1.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2.理解尊重自己就是自尊、自爱、自重和自我接纳。尊重可以给他人带来美好的感受。
3.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学习难点】
1.理解每人都拥有生而为人的尊严;
2.知道谦虚有礼、平等友善、重视他人的意见、关注他人的需要、 维护他人自尊推己及人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只有尊重自己,才会获得别人的尊重。尊重自己包括( )、( )、( )和( )等方面。
2.尊重他人是一项基本的( )要求,也是一个人( )的体现。
3.完善下列关于尊重的名言:
( );自慢,则人慢之。
( ),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
良言一句三冬暖,( )。
4.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 )。国家尊重和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 )不受侵犯。
5.相信自己的价值,不自我贬低,( )就是尊重自己的重要表现。
二、合作探究
1.尊重自己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2.刘明是校篮球队队员,有一次他的好友在课间说邻校篮球队的黄某某打的比刘明要好些。刘明觉得很没面子,伤了自尊,要和好友绝交。你对刘明这种做法怎么看?试着劝说刘明。
三、自主检测
(一)单项选择
1.“晏子使楚”这则故事告诉我们( )
①只有自己尊重自己,别人才会尊重你。
②一切应以国家利益为重,个人自尊不算什么。
③不懂得尊重他人也得不到他人的尊重。
④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是( )
①对人有礼貌 ②尊重他人的劳动
③接受他人的观点 ④尊重他人的人格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3.对新《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增加“同学之间应互相尊重、理解、宽容”内容的正确理解是( )
①心有他人天地宽 ②尊重彼此个性,宽容不讲原则
③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④只有理解他人,才能与人为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自尊是人人需要的 B.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C.自尊比尊重他人更重要 D.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5.古人说:“敬人者,人恒敬之”。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才有权受人尊重。”由此可见( )
①自尊的同时还要尊重他人
②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③要受人尊重,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学会尊重他人
④自尊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与欣赏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6.属于尊重他人表现的有( )
A.给别人起外号 B.别人问题时,不愿意帮助人,只是说:“自己想”
C.设身处地谅解别人的小错误 D.不和成绩差的同学交往
7.下列能体现出对他人尊重的是( )
①在校园里主动向老师问好
②在家里遇见父母的朋友能主动打招呼
③在学习、生活中虚心听取他人的批评、建议
④不愿与学习差的同学交往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二)判断
1.尊重他人既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要求。( )
2.尊重他人主要表现在话语上。( )
3.尊重自己与接受别人的批评是有相矛盾的。( )
4.我们要尊重那些有突出成就的人。( )
5.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 )
6.面对冒犯和侮辱,我们要宽容对待。( )
7.被别人尊重让我们感到愉快、满足、充满价值感。( )
8.维护他人的自尊心也是尊重他人的具体体现。( )
附:参考答案
一、自主学习
1.自尊 自重 自爱 自我接纳
2.道德 文明素养
3.自敬 则人敬之 自尊不是轻人 恶语伤人六月寒
4.平等 人权 人格尊严
5.不自卑
二、合作探究
1.尊重自己的具体表现有:①相信自己的价值,不自我贬低;②维护自己的形象,爱惜自己的名誉,信守自己的承诺;③不拒绝别人善意、正确的批评;④不过于爱面子,不过度维护自己。
2.刘明的做法不对,因为他过于爱面子,不能接受别人比他优秀事实,不能正视好友对他的评价,这是典型的“输不起,说不得,过度维护自己”。
我们可以这样劝说他:刘明,你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别人可能比你自己更优秀,这很正常;你要理性的听取好友的意见和看法。
三、自主检测
(一)单项选择:
BABCCCC
(二)判断: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3 /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