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本溪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全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本溪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全科)

资源简介

辽宁省本溪一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Fe 56 S 32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用品的有效成分及用途对应错误的是( )
A
B
C
D
用品
有效成分
NaCl
Na2CO3
Al(OH)3
Ca(ClO)2
用途
做调味品
做发酵粉
做抗酸药
做消毒剂
2.下列逻辑关系图示中正确的是( )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放出射线是一个自发的化学变化过程, 射线对人危害很大
B.不同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分子只含极性共价键
C.U和U是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同种核素
D.短周期第ⅣA与ⅦA族元素的原子间构成的分子,均满足原子最外层8电子结构
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用氯化铁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 Cu+Fe3+=Cu2++Fe2+
B、碳酸氢钙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Ca2++HCO3-+OH-=CaCO3↓+H2O
C、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CO32-+CO2+H2O=2HCO3-
D、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H++OH-=H2O
5.某氮的氧化物和CO在催化剂存在下充分反应,生成物质的量之比为1︰2的N2和CO2,该氧化物是( )
A. N2O B. NO C. NO2 D. N2O5
6.下列涉及的有机物及有机反应类型错误的是 ( )
A.乙烯分子与苯分子中碳碳键不同,但二者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B.酯、蛋白质、纤维素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苯、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D.1 mol乙醇与1 mol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可生成1 mol乙酸乙酯
7.设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0.56 L 丙烷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0.2NA
B.常温常压下,6.4 g 氧气和臭氧中含有的分子总数为0.2NA
C.5.6 g 铁与一定量浓硫酸恰好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一定为0.2NA
D.常温下,20 L pH=12 的Na2CO3 溶液中含有的OH-离子数为0.2NA
8.下列操作或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
A.实验I: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颜色变深
B.实验Ⅱ :烧杯中先后出现白色沉淀,后溶解
C.实验III:放置一段时间后,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
D.实验Ⅳ:为确认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9.下图为某原电池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原电池工作时的总反应为Zn+Cu2+===Zn2++Cu,该反应一定为放热反应
B.原电池工作时,Zn电极流出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C.原电池工作时,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CuSO4溶液蓝色变深
D.如果将Cu电极改为Fe电极,Zn电极依然作负极
10.已知33As、35Br位于同一周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As>C1>P B.热稳定性:HC1>AsH3>HBr
C.还原性:As3->S2->C1- D.酸性:H3AsO4>H2SO4>H3PO4
11.室温时,将浓度和体积分别为、的NaOH溶液和、的溶液相混合,下列关于该混合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若PH>7,则一定是
B.在任何情况下都是
C.当pH=7时,若,则一定是
D.若 ,,则
12.在下列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水电离产生的c(H+)=1×10-12mol/L溶液:NH4+、Na+、Cl-、CO32-
B.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Fe2+、Mg2+、NO3-、Cl-
C.能使pH试纸变深蓝色的溶液中,Na+、AlO2-、S2-、CO32-
D.含有大量Fe3+的溶液,SCN-、I-、K+、Br-
13.现有乙酸和两种链状单烯烃混合物,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a,则碳的质量分数是( )
A. B. C. D.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任何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的过程中,能量变化均相同
B.同温同压下,H2 (g)+Cl2(g)= 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
C.已知:①2H2(g) +O2(g) =2H2O(g) △H=-a kJ·mol-1,
②2H2(g)+O2 (g)= 2H2O(1) △H=-b kJ·mol-1,则a>b
D.已知:①C(s,石墨)+O2 (g)=CO2(g) △H=- 393.5kJ·mol-1,
②C(s,金刚石)+O2(g)=CO2 (g) △H=- 395.0 kJ·mol-1,
则C(s,石墨)=C(s,金刚石)△H=+1.5 kJ.mol。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
① CO2、NO2、P2O5均为酸性氧化物
② Ca(HCO3)2 、Fe(OH)3、FeCl2均可由化合反应制得
③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④ 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均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
⑤ 需要通电才可进行的有:电离、电解、电泳、电镀、电化腐蚀
⑥ 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能透过滤纸,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
⑦ 按照纯净物、混合物、强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顺序排列的是单甘油酯、混甘油酯、苛性钾、次氯酸、氯气
⑧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6.A是一种常见的单质,B、C为常见的化合物,A、B、C均含有元素X,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元素可能为铝B.反应①和②互为可逆反应
C.X元素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
D.反应①和②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
第Ⅱ卷
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52分)
17.(16分)图中X、Y、Z为单质,其他为化学物,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略去)。其中,A俗称磁性氧化铁;E是不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氟酸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组成单质Y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M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 为 ;R的化学式是 。
一定条件下,Z与H2反应生成ZH4,ZH4的电子式为 。
(3)已知A与1molAl反应转化为X时(所有物质均为固体)。放出a 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写出A和D的稀溶液反应生成G的离子方程式: 若转移0.6mol电子,生成的气体在标况下体积为
向含4mol D的稀溶液中,逐渐加入X粉末至过量。假设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请在坐标系中画出n(X2+)随n(X)变化的示意图,并标出n(X2+)的最大值。
18.( 12分)
(1)二甲醚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
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周围溶液的pH 。(填“增大”、“减小” 或“不变”)
(2)以上述电池为电源,通过导线电解池相连。两极为石墨,电解质溶液为1L
0.1mol/LKCl溶液,写出电解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室温时,按上述(2)电解一段时间后,取25mL上述电解后溶液,滴加0.2mol/L 醋酸得到右图(不考虑能量损失和气体溶于水,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①若图中的B点pH=7,则滴定终点在 区间(填 “AB”、“BC”或“CD”)。
B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 。
②D点溶液中C(HAc) C(Ac_ )(填> 、< 或= ) 。
(10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等温、等容下,已知2NO+O22NO2 △H<0,当该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NO的平衡转化率的是 (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加入NO2
D.减小压强 E.加入催化剂 F.增加NO的量
(2)若将l.00 molO2和2.00 mol NO混合充入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3分钟后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后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为2.55mol,用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mol?L-1?min-1。
(3)容积均为2 L的四个密闭容器中均进行着(2)中的反应,某温度下,各物质物质的量(mol)及正逆反应速率关系如下表所示:
容器编号
n(O2)
n(NO)
n (NO2)
v正与v逆的关系

0.20
0.10
0.20
v正=v逆

0.20
0.40
1.00
②v正___v逆?

0.60
1.20
0.80
③v正___v逆?
①若方程式系数为最简整数比,则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填写表中空格: ② ③ (填>或 <)
20.(14分)铁、铝、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请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生铁中含有一种铁碳化合物X(Fe3C)。X在足量的空气中高温煅烧,生成有磁性的固体Y,将Y溶于过量盐酸的溶液中含有的大量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溶液中有Mg2+、Fe2+、Al3+、Cu2+等四种离子,向其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后,过滤,将滤渣高温灼烧并将灼烧后的固体投入到过量的稀盐酸中,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________;
A.Mg2+        B.Fe2+
C.Al3+ D.Cu2+
(3)氧化铁是重要工业颜料,用废铁屑制备它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①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__。
②写出在空气中煅烧FeCO3的化学方程式 ;
(4)有些同学认为KMnO4溶液滴定也能进行铁元素含量的测定(5Fe2++MnO4-+8H+===5Fe3++Mn2++4H2O)。
a.称取2.850g绿矾(FeSO4·7H2O)产品,溶解,在250mL容量瓶中定容;
b.量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
c.用硫酸酸化的0.01000mol/L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20.00mL。
①实验前,首先要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MnO4溶液250 mL,配制时需要的仪器除天平、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外,还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同学设计的下列滴定方式,最合理的是________。(夹持部分略去)(填字母序号)
③计算上述样品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为 。
辽宁省本溪一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化学答案
1B2D3D4C5B6D7D8C
9C10C11A12C13C14D15A16D
17.(16分)(1)第二周期第ⅥA族 离子键 共价键 H2SiO3(H4SiO4)
(2)
(3)8Al(s)+3Fe3O4(s)=9Fe(s)+4Al2O3(s) △H=-8aKJ/mol
(4) 3Fe3O4+28H++NO3-= 9Fe3++14H2O+NO↑,4.48升。
(5)图像为:
18(12分)(1)O2+4H++4e-=2H2O 减小
(2)2Cl-+2H2OH2↑+Cl2↑+2OH-
(3)①AB C(CH3COO-)=C(K+>C(H+)=C(OH-) ②<
19(10分)(1) B、C、 (2)0.075(3) ①40 ②< ③ >
20.(14分)(1)Fe2+、Fe3+、H+  (2)B、C
(3)①过滤(1分) 洗涤(1分) ②4FeCO3+O2=2Fe2O3+4CO2
(4)①250 mL容量瓶 ②b ③0.975(其余均为2分)
辽宁省本溪一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25小题,共50分)
1、某学者指出:“中国史上秦以前的所谓封建,乃属一种政治制度,与秦以后的郡县制度相针对。西洋历史的中古时期有一段所谓Feudalism的时期,Feudalism并不是一种制度,而是一种社会形态。现在,把中国史上的‘封建’二字翻译为西洋史上的Feudalism,便犯了名词纠缠之病。”对其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史上秦以前的“封建”是指封邦建国
B、西洋历史中的“封建”是指一种思想潮流
C、中国秦以后的社会是真正的封建社会
D、中国史与西洋史没必要进行比较研究
2、《中国人史纲》中曾有这样的描述:“贵族跟平民的等级是严格的,只有□□一条似有似无的狭径,如进士及第等,作为庶民爬上贵族地位的阶梯,而贱民则连这个狭径都没有。” 资料中的□□可能是
A、门第 B、科举 C、战功 D、耕织
3、有学者研究发现,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现象,即使在江南富庶之地也同样如此。出现这一现象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削弱 B、文化教育落后,官僚人才缺乏C、商品经济发达,弃官从商普遍 D、经济重心南移,文人弃北趋南
4、钱穆曾说“王家与士庶人家在政治制度上是不相悬异的”,也就是说“陛下有海内而弟子为匹夫”。这是对下列哪项制度的评价?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三公九卿制 D、王位世袭制
5、法国著名学者雷奈·格鲁塞在《东方的文明》中写道:“秦代在历史上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周时已有的中国的力量,由它一个最有生气的成分聚合、集中起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B、实现了国家统一
C、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 D、创立三公九卿制
6、有人在评述秦朝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奴隶群。尤其是崇古的儒家学派的学者,面对着这么大的巨变,大惑不解。”儒家学派的学者“大惑不解”是因为“巨变”
A、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B、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础
C、加剧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 D、削弱了宗法制的作用
7、晋代博玄提出:“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后魏农学家贾思勰进一步提出“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的经营思想是
A、趋利避害 B、精耕细作 C、量力而行 D、扬长避短

8、乾隆四十年(1775年),两江总督高晋两次到松江府一带巡视后禀奏说:“以
现在各厅州县农计之,每村庄知务本种稻者,不过十分之二三;图利种棉者,则有十分之七八。”上述材料反映了
A、资本主义萌芽在松江府一带出现 B、松江府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C、松江地区农业商品化的发展 D、重本抑末政策有所松弛
9、据《礼记·月令》载:“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毋悖于时,毋或作为淫巧,
以荡上心。”《礼记·王制》中还说,如有人挟“奇技奇器以疑众,杀”。
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中,这种指导思想对手工业生产实践产生的影响是
A、政府轻视对手工业生产管理 B、扼杀了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
C、手工业产品的质量难以提高 D、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无法扩大
10、2010年2月25日时代周报载文指出:明朝的经济政策具有连贯性,它是由朱元璋一手设计,可称为“洪武型”的经济政策,是宋朝政策的“大跃退。由此可以看出,“洪武型”经济政策的特点是
A、固守农耕经济 B、扩大商业往来
C、规范商业行为 D、发展对外贸易
11、2011年6月16日凌晨,我国大部分天空逐渐出现一轮红月亮,成为11年来月全食持续时间最长和食分最大的月全食。如果这一现象发生在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最有可能的感慨是
A、皇天见异,天灾将至,各级官吏谨防以待
B、皇天见异,非祥瑞之兆,必有反民
C、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
D、此乃天理循环,日月运动所致,不足为虑
12、从2008年中国奶制品污染事件到2011年的“地沟油事件”,食品安全问题一次又一次冲击着人们的道德底线,人们用一句流传了千年的愤论:“真是伤天理”了,表达自己的不满。这里的“伤天理”古代主要是指
A、与当事人的基本意愿不符 B、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C、违反了当时的社会法律 D、违背了封建伦理道德
13、法国索邦大学教授格扎维埃·瓦尔特曾说:“孔子是‘没有疆域的国王’,他的思想对中国人影响至深。在全球化的今天,人类要继续前行,应当回到2500年前的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当今人类从孔子那里汲取的智慧不应包括
A、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D、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14、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后举行的记者会上,引用了古人的一句名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用以明志。下列与这一名言的出处作品属于同一艺术风格的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15、儒家民本思想以“君主民从”的既定关系为前提,讨论为君之道与治民之道,其最终取向是通过规范君主对民的政治行为实现国泰、君尊、民安。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意义:其一,人民的利益是国家和社会的价值主体;其二,君主权力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挤才能巩固。上述材料表明儒家思想
①重民意 ②重民生 ③重教化 ④重权威 ⑤重法制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
16、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A、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 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的根本变革
C、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 D、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
17、某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评价某一改革说道:“(他的改革)……抽调贵族势力的基础,使不同部落的成员混合起来……让更多的人可以参加到政府中。”该老师所评价的是
A、梭伦改革 B、克里斯提尼改革
C、伯里克利改革 D、商鞅变法
18、1992年,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中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材料中“某种暂时复辟”是指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斯大林模式全面推行
C、雅尔塔体制的瓦解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19、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作者认为理学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原
20、1904年,刘汉公著《太平天国战史》。孙中山为其写序称:“汉公是编,可谓扬皇汉之武功,举从前秽史一澄清其奸,俾读者识太平朝之所以异于朱明,汉家谋恢复者不可谓无人。”对此话理解正确的是
A、孙中山客观地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积极作用
B、孙中山的目的是借太平天国运动宣扬反满革命
C、孙中山基本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
D、孙中山全面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
21、有人认为:“民国成立后,国家自国家,社会自社会。”这一观点的含义是
A、辛亥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 B、民主思想未对民众产生影响
C、传统社会没有得到根本改造 D、各省对共和政体并不认同
22、毛泽东在1938年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八个月中,陆空两面都做了英勇的奋战,全面实现了伟大的团结,几百万军队与无数人民都加入了火线;其中几十万人就在执行他们的神圣任务中光荣地、壮烈地牺牲了。”在此,毛泽东
A、认为政府的错误导致此阶段伤亡过大
B、肯定全民族抗战功绩以鼓舞全国士气
C、充分肯定抗战以来敌后战场的功绩
D、认为抗战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
23、英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D、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24、“为了实现这种奇迹般的发展目标,每个人都被鼓励参加工业生产;这样,每个人,不管其职业是什么——政府官员、农民、学生、教授、工人等等——都成了无产阶级。”这句话描述的是
A、大跃进运动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一五计划
25、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纪念近代一位著名革命家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他以敏锐的眼光,深刻认识到这场革命将对二十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产生划时代的影响,也从中看到了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中国人民求得解放的希望。……他自己的觉悟得到迅速提高,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这场革命”和推动他转变的社会运动分别是
A、十月革命 新文化运动 B、十月革命 辛亥革命
C、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D、第二次工业革命 新文化运动
二、非选择题(50分)
26.“比较”是确定事物之间相同点和相异点的思维方法,它为客观全面地认识事物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比较”也是一种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虽然中文字面相同,在实质内容方面无疑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的。
——戴维·米勒、韦农·博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
材料二:中国进入近代以前,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又与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不同,它不是指人们投票选举代表、议员或者自基层到高级的各级领袖,而完全是指另外的、今人已经相当陌生却正是我们所要叙述的东西。而由此一古代概念的完全更新,也正好可以从一个侧面见出天翻地覆的百年世变。
——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阐释》
材料三:“民主”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早出现于《尚书》:“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意思是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我们(雅典)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
——《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的“选举”与西方现在流行
的“选举”之间的根本性差别?(4分)
(2)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指什么制度?西方这一制度与古代雅典的制度有什么不同?(6分)
(3)材料三中出现了古代东西方世界对“民主”一词赋予的不同含义,请指出它们的不同?(4分)
27.(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例如一万年前,在人口和资源的压力下,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是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
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
几百年前,欧洲农耕文明的发展也面临着人口与资源的激烈矛盾。后来,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开始了文艺复兴,发明了蒸汽机,并因此牵动了工业革命,展开了一场人类对自然更大的征服运动。工业文明开采挖掘出地底深处的几百种矿产资源,将其转化为人类可支配使用的财富,支撑了人口新一轮的膨胀。又经过几百年的内外战争,逐步建立起了以自由企业为中心的自由民主政体。
材料三 为获取资源与市场,工业文明的先导国家以枪炮打开了地球上一切民族和国家的大门,迫使一切后进民族走向工业化之路。近代中国,为实现民族的平等和国家的发展,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期,百年动荡,内忧外患,血流成河。
当前,全人类正共同面临着一场新的文明转型,如果没有新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如果没有新的全球资源配置体系的革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矛盾将会迅速激化,人类就有可能越不过这次文明转型的门槛。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人类经历了怎样的由低级文明向高级文明的演进过程?影响
文明转型的最主要的两大因素是什么?(7分)
(3)根据材料二,分析归纳工业文明的形成具有怎样显著的特点?(4分)
(4)结合材料三谈谈,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应对“新的文明转型”?(3分)
28.中国妇女在古代和近现代的不同际遇,反映了社会文明的演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妇女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丈夫病故,“问,或有孤孀贫穷无托者,可有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二程全书》)“问,妻可出(休)乎?”程子曰:“妻不贤出之何害?”(《性理大全》)宋代之后“女子无才便是德”逐渐盛行。《颜氏家训》主张“妇女只许粗识柴米鱼肉数百字,多识字无益而有损也。”《女儿经》:“为甚事,裹了足,不因好看如弓足,恐她轻走出房门,千缠万裹来约束。”(妇女)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礼仪》)
材料二 见下图
(1)依据材料一,指出古代妇女受到种种压迫的表现。(不得摘抄原文)(5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妇女问题上中国古代思想家有哪些不同的主张。(6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对妇女解放的作用,并分析妇女解放对中国社会进步的影响。(5分)
辽宁省本溪一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50分
ABACA、DBCBA、CDCCB、BBDBB、CBDAA
二、非选择题:50分
26.(14分)
(1)中国:基本限于统治集团内部,是奴隶主或地主阶级的选举;
西方:是在平等、民主、自由的基础上的资本主义“选举”制度。(4分)
(2)制度:资产阶级代议制。(2分)
不同:古代雅典的选举是直接民主;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
现代西方的选举是间接民主;实质是资产阶级民主。(4分)
(3)古代中国的“民主”是指为民做主的、有德行的君主;
古代西方的“民主”是指“人民主权”。 (4分)
27.(20分)
(1)基本特点: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
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的产业结构;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6分)
(2)过程:渔猎采集文明到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3分)
因素: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4分)
(3)特点:生产力迅速发展;
伴随着对自然更大的征服和对落后农业国家的征服;
先进的工业国家迅速积累财富;
建立了资本主义自由民主政体。(4分)
(4)加快科技进步与新技术发展;
建立新的资源配置体系;
促进和谐发展。(3分)
28.(16分)
(1)无受教育权;没有婚姻自由;男尊女卑;缠足,损害身心健康;
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依据材料,言之有理即可,5分)。
(2)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
程朱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
李贽批判 “存天理,灭人欲”,提出男女平等。(6分)
(3)作用:有利于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获得思想解放。(2分)
影响: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推动经济和社会的进步;
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有利于女性充分地实现自身价值。(3分,3点即可。)
辽宁省本溪一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时间 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 每小题2分 共60分)
第30届奥运会于英国伦敦夏令时(比标准时间快一小时)7月27日20:12开幕,下图是开幕当日四个城市的昼夜长短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1--2题。
1.甲、乙、丙、丁四地,从南向北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丙丁乙甲 C.乙甲丁丙 D.甲乙丁丙
2.图中四地,可能为伦敦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α=23°26′。据图完成3--4题。
3.此时,国际标准时为( )
A.6月22日0时 B.12月22日6时
C.6月22日12时 D.12月22日8时
4.上左图所示半年后,关于上右图中河流与潜水面的关系,正确的是( )
A.巴拉那河沿岸的潜水面为a状态
B.黄河下游沿岸的潜水面为b状态
C.密西西比河沿岸的潜水面为a状态
D.开普敦地区的潜水面为b状态
下图为某地及附近地区大气水平运动俯视示意图。据此回答5--6题。 5.该地区大气运动系统属于( )
A.三圈环流 B.季风环流
C.热力环流 D.气旋和反气旋
6.①②③④四地中,最适宜布局钢铁厂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一艘满载工业燃油的油轮,某年7月在右图中海域沉没,船上燃油大量外泄。读图回答7—8题。
7.该海域位于( )
A.南太平洋 B.北太平洋
C.印度洋 D.北大西洋
8.此时油轮外泄的燃油将向什么方向的海域扩散( )
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
2011年冬季,我国南方地区出现罕见的强降温并普降大雪,湖南、贵州和我省北部山区遭受严重雪灾,造成大面积地区停电和严重的交通阻塞。读“贵州某地区降雪量随海拔高度变化图”, 回答9--10题。
9.该地降雪最多的地区海拔高度约为( )
A.1600m B.1500m
C.1300m D.1000m
10.下列关于雪灾成因以及同期相关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南下冷空气势力偏强
②三峡水库的修建
③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灾害发生的频率增加
④我国南方地区气温的距平值为正值(注:距平值为实际值与多年平均值的差)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读下列各图,回答第11--12题。
11.图1为“庐山景观图”,判断庐山多云雾的原因是( )
①临近江河湖泊,水汽充足 ②气旋、锋面活动频繁,降水丰沛 ③山中多沟壑涧谷,水汽不易扩散 ④地面温度较低,气流下沉显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图2为几种山地成因示意图,其中与庐山的形成原因相吻合的是( )
图2
① ② ③ ④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达喀尔拉力赛是世界上最严酷和最富有冒险精神的赛车运动。第34届达喀尔拉力赛于2012年1月1日在南美三国举行。读图回答13--14题。
13.选手沿途遇到的最多“险境”,可能是( )
A.繁密雨林 B.干热荒漠
C.泥泞沼泽 D.冰天雪地
14.关于图中西海岸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脉仅分布在智利西境内
B.山脉使沿岸地区同一种气候类型的分布 向东西方向延伸
C.该山脉是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而成 D.该山脉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张裂而成
下图为中纬度某山地北坡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图中1~4对应的垂直自然带依次可能为( )
A. 山地针阔林带、高山灌丛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山荒漠带
B. 山地针叶林带、山地针阔林带、高山荒漠带、高山灌丛带
C. 山地针阔林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山灌丛带、高山荒漠带
D. 山地针叶林带、高山灌丛带、山地针阔林带、高山荒漠带
16.图中H湖泊可能为( )
A. 为火山口湖 B.为咸水湖 C. 为断层湖 D.为内流胡
读图,回答17--18题。
17.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箭头正确表示了潜水的流向
B.图中P点潜水的埋藏深度为10米
C.图中Q点的潜水位为20米
D.图示地区地形主要为山脊和山谷
18.要获得充足的地下水资源,图示地区打井的最佳地点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图,回答第19--20题。
19.设图中横坐标为1~12月,纵坐标为某项地理事物的统计数值( )
A.若图中曲线表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则该地可能位于北极圈以北
B.若图中曲线表示某地气压值,则该地可能位于蒙古高原
C.若图中曲线表示某地降水量,则该地可能位于巴西高原
D.若图中曲线表示某河流流量,则该河流可能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20.设图中横坐标为年代,纵坐标为某项地理事物的统计数值( )
A.若图中曲线为某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则该国家的人口总数量减少
B.若图中曲线为某城市城区人口比例,则该城市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C.若图中曲线为某地区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则该地区农产品自给率下降
D.若图中曲线为某区域大气环境污染指标,则该区域处于工业化早期阶段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地租水平与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21--22题。
21.有关2010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地地租低于周边地区 B.人口密度与地租水平呈正相关
C.b地交通便捷程度可能好于a D.人口密度由市中心向外呈下降趋势
22.2010年,c地人口密度大于市中心,原因最可能是( )
A.c地面积狭小,人口密度大 B.c地工业发达,工人众多
C.c地交通便利,流动人口多 D.c地为住宅区,人口稠密
下表所示我国不同地区2010年粮食生产效率。读表回答23--24题。
23.表中所示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地区及其原因分别为( )
A.东南省份精耕细作 B.东北和新疆机械化水平高
C.东南省份科技水平高 D.东北和新疆劳动力廉价
24.自然资源效率最低地区与最高地区相比,其种植业优势主要表现在( )
①光照充足 ②昼夜温差大 ③水热配合好 ④机械化水平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2012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面临的“招工难”、“用工荒”局面仍未得到有效改善,高悬的招工条幅已经成为这些地区的日常风景。根据相关知识,读右上图,完成25--26题。
25.图中是四种工业区位选择结构图,最有可能面临用工荒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6.“用工荒”对沿海地区经济的可能影响是( )
A.减少资金投入,缩小生产规模
B.促进农业发展,改善粮食供应
C.增大重工业比重,减少用工数量
D.刺激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如果每个气候资源类型以三个阿拉伯数字表示,三个数字从左至右表示水分资源、热量资源、光照资源的质量等级。读“我国气候资源类型分布表”,回答27--28题。
27.X地可能是 ( )
A.柴达木盆地 B.漠河附近地区
C.台湾西部平原 D.河套平原
28.Y类型代号应为 ( )
A.134 B.421 C.143 D.222
29.禽流感在全球呈现蔓延中,候鸟迁徙是禽流感传播的主渠道。禽流感的蔓延之势直接参与了( )
①生物循环 ②水循环
③大气环流 ④地壳物质循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0.下图为“某经济示范区体系
示意图”,该示范区的优势主要
体现在( )
A. 高新技术、劳动力
B. 市场、交通
C. 自然资源、市场
D. 交通、清洁技术
二.综合题(4小题 共40分)
31.读某区域图,回答问题:(10分)
(1)比较A、B两地(年平均)气温日较差的大小,并简要分析主要原因。(5分)
(2)说明B地的自然带名称并分析成因。(5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2008年我国良种奶牛的主要分布(单位:万头)
内蒙古
71.9
青海
11.5
河北
61.2
上海
5.8
新疆
118.9
云南
10.4
山东
21.1
天津
4.6
黑龙江
69.8
北京
9.5
陕西
15.7
山西
12.7
材料二 西欧部分国家城市化水平
国家
英国
法国
荷兰
比利时
城市人口比重
90%
76%
90%
97%

(1)由材料一总结我国乳畜业的主要分布地区及主要区位因素。(6分)
(2)结合材料二及西欧自然环境特征分析西欧乳畜业发达的条件。(4分)
3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澳大利亚最大钢铁公司在印度投资建立多家工厂,以满足印度汽车制造商和建筑商对钢材的大量需求。
材料二 印度已成为向澳大利亚移民人数增长最快的国家。
材料三 澳大利亚和印度略图
(1)A地农业地域类型为___,该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自然条件为___。(2分)
(2)简析印度吸引澳大利亚钢铁公司建厂的主要区位条件。(4分)
(3)分析促使大量印度人移民澳大利亚的原因(3分)
34.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资料一:下图为“浙江纺织服装业向新疆转移示意图”。
资料二: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把新疆建成依托内地、面向中亚乃至欧洲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加工基地和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
资料三:浙江省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大省,长期以来,产品除满足国内需求,还远销美国和欧盟,产业整体效益水平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近年来由于生产环境的变化,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浙江纺织服装业开始实施向中西部转移的策略。
(1)简述在纺织产业链中浙江与新疆分工的差异及主要原因;(8分)
(2)简述产业转移对新疆地区的影响。(3分)
辽宁省本溪一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1D
2D
3B
4C
5C
6A
7C
8B
9D
10C
11A
12C
13B
14C
15C
16A
17A
18B
19D
20B
21C
22D
23B
24A
25D
26D
27B
28A
29A
30D
31题:(10分)
(1)A地气温日较差大于B地(1分) .因为A地降水比B地少,晴天多,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弱,日较差大:(2分);? A地以荒漠为主,B地以森林为主,下垫面性质不同,A地吸热和放热快,所以昼夜温差大.(2分)
(2)B地为热带雨林带,(1分)? 成因: 地处低纬,(1分)东南信风(1分)带来海洋湿润水汽遇到山脉阻挡形成地形雨(1分);暖流流经增温增湿.(1分)
32题:(10分)
良种奶牛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华北地区与大城市周围地区(4分)饲料和市场(2分)
西欧平坦的地形、湿润的气候为乳畜业提供饲料条件,而城市化水平高和饮食习俗为乳畜业发展提供市场条件。(4分)
33题:(9分)
(1)混合农业(1分)限制性自然条件: 降水少(或灌溉水源不足)。(1分)
(2)印度煤、铁、锰等矿产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市场广阔;政策支持;海陆交通便利。(答对其中四点得4分)
(3)印度人口众多,人口压力大;就业困难;社会福利保障差。(或答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好。)(3分)
34题:(11分)
(1)浙江主要从事纺织服装产品的研发设计、市场营销;(1分)浙江经济发达,交通通信便利, 发展的历史悠久,靠近沿海,国内外市场广阔;(4分)
新疆主要从事纺织原料的生产加工;(1分)靠近棉花原料产地,劳动力低廉;(2分)
(2)增加就业机会;(1分)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促进了经济发展;(1分)可能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对水资源产生一定的需求压力。(1分)
辽宁省本溪一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政治试题
第Ⅰ部分(选择题 共60分)
本部分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近期,我国实施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据此回答1-2题
1.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2年7月6日开始,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我国作出降息决策的现实背景可能有
①欧债危机蔓延,影响我国出口
②物价上涨过快,通货膨胀严重
③企业成本居高不下,经营困难
④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国务院发文要求各地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下列能正确反映国家政策与房价之间关系的选项是
①利率上调→购房成本增加→购房需求下降→房价下跌
②保障房建设→住房供给增加→住房供求矛盾缓解→房价下跌
③居住用地供应增加→建筑成本降低→住房供过于求→房价下跌
④上调房产税率→购房成本减少→购房需求下降→房价下跌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CPI消费者价格指数,是反应经济发展重要指数,据此回答3-4题
3.CPI 是物价涨跌状况,从供求关系方面考虑,CPI这个经济数据对股市大盘的影响是
①一般情况下,物价上涨,股价下跌;物价下跌,股价上涨
②产品价格上涨高于借贷成本时,公司利润上升,股票价格也会上升
③物价上涨引起公司成本上升,利润降低,股价也随之降低
④物价上涨引起投资者退出股市而转向房产、贵金属等保值性强的物品,使股价下跌
A.①②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读右经济走势图(图7),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①从A点到B点,适宜减少财政支出,降低货币流通速度
②从C点到D点,适宜扩大财政盈余,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③在B点时,居民可能减少存款,增加现期消费
④在D点时,银行存款可能增多,存款收益下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假定2012年3月用100元人民币可以购买10件甲商品,此后物价一路仰冲,截止2012年10月,用100元只能购买8件甲商品,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货币贬值  , 物价上涨   。
A.25%,20% B.20%,20% C.20%,25% D.25%,25%
6.下面图表是关于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①②③④是解决对应环节问题的措施。你认为哪个措施能够很好地解决对应环节的问题。
A.① B.② C.③ D.④
7.据市场配置资源的有关原理,若要下面的流程图正确反映市场对资源的配
置,则①②应为
A.①某商品供过于求②扩大生产,社会资源进入
B.①某商品供不应求②缩小生产,社会资源退出
C.①某商品供过于求②缩小生产,社会资源退出
D.①某商品供不应求②扩大生产,社会资源进入
8.漫画《四马难追》给政府的启示是
①增加财政支出,刺激需求增长
②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总供给
③上调银行利率,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
④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比重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9.近几年“用工荒”让农民工持续成为焦点,往年“用工荒”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发达区域,如今已扩散到中西部的部分省份。对于“用工荒”的出现,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①工资增长缓慢、生活成本不断提高
②国家逐步形成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③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④“民工”逐步树立了正确的就业观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2012年“两会”前夕,人民网对“2012年两会热点话题”开展调查,调查结果(局部)见下表。回答10~11题。
10.从哲学角度看,这一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B.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类的认识能力
C.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认识过程
D.意识对于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11.假如就人民网开展这一调查活动进行评论,你会选择
①维护和保障了公民提案权和自由表达权
②拓宽了公民合理诉求和意愿表达的渠道
③促进代表委员进一步了解民情、反映民意
④将党的意志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上升为国家意志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2.三千年前的诗,成功地融化进现在的歌词中。方文山的《青花瓷》中“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陈小奇的《涛声依旧》中的“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游过了四季,荷花依然香,等你宛在水中央”。这种风格的创作说明
A. 东西整合能使现代艺术具有古典韵味
B. 古今整合能使古典艺术焕发现代价值
C. 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实现作品的创新
D. 实践是现代艺术发展的主要源头
13.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J·K·罗琳的经典儿童小说《哈利·波特》中的故事被引入到了表演中。从1997年《哈利·波特》首部作品诞生,到2011年8月终结版电影全球上映,其在全球的图书、电影、主题公园等,各种开发价值已超过300亿美元。这启示我们
A.夯实经济基础,壮大文化产业
B.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品牌
C.增强文化实力,提升综合国力
D.借鉴外国文化,推动文化创新
14.“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意游于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这告诉我们
A.要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D.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5.150多年来,一些重大发明,如照明、通信、汽车等技术,都是在世博会上面世后才逐渐转化为主流产业的。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
A.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B.文化的传播与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文化的交流和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D.现代大众传媒超越时空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传播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走红荧屏,给人们带来了超越美食的思考。据此回答16——17题。
16.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食材、主食、转化、储藏、烹饪、调和、生态等7个主题讲述了千百年来中国人独特的饮食习惯。“千百年来中国人独特的饮食习惯”
①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②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
③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④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舌尖上的中国》触动了无数人的味蕾,透过屏幕,观众们仿佛嗅到了家的味道、童年的味道、故乡的味道。为制造出这些“触动人心”的味道,央视纪录频道另辟蹊径,改变以往纪录片“宏大叙事”的表达方式,以浓浓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气息成功突围,用日益精良的制作水平使影像信息得以更完美的呈现和表达。从文化生活角度,材料主要启示我们
A.文化创作的灵感直接来自实践
B.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要汲取外来饮食文化中的长处
D.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南海和平与稳定符合南海周边各国的利益。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请回答18—19题
18.中国坚持南海争议应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友好协商,和平谈判,坚决反对外部势力以任何借口介入,这表明
①维护国家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②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③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④中国以平等互利原则处理南海争议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19.我国明确表示,在有关南海的领土划界、油气开发、渔业需求等问题中,领土划界是我国在南海核心利益。这反映出,我国外交政策捍卫的最高利益是
A.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B.我国的发展和繁荣
C.国家间的共同利益
D.我国的独立和主权
20.“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如果一个国家出现动乱,那并非因为他们贫穷,而是因为他们想致富。”此为著名的“亨廷顿悖论”。我国要走出这一悖论,从政治体制改革的角度看必须
①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化选举和监督机制
②建立一个强硬的政府,规范责任和决策机制
③完善党的领导方式,科学执政,依法行政
④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热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2012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在旅游景点,许多游客对环境卫生不满,但有的抱怨、有的随波逐流。某景区的一块提示牌上写道:“你所在的地方就是中国,你怎么样,中国就怎么样;你有光明,中国就不黑暗。”该牌子上的观点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B.价值观对人的行为有导向作用
C.矛盾的普遍性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D.事物的性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22.“附着在大地上,你是土壤;沉浮在空间里,你是尘埃。”诗人林希这首蕴涵深意的哲理诗《土》给我们的人生启迪是
A.价值判断决定着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B.实现人生的价值离不开正确的价值选择
C.人的社会地位影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D.投身于实践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23.“神九”和“天宫一号”在同一时刻以同样的速度到达同一个地点为交会;当二者的速度、位置、姿态、偏差等11个参数满足后,相撞、捕获、缓冲、校正、拉近、拉紧、密封、刚性连接过程为对接。天宫“飞吻”最终成功表明
①人类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②交会是对接的必要准备,对接是交会的必然结果
③“神九”和“天宫一号”相互吸引、包含和转化
④认识复杂事物要运用综合思维方法,遵循有序性原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作家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学者周国平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去品味和体验。”从哲学角度讲,两个观点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A.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B.人的认识结果是客观对主观的作用决定的
C.意识对于客观事物的反映是能动的反映
D.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认识过程
25.下列说法与漫画《一对小花狗》所蕴涵
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欲先弱之,必先强之
B.弱者恒弱,强者恒强
C.以弱胜强,以强凌弱
D.弱者自弱,强者自强
26.美国的金门大桥是“4+4”八车道模式,由于上下班车流在不同时段出现两个半边分布不均的现象,桥上经常发生堵车问题。一个年轻人建议把原来“4+4”车道模式按照上下班的车流不同,改为“6+2”或“2+6”模式。整个桥面的车道仍是八车道,但堵车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故事告诉我们
既要注重量变,更要促成质变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③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④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能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27.“范氏之亡者,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下列选项中与掩耳者想法相一致的是
A.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B.“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C.自然界是“绝对观念”的“影子”
D.“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28.在西方哲学史上记载着这样一件事情:有人说水变成了酒,怎样鉴别其真假呢?大家去请教一位哲学家。这位哲学家回答:“如果在座的各位都感觉到是酒,并一致地认为是酒,那就不应怀疑酒的存在了”。下列观点与这位哲学家观点一致的有
①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②意志是一切存在和运动的根源
③万物皆备于我
④绝对理念是万事万物的本源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9.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神话被告打破。这启示我们
A.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C.对同一事物的判断因人的主观性而产生差异
D.真理适用于任何已知和确定的历史条件和范围
30.漫画《新星》(漫画中的字:能随风飞到天上去的,一定没有什么分量)对我们生活的哲学启示有
①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②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
③既立足整体,又重视局部
④要在实践中不断改造主观世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第Ⅱ部分(主观题 共40分)
31.在我们的生活中,经济现象无处不在。请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对下列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一 : 进入2012年8月,国内最引人注目的经济现象莫过于京东、苏宁、国美的家电价格战。8月14日,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发微博称“从今天起,京东所有大家电保证比国美、苏宁连锁店便宜至少10%以上。”这一消息引发了众多消费者与业内人士的强烈关注。苏宁、国美分别表态应战。8月15日上午9:00,以京东、苏宁、国美为三大主角的价格“三国杀”正式上演。
(1)结合材料一,分析“价格战”对消费者的影响。(6分)
案例二:进入2012年9月份, CPI同比涨1.9% PPI降3.6%,从CPI的分项数据来看,食品与非食品价格涨幅出现反向,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2%,涨幅较上月回落1.3%,而非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4%,创17个月新高。其中,猪肉价格环比继续上涨2.3%,同比跌幅收窄,粮食价格环比、同比均有上升;受双节因素影响,衣着、娱乐教育等细项环比均有较大程度上涨,交通通信价格跌幅收窄;居住类价格已连续三个月上涨,服务价格同比涨幅2.3%为年内最高。
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折射着消费需求是否旺盛。CPI下行是经济增速放缓的结果,在外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如果CPI持续下行,会进一步影响投资意愿,导致企业盈利水平下降,反过来影响经济增长。专家分析,尽管当前物价上涨压力已经出现,但是至少在年内C PI涨势都可能较为温和,通胀缓解为下半年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带来了空间。三季度仍可能降息一次,至年末准备金率还有200个基点的下调空间。
(2)联系案例二,谈谈你对国家货币政策空间打开的认识。(6分)
32.材料一:从新中国成立起,我国的科技事业就开始奠基,并和共和国一起发展、腾飞。6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把科技摆在重要战略地位。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科教兴国”到“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独立自主地建立起现代科学技术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科技发展道路。
(1)结合材料一,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党和政府重视科技发展的重要意义。(8分)
材料二:当前,党和政府在经济发展上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更趋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有所增加。随着改革的深化,大量新的社会矛盾要求我们去正确解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利益格局呈现新的变化,大量新的社会关系,需要我们去合理协调;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如何应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新问题,需要我们科学判断和应对等,这一切都是对我们党执政本领的考验。
(2)运用党的执政方式的知识,分析我党如何应对材料二中的这些矛盾和问题。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象征高贵与力量,彰显昂扬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Dragon(中文译为“龙”)是罪和异教的象征。20世纪末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包括国防力在内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西方某些人常用Dragon歪曲地指代中国龙,用Dragon的庞大身躯和残暴特性来暗示中国的强大和对别国的威胁,鼓吹“中国威胁论”。
(1)中西方关于龙的认识有明显差异,请说明其哲学依据。(4分)
(2)中西方关于龙的认识有明显差异,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4分)
材料二 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中国共产党人经历了一个探索过程。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十七大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战略任务,强调从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三个方面加以转变;十七届五中全会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更加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并作出了具体部署。
(3)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党对经济发展方式的探索过程。(6分)
辽宁省本溪一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政治参考答案
1----5 BACAC 6--10CDBAD 11---15CBBBC
16—20BDCDB 21—25CBBDD 26---30DDBAC
31、(12分)(1)①价格变动影响生活,一般说价格下降会引起需求量的增加。
②家电属于高档耐用消费品受价格变动的影响程度大,商家的“价格大战”使价格下降会引起消费者对需求量迅速增加。
③商家的“价格大战”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生活水平。(每点2分,共6分。)
(2)①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中常用的手段之一,下调存贷款利率和准备金利率是运用经济手段调控经济表现。
②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下调存贷款利率和准备金利率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
③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在外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下调存贷款利率和准备金利率有利于刺激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每点2分,共6分。)
32.(14分)(1)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视科技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科技支撑。
②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重视科技发展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贯彻对人民负责原则的要求。
③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与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发展科技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④重视科技发展也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每点2分,共8分。)
(2)①坚持科学执政。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以解决经济运行中面临的诸多问题;
②坚持民主执政。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协调人民内部各种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③坚持依法执政。随着改革的深化,不断推进国家各项生活的法制化和规范化。
(每点2分,共6分。)
33.(14分) (1)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由于取材于现实世界中的原型不同,中西方关于龙的认识也不同;(2分)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社会历史、知识与文化背景等的差异导致社会实践活动的差异,决定了中西方关于龙的认识具有差异性。(2分)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4分)
(3)①规律是客观的,要求我们按规律办事。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把握规律,使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建立在认识和把握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2分)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党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是永无休止的过程。(2分)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产生了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又推动了对经济发展方式认识的不断发展。(2分)
辽宁省本溪一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数学(文科)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设全集,集合,则( )
A. B. C. D.
2.已知,是虚数单位,则( )
A.1 B. C. D.2
3.设数列是等差数列,若,则( )
A.14 B.21 C.28 D.35
4.设,若非是非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5.直线 与圆的交点个数为( )
A.1 B.2 C.0或2 D.1或2
6.已知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则输出的i的值为( )
A.7 B.8 C.9 D.10
7.设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三个不同的平面,有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 ②若
③若 ④若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8.设非零向量满足,,则的夹角为( )
A. B. C. D.
9.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为4,则的最小值为( )
A. B.2 C. D.4
10.已知函数和的图象的对称中心完全相同,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1.已知椭圆,M,N是椭圆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P是椭圆上任意一点,且直线PM,PN的斜率分别为,若=,则椭圆的离心率( )
A. B. C. D.
12.一个底面为正三角形且侧棱垂直于底面的三棱柱内接于半径为的球,则该棱柱体积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实数,满足,则的最小值是
14.已知圆:,过点的直线将圆分成弧长之比为的两段圆弧,则直线的方程为 .
15.已知等比数列中, ,若数列满足 ,则数列 的前项和
16.已知定义在R上的可导函数的导函数为,满足,且为偶函数, ,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三、解答题
17.(12分)已知函数 ,
(1)求的单调增区间
(2)记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若
求的值
18、(12分)某中学将 100名高一新生分成水平相同的甲、乙两个“平行班”,每班50人。陈老师采用A、B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分别在甲、乙两个班级进行教改实验,为了了解教学效果,陈老师分别从两个班级中各随机抽取20名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作出茎叶图如下。记成绩不低于90分者为“成绩优秀”
(1)在乙班样本中的20个个体中,从不低于86分的成绩中随机抽取2个,求抽出的两个均“成绩优秀”的概率
(2)由以上统计数据填写下面列联表,并判断是否有90%的把握认为:“成绩优秀”与教学方式有关.
甲班(A方式)
乙班(B方式)
总计
成绩优秀
成绩不优秀
总计
P(K2≥k)
0.25
0.15
0.10
0.05
0.025
k
1.323
2.072
2.706
3.841
5.024
19.如图,三棱锥中,平面.
, 为的中点,为的中点
点在上,且.
(Ⅰ)求证:平面;
(Ⅱ)求证:平面;
(Ⅲ)求三棱锥的体积
20.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以椭圆C的左顶点T为圆心作圆(),设圆T与椭圆C交于点M、N,
(1)求椭圆C的方程
(2)求的最小值,并求此时圆T的方程;
(3)设点P是椭圆C上异于M,N的任意一点,且直线MP、NP分别与轴交于点R、S,求证:为定值(O为坐标原点)
21.已知
(1)求函数在上的最小值
(2)对一切,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证明 :对 一切,都有成立
请考生在第22、23、24三题中任先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22.(本小题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以极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极轴为轴的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1)将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转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2)直线与轴的交点是,为曲线上一动点,求的最大值
23.(本小题满足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函数
(1)解不等式f(x)>1 (2)求函数的最大值
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在中,是的平分线,的外接圆交BC于点E,AB=2AC,
(1)求证:BE=2AD
(2)求函数AC=1,EC=2时,求AD的长
辽宁省本溪一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数学文科答案
1~6 BBCABC 7~12 DBDACC
13、 1 14、 15、 16、
17、(1) 增区间
(2)
18、(1)P(A)==
(2)K2=≈3.137,
由于3.137>2.706,所以有90%的把握认为“成绩优秀”与教学方式有关
19、(3)
20、(1)
(2)的最小值为 圆T的方程为:
(3)
21、(1)
(2)
(3) 略

22、(1) (2)
辽宁省本溪一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数学(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1.设全集,集合,则( )
A. B. C. D.
2.已知,是虚数单位,则( )
A.1 B. C. D.2
3.设数列是等差数列,若,则( )
A.14 B.21 C.28 D.35
4.设,若非是非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5. 使函数是奇函数,且在上是减函数的一个值是( )  
A. B.   C.   D.
6.由直线及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为( )
A. B. C. D.
7.已知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则输出的i的值为( )
A.7 B.8 C.9 D.10
8.设非零向量满足,,则的夹角为( )
A. B. C. D.
9.是半圆的直径,点在半圆上,于点,且,设,则=( )
A. B. C. D.
10已知双曲线的左顶点、右焦点分别为A、F,点B(0,b),若,则该双曲线离心率e的值为( )
A. B. C. D.
11.点是曲线上的任意一点,则点到直线的最小距离为( )
A. 1 B. C. D.
12.一个底面为正三角形且侧棱垂直于底面的三棱柱内接于半径为的球,则该棱柱体积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
13.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为 .
14.中,三边成等比数列,,则
15.若满足,则的最小值为 。
16.关于的三次函数的两个极值点为P、Q,其中P为原点,Q在曲线上,则曲线的切线斜率的最大值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7.已知是一个公差大于0的等差数列,且满足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和数列满足等式:(为正整数)求数列的前项和
18.某航空公司进行空乘人员的招聘,记录了前来应聘的6名男生和9名女生的身高,数据用茎叶图表示如下(单位:),应聘者获知:男性身高在区间,女性身高在区间的才能进入招聘的下一环节。


16
2
3
8
7
6
6
3
8
17
0
6
6
0
18
5
4
3
19
(1)求6名男生的平均身高和9名女生身高的中位数;
(2)现从能进入下一环节的应聘者中抽取2人,记X为抽取到的男生人数,求X的分布列及期望
19.如图,在四棱锥S-ABCD中,SD底面ABCD,底面ABCD是矩形,且SD=AD=,E是SA的中点,
(1)求证:平面BED平面SAB
(2)求平面BED与平面SBC所成
二面角(锐角)的大小
20.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以椭圆C的左顶点T为圆心作圆(),设圆T与椭圆C交于点M与点N,
(1)求椭圆C的方程
(2)求的最小值,并求此时圆T的方程;
(3)设点P是椭圆C上异于M,N的任意一点,且直线MP、NP分别与轴交于点R、S,O为坐标原点,求证:为定值
21.已知函数,设曲线在与轴交点处的切线为,为的导函数,且满足
(1)求
(2)设,求函数在上的最大值
(3)设,若对一切,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请考生在第22、23、24三题中任先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22.(本小题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以极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极轴为轴的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求直线与曲线C 相交所得的弦长。
23.(本小题满足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函数
(1)解不等式f(x)>1
(2)求函数的最大值
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在中,是的平分线,的外接圆交BC于点E,AB=2AC,
(1)求证:BE=2AD
(2)求函数AC=1,EC=2时,求AD的长
辽宁省本溪一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理数答案
1B 2B 3C 4A 5B
6D 7C 8B 9A 10B
11D 12C
13 2
14
15 1
16
17.(1)
(2)
18. 181, 168 期望为
19. 30
20. 定值为 4
21.(1) +x-3
(2)0时,最大值为
>时最大值为
(3)
22
辽宁省本溪一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第一部分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4分,漏选2分,总计44分)
1.关于万有引力定律及其表达式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万有引力定律对质量大的物体适用,对质量小的物体不适用
B.公式中的是引力常量,说明它在数值上等于质量为1kg的两个质点相距1m时的相互作用力
C.当物体间的距离r趋于零时,万有引力趋于无穷大
D.两个物体间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是一对平衡力
2. 如图所示,电灯悬于两壁之间,保持O点及OB绳的位置不变,而将绳端A点向上移动至趋于竖直位置,则( )

A.绳OA所受的拉力一定逐渐增大
B.绳OA所受的拉力一定逐渐减小
C.绳OA所受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D.绳OA所受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3. 一星球密度和地球密度相同,它的表面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2倍,则该星球质量是地球质量的(忽略地球、星球的自转) ( )
A.2倍 B.4倍 C.8倍 D.16倍
4.如图所示质量为1kg的滑块从半径为50cm的半圆形轨道的边缘A点滑向底端B,此过程中,摩擦力做功为3J。若滑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则在B点时滑块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为()( )
A. 3.6N B. 2N C. 1.6N D. 0.4N
5.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斜面足够长,重力加速度为g),则在小球从开始运动到小球离斜面有最大距离的过程中( )
A.速度的变化
B.运动时间
C.重力做功
D.重力的平均功率
6. 如图所示,把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用轻绳跨过定滑轮使之与盛有沙子的小桶相连,已知小车的质量为M,小桶与沙子的总质量为m,把小车从静止状态释放后,在小桶下落竖直高度为h的过程中,若不计滑轮摩擦及空气的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绳拉车的力始终都是mg
B.若水平桌面光滑,小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C.若水平桌面光滑,小桶获得的动能为m2gh/(m+M)
D.若水平桌面光滑,小桶获得的动能为mgh
7.如图所示,在一个匀强电场中有一个四边形ABCD,其中,M为AD的中点,N为BC的中点。一个电量为3×10-7C带正电的粒子,从A点移动到B点,电场力做功为WAB=3.0×10-8J;将该粒子从D点移动到C点,电场力做功为WDC=5.0×10-8J。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A、B两点之间的电势差为0.1 V
B.若将该粒子从M点移动到N点,电场力做功
WMN=4.0×10-8J
C.若将该粒子从M点移动到N点,电场力做功
WMN=8.0×10-8J
D.若A、B之间的距离为1cm,该电场的场强一定是E=10V/m
8.如图所示,R1,R2为可调电阻,R3为一般电阻,R4为热敏电阻。当环境温度升高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容器所带电量减小
B.若R1的阻值减小,电容器的带电量可能保持不变
C.若R2的阻值增大,电容器的带电量可能保持不变
D.若R2的阻值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可能保持不变
9.如图,质量为m、电量为e的电子的初速为零,经电压为U的加速电场加速后进入磁感强度为B的偏转磁场(磁场方面垂直纸面),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电场的场强方向向上
B.偏转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C.电子在电场中运动和在磁场中运动时,加速度都不变,都是匀变速运动
D.电子在磁场中所受的洛伦兹力的大小为
10.如图甲所示,MN左侧有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现将一边长为l、质量为m、电阻为R的正方形金属线框置于该磁场中,使线框平面与磁铁场垂直,且bc边与磁场边界MN重合。当t=t0时,对线框的ad边与磁场边界MN重合。图乙为拉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由以上条件可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为 ( )
A. B. C. D.
11.如图所示,用相同材料做成的质量分别为、的两个物体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在下列四种情况下,相同的拉力均作用在上,使、作加速运动:①拉力水平,、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加速运动。②拉力水平,、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加速运动。③拉力平行于倾角为的斜面,、沿光滑的斜面向上加速运动。④拉力平行于倾角为的斜面,、沿粗糙的斜面向上加速运动。以、、、依次表示弹簧在四种情况下的伸长量,则有 ( )

A.> B.> C.> D.=
第二部分(共计56分)
第二题:实验题(12题6分,每空2分;13题8分,每空2分)
12.(6分)请回答:
(1)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其长度如图,由图可知其长度为
mm;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右上图,由图可知其直径为 mm;
(3)多用表调到欧姆档时,其内部等效电路下列哪个是正确的是
13、(8 分) 实际电压表内阻并不是无限大,可等效为理想电压表与较大的电阻的并联。测量一只量程已知的电压表的内阻,器材如下:①待测电压表(量程3V,内阻约3KΩ待测)一只,②电流表(量程3A,内阻0.01Ω)一只,③电池组(电动势约为3V,内阻不计),④滑动变阻器一个,⑤变阻箱(可以读出电阻值,0-9999Ω)一个,⑥开关和导线若干。
某同学利用上面所给器材,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1)该同学设计了如图甲、乙两个实验电路。为了更准确地测出该电压表内阻的大小,你认为其中相对比较合理的是 (填“甲”或“乙”)电路。
(2)用你选择的电路进行实验时,闭合电键S,改变阻值,记录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电压表的读数U和 (填上文字和符号);
(3)(单选题)选择下面坐标轴,作出相应的直线图线。( )
(A)U—I (B) U—1/I (C)1/U—R (D)U—R
(4)设直线图像的斜率为k、截距为b,请写出待测电压表内阻表达式Rv= 。
第三题:计算题:
14.(8分) 如图所示,LMPQ是光滑轨道,LM水平,长为5.0 m,MPQ是一半径为R=1.6 m的半圆,QOM在同一竖直面上,在恒力F作用下质量m=1 kg的物体A由静止开始运动,当达到M时立即停止用力,欲使A刚能通过Q点,则力F大小为多少?
15.(10分) 体育老师带领学生做了一个游戏,在跑道上距离出发点32 m、100 m的直线上分别放有1枚硬币,游戏规则是把这2枚硬币全部捡起来(捡硬币时,人的速度为0),看谁用的时间最短。已知某同学做匀加速运动和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均为2m/s2,运动的最大速度不超过10 m/s。求该同学捡起2枚硬币所需要的最短时间。
16.(12分) 坐标原点O处有一放射源,它向xOy平面内的x轴下方各个方向发射速度大小都是v0的粒子,粒子的质量为m、电量为q;在0 (1)求电场强度的大小;
(2)求感光板到x轴的距离;
(3)磁感应强度为多大时所有粒子均能打到板上?并求出此时ab板上被粒子打中的区域的长度。
17、[选修3-4](12分)
(1)(4分)图示为一列在均匀介质中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波速为2 m/s,则 ( )
A.质点P此时刻的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
B.P点的振幅比Q点的小
C.经过△t=4 s,质点P将向右移动8 m
D.经过△t=4 s,质点Q通过的路程是0.4 m
(2)(8分)如图所示为用某种透明材料制成的一块柱体形棱镜的水平截面图,FD为圆周,圆心为O,光线从AB面入射,入射角θ1=60°,它射入棱镜后射在BF面上的O点并恰好不从BF面射出.
求(1)画出光路图;
(2)求该棱镜的折射率n和光线在棱镜中传播的速度大小v(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0×108 m/s)

辽宁省本溪一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物理试题答案
1. B 2. D 3.C 4. A 5. ACD 6. C 7. AB 8. D 9. D 10. B 11. D
12. (6分) 50.15 4.700 C
13、(8分)⑴(2分)乙 , ⑵(2分) 电阻箱的阻值R
(3)(2分)(单选)( C ) (4)(2分) b/k
14.(8分)物体A过Q点时,受力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N=m,物体A刚好过Q点时有:FN=0
解得v= =4m/s
对物体从L→Q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F·xLM-2mgR= mv2,解得F=8N.
15.由题意分析,该同学在运动过程中,平均速度越大时间最短。可能先加速,再减速。因为最大速度为10m/s,也可能先加速,再匀速最后减速。
设经过时间t1捡第一枚硬币:由运动学公式x1=--------(2分)
得:,解得:s --------(1分)
此过程中的最大速度v1=a=8m/s<10m/s,-------(1分)
所以捡第一枚硬币的过程中,先加速,再减速用时最短。--------(1分)
设再经过时间t2捡第二枚硬币,解得:s ------(1分)
加速最大速度v2=a=m/s>10m/s -------(1分)
所以捡第二枚硬币时,应先加速,再匀速最后减速。------(1分)
设加速减速的总时间为t3,匀速的时间t4
v=a=10m/s,所以s ------(2分)
------(2分)
, t4=1.8s ------(1分)
t=t1+t3+t4=19.8s ------(1分)
说明:用图象法解题,只要结果正确同样得满分;结果不正确,可酌情给分。
16. 1)根据动能定理: ------ (2分)
由于 可得: 场强大小为 ------ (1分)
(2)对于沿x轴负方向射出的粒子进入磁场时与x轴负方向夹角 ------ (1分)
其在电场中沿x方向的位移 ------ (2分)
易知若此粒子不能打到ab板上,则所有粒子均不能打到ab板,因此此粒子轨迹必与ab板相切 ------ (2分)
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1分)
可得其圆周运动的半径 ------ (2分)
------ (1分)

(3)易知沿x轴正方向射出的粒子若能打到ab板上,则所有粒子均能打到板上。其临界情况就是此粒子轨迹恰好与ab板相切。可知此时 ------ (1分)
------ (1分)
磁感应强度为原来的,即当恰好所有粒子均能打到板上 ------ (1分)
ab板上被打中区域的长度 ------ (3分)
17选修3-4(12分)
(1)(4分)AD
(2)(8分)解析:(1)(2分)光路图如图所示.
(2)设光线在AB面的折射角为θ2,折射光线与OD的夹角为C,
则n=.
由题意,光线在BF面恰好发生全反射,sinC=,由图可知,θ2+C=90°
联立以上各式解出n≈1.3(或)
又n=,故解出v≈2.3×108 m/s(或×108 m/s).
辽宁省本溪一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生物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根据高中生物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体的复杂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奥秘,归根结底都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和运动变化
B.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C.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具有系统的一般特性:有边界,有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有控制中心
D.细胞依靠其遗传物质DNA或RNA上的遗传信息进行物质合成、能量转换和信息交流
2.水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细胞结构中,需要水作为反应物参与生化反应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 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②④
3.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   )
A.速率越大 B.效率越高 C.速率越小 D.效率越低
4.把蚕豆植株放在湿润的空气中照光一段时间后,取蚕豆叶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先在清水中观察,然后用0.3g/mL蔗糖溶液取代清水,继续观察,结果如下图所示。对此现象的推断最合理的是( )
A.清水中的保卫细胞因失水导致气孔开放
B.蔗糖进入保卫细胞后,细胞吸水导致气孔关闭
C.清水中的保卫细胞很快出现质壁分离自动复原
D.蔗糖溶液中的保卫细胞因失水导致气孔关闭
5.甲生物核酸的碱基组成为:嘌呤占44%,嘧啶占56%,乙生物遗传物质的碱基比例为:嘌呤占36%,嘧啶占64%,则以下分别表示甲、乙生物正确的是(  )
A.蓝藻、草履虫 B.T4噬菌体、豌豆
C.硝化细菌、果蝇 D.S型肺炎双球菌、HIV
6.下图为某种离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由此做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图中离子跨膜的正确顺序是乙→丙→甲
B.离子跨膜有随机性并消耗ATP中的能量
C.磷脂的运动使离子跨膜的通道自动开闭
D.图示的离子跨膜方式为协助扩散
7.右图为人工培养的肝细胞中DNA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培养中所有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阶段。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人工培养肝细胞的细胞周期是14小时
B.AB段主要变化是通过转录合成mRNA
C.在BC段细胞内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
D.DE段有合成蛋白质的翻译过程发生
8.模型方法是现代科学方法的核心内容之一。模型包括物理模型、数学模型和概念模型等类型。下列不属于模型研究方法的是(   )
A.J.D.Watson和F.Crick创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B.某生物兴趣小组成员利用计算机软件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图
C.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并拍摄某植物细胞的显微结构图
D.某同学通过研究某种细菌繁殖一段时间后产生的细菌细胞数目绘制成的曲线图
9.最能体现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A.Fl显隐性之比为1︰0 B.F2显隐性之比为3︰1
C.F2的基因型之比1︰2︰1 D.测交后代显隐性之比为1︰1
10.将光照一段时间后的叶片脱色,然后用碘溶液处理,颜色变化如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在光照期间内,深色部位细胞只释放氧气不吸入氧气
B.在光照期间内,遮光部位细胞只吸入氧气不释放氧气
C.该叶片必需被饥饿处理后再作遮光处理
D.颜色显示结果不能证明光照产生淀粉,必需另设置不遮光叶片作为对照
11.某健康人一段时期内进食糖类食物较多,其胰岛B细胞中一定不会升高的是( )
A.线粒体的数量 B.染色体的数目 C.RNA的含量 D.核糖体的数量
12.下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处于图1AB段的细胞可能发生基因突变,D点染色体数目是C点的二倍
B.图2中甲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DNA分子数=1:1
C.图2中丙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甲、乙细胞处于DE段
D.图2中乙细胞发生基因重组,分裂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
13.在一块含有淀粉的琼脂块的四个圆点位置,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如图所示。将上述实验装置放入37℃恒温箱中,保温处理24小时后,用碘液滴在琼脂块上,可见其上面呈蓝色的斑块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4.右图表示一个DNA分子的片段,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④所示的结构中贮存了遗传信息
B.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④的种类无特异性
C.该片段的两条链都可作为转录的模板链
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切割位点在⑤处
15.神经电位的测量装置如右图所示,其中箭头表示施加适宜刺激,阴影表示兴奋区域。用记录仪记录1、2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结果如右侧曲线图。若将记录仪的1、2两电极均置于膜外,其它实验条件不变,则测量结果是下图的( )
16.右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一定的电流刺激a点,甲发生一次偏转,乙发生两次偏转
B.图中共有4个完整的突触
C.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在f点可测到电位变化
D.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则a、b、d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
17.某研究小组研究了某地的两个湖泊,每个湖中生活着两种相似的鱼:红褐色的和金黄色的。这一地区可能发生过洪水。他们不清楚这两种鱼之间的关系,于是作出两种如图所示的假设。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假说甲认为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起源于同一种灰色鱼
B.假说乙认为湖Ⅰ中原来只有红褐色鱼,湖Ⅱ中原来只有金黄色鱼,发洪水时,这两个湖中的鱼混杂在一起
C.假说甲说明湖Ⅰ和湖Ⅱ由于地理隔离的作用形成金黄色鱼和红褐色鱼
D.如果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不能杂交,或杂交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说明它们不是一个物种
18.从某种生物中提取出核酸样品,经科学家检测和计算后,碱基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下:(A+T)/(G+C)=1,(A+G)/(T+C)=l据此结果,该样品( )
A.确定是双链DNA B.确定是单链DNA
C.无法确定单双链 D.只存在细胞核中
19.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肽类激素,它能控制人的食欲。在某些肥胖人群中发现,这种激素在他们体内的水平正常,甚至还偏高。你认为,导致这些人肥胖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在脂肪细胞缺乏瘦素的受体 B.其体内瘦素的受体有缺陷
C.瘦素受体在脂肪细胞过度表达 D.瘦素受体在下丘脑过度表达
20.在反射弧中,电刺激传入神经末梢,兴奋能传到效应器,而刺激传出神经末梢,兴奋却不能传到感受器,原因是兴奋在下图所示
结构上的传导(或传递)方向不能由( )
A.①→② B.③→④ C.②→①
D.④→③
21.右图为某植物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该植物一定是二倍体,该细胞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
B.此细胞中有2条染色体,4个DNA分子
C.若此细胞的①、②染色单体中分别含有A 、a基因,则该细胞在分裂 过程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D.若该植物为二倍体,其体细胞中含2N条染色体,则测定该植物单倍体基因组时应测定N条染色体
22.“蜂王和工蜂的差别极大,但所有蜜蜂幼虫一开始吃的都是蜂王浆。吃了三天之后,才有了区别:大部分雌幼虫改吃蜂蜜和花粉,它们发育成工蜂,个别的雌幼虫继续吃蜂王浆,它们发育成蜂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一现象与生物的遗传无关
B.蜂王浆中的某些成分导致某些幼虫的基因发生突变,最后变成了蜂王
C.蜂蜜和花粉中某些成分导致吃蜂蜜和花粉的幼虫基因发生突变,而变成了工蜂
D.蜂王和工蜂的基因都没有发生突变,只是表达上有差别
23.将纯合的野鼠色小鼠与棕色小鼠杂交,F1代全部表现为野鼠色。F1个体间相互交配,F2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野鼠色:黄色:黑色:棕色=9:3:3:1。若M、N为控制相关代谢途径的显性基因,据此推测最合理的代谢途径是:( )
24.生物学科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实验,下面提及的实验中有精心设置了对照实验的是( )
①达尔文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中心的生物进化理论
②鲁宾和卡门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③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④艾弗里证明了促使R型菌转化成S型菌的物质是DNA
A.②④ B. 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5.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实验材料
取样
处理
分组
培养液
供氧情况
适宜浓度酵母菌液
50mL
破碎细胞(细胞器完整)

25 mL
75mL
无氧

25 mL
75mL
通氧
50mL
未处理

25 mL
75mL
无氧

25 mL
75mL
通氧
A.甲组不产生CO2而乙组产生 B.甲组的酒精产量与丙组相同
C.丁组能量转换率与丙组相同 D.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
26.下图为结肠癌发病过程中细胞形态和部分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图示中与结肠癌有关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B.结肠癌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
C.图中染色体上的基因变化说明基因突变是随机和定向的
D.上述基因突变可传递给子代细胞从而一定传给子代个体
27.下图中①~③表示的是生物体内3种有机分子的结构。其中①仅存在于植物细胞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③存在于所有植物细胞 B.细胞中没有①就不能产生③
C.②中也含有与a类似的结构 D.没有③时,细胞仍能合成①
28.下图表示真核细胞中核基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过程中碱基配对情况相同
B.②③过程发生的场所相同
C.①②过程所需要的酶相同
D.③过程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由左向右
29.果蝇幼虫唾液腺细胞在分裂间期,某一条染色体多次复制后而不分开,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巨大染色体(如右图所示)。若用3H标记的尿嘧啶掺入染色体,在胀泡中3H含量较高,而且随着幼虫发育的进行,胀泡在同一染色体不同位点出现或消失。下列相关推测最合理的是( )
A.胀泡的出现是DNA分子复制出现了差错
B.被标记的尿嘧啶是催化mRNA合成的酶
C.胀泡的出现与特定基因的表达有关
D.胀泡的出现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
30.人类白化病由基因a控制,色盲由基因b控制,下图所示为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妻各自一个原始生殖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的模式图,已知8和9为成熟的生殖细胞,它们结合后正常发育成的孩子是白化色盲患者。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假设无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发生)( )
A.7的基因组成为aY或AXb
B.该白化色盲孩子的相关基因组成为aaXbY
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表现正常的几率小于1/2
D.1、2、3、4细胞分裂时细胞质均不等分裂的有3和4
31.在小鼠中有一种叫灰砂色(T)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正常灰色(t)但性染色体为XO的雌鼠与灰砂色“患病”雄鼠交配,预期后代表现型比为(胚胎的存活至少要有一条X染色体)( )
A.灰砂:灰色=2:1 B.灰砂:灰色=1:2
C.灰砂:灰色=1:1 D.灰砂:灰色=3:1
32.如下图为用含32P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噬菌体的,其内的营养成分中不含有32P
B.图中的A表示噬菌体侵染过程,此过程中进入大肠杆菌的是噬菌体的DNA
C.当接种噬菌体后培养时间过长,离心后的上清液中发现有放射性,其最可能的原因是增殖后的噬菌体从大肠杆菌中释放出来
D.若噬菌体在大肠杆菌体内复制3次,则子代噬菌体中含32P的占1/4
33.在鸽子中,有一伴性的复等位基因系列(鸽子是ZW型性别决定方式,基因在Z染色体上),包括BA(灰红色)、B(野生型呈蓝色)、b(巧克力色)。它们之间显性是完全的,次序是BA>B>b。基因型BAb的雄鸽是灰红色的,可是有时在它们的某些羽毛上出现了巧克力斑点。下面是对此现象的解释,你认为正确的有( )
①在形成巧克力斑点性状相关的细胞中,带有显性基因BA的染色体区段缺失,使隐性基因表达
②在形成与巧克力斑点相关的羽毛细胞时发生了基因重组,从而形成一部分基因型为bb的细胞
③与形成该形状相关的细胞中,BA基因发生了突变,BA突变成了b,使部分形成羽毛的细胞变成bb基因型
④在分裂、分化发育形成羽毛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性状分离,所以才形成巧克力斑点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4.下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B.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
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再进入④
D.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
35.二倍体番茄植株马铃薯叶型(bb)对正常叶型是隐性,且基因位于6号染色体上。现有一种三体番茄,其6号染色体有3条。以马铃薯叶型二倍体番茄为父本与正常叶型的三体番茄为母本(纯合子)进行杂交得F1,再让F1的三体番茄与马铃薯叶型的二倍体番茄杂交,则其子代叶型表现型比例为 (   )
A.5︰1 B.3︰1 C.6︰1 D.5︰3
36.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所有染色体上DNA分子的两条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进行组织培养。这些细胞在第一次细胞分裂的前、中、后期,一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和染色体上被32P标记的DNA分子数分别是(?? )
口 表示32P标记的染色体???? 曰 表示32P标记的DNA
37.小琳(女)患有某种单基因遗传病,下表是与小琳有关的部分亲属患病情况的调查结果。
家系成员
父亲
母亲
哥哥
外祖父
外祖母
舅舅
舅母
舅舅家表哥
患病




正常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小琳的母亲是杂合子的概率为1/2
C.小琳的舅舅和舅母再生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为1/2
D.小琳的哥哥和舅舅家表哥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
38.自然界的大麻为雌雄异株植物,右图为其性染色体简图。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Ⅰ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图中Ⅱ—1、Ⅱ—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在研究中发现,大麻种群中的雌雄个体均有抗病和不抗病个体存在,已知该抗病性状受显性基因B控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
B.控制大麻是否具有抗性的基因不可能位于Ⅱ-2片段
C.雄株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通过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Ⅰ片段
D.位于Ⅰ片段上的基因因为X、Y染色体上都会有,所以与常染色体类似,
杂交组合的雌雄后代性状表现上没有差异
39.动物细胞中的基因一类是维持生存的,在各种细胞中都处于活动状态;另一类基因是选择性表达的基因。下图是能产生抗体A的浆细胞,关于该细胞中标出的三个基因的开闭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其中有一个是打开的,即A抗体基因 B.其中有两个是打开的
C.其中有一个是打开的,即ATP合成酶基因 D.其中三个都是打开的
40.某农业研究所将抗寒基因导入西红柿中,筛选出抗寒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抗寒植株(假定抗寒基因都能正常表达)。某些抗寒植株体细胞中含两个抗寒基因,假设这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随机整合,让一个该抗寒植株与一个正常植株杂交,后代中抗寒植株和非抗寒植株之间的比例为3︰1,则这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整合结果可用哪个图表示(黑点代表抗寒基因)( )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空一分,共40分)
41.(10分)下图表示部分细胞结构和多种蛋白质,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该图不能表示原核细胞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蛋白使细胞间的黏着性增强,所以在动物细胞工程中常用_______处理组织碎块,使细胞分散开。
(3)B蛋白参与的跨膜运输方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 ,甲状腺细胞积累碘时所需的直接能源物质产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请写出该物质供能时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蛋白与多糖结合形成的物质在细胞癌变后,其含量的变化是_______。
(5)D蛋白具有催化功能,它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催化效率更高的原因是____。
(6)ABCD四种蛋白质结构不同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10分)下图表示在光照条件下某正常生理状态的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字母中,能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 。
(2)当甲图中细胞有①过程发生而没有②过程发生时,该细胞处于的生理状态是 。
(3)在乙图中,若a图所示为阴生植物曲线,则阳生植物曲线与其相比,C点应 移。由b图可知,40℃时植物能否显示生长现象?__ 。
(4)根据乙图中,若用玻璃大棚种植蔬菜,应选择光强为 (填 “A”、“B”或“C”),温度为 ,并且要用 的玻璃。
(5)将某植物体形态、大小、生理状况相同的绿叶分成四等份,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用适当的相同的光照射1h,测其重量变化(假设在光下和黑暗条件下,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相同),得到下表的数据。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组 别
1
2
3
4
温度/℃
27
28
29
30
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
-1
-2
-3
-1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
+3
+3
+3
+1
根据本实验所测数据, 27℃时绿叶的净光合速率是 mg/h;30℃时真光合速率为 mg/h。
43.(10分)实验一:用不带特殊病原体的小鼠进行如下特异性免疫实验,过程如图1,结果如图2,
(1)实验中,对B组小鼠的处理是作为A组小鼠的________处理。
(2)从图2可知,Ⅱ组与Ⅳ组相比,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的增长趋势 ,说明血清中的 不能有效抑制脾脏内的细菌繁殖。注射来自于A组小鼠的T细胞后,在4天内Ⅰ组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 ,说明该组T细胞(活化T细胞) 细菌数量的增长,由此推测该细菌生活在 。
(3)实验中,Ⅰ~Ⅳ组小鼠感染的是________,感染的时间是在注射T细胞或血清的______天。
实验二:在体外观察小鼠的T细胞和巨噬细胞(一种吞噬细胞)对细菌X的杀伤力,结果如图3。
(4)由图3可知,能有效杀伤细菌X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细胞,而不是活化T细胞。
(5)有人假设,活化T细胞释放某种物质活化了巨噬细胞。若用体外实验验证该假设,实验组应选择的实验材料包括_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培养过活化T细胞的培养液 b.培养过巨噬细胞的培养液
c.A组小鼠的巨噬细胞 d.B组小鼠的巨噬细胞
e.培养过未活化T细胞培养液 f.细菌X
44. (10分)I.人类在预防与诊疗传染性疾病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且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之一如下图:

(1)过程①代表的是 。
(2)过程③构建A基因重组载体时,必须使用 两种工具酶。
(3)在将X进行扩大培养之前,至少需要经过两次筛选,方法分别是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和 。
(4)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图中基因工程
生产的 所制备的疫苗。对该传染病疑似患者确诊时,可以从疑似患者体内分离出病毒,与已知病毒进行核酸序列比较;
或用图中的 进行特异性结合检测。
II .ω-3脂肪酸是深海"鱼油"的主要成分,它对风湿性关节炎以及糖尿病等有很好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科学家从一种线虫中提取出相应基因,然后将该基因导入猪胚胎干细胞,以期得到富含ω-3脂肪酸的转基因猪。分析回答:
(1)在基因工程中,从线虫中提取的上述相关基因称为 。
(2)在利用PCR技术对上述基因进行扩增时需要利用到Taq酶,该酶的独特特性是____________。
(3)上述相关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并在受体细胞内稳定存在和表达的过程,称为 。培养含有上述基因的胚胎干细胞的培养基中,
必须加入 等天然成分。
(4)为获得更多的转基因猪,通常将胚胎干细胞培养到 期后,采用胚胎分割技术获得更多胚胎,然后再采用胚胎移植等技术将胚胎移植到不同母猪子宫内。
辽宁省本溪一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生物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DCDDD,ADCDD.BBCBC,CCCBB. BDAAD,BCDCB.AAADA,ACDB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空一分,共40分)
41.(10分)(1)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胰蛋白酶(胶原蛋白酶)
(3)主动运输、协助扩散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4)减少 (5)降低活化能更加显著
(6)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以及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2分)
42.(10分)(1)A和G B和F (2)光合作用强度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3)右 不能 (4)C 25℃ 无色透明 (5)4 3
43.(10分)(1)对照(2)相同 抗体 无明显变化 抑制 细胞内
(3)细菌X 前1 (4)活化巨噬 (5)a、d、f
44. (10分)I.(1)逆转录 (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NA连接酶
(3)用专一抗体检测 (4)A蛋白 ; 抗A蛋白的单克隆抗体
II .(1)目的基因 (2)耐高温(3)转化 动物血清 (4)桑椹胚或囊胚
辽宁省本溪一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英 语 试 题
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卷
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试题略)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语法和词汇知识(共30 小题;每小题0.5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例: We ______ last night, but we went to the concert instead.
A. must have studied B. might study
C. should have studied D. would study
答案是C。
1.He was very worried because _____ little money he makes can hardly support ______ family as large as his.
A.the; a B.a; the C./; a D./; the
2. The factory used 65 percent of the raw materials, the rest of which _____saved for other purposes.
A. is B. are C. was D. were
3.It took the police a long time to find some evidence. The new evidence led to ____________.
A.the robber having caught B.catch the robber
C.the robber being caught D.the robber to be caught
4.He had to take the medicine three times a day, so as to be ______ the pain in the leg.
A.far from B.away from C.apart from D.free from
5.So involved with their computers ______ that leaders at summer computer camps often have to force them to break from sports and games.
A.the children become B.become the children
C.do the children become D.had the children become
6.He didn’t put the things ______ they belonged, for ______ reason he got his punishment.
A.which; that B.what; this C.that; whose D.where; which
7.---The research on the new bird flu virus vaccine is challenging and demanding.Who do you think can do the job?
---________ my students have a try?
A.Shall B.Must C.Will D.May
8.---Oh,how depressed!I’m bound to lose to him in tomorrow’s competition.
---Cheer up!In fact,he is ________ than you.
A.not more nervous B.no more nervous
C.no less nervous D.a little less nervous
9.---Liu Xiang shouldn’t have given up...
---What?His injury was so serious,or he ________from the race.
A.would never have withdrawn B.had withdrawn
C.would withdraw D.had never withdrawn
10.Mary was so tired that she fell asleep _________ her book.
A.by B.over C.in D.through
11._________ her home, Lily went to the kitchen and began to prepare supper.
A.As soon as she returned B.On arriving
C.After she got D.Immediately she reached
12.Both the parents are away on business.Who do you advise ________the child at home?
A.attend B.to attend C.attending D.attended
13. —You speak very good English!
—Thanks. I __________ English in Shandong University for four years.
A. study B. studied C. was studying D. had studied
14.Neither her father nor her mother would give permission to buy that CD player.
A.his B.their C.her D.one’s
15.----The weather is changeable here. Please take more clothes.
---- _________.
A.Well, it depends. B.It’s a pleasure
C.OK, just in case. D.Take your time.
16.What advice would you give to the young people who_______ you and who want to be like you?
A.look up to B.look forward to
C.look down upon D.look out for
17.For all the professional athletes,________to the Olympics means that they have a chance to enter the history books.
A.access B.attachment C.appeal D.approach
18.China has shown increasingly positive ________of economic performance,but the country’s economic recovery is still uncertain,Prime Minister Wen said.
A.traces B.signals C.marks D.signs
19.As soon as little Tom had ________a little from his shock,his first thought was to get away.
A.returned B.absorbed C.survived D.recovered
20. — Do you think that mixed ability classes ________ the better students?
— Of course not.
A. hold back B. bring up C. cut down D. take off
21. — What did you think of the concert?
— Wonderful! I enjoyed the last song ________.
A. in total B. in general C. in common D. in particular
22. Discussing these details will get us nowhere; we must get back to the basic ________.
A. standards B. principles C. categories D. conditions
23. As far as I’m concerned, we should teach our children to behave coolly in dangerous _________.
A. states B. locations C. situations D. positions
24. I was thinking of something else while she was speaking and I didn’t really ________ what she was saying.
A. take off B. take out C. take away D. take in
25. This sentence just doesn’t make any _________, no matter how you read it.
A. meaning B. importance C. sense D. value
26. But unfortunately, the landlady could not _______ us because all her rooms had been booked.
A. furniture B. include C. provide D. accommodate
27. As we expected, the advertising campaign _______ a lot of people’s interest in our work.
A. generated B. gathered C. removed D. reduced
28. How long have the two countries been ________?
A. at a war B. in war C. at war D. in a war
29. My father was _________ the evening paper when he suddenly let out a cry of surprise.
A. looking through B. looking to
C. looking after D. looking out
30. — I think birds should not be locked in cages.
— Exactly. They should be in their normal ________.
A. position B. environment C. accommodation D. apartment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36~55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great many people are disappointed because of unrealistic expectations.
Walking up to a department store’s cloth counter, a(n) 36 young woman said,“I want to buy this material for a new dress. How much does it cost?”
“Only one 37 per yard,” replied the smirking (自鸣得意的) male clerk.
Not to be 38 back by the funny words, the woman said,” That’s fine! I’ll take ten yards.”
With 39 written all over his face, the clerk 40 measured out and wrapped the cloth, then held it out teasingly, 41 forward to receive his “ 42 ”.
The woman got the package quickly from the clerk and 43 to a little old man standing beside her. “Grandpa will pay the bill instead of me,” she 44 .
He was no 45 disappointed. But in the course of living, many people are 46 when others do not 47 their expectations. In order to be happy, some expectations must be 48. These three particular 49 and unhealthy expectations are some of the main causes:
1. Expect too much 50 .When others say,“Thank you,” or in any way to show their gratitude, be 51 . It is a gift!
2. Expect others to make you happy. They simply cannot do that. Make yourself happy and 52 your joy with others.
3. Expect not to be 53 . At times, people will simply not come through for you in the way you need. 54 them and move on.
Get rid of these three unrealistic expectations and you can begin to expect more 55 right away!
31. A.tricky
B.attractive
C.ugly
D.generous
32. A.kiss
B.pay
C.dollar
D.cent
33. A.moved
B.forced
C.fought
D.taken
34. A.happiness
B.enjoyment
C.expectation
D.courage
35. A.hurriedly
B.slowly
C.patiently
D.curiously
36. A.setting
B.sitting
C.leaning
D.taking
37. A.reward
B.payment
C.bonus
D.money
38. A.tended
B.paid
C.pointed
D.nodded
39. A.smiled
B.begged
C.waved
D.thought
40. A.wonder
B.use
C.good
D.doubt
41. A.encouraged
B.disappointed
C.annoyed
D.surprised
42. A.live up to
B.go against
C.go without
D.hope for
43. A.set
B.made
C.dropped
D.completed
44. A.reasonable
B.proper
C.unimportant
D.unrealistic
45. A.profit
B.kiss
C.appreciation
D.disappointment
46. A.happy
B.sad
C.angry
D.excited
47. A.spare
B.share
C.make
D.control
48. A.put down
B.let down
C.taken down
D.thrown down
49. A.Forgive
B.Punish
C.Blame
D.Praise
50. A.happiness
B.encouragement
C.excitement
D.pride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The old shopkeeper led me through to the back of the shop.The room was filled with boxes and photographs of people dressed in old-fashioned clothes, holding packages in their hands.
“Who are these people?” I asked.
“Satisfied customers,” answered young Mr.Hopkins.“We have a very wide choice of items for sale.Whenever I serve a new customer, I always take their picture.” Mr.Hopkins pointed to an ancient camera standing next to one wall.“Now, how can I serve you?” he added.
By this time, I had started to trust Mr.Hopkins and had begun to appreciate the lovely items on sale.I needed to buy Christmas presents for my family and friends, and this seemed to be the perfect place to purchase them.I spent a very pleasant hour being shown the commodities in Mr.Hopkins’shop.No matter what I asked for, Mr.Hopkins found it for me.Finally, I bought an antique jewelry box, a pair of riding boots, a leather-boun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Works of Mark Twain, and a sewing machine.
I was very excited that I had found such a good little shop.I promised Mr.Hopkins that I would come back soon.“I will tell all my friends about your lovely place,” I told the shopkeeper.
“Please do not do that, sir”, said Mr.Hopkins.“This is a special place for special people.You must keep this shop a secret.” Then he took my photograph, and handed me the picture straight away.
“That was quick!” I exclaimed.I looked at the photograph.In the picture I looked proud and excited holding the presents I had bought in Mr.Hopkins’ dusty shop.
On Christmas Day, my friends and relatives were delighted with the presents I had bought for them.For weeks, my brother begged me to show him where to find this wonderful little shop.I finally agreed to take him to London to show him.
When we arrived in London, we walked along Oxford Street, past the department store and found...nothing.The little shop was no longer there.In its place was an empty space being used as a car park.I checked the area again.There was the music shop, and there was the department store.In between should have been Hopkins and Son, but it wasn’t there.
As I was staring at the place where the shop should have been, an old policeman came along.“Are you looking for something sir?” he asked.
I turned and said “I am looking for a little shop called Hopkins and Son.I thought it was here.”
“Oh yes,” said the policeman.“There was a shop here once called Hopkins and Son.It sold all sorts of things, but it was knocked down over 30 years ago.”
I looked again at the place where the shop had been.Then I reached into my pocket and took out the photograph that Mr.Hopkins had taken of me holding my presents in the little shop.
“How strange” I exclaimed.
51.How did the writer like the shop?
A.He found it a modern big shop.
B.He thought it a wonderful shop for all Christmas presents.
C.He found it a dusty, old but friendly and lovely little shop.
D.He thought it a good shop with an ancient camera.
52.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bout the shop?
A.It was knocked down a few weeks ago.
B.It was a well-known little shop in London.
C.It was a special shop selling special presents.
D.It was between a music shop and a department store.
53.The word “the commodities’ in the 4th paragraph means _____.
A.the writer’s works B.the goods in the shop
C.Mr.Hopkins’ photographs D.Some presents left by other customers
54.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best title of this passage?
A.Christmas Shopping B.Hopkins and His Son
C.The Strange Little Shop D.The Strange Experience
B
A new study of 8,000 young people in the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shows that although love can make adults live healthily and happily,it is a bad thing for young people.Puppy love(早恋)may bring stress for young people and can lead to depression(忧郁症).The study shows that girls become more depressed than boys,and younger girls are the worst of all.
The possible reason for the connection between love and higher risk of depression for girls is “loss of self”.According to the study,even though boys would say “lose themselves in a romantic relationship”,this “loss of self” is much more likely to lead to depression when it happens to girls.Young girls who have romantic relationships usually like hiding their feelings and opinions.They won’t tell that to their parents.
Dr Marianm Kaufman,an expert on young people problems,says 15% to 20% young people will have depression during their growing.Trying romance often causes the depression.She advises kids not to jump into romance too early.During growing up,it is important for young people to build strong friendships and a strong sense of self.She also suggests the parents should encourage their kids to keep close to their friends,attend more interesting school activities and spend enough time with family.
Parents should watch for signs of depression—eating or mood changes—and if they see signs from their daughters or sons,they need to give help.The good news is tha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romance and depression seems to become weak with age.Love will always make us feel young,but only maturity(成熟)gives us a chance to avoid its bad side effects.
55.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A.Puppy love may bring young people depression.
B.Parents should forbid their children’s love.
C.Romance is a two-edged sword for adults.
D.Romance is good for young people.
56.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more likely to have depression?
A.Young people who have a strong sense of selfishness.
B.Young boys whose parents watch for their behavior.
C.Young girls who always hide their feelings and opinions.
D.Careless parents whose children are deep in love.
57.Wha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A.Lacking love can lead young people to grow up more quickly.
B.Early love makes young people keep close to their friends and parents.
C.Parents should help their children to be aware of the signs of depression.
D.The older a woman is,the less likely she seems to lose herself in romance.
58.What’s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puppy love?
A.Confused B.Disapproving
C.Disinterested D.Scared
C
Are morning people born or made? In my case it was definitely made. In my early 20s, I rarely went to bed before midnight, and I would almost always get up late the next morning. But after a while I couldn’t ignore the high relationship between success and rising early. On those rare occasions where I did get up early, I noticed that my productivity was almost always higher. So I set out to become a habitual early riser. But whenever my alarm went off, my first thought was always to stop that noise and go back to sleep. Eventually some sleep research showed me that I was using the wrong strategy. The most common wrong strategy is this: You assume that if you’re going to get up earlier, you’d better go to bed earlier. It sounds very reasonable, but will usually fail. There are two main schools(流派) of thought on sleep patterns. One is that you should go to bed and get up at the same time every day. The second school says you should go to bed when you’re tired and get up when you naturally wake up. However, I have found both of them are wrong if you care about productivity. If you sleep at set hours, you’ll sometimes go to bed when you aren’t sleepy enough. You’re wasting time lying in bed awake and not being asleep. If your sleep is based on what your body tells you, you’ll probably be sleeping more than you need. Also, your mornings may be less predictable if you’re getting up at different times. The solution for me has been to combine both methods. I go to bed when I’m sleepy and get up with an alarm clock at a fixed time. So I always get up at the same time (in my case 5 am), but I go to bed at different times every night — sometimes at 9:30pm, and other times at midnight. Most of the time I go to bed between 10-11 pm. However, going to bed only when I’m sleepy, and getting up at a fixed time every morning is my way. If you want to become an early riser, you can try your own. 59.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the underlined phrase refers to ____. ? A.people who stay up until the next morning. ? B.people who get up early in the morning. ? C.people who feel sleepy in the morning. ? D.people whose productivity is the highest in the morning. 60. Why did the author want to become a habitual early riser? ? A.Because he / she wanted to form the habit of going to bed early and
getting up early. ? B.Because he / she had found that his / her productivity was higher when
he / she got up early. ? C.Because he / she wanted to see which of the two main schools of
thought on sleep patterns was right. ? D.Because he / she was told the high relationship between success and
rising early. 61.The author experienced all the following EXCEPT ____. ? A.going to bed after midnight ?
B.getting up early occasionally ? C.pressing off the alarm to go on sleeping ? D.asking scholars for advice on sleeping habits 62. 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____. ? A.how to become an early riser ?
B.how to have good sleep ? C.wrong strategies for getting up early ? D.main schools of thought on sleep patterns
D
BEIJING — The rescue operations at a coal mine accident have ended with 105 miners dead. The State Council has organized an investigation team to probe (调查) into what caused the disaster in the city of Linfen, North China’s Shanxi Province. Preliminary(初步的) investigations show the illegal mining of an unauthorized seam(未经授权的煤层), and the number of miners who had been sent down the shaft far exceeded its capacity. This mine was found to have long ignored the rules to steal state coal, and did not have a list of miners employed to check the number of miners missing after the accident. ? How did such a coal mine get all the necessary licenses for production? How did it pass the three safety inspections the local government organized last month? In response to this disaster, the Shanxi governor promised to set up hotlines for people to report illegal coal mines and rewards as high as 100,000 yuan for tip-offs. We appreciate the action this governor has taken to solving the coal mining problems, and we believe that the reporting scheme will help to stop the existence of illegal coal mines. But at the same time we have reason to question how governments at various levels supervise these mines. The sad fact that such a mine with serious safety problems could pass three consecutive (连续的)local government safety inspections in a month is enough to tell us how ineffective the safety inspections were. What if these inspections were just a formality(形式)? What if the inspectors were bribed by the mine owners to turn a blind eye to the safety dangers? We can well imagine what would happen if reports about mine problems were handled by such officials. So a thorough probe must find out who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death of so many miners. A real safety inspec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must be established to guarantee that safety dangers will be removed. 63. What is NOT one of the causes of this coal mine accident? A.The workers didn’t operate properly. B.The mine didn’t obey the rules to mine for coal. C.A lot more miners than allowed were working under the mine. D.The safety inspections were ineffective.
64.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passage? A.More than 105 miners died in the disaster. B.Some other coal mines like this one exist in Shanxi province. C.Safety inspectors just turned a blind eye to hidden dangers. D.The three inspections were only a formality. 65.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tip-offs” probably mean in Paragraph 4? A.Some warnings. B.Some money for one’s service. C.Some secret information. D.Some pieces of advice.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As I walked across the campus of Pittsburgh's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I came upon a table filled with young people chatting and enjoying the fine weather._____66_____ Trilogy, an Austin, Texas-based software company, had a reputation for recruiting (招聘) our top students.I walked over to the table.“Are you guys here to recruit?” I asked.“No,” they replied firmly.“We're not recruiters.We're just hanging out with friends.” How interesting, I thought.They've come to campus on a workday, all the way from Austin, just to hang out with friends.
I noticed one member of the group sitting on the grass, having multicolored hair, full-body tattoos(纹身), and multiple holes in his ears._____67_____ But as I would later learn, he was a gifted student who had inked the highest-paying deal in the history of their departments.What a change from my own college days, when students would put on their dressy clothes and carefully hide any counterculture tendencies to prove that they could fit in with the company._____68_____ In fact, the guy I met on the campus just signed on with Trilogy, right at that table on the grass, with the recruiters who do not “recruit.”
_____69_____ I once asked one young man why he was going to a smaller city in Texas.The company is excellent, he told me.There are also terrific people and the work is challenging.Though he had several good job offers from Pittsburgh's high-tech firms and knew the city well, he said he felt the city lacked the lifestyle options, cultural diversity, and tolerant attitude that would make it attractive to him.
_____70_____ He is a member of what I call the creative class: a fast-growing, highly educated, and well-paid part of the workforce.They do not consciously think of themselves as a class.Yet they share a common attitude that values creativity, individuality, difference, and advantage.
A.An obvious lazy guy avoiding work, I thought.
B.As he summed it up," How would I fit in here?"
C.Some of them are the top students in the university.
D.Today, apparently, it's the company trying to fit in with the students.
E.While I was interested in the change, something even bigger struck me.
F.Several had identical blue T-shirts with "Trilogy @ CMU" written across
them.
G.This young man represents a lively new force in the economy and life of
America.
第二卷
注意: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四部分:书面表达(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 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旧式写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作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 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 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Henry likes fish in the river near our house. Once Henry caught a big fish and he was very exciting! All the other fishermen left their place and came to see his fish. One of whom had a camera and he took a picture of Henry with a big fish. One day, Henry fell into the river. The grass was slippery because there had some mud on it. While he was pulled his line, he slipped and fall into the dirty water. Henry could not swim, but the two nearest fishermen pulled him at once. He ran to home, with mud all over his clothes and face.
第二节 书面表达(满分25分)
第二节 书面表达 (满分25分)
研究表明,笑对身体有利。请根据以下要点,用英语写一篇以Laughing Is Good for Health为题的短文。
笑的好处:1. 忘却烦恼和忧愁;2. 保持良好的心情, 对生活保持积极的态度;3. 易交友;4. 生命更长久。
注意:可根据要点适当发挥,或增加其他观点,使文章自然流畅。
词数:120左右。
Laughing Is Good for Healt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辽宁省本溪一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英语参考答案
第二、三部分
1-5 ADCDC 6-10 DACAB 11-15 DBBCC
16-20 AADDA 21-25 DBCDC 26-30 DACAB
31-35 BADCA 36-40 CBCAD 41-45 BACDC 46-50 ABBAA
51-54 CDBC 55-58 ACDB 59-62 BBDA 63-65 ABC
66-70 FADEG
第四部分:
第一节:
Henry likes fish in the river near our house. Once Henry caught a big fish
fishing
and he was very exciting! All the other fishermen left their place and
excited places
came to see his fish. One of whom had a camera and he took a picture of
them
Henry with a big fish. One day, Henry fell into the river. The grass was
the
slippery because there had some mud on it. While he was pulled his
was pulling
line, he slipped and fall into the dirty water. Henry could not swim, but the
fell
two nearest fishermen pulled him ∧ at once. He ran to home, with
out
mud all over his clothes and face.
第二节: One Possible Version
(One possible version)
Laughing Is Good for Health
Many studies show that laughing is good for our health, and I have the same opinion. The reasons are as follows. First, laughing can help us forget about worries and anxieties and keep us in a good mood, so that we will have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life. Second, laughing can even help reduce pain, making us feel more comfortable. Third, if you often laugh or smile, people around you will be infected by it, which is helpful in making more friends. Last, doctors have discovered that people who laugh a lot are healthy and live longer. In fact, laughing is a means of exercise. So I think if we want to enjoy a longer life, we should set aside our worries and laugh often.
辽宁省本溪一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1. 单项选择题答案要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处。 2.主观题答案要书写在答题纸相应区域内。考生要使用0.5mm黑色签字笔作答,不得使用涂改纸和涂改液。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年来,中国的选秀文化在相当程度上进入了困局。这既是近年来唱片业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问题所致,也是由于歌手的形象风格接近,观众的印象模糊,难以脱颖而出,通过选秀的梦想舞台选出青春偶像的情况已经不再出现,而且,观众对于选秀的形式相当熟悉,各个电视台的选秀节目又都有重复之嫌,使得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造成了选秀节目的瓶颈。最近,《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既赢得了诸多关注和好评,也引发了对于选手身份、经历等方面的争议。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分歧共存,这其实是中国近年来选秀文化发展变化状况的折射,也是中国电视文化新的变化的投影。
《中国好声音》之所以一出现就引发轰动效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力求超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不靠选手搞噱头,不靠评委博出位,也不靠庞大阵势的粉丝投票,而是着力于音乐的专业性,力图回到尽可能纯粹的音乐的本质,力图让“好声音”成为唯才是举最重要的砝码。让刘欢、那英这些当代流行歌坛最有声望的音乐人来指点新人,依据好声音来收徒,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进入音乐专业领域深造从而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既不同于让年轻人成为粉丝热捧的超级明星,也不同于让普通人在舞台上一展即毕的走过场。这其实是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让他们得以成为好的歌唱家、艺术家,让选秀不再是一下子就实现梦想,也不是仅仅展现梦想,而是让梦想通过一个专业的路径和较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伸,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长期的学习努力,节目正是在这一点上赢得了公众。
今天的“80后”、“90后”处在竞争激烈,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压力较大,而自身的适应和抗压能力相对较弱的矛盾之中,一举成名的冲动、展示自我的激情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路径,正是青年一代的焦虑所在。选秀节目尚未从这一方面加以具体的指点,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在《中国好声音》中却得到了展现。这很像是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对于激励青少年更好地学习,更艰苦地磨练,给他们提供更加积极向上的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所标举的脚踏实地实现梦想的路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正面和积极的价值观。这里不是梦想止步之处,也不是梦想瞬间实现的地方,而是一个走向梦想实现的起点,一个修业和锻炼的开始。幸福感来自奋斗和梦想的力量,而这一切都在公平和公开的程序中进行,这是节目具有魅力的地方。
但这个节目引起的质疑也值得反思。尤其是几位选手的经历描述引发了一些争议,这其实说明,这些年来公众对于诚信的要求有了更严格的标准,因为大家越来越明白,诚信的缺失造成的损害和冲击是社会无法承受的。只有诚信,社会才能向更高处进发。年轻一代所需要的是更真实的人生的反映,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这其实也给这个优秀的节目一个更为苛刻的要求。只有更加真实,让每一个选手的过去都经得住追问,节目才可能赢得更多的观众。只有真实的努力,梦想才有价值,这是对“纯粹”的另一意义指向,也凸显了今天社会的必然要求。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中国的选秀文化”的相关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唱片业出现了转型,歌手的形象风格也接近,观众对于选秀的形式也相当熟悉,中国的选秀文化在相当程度上进入了困局。
B.各个电视台的选秀节目都有重复,观众在新奇感过后产生了审美疲劳,这些问题极大地制约了选秀节目的发展。
C.《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是中国电视文化新的变化,也是中国近年来选秀文化的发展。
D.对《中国好声音》,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分歧共存,这其实折射了中国近年来选秀文化的发展变化状况。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好声音》赢得了诸多关注和好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力求改变旧的选秀节目存在的种种弊端,将选手的“好声音”作为选秀的最重要依据。
B.《中国好声音》避免了选手通过粉丝热捧而成为超级明星,也不让选手人在舞台上一展即毕走过场,这些新的变化也是该节目赢得公众的原因。
C.《中国好声音》里的选手们一旦凭借舞台上优异的综合表现成为刘欢、那英等音乐人的学生,就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D.《中国好声音》让选手不再是一下子就实现梦想,也不是仅仅展现梦想,而是让梦想延伸,最终成为选手职业生涯的一个选择,这也让节目赢得了公众。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好声音》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引导、激励他们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个人实实在在的努力,这使得它很像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
B.今天的青年一代处在竞争激烈的时代,他们焦虑于一举成名、展示激情怎样才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路径,选秀节目最好能在这方面指点他们。
C.《中国好声音》不是梦想止步之处,也不是梦想瞬间实现的地方,是一个走向梦想实现的起点,一个修业和锻炼的开始,但只有那些成功的选手才有幸获得这种幸福感。
D.年轻一代所需要的是更真实的人生的反映,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这个更高的要求是社会对《中国好声音》节目以及今后出现的新的选秀节目的必然要求。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赵璜,字廷实。少从父之官,坠江中不死。稍长,行道上,得遗金,悉还其主。登弘治三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出为济南知府。猾吏舞文,积岁为蠹。璜择愿民教之律令,得通习者二十余人,逐吏而代之。汉庶人①牧场久籍于官,募民佃。德王府奏乞之,璜勘还之民。阅七年,政绩大著。正德初,擢顺天府丞,未上,刘瑾恶璜,坐巡抚朱钦事,逮下诏狱,除名,瑾诛,复职。寻调山东。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番僧乞征以充斋粮,帝许之,璜为争得免。擢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以边警改理畿辅②戎备。事定,命振顺天诸府饥,还佐部事。
世宗即位,进左侍郎,掌部事。裁宦官赐葬费及御甩监料价,革内府酒醋面局岁征铁砖价银岁巨万。嘉靖元年进尚书。刘瑾创玄明宫,糜财数十万,瑾死,奸人献为皇庄。帝即位,斥以予民,既而中旨③令仍旧。璜言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帝即报许。会方修仁寿、清宁宫,费不继。璜因请与石景山诸房合并斥卖以资用,可无累民,帝可之。诏营后父陈万言笫,估工值六十万,璜持之。万言诉于帝,下郎中、员外二人诏狱。璜言:“二臣无与,乞罪臣。”帝不听,其后论救踵至,万言不自安,再请贷。二人获释,工价亦大减。诏建玉德殿,景福、安喜二宫,璜请俟仁寿宫成,徐议其事,帝不许。顷之,以灾异申前请,帝始从之,并罢仁寿役。
璜为尚书六年,值帝初政,锐意厘剔,中官不敢挠,故得举其职,后论执不已,诸权幸嫉者众,帝意亦浸疏。璜素与秦金齐名,考察自陈,与金俱致仕。廷臣乞留,不许,驰驿给夫廪如故事。璜有干局,多智虑。事棼镨,他人相顾愕眙,璜立办,既去,人争荐之。
(节选自《明史?赵璜传》 )
【注】①汉庶人:指因叛乱被贬为庶人的汉王朱高煦。 ②畿辅:国都附近的地方。③中旨:唐、宋等朝代的皇帝自宫廷发出亲笔命令,不正常通过中书门下,直接交付有关机构执行,称为中旨。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璜择愿民教之律令 愿:质朴,恭谨
B.阅七年,政绩大著 阅:检查
C.万言不自安,再请贷 贷:宽恕
D.诸权幸嫉者众,帝意亦浸疏 浸:逐渐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赵璜体恤民生的一组是(3分)
①行道上,得遗金,悉还其主 ②德王府奏乞之,璜勘还之民
③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 ④璜言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
⑤二臣无与,乞罪臣 ⑥璜因请与石景山诸房舍并斥卖以资用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③④⑤ D.②③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璜善于治理政务,政绩卓出。在济南任职时,保住了农户租种的牧场的土地;在山东任职时,能据理力争,减免地方百姓的赋税。
B.赵璜恪尽职守,充分发挥自己的工作职能。担任左侍郎时,就能大胆裁减内廷开支;担任尚书后,更是在缩减皇室的营造工程方面不遗余力。
C.赵璜正言直谏,遭到同朝官员的排挤。起初就因刘瑾的谗言,受巡抚朱钦的牵连而入狱,后来更因权臣的弹劾,与秦金一起致仕还乡。
D.赵璜很有才干,富于智慧。遇到一些纷乱错杂的事件,在其他人还为此观望惊讶之时,他能立即找到处理的办法。
7.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璜言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帝即报许。(5 分)
(2)诏营后父陈万言笫,估工值六十万,璜持之。(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新晴山月 文同①
高松漏疏月,落影如画地。徘徊爱其下,夜久不能寐。
怯风荷池卷,病雨山果坠。谁伴予苦吟?满林啼络纬②。
【注】①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著名画家、诗人。②络纬:一种草虫。
8.诗的一、二两句紧扣诗题的“月”字,描绘得细腻生动,境界优美,请简要赏析。(5分)
9.诗人把“荷池卷”、“山果坠”分别接在“怯风”、“病雨”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诗中的“苦吟”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境?(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2)若夫乘天地之正, , ,彼且恶乎待哉?
(3) ,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的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大题号右边的方框涂黑。不按要求涂黑或用其他不合要求的笔涂黑均不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蒲公英情人 【欧?亨利】
和舒伦堡家庭餐馆达成的协议是萨拉单枪匹马闯世界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
这家餐馆紧挨着她租住的老式红砖房子。一天晚上,在餐馆用过晚饭以后,她顺手拿走了放在餐桌上的菜单。菜单上的字迹潦草的几乎无法辨认。第二天,萨拉给舒伦堡看了一张漂亮的打印菜单。菜名在右边排列得整整齐齐。老舒伦堡十分高兴。在萨拉离开之前,他欣然与她签订了协议:她负责餐馆里21张餐桌的菜单打印。早餐、中餐、晚餐各一份,菜单每日更新。作为回报,舒伦堡将把一日三餐送到萨拉的房间里。这个协议,双方都感到非常满意。现在在舒伦堡家庭餐馆用餐的人可以知道他们吃到嘴里的东西到底所谓何物了。而在这个阴冷的冬日里萨拉也有了食物得以果腹,对她而言这是眼下最要紧的事了。
尽管春天的月份来到了,那还不是春天。春天总是在该来的时候才来。街上一月份的积雪还冻得硬梆梆的。
一天下午,萨拉在房间里冻得直打哆嗦。除了打印餐馆的餐单之外,她无事可做。萨拉从摇椅里站起来,看窗外,已经是春天了。
事情还要从去年夏天说起,在萨拉到乡下去的时候,她坠入了爱河。在阳光农场逗留的两个星期里,她爱上了老富兰克林的儿子沃尔特。他们相偎而坐,他为她编蒲公英花环,他赞美说金黄色的花朵和她深棕色的头发是多么的相称啊。她害羞的把花环留在地上,跑回屋里,一路上不停地摆弄着手里的草帽。他们打算在春天结婚——“就在嗅到第一丝春天的气息的时候。”沃尔特是这样说的。然后萨拉回到城里,继续敲她的键盘。
一阵敲门声把萨拉从过去的幸福时光拉回到了现实里,一名侍者带来了第二天的菜单清单。萨拉在打字机前坐下。她是一个熟练的打字员,大概只要一个半小时,21张卡片就能准备妥当。萨拉的手指在键盘上灵巧地弹跳着,就像小虫在夏日的浅溪上翩翩起舞。她依次而下,细致地让不同长短的菜名在卡片上各就其位。就在她快要打到水果一栏的时候,萨拉突然冲着菜单哭了起来,眼泪从她充满绝望的心底深处涌了出来,盈满了眼眶。她已经有两个星期没有收到沃尔特的来信了。菜单上的下一道菜是蒲公英,——蒲公英和什么蛋?去它的什么蛋——蒲公英。沃尔特用金灿灿的蒲公英编织花冠,给他钟爱的女王,他未来的妻。
过了一会儿,萨拉强忍住了眼泪。卡片必须得打完。恍恍惚惚中她朝键盘伸出手。她的心思完全不在这上面,她满脑子里想的全是她在乡下的爱人。7点钟的时候,侍者送来了晚饭,顺道取走了菜单。7点半的时候,就到了萨拉读书的时间。她拿出书,把脚搁在箱子上,读了起来。门上响起了铃声,房东太太去开门。萨拉把书扔到一旁,竖起耳朵听着。楼下的大厅传来了一阵嘈杂声,萨拉跳了起来,夺门而出,书落在了地板上。
你一定猜着了吧!当她冲到楼梯口的时候,她爱的小伙子也一步三台阶的冲了上来,一把把她抱在了怀里。
“你为什么不给我写信?哦,为什么?”萨拉哭喊了起来。
“纽约可是个大城市。”沃尔特回答说,“一周前我一来纽约就去你的旧住址找你,发现你早在某个星期四就搬走了。我到处找你,还找了警察。”
“我给你写了信的。”萨拉用力地说道。
“没收到!”
“那你是怎么找到我的?”
沃尔特笑了,笑得就像春天一样灿烂。
“今天晚上我到隔壁的舒伦堡餐馆吃饭,”他说,“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喜欢吃点时令蔬菜。我的眼睛在打印精美的菜单上找我要的东西,当我看到的时候,我跳了起来,弄翻了椅子,我大声的喊来了店主。他告诉我你住这里。”  
“为什么?”
“走到哪儿我都能一眼认出你打的首行大写字母‘W’,它总是比同行的其他字母稍微偏上一点。”他从口袋里抽出一张菜单,指着那一行。她认出那正是今天下午她打的第一张菜单,靠右手顶端拐角处还留有她的一滴泪痕。但在本来应该是植物名称的地方,对金色花朵的回忆让她的手指敲了错误的键,两个菜名之间有一段注释:“最亲爱的沃尔特加煮鸡蛋。”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萨拉靠给一家餐厅提供菜单维持生计。她的恋人沃尔特远在乡下农场,两人约好春天结婚,却意外失去联系。萨拉每天忍受着相思之苦,还得坚持工作。
B.本文用诙谐的语言,轻松的叙述,巧妙的情节,表现一对热恋情人的悲欢离合,作者寄寓他们深深的同情。
C.本文独特之处,主要体现在匠心独具的结尾和让人读后产生“含泪的微笑”的艺术魅力。
D.本文中两位主人公即使在最艰苦的求生环境中,仍能表现出真诚的爱与关怀,正是这种爱让沃尔特终于和他的蒲公英姑娘重逢。
E.欧·亨利小说轻松的文字背后是内心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本文主旨就在于揭示现实的不合理,表现主人公在残酷的社会中承受的心灵创伤。
(2)小说中的萨拉有着怎样的美好品质?请简要分析。(6分)
(3)文中划线部分关于早春环境的描写有哪些作用?(6分)
(4)这篇小说以“蒲公英情人”为题,有人译为“菜单上的春天”你认为哪个题目好?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齐白石与知己徐悲鸿
齐白石出生于湖南湘潭一个农民家庭,他从一个木匠而成为一个在世界上享有一定声誉的艺术大师,徐悲鸿起了重要作用。
徐悲鸿是江苏宜兴人,比齐白石小三十二岁。1919年,徐悲鸿赴法留学并在多国参观了艺术馆、博物馆,欣赏了许多世界级美术大师的佳作,还系统地学习了美术理论、美术史、解剖、透视等课程,成为我国早期少有的既有丰富的艺术理论又有精湛的绘画技艺的艺术大师之一。
1927年回国后,徐悲鸿最大的愿望就是发展艺术教育事业。他和田汉一起筹办南国艺术学校,后来南京中央大学又聘请他担任艺术专修科教授。1928年底,徐悲鸿担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在北平大学,他开始酝酿教学改革。他认为,要提高绘画教学水平,首先应该打破旧的传统观念,贯彻写实主义原则,创立“素描基础论”。他所希望的艺术学院的教员,应该是具有真才实学,在艺术上不墨守成规,具有鲜明的个性,敢于创新的人。他觉得如果聘请像齐白石这样充满生活激情的画家到学校任课,不仅能打破教员中陈陈相因的沉闷空气,而且也能给学生带来鲜活而生动的新内容。
这时,齐白石自创的红花墨叶大写意一派,已得到认可,有较大影响。徐悲鸿所以看中齐白石,不仅因为他很欣赏齐白石的画,而且认为齐白石的见解和自己的主张是完全一致的。比如,齐白石的画,以日常能见的为多,而虚无缥缈的较少;他画的实物,不刻意求似,而在不求似中得似;他反对死临摹,而主张师法自然……经过三次邀请,齐白石终于答应了徐悲鸿。
然而,“齐木匠”登上大学讲台一事,却像花边新闻一样在社会上传播,引起了不小的波澜,支持者有之,但更多的却是反对之声。反对者认为,把一个没有受过任何正规教育、木匠出身的老头聘为教授,简直是对艺术学院的侮辱。他们群起而攻之,流言飞语、明枪暗箭满天飞,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这时的徐悲鸿势单力薄,孤掌难鸣,不得不在第二年黯然离开北平南下。他向齐白石告别,老人黯然伤怀,为他画了一幅《月下寻归图》。画面上一位穿长袍的老人扶杖而行,并题了两首诗:“草庐三顾不容辞,何况雕虫老画师。海上清风明月满,杖藜扶梦访徐熙(南唐著名画家)。”“一朝不见令人思,重聚陶然未有期。深信人间神鬼力,白皮松外暗风吹。”在第一首诗的最后,还附有一行小字:“悲鸿先生辞余出燕,余问南归何处?答:月满在上海,缺,在南京。”
1931年5月,为了扩大齐白石的影响,徐悲鸿说服中华书局的主要负责人舒新城出版了《齐白石画集》,并亲自编辑并为之写序。他评价齐白石的画说:“齐白石之长处,在有色彩,一往直前,无所顾忌,惟多红而少绿。或其性格所尚,写昆虫突过古人,其虾、蟹、雏鸡、芭蕉,以墨写者,俱体物精微,纯然独创。” 1933年初,徐悲鸿携带中国著名画家的作品到欧洲举行巡回展,使欧洲更多的国家认识和了解了中国的大画家齐白石和他的作品,从而使他的画走向世界。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徐悲鸿回到北平,两位艺术大师在阔别十七年之后又得以重逢,欣喜之情不待言表。他们常在一起作画,悲鸿画鸡,白石老人便补块石头;白石老人画蜻蜓,悲鸿便补束花草。在徐悲鸿纪念馆里,有一幅徐悲鸿画鸡、齐白石补石和兰草的画。据说在1947年的除夕夜,艺专有一位年轻的裱画工向徐悲鸿讨画,徐悲鸿欣然答应,顷刻间两只公鸡跃然纸上。正画在兴头上,突然停电了,只好改日补画。谁也没有料到,这一拖就是几年。后来徐悲鸿突然病逝了。裱画工想到了齐白石,在他的恳求下,已经九十多岁的白石老人答应了他的要求,看到徐悲鸿笔下两只公鸡似在对话,于是就在上面那只鸡的下边用浓墨补画了石与兰,一下子使这幅画更加生动可爱,这幅画也成为两位大师合作的绝响了。
新中国成立后,齐白石年事已高,主要是在家里画画,颐养天年。徐悲鸿此时五十四岁,正当盛年,但由于长期的奔波等,身体很不好。然而他非常珍惜时光,常常带着病工作。作为新中国第一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全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徐悲鸿担负着联络和团结全国美术工作者,培养和教育年轻的美术人才的重任。对于和自己有莫逆之交的齐白石,他更是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
1953年9月,徐悲鸿不幸脑溢血逝世。但在很长的时间内,周围的人谁也不敢把这个噩耗告诉齐白石,怕他老人家接受不了。老人问:“怎么不见徐悲鸿来?”大家只好推托说开会去了,出差去了,又出国去了。过去每年徐悲鸿院子里的桃子熟了,他俩都要相聚品尝,现在只有廖静文(徐悲鸿夫人)一个人送来一篮子桃子……时间长了,老人也约略感到出了事,也就不再多问,只是一天天话越来越少了。吴作人回忆说:“有一次,我去他家探望,他一反平日沉默寡言的习惯,忽然对我说:我一生最知己的朋友,就是徐悲鸿先生……”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徐悲鸿聘请齐白石为教授,是因为齐白石的见解和自己一致,还因为齐白石是一个在艺术上不墨守成规,具有鲜明个性、敢于创新的人,其画作都贯彻了写实主义原则。
B.齐白石敢于大胆用色,其昆虫画超过古人,独创了红花墨叶大写意一派;他的这些成就得到了徐悲鸿的赞赏,但人们反对他登上大学讲台则是因为他非科班的低微出身。
C.17年后,两位大师久别重逢常在一起作画,其艺术合作和人生友情达到顶峰,徐悲鸿逝世后齐白石补画了石、兰的雄鸡图,不仅是他们友谊的见证,更是艺术合作的绝响。
D.文章按照时间顺序,截取了徐悲鸿和齐白石交往过程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片段,叙写了他们的相知、共事、别离、重逢和绝别,表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感人至深。
E.本文叙写了徐悲鸿和齐白石的交往和友情,记述了他们相互欣赏和合作的动人故事,展示了他们的艺术主张和艺术成就,歌颂了两位艺术家开阔的胸襟、高尚的品格。
(2)徐悲鸿作为齐白石的“知己”体现在哪里?请简要概括。(6分)

(3)徐悲鸿“离开北平南下”,齐白石赠画赋诗并附字,其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4)当年徐悲鸿聘请齐白石担任大学教授曾引起轩然大波;近年武侠小说作家金庸被聘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超女李宇春登上北大百年讲堂也曾引起激烈争论。对此,请结合文本和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莫言得奖后,迅速掀起一股莫言热,首当其冲的,便是图书的热销。近日媒体报道中频率最高的词,便是“抢购”、“断货”、“卖疯了”。
B.为了救出被埋在井下的矿工,连续几天他都在指挥救人,吃不上饭,睡不好觉,一刻不得休息,他感到自己已经心劳日拙,疲惫不堪。
C.安检人员目不交睫地盯着安检显示仪,突然一个画面定格在工作人员面前;一个包裹里藏有一支枪!机场方面立即将该包裹扣押并报警。
D.湖畔新城,占地5500亩,其中水域2000亩,水域浩淼,植被苍翠,水木清华,环境优美,是人居最佳选择。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本是万物之根,溪乃四海之源”大气磅礴,意蕴深厚,用以表述我们城市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位和卓越的贡献,顺和民意,凝聚激情。
B.他的创新设计投入生产仅三个月,就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为这项设计付出的所有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终于得到了回报。
C.中国科学院最近研究发现,喜马拉雅山冰川退缩,湖泊的面积扩张,冰湖溃决的危险性增大,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D.南京中央广商场凭借丰富的商品、可靠的质量、合理的价格、周到的服务吸引了大量顾客,其中有20﹪是国际友人慕名前来。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本溪,这座名城,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 , , , , 。“万物之根、四海之源”的本溪,孕育了华夏东北地区的文化,推动着中华文明的进程。
①为建立清王朝和统一中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②浑江流域养育并壮大了建州女真董鄂部
③五女山城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高句丽的第一代王都
④庙后山古人类文化遗址被称作“东北第一人的故乡”
⑤对满族共同体的出现起了决定性作用
⑥考古学泰斗贾兰坡誉之为中国“考古特区”
A.②③⑤①④⑥ B.⑥④③②⑤① C.④⑥③⑤②① D.①④⑥⑤②③
16.阅读下面文字,筛选、整合相关信息,为“光活化农药”下一个定义。(5分)
20世纪初,人们研究了吖啶、荧光素等染料在光照下的杀虫作用。70年代,约荷等人又研究了卤代荧光素对家蝇的光动力作用,将光活化农药的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潮。研究中人们发现,一些物质平时并没有毒性,但进入生物体内以后在光诱导的作用下,会变得有毒,从而对家蝇、大蚁、象鼻虫等害虫起到毒害作用。这些物质还具有在自然界迅速降解为无害物质的特性,因此很适合制成农药。近年来,光活化农药的优点和应用前景正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答:
17.仿照下面的示例,另选对象,写两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示例:晶莹的露水,即使是一滴,也会感激草尖的柔嫩,拥抱朝霞的艳丽,向往蓝天的广阔。
答: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如同一朵玫瑰,每瓣花代表一个梦想,每根刺昭示一种现实。
——法国作家阿尔弗莱·德·缪塞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受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拟标题;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辽宁省本溪一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语文答案
1.A.2.C.3.C.4. B.5.D①写赵璜品行高尚④写赵璜克忠职守,敢于进谏⑤写赵璜敢于担当,不牵连他人。6.C 文中并没有出现刘瑾对赵璜的谗言,且没有写赵璜和秦金受到谗言。
7.(1)赵璜说诏令才下发几个月却忽然更改,这是向天下人显示是皇帝不守信,皇帝就回复同意了他的建议。【“下”下发,颁布1分,“不信”“皇帝(朝廷)不守信用”1分,“报”批复,回复1分,大意2分】
(2)皇帝下诏营建皇后的父亲陈万年的府第(住宅),估计工程花销(价值、造价)为六十万,赵璜遵照规定不变。【“营”营建1分,“后父”皇后的父亲1分,“工”工程1分,大意2分】
8.第一句非常细腻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站在松林中见到的月光透过高大的松树枝叶漏出稀疏几缕的美景,表现了松树枝叶的浓密,漏下的月光的疏淡。(2分) 第二句描绘了照在松树上的月光,将婆娑的树影投落到地上,象画了一幅斑驳的水墨青松图一样。(2分)这两句诗,都是写月,第一句写月光,第二句写月影,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月光和月影交织的优美的画面。(1分)
9.这样写,不仅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荷花”“山果”以人的情感,生动细腻地表现了雨后新晴的美景,(2分)而且也表现出诗人置身于山中的独特的视听感受。(2分)“苦吟”表现诗人陶醉于这良辰美景之中久久不愿离去,他要充分领略和细细咀嚼、吟唱这美妙风光的心境。(2分)
10.略
三、11.(1).A3分C2分D1分。B项本文语言不诙谐,叙述不轻松,说主题是“热恋情人的悲欢离合”也不太确切。D项说到两位主人公都表现出真诚的爱与关怀,其实只写到萨拉,另外,沃尔特的生活环境是否艰苦文中未提到。E项,本文主题是表现萨拉面对艰难生活的坚韧、勇敢,以及对爱情的珍视和执着,并非“揭示现实的不合理,表现主人公在残酷的社会中承受的心灵创伤。”
(2)萨拉的美好品质:聪慧、真诚、有爱心,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下,还能替人着想,顺手打菜单;(2分)珍视爱情、执着地追求爱情,对恋人的思念,对爱的渴望,竟然能让她打错了菜名;(2分)坚韧、勇敢地面对艰苦的生活,在寒冷的冬日里,在食不果腹的情况下,依然努力工作、生活。(2分)
(3) ①渲染早春时节春寒料峭,点明萨拉生活处境的艰难。②引出下文、暗示结尾,为爱人的重逢做铺垫。③刻画人物、展现主题,艰难的环境更加展现出真诚与爱的可贵,以及萨拉的坚韧。恋人的重逢才显得那样的热烈。
(4) 以“蒲公英情人”为题好。(2分)
①蒲公英具有推动情节的作用,“蒲公英”见证了主人公的爱恋,他们又因蒲公英而重逢。2分
②刻画人物形象,“蒲公英”,那金灿灿的花朵,能映衬出女主人公的美丽2分
③展现主题,“蒲公英”,那金灿灿的花朵不仅是爱情的象征,而且凸显了主题,“蒲公英”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象征着战胜困难。2分
以“菜单上的春天” 为题好。(2分)
①菜单为线索串联情节,文章因打菜单而起,恋人又因菜单而重逢。(2分)
②“菜单上的春天”,能够展现女主人公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下,坚韧、执着、勇敢地面对生活的精神。(2分)
③“春天”暗示了主题,春天能给人以美好的憧憬,特别是经受了严冬摧残之后的生灵,能给人以战胜困难的勇气。(2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1)答D给3分,答B给2分,答C给1分,答A、E不给分。(A项中“贯彻写实主义原则”“是一个在艺术上不墨守成规,具有鲜明个性、敢于创新的人”是徐悲鸿对艺术学院教员的希望;另外,齐白石的画作也不“都贯彻写实主义原则”,“齐白石的画,以日常能见的为多,虚无缥缈的较少”;C项中的“顶峰”之说不符原文,也不合事理;E项的表述弄错文章的表意重点。本文重点表现徐悲鸿是齐白石的“知己”。)
(2)①赞赏齐白石画作及艺术见解,三邀出身低微的齐白石担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教授;②为扩大齐白石的影响,说服中华书局的主要负责人出版了《齐白石画集》,亲自编辑并写序评价;③携带齐白石作品到欧洲举行巡回展,使欧洲更多的国家认识和了解了齐白石及其作品。(每点2分,共6分。答其他者酌情扣分)
(3)(6分)①画中扶杖老人是齐白石自况,诗中说的徐熙以其姓徐暗喻徐悲鸿,以此表明了两人的知己关系;②齐白石通过画和诗,表达了对徐悲鸿“三顾茅庐”的感激和他们再难相聚的伤感;③诗后附字含蓄表达了对“知己”徐悲鸿南下境遇的忧虑,诗画及附字表现力二人深厚的友情。(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4)(8分)答案示例:
观点一:大学应当“兼容并包”,大学讲堂也应有“通俗”的一席之地。
①大学不是象牙塔,它应该具有与时俱进的胆魄和兼收并蓄的胸襟,始终与大众同行,与时代同步。
②学术、文化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通俗流行文化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能给校园增添一种新鲜与活力。
③今日通俗的东西,也许就是未来的艺术珍品,大学应有阔达的胸襟和独特的眼光,包容和接纳它们,为其提供展示的舞台。
观点二:大学讲堂是教学和学术研究的圣殿,还是远离通俗的东西为好。
①大学应该坚守其精神和价值观的独立性和神圣性,远离通俗流行的东西能避免受到冲击和影响。
②通俗流行文化大多无深刻内涵,缺少长久生命力,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和文化的洗礼。
③通俗流行文化登上大学讲堂可能冲击学术研究,会破坏严谨之风,助长浮躁之气。
(选一种观点作答、意思对即可;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分析充分,给6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D(水木清华:形容园林里池水花木清幽美丽。A.首当其冲:最先遭遇灾难或遭受攻击。B.心劳日拙:费尽心机,不但没有得到好处,反而处境越来越糟。应为“心力交瘁”。C.目不交睫:没有合上眼皮。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应为“目不转睛”)
14. A【B项不合逻辑,“取得的成绩终于得到了回报”不合事理,应删去“和取得的成绩”;C.项成分残缺,在“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前加主语“这些现象”; D项句式杂糅,应为“其中有20﹪是国际友人”或“其中20﹪的国际友人是慕名前来的”.
15. B
16.光活化农药是用某些平时无毒,但进入生物体后在光照下产生毒性,又可以迅速自然降解为无害物质的物质制成的一种杀虫药(农药)。
17.答案示例:枯萎的花,即使是一瓣,也会怀念春风的和善,牢记细雨的叮嘱,承载花根的希望。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如同一朵玫瑰,每片花瓣代表一个梦想,每根花刺昭示一种现实。
——法国作家阿尔弗莱·德·缪塞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受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拟标题;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作文构思提示:
这是一个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题,而且从整体上来理解,蕴含着一个关系性话题:梦想与现实。有的同学可能抓住“生活如同一朵玫瑰”这句来立意,那就应该想想,缪塞为什么这样比喻生活。他之所以把生活比作玫瑰,那是因为他认为生活中有梦想,有现实;梦想像玫瑰花瓣,现实如玫瑰花刺。因此,可从整体上作如下立意:既要有梦想,又要立足现实(依托现实)。
若抓住“每片花瓣代表一个梦想”这句,可侧重“梦想”作如下立意:
让梦想照亮(改变)现实。
要知道越是现实如刺,越需要有梦想来激励自己指引自己。
现实难免让人沉沦,只有心怀梦想,才能拥有一个美丽人生。
之所以感到生活美好,那是因为我们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还有梦想。
若抓住“每根花刺昭示一种现实”这句,可侧重“现实”作如下立意:
立足现实或依托现实,才能实现梦想。
梦想再美好,如不立足现实,梦想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
人只有经受严峻现实的考验,才能开出最美的人生之华。
也可作如下立意:
1.生活再美好,也有让人不满意的地方,对生活要有一个豁达乐观的心态;
2.生活不是只如玫瑰花般娇艳,如玫瑰花瓣般的现实背面往往掩藏着丑恶,因此,人类要学会自省,要有自我批判的精神。
以上观点来写文章,一定要在文章开头有一个观点引出的过程,而且需要有足够的视野和深厚的积累,要慎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