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全科,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全科,无答案)

资源简介

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Al 27 S 32 Cl 35.5 Fe 56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 25小题,每小题2分)
1.常温下,下列物质不是气体的是
A.甲烷
B.己烷
C.乙烯
D.一氯甲烷
2.据报道我国合成了多种新的核素,其中一种是185 72Hf(铪),它的中子数是
A.72
B.113
C.185
D.257
3.下列物质中,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A.甲烷 B.乙烯 C.苯 D.乙酸
4.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NH3
B.CCl4
C.N2
D.CO2
5.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XO4,该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是
A.HX B.H2X C.XH3 D.XH4
6.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A.CH4
B.NaOH
C.SO2
D.H2O
7.下列反应中,可作为设计化学电源的依据的是
A.HCl与NaOH反应 B.SO3与H2O反应
C.H2与O2反应 D.Ba(OH)2(8H2O与NH4Cl反应
8.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A.CH4与C2H4 B.
C.C2H6与C3H8 D.O2与O3
9.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10.氟利昂-12是甲烷的氯、氟卤代物,结构式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它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B.?它是平面分子
?C.?它只有一种结构?????????? D.?它有4种同分异构体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葡萄糖属于单糖,能发生水解反应
B.纤维素属于糖类,且有甜味
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要合理摄入
D.蛋白质是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在人体内最终水解成葡萄糖
12.下列叙述中,能说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的是
A.乙酸具有挥发性 B.乙酸有刺激性气味
C.乙酸是有机酸而碳酸是无机酸 D.乙酸能与碳酸氢钠反应放出CO2
13.山梨酸(CH3-CH=CH-CH=CH-COOH)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下列关于山梨酸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可与钠反应 B.可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C.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取代反应 D.可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14.下列措施中,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食物储存在冰箱里      
B.将块状固体药品研细后再反应   
C.用MnO2作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D.用30% H2SO4溶液代替5% H2SO4溶液与锌粒反应
15.随着卤素原子序数递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 B.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C.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D.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
1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D.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化学反应放出还是吸收能量
17.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这种试剂是
A.NaOH溶液
B.新制Cu(OH)2
C.石蕊试液
D.Na2CO3溶液
18. 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半径:N > C >O B. 稳定性:HIC.酸性:HClO4Mg(OH)2>Ca(OH)2
19.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钠与水反应 B.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C.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 D.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
20.一定条件下,在某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 +O2(g) 2SO3(g)。
下列说法中,可以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SO2 完全转化为SO3
B.消耗2 mol SO2的同时生成2 mol SO3
C.SO2、O2与SO3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
D.SO2、O2与SO3的浓度不再随时间变化
2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B.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
C.所有气态单质分子中都存在共价键 D.离子化合物不能完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
2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同系物间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同分异构体间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CH2”原子团的两种有机物必定互为同系物。
D.相对分子质量相等的两种有机物必定是同分异构体
23.利用下列反应不能制得括号内中纯净物的是( )
A.乙烯和氯气加成(1,2-二氯乙烷)
B.乙烯和水加成(乙醇)
C.苯和氢气在镍为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环己烷)
D.苯和液溴混合后撒入铁粉(溴苯)
24.两种粒子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分别相等,则这两种粒子肯定不是
A.两种不同的原子
B.一种原子和一种分子
C.两种不同的离子
D.一种原子和一种离子
25.根据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
元素代号
L
M
Q
R
T
原子半径/nm
0.160
0.143
0.089
0.102
0.074
主要化合价
+2
+3
+2
+6、—2
—2
A.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2TC.M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D.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50分)
26.(4分)“西气东输”中的“气”指天然气,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是 ,结构式是__________。一定量的该气体燃烧过程的能
量变化如右图所示,从图中可以读出E1 E2(填“>”或“<”),该反应_______ (填“放出”或“吸收”)能量。
27. (5分)原电池是一种将 能转化为 能的装置。右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中,锌片发生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铜片上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 ,
该电极反应式是 。
28.(10分)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操作
实验现象

分别在试管A、B中加入 5 mL 5% H2O2溶液,各滴入1~2 滴1mol/L FeCl3溶液。待试管中均有适量气泡出现时,将试管A放入盛有5℃左右冷水的烧杯中;将试管B放入盛有40℃左右热水的烧杯中
试管A中不再产生气泡
试管B中产生的气泡量增大

另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 5 mL 5%H2O2溶液和
5 mL10%H2O2溶液
试管A、B中均未见气泡产生
(1)实验①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①的目的是 ,
实验中滴加FeCl3溶液的目的是 。
(3)实验②未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为了帮助该同学达到实验目的,你提出的对上述操作的改进意见是 (填序号)。
①加热5%H2O2溶液 ②分别加入5mL5%H2O2 ③分别加入1~2 滴1mol/L FeCl3溶液
(4)某同学在50 mL H2O2 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
放出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则A、B、C三点所表示的即时反应速率最慢的是 。
29(13分)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① ~ ⑧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按题目要求回答: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1)元素① ~ ⑧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
除⑧外,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填元素符号),元素⑦的氢化物的电子式是 。
(2)①②③三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用相应氢化物的化学式作答)。元素①~⑧中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呈两性的
氢氧化物是 (填化学式),它与元素④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某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元素④⑤⑥金属性递变规律,请将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将一小块④的单质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出嘶嘶响声,逐渐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2.将少量冷水注入盛有打磨过的⑤的单质的试管中,再滴加酚酞,一段时间后加热至沸腾
加热后

3.将2 mL 1 mol/L盐酸加入盛有打磨过的⑤的单质的试管中
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泡
4.将2 mL 1 mol/L盐酸加入盛有打磨过的________的试管中
反应缓慢,一段时间后,产生无色气泡
结论: (用元素符号结合文字说明)
30.(18分)已知:有机物A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
2CH3CHO+O2 2CH3COOH。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乙酯,其合成路线如下图
所示。
(1)A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①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反应。
(2)下列物质中,可以通过A加成反应得到的是 (填序号)。
A.CH3CH3 ? ? B.CH3CHCl2 ? C.CH3CH2OH ?D.CH3CH2Br
(3)反应 ① 的化学方程式是 ,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 。
(4)某同学用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实验结束后,试管甲中上层为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
① 实验开始时,试管甲中的导管不伸入液面下的原因是 。
② 若分离出试管甲中该油状液体需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填序号)。
a.漏斗 b.分液漏斗 c.长颈漏斗
③ 实验结束后,若振荡试管甲,会有无色气泡生成,其主要原因是     
(结合化学方程式回答)。
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题1分,共50分)
1、夏、商、西周三代,中国各种早期政治经济制度不断发展完善,下列文字记载符合西周时期制度特点的是
①“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②“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③“立子以嫡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
④“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这反映出
A.原始农业出现 B.春秋战国时期牛耕技术出现
C.战国时期铁农具广泛使用 D.西汉时期盛行耦犁技术
3、据统计,自上古至隋朝见于记载的88件水利工程中,华北占72件,华南仅占16件。而唐朝见于记载的212件水利工程中,华北占101件,华南占111件。这说明
A.南方水利技术超过北方 B.南方农业地位上升
C.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D.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4、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包括
①农业、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②农业生产的个体性和分散性
③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④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家基本需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5、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出现于唐朝的
A、邸店 B、飞钱 C、坊 D、柜坊
6、“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出现于我国的
A.商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7、“至州桥投西大街,乃果子行,街北都亭驿相对梁家珠子铺,余皆卖时行纸画、花果铺,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材料中记录的内容最早可能出现在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8、对比下列两幅地图,可以从图中获取的中国古代城市商业活动发生变化的信息是
A.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被打破 B.“草市”盛行,集镇兴起
C.出现了按地域集结的商帮 D.政府加强对商业活动的监管
9、下列关于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机户、机工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②明朝中后期在江南稀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③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④清朝时资本主义萌芽获得迅速发展,动摇了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0、五口通商后,福建武夷山的特产茶叶行销海外,山民纷纷伐木铲草种茶,使得“苍岩铲为赤壤,清溪泛为黄流”。但“外洋印度产茶日多,(武夷山茶)行销日滞”,又因外商控制了价格,最终武夷“市疲山败”。这说明了
①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②生态环境被破坏
③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武夷山茶失去海外市场
④鸦片战争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毛泽东说:“湖北的工业基础,如汉阳铁厂、纺织厂、兵工厂、京汉铁路,都是张之洞带头办的。”这说明“湖北的工业基础”开始于
A.禁烟运动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洋务运动 D实业救国运动
1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于
A.鸦片战争期间 B.洋务运动期间 C.甲午战争期间 D.辛亥革命期间
13、影响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① 自然经济的阻碍 ②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③ 官僚资本的压榨 ④ 封建势力的阻挠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4、据统计,1921年中国的棉纺织业中,全国纱锭的41%集中在上海,21%集中在武汉、天津。这反映出的主要历史信息是
A.产业分布不平衡 B.轻工业发达
C.上海工业实力强大 D.自然经济未受到冲击
15、民国初年,发展最快的民族工业是
A.采煤业和冶金业 B.皮革业和卷烟业
C.化工业和运输业 D.纺织业和面粉业
16、1949年时,中国现代工业产值只占工农业产值的17%,几乎没有重工业;1952年,现代工业产值占工农业产值的26.6%,重工业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占35.5%;到1957年,重工业在工业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高到48%。对这几个数字的说明,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逐步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中国已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C.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得到合理调整
17、1956年1月2日,上海副市长兴奋的宣布:“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了。”因为上海完成了
A.工商业改造 B.统购统销 C.“一五”计划 D.土地改革
18、1953年至1956年国家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不包括
A. 农业 B. 手工业 C. 资本主义工商业 D. 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19、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 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 把私人生产纳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轨道
 C. 在中国探索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 D. 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20、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标志着
A.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B.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C. 我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D. 我国已建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21、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 人民内部矛盾 B. 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C. 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D. 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矛盾
22、中共八大的主要贡献是
A. 提出了合理调整工商业的方针 B. 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C. 正确指出了国内的主要矛盾 D. 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
23、中共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务是
A.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B.变落后的农业国为先进的工业国
C.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
24、右图所示的漫画出现于
A. 三大改造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 一五计划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25、“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这些“大跃进”时期的宣传
A.反映了“大跃进”时期的农业生产成就 B.表明那时候的农业科技取得了巨大进步
C.说明“大跃进”时期农民生活非常富裕 D.违背客观规律,是不切实际的浮夸表现
26、下列关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单纯追求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 盲目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
C. 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度 D. 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27、在“文革”中的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 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全面整顿国民经济 B. 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C. 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调整国民经济 D. 全国范围开展“批林批孔”运动
28、新中国历史上,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29、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C.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D.变革社会生产关系
30、我国在建国初期允许私人经济存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又鼓励发展多种经济,其共同的出发点是
A.发展社会生产力  B.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C.改革经济体制  D.完善工业体系
3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取得突破性进展是在
A.城市 B.沿海地区 C.农村 D.广大内地
32、下列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 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B. 克服了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
C.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D. 明确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
3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允许私人办厂 B.增加企业活力 C.实行政企分开 D.多方吸收外资
3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根本目的是
A.调动物质生产部门的积极性 B.与西方国家市场经济体制相接轨
C.解决商品不足扩大消费范围 D.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5、 20世纪的中国先后出现了三位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对于新中国来说,邓小平的主要历史贡献在于
A.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B.实现了民族独立
C.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主持了改革开放
36、我国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吸引外国投资 B.学习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
C.扩大对外贸易 D.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37、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是
① 沿海开放城市 ② 沿海开放区 ③ 经济特区 ④ 内地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①②④ D. ④①②③
38、改革开放后,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系指
A.上海 B.深圳 C.汕头 D.厦门
39、 深圳、珠海等地是我国的第一批经济特区,当时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A. 实行特殊的社会制度 B. 特殊的经济发展速度
 C.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方法 D. 特殊的地理位置
40、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
A.海南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D.内地各省会城市开放
41、下列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因素,具有根本性的因素是
A. 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 B. 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
C. 欧洲社会出现“寻金热” D.《马可·波罗行纪》的流传
42、1500年——1800年,世界人口数量激增,其主要原因是
A.欧洲国家进行三角贸易导致大量黑奴被贩往美洲
B.新航路开辟使大量欧洲人移民至美洲或大洋洲
C.新航路开辟后美洲高产农作物传入亚洲、欧洲等地区
D.工业革命在全球的扩展导致生产力大幅提高
43、下图中,航海家迪亚士的航海路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4、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上的革命”,其含义是:
①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扩大经济和文化的往来 ②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暴利
③商路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④封建主衰落,劳动人民日益贫困化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45.早期殖民扩张,给欧洲社会发展带来的最主要的影响是
A.使西班牙、葡萄牙成为中央集权的国家 B.引起了欧洲的“价格革命”
C.加速了西班牙、葡萄牙资本主义发展 D.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创造了有利条件
46、人类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的标志性事件是
A、新航路开辟 B、西、葡殖民扩张 C、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D、黑奴贸易
47、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政治保障是它的资本主义君主立宪政体,而确立这一政体的法律文件是
A.1215年《大宪章》 B.1689年《权利法案》
C.1776年《独立宣言》 D.1787年宪法
48、推动工业革命开始和扩展的根本动力是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B.工场手工业蓬勃发展
C.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 D.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
49.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
A.主要发生在轻工业领域 B.科学研究与生产紧密结合
C.重大发明来自传统工匠 D.棉纺织部门首先应用机器
50、19世纪晚期,推动石油开采业和石油化工工业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电力的广泛应用 B.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C.垄断组织的形成 D.飞机制造业迅速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含51、52、53三题,共50分)
5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6分)
材料一 1842年10月达成了“中国皇帝同意建立一个公平和正规的进出口关税和其他饷费”的协议;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规定出口的61种货物和进口的48种货物税率的降幅超过50%,其中“紫花布”出口税率降幅超过75%;1844年进一步规定为“中国日后欲将税例更变,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和“应与佛兰西会同议允后,方可酌改”等。
——《关于我国历史上的协定关税》
(1)指出1843年前后中国关税税率变化的原因,分析这种变化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6分)
(2)近代以来,太湖平原沿长江地区较早地出现了“民族工业”。试根据有关史实,说明 “民族工业”在这些地区出现较早的原因及其所产生的影响。(10分)
52、近代中国在外来资本主义入侵下,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新的经济成分产生。其中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命运多舛。阅读、分析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自1902年起,荣氏兄弟(荣宗敬、荣德生)与友人在无锡合办保兴面粉厂,1903年独资更名为“茂新”面粉厂,1905年又设立振新纱厂。
1912年后(荣氏)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申新纺织厂、福新面粉厂、茂新面粉厂,成为名震工商业界的“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到1922年2月,荣氏兄弟经营的面粉厂和纱厂已经达到16家。
材料二 1927年,蒋介石以荣氏企业认购国库券不力,下令封杀他们在无锡的产业,迫使荣宗敬认购巨额国库券而了事。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上海地区处于一片炮火之中,被毁工厂达2270余家。荣家事业三分之二付之东流,或成灰烬,或被劫持。
南京国民政府还大力发展“与民争利”的轻工业:1945年,经济部组建中国纺织建设公司,由宋子文的亲信掌控,而粮食行业的垄断公司——中国粮食工业公司则是孔祥熙的领地。
(1)阅读材料一,荣氏兄弟在1902年创业,此时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有哪些?(4分)
(2)1912年——1922年,荣氏企业获得巨大发展,其原因又有哪些?(8分)
(3)阅读资料二,1927——1945年期间,荣氏企业受到来自哪些方面的打击?(4分)它的遭遇说明了什么?(2分)
53、下面三个时代给中国人留下深刻的记忆,反映了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6分)
50年代记忆:“新中国的第一……”

(1)观察地图结合材料,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6分)
80年代记忆:变革的年代
图一:因它们而闻名全国的小岗村和特区深圳
图二:北京城内的新变化
1980年北京首家私人餐馆“悦宾餐馆” 1987年第一家肯德基在前门开业
(2)上述材料体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发生了哪些变革?(6分)
21世纪:迈开大步向前进
中国曾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把计划看成是绝对的,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这场金融危机使我们看到,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一味放任自由,势必引起经济秩序的混乱和社会分配的不公,最终受到惩罚。真正的市场化改革,决不会把市场机制与国家宏观调控对立起来。
——温家宝在英国剑桥大学演讲2009年2月2日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中涉及的社会主义两种经济体制的认识。(4分)
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共50分)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按规定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第1-50题的相应位置上。(每小题1分,选对一项得1分,多选则该小题不得分。)
1.图1中的圆由大到小表示天体系统层次逐级降低,与图示对应的天体系统是
A.河外星系、银河系、太阳系 B.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C.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D.总星系、河外星系、地月系
2.在太阳系中,地球不同于其他7颗行星的地方是
A.由固体物质组成 B.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
C.体积巨大,能够吸引住大气 D.日地距离适中,使地表具有适宜的温度
神舟七号飞船是北京时间9月25日21时10分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的。据此和图2完成3、4题。
3.神舟七号发射时,居住在伦敦的华人华侨也在收看实况转播,伦敦时间为
A.9月26日5时10分 B.9月24日21时10分
C. 9月25日13时10分 D. 9月25日11时10分
4.神舟七号发射时,地球位于图2中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①之间
5.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活动
B.太阳辐射会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
C.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没有影响 D.太阳活动增强时会产生“磁暴”现象
6.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距理论上应该比南方大,理由是
A.北方地形平坦开阔 B.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
C.北方冬季白昼时间更短 D.南方气候更温暖湿润
7.太阳辐射对地球的直接影响是
A.使大气产生运动 B.维持地表温度
C.两极地区出现极光 D.使无线电短波中断
8.依据表1中资料,分析星期五云层加厚出现阴雨天气的原因是

A.暖锋过境 B.冷锋过境 C.台风过境 D.受低压控制
图3为“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图回答9、10题。
9.该地的气候类型属于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温带海洋气候
10.形成这种气候的主要原因是
A.全年受西风带影响
B.全年受赤道低压带的影响
C.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影响
D.全年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
11.决定全球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的迁移 ? B.人口的出生率?? C.人口的死亡率? D.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12.人口增长模式所反映的是
A.人口的变动 B.人口的年龄构成 C.人口的性别构成 D.人口的迁移状况
读图4“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序号表示国家),完成13-14题。
13. 图1中,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三低”模式的国家是
A.① B. ②
C.③ D. ④
14.①国人口模式的主要特点的是
A. 人口老龄化 B.人口增长较快
C. 劳动力短缺 D.社会保障充足
中国东部沿海某市1997年以来人口出生率在6‰以下,死亡率在8‰左右。 图5是1997~2007年来该市人口总数与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15~16题。
15. 近年来,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而
人口总数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出生率高 B. 死亡率低
C.人口迁移 D. 人口老龄化
16.影响该市人口总数增加的主要因素是
A. 社会文化因素 B.政治因素
C.生态环境因素 D.经济因素
17.表示人口迁移及其主要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A. 农村人口迁往城市——经济因素 B.图瓦卢举国搬迁新西兰——政治因素
C. 运动员参加北京奥运——社会文化因素 D.伊拉克难民逃离家园——生态环境因素
18.环境承载力
A. 是持续供养的最佳人口数量 B.等于人口合理容量
C. 体现人口“发展”层面的意义 D.大于人口合理数量
19.关于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中心商务区早晚人口流动量小 B.商业区交通便捷,土地利用集约
C. 居民区多靠近河流,环境优美 D.工业区多分布于城区或交通干道旁
20.中心商务区(CBD)一般位于城市中心。北京的CBD位于朝阳区东三环路与建国门外大街交汇的地区,影响北京CBD布局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因素、行政因素 B.历史因素、行政因素
C.经济因素、社会因素 D.环境因素、历史因素
21.读图6,分析、判断下列城市地域功能区与其付租能力及最佳区位选择搭配正确的是
A.商业区- Ⅲ- a B.住宅区-Ⅱ-b
C.工业区-Ⅲ- a D.商业区-Ⅰ-b
读图7 “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分布图”,完成22~23题。
22.造成P点地租等值线外凸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分布 B.政策支持
C.地形影响 D.交通便利
23.某集团想在该市建一个大型仓储式超市,最好选在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24. 通常用来表示城市规模的是
A.人口规模 B.用地面积
C.发展历史 D.经济实力
我国某省区分布的城市有三类:①省会②地级市③县和县级市,回答25~26题。
25.其中数目多少关系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① D.③<①<②
26.三类城市中其服务范围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②和③
27.图8为某城市25年间的发展变化示意图,图中可直接观察到的城市化发展现象是
A.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加
C.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D.城市工业生产和商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28.城市化水平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
A.大学学历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重 B.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C.城市用地规模占国土面积的比重  D.第二产业产值占国民总产值的比重
29.图9为“甲乙两类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图”,
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类国家为发展中国家
B.乙类国家为发达国家
C.目前,甲类国家城市化速度快于乙类国家
D.目前,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乙类国家
30.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
A. 起步早,发展慢 B. 城市化水平高于发达国家
C. 城市化往往先于工业化 D. 出现逆城市化
31.当前世界城市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①中小城市迅速发展 ②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放缓 ③特大城市迅速发展
④城市化的进程加快 ⑤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加快 ⑥出现了巨大城市带
A. ①②③ B. ②④⑤ C. ①⑤⑥ D. ③④⑥
32.城市化过程必然会引起
A.环境污染日益加重 B.绿地面积减少
C.农业人口比重下降 D.经济发展趋缓
33.北京实行摇号等措施限制机动车的购买,其最主要目的是
A.减轻汽车尾气排放 B.控制私家车的拥有量
C.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 D.提高公交公司的效益
34.最能体现地域文化对城市产生影响的是
①城市交通网的结构 ②城市建筑的空间布局 ③城市居民的消费理念和方式
④城市中文化设施的数量 ⑤城市居民受教育的程度 ⑥城市的建筑结构和建筑风格
A.①④ B.②⑥ C.③⑤ D.④⑤
35.在北京城市建设中,前门、天桥地区以传统商业、民俗文化为基础,发展特色旅游和商业,主要考虑了
A.改善居住条件 B.缓解交通拥堵 C.发挥地域文化优势 D.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昆明湖里鱼儿肥,玉泉山下稻花香……”歌里所唱的“稻花”,指的就是誉满京城的京西稻(引用玉泉山的泉水灌溉)。 2001年,由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发展的需要,最后的6万亩京西稻被迫停种。据此回答36~37题。
36.古代影响京西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水源 B.气候、水源
C.土壤、市场 D.热量、交通
37.京西稻退出历史舞台是主要因为
A.北京气候的改变 B.农业区位的变化
C.经济建设的需要 D.城市化进程缓慢
位于北京市东北部的平谷区土质独特,历史上就以出产“北京贡桃”而闻名。近年来,平谷区引导果农科学施肥,大桃出口合格率达到了1OO%。据此,回答38~39题。
38.平谷生产出优质大桃最突出的自然条件是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科技
39.平谷大桃出口率高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是
A.特有的土壤 B.科学技术 C.市场需求 D.便利的交通
40.西北地区是典型的传统旱作农业区,制约该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是
A.地形 B.热量 C.水源 D.市场
41. 下列农业地域类型中,以营利性生产为目的是
A.原始迁移农业 B.传统旱作谷物农业
C.游牧业 D.现代混合农业
华北平原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人口稠密,有悠久的农业历史,但是不合理的生产活动也加重了这个地区环境的变化。据此回答42~43题。
42.华北平原农业地域类型是
A.传统旱作谷物农业 B.现代混合农业
C.原始迁移农业 D.水稻种植业
43.由于农业生产方式不当导致对华北平原地理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正确的是
①水土流失 ②土壤盐渍化 ③环境污染 ④草场退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资料: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对甲鱼营养价值认识的加深,原来的无人问津的甲鱼开始价格飞涨,江汉平原就有很多人开始人工养殖甲鱼。但自然生长的甲鱼要7年才能成熟上市,饲养者便在冬季采用温室饲养甲鱼,使其三年便可上市。此后,甲鱼价格大幅下跌,于是有的人转向观赏龟的饲养。请根据资料回答44~45题。
44.从以上资料可见,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
A.气候 B.政策 C.地形 D.市场
45.甲鱼只养三年就能上市,这是因为人们改造了
A.光热条件 B.土壤条件 C.交通条件 D.地形条件
46.有关农业生产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只要进行农业生产就一定会导致自然环境的破坏
B.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会对农业生态系统带来负面影响
C.滥垦草原、过度放牧是造成土壤盐碱化的主要原因
D.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与农业生产活动没有任何关系
47.冬季我国南方四川、广东的蔬菜能大量供应北方,主要取决于
A.市场区位的变化 B.北方人口众多
C.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D.国家政策支持
图10为“甲、乙、丙三个地区牛奶生产和销售模式的变化图” ,回答48~49题。
48.从图中看出阶段Ⅰ的牛奶生产基地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水源状况 B.科学技术
C.草场分布 D.市场需求
49.可能引起上述牛奶生产布局变化的原因是
甲地的产品质量和价格优势突出
②乙地的生产成本降低
③丙地的远途交通不便
④冷藏和保鲜技术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0.乳畜业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下列有关乳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影响乳畜业布局的区位因素只有市场
B.乳畜业的发展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无关
C.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也发展了乳畜业
D.乳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二、综合题(5道大题,共50分)
51. 读图11和图12,完成下列要求。(共8分)
(1)请在图11中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2)该日,图12中三城市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该日,图12中三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__________;正午时人影最短的是___________。

图11 图12
(4)图11中B地此时的太阳高度为____________,C地出现______________现象,B、C两地相同的地理现象是_____(选择填空)。
A.地方时 B.正午太阳高度 C.昼夜长短 D.气候
52.读图13“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2分)
(1)在图中画出北京地区的风向。
(2)在A、B气压系统中,表示低压中心的是_______,可能有阴雨的是_______,此时为北半球的______季。
(3)在未来的几天中,A天气系统如果急速向东南移动,北京地区将出现的天气有___________,可能给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带来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____,分析该天气给途经地区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53. 读图14、图15和表2,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图14 图15
表2 2004年A、B两国人口年龄构成(%)
国家 年龄
15岁以下
15岁到64岁
65岁以上
A 国
50
45
5
B 国
17
65
18
(1)图14中,A、B、C三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国,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2004年约6‰)相似的是 国。
(2)与图14中,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类似的国家主要分布于 (选择填空)。
A.大洋洲 B.欧洲 C.非洲 D.北美洲
(3)由图14和表3可知,A国人口问题主要是 ,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等。
(4)图15所示的城市流动人口数量变化对该城市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可能带来的问题是 、
、 。
54. 读图16和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资料:
山东省寿光市总面积2180平方千米,人口104万。20世纪80年代以来,寿光市迅速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国蔬菜之乡”,蔬菜销往国内外市场。
寿光市采用了冬暖式大棚种植蔬菜技术,引进诸多国外蔬菜新品种,应用了大量生产新技术。短短几年,蔬菜大棚面积发展到了70万亩,年产蔬菜30亿公斤。为了提高蔬菜产量,过多使用农药和化肥对土壤和水源产生了一定影响。
(1)从纬度位置看寿光市地处五带中的 带;从海陆位置看寿光市位于大陆 。该地属 气候类型。
(2)分析图13中信息,说出寿光市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区位因素。(答出三项即可)
(3)根据资料和图中信息,说出寿光市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社会经济因素。(答出两项即可)
(4)分析所给信息,说出寿光市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答出两项即可)
55. 读图17“某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据图分析,1950年至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乙城相比,甲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______________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
推动作用。
(3)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城市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表现在:
①对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对交通: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城市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主要表现在______(选择填空)。
A.城市文明向农村地区扩散
B.第一、二产业的集聚效应
C.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
D.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
(5)说明2000年甲乙两城市服务范围与服务功能的差异。
答题纸
二.综合题(共50分)
51.
图9 图10
(1)请在图9中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52.
(1)在图中画出北京地区的风向。
(2)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 (1) , 。 (2) 。

(3) , 。
(4) 、 ;
、 、 。

54. (1) ; 。 。
(2) ; 。 。
(3) ; 。
(4) ; 。
55.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3)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2011—2012年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政治期中试卷
(2012年5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民主的广泛性表现在(??????? )
①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②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物质保障?
③全体人民享有直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④人民享有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 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表现在(?????? ) ①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物质保障????????②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充分的实现 ③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逐步得到确认?????????????????????? ④我国已形成成熟完善的民主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3. 在我国,既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又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的是(?? ) A.生存权和劳动权??????????????????????????????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言论、集会等自由权利?????????????????? D.对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的监督权 4.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基层民主建设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当地的“民主恳谈会”是基层政府就重大政策和建设规划等问题征询群众意见的新举措,已成为基层政府联系当地群众的新形式。在这种场合,群众行使的政治权力是(??????? ) A.选举权???????????? B.集会自由?????????????? C.监督权?????????????????? D.行政申诉权
5. 2012年3月“两会”联袂举行期间,人民网、新华网等网站适时推出了参会代表、委员的博客群。在代表、委员的博客上,公民可以“键议”天下,发表网友“社论”。 材料中公民依法享有的是???????????????????????????? (?? )
A.言论自由权?? B.提案权? C.申诉控告权?? D.发言、表决免责权
6. 在公民广泛地享用网络的同时,我国政府又对网络的合理使用制定了相应的规定,并要求公民遵守这些规定。这说明(??????? ) A.权利和义务是对立统一的??????????????????????? B.公民先享有权利,然后承担义务 C.权利和义务是由政府规定的??????????????????? D.公民的权利受到义务的限制
7. 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是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方式。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要根据以下条件来确定( )
①社会经济制度 ②物质生活条件 ③选民的文化水平 ④选民和候选人的意愿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8. 北京市每年都会通过“首都之窗”网,向社会公布为群众拟办的若干件实事,并征求市民意见。在这里,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是通过
①网上评议政府活动 ????????②舆论监督制度 ③重大事项公示制度????????????????????? ④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 ③④
9. 北京市政府在网上公布《外地建筑企业在京施工监督管理规定》,并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有八位市民提出疑问: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为什么出台专门针对外地企业的规章?为此,北京市政府撤销了这一立法决议。这说明( )
A、我国各级政府能够完全根据公民要求进行决策
B、我国各级政府在当地具有最高立法权
C、我国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决策民主化
D、决策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国家保障公民的决策权
10. 在我国,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属于( )
A、基层政权组织 B、基层自治组织 C、基层经济组织 D、基层民间团体
11. 某小区通过居民直选、户代表选举和居民代表选举,产生新一届居委会。这反映了
①居民通过选举基层政府,参与民主管理
②居委会选举是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居委会干部居民选,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方式
④居民通过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方式,推动基层政权建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 小明同学的爸爸想向当地政府反映有关农民土地流转的情况,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和方式。你认为小明的爸爸可以采用以下哪些方式和途径。(??????? )
①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②专家咨询制度?????
③社会听证制度???? ??④电话、信函、电子邮件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
13. 能否进行有序的政治参与,决定着我们能否真正地享受民主生活,这也是对我们政治素养的检验。有序的与无序的政治参与,其区别就在于( )
①是否遵守法律、规则、程序参与 ②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③是否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④是否经过政府授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4. 《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新闻调查》等都是中央电视台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舆论监督栏目,在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这是因为(??????? ) A.舆论监督具有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等特点 B.这些名牌栏目能够引起中央领导人的关注
C.舆论监督比其他监督方式更有效????????????????????????
D.舆论监督是民主监督的新形式
15. 网络成了市民参与“十一五”规划编制最好的途径,让群众通过网络方式献计献言献策,有利于( ) ①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②人民群众民主意识的增强,政治素质的提高 ③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④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国家政权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6. 干部用得准不准,交给群众“审一审”;干部用得行不行,交给群众“评一评”。这是某市政府工作人员任用实行公示制的通俗说法,该市选用干部通过媒体公示的办法让群众把好最后一关,将干部人选交给群众评审、把关。这种制度说明
A.我国公民享有广泛政治权利和自由 B.公民享有民主管理的权利
C.公民享有民主选举的权利 D. 国家权力机关的工作人员接受监督
17. 针对某些中学生沉溺于网上聊天,玩游戏的现状,某省政府实施了“明天工程”,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查阅资料,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举办了个人主页设计大赛,有效地引导中学生正确利用互联网。该省政府:
A.行使组织经济建设职能 B. 行使组织文化建设职能
C.行使了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 D. 影响了学生思想的健康发展 18. 某夜,北京某道路塌陷,许多人次日一早收到市政府发来的短信,提醒市民绕道而行;春节前,很多市民收到了市政府的拜年短信,叮嘱燃放烟花爆竹要遵守规定,注意安全;清明节前,市政府又通过媒体提醒扫墓市民注意行车路线、防火和安全。如果要将上述事件写成新闻报道,你认为最合适的标题是
A.转变职能,政府性质逐渐改变 B.以人为本,政府服务更加完善
C.重视安全,政府职能日益多样 D.执政为民,政府权力不断扩大
19. 中国南方某县级市三轮摩托车营运不但影响市容,而且常引发交通事故。有关部门多次发文取缔,均因车主以谋生理由抵制而未果。2012年,该市政府修改相关规定,制定了包括折价回收三轮车、帮助车主转岗就业在内的一揽子保障政策和安置措施,从而在较短时间内圆满解决了这一难题。从上述材料看,政府解决这一问题时坚持了
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②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③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④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健全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度。在国家行政机关中,对权力具有内部监督功能的是
①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②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③国家监察部和地方监察机关       ④国家审计署和地方审计机关
A. ③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②
21. 区别有权威与无权威的政府的根本标志是
A.政府是否做到依法行政   B.政府官员是否由人民选举产生
C.政府办事是否体现全体公民的意愿    D.政府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服从
22. 全国人大代表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的职权有
①立法权 ②质询权 ③提案权 ④任免权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3. 2005年9月,由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在北京共同组织举行了个人所得税工薪减除费用标准听证会,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立法过程中的第一次立法听证会。其中有20名公众听证陈述人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另有18 名出席听证会的旁听人提交了书面意见。以上事实说明
①广大群众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②公民的建议权等政治权利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和法律的保护
③国家机关善于倾听人民的呼声,采纳人民的意愿,为人民办实事
④全国人大正在行使其最高决定权、最高立法权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 在人大代表的选举中,有选民提出:不了解的候选人不选,上届代表没有行使过提案权的不选,不为百姓说话的候选人不选。“三不选”直接表明
A.选民的权利意识显著增强 B.人大代表对人民负责原则
C.各级人大代表均实行直选 D.我国的选举制度已经完善
25.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下列属于其职能的是
A.批准2012年中央预算         B. 修改《刑事诉讼法》
C. 建议更加关心新生代农民工        D.决定政协委员陈竺担任卫生部长
26. 以下关于“两会”、代表、委员的表述,正确的是
A.代表的任务是参政议政,委员的任务是政治协商
B.代表参加制定国家法律,委员协商国家重大事务
C.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政协是最高国家监督机关
D.人大直接创建国家管理制度,政协间接创建国家管理制度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雄壮的歌曲唱出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声!回答27—28题。
27.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是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的,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之所以由中国共产党提出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是因为中国共产党
①是我国的执政党 ②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③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④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8. 面对新世纪新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和战略高度,审时度势,居安思危,不断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是
A.科学执政 B.民主执政 C.为民执政 D.依法执政
29.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包括
①马克思主义 ②毛泽东思想 ③邓小平理论
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⑤科学发展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30.下列选项能够体现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是
A.坚持民主集中制,发展党内民主   B.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
C.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与国外政党的交流  D. 加强党员干部教育,提高执政能力
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2011—2012年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政治期中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请把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
二、?简答题(在横线上作答,紧扣题意,简明扼要。)(每空2分,共20分)
3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经济建设中负有特别重要的职能,主要是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32. 对政府权力进行有效制约和监督,关键是要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一机制,一靠___________,二靠__________。
33. 我国的国体是           ,这决定了我国实行        的政体。
34.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就是坚持_______________,就是要做到_______________、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35. 人民政协的职能有:政治协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问答题(根据题目要求作答,紧扣题意,适当分析。)(共20分)
36.某市一些企业超标排放工业污水,居民乱扔乱倒生活垃圾,煤矿烟尘和汽车尾气造成的混合型污染,使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面积扩大,水污染严重,群众呼声强烈。该市政府采取措施,控制污染,保护环境;制定行政法规,严格执法;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增强市民环保意识。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6分)
(2)该市政府为什么要这么做?(3分)
37. 2012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全国人大听取并审议了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所作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所作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经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做了17处修改。
(1)上述材料说明人大是什么性质的机关?(1分)
(2)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是什么关系?(3分)
(3)这说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的是什么组织和活动原则?(2分)
38.民建中央原名誉主席孙起孟曾经说过:“我很乐于把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比做一个交响乐团。任何交响乐团不能没有赖以和谐演奏的乐曲和全团一致服从的指挥。中国共产党就是公认的、久经考验的、有高超水平的作曲家和指挥。”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并简述该制度的内容。(5分)
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数学期中试卷(2012.5)
A 卷 (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等比数列中,,,则等于(  )
A. B. C. D.
2.若且,则下列不等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
A. B. C. D.
3.在△ABC中,所对的边分别为,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 B.
C. D.
4.已知等差数列满足,则前10项之和为( )
A.140 B.280 C.168 D.56
5.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在直线的 ( )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6.在△ABC中,A=45°,B=60°,a=2,则b等于( )
A. B. C. D.
7.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是( )
A. B. C. D.
8.若将20,50,100都分别加上同一个常数,所得三个数依原顺序成等比数列,则此等比数列的公比是( )
A. B. C. D.
9.设变量满足约束条件, 则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 )
A.4 B.11 C.12 D.14
10.已知且满足,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4 D.4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
11.比较大小: (填入“”,“”,“=”之一)
12.数列中,,则 .
13.已知△ABC的面积为,且,则A= .
14.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 则前项和________________.
15.数列的前n项和为(),则它的通项公式是_____________.
16.已知不等式的解集为,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写出必要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共4个题,满分36分)
17.(8分)已知集合A={x|},B={x|},求AB,AB.
18.(8分)在△ABC中, 所对的边分别为,已知.
(Ⅰ)求的大小; (Ⅱ)求△ABC的面积.
19.(8分)某工厂修建一个长方体无盖蓄水池,其容积为4800 ,深度为3米.如果池底1 的造价为150元,池壁1 的造价为120元,怎样设计水池能使总造价最低?最低造价是多少元?
20.(12分)设正数数列的前项和为满足
(1)求,,;(2) 求数列的通项;
(3)设,数列的前项和为,求.

B 卷(50分)
一、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
1.在正项等比数列中,,则 =___________.
2.在等差数列中,,则此数列前13项和 .
3.若三角形三边之比为3:5:7 ,则其最大角为 .
4.若不等式对一切恒成立,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5.(1)求经过D(2,-3)且平行于过两点E(1,2),F(-1,-5)的直线方程_______
(2)求经过A(2,1)且与直线x+3y-3=0垂直的直线方程_________
6.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则输出的
值为( )
(A)
(B)
(C)
(D)
二、解答题(写出必要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共26分)
7.(6分)在△中,已知.
(Ⅰ)求角; (Ⅱ)若,△的面积是,求.
8.(6分) 求不等式 的解集.

9.(8分) 1)某工厂用两种原料A、B配成甲、乙两种药品,每生产一箱甲药品使用4kg的A原料,耗时1小时,每生产一箱乙药品使用4kg的B原料,耗时2小时,该厂每天最多可从原料厂获取16kg的A原料和12kg的B原料,每天只能有8小时的合成生产时间,该厂生产一箱甲药品获得3万元,生产一箱乙药品获得1万元,怎样安排生产才能获利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2)已知点A(-1,2),B(2,1),C(0,4),求的三条高所在直线的方程,并求三条高的长度。
10.(6分)设数列的前项和为,且.
(Ⅰ)求,,;(Ⅱ)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
(Ⅲ)求数列的前项和.
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动能 B.功率 C.功 D.向心加速度
2.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和测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分别是
A.开普勒、卡文迪许 B. 牛顿、卡文迪许
C.牛顿、伽利略 D.开普勒、伽利略
3.甲、乙两个质点相距r,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F。若保持它们各自的质量不变,将它们之间的距离增大到2r,则甲、乙两个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将变为
A. B. C.2F D.4F
4.如图所示为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锥摆。关于摆球的受
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受重力、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B. 受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C. 受拉力和重力的作用
D. 受重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5.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圆筒内壁上有一个小物体随圆筒一起运动,
小物体所需要的向心力由以下哪个力来提供
A. 重力 B. 弹力
C. 静摩擦力 D. 滑动摩擦力
6.如图所示,一个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α角的恒定推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一段距离l。在此过程中,恒力F对物块所做的功为
A.Fl cosα    B.Fl
C.Fl sinα    D.Fl tanα
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足球在水平地面的位置1被踢出后落到水平地面的位置3,在空中达到的最高点位置2的高度为h。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足球由1运动到2的过程中,重力做的功为mgh
B.足球由1运动到3的过程中,重力做的功为2mgh
C.足球由2运动到3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了mgh
D.如果没有选定参考平面,就无法确定重力势能变化了多少
8.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卫星经过多次加速、变轨后,最终成功进入环月工作轨道。如图所示,卫星既可以在离月球比较近的圆轨道a上运动,也可以在离月球比较远的圆轨道b上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在a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在b上运行的线速度
B.卫星在a上运行的周期大于在b上运行的周期
C.卫星在a上运行的角速度小于在b上运行的角速度
D.卫星在a上运行时受到的万有引力大于在b上运行时的万有引力
9.质量为1kg的物体在2s内下降了10m的距离。取g=10m/s2。则在这2s内
A.重力做正功200J B.小球克服重力做功200J
C.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50W C.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200W
10.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某一速度冲上一个倾角为30°的斜面,其加速度的大小为g,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则在这过程中
A.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了mgh
B.物体的机械能减少了mgh
C.物体的动能减少了mgh
D.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为mgh
二、多项选择(本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每题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误选项的不得分。)
11.物体做平抛运动时,保持恒定不变的物理量是
A. 速度 B. 加速度 C. 动能 D.机械能
12.物体做曲线运动时,以下情况可能的是
A.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变 B.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变
C.速度的方向不变大小变 D.速度变而加速度不变
13.关于地球的同步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地面的高度一定
B.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合
C.线速度小于7.9km/s
D.向心加速度大于9.8m/s2
14.如图所示为火车在转弯处的截面示意图,轨道的外轨高于内轨。某转弯处规定行驶的
速度为v,当火车通过此弯道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速度大于v,则火车轮缘挤压内轨
B.若速度大于v,则火车轮缘挤压外轨
C.若速度小于v,则火车轮缘挤压内轨
D.若速度小于v,则火车轮缘挤压外轨
15.如图所示,长为L的轻绳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个小球。现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P是圆周轨道最高点,Q是轨道最低点。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若小球刚好能够通过最高点P,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小球在最高P时绳的拉力为零
小球通过最高点P时的速度为零
小球在最低点Q时绳的拉力大小等于重力
小球通过最低点Q时的速度大小为
三、填空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16.如图所示为皮带传动装置,两轮半径之比R1∶R2 = 2∶1。A、B为轮边缘上的两个点。假设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A、B两点的角速度之比ω1∶ω2 = ,向心加速度之比a1∶a2 = 。
17.如图所示为一圆拱桥,最高点的半径为40m。一辆质量为1.2×103 kg的小车,以10m/s的速度经过拱桥的最高点。此时车对桥顶部的压力大小为 N;当过最高点的车速等于 m/s时,车对桥面的压力恰好为零。(取g=10m/s2)
18.如图所示,放在地球表面上的两个物体甲和乙,甲放在南沙群岛(赤道附近),乙放在北京。它们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时, 甲的角速度 乙的角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甲的线速度 乙的线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9.某型号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0kW,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受到
的阻力是1800N。发动机在额定功率下,汽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
大小为 m/s。在同样的阻力下,如果汽车匀速行驶时
的速度为15m/s,则发动机输出的实际功率是 kW。
20、为了研究物体的平抛运动,可做下面的实验:
如图1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就水平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两球同时落到地面。把整个装置放在不同高度,重新做此实验,结果两小球总是同时落地。此实验说明了A球在竖直方向做 运动。某同学接着研究事先描出的小钢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O,取水平向右为x轴,竖直向下为y轴,如图2所示。在轨迹上任取点A和B,坐标分别为A(x1,y1)和B(x2,y2),使得y1:y2=1:4,结果发现x1:x2=1:2,此结果说明了小钢球在水平方向做 运动。
四、计算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30分。)
21.(8分)在深水池中从静止开始释放一个质量为1.0kg的物体,当物体下降5.0m时,速度达到4.0m/s。取g=10m/s2。求
(1)重力对物体做的功;
(2)速度达到4 m/s时,重力的瞬时功率。
22、(6分)质量为2.0×103kg的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行驶,轮胎与路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1.4×104N。汽车经过半径为50m的弯路时,车速达到72km/h。
(1)请你通过计算说明这辆车会不会发生侧滑;
(2)为保证汽车能安全通过弯路,请你对公路及
相应设施的设计提出一项合理化建议。
23.(8分)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h。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面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卫星的线速度;
(2)卫星的周期。
24.(10分)如图所示,轨道ABC被竖直地固定在水平桌面上,A距水平地面高H = 0.75 m,
C距水平地面高h = 0.45 m。一质量m = 0.10kg的小物块自A点从静止开始下滑,从
C点以水平速度飞出后落在地面上的D点。现测得C、D两点的水平距离为x = 0.60 m。
不计空气阻力,取g = 10 m/s2。求
(1)小物块从C点运动到D点经历的时间t;
(2)小物块从C点飞出时速度的大小vC;
(3)小物块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
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英语期中考试卷 2012.5

一、听力理解(共三节,2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你将听一遍。
What is wrong with the man?
A. He doesn't want to work on the computer.
B. He isn't feeling well.
C. He doesn't want to stay at home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A. Warm B. Cold C. Hot.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A. She is busy B. She is tired C. She is worried.
Why did the woman oversleep?
A. Her alarm didn't go off.
B. She didn't set her alarm clock.
C . She didn't have an alarm clock.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kitchen B. In a restaurant C. In a shop
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听下面4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5秒钟的时间阅读每小题。听完后,每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你将听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 The concert B. The traffic C. The car.
What color does the man want his car to be?
A. Black B. Red C. Yellow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9题。
8. What will the woman do at 12:30 this Saturday?
A. Go to the dentist B. Clean the house C. Pick up her brother
When will the woman help Julie withe her science project this Saturday?
A. At 2:00pm B. 4:00pm C. At 4:30 pm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Where does them man want to go?
A. To state street station B. To the science museum C. To the Friendship
What happened to the man?
A. He broke one of the ticket machines by accident
B. He didn't know how to use the ticket machines
C. He had little money on him
At which platform should the man get on the train?
A. No. 40 B. No. 50 C. No. 14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3至15题。
When will the midterm be ?
A. In a week and a half. B. In a week C. In a half week
How many minutes do the students have to finish the midterm?
A. 75 B. 65 C. 60
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e midterm?
A. To assess the students
B. To make the students ask questions
C. To get the students to review their lessons
听力 第三节 见第5页
二.单项选择 (每小题1分 共14分)
16. I can't believe that a man ___________would do something like that.
A.of intelligence B. intelligent
C.of intelligent D. intelligence
The Yellow River is ______the Pearl River.
A. twice long as B. twice as long as
C. as twice longer as D. as long twice as
18-----What about decision _________was made at the meeting yesterday?
----Er, I don't know.
A. who B. where C. when D. which
19. ---Mrs. Bailey and Mrs. Reeve look after the little girl in turns ________mother died two years ago.
--- How kind they are!
A. that B. who C. whose D. which
20.--- do you fancy ________the concert on Saturday afternoon.
--- why not?
A. going B. attending C. arriving D.reaching
21.Every child is ______in the eyes of his parents.
A. talent B.ordinary C. narrow D. Unique.
22.---Miss Jones once ______music at Bardon School and now is an actress.
--- No wonder. I often hear her singing in the garden.
A. Had taught B.taught C. Is teaching D. Has been teaching.
23.______you don't know any French, you won't understand this movie.
A. Since B. Unless C. Although D..While
24. The young couple bought _______furniture that their new house couldn't hold it.
A. so many B.such much C.so much D. such many
25. ---_______is the population of the town? --- About 30,000
A.What B. How much C. How many D. Which
26. If I ______ enough money, I ______ the dictionary now.
A. have; would buy B. had ; would buy
C. had had; would have bought D. should have ; would buy
The room _______we do experiments is a new -built lab.
A. on which B. in that C. that D. where.
She went into the kitchen __________a drink.
A. In danger of B. In need of C. In search of D. In honor of
The general at last got a chance to visit the village _______he used to work, _____he had been dreaming of for years.
A. That , which B. Where , that C. In which , what D. Where , which
三。完形填空 根据短文在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最佳答案(15分)
It was a Sunday afternoon. I was waiting outside the classroom where my son was about to take a(n)____30_____.The boys and girls were busy discussing their exams, while their anxious parents were watching then outside. There was a lot of __31_____.
I noticed one boy who was standing ___32___ in silence, with fear written all over his face. He did not join the other children and he looked puzzled. He wanted to mix with the others;__33___, he didn’t seem to be confident enough. He made a deep impression on me. I moved towards him and __34___ at him. He smiled back warmly. Then I started to __35_____ him and told him he would do well in the exam. This helped him feel relaxed and he told me something about himself: he was always a top student, but his parents never cared about him and did not __36____ him. I told him that his education was __37____ for later life and it should ____38____ be given up. He became encouraged and said he would try to fight against all the difficulties in his life and be __39__. He then went into the classroom and we lost touch.
A few days later, I happened to be in the school and I ___40___ him again. He looked __41____. He gave me a broad smile and __42____ to me with confident steps. He said __43___ that he had got first place in the test and that those few minutes with me really __44__ a lot to him. He thanked me for the words I had said. It was a great moment for me.
30.A. class B. exam C. lecture D. meeting
31 A. voice B. noise C. Sound D. Speeches
32 A. around B. along C. together D. alone
33A. though B. besides C. therefore D. however
34.A.shouted B. looked C. smiled D. called
35.A. Interest B. encourage C. cheat D. admire
36.A.support B. control C. respect D. enjoy
37.A.preparation B. description C. appreciation D. celebration
38.A. ever B. never C. always D. sometimes
39.A. Talented B. important C. generous D. successful
40.A. visited B. remembered C. saw D. connected
41 A. strange B. different C. similar D. serious
42 A. turned B. led C. went D. came
43 A. happily B. patiently C. silently D. carefully
44.A. held B. returned C. cared D. mattered
四、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短文,选择最佳答案。 (30分)
???? ( A??)?
Many women want to be slim (苗条的). Maybe you’re one of them. Perhaps you’re getting married soon and you want to fit into your wedding dress comfortably. Or perhaps you simply want to look and feel great in a swimsuit (游泳衣). Maybe you’ve just had a baby and want to get your pre-pregnancy (孕前) figure back. Whatever your reason is, there are some things you can do to become slim while staying healthy. If you are reading this article, you probably want to know what those things are. Read on and you will find out. The first thing is to keep a record of your eating habits for a week. This is important because you need to know what’s not working. If your eating habits are keeping you overweight, and you want to be slim, you need to change those eating habits. Secondly, set a goal. Decide what your weight goal is. Form a mental picture of yourself looking the way you want to look. Always hold that mental picture in your mind. Now that you know what your ideal size is, you have a goal that you can work towards. You need to decide a plan of action to help you achieve that goal. The last step is to take action. With a clear goal in mind, a possible action plan and some tips, you will find it easy to form habits that keep you slim and healthy at the same time.
45. These ideas are NOT suitable for _______.
A. mothers who want to get back to their pre-pregnancy figure
B. women who want to fit in a swimsuit
C. women who want to fit in a wedding dress comfortably
D. women who want to give birth to a baby
46. The writer suggests keeping a record of one’s eating habits to _______.
A. lose weight more quickly B. keep them healthy for longer
C. find out what made them overweight ?D. know what can keep them healthy
47. This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how to _______. ???? A. get slim with healthy eating habits B. form a mental picture of yourself
C. develop healthy eating habits D. get rid of bad eating habits
48. Where was this passage most probably taken from? ???? A. A personal letter. B. A health website.
C. A business report. D. A cooking magazine.?? ??? ( ?B?)???
Before he became president, Abraham Lincoln spent twenty years as an unsuccessful Illinois lawyer —at least financially (经济上). Legends are often not true, but Lincoln was the real thing. During his years as a lawyer, there were hundreds of examples of his kindness and honesty. ???? For example, Lincoln didn’t like to charge people much who were as poor as he was. Once an old man gave him twenty-five dollars, but Lincoln sent ten back to him, saying he was being too generous. He often persuaded the people who came to his office to settle their issues (问题) out of court, therefore saving them a lot of money and earning nothing himself. ???? He and his partner once prevented a mentally ill girl from being cheated out of her land. The case took fifteen minutes, and the girl’s brother was completely satisfied. When his partner came to divide up their fee, Lincoln criticized him and said, "The money comes out of the pocket of a poor, mentally ill girl. I would rather starve (饿死) than cheat her in this way. You return half the money at least, or I won’t take a cent of it as my share." ???? Kindness and honesty make people feel good about themselves and create trust from others. It’s not very fashionable these days to talk about the benefits of kindness and honesty, but the benefits are there and are valuable. Lincoln often said, "When I do good, I feel good, and when I do bad, I feel bad. That’s my belief."
49.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know that Lincoln ____. ???? A. charged poor people nothing
B. helped both the poor and the rich
C. was always ready to help the poor ???? D. was very rich when he was a lawyer
50. What do we learn from the third paragraph? ???? A. The girl’s problem was very difficult to settle.
B. Lincoln criticized his partner for accepting too much money.
C. The girl’s brother was very generous.
D. Lincoln’s partner got at least half the money from the girl’s case.
51. 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passage? ???? A. Lincoln got much money from those who came to him.
B. The legends of famous people are always false.
C. Lincoln believed that kindness and honesty were valuable. ???? D. It is popular to talk about the benefits of honesty.
52. Which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 A. Don’t Believe Legends B. Abraham Lincoln’s Belief
C. A Great President D. The Legend of Lincoln Is True ???? ( C )
After I had paid for my stamps and was about to leave, Alan explained the worried expression on his face, "Some of us are going to lose our jobs." Alan is a postman. He and I started to get to know each other about six months ago. He noticed that I had visited the post office five times in four weeks. At the fifth time he told me it wasn’t normal for people to use the postal (邮政的) service that often, and I told him that I was normal. Gradually, going to the post office became something I did every week not just to get stamps. It became my excuse to say hello to Alan, to catch up on how he was doing, to hear all about how fast his kids were growing up. Alan is my friend, so when I saw the worried expression on his face, I knew he wanted to talk about what was eating him. It’s obvious that the postal service is in trouble. Bad business decisions are thought to be one of the leading reasons. Another is that email and other forms of communication are reducing the need for regular mail. In the end, it all comes down to one thing: fewer and fewer people use regular mail. I asked for Alan’s address that day before leaving the post office. I want to send him a letter telling him that, though most people might not send regular mail anymore, I’m not part of most people, and that I’m glad he’s my friend. This may not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postal service, but I hope it will help erase (消除)that worried expression from his face, even though just for a few minutes.
53. Alan was worried because he _____________.
A. had got too many letters B. was facing a bad situation at home
C. had to pay for the extra stamps D. might soon be out of work
54. The author and Alan had got to know each other _____.
A. when the author realised that he was not normal
B. when the author went to the post office for the first time
C. as soon as the author started getting to know Alan’s children
D. six months before the author decided to write him a letter
55.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part in Paragraph 3 refer to?
A. The food he was going to eat. B. The problem he was facing.
C. An appointment with the author. D. The job that he lived on.
5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a reason for the post office’s trouble?
A. Wrong business deciscions. B. The poor service it provides.
C. Fewer and fewer postmen in it.
D. People communicating less often than before.
57. The author will write to Alan to _________.
A. tell him he is sorry to hear the news
B. tell him he will continue to support him
C. give him best wishes D. express his thanks to him
( D??)?
Thailand has a lot of festivals. My favorite, Loy Krathong Day (水灯节),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In ancient times, agriculture was important to Thailand’s economy, and it had to use water to do farm work. Thai people believe water is very important, so everyone has to respect the Goddess (女神) of water, which is the reason why this festival is held. ???? Loy Krathong Day is celebrated every year on the day of the full-moon in the twelfth lunar month. It takes place at a time when the weather is fine and the rainy season has ended, and there are high water levels all over the country. ???? Loy means to float and Krathong is a lotus-shaped vessel (荷花形状的器皿) made of banana leaves. The Krathong usually contains a candle, three joss sticks (香), some flowers and coins. This is used by people to offer thanks to the Goddess of water. ???? When the festival starts in the evening when there is a full moon in the sky, everyone stops what he or she is doing and carries Krathongs to nearby rivers. In the moonlight, people light the candles and joss sticks, make a wish and launch their Krathongs on rivers or even small ponds. They let them float on the water until they are out of sight.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Krathongs can carry away one’s bad luck. It is the time to be joyful and happy as bad luck is taken away.
58. How did Loy Krathong Day come into being? ??? ? A. The Goddess of water was easily angered.
B. Thai people had to use water for agriculture.
C. Thai people didn’t have enough festivals. ???? D. It spread to Thailand from another country.
59.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launch" probably mean?
A. Bring in. B. Send into the water. ??? C. Send into space. D. Pull down.
60. What is believed to be taken away on the Krathongs? ??? ? A. Good wishes. B. Bad luck. C. Good harvest. D. Rainy season.
61. The passage is ___________. ???? A. an introduction to a festival B. a book review
C. an ancient legend D. a description of how to make a lantern
( E )
阅读下面的短文和问题,根据短文内容,在相应题号后的横线上写下相关信息(不多于6个单词),完成对该问题的回答。答语要结构正确,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A Hairy Man
Jimmy’s teacher asked her students to make an art project about things that grow. The project would be presented in the classroom on April 9. This meant that Jimmy had two weeks to work on it. He decided to make a Hairy Man. Later Jimmy took his Hairy Man to school and placed it on a table, along with a poster that explained how to make one
Part Ⅰ: You will need the following to make a Hairy Man
a plastic flowerpot filled with potting soil,construction paper,scissors,white glue,
some grass seeds,some color pencils
part 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raw eyes, ears and a nose on the construction paper. Cut them out and glue them on the pot.
Put the seeds in the soil
Water the soil and place your pot next to a sunny window. Your character will have “hair”in a week or two
You may want to cut your character’s hair when it gets long.
1 when would be the project be shown?
2 what is the second step of making a Hairy Man?
Step 1 cut shapes from the construction paper and glue them on the pot.
Step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tep 3 water the soil and place the flowerpot next to a sunny window.
What else do you need to make a Hairy Man besides a pot with soil, glue and pap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what did Jimmy use to explain how to make a Hairy Man?

what is the possible title of Part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力 第三节 (共5小题;每小题l.5分,共7.5分)
听下面一段独白,完成第l6至第20五道小题,每小题仅填写一个词。
A Short Trip
Time
On _______________(16)
place
A________________ (17)
Time to reach the destination
____________(18) hours' drive from the city center
activity
___________________(19)
What is needed
A ___________________(20)
五 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每题2分 共20分)
1.Leif Ericson, the son of Eric the Red, was also a great (explore) __________________ .
2. Our teacher explained his views on (educat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The American people elect a president every (four)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ear.
4. Columbus is said to have ( discover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It (rain)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or 3 hours. There is no sign when it will stop.
6. Generally speaking, ice cream (attrac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o children.
7. People have been worried about (pollute)____________________ for a long time.
8.Although he is over seventy, my grandpa is very (energy)____________________
9. They are busy preparing for the (perform)_____________at New Year's Party.
10. I think that crash is the most (frighten)_________________experience in my life.
六 翻译下列各句( 每题2分 共12分)
这个错误可能会使他陷入困境。(get into trouble)
我们英语老师说,汤姆确实取得了很大的进步。(according to)
这本小说使她成为年轻人中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make sb +n)....
那位司机因那次交通事故而向他道歉。(apologise)
这些外国朋友已经习惯了北京的生活。(be used to )
别让你的朋友等得太长时间。(leave)
七 书面表达 (15分)
请根据以下内容要点,写一篇关于私家车大量增加的评论短文。要求短文覆盖要点,意思表达清楚,连贯,字数在80字左右,开头和结尾已给出。
要点:1私家车越来越多;2汽车给我们带来的好处.......,3汽车增多,引发问题........
4解决汽车污染问题的方法.......
Coming into the new century, people’s life is changing greatly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n the whole, everything has two sides. What we should do is to keep it under control.
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05.03
A卷【基础知识】满分50分
一、根据要求整合相关知识,完成1~10题。(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狩(shǒu)猎   商贾(gǔ)   跻(jì)身   嗟(jiē)怨 B.夙(sù)愿  勇剽(piāo)   衔(xián)冤   青冥(míng)
C.氓(méng)隶  稼穑(sè)    罪愆(yǎn)   青苔(tāi) D.皈(fàn)依   提(tí)防   亢(kàng)旱   暴露(l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暮霭 樊笼 漫溯 怀才不遇? ?B.寒喧 斑斓 羁拌 跌宕起伏 ? ?C.谪戍 决别 湮没 付屈衔冤 ?? D.即兴 殒落 红霓 平反昭雪
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要注意发扬民主,决不允许有阻碍 限制群众批评、提意见的现象发生。
②对于安全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绝不能麻痹大意,更不能在发生事故后摆出种种理由 责任。
③这次“全运会”,北京运动员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分析其原因,主要是 教练指导有方。
④日前,一种新型环保电脑在一片热捧声中 ,消费者却对此反应冷淡,问津者寥寥无几。
A.以至 推脱 因为 面市 B.以至 推托 由于 面世
C.以致 推脱 因为 面市 D.以致 推托 由于 面世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强调环保时却对目前的生存环境不屑一顾,这不能不说是极大的失误,也表明环境意识的启蒙迫不及待。 B.在我处境最艰难的时候,是你向我伸出双手,给了我极大的安慰和帮助,这些我是没齿不忘的。 C.每天从开市到收市,他的目光就一直盯着这只走势不瘟不火的股票,一遍一遍地推算自己的判断究竟有多少分把握。 D.申花队主教练墨里西被摄像机和话筒包围了,他振振有词:“这是场很难打的比赛,我们拼到了最后,最终取得了胜利。”?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八一男篮不仅是一支球队,也是中国篮球界一种精神和价值的符号,其顽强、刚硬、不服输的信念,让八一队在CBA刮起一股铁血旋风,成为职业赛场上最鲜明最震撼的标志。? B.长假期消费尤其是假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而且是“食住行游购娱”的全方位、综合性拉动。? C.为了让全世界关注水的问题,第4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把自1993年起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 D.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的意识,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开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与《离骚》并称“诗骚”。
B.唐朝是中国诗歌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唐朝以前的诗歌统称古体诗,唐朝和唐朝以后的诗歌统称近体诗。
C.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其词以婉约为主,但其后期词有时也兼有豪放派之长。
D.关汉卿是元代杂剧作家中成就最高的。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今行而不信,则秦未可亲也。?  信:凭证
B.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弭:消除,阻止?   
C.入而徐趋,至而自谢。      谢:谢罪
D.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均:权衡
8.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以告,则杀之
B.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C.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D.云霞明灭或可睹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9.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A.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
C.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D.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10.对下列语句在文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希望大王稍稍地宽容他,使命完成了再让他到大王前面来。
B.三年,乃流王于彘
   过了三年,(老百姓)就把厉王流放到彘地去了。
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实在害怕看见大王欺骗自己,辜负了赵国。
D.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和氏璧是天下人共同传诵的宝物。
二、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11~13题,并完成第14小题(共20分)
【步步娇】(旦)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 【醉扶归】(旦)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合)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11.对【皂罗袍】这支曲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这支曲子借姹紫嫣红的无人赏识,良辰美景在无可奈何中虚度,引起人们对美好青春被扼杀的深悲与共鸣。 B.“朝飞暮卷”形容轩阁的高旷,源自王勃的《滕王阁诗》:“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C.“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风丝雨片,烟波划船”是对丽娘乘坐画船游玩时所见的园中春景的描写,表现了丽娘生活的物料与苦闷。 D. “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是对绚烂春景的惊讶与赞叹,也是对辜负美好春光的遗憾,更是对美好青春无人赏识无人陪伴的深沉的哀怨!
12.“袅晴丝”原指春天柳枝上树虫吐出的细丝在空中飘舞,这其中使用了谐音双关的修辞,请你说出使用这三个字的妙处。(4分)
13.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一句中天然是什么意思?该句表现了女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
14.在横线处写出课文原句。(共10分)
(1)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___________。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伐檀》)
(2)带长剑兮挟秦弓,_________________。(《国殇》)
(3)____________________,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
(4)仰手接飞猱,_________________。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白马篇》)
(5)___________________,渚清沙白鸟飞回。(《登高》)
(6)天姥连天向天横,____________________。(《梦游天姥》)
(7)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____________。(《梦游天姥》)
(8)___________________,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苏幕遮》)
(9)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________。(《念奴娇 赤壁怀古》)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

B卷 【能力综合】 满分50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并完成第17小题(共12分)
游东田? 谢朓① ???????? 戚戚苦无悰②,携手共行乐。
寻云陟③累榭,随山望菌阁。
远树暖阡阡④,生烟纷漠漠⑤。
? 鱼戏新荷动, 鸟散余花落。
不对芳春酒, 还望青山郭。
【注】①谢朓(464-499),字玄晖,南朝齐著名诗人。东田,是齐惠王于钟山下立的楼馆,附近风景宜人。②悰:cóng,心情,这里指欢乐。③陟:即升、登的意思。④阡阡:同“芊芊”,茂盛之意;⑤漠漠:散布的样子。
15.对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戚戚” 两句写出游原因,即苦于内心闷闷不乐,所以约伴去大自然中寻找乐趣。
B.“寻云”两句写出游登山。“寻”点明诗人内心的想望,“随”凸显其情态的悠闲。
C.“远树”两句运用叠词,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树木葱翠、云雾缭绕的秋日山水图。
D. 结尾两句与首联呼应,诗人由衷慨叹,酒味再美,也不如自然美景更能消人忧愁。
16.第四联“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为作者写景名句,尤为历代诗家所称道,请简析其妙处。 (4分)
17.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分)
天 之 道 其 犹 张 弓 与 高 者 抑 之 下 者 举 之 有 馀 者 损之 不 足 者 补之 天 之 道 损 有 馀 而 补 不 足 人 之 道 则 不 然 损 不 足 以 奉 有馀 孰 能 有 馀 以 奉 天 下 唯 有 道 者 是 以 圣 人 为 而 不 恃 功 成 而 不 处
(取材于《老子·七十七章》)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8~22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2分。)
饿乡记 ? 管同
饿乡,天下之穷处也。其去中国不知几何里。自稻、梁、麦、菽、牛、羊、鸡、彘、鱼、鳖、瓜、果,一切生人之物,无—有焉。凡欲至者,必先屏去食饮。始极苦,不可耐;强前行,多者不十日已可至;至则豁然开朗,如别有天地。省经营,绝思虑,不待奔走干谒,而子女妻妾之呼号,人世讥骂笑侮之态,无至吾前者,徜然①自适而已。
然世以其始至之难也,万方图维以求勿至;不幸而几至,辄自悔为人动。故非违世乖俗之士,不得至是乡;非强忍坚定守死善道之君子,虽至是乡,辄不幸中道而反。昔周之初,武王伐纣,伯夷、叔齐耻食其粟,由首阳山以去,至饿乡。饿乡之有人,自是始。至春秋时,齐有饿民②,却黔敖嗟来之食,翩然至是乡,虽曾子叹其微,而论者以为甚贤矣。孔子之徒,颜、曾为大贤,原宪为次,三子者皆几至是乡,而犹未达。及至战国,于陵仲子③立意矫俗,希为是乡人,行三日,卒废然而反。孟子讥之。自战国秦汉后,教化不行,风俗颓败。缙绅先生之属,以是乡为畏途,相戒不入。而凶年饥谨,祸乱迭作,自王公贵人,下逮田野士庶,遭变故而误入是乡者,往往而是。梁武皇帝,天子也;赵武灵王,藩国王也;条侯周亚夫,将且相也。此其人皆尊崇富厚,志得意满,无意于是乡,而其终卒入焉,岂非天哉!然岂与夷、齐以下,立志自入者同乎哉!
语曰: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又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惟汉龚胜④、唐司空图、宋谢枋得之伦,立志忠义,先后至是乡。夷、齐辈得之,盖相视而笑,称莫逆交云。呜呼!饿乡何乡也?何其难至也若是?予穷于世久矣,将往游焉,考始末而为之记。
(取材于作者同名文章,有删节)
注:①徜然:安然自得的样子。②齐有饿民:典故出自《礼记·檀弓下》。春秋齐大夫黔敖呼饿民吃嗟来之食,齐饿民不食而死。曾子听说后并不赞同齐民的做法。③于陵仲子:战国时人陈仲子,居于陵,因不求人而断粮,三日不食,便不能坚持,爬上树去吃被虫子咬了大半的李子。孟子讥讽他不能坚守节操。④龚胜:东汉彭城人。渤海郡太守,光禄大夫。王莽篡位后,辞官归里,王莽遣使征之,胜绝饮食,积十四日而死。后文提及的司空图、谢枋得等皆为坚贞死节之臣。
1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凡欲至者,必先屏去食饮 屏:去除
B.故非违世乖俗之士 乖:乖顺
C.自王公贵人,下逮田野士庶 逮:到、及
D.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得:适合
1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强前行,多者不十日已可至 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B.孔子之徒,颜、曾为大贤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C.无意于是乡,而其终卒入焉 秦以城求壁而赵不许,曲在赵
D.予穷于世久矣,将往游焉 焉用亡郑以陪邻  
2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然世以其始至之难也,万方图维以求勿至。
可是世人认为饿乡开始很难到达,于是多方谋划希望能免受饿乡之苦。
B.虽曾子叹其微,而论者以为甚贤矣。
虽然曾子并不赞成饿民的做法,但(后世)评论的人都认为他是德行很好的人。
C.于陵仲子立意矫俗,希为是乡人,行三日,卒废然而反。
于陵陈仲子立志改变风俗,希望成为饿乡人,才步行三天,最终却停止而返回。
D.然岂与夷、齐以下,立志自入者同乎哉!
可是他们怎么能与伯夷、叔齐以及他俩以后那些立志自己进入饿乡的圣贤相同呢!
2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寓言式的杂文,以“饿乡”为喻,赞扬了守志之士宁可穷饿困顿至死,也不仰人鼻息,苟且偷生的可贵精神。
B.作者笔下的“饿乡”是一种理想圣境。在这里不须费神思虑、趋奉请见,无饥荒呼号之患也不存在讥笑侮辱等丑恶现象。
C.本文广征博引,阐明入“饿乡”、不入“饿乡”与误入“饿乡”等三种不同情况,不流于空论,行文流畅,笔力健朗。
D.末段以“自得”与首段“自适”相呼应,赞扬了君子们“求仁得仁”而无怨无悔之境界,突出了自己到达“饿乡”之艰难。
22.文中作者提到“非强忍坚定守死善道之君子,虽至是乡,辄不幸中道而反”一句, 意思是说:没有顽强意志力的人,即使达到较高境界,最终也不能坚守正道。请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你的知识积累或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领悟。不少于200字。 (10分)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3~26题。(共16分)             
在西域读李白    夏立君
①公元762年秋,病骨支离的李白什么都不需要了,唯要酒,酒。他一生醉得太多了,但这是最后一次。他举杯邀月,却发现月在水里,他悠悠忽忽扑进水中,抱月而眠。依照古礼,溺死不祥,何况是醉酒落水。他的亲朋对此讳莫如深。可这实在是最诗人的死法。谁像他这样认真又天真一生?连死都是一首诗。他那天籁似的诗文,他那横空出世的才华,萌芽于何方?他与我们为何如此不同?
②李白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的。从李白幼年上溯约一百年,李白家族在隋末遭受重大变故,全家人从陇西成纪流放于遥远的中亚碎叶,那是大唐的最西缘。李白五岁那年,在中亚度过了漫长岁月的李白家族又举家内迁。这个漂泊的家族在地广人稀的西域,在以游牧者为主体的的人民中间,顽强生存上百年,完全拒绝异族血液是不可能的——李白至少是半个胡儿吧?这仅仅是我的猜想。我还进一步推测,李白及亲人之所以对此只字不提,或许可以从中原人特有的心态及儒家文化上予以解说吧。
③这个漂泊的家族终于孕育了一位伟大的漂泊者。历史在此与一个伟大的天才相遇。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光彩的时代,开朗雍容的气势在整个封建社会空前绝后。只有大唐的江山才能安放天才诗人李白那放达的脚步。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生成。没有那个开放的时代,这个饱含异质的天才会被扼杀;没有这个天才的加入,那个时代也会减却许多光辉。
④异域情调、漂泊情怀其实充满李白的所有诗文。他由碎叶入蜀,由蜀入荆楚入山东,由山东又辐射到大唐各地,沸腾的血液使他永远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洒他的泪,唱他的歌。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没有第二人的。
⑤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他的豪气、他的浪漫,他的寂寞痛苦与爱恨情仇,全都达于极致。李白自称“十五好剑术”,二十几岁便“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维扬(今扬州)不到一年,“散金三十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他与朋友吴指南游楚,吴不幸病死于洞庭,李白抚尸大哭。大约那时洞庭一带还是很荒凉的,老虎来了,李白坚守不动。老虎走了,他将朋友权且葬下,后又返回旧地,起出朋友骨殖,就着湖水洗净,背着这骨殖走了很远的路,为朋友重新选择了葬地。有这份超乎功利的痴情,就是一位真正的游侠了。即使闯进了朝廷,他也要求权贵尊重他,力士脱靴,贵妃捧墨,御手调羹,皇帝也应把他当朋友待才好。他不习惯仰视。
⑥几十个世纪以来,西域这片广袤的大地为游牧民族提供了表演的舞台。今日,我们仍能感受到游牧后裔的单纯与勇猛。骑士们贲张的血脉不理会任何荒凉。成吉思汗的马队从塔尔巴哈台从伊犁河从阿勒泰山掠过中原,多么凶悍单纯而强烈的节奏啊!李白从那个方向走来了,大地高山冰川骏马胡姬,化成了他精神的马队。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大笔横扫,狂飚突进,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骠悍与纯粹,令所有骚人墨客为之一惊。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 。
⑦游侠李白飒沓而来,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的山水。
(选自《散文》2003年第12期有删节)
23.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与赏析,有误的两项是( )( )(4分)
李白是在病中醉酒落水而死的,作者认为,以这种方式终结生命很符合李白的诗人性格。
李白从幼年起随家族流放到了大唐的最西缘,在中亚度过了漫长岁月以后才举家内迁。
作者猜想,李白可能不是纯粹的汉族人,他的血管中可能有一半北方游牧民族的血液。
第⑥段写成吉思汗马队的凶悍与单纯,是为了表现李白在精神文化方面的剽悍与纯粹。
李白的一生表达出了平等、自由、激昂的生命欲望,这与中原文人的精神状态是相同的。
24.从第⑤段看,作者为什么称“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3分)
25.请结合全文,概括李白能成为伟大诗人的原因。(4分)
26.说说本文结尾段的妙处。(5分)
C卷 【表达写作】 满分50分
六.作文:
近年来,在澳大利亚海滨风行一种沙滩雕塑的艺术创造活动。当海水退潮时,无数的人拥向沙滩,抓紧有限的时间,在沙滩上塑起自己眼中最美丽的沙像——动物、建筑、人像等等;海水涨潮时将它们全部冲毁。但人们还是为了这短暂的美丽而乐此不疲。因为它虽然不能带给人们物质财富,甚至都不能留下任何创造活动的痕迹,可却成为人们心中最美丽的“那一次”。你的生活中也一定有过很多类似“短暂美丽”的记忆,它可以让你回味,也可以让你有所感悟,请以“短暂的美丽”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语文试卷
答   题   纸
A卷【基础知识】 满分50分
根据要求整合相关知识,完成1—10题。(30分,每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11~13题,并完成第14小题(共20分)
11.( )(3分)
12.                                         
                                 (4分)
13.                                         
                                 (3分)
14.(10分)
(1)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___________________。(《伐檀》)
(2)带长剑兮挟秦弓,___________________。(《国殇》)
(3)____________________,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
(4)仰手接飞猱,_________________。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白马篇》)
(5)___________________,渚清沙白鸟飞回。(《登高》)
(6)天姥连天向天横,____________________。(《梦游天姥》)
(7)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____________。(《梦游天姥》)
(8)___________________,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苏幕遮》)
(9)江山如画,___________________。(《念奴娇 赤壁怀古》)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
B卷【能力综合】 满分50分
三、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15~16题,并完成第17小题(共12分)
15.(  )(3分)
16. 答:
                                     
                                    (4分)
17、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分)
.天 之 道 其 犹 张 弓 与 高 者 抑 之 下 者 举 之 有 馀 者 损之 不 足 者 补之 天 之 道 损 有 馀 而 补 不 足 人 之 道 则 不 然 损 不 足 以 奉 有馀 孰 能 有 馀 以 奉 天 下 唯 有 道 者 是 以 圣 人 为 而 不 恃 功 成 而 不 处。
(取材于《老子·七十七章》)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8~22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2分。)
18.(  )19.(  )20.(  )21.(  ) 22.(10分)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3~26题。(共16分)             
23.(4分)(  )(  )
24.(3分)                                      
                                           
                                     
25.(4分)                                     
                                           
                                     
26.(5分)                                     
                                           
                                     
C卷 【表达写作】 满分50分
六、作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