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专题05 坚持科教兴国 推动创新发展 —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专题复习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热点专题05 坚持科教兴国 推动创新发展 —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专题复习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专题复习
热点专题05 坚持科教兴国 推动创新发展
角度一:神舟十三
【热点速递】
热点一: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按照计划部署,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六个月。
热点二: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于2021年9月28日至10月3日在广东省珠海市国际航展中心举办。本届航展吸引了美国、英国、加拿大、巴西等线上线下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约700家企业参展。我国海陆空天电高精尖装备密集亮相:新一代舰载通用垂直发射系统、多款新型反舰导弹武器、科幻感十足的VN-22装甲车、歼-16D电子战机、彩虹-6无人机、太阳双超卫星等装备首次展出。
【热点解读】
1.简要分析我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的原因。
(1)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科研人员敬业精神和精诚合作。
(4)发挥了全国各组人民大团结的中国力量。
2. 谈谈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的意义。
①使得中国航天事业在国际社会上取得了质的飞跃,跻身于世界第一方阵。
②为未来中国大型且重型运载火箭技术进行铺垫,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意义。
③ 为中国建造“天宫”打下重要基石 。
3. 神舟十三号的发射成功得益于航天人的扎实努力,发扬载人航天精神,请谈谈对载人航天精神的认识 。
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现代的丰富与发展。载人航天精神的实质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4.作为青少年,应如何传承载人航天精神?
①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
②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
③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
④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
5.神舟十三号的成功发射得益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请谈谈创新对国家发展的作用。
①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②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③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
④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⑤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6.我国的航天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了,为什么我国还要重视科技创新?
①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②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7.请为创建创新型国家提建议。
①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②要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
③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④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8. 创新不仅是科研人员的能做到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创新者。国家为什么鼓励万众创新?
①每个人都是创新者和创业者,都可以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
②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③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
④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9. 无数航天人的身上都有创新的精神在闪耀,请谈一谈创新精神的具体表现 。
①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
②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
③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④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10. 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学习航天员的创新精神,成长为创新型人才?
①学习上:努力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
②思想上:敢于质疑,培养求异思维;
③生活上:善于发现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角度二:最高科技奖
【热点速递】
2021年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获得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诵芬院士和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颁奖。
李克强说,我们党高度重视科技事业,尊重关心科技工作者。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广大科技工作者拼搏奉献、勇攀高峰,书写了辉煌篇章,尤其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广泛激发社会创造潜能,依靠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
【热点解读】
1.广大科技工作者身上具备哪些优秀品质
①爱国主义精神。
②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精神。
③开拓创新、知难而进、顽强拼搏的精神。
④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
⑤为理想孜孜追求的思想境界。
⑥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精神。
2.我国大力表彰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创新工作者说明了什么
①我国深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②我国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③我国高度重视知识、重视人才、重视创新。
④我国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
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カ,科技发展靠人オ,人オ是一个国家最为重要的资源。
⑥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7当前,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3.国家为什么要科学技术工作者
①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引领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③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④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
⑤谋未来就要谋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4.我国举行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重奖获奖科学家的重大意义有哪些?
①有利于弘扬科学精神,发展科技事业。
②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
③有利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④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⑤有利于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⑥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
⑦有利于全面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事业的发展。
5.中学生应该如何向科学技术工作者学习,成为创新型人才
①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远大的理想。
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③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勤动脑、勤动手。
④勇于质疑,敢于向传统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
⑤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努力成为创新型人才。
【热点检测】
1.奔月的“嫦娥”、落月的“玉兔”、飞天的“神舟”、问天的“天问”、指路的“北斗”……中国航天太会起名了!这些大国重器的名字里,充满着科技探索与传统智慧相结合的诗意,被网友们称为“硬核浪漫”。这些名字( )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②突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④决定了国运兴衰、文化安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近几年,我国科技领域一批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第三代核电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国产C919大型客机试飞成功、港珠澳大桥全线贯通。但我国的科技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下列措施有助于缩小这一差距的是( )
①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鼓励、尊重和保护创造
②实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④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投入、研发和应用的主体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2021年7月17日,由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贵州省教育厅等联合主办的第36届贵州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盘州市第十三中学拉开大幕。举办此活动( )
①必然能提高青少年的学习成绩
②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③是激发青少年创造热情的唯一途径
④有利于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想象力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4.在2021年珠海航展的飞行表演中,翼龙-2型无人机首次进行无人机的飞行表演。翼龙-2无人机曾经在郑州暴雨灾害期间火速驰援灾区,不仅为灾区人民提供了通讯保障,还对灾区进行拍照和监测,实时将有关信息回传至指挥中心。解决了“三断”极端情况下“信息传不出来”的问题,实现了应急救援行动的高效、准确指挥。材料说明( )
①科技创新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②科技的发展为国家和社会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③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④我国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已经实现了高度现代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21年9月11日,以“百年再出发,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的全国科普日活动在全国各地同时启动,活动将持续到9月17日。今年全国科普日立足面向基层、服务发展、惠及群众,打造多级联动、广泛参与、“永不落幕”的系列科普活动。全国科普日活动的开展( )
①表明我国坚定不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②有利于宣传科学知识,提升人民群众的科学素质
③有利于迅速提高人民群众的科技创新能力
④激发人民群众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为满足社会对测温仪器的需求,我国科技企业相继开发了5G测温仪和测温机器人。广州某公司成功研发一款无接触、可多人同时测温的手环,该产品可以精确对10米范围内多个行动中人员同时进行有效测温。这说明了( )
①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
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③创新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战略的重心
④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1992年9月,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30年如一日,中国航天人一直按照“三步走”战略扎实地推进我国的载人航天。坚持走独立自主设计道路的中国载人航天,迎来世界的瞩目。
神舟十二号“飞天”,还只是精彩的“开篇”,接下来还有更为激动人心的“续篇”。仅仅是今明两年,我们国家就将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2022年将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白手起家”的中国航天人,继承和砥砺航天精神,一次次将中国人的名字“刻”在外太空,一次次让五星红旗绽放在外太空,这是了不起的成绩,这是绝美的风景。
(1)分析“白手起家”的中国航天人一次次取得了不起成绩的原因有哪些?
(2)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你打算怎样践行中国航天精神?
【答案提示】
1--6BADADC
7.(1)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英明决策;我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等等 (2)①树立崇高远大理想,立志报效祖国。②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探索,注重实践,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③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做祖国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