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第二框《语言与宗教》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课第二框《语言与宗教》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第三课第二框《语言与宗教》教学设计
平湖市东湖中学 张丽 2012.9.14
一、【课标解读】:
课标:1-1-3 描述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的概况及其分布,列举人文要素对区域文化特色有重要影响的实例。
解读:通过阅读“世界语言分布”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阅读“世界宗教分布”图,说出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概况及主要分布地区。列举说明区域文化特色的形成与该地区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密切关系。
二、【教材简析】:
1.教材编写特点及意图:
教材前一课介绍了世界的人口和人种,不同的人种说着不同的语言,教材先通过图片呈现了不同的语言来表述同一个意思“你好”,引起学生对不同语言的兴趣,接着地图呈现世界重要语言的分布情况,并让学生从中了解到汉语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接着还是通过图片呈现了世界各地不同的宗教信仰,让学生了解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情况,最后以一组景观图来展示不同的宗教建筑的特色,从而让学生明白区域文化特色的形成与该区域的人文环境有密切关系。
2.教材结构体系:(最好有一张结构体系图或表)
主要语言及其分布
语言与宗教
三大宗教及其分布
文化景观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一定要体现能力目标,尤其要关注学习方法)
1.知道语言的功能。
2.通过观察世界语言的分布图,说出世界上主要的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3.通过观察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图,说出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概况及主要分布地区。
4.列举说明区域文化特色的形成,与该地区人文环境的密切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读图,学着在图上收集、分析、整理信息。
2.通过观察三大宗教的建筑图,学会比较分析不同的宗教建筑的特色。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热爱祖国语言,尊重其他语言,能够体会不同语言的魅力。
2.理解并尊重不同的宗教信仰,能够感受文化的多样性。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世界主要语言、三大宗教及其分布
难点:人文要素对该地区文化特色的影响
五、【教学思想和策略方法】:
1.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教学在潜移默化中进行。
2.运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展示手段,为呈现案例、案例分析、问题创设提供情境条件。
六、【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这里呢,给大家讲一个笑话:有两个美国人到西班牙去旅行。他们来到一个餐馆用餐,可他们不懂西班牙语,而女招待又不懂英语。这两个美国人想要喝点牛奶,打手势女招待仍然不明白。其中一个美国人灵机一动,想出一个“好”办法:他拿出一张纸,在纸上画了一头奶牛。女招待好像明白了,转身就走。“你看,”这个美国人深有感触地对他的同伴说,“在外国遇到这样的困难时,一支铅笔真能帮上大忙。”一会儿.女招待回来了。但手里拿的并不是牛奶,而是两张看斗牛的入场券。
设问:从刚才的笑话中,我们看到,人们的沟通和交流离不开什么呀?对了,语言。平时我们和老师同学是通过哪些方式进行交流与沟通的?最重要的方式是哪一个?
教学方式:学生思考并提问。
注意点:对学生的回答应给予即时评价。
设计意图:讲述笑话,在引起学生的兴趣的同时,通过交流,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感受到语言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加顺利地得出语言的功能。
2.教学环节一:语言
(1)世界上的主要语言
过渡:同学们刚刚都说到了语言是我们交流的重要工具,那么刚才我们用的语言都是汉语,那么除了汉语,世界上还有很多重要的语言。
设问1:请同学们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其他的重要语言?
设问2:观察联合国开会的图片,说说你知道哪些语言是联合国大会的正式语言?
教学方式:(1)学生思考,教师提问。
(2)教师及时捕捉学生回答中的精要内容或者进行适当的指导得出相应的信息。
教学预设: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是联合国大会的正式语言。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知识积累和自主学习书本的相关内容掌握联合国大会的几种正式语言。
设问3:展示图片,请同学们学着用不同的语言说“你好”。
教学方式:通过学生课前的准备,请学生起来朗读不同的语言。
教学预设:汉语、英语学生肯定都会朗读,其他的几种语言如果学生不会朗读,教师可以进行示范。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一个小活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让学生体会不同语言的独特魅力。
(2)世界上主要语言的分布
过渡:我们刚刚一起体会了不同语言的魅力,下面我们来了解下他们具体的分布情况。
设问1:仔细观察世界语言分布图,说说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完成下表。
语言
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
中国、东南亚等
英语
英国、美国、加拿大等
俄语
俄罗斯等
法语
法国等
西班牙语
西班牙、拉丁美洲等
阿拉伯语
西亚、北非等
设问2:哪种语言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哪种语言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
教学方式:(1)学生思考,教师提问。
(2)教师及时捕捉学生回答中的精要内容或者进行适当的指导得出相应的信息。
教学预设:设问1学生的回答可能不够完整,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补充。设问2学生应该能够准确回答。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读图,学着在图上收集和整理信息,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收集、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
(3)信息加油站:补充世界语言语系的相关知识
世界语言语系
语言代表
汉藏语系
汉语﹑藏语等
阿尔泰语系
韩语﹑蒙古语﹑日语等
南亚语系
泰语﹑老挝语﹑越南语等
南岛语系
马来语﹑印度尼西亚语等
印-欧语系
英﹑法﹑德﹑俄﹑意大利﹑西班牙﹑拉丁﹑希腊和印度语等
非-亚(闪含)语系
阿拉伯语﹑希伯来(犹太)和古埃及语等
3.教学环节二:宗教
(1)世界三大宗教及其分布
(过渡)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观众最喜爱的节目评选中,《千手观音》以最高的票数获得特等奖,那么观音是哪个宗教的人物呢?你还知道哪些宗教呢?
设问1:观察图片,说说下面的图片分别反映了哪种宗教?
设问2:结合图2-41和图2-42,说说世界三大宗教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完成下面的表格
三大宗教
主要分布地区
基督教
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的教徒最多,分布最广
伊斯兰教
亚洲、非洲,以西亚、北非、中亚、南亚、东南亚为主。(教徒称穆斯林)
佛教
亚洲东部,东南部
教学方式:(1)学生思考,教师提问。
(2)教师及时捕捉学生回答中的精要内容或者进行适当的指导得出相应的信息。
教学预设:设问1学生应该能够准确回答。设问2学生的回答可能不够完整,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补充。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读图,学着在图上收集和整理信息,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收集、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
(2)宗教文化景观——宗教建筑
设问1:观察三组图片,分别说说这些宗教建筑有什么特色?
教学方式:(1)学生思考,教师提问。
(2)教师及时捕捉学生回答中的精要内容或者进行适当的指导得出相应的信息。
教学预设:设问1学生能说到伊斯兰教建筑以清真寺为代表,佛教建筑以佛寺为代表,基督教建筑以教堂为代表。对于清真寺、佛寺、教堂具体的建筑特点教师可以再进行相应的介绍。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读图,学着在图上收集和整理信息,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收集、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
(3)分享我们的智慧
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三大宗教的起源的相关故事,课堂上进行分享。(这里主要体现出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政治经济民族等因素对宗教的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培养学生搜集材料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了解到宗教的形成和发展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很大的影响。
4.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一起感受了不同语言的独特魅力,我们也一起了解了世界的三大宗教,欣赏了不同的宗教建筑,这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
5.拓展运用:ppt上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作业布置:《课时集训》
七、【板书设计】:
语言的功能
语言
主要语言及其分布
语言与宗教
世界三大宗教及其分布
宗教
宗教文化景观
宗教建筑

参与者:童萍、张晶、倪孝平、陈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