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神奇的种子》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观察种子结构并描述,了解植物种子(果实)的传播方式。 组织学生针对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开展讨论,推测这些种子的传播方式, 并按种子传播方式进行分类。通过观察种子传播的图片或录像,引导学 生交流,认识种子传播的不同方式,了解果实(种子)的外形与传播方 式间的联系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观察、分析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活动器材:各种植物种子传播的图片和录像各种不同的植物种子。二、 教学重点:观察种子结构并描述,知道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三、 教学难点:从实验中观察,知道植物种子的结构。四、 课前准备1 .学生准备:预习本课内容。教师准备(1 )准备浸软的大豆种子。(2)准备大豆种子、准备放大镜、小刀、培养皿等用具。课时:一课时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种子属于植物的生殖器官。绿色开花植物一般都是由种子萌发发育来的。那么,种子有些什么结构呢?这些都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二、探究过程(-)种子的结构分发给每个学生浸软的种子(一粒大豆)。(1 )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2)解剖大豆种子,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的各部分结构。教师: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即先观察外部形态,再观察内部结构; 指导学生解剖种子。对于大豆应剥去种皮后,从种脐相对的一侧轻轻分 开两个豆瓣,再进行观察,对于玉米种子应在种子中央纵剖,仔细观察内部的结构。组织讨论,通过问题提示,激励学生动脑思考,踊跃回答。问题:lo大豆种子包括哪些结构?2.哪些结构和种子的萌发有关?3 种子的重要部分是什么?(二)了解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L讨论分类: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讨论种子的传播方式,并将种子按 传播方式分类。交流:针对学生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开展交流。观察:教师播放植物种子各种传播方式的图片或录像。教师应尽量准备种子传播方式的录像资料供学生观察,帮助学生更加直 观地认识种子的传播。4.交流:其他种子具有类似传播方式的实例。游戏: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比较其特征,猜种子的传播方式。分类:将种子按传播方式分类。7.讨论:种子向远处传播的原因。出示习题:种子不向远处传播,会出现什么情况?可以通过图片文字等资料进行解释,使学生明白如果种子都留在出生地, 幼苗会由于生长过密,得不到充足的阳光和足够的养料,不利植物种群 的繁衍。感悟种子的不同传播方式也是对环境的适应。三、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种子哪些方面的知识?你有什么收 获?四、布置作业:实践活动——观察植物的一生1.播种一粒种子并精心培育。2.采集并重新播种植物产生的种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