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下册《学做简单的家常菜》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下册《学做简单的家常菜》教案

资源简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学做简单的家常菜》教学设计
授课年级:五年级 教材版本:自编教材
—、本主题内容分析
(—)教材分析:
《学做简单的家常菜》是自编教材。在四年级的基础上,本课继续以 "学做简单的家常菜”为活动和探究主题,共安排了"走进烹饪王国""巧做 凉拌土豆丝”“学做芹菜炒肉丝”三个教学活动,使学生从了解中国菜的 烹饪文化入手,了解做家常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掌握做凉拌菜和 炒菜的基本方法,使学生逐步具备生活自理能力。通过学习过程,让学 生意识到蔬菜巧搭配不仅色、香、味、形俱全,而且营养更全面,培养学 生合理饮食的习惯以及创新意识。总之,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劳动 的乐趣,逐步养成爱做家务的习惯和学习烹饪的兴趣,以最大限度地适 应生活的需要,提高自我服务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做家常菜是我们生活的需要,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并掌握的生活 技能。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思维能力,能从真实 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 合作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提升自 己的综合素质。能够做好综合实践活动开题课的研讨任务。
他们能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但是由于他们大都是独生子女,对于厨 房内的家务活看的要比做得多。因此在第2、3节课教学时,首先应让学 生自主交流自己的经验,说一说做菜的基本步骤,再通过老师示范学习, 小组合作实践体验,最后再通过拓展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 他们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意识。
本主题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中国烹饪的演变、烹饪种类、烹饪技术及发 展文化等,掌握凉拌土豆丝、学做芹菜炒肉丝的制作方法,并能举一反 三的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创新做菜。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示范学习做
菜的基本方法,会使用常用炊具,并认识到不同的菜有不同的操作方法。 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等方法调查、了解烹饪的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学 做家务的意识和对烹饪的兴趣,养成讲究卫生,合理饮食的好习惯。并 为生活增添情趣,提高处理能力。
三、 本主题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烹饪的方法、技术、掌握制作凉拌菜、炒菜的一些基本步 骤和注意事项。
难点:合理搭配主、辅料,凉拌或炒出创新、可口的家常菜。
四、 本主题教学策略建议
教法建议:先让学生了解烹饪知识,再自主交流已有的经验,然 后师生进行示范,引发学生学习择菜、洗菜、做菜的欲望。实践活动与家 庭生活、课外活动相结合开展。
学法建议: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五、 本主题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议: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土豆、辣椒、芹菜、肉丝,常见的调味品、刀具、菜板、盘子、炊具等。
学生准备:通过向家长询问、上网查阅资料等,了解家常菜制作时 的一些常见注意事项和制作的基本步骤。突岀研究性学习和劳动与技术 学习领域的整合。
本课环境准备建议:多媒体教室
六、 本课题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标准:引导学生从做菜方法,切菜的刀法、节约与浪费、创新 与口味、纪律与卫生等方面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建议: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注重对学习 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评价激励性、多元性、开放性,在 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尽可能采取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鼓励同伴之间充 分发表意见和建议。
七、 本课题教学课时建议
建议3课时,用于开题、方法指导、整理资料、自主探究、成果展示等。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做简单的家常菜__走进烹饪王国》
【课型】 开题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中国烹饪的演变历史、烹饪种类、烹饪技术及发展文化等。
2 .学会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成研究课题,培养学生交流和筛选问题 的能力。并针对课题制定初步的实施方案。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发现、对比、筛选确定研究课题并制定初步 的实施方案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烹饪的研究,培养学生对烹饪的 兴趣和传承传统饮食文化的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了解中国烹饪的演变、烹饪种类、烹饪技术及发展文化等;
学会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成研究课题。
难点:1、培养学生对烹饪的兴趣和传承传统饮食文化的使命感。
2、学会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成研究课题并填写课题实施方案。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便利贴、任务采集表、活动方案表。
学具准备:搜集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习指导语:
孩子们,老师今天来,给大家带来了一份奖品,想不想知道是什么?
预设生:想。
师:大家看看这是什么?
预设生:油炸花生米。
师:这是一道家常菜,大家基本上都吃过。这节课的任务谁完成的好,
我们就奖励他尝尝老师做的油炸花生米,好不好?
预设生:好。
师:除了这个,老师还带来了一些家常菜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图片),凉拌黄瓜、西红柿炒鸡蛋、芹菜炒肉丝、 炸里脊、清蒸黄花鱼、油炯大虾、
看到这些美味,你有什么想法?
凉拌黄瓜 西红柿炒鸡蛋
芹菜炒肉丝 炸里脊
学生交流想法。在黑板上板书孩子的优点:(预设)会分亨、爱劳动、有 孝心、爱传承等。
过渡语: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学会做菜,可以做给自己吃,可以 做给爸爸妈妈吃,甚至可以做为你将来谋生的手段。学做简单的家常菜 真是一个值得好好研究的课题。大家说是不是?那就让我们把它“学做简 单的家常菜(齐读)”做为我们下一阶段活动的主题,好吗?但是要想 自己也做出这样的美味,我们就要从了解烹饪知识出发,知道烹饪的发 展历史、烹饪的种类、做菜的基本技能等很多知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 进烹饪王国,探究奥秘吧!(板书课题:学做简单的家常菜一一走进烹饪 王国)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运用实物、多媒体教育技术,对学生的各种 感官进行刺激,给学生提供多种家常菜的学习动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欲望,同时渗透了情感教育,让学生懂得感恩,用行动报答父 母,培养学生对烹饪的兴趣和传承传统饮食文化的使命感,导入新课。
二、问题与思考:
I、会提问题:
课堂引导语:我们中国的烹饪,源远流长,享誉中外。关于烹饪,你都 想了解和研究那些问题?师采访学生。
师过渡语:老师觉得,每个同学肯定都有自己想研究的问题,下面把你 自己最想研究的一个问题或最想参加的一个项目写在老师发给你的小纸 条上。不着急动手,老师有一个温馨提示,我们一起大声读一遍(课件 岀示温馨提示):
2、问题明确;2、语言表达通顺完整。3、署名。(写完一个问题,可以像老 师这样,在背面写上你的大名,版权所有噢!)
开始。
课堂引导语:老师刚才转了一圈,发现我们很多同学都很善于提问题, 已经写好了自己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对于个人而言都是很有意义的, 那么它可以研究吗?它有研究的价值吗?我想接下来到了我们发挥小组 的集体智慧的时候了。我们来看看小组的任务,谁能帮助老师把小组的 任务读一读?其它同学认真听,看看你能听明白吗?
(课件出示小组任务)
2、说:在小组里交流你的问题。
2、 贴:拿出小组任务采集表,把小纸条贴在“我们的问题汇总”一栏里。
3、 选:选择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值得研究的、可操作的、范围适当的问 题写在我们小组的研究问题一栏里
过渡语:老师感觉他读得非常好,特别是把那个红色的字也就是小组选 题的原则交待得一清而楚!你们听明白了么?预设生:听明白了。
老师啊还有个建议,如果你们小组在意见不统一的时候,你们可以采取 举手表决的方式或者你们喜欢的其它方式来选岀你们的课题。好不好? 开始行动吧。
2、说:在小组里交流你的问题。
2、 贴:拿出小组任务采集表,把小纸条贴在“我们的问题汇总”一栏里。
3、 选:选择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值得研究的、可操作的、范围适当的问
题写在我们小组的研究问题一栏里
小组任务采集表
我们的 问题汇 总
我们小 组的研 究问题
筛选问 题的方 法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引导学生确立研究的问题。主要从都感兴趣、值得研 究、可操作、范围适当四个方面考虑。
课堂预设
1.烹饪的历史发展文化有哪些?
2 .常用的烹饪方法有哪些?
3.做菜要学习那些基本技能?有那些切菜法?
4.做菜有那些常见的注意事项?
5.如何减少浪费?
II、将问题转化为课题
过渡语:老师发现大家都很善于合作,现在我们每个小组都有了自 己要研究的问题,合作很有成效。但是在综合实践活动里面,小组研究 的问题是以课题的形式出现的,那么问题怎样转化为课题呢?课题的名 称表述上要有规范性,女「烹饪的历史发展文化有哪些?”这个问题转化 为课题就是"关于烹饪的历史发展文化的调查与研究"。其实,咱们研究 的课题的名称表述还有很多种形式,如"有关……的研究”、"关于……的调 查与分析"、"关于……的调查与改进”等。
现在你会把问题转化成课题了吗?好,请小组再次讨论,把你们组的问题转化成课题并写在老师发的磁条上。比一比,哪组写得又好又快, 然后上黑板进行粘贴。
下面我们来读一读关于你们写得课题。
依次读一遍,分析其可行性。
小组讨论,添写课题实施方案表。
面对这些非常有价值的课题,你们小组打算通过哪些方式来进一步 研究了解呢?有没有想法?采访几位同学。
课堂预设:通过查阅资料、调查采访、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课题涉及的相 关知识。
过渡语:有想法,就可以添写小组课题实施方案表了。请组长拿出 课题实施方案表,小组通过讨论,制订一个详细、可行的活动方案,为 开展实践活动做好准备。开始。有小组已经完成了,请你们小组派代表上来说一下,你们小组的初 步方案。其他小组暂时停下讨论,认真听,好不好?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分享收获,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和学习能力的养成,同时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