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生活中的发明》教学设计活动年级:五年级活动目标:总目标:知道什么是发明;能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确定研究主题; 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小组合作,培养学 生团队合作能力及创新精神;交流分享,激发学生对发明创造的兴趣, 增强主动求知、探索、实践的欲望。问题解决: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学校、家庭生活中的现象,发 现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将问题转化为研究小课题,体验课题研 究的过程与方法,提出自己的想法;通过实践体验,总结有利于发明创 造的思维方法。创意物化: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动手操作实践,初步掌握发明 创造的基本思路及基本技能;鼓励学生灵活掌握、融会贯通各类知识和 技巧,敢于创意,勇于实践。活动重难点:通过实践与体验,归纳总结发明的思维过程,初步了解体会发明技巧。活动准备:1、小组材料箱(8个小组,材料:圆柱形铅笔、创意泥、曲别针、牙签、可取纸、彩色卡纸条、双面胶、毛根、皮筋等小物品);2、多媒体课件;3、发明选题记录单(附件1 )发明活动简易流程图(附件2 )课前活动:播放绘本故事《就像它那样》,同时做好分组、学具分发等工作。活动过程:一、亲历发明,明确概念1、发现问题,动手解决观察课件活动的一个镜头,发现普遍问题:铅笔容易从桌面滚落。激发学生动脑、动手解决“铅笔滚落”的问题,并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所在——增加摩擦力。2、谈话交流,明确概念。结合“新型铅笔”的诞生过程,说说看,发明是什么?小结:发明就是基于生产生活需要,运用一定知识和技术,创造出 以前没有的事物或者方法。【设计意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在解决 什么是"发明”的环节,再现学生常见的学校生活情境,发现问题,为学 生提供亲身经历与现场体验的机会,在“探究”“设计”“创作”“反思啲过程 中进行“体验”“体悟”“体认”,切身体会到什么是发明;在实践交流的环 节,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背后的“问题”,让学生明白,解决 问题要找到根本所在。】二、观察生活,自主选题1、欣赏一组生活中的小发明,充分感受发明来源于生活,引出主题: 生活中的发明。发明的选题、灵感来源于留心观察后发现的问题。2、交流印象最深的发明。3、回忆生活中哪些时候让你产生“不方便”的感觉了?哪些东西让你感觉用起来“不顺手”?4、明确活动要求,小组讨论交流,进行选题。(附件1选题单)5、小组代表交流,师生、生生选题评价。6、教师进行选题梳理,对各组选题提出意见建议,并鼓励学生“查 新”。【设计意图:选题的确定,采取的是'项目导向”思路,欣赏趣味发明 ——自主讨论选题——科学评价选题,指导学生从自身兴趣爱好和学习 需求出发,发现生活中的问题或者需要改进的物品功能等;注重通过科 学的评价方式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评价能力,适 时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以评价促 进学习。】三、案例启发,指导实践1、实例1 :发明故事《多功能莲花鞋架》,明确发明需要历经观察思 考、勇于实践、反复改进等历程;对《多功能莲花鞋架》提出意见建议。2、实例2 :《易拉罐压缩器》,预设一下,如果是你,会怎样解决问 题;观摩已有发明,交流该发明作品的发明思路。3、小结:其实有些类型的发明也是有规律可循。比如易拉罐压制器、 新型铅笔都是通过观察,发现问题;进行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 也就是它依据的科学原理;然后査新、实践、改进,你就有可能成功。那 现在你觉得,发明还难吗?4、结合小组选题或推荐选题,制定发明活动简易流程(附件2 ), 为下一阶段活动做好准备。【设计意图:真实的案例,实用性的发明、清晰的发明思路,进一步 拓宽学生的视野,巩固已有认知;利用身边的榜样故事.激发学生发明 创造的热情;梳理归纳发明流程,增强学生热爱发明的自信心;提出下 一阶段活动重点,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明方向。】四、崇尚发明,树立理想同学们,这节课好玩吗?你知道吗,人类从玩中诞生过不少发明创 造,比如:玩镜片——望远镜;敲木头——听诊器;玩陀螺——现代步 枪,(课件出示)其实玩也是另一种方式的学习。希望课后,我们继续玩下去,说不定,你就是下一个改变世界的人。【设计意图: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是天生的科学家。“玩”字让学生对"发明”倍感亲切,激发了他们继续深入探究的兴趣,“玩”出知识,“玩”出智慧,“玩”出发明创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