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教案)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上册(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篆刻》(教案)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上册(表格式)

资源简介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篆刻》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基本篆刻技能、技法,学习中 国传统文化。
(2 )通过开展活动,培养学生在传统文化领域的自主探索学习、 创新学习、合作学习,并养成整理资料,积累资料的学习习惯。
(3 )、通过参观、收集资料等自主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国篆刻史、篆 刻流派、初步学会篆刻的基本知识和制作过程。
2、 过程与方法
(1)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重视学生手脑并重,在“做中学、学中做”, 达到心智与技能共同提高的目的。
(2)紧密联系学生实际生活,使用类比、推理、分析、观察等方法, 使学生体验知识源于生活、回到生活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我国篆刻的起源和类别,使他们受到书法、篆刻美的陶冶,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篆刻艺术源远流长,始于先秦,成熟于秦汉,至清代达到高峰, 现代篆刻艺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生不仅通过动手实践达到技能训 练的目的,而且还应注重篆刻技艺的文化艺术属性以及对此的感悟,通 过篆刻艺术启蒙,让学生形成持续的、稳定的审美情趣爱好,以制印为 载体成为日后交流沟通的工具,最终让篆刻艺术成为陪伴其终生的爱好 习惯。
、以行引知,以知导行,让学生通过篆刻走进社会和生活,以篆 刻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 民族意识。
、【活动形式】
1、组织形式:篆刻艺术课属于劳动与技术教育综合实践课程中的制 作(设计)工艺品类,根据其特点设计成以个人活动为主,小组活动为 辅的活动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形成,鼓励学生 创作独具特色的个性化、多样化作品。同时注重在动手实践过程中与教师 以及其他同学的信息的分享和交流。
2、选举小组长,组长负责发放、保管、归还工具;负责小组纪律;在 制作印谱过程中明确小组任务目的,最终引导小组全体成员完成印谱。
(三)、【活动准备】
1、 工具准备
(1 )、工具材料:篆刻所需工具和材料(刻刀、石料、复写纸、铅笔、 白纸、细砂纸、棕刷等)。
(2 )、篆刻教室布置(暂设美术教室):篆刻资料、印章实物、石料 展示、名家简介、名家作品展示。
2、 教师准备: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篆刻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
3、 学生准备
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公章、私章,文人字画章等,在学习篆刻之前让 学生了解篆刻一般知识。
(四)、【活动过程】
本课活动分为三个阶段:篆刻知识入门、实践、总结分享和交流(制 作印谱)。
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活动,完善活动方案。在这三个板块中教师在设 计时应考虑以下2个方面:
1、 安全防范措施:主要是学生用刀过程中防止学生因用力过猛而产 生的划伤等,告知正确的操作规范,和防护技巧;另外可配备橡胶手套, 创可贴等。
2、 预测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或困难,能够积极采取应
急对策,其中,预设问题及教师引导如下:
学生问题 教师引导方向(分主题) 活动方式及问题 解决
什么是篆刻? 篆刻是什么时候产 生的? 篆刻起到了什么作 用? 现代生活中的篆刻? 篆刻的现实意义? 篆 刻 研 究 篆刻的历史、篆刻 的应用、现实意义 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使恰当方法 引导,然后学生 发表看法,最后 由同学总结。
使用什么材料? 怎样写反字? 阴阳文的区别? 篆刻的技法
怎么样制作印章? 篆刻实践 实践动手操作
(五) 【课时安排】 每天下午活动课
(六) 【活动延伸】
选取优秀作品参加篆刻作品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