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探究动画的奥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通过体验动画制作的活动,使学生知道动画是怎么动起来的,了解其中的科学道理。2、 通过制作简单的动画,激发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3、 在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爱科学,肯钻研的精神。二、 教学重难点:重点:制作简单的动画,理解“视觉暂留”。难点:使制好的动画片产生动感效果。三、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动画片的视频片段、翻版动画。学生准备:参阅资料、初步了解一些与动画有关的知识、准备制作动画所需的画笔、纸、剪刀、 木棍等材料。四、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分享交流、初步感知动画片大家平常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精美的动画片,一起来欣赏一下吧!(看课件)动画片伴随着我们成长,让我们的童年生活丰富多彩,其实动画片里蕴含着很多的知识, 比如动画片是怎样制作的?动画片的图像为什么会动等等。老师让同学们课下查阅资料,谁能说 说你有哪些发现?解决了哪些困惑?生汇报:下面我们带着问题一起去探寻动画的奥祕,板书课题《探寻动画的奥秘》(二) 了解动画发展历程咱们在欣赏一组动画片,看完之后回答老师的问题。师:刚才播放了几部动画片?生:四部师:它们都有哪些不同?可以从声音、色彩、制作方式、视觉效果去分析。小组讨论并汇报。生汇报:师板书:无声一有声黑白一色彩手工一彩色平面一立体(三) 探究与体验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有做好的翻版动画,同学们可以看、摸、拆等形式,告诉老师它需要哪 些工具材料、制作步骤有哪些?小组讨论并汇报:下面同学们可以分工合作制作翻版动画。教师巡视辅导。创作完成,找学生到前面展示,学生们在展示时拿起翻版动画自己就转起来了,教师提问: 翻版动画转起来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生:师:真奇怪,明明是两幅图,为什么小木棍一转,小鱼就在鱼缸里了呢?想一想,它和动 画制作有何关系?生:视觉暂留观看视频了解这种现象叫:“视觉暂留”。师讲解“视觉暂留”的原理。即:当人们眼前的物体被移走之后,该物体反映在视网膜上的物象不会立即消失,会继续 短暂滞留一段时间。实验证明,物象滞留的时间一般为0.1-0.4秒。当稍有变化的画面以每秒24 幅的速度从人的眼里经过时,我们大脑中就会产生物体在“运动”的印象,这就是动画中的形象 动起来的原因。这种方式的视觉暂留现象不是只有翻版动画来完成,还可以用其它形式来体现?欣赏手翻书视频师:手翻书里的图案是什么?花是怎么动起来的?里面花的图案一模一样吗?生:下面我们集体创作一个手翻书:气球飞走了。每个小组在这张白纸上,在老师规定好的位置 上用红色彩笔画出气球,画好后,组长按顺序收齐交给老师。(四) 展示评价及时鼓励下面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经过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合作完成了手翻书的制作,体验了成功制作手翻书的乐趣,给自 己鼓鼓掌,加个油吧?(五) 拓展与创新1、欣赏长篇手翻书课下创作篇幅长的更精致的手翻书动画。欣赏ppt动画制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