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西省中考历史专题九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格局的演变21张PPT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年江西省中考历史专题九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格局的演变21张PPT课件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第2轮 专题整合 提升能力
专题九 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核心线索
聚焦中考
线索 两次世界大战
项目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时间 1914—1918年 1939—1945年
开始标志 1914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1939年,德军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
交战双方 同盟国与协约国 法西斯同盟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主要战场 欧洲战场(东线、西线和南线),后逐渐扩大到非洲、亚洲等地 欧洲西线战场、北非战场、欧洲东线战场、太平洋战场、中国战场等
主要战役 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之称)、索姆河战役 莫斯科保卫战、日军偷袭珍珠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
新式武器 坦克、潜艇等 原子弹等
结果 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以法西斯同盟的失败而告终
性质 帝国主义战争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结束标志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续表
战后世界格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战后国际组织 国际联盟 联合国
中国的作用 中国派出十几万劳工到欧洲战场,为协约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续表
影响 对世界 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的诞生创造了条件;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使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实力增强;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续表
影响 对中国 (1)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2)一战期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此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1)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2)战争期间,人民民主力量得到壮大,为之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续表
相同点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影响: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都打破了原来的世界格局,战后都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战后都建立了国际组织;都打击了帝国主义力量,促进了殖民体系的瓦解;客观上都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3)两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都有德国。
(4)两次世界大战中中国都作出了巨大牺牲
续表
线索 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P223)
线索 重要的国际会议
项目 时间 与会国 主要内容 影响
巴黎和会 1919年 战胜的协约国(操纵国:英、法、美) 签订《凡尔赛条约》等一系列和约 形成凡尔赛体系,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
华盛顿会议 1921—1922年 英、美、日等九国(美国主导会议) 签署《九国公约》等条约 形成华盛顿体系,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
雅尔塔会议 1945年2月 美、英、苏三国 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分区占领德国;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协调了盟军行动,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及战后建立联合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波茨坦会议 1945年7月 美、英、苏三国 发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对于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具有重大意义
续表
万隆会议 1955年 亚非国家 通过了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形成了万隆精神;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总结 (1)体现强权政治的国际会议: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雅尔塔会议。 (2)对战后世界作出安排的会议: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
续表
线索 重要的国际组织
名称 性质 概况 影响/实质
三国同盟 军事侵略集团 1882年,由德国(核心)、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的军事集团 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冲突不断,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三国协约 20世纪初,由英国(核心)、法国、俄国组成的军事集团
法西斯同盟 军事侵略集团 1937年,法西斯同盟初步形成;1940年,德国、意大利、日本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不断进行侵略扩张,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正义的军事政治组织 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壮大了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续表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军事政治组织 简称“北约”。1949年,美、英、法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成立 两大集团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形成。表现为北约和华约的军事对峙及对第三世界的争夺,经济上的相互禁运和封锁,军备上的疯狂竞争,意识形态上的相互攻击
华沙条约组织 简称“华约”。1955年,苏联同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成立
续表
国际联盟 国际性政治组织 巴黎和会上决定建立国际联盟,1920年1月正式成立,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 实际上是英、法操纵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联合国 1945年10月,依据雅尔塔会议的决定成立,总部设在纽约。联合国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 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避免了一些可能发生的战争
续表
不结盟运动 国际性政治组织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新独立的民族国家发起了不结盟运动;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 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欧洲联盟 区域性经济政治组织 1967年,欧共体成立;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欧洲联盟 促进了欧盟各成员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续表
1.影响世界和平发展的因素。[原因类]
(1)有利因素: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深入人心;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成为制止战争、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中国的和平崛起等。
(2)不利因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和宗教纷争不断,恐怖主义抬头。
2.结合两次世界大战,概括战争与国际格局的关系。
(1)战争改变国际格局,两次世界大战后分别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
(2)国际格局一方面有利于制止新的战争爆发,在一定时期内维护了世界和平;另一方面,也可能引起新的战争,国际格局维护大国的优势和霸权地位,反而使大国间的军备竞赛愈演愈烈。
3.中国应如何应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建议、做法类]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提高综合国力。
(2)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
(3)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充分发挥中国在联合国的作用,努力维护世界和平,做负责任的大国。
1. (2020江西18题节选)安全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维护国家稳定发展、促进世界和谐进步的前提和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战墓地
【生命安全】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极其残酷的杀戮为主要特点。大约900万人战死,2000多万人受伤,350万人终身残疾。德、俄、法、奥的伤亡人数占全部伤亡人数的66.6%。
——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2)根据材料二,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伤害。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因残害众多生命被形容为“地狱”的战役。(2分)
[答案] 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造成严重的心灵创伤。(任答一点即可,1分)凡尔登战役。(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