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章知识点检测
1、根据植物的外形,我们将植物分为(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和(藤本植物)。
2、同一地域生活的植物有(分层)现象,占据不同的空间。
3、北京的市花是(月季和菊花),市树是(国槐、侧柏)
4、微生物主要包括(病毒)、(细菌)和(真菌)。
5、微生物中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是(细菌)和(病毒)。
6、少数有害、多数无害甚至是有益的微生物是(细菌)。
7、真菌包括(酵母菌)、(霉菌)和(大型真菌)。
8、唯一的单细胞真菌是(酵母菌),它需要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9、霉菌中食用后能使人畜肝脏致癌的是(黄曲霉)。
10、常见细菌有(大肠杆菌)、(乳酸菌)他们都对人有益。
11、我们日常食用的蘑菇、木耳、灵芝、银耳属于微生物中的(大型真菌),它们归类于(真菌)之下。
12、夏天剩饭上长的“毛”是(霉菌),它归类于(真菌)之下。
13、生物生存所依赖的环境条件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14、非生物因素有(水)、(阳光)、(空气)和(温度)
15、生物因素是生物生活环境中的(其他生物)。
16、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生物(适应)环境,生物也(影响)环境。
17、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18、生态系统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
19、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和(非生物),二者缺一不可。
第二章知识点
1、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观察法)。2、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是(实验法)。
3、运用观察工具的顺序是一(眼睛),二(放大镜),三(显微镜)。
4、设计实验的三原则为(单一因素)原则、(对照)原则、(重复)原则。
5、实验是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的。
6、填写显微镜各部件名称:
1(目镜) 8(压片夹)
2(镜筒) 9(反光镜)
3(转换器) 10(镜座)
4(物镜) 11(粗准焦螺旋)
5(载物台) 12(细准焦螺旋)
6(通光孔) 13(镜臂)
7(遮光器) 14(镜柱)
7、熟记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
第三章 生物体的结构 重点知识点
1、除病毒外,所有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洋葱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呈(长方形)。番茄果肉细胞排列(疏松),呈(卵)形。
2、制作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是:(擦)、(滴)、(取)、(置)、(展)、(盖)、(染)。
3、制作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步骤为:(擦)、(滴)、(取)、(涂)、(盖)。
4、制作人体口腔上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为:(擦)、(漱)、(滴)、(刮)、(涂)、(盖)、(染)。
5、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6、植物细胞中起保护、支持作用的结构是(细胞壁)。
7、细胞起其保护、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细胞膜)。
8、叶片细胞中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9、动植物细胞都有的、是呼吸作用的场所的结构是(线粒体)。
10、储存遗传物质、控制生物遗传变异的结构是(细胞核)。
11、活细胞中能缓慢流动的结构是(细胞质)。
12、(液泡)中充满细胞液、用来储存营养物质。
13、生物体的生长主要是细胞的(分裂)起主要作用。
14、动物细胞结构的分裂次序:(细胞核 )→(细胞质)→(细胞膜)
15、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共同作用使生物体长大。
16、细胞的(分化)使细胞种类增多,是组织出现的基础。
17、按细胞的多少,生物体可以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18、常见的单细胞生物有(草履虫、变形虫、眼虫、细菌、酵母菌)。
19、单细胞生物(能够)独立完成生理活动。
20、根尖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中的多种细胞群组成。
21、植物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
22、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组成;其中营养器官有(根、茎、叶),生殖器官有(花、果实、种子)。
23、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24、人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25、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26、人体的皮肤属于表面积最大的(器官)。
27、血液属于(结缔组织)。韧带属于(结缔组织)。骨属于(结缔组织)。
28、人体是由(8)个系统组成的。
29、写出图中所示的细胞各部分结构名称:
1(细胞膜)
2(细胞核)
3(细胞质)
4(细胞壁)
5(液泡)
6(叶绿体)
第四章 生物的营养 重点知识点
1.植物需要的无机营养包括(水)和(无机盐)
2.植物在生长发育中需求量较大的是含(氮)、(磷)、(钾)的矿物质
3.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尖中的(成熟)区是吸收水的主要部位。该区域的部分表皮细胞构成的(根毛)区域是吸收水和无机盐最活跃的部位
5.根尖的结构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四部分
6.细胞液浓度(大于)周围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
细胞液浓度(小于)周围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
7.绿色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营养物质的。这种营养方式称为(自养)
8.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9.叶的主要部分是(叶片),因为光合作用主要在(叶片)部分进行
10.叶片是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构成;
11.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是(无)色透明的,功能是(透过光线)、防止(水分蒸发)、(保护)的作用。
12.表皮细胞间有(气孔),(下)表皮的气孔较多,(气孔)是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发的门户。
13.叶肉部分包括(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叶肉部分的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14.(栅栏)组织靠近上表皮,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含叶绿体较(多),所以叶片上面颜色较(深)
(海绵)组织靠近下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含叶绿体较(少),所以叶片下面颜色较(浅)
15.叶脉的作用:对叶片起(支持)作用,(运输)营养
16.叶片表皮靠外的一面有(透明)、(不透水)的角质层
17.气孔是由(两)个(保卫)细胞围成的
18.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叶绿素在(光)下才能形成
19.在进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天竺葵进行暗处理的目的是:(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消耗掉);
选叶遮光时叶片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样起到(对照)作用;
将叶片放到盛有酒精的中加热的目的是(去掉叶绿素);
为什么要将盛酒精的小烧杯隔水加热?原因是:为了(安全)。因为酒精是易燃物,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如不隔水加热可能发生危险。
20.叶片变成(黄白)色后,为什么还要放到清水中漂洗?(洗去叶片表面附着的叶绿素)
21.检验时,往叶片上滴的是(碘液),发生什么现象?叶片上未遮光部分会变(蓝),说明叶片中有(淀粉)产生。
22.“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步骤依次是:(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线照射、隔水加热、漂洗、检验)
23.“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中,带火星的木条插入后,出现(复燃)的现象,说明金鱼藻在光下能产生(氧气)
24.光合作用需要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条件是(光),进行的场所是在(叶绿体)中进行,产物是(淀粉)和(氧气)
25.绿色植物的营养方式为(自养),人和动物的营养方式为(异养)(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从外界摄取食物来获取营养物质和能量)
26.食物中营养包括:无机物(水、无机盐)有机物(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等)
27.在检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实验中,试管壁上出现了(水珠),说明小麦种子中有(水分);小麦种子燃烧后剩下的灰分是(无机物);面团用清水洗出的乳白色液体滴入(碘液)检验,发生(变蓝)的现象,说明液体里有(淀粉);面团揉洗后剩下的光滑的胶质状物质,滴上浓硝酸后会变黄,说明里面含有(蛋白质)。把一粒小麦种子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后留下了的压痕说明小麦中含有(脂肪)。
28.食物中营养成分的作用:
(水)——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是物质运输的载体
(无机盐)——钙和磷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铁是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
(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脂肪)——贮存能量的主要物质
(维生素)——调节生命活动作用
29.维生素A——促进生长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正常视觉功能 缺乏症:(夜盲症)
维生素B1——维持正常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功能 缺乏症:(脚气病)
维生素C——维持正常代谢,有增强抵抗力的作用 缺乏症:(坏血病)
维生素D——促进对钙、磷的吸收与利用 缺乏症:(佝偻病)
30.(均衡膳食)指:多种营养合理搭配,荤素搭配,主食、蔬菜和肉类、油脂食物均衡搭配
31.(主食)指面包、米饭、面条等谷类食物
32.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脏)、(胰腺)、(胃腺)、(肠腺)。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
33.(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消化淀粉的消化酶
(胃腺),分泌胃液,含消化蛋白质的消化酶
(肠腺),分泌肠液,含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等多种酶
(胰腺),分泌胰液,含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等多种酶
(肝脏),分泌胆汁,不含酶,能促进脂肪变成脂肪微粒。
34.消化酶的作用是把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转变成能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一种酶只能对(一种)营养物质起分解作用。
35.食物的消化过程中,在(口腔)就开始了初步的消化,唾液使淀粉分解成(麦芽糖)。36.人体的消化系统中(小肠)既是主要的消化器官又是主要的吸收器官。
37.小肠内有肠液、胰液等多种消化液,
把淀粉 (葡萄糖),蛋白质 (氨基酸),脂肪 (甘油和脂肪酸)
38.不用经过消化就能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营养是(水、无机盐、维生素)
39.(胃)吸收全部酒精和少量的水和无机盐,(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小肠)吸收大量的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
40.小肠适于吸收的特点是:1.(长);2.内表面有(环形皱襞);3.皱襞的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4.小肠绒毛表面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内有毛细血管网和毛细淋巴网。
特点:1、2、3扩大了吸收面积,特点4使营养物质易于吸收
41.营养物质是通过循环系统运送到全身各处(细胞)的
42.生物的营养方式是自养和异养,其中异养的方式包括(寄生)和(腐生)
43.寄生生物有(体表寄生)和(体内寄生);体表寄生的生物如(体虱)、(跳蚤),体内寄生生物如(蛔虫)、绦虫、(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病毒也是寄生生物,必须寄生在一定的活细胞内。
44.植物也有寄生现象,如:(菟丝子)
45.被寄生的对象称为(寄主)或宿主
46.常见的腐生生物有:(霉菌、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灵芝等菌物和乳酸菌等腐生细菌)。(举出三个以上的例子)
47.(乳酸菌)能制酸奶,(曲霉)能制醋制酱
48.腐生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49.腐生生物有对人类有有用的一面,对人类也有(危害)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