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道德与法治中考一轮复习学案:我国的国家机构(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年道德与法治中考一轮复习学案:我国的国家机构(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道德与法治中考一轮复习:我国的国家机构
复习目标
1、感受国家机构的性质,体验其在维护人民当家作主中的作用。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性质、职权;关注国家机构职权的依法行使,增强法治意识,形成法治思维。通过学习国家监察机关的相关知识,加深对于依法执政的理解,认同国家监察机关设置的目的及理念,从而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增强对国家制度设计的认同和制度自信,树立国家认同感。感受国家机构的性质和职权,体会国家机构在维护人民当家作主中的作用。支持和配合国家机构的工作,关注国家机构职权的依法行使,增强法治意识,形成法治思维。
能力目标:能够从具体的政治现象中抽象的概括出国家机构在维护啊人民当家作主中的作用,
2、能够从具体的经济现象、政治现象中抽象概括出国家机构在维护人民当家作主中的作用,把学习到的有关国家权力机关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理解分析相关的经济政治现象,解决相关的经济政治问题。能够从具体的经济现象,政治现象中抽象概括出国家机构在维护人民当家作主中的作用,能够把学习到的有关国家机构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理解、分析相关的经济、政治现象,解决相关经济、政治问题。能够从具体的政治现象中抽象概括出国家机构在维护人民当家作主中的作用。提高对国家监察机关的认识,能够理解监察机关的产生及职权。能够把学习到的有关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理解分析相关的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我国的国家机构,理解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职权,特别是在国家机关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感受国家机构的性质、职权,体会国家机构在维护人民当家作主中的作用。支持和配合国家机构的工作,关注国家机构职权的依法行使,增强法治意识,形成法治思维。了解国家行政机关的性质、职权,理解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知道监察委员会的性质、职能;了解察委员会的组成及其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掌握监察委员会的职责。了解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和职权,理解人民法院和检察院如何正确的行使职权。
考点梳理
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什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即:人民代表大会)
2、如何认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地位: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3、如何认识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2)地位:它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3)地方人大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地方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4、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哪些?
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立法权:法律的“立、改、废”
决定权:国家大政方针、重大事项、规划的通过
任免权:国家机关干部的选举、决定、罢免
监督权:听取、审议“一府一委两院”工作报告
批准或表决通过本年度的工作报告(将要执行)是决定权,听取或审议年度工作报告(已做完)则是监督权。
5、国家主席的性质是什么?
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关。
6、国家主席的地位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元首,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使宪法赋予的职权。
国家主席是怎样产生的?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
8、国家主席的任职条件有哪些?
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年满四十五周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9、国家主席的任期怎样?
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
10.国家主席的职权有哪些?
①公布法律、发布命令。②任免权。③外事权。④荣典权。
11、国家行政机关的性质是什么?
行政机关是依据宪法设立的,依法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国家机关。
12、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怎样?
我国行政机关由国务院及其领导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成。
13、国家行政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怎样?
①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有关法律、决议和决定。
②各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本级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14、行政机关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
(1)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行政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是人民授予的。
(2)行政机关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15、行政机关的职权有哪些?
根据宪法,我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主要管理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
16、国务院的地位怎样?
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统一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17、行政机关应如何行使职权?
(1)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
(2)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权责要对等,失责要追究,侵权要赔偿。
18、监察委员会的性质及职权怎样?
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19、我国监察机关的构成怎样
我国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
20、各级监察委员会之间的关系怎样
①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领导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
②上级监察委员会领导下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
③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监察工作。
21、监察委员会的监察对象是什么?
监察委员会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实现国家监察全面覆盖。
22、国家监察机关如何依法行使职权?
(1)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2)监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3)监察机关在工作中需要协助的,有关机关和单位应当根据监察机关的要求依法予以协助。
23、监察机关的职责是什么?
(1)监督职责。地位:监督是监察委员会的首要职责。
(2)调查职责。地位:调查公职人员涉嫌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是监察委员会的一项经常性工作。
(3)处置职责。
24、国家监察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怎样?
①国家监察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②国家监察委员会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③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由本级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同时还对上一级监察委员
25、如何认识人民法院?
(1)性质: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
(2)组织体系(分类):我国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分为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专门人民法院有军事法院、海事法院等。
(3)基本职权:审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通过行使国家审判权,惩办犯罪分子,解决民事和行政争议,维护社会秩序,引导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4)工作原则(行使职权的要求):人民法院在司法活动中,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5)作用:人民法院对公民权利提供有效救济和保障,捍卫社会公平正义。
26、如何认识人民检察院?
(1)性质: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2)组织体系(种类):我国设立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院。
(3)基本职权:人民检察院通过行使检察权,追诉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维护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障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和权威,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此为最新教材表述)
(4)工作原则(行使职权的要求):①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②各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人员,必须忠实于事实真相,忠实于法律,忠实于社会主义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真题触摸
例1.(2021年山东临沂)从图片中我们可以读出(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了立法权
B.有了反食品浪费法。就能杜绝食品浪费的现象
C.“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反食品浪费就是要过苦日子
D.2021年4月29日起,浪费食品会受到刑法处罚
【解析】本题考查权力机关的职权。A:图片中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表明国家制定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了立法权,A说法正确;B:“杜绝”的说法太绝对;C;反食品浪费是要勤俭节约,并不是要过苦日子;D:触犯刑法的才受到刑法处罚。D错误;故本题选A。
【答案】A
例2.(2021年湖北宜昌)下列关于我国国家机构和国家制度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国家机构包括国家主席、监察机关等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D.我国经济制度的主体是非公有制和小微企业
【解析】本题考查人民当家作主方面的知识。ABC:依据教材知识,我国的国家机构有国家权力机关、国家主席、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司法机关等,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所以AB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我国经济制度的主体是公有制,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答案】D
例3.(2021年海南省)2020年8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女)“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材料体现出国家主席行使的职权是( )
A.荣典权 B.公布法律、发布命令
C.荣誉权 D.任免权
【解析】本题考查国家主席的职权的理解。AB:依据题文描述,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女)“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这体现了国家主席依法享有荣典权,故A说法正确,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故与题意不符;C:这是公民享有的权利,故说法错误;D:这是全国人大的职权,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答案】A
例4.(2021年江苏苏州)我国国家机构是为实现国家职能而建立起来的国家机关的统称,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主席,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 )
A.村民委员会 B.人民政协 C.居民委员会 D.监察机关
【解析】本题考查对我国的国家机构的组成的理解。D:依据教材知识,在我国,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再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监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各项权力,这些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要对其负责,并接受其监督。故D说法正确;C:这属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故与题意不符;B:这是我国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故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
【答案】D
四、模拟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有一谜语打一国家机关,谜面为:根据宪法发命令,国家计划我执行,统一领导各部委,人大授权我履行。谜底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最高人民法院
D.国家监察委员会
2.下列关于2021年全国两会有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
①全国两会同届同次,今年均是十三届四次会议,分别体现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
②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③会议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修正草案)》的议案体现了全国人大在行使审议权
④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肩负起人民传声筒的重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1年3月4日—2021年3月11日,2021年“两会”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代表听取了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对此,同学们展开了激烈讨论,以下声音你不认可的是( )
A.小明:全国人大代表听取工作报告,说明人大代表在行使审议权
B.小华: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司法机关
C.小冰:政治协商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D.小宇:全国人大代表来自人民,代表人民意志
4.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的部分立法过程中我们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①我国法律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行使立法权
③法律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
④国家主席行使公布法律、发布命令的职权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5.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职权有( )
①决定权 ②任免权 ③外事权 ④荣典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以下属于国家主席行使荣典权的是( )
A.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各项法律
B.任命吴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全权大使
C.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钟南山院士“共和国勋章”
D.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并发表讲话
7.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国务院编制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简称《纲要(草案)》),全文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从中可以看出( )
①我国国务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国务院是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④全国人大代表在《纲要(草案)》编制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8.实行依法治国,要求国家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下列表述中,能体现这一要求的是( )
A.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B.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C.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则是隐藏的法律 D.法律如果推不开特权的门,就跨不进人民的心
9.《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强调,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着力实现政府职能深刻转变,把该管的事务管好、管到位。这说明( )
①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②政府有权就可以任性
③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提高政府公信力
④依法行政的核心要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宪法明确了在国家机构中增设监察委员会,对党员领导干部行使权力进行监督,对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以及道德操守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履行职责不力、失职失责的领导人员进行问责,负责组织协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宣传等。监察委员会的设立( )
①能够保障行政机关行使国家监察职能
②可整合反腐败的力量,加大反腐力度
③有利于全面推行依法治国,从严治党
④一定能杜绝公职人员腐败行为的发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1.监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与 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
A.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公安机关 B.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
C.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D.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机关
12.监督是监察委员会的首要职责。它要求监察机关( )
A.监察所有公职人员行使公权力的行为
B.调查公职人员涉嫌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
C.对涉嫌职务犯罪的,将调查结果移送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提起诉讼
D.对履行职责不力、失职失责的领导人员进行问责
13.小丽居住小区对面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工地经常施工至深夜,严重影响小区居民的正常休息,多次沟通无果。小丽打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此事。你认为她应该找( )
A.区法院,要求维护治安,惩治犯罪
B.居委会,要求其与开发商进行协商
C.区人大,要求加强监督,执政为民
D.环保局,要求对扰民现象进行整治
14.2021年3月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向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这表明,在我国国家机构中( )
A.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
B.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大负责并接受审议
C.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地方各级检察院
D.最高人民检察院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并罢免
15.我国的国家司法机关主要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它们在审理或办理案件时必须( )
①服从上级,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 ②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③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④忠实于事实真相,忠实于法律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6.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21年4月26日在京举行。道路交通安全法、种子法、消防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广告法、草原法、民用航空法、海关法、食品安全法等9部法律的修正案草案此次也一并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材料体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什么职权?此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还有哪些职权?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山东“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总门户开通运行并获得广泛赞誉。总门户围绕便利企业群众办事这一核心,以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和流程优化再造为基础,整合服务资源,推动实现企业群众办事线上“进一张网,办全省事”,线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按照“123N”总体思路建设,即集成一个总门户,供给需求两端发力,建立政务服务标准、评估、决策三项支撑,助力提升N种服务能力。
上述做法有何意义?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漫画《公章、阳光与笼子》
材料二 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陕西省结合实际,制定了一系列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措施,取得了较快进展。但面对新形势,要求各级政府要扛起责任集中攻坚,坚决把教育脱贫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为如期完成教育脱贫攻坚任务提供坚强保障。
材料三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改革,是国家监察制度的顶层设计。成立监察委员会,目的是确保权力真正为人民谋福利。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党统一领导下的国家反腐工作机构。实施组织和制度创新,整合反腐资源力量,扩大监察范围,丰富监察手段,实现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面覆盖,建立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监察体系,履行反腐败职责。
(1)阅读漫画《公章、阳光与笼子》,按要求填写相应的内容
①漫画中“公章”象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漫画中“笼子”象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漫画中“阳光”象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体现了陕西省积极贯彻_____的宪法原则,该原则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_____。
(3)结合材料三,谈谈国家为什么要设立监察委员会来规范权力的运行?
(4)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该怎样正确行使职权?
19.我国国家机构是实现国家职能而建立起来的国家机关的统称。某兴趣小组拟以此为主题,开展一次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一 兴趣小组成员找到体现国家机关关系的思维导图
(1)请你补充①②③中的文字内容,协助同学们完成上面的思维导图。
(2)调查过程中,部分同学产生了这样一个疑惑:人民检察院可以独立行使检察权,也可以行使立法权吗?它是我国的立法机关吗?
活动二 兴趣小组成员在查阅资料时了解到:202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颁布33周年。行政诉讼法对于推进政府依法行政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政府应怎样依法行政。
参考答案
1.B【解析】本题考查国家机构,根据所学,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法律、决议和决定。国务院是我国的最高行政机关,统一领导地方和各级人民政府。所以观点B正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观点A不符合题意;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国的审判机关,观点C不符合题意;国家监察委员会是国家的监察机关,观点D不符合题意;所以选B。
2.D【解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两会”,全国两会同届同次,今年均是十三届四次会议,分别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质素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①说法正确;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②说法正确;会议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修正草案)》的议案体现了全国人大在行使决定权,③说法错误;参加全国两会的政协代表委员,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肩负起人民传声筒的重任,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3.C【解析】ABD说法正确,材料表明了人大代表在行使审议权;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司法机关;全国人大代表来自人民,代表人民意志,故ABD说法正确;C错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本题逆向选择,故本题选C。
4.C【解析】由教材内容可知,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所以①②符合题意;由教材内容可知,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法律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国家主席作为国家行使公布法律、发布命令的职权,所以③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5.B【解析】决定权是指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①不符合题意,不选;任免权是指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任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外事权是指国家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活动,接受外国使节,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荣典权是指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②③④说法正确;故本题选B。
6.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元首,依法享有公布法律、发布命令,任免权、外事权、荣典权。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钟南山院士“共和国勋章”,是在行使荣典权,C符合题意;A错误,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各项法律是在行使公布法律的职权;B错误,任命吴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全权大使是在行使任免权;D错误,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并发表讲话是在行使外事权;故本题选C。
7.D【解析】国务院编制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简称《纲要(草案)》),全文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这说明了国务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体现了全国人大的地位和性质,故①③说法正确;国务院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故②说法错误;④是全国人大的作用的体现,而不是全国人大代表的作用体现,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8.A【解析】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说明国家有关部门要依法行政,要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办事,A正确;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体现了有法可依,与题意不符,B错误; 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则是隐藏的法律 体现了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与题意不符,C错误;法律如果推不开特权的门,就跨不进人民的心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与题意不符,D错误;故本题选A。
9.B【解析】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①正确;政府有权不可以任性,②错误;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着力实现政府职能深刻转变,把该管的事务管好、管到位。这说明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提高政府公信力, ③正确;依据教材知识,政府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核心要规范政府的行政权,④正确;故本题选B。
10.C【解析】监察机构行使国家监察职能,故①说法错误;监察委员会的设立可整合反腐败的力量,加大反腐力度,有利于全面推行依法治国,从严治党,故②③说法正确;④说法过于绝对,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11.D【解析】本题考查监察机关。监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机关互相配合,互相制约,D正确;A、B、C混淆了国家机关,不选。故答案为D。
12.A【解析】监督是监察委员会的首要职责,要讲求监察机关依法监督所有公职人员行使公权力的行为,确保权力不被滥用,A说法正确;调查公职人员涉嫌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是监察委员会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属于调查职责,B不符合题意,不选;对涉嫌职务犯罪的,将调查结果移送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提起诉讼,属于监察委员会的处置职责,C不符合题意,不选;对履行职责不力、失职失责的领导人员进行问责,也是属于监察委员会的处置职责,D不符合题意,不选;故本题选A。
13.D【解析】建筑工地经常施工至深夜,严重影响小区居民的正常休息,多次沟通无果。小丽打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此事。她应该找环保局,要求对扰民现象进行整治,故D说法正确;区法院是审判机关,题干中的扰民不是犯罪行为,故A说法错误;居委会不属于国家机关,故B说法错误;执政为民应该是中国共产党,不是区人大,故C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14.B【解析】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向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这体现了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大负责并接受审议,故B说法正确;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故A说法错误;CD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故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B。
15.D【解析】依据教材知识,我国的国家司法机关主要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它们在审理或办理案件时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忠实于事实真相,忠实于法律,故①说法错误;②③④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
16.材料体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
此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还有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解析】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个人,需要调用人大职权的有关知识。材料中多部法律并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体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
17.①有利于政府和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建设服务型政府。②有利于行政机关科学行使职权,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克服懒政、怠政。③有利于方便群众办事,维护广大人民的合法权益。④有利于促进民主政治建设。
【解析】本题考查山东“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总门户开通运行的意义,需要运用课本中政府依法行政的知识作答。总门户围绕便利企业群众办事这一核心→体现出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以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和流程优化再造为基础,整合服务资源,推动实现企业群众办事线上“进一张网,办全省事”,线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18.(1) 权力 制度 公开透明和接受监督。
(2) 尊重和保障人权。 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3)①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②权力行使需要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③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4)①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②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③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④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解析】(1)本问的设问主体是公章、笼子和阳光,需要调用规范权力运行的相关知识。
(2)本问的设问主体是陕西省,需要调用宪法的原则和实质内容、目标等相关知识。
(3)本问的设问主体是国家,需要调用规范权力运行的原则的相关知识。
(4)本问考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如何正确行使职权,结合课本基础知识组织答案。
19.(1)①人民;②人民代表大会;③监察委员会。
(2)①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② 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人民检察院不能行使立法权;③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司法机关,不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3)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必须严格遵照宪法和法律。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按照规定行使权力;必须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权责要对等,失责要追究,侵权要赔偿。
【解析】(1)本题围绕着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展开描述。依据教材知识,在我国,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再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监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各项权力,这些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要对其负责,并接受其监督。据此进行回答。
(2)本题的设问主体是人民检察院的职权,结合人民检察院的职权范围进行回答;
(3)本题考查对政府如何依法行政的认识,属于课本中的基础知识,结合依法行政的内容进行回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