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2年中考时政热点:神舟十三号飞船、孟晚舟回国等时政热点一:创新驱动发展 科技引领未来1.2021年10月16日00时23分,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托举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搭载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奔向太空,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三号飞船入轨后,按照预定程序,完成与天和核心舱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将进驻天和核心舱,完成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太空出舱等活动,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1)分析“白手起家”的中国航天人一次次取得了不起成绩的原因有哪些?(2)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你打算怎样践行中国航天精神?2.2021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总理说,我们党高度重视科技事业,尊重关心科技工作者。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广大科技工作者拼搏奉献、勇攀高峰,书写了辉煌篇章,尤其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广泛激发社会创造潜能,依靠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1)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总理为什么要强调“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2)请为全面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出谋划策。。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高铁“金名片”越擦越亮 5G信号、无线充电、智能灯光调节、无级变色车窗、无障碍设施……张高铁集中了许多“黑科技”,它比复兴号更“聪明”,能够从车站自动发车,在区间自动运行,到站后自动停车。京张高铁标志着我国铁路从高速时代迈入智能时代,为中国铁路发展竖起又一个里程碑。 从自主设计修建零的突破,到世界最先进的智能高铁,中国铁路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引进技术、摸索学习到高铁核心技术完全国产化的历程。如今的中国已经是高铁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高铁在国际市场上极具竞争力,高铁让中国体会到创新带来的自信。(1)京张高铁为中国铁路发展竖起又一个里程碑说明了什么 (2)结合材料,谈谈中国高铁发展的历程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启示。1【答案】(1)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英明决策;我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等等 (2)①树立崇高远大理想,立志报效祖国。②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探索,注重实践,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③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做祖国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等。2 【答案】(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源泉;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2)国家: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②社会:践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田。③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④个人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3【答案】 (1)我国高铁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我国的高铁技术走在世界前列;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高铁在国际市场上极具竟争力,高铁让中国体会到创新带来的自信等。(2)从自主设计修建零的突破,到世界最先进的智能高铁,中国铁路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引进技术、摸索学习到高铁核心技术完全国产化的历程。启示:国家:①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②重视教育的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④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等。企业:加大投入研发的力度,不断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发扬自强奋斗、敢于突破的精神;注重人才的培养等。或社会: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创新的重要性;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等。或青少年:要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向科技工作者学习,勇于探索,大胆质疑,积极参加一些科技实践活动等。 时政热点二:增强文化自信 弘扬中国精神1.材料一:华为孟晚舟被美国和加拿大采取卑鄙手段扣押,在加拿大已经超过2年时间了!这期间,华为和孟晚舟都没有放弃斗争。近日美方开出了允许釜晚舟返回中国的条件:“她必须首先承认在一起刑事案件中的所谓'不当行为。”不过,孟晚舟一直抵制这项协议,因为她并没有做错任何事情。美国这么做完全是引诱孟晚舟承认罪行,以便坐实,然后借机疯狂打压华为公司,制裁中国。华为老总任正非说:“华为不怕打击,表示做好了孟晓舟回不来的准备”。材料二: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她的心情是如这件衣服一样,热血沸腾,感慨万千!穿上红色,是最能表达她对祖国的心情。1028个日日夜夜,你从容面对恶魔,1028个日日夜夜,没给华为与祖国蒙羞,沉稳的脉搏跳动着中国。材料三: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一直在寻梦、追梦、圆梦。直到20世纪中叶,我们才圆了民族独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从此我们的梦越来越多如“港澳回归梦”人世梦”等。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华民族还有好多梦等待着我们去追、去圆。结合材料回答(1)从上述材料看出,当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华为老总及孟晚舟是怎么做的 (2)我们要向华为老总及其女儿学习,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怎样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 (3)21世纪中叶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是什么 (4)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国家实现的梦越来越多的原因 (5)为实现中国梦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2.2021年3月, ( )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要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力量。(1)请谈谈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时代价值。(2)穿越时空,革命文物在新时代焕发熠熠光彩。请就如何“保护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向有关部门提两条建议。3.党的百年奋斗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党的百年奋斗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无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1)百年奋斗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经受住各种考验,成长为伟大光荣正确的党?(2)请你用一句话书写对党的情感。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了《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典籍里的中国》等批讲好中国故事、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节目,彰显了各族人民创造的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节目内容突出展示了诗词、文物、戏曲、民歌等流传千古、异彩纷呈的经典中华文化元素,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观众的关注和参与并嬴得广泛点赞。(1)依据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节目内容赢得广泛点赞的原因。(2)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节目播出的意义。 (3)如果你要参加上述节目,应该做好哪些准备。1【答案】(1)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都能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2)①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②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③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美丽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4)开辟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了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了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国人民的团结奋斗等。(5)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忧患意识。集成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自觉承担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2【答案】(1)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②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③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2)①向游客讲述红色故事。②传唱红色歌曲。③播放3D红色电影。④设计游客可参与的红色故事表演。⑤推出红色文创产品。⑥以大别山精神为主题组织征文比赛。⑦红色景点提供扫码听讲解服务等。3【答案】(1)①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进民生福祉;②始终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③不断健全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④坚持自我革命,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永葆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等。(2)党啊,我的母亲;铭记党的恩情,甘于奉献;祝愿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党风润万物,人民享幸福;等等。4【答案】 (1)①立足于社会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②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③运用现代传播技术手段创新文化传播形式等。 (2)①有利于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②有利于中华文化的创新性发展。③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等。 (3)①认真研读要表演的诗词、歌曲等,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因素。②创新表达形式。③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时尚因素结合起来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