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易混易错知识点汇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经济与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易混易错知识点汇总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经济与社会》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易混易错
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点拨】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2.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点拨】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基本前提。现阶段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都是按劳分配。
【点拨】按劳分配是公有制范围内的分配,但并非公有制范围内都是按劳分配。例如,农民流转土地获得租金,就是按要素分配;国有企业内部职工的福利性分配,也不是按劳分配。
4.财产性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收入。
【点拨】财产性收入是指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产获得的收入,属于按要素分配所得收入。
5.按要素分配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
【点拨】由于社会成员对要素的占有多少及其使用效率不同,按要素分配可能会扩大收入差距。
6.工人的工资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
【点拨】公有制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工人的工资属于按劳分配,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工人的工资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7.劳动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方式。
【点拨】只有公有制经济范围内的劳动收入是按劳分配方式, 非公有制经济范围内的劳动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8.购买债券获得的利息收入、购买股票获得的股息和红利收入都属于合法的劳动收入。
【点拨】购买债券获得的利息收入、购买股票获得的股息和红利收入都属于合法收入,但不是劳动收入,而是非劳动收入。
9.农民承包土地获得的经营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点拨】我国农村的所有制形式是集体所有制,因此农民承包土地获得的经营收入属于按劳分配;但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是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土地要素分配。
10.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因为我国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包括劳动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等。
【点拨】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了分配制度必然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使我国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
11.社会生产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
【点拨】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
12.初次分配的主体、再分配的主体、第三次分配的主体都是政府。
【点拨】初次分配的主体是企业、再分配的主体是政府、第三次分配的主体是社会。
13.居民解决生活困难只需社会保障就行。
【点拨】居民解决生活困难除了自力更生,还需要社会保障。
14.维护社会稳定是我国社会保障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
【点拨】维护社会公平是我国社会保障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
15.社会保障通过国民收入初次分配,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点拨】社会保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16.社会保障通过风险均摊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功能
【点拨】社会保障通过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功能。
17.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四方面组成。
【点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四方面组成,还有企业年金、社区服务等其他形式。
18.社会福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社会优抚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点拨】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社会救助是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是最先形成的、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社会优抚是特殊的社会保障。
19.推动农村土地所有权流转,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点拨】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20.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障权益。
【点拨】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
21.社会保障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点拨】经济发展是社会保障的基础。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要采取高福利的社会保障政策。
【点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但没有改变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仍然是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经济发展是社会保障的基础,社会保障水平过高即增加政府负担,又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必须立足国情,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